一種復合型三角翼飛行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一種復合型三角翼飛行器,屬飛行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三角翼飛行器。
【背景技術】
[0002]傳統(tǒng)的三角翼飛機的螺旋槳旋轉平面與三角翼基本垂直,飛機前行時螺旋槳的阻力較大;且螺旋槳只產生拉力或推力而不產生升力,由三角翼產生升力,不方便低速飛行。
【發(fā)明內容】
[0003]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克服傳統(tǒng)的三角翼飛機的上述不足,發(fā)明一種方便低速飛行且靈活機動的復合型三角翼飛行器。
[0004]—種復合型三角翼飛行器,包括左前螺旋槳、右前螺旋槳、左后螺旋槳、右后螺旋槳、左前發(fā)動機、右前發(fā)動機、左后發(fā)動機、右后發(fā)動機、左副翼、右副翼、三角翼和起落架。三角翼體內配有操控系統(tǒng)和機載設備。左前螺旋槳和右前螺旋槳參數相同,它們對稱布置于三角翼的下方前部左右兩側。左后螺旋槳和右后螺旋槳參數相同,它們對稱布置于三角翼的下方后部左右兩側。左前發(fā)動機、右前發(fā)動機、左后發(fā)動機和右后發(fā)動機分別是左前螺旋槳、右前螺旋槳、左后螺旋槳和右后螺旋槳的動力裝置。左前發(fā)動機、右前發(fā)動機、左后發(fā)動機和右后發(fā)動機安裝在三角翼的下表面或體內。左前螺旋槳和左后螺旋槳轉向相同;右前螺旋槳和右后螺旋槳轉向相同;左前螺旋槳和右前螺旋槳轉向相反。左副翼和右副翼分別位于三角翼的后端左右兩側,左副翼和右副翼在舵機的操控下能上下偏轉。起落架采用前三點式輪式結構。左前螺旋槳的旋轉平面和右前螺旋槳的旋轉平面共面。左后螺旋槳的旋轉平面和右后螺旋槳的旋轉平面共面。左前螺旋槳的旋轉平面處于水平位置或向前下方傾斜,左前螺旋槳的旋轉平面在前方與三角翼的底面的夾角在5?30°之間。左后螺旋槳的旋轉平面處于水平位置或向前下方傾斜,左后螺旋槳的旋轉平面在前方與三角翼的底面的夾角在5?30°之間。左前螺旋槳轉動時其槳尖到三角翼的底面的最小間距大于5mm。
[0005]該發(fā)明一種復合型三角翼飛行器是這樣工作的:起動四個發(fā)動機,驅動四個螺旋槳轉動,由于四個螺旋槳上方存在三角翼,四個螺旋槳將把空氣加速至后下方,這樣便產生了向前上方的空氣動力,所述飛行器前行,速度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起飛。所述飛行器的三角翼產生升力,四個螺旋槳和三角翼的共同作用產生向前的推力和向上的升力。調整兩個副翼的偏轉大小和方向以及調整四個螺旋槳的轉速可使所述飛行器實現(xiàn)俯仰、側滾和升降等多種飛行姿態(tài)。所述飛行器機動靈活,更適應超低速飛行。
[0006]該發(fā)明一種復合型三角翼飛行器的螺旋槳的總數也可以是兩個、六個或八個,相應地,發(fā)動機的總數同螺旋槳配套。采用兩個螺旋槳時,兩個螺旋槳分別對稱安裝于三角翼的下方左右兩側;采用六個螺旋槳時,每三個為一組,兩組螺旋槳分別對稱安裝于三角翼的下方左右兩側;采用八個螺旋槳時,每四個為一組,兩組螺旋槳分別對稱安裝于三角翼的下方左右兩側。
【附圖說明】
[0007]圖1是本發(fā)明一種復合型三角翼飛行器的俯視示意圖;圖2是圖1的左視示意圖。
[0008]圖中,1-左前螺旋槳,2-右前螺旋槳,3-左后螺旋槳,4-右后螺旋槳,10-左前發(fā)動機,20-右前發(fā)動機,30-左后發(fā)動機,40-右后發(fā)動機,5-左副翼,6-右副翼,7-三角翼,8-起落架。
【具體實施方式】
[0009]現(xiàn)以安裝四個螺旋槳為例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加以具體說明:一種復合型三角翼飛行器,包括左前螺旋槳1、右前螺旋槳2、左后螺旋槳3、右后螺旋槳4、左前發(fā)動機10、右前發(fā)動機20、左后發(fā)動機30、右后發(fā)動機40、左副翼5、右副翼6、三角翼7和起落架8。左前螺旋槳1和右前螺旋槳2參數相同,它們對稱布置于三角翼7的下方前部左右兩側。左后螺旋槳3和右后螺旋槳4參數相同,它們對稱布置于三角翼7的下方后部左右兩側。左前發(fā)動機10、右前發(fā)動機20、左后發(fā)動機30和右后發(fā)動機40分別是左前螺旋槳1、右前螺旋槳2、左后螺旋槳3和右后螺旋槳4的動力裝置。左前發(fā)動機10、右前發(fā)動機20、左后發(fā)動機30和右后發(fā)動機40安裝在三角翼7的體內。左前發(fā)動機10、右前發(fā)動機20、左后發(fā)動機30和右后發(fā)動機40采用電動機,它們的參數相同,它們采用鋰電池或鋁電池供電。左前螺旋槳1和左后螺旋槳3轉向相同;右前螺旋槳2和右后螺旋槳4轉向相同;左前螺旋槳1和右前螺旋槳2轉向相反。左副翼5和右副翼6分別位于三角翼7的后端左右兩側,左副翼5和右副翼6在舵機的操控下能上下偏轉。起落架8采用前三點式輪式結構。左前螺旋槳1的旋轉平面和右前螺旋槳2的旋轉平面共面。左后螺旋槳3的旋轉平面和右后螺旋槳4的旋轉平面共面。左前螺旋槳1的旋轉平面和左后螺旋槳3旋轉平面平行。左前螺旋槳1的旋轉平面向前下方傾斜3°,左前螺旋槳1的旋轉平面在前方與三角翼7的底面的夾角為15°。左前螺旋槳1轉動時其槳尖到三角翼7的底面的最小間距為10_。飛行控制系統(tǒng)采用多軸飛行器常用的飛控設備。
[0010]本發(fā)明復合型三角翼飛行器是這樣產生有益效果的:起動四個發(fā)動機,驅動四個螺旋槳轉動,由于四個螺旋槳上方存在三角翼7,四個螺旋槳將把空氣加速至后下方,這樣便產生了向前上方的空氣動力,所述飛行器前行,速度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起飛。所述飛行器的三角翼7產生升力,四個螺旋槳和三角翼7的共同作用產生向前的推力和向上的升力。利用飛行控制系統(tǒng)調整兩個副翼的偏轉大小和方向以及調整四個螺旋槳的轉速可使所述飛行器實現(xiàn)俯仰、側滾和升降等多種飛行姿態(tài)。所述飛行器機動靈活,更適應超低速飛行。在所述飛行器上安裝攝影設備方便實施航拍;安裝衛(wèi)星導航裝置,方便實現(xiàn)無人飛行;安裝噴灑設備方便農林作業(yè)。
【主權項】
1.一種復合型三角翼飛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前螺旋槳(1)、右前螺旋槳(2)、左后螺旋槳(3)、右后螺旋槳(4)、左前發(fā)動機(10)、右前發(fā)動機(20)、左后發(fā)動機(30)、右后發(fā)動機(40)、左副翼(5)、右副翼(6)、三角翼(7)和起落架(8);左前螺旋槳(1)和右前螺旋槳(2)參數相同,它們對稱布置于三角翼(7)的下方前部左右兩側;左后螺旋槳(3)和右后螺旋槳(4)參數相同,它們對稱布置于三角翼(7)的下方后部左右兩側;左前發(fā)動機(10)、右前發(fā)動機(20)、左后發(fā)動機(30)和右后發(fā)動機(40)分別是左前螺旋槳(1)、右前螺旋槳(2)、左后螺旋槳(3)和右后螺旋槳(4)的動力裝置;左前發(fā)動機(10)、右前發(fā)動機(20)、左后發(fā)動機(30)和右后發(fā)動機(40)安裝在三角翼(7)的下表面或體內;左副翼(5)和右副翼(6)分別位于三角翼(7)的后端左右兩側;左前螺旋槳(1)的旋轉平面和右前螺旋槳(2)的旋轉平面共面;左后螺旋槳(3)的旋轉平面和右后螺旋槳(4)的旋轉平面共面;左前螺旋槳(1)的旋轉平面和左后螺旋槳(3)旋轉平面平行;左前螺旋槳(1)的旋轉平面處于水平位置或向前下方傾斜,左前螺旋槳(1)的旋轉平面在前方與三角翼(7)的底面的夾角在5?30°之間;左后螺旋槳(3)的旋轉平面處于水平位置或向前下方傾斜,左后螺旋槳(3)的旋轉平面在前方與三角翼(7)的底面的夾角在5?30°之間;左前螺旋槳(1)轉動時其槳尖到三角翼(7)的底面的最小間距大于5mm。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復合型三角翼飛行器,其特征在于:螺旋槳的總數還采用兩個、六個或八個,相應地,發(fā)動機的總數同螺旋槳配套;采用兩個螺旋槳時,兩個螺旋槳分別對稱安裝于三角翼的下方左右兩側;采用六個螺旋槳時,每三個為一組,兩組螺旋槳分別對稱安裝于三角翼的下方左右兩側;采用八個螺旋槳時,每四個為一組,兩組螺旋槳分別對稱安裝于三角翼的下方左右兩側。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復合型三角翼飛行器,其特征在于:左前發(fā)動機(10)、右前發(fā)動機(20)、左后發(fā)動機(30)和右后發(fā)動機(40)采用電動機。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復合型三角翼飛行器,其特征在于:左前螺旋槳(1)和左后螺旋槳(3)轉向相同;右前螺旋槳(2)和右后螺旋槳(4)轉向相同;左前螺旋槳(1)和右前螺旋槳(2)轉向相反。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種復合型三角翼飛行器,其特征在于:起落架(8)采用前三點式輪式結構。6.根據權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一種復合型三角翼飛行器,其特征在于:左前螺旋槳(1)的旋轉平面向前下方傾斜3°,左前螺旋槳(1)的旋轉平面在前方與三角翼(7)的底面的夾角為15° ;左前螺旋槳(1)轉動時其槳尖到三角翼(7)的底面的最小間距為10mm。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種復合型三角翼飛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飛行器上安裝有攝影設備。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種復合型三角翼飛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飛行器上安裝有衛(wèi)星導航裝置。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種復合型三角翼飛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飛行器上安裝有噴灑設備方便農林作業(yè)。
【專利摘要】一種復合型三角翼飛行器,屬飛行器技術領域,包括三角翼、起落架、左副翼、右副翼及兩個、四個、六個或八個螺旋槳及其發(fā)動機。螺旋槳對稱布置于三角翼的下方。發(fā)動機安裝在三角翼的下表面或體內。螺旋槳的旋轉平面處于水平位置或向前下方傾斜;螺旋槳的旋轉平面在前方與三角翼的底面的夾角在5~30°之間。螺旋槳轉動時其槳尖到三角翼的底面的最小間距大于5mm。發(fā)動機驅動螺旋槳轉動,螺旋槳和三角翼的共同作用產生向前的推力和向上的升力。調整兩個副翼的偏轉大小和方向以及調整螺旋槳的轉速可使所述飛行器實現(xiàn)俯仰、側滾和升降等多種飛行姿態(tài)。所述飛行器機動靈活,適應低速飛行。
【IPC分類】B64C27/12, B64C9/36, B64C27/08
【公開號】CN205131642
【申請?zhí)枴緾N201520852786
【發(fā)明人】王志成
【申請人】佛山市神風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4月6日
【申請日】2015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