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折疊式集裝箱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火車運輸用的集裝箱。
在現(xiàn)有技術(shù)中,集裝箱都是六面體的箱子,一個側(cè)面開有兩扇門,用于裝填貨物。這種集裝箱把貨物運送到目的地后,如果空箱返回也占用同樣大的車箱體積,不利于提高運輸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空箱時可折疊的集裝箱。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shù)方案是本實用新型由頂蓋、箱底、左面板、右面板、前面板、后面板六個面組成一個箱體;頂蓋裝在上框架上,箱底固定在下框架上;前面板的下邊與下框架鉸接形成前門,前門上設有鎖緊機構(gòu);后面板的下邊與下框架鉸接形成后門,后門上設有鎖緊機構(gòu);右面板由右上面板和右下面板鉸接而成,右上面板的上邊與上框架鉸接,右下面板的下邊與下框架鉸接,右上面板與右下面板之間設有鎖緊機構(gòu);左面板由左上面板和左下面板鉸接而成,左上面板的上邊與上框架鉸接,左下面板的下邊與下框架鉸接,左上面板與左下面板之間設有鎖緊機構(gòu)。折疊本實用新型時,先松開前門上的鎖緊機構(gòu),把前門向箱體內(nèi)側(cè)轉(zhuǎn)動下放到箱底上,再松開后門上的鎖緊機構(gòu),把后門向箱體內(nèi)側(cè)轉(zhuǎn)動下放到前門上;再松開右上面板和右下面板之間的鎖緊機構(gòu),然后松開左上面板和左下面板之間的鎖緊機構(gòu),左上面板和左下面板繞其連接處向箱體內(nèi)折疊,右上面板和右下面板也同時繞其連接處向箱體內(nèi)折疊。要把折疊的箱子撐開時,只需握住上框架向上抬起,使左右面板拉起立直,鎖緊機構(gòu)鎖住左面板和右面板,再把后門和前門拉起后用鎖緊機構(gòu)鎖住,即形成箱體。
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具有的優(yōu)點是不需任何輔助工具即可把箱子折疊或撐開,折疊后的高度僅為撐起時的四分之一,便于空箱的及時回送。
以下結(jié)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附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外部結(jié)構(gòu)圖;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頂門打開時的狀態(tài)圖;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前門和后門倒下后的狀態(tài)圖;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左面板和右面板折疊時的狀態(tài)圖;附圖5為本實用新型完全折疊后的狀態(tài)圖;附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主剖視圖;附圖7為本實用新型頂蓋部分的俯視圖;附圖8為本實用新型頂蓋部分的主剖視圖;附圖9為附圖8的A處放大圖;附
圖10為本實用新型的前門與下框架鉸接用的鉸鏈處的剖視圖;其中1.上框架;2.頂門;3.滑蓋;4.檔板;5.角鐵;6.右上面板;7.頂門拉手;8.吊鉤;9.右下面板;10.箱角;11.拉手;12.前門;13.下框架;14.后門;15.左上面板;16.左下面板;17.鉸鏈護板;18.拉環(huán);19.扭簧。
本實用新型由頂蓋、箱底、左面板、右面板、前面板、后面板六個面組成一個箱體;頂蓋裝在上框架1上,頂蓋由兩塊頂門2和一塊滑蓋3組成,滑蓋3的左右兩邊分別與頂門2鉸接,使兩個頂門2均可以向上翻起。滑蓋3與上框架1滑動連接,上框架1前后兩個邊的外側(cè)設有固定于滑蓋3下方的檔板4,以防止滑蓋3在上框架1上滑動時滑離上框架1。倒扣的角鐵5位于滑蓋3和頂門2的接縫處上方,角鐵5的一邊與頂門2通過鉸鏈連接,角鐵5的另一邊與滑蓋3也通過鉸鏈連接,倒扣的角鐵5能將頂門2與滑蓋3之間的接縫遮住,以防止雨水進入;翻起頂門2時,先是頂門2與角鐵5之間的鉸鏈轉(zhuǎn)動,至死角后,角鐵5與滑蓋3之間的鉸連轉(zhuǎn)動,頂門2便可以翻倒在滑蓋3上。角鐵5與頂門2之間的鉸鏈上方固定有鉸鏈護板17,該鉸鏈護板17用于多個箱體疊壓時,鉸鏈護板17保護鉸鏈不被壓壞。兩個頂門2上均固定有頂門拉手7,用于打開頂門2?;w3與上框架1之間設有滑輪,使得滑蓋3與上框架1滑動連接,貨物可從箱體的頂部吊裝入箱體內(nèi),可使貨物充分地利用箱體的內(nèi)部空間,如果貨物較大或需調(diào)整貨物在箱體內(nèi)的位置,可把兩個頂門2均打開,左右移動滑蓋3,便可將頂門2擴大。箱底固定在下框架13上;前面板的下邊與下框架13鉸接形成前門12,前門12上設有鎖緊機構(gòu),鎖緊機構(gòu)可以是插銷,裝在前門12與左右面板的連接處;后面板的下邊與下框架13鉸接形成后門14,后門14上設有鎖緊機構(gòu),該鎖緊機構(gòu)也是插銷,裝在后門14與左右面板的連接處。前門12和后門14的上方均固定有拉手11,該拉手11用于放下前門12或后門14,前門12與下框架13鉸接用的鉸鏈內(nèi)設有壓縮的扭簧19;后門14與下框架13鉸接用的鉸鏈內(nèi)也設有壓縮的扭簧19,當放下前門12或后門14時,該扭簧19可減小門下放時的沖擊力,當拉起前門12或后門14時,該扭簧19可使拉起前門12或后門14時更省力;上框架1的前后兩個邊上設有限位塊,該限位塊用于限定前門12或后門14在拉起時不會過度翻轉(zhuǎn)而倒向箱體外;鉸接后門14與下框架13的鉸鏈軸部高于鉸接前門12與下框架13的鉸鏈軸部,其高出的距離約為前門12的厚度,這樣,當前門12平放到箱底時,后門14可平放到前門12上。右面板由右上面板6和右下面板9鉸接而成,右上面板6的上邊與上框架1鉸接,右下面板9的下邊與下框架13鉸接,右上面板6與右下面板9之間設有鎖緊機構(gòu),該鎖緊機構(gòu)是插銷,裝在右上面板6和右下面板9的連接部,當拔出所述插銷時,右上面板6和右下面板9可向箱內(nèi)方向折疊,當右面板呈立直狀態(tài)時,插上所述插銷,右上面板6和右下面板可相對鎖定不動。左面板由左上面板15和左下面板16鉸接而成,左上面板15的上邊與上框架1鉸接,左下面板16的下邊與下框架13鉸接,左上面板15與左下面板16之間設有鎖緊機構(gòu),該鎖定機構(gòu)同右面板上的鎖定機構(gòu)。上框架1的四個角上固定有吊鉤8,用于起吊本箱體。下框架13的四個角上固定有拉環(huán)18,在運輸過程中能用繩索把拉環(huán)18和車廂牢固拉住,使本箱體在受到?jīng)_擊力時(例如啟動車輛或停車時)不會發(fā)生位移。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集裝箱,由頂蓋、箱底、左面板、右面板、前面板、后面板六個面組成一個箱體;其特征在于頂蓋裝在上框架1上,箱底固定在下框架13上;前面板的下邊與下框架13鉸接形成前門12,前門12上設有鎖緊機構(gòu);后面板的下邊與下框架13鉸接形成后門14,后門14上設有鎖緊機構(gòu);右面板由右上面板6和右下面板9鉸接而成,右上面板6的上邊與上框架1鉸接,右下面板9的下邊與下框架13鉸接,右上面板6與右下面板9之間設有鎖緊機構(gòu);左面板由左上面板15和左下面板16鉸接而成,左上面板15的上邊與上框架1鉸接,左下面板16的下邊與下框架13鉸接,左上面板15與左下面板16之間設有鎖緊機構(gòu)。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集裝箱,其特征在于頂蓋由兩塊頂門2和一塊滑蓋3組成,滑蓋3的左右兩邊分別與頂門2鉸接,滑蓋3與上框架1滑動連接,上框架1前后兩個邊的外側(cè)設有固定于滑蓋3下方的檔板4。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集裝箱,其特征在于倒扣的角鐵5位于滑蓋3和頂門2的接縫處上方,角鐵5的一邊與頂門2通過鉸鏈連接,角鐵5的另一邊與滑蓋3也通過鉸鏈連接。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集裝箱,其特征在于角鐵5與頂門2之間的鉸鏈上方固定有鉸鏈護板17。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集裝箱,其特征在于滑蓋3與上框架1之間設有滑輪。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集裝箱,其特征在于上框架1的四個角上固定有吊鉤8。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集裝箱,其特征在于下框架13的四個角上固定有拉環(huán)18。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集裝箱,其特征在于前門12與下框架13鉸接用的鉸鏈內(nèi)設有壓縮的彈簧19;后門14與下框架13鉸接用的鉸鏈內(nèi)也設有壓縮的扭簧19。
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集裝箱,其特征在于前門12和后門14的上方均固定有拉手11。
10.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集裝箱,其特征在于兩個頂門2上均固定有頂門拉手7。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集裝箱,其特征在于頂蓋裝在上框架上,箱底固定在下框架上;前后面板的下邊與下框架鉸接分別形成前門和后門,右面板由右上面板和右下面板鉸接而成,右上面板的上邊與上框架鉸接,右下面板的下邊與下框架13鉸接;左面板和右面板相同。本實用新型可以在空箱時折疊至原有高度的四分之一,故可以大大減小空箱運輸時的體積,提供運輸效率,而折疊或撐開箱體時不需任何輔助工具。
文檔編號B65D88/52GK2141412SQ9223764
公開日1993年9月1日 申請日期1992年11月6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1992年11月6日
發(fā)明者謝庭元 申請人:謝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