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灶具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二次上進風燃燒器。
背景技術:
現(xiàn)在的燃氣灶具一般采用上進風燃燒器,其工作原理是:燃氣在一定壓力下,以一定的流速從進氣嘴進入引射管,依靠燃氣本身能量的引射作用,吸引周圍一定量的空氣,這部分空氣稱為“一次空氣”,一次空氣和燃氣在引射管混合后進行燃燒,燃燒過程中從火焰周圍吸引空氣助燃,這部分空氣稱為“二次空氣”,然而空氣進氣量不足會導致燃燒不充分,空氣與燃氣混合不均勻會導致燃燒效率不高。
中國專利(申請?zhí)?01120315395.6)公開了一種上進風燃燒器,該燃燒器設有內燃燒盤和外燃燒盤,內燃燒盤和外燃燒盤均帶有側進風口,內燃燒盤固定與外燃燒盤上,外部空氣通過側進風口進入內燃燒盤進行助燃。雖然該上進風燃燒器空氣進氣量充足,但是該燃燒器的進氣嘴呈豎直設置,與水平面形成較大夾角,如此一來與進氣嘴中心軸線相同的引射管就無法伸長,使得引射效果差,燃氣與空氣混合不充分也不均勻,導致燃燒效率低,而且無保護裝置,燃燒器突然熄滅時,煤氣易泄露,此外燃燒器具有多個零件,使得制造裝配復雜。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種二次上進風燃燒器,該燃燒器斜向設置引射管,使引射管路加長,還設有內層形凹槽和外層形凹槽,使燃氣與空氣旋轉流動式混合,充分混合均勻;在支架上設置通口,增加了空氣進氣量,燃氣能夠充分燃燒。而且底座上設置有熄火保護裝置,防止燃氣泄露,底座和支架為一體成型,制造裝配簡單。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二次上進風燃燒器,包括底座和支架,支架設置在底座上,底座斜向設置有第一外層進氣嘴、第一內層進氣嘴、第二外層進氣嘴和第二內層進氣嘴,支架斜向設置有與第一外層進氣嘴相對應的第一外層引射管、與第一內層進氣嘴相對應的第一內層引射管、與第二外層進氣嘴相對應的第二外層引射管和與第二內層進氣嘴相對應的第二內層引射管,第一外層引射管和第二外層引射管呈中心對稱布置,第一內層引射管和第二內層引射管呈中心對稱布置;底座與支架之間設有與第一外層引射管、第二外層引射管、第一內層引射管和第二內層引射管相通的一次進風口;支架設置有外層環(huán)形槽,外層環(huán)形槽通過第一外層引射管與第一外層進氣嘴連通以及通過第二外層引射管與第二外層進氣嘴連通;支架設置有內層環(huán)形槽,內層環(huán)形槽通過第一內層引射管與第一內層進氣嘴連通以及通過第二內層引射管與第二內層進氣嘴連通;支架中間設置有中間環(huán)形槽,支架設置有與中間環(huán)形槽連通的二次進風口。
進一步的,外層環(huán)形槽的上端面高于內層環(huán)形槽的上端面。
進一步的,第一外層進氣嘴和第二外層進氣嘴通過設置在底座上端的對接管連通,第一內層進氣嘴和第二內層進氣嘴通過設置在底座下端的對接管連通。
進一步的,底座和支架分別為一體成型。
進一步的,底座上設置有點火針和熱電偶,支架上設置有用于安裝點火針的第一安裝孔和用于安裝熱電偶的第二安裝孔,支架上還設置有進氣口。
進一步的,底座上設有支撐支架的多個支柱,兩相鄰支柱之間形成所述的一次進風口,底座下端面設置有多個支撐柱,底座套設有接水盤。
進一步的,支柱上設有卡槽,支架上設置有相應的卡扣。
進一步的,第一外層進氣嘴、第一內層進氣嘴、第二外層進氣嘴和第二內層進氣嘴上分別設置有調節(jié)螺母。
進一步的,支架外層環(huán)形槽和內層環(huán)形槽的上端面分別嵌設有銅環(huán)。
進一步的,支架中心設有中心進氣通道,中間環(huán)形槽設有中間進氣通道。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一種二次上進風燃燒器,包括底座和支架,支架斜向設置引射管,使引射管路加長,支架還設有內層環(huán)形槽和外層環(huán)形槽,燃氣經引射管進入內層環(huán)形槽和外層環(huán)形槽后,空氣與燃氣沿著內層環(huán)形槽和外層環(huán)形槽圓周流動,燃氣與空氣旋轉流動式混合,充分混合均勻;支架上設置通口和支架設置有進氣口,增加了空氣進氣量,燃氣能夠充分燃燒而且燃燒效率高。此外底座上設置有熄火保護裝置,防止燃氣泄露,底座和支架分別為一體成型,制造裝配簡單。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底座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底座結構示意圖(仰視)。
圖5是本實用新型支架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支架結構示意圖(仰視)。
圖7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支架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支架結構示意圖(仰視)。
圖中,1.底座;10;一次進風口;11.第一外層進氣嘴;12.第一內層進氣嘴;13.對接管;14.支撐柱;15.支柱;16.第二外層進氣嘴;17.第二內層進氣嘴;18.熱電偶;19.點火針;2.支架;20.二次進風口;21.第一外層引射管;22.第一內層引射管;23.外層環(huán)形槽;24.中間環(huán)形槽;25.內層環(huán)形槽;26.第二外層引射管;27.第二內層引射管;28.卡扣;29.第一安裝孔;30.進氣口;31第二安裝孔;32.中心進氣通道;33.中間進氣通道。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闡釋。
參見圖1至圖6所示的一種二次上進風燃燒器,包括底座1和支架2,底座1上設有支撐四個支柱15,用以支撐支架2,兩個相鄰支柱15之間形成一次進風口10,底座1和支架2通過支柱15連接,減少了底座1和支架2之間的接觸面積,從而減少了燃燒器工作時支架2傳導至底座1上的熱量。每個支柱15上設置有卡槽,支架2上相應的設置有四個卡扣28,卡扣28和卡槽緊密配合,防止支架2和底座1發(fā)生相對轉動。
底座1斜向設置有第一外層進氣嘴11、第一內層進氣嘴12、第二外層進氣嘴16和第二內層進氣嘴17,支架2斜向設置有與第一外層進氣嘴11相對應的第一外層引射管21、與第一內層進氣嘴12相對應的第一內層引射管22、與第二外層進氣嘴16相對應的第二外層引射管26和與第二內層進氣嘴17相對應的第二內層引射管27,第一外層引射管21和第二外層引射管26呈中心對稱布置,第一內層引射管22和第二內層引射管27呈中心對稱布置。
支架2設置有外層環(huán)形槽23,外層環(huán)形槽23通過第一外層引射管21與第一外層進氣嘴11連通以及通過第二外層引射管26與第二外層進氣嘴16連通;第一外層進氣嘴11和第二外層進氣嘴16分別通過螺紋連接有調節(jié)螺母,通過調節(jié)螺母可調節(jié)進氣嘴與引射管之間的間隙,從而有利于調整初始空氣的進氣量,以使得燃氣在引射管內時混合了適量的空氣。
支架2設置有內層環(huán)形槽25,內層環(huán)形槽25通過第一內層引射管22與第一內層進氣嘴12連通以及通過第二內層引射管27與第二內層進氣嘴17連通;第一內層進氣嘴12和第二內層進氣嘴17分別通過螺紋連接有調節(jié)螺母,通過調節(jié)螺母可調節(jié)進氣嘴與引射管之間的間隙,從而有利于調整初始空氣的進氣量,以使得燃氣在引射管內時混合了適量的空氣。
支架2設置有中間環(huán)形槽24,支架2設置有與中間環(huán)形槽24連通的二次進風口20。外層環(huán)形槽23、中間環(huán)形槽24和內層環(huán)形槽25的上端面高度依次降低,空氣可通過二次進風口20進入中間環(huán)形槽24,中間環(huán)形槽24的空氣可補充至內層環(huán)形槽25,使內層環(huán)形槽25的空氣充足,燃燒更加充分。支架2上還設置有與內層環(huán)形槽25連通的進氣口30,空氣經進氣口30進入內層環(huán)形槽25與燃氣充分混合。
底座1上設置有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支架2上設置有安裝第一定位柱的第一安裝孔29和安裝第二定位柱的第二安裝孔31,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在支架2和底座1安裝時起到定位作用。第一定位柱內設有點火針19,第二定位柱內設有熱電偶18,熱電偶18可以在火焰以外熄滅后迅速切斷燃氣,防止燃氣泄露。
底座1下端面設置有三個支撐柱14,三個支撐柱14便于放置燃燒器,而且三個支撐柱14安裝在灶臺內,減小了燃燒器與灶臺的接觸面積,從而減少了工作時燃燒器底座1上傳導至灶臺內部的熱量。底座1套設有接水盤,防止灶臺漏水時,水進入燃燒器內部,避免燃燒器發(fā)生故障。
第一外層進氣嘴11和第二外層進氣嘴16通過設置在底座1上端的對接管13連通,第一內層進氣嘴12和第二內層進氣嘴17通過設置在底座1下端的對接管13連通,當燃氣從第一外層進氣嘴11和第一內層進氣嘴12進入時,部分燃氣可通過對接管13進入第二外層進氣嘴16和第二內層進氣嘴17,在燃燒器工作時,只需向第一外層進氣嘴11和第一內層進氣嘴12通入燃氣,便可保證四個進氣嘴都有燃氣噴出。
進一步的,支架2外層環(huán)形槽23和內層環(huán)形槽25的上端面分別嵌設有銅環(huán),避免燃燒器在長期高溫燃燒的工作環(huán)境下發(fā)生變形。底座1和支架2分別為一體成型,使得燃燒器在制造裝配時更加簡單方便。
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參見圖7、圖8所示,與上一實施例不同之處在于,所述支架2中心設有中心進氣通道32,空氣可經中心進氣通道32與內層環(huán)形槽25的燃氣混合,中間環(huán)形槽24內設有中間進氣通道33,空氣可經中間進氣通道33進入中間環(huán)形槽,中間環(huán)形槽24的空氣可補充至內層環(huán)形槽25,使內層環(huán)形槽25的空氣充足,燃燒更加充分。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故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