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凝結汽車空調裝置的內冷卻劑的方法和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汽車空調裝置的冷卻劑的冷凝,這里涉及到按權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方法以及按權利要求6或16的前序部分的冷凝器。這里冷凝器特別是,但不僅僅是,確定用來實現(xiàn)這種方法的。由具有公開號03122472A(
公開日期1991年5月24日)的日本專利摘要已知權利要求1、6和16的前序部分的特征。
在已知方法和已知冷凝器中首先在冷凝器的上部高層區(qū)域內進行部分冷凝。這里一個垂直的分配/集流管同時發(fā)揮第一集氣器的功能,從這里出發(fā)內冷卻劑的流動路徑分叉成兩條平行路徑。這里第一條平行路徑由集氣器的含有分離出的氣相的上部空腔出發(fā)供氣,其由飽和液體和氣相組成的冷卻劑混合物輸入一單獨設置在輸出端一側的第二集氣器。它與第二條路徑相連通,在這條路徑內從第一集氣器的貯存液體中提取和再冷卻冷卻劑,然后再冷卻的冷卻劑和從第二集氣器中提取的液體匯合,并一起從冷凝器中引出。但是在這種已知冷凝器中在第一集氣器中的液面隨著不同的和/或變化的內冷卻劑裝灌量和/或汽車的變化的運行狀態(tài)而變化,因此用僅僅作為液體存在的第一集氣器的液相不希望地供給第一條平行路徑只有在第一集氣器的橫截面非常寬時,以及與此相關地裝罐量很大和安裝空間很大時才能避免,這與汽車內要求安裝空間的最小化,生態(tài)學方面所希望的少用破壞環(huán)境的內冷卻劑以及普遍追求的盡可能少地使用材料相矛盾。在輸出端一側已知冷凝器也有很多元件和連接管道,它們造成附加的泄漏危險,應該盡可能地避免。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即使在不同的和/或變化的內冷卻劑裝灌量時和/或汽車變化的運行狀態(tài)時也能以少量的內冷卻劑達到可靠的冷凝和再冷卻功能,并且此外還可以使冷凝器有緊湊的結構。
這個任務通過按權利要求1的方法和按權利要求6或16的冷凝器來解決。
與已知冷凝器不同按照本發(fā)明第一和第二并聯(lián)路徑或者說各個第一和第二熱交換管實際上供給同樣的內冷卻劑的液相和氣相混合物,就像從按流動方向(各個)后面的第三熱交換管中流出的那樣。這里可能的相對混合變化比較小,例如來自于慣性的不同或者通過在不同的高度流入第一和第二流動路徑而造成。這里沒有設置在第一和第二并聯(lián)的流動路徑的入口區(qū)內的將液相和氣相分開的裝置。此外通過以下方法來再冷卻以及同時還有自動再吸入在流入時也許還存在的氣相,即在第二條流動路徑上對內冷卻劑施加比第一條流動路徑長的外冷卻劑的冷卻作用。對于為此所需要的在第二條流動路徑上內冷卻劑流動的減慢,權利要求2至4得到不同的優(yōu)先的按本方法的可能性,權利要求7至9得到不同的按本裝置的優(yōu)先的可能性??梢钥吹?,可以有選擇地在第二條流動路徑上設置一冷卻劑流動的節(jié)流器和/或在第一和第二條流動路徑的入口處設置不同大小的壓力,其中由于貝努利效應,也就是噴嘴特性在內冷卻速度改變的情況下可以在進口側產生不同大小的壓力。
由具有公告號10009713A(公告日期1998年1月16日)的日本專利摘要已知,這里兩者都是確定用來再冷卻的兩條并聯(lián)路徑同樣各自單獨供給,而且一次是通過部分冷凝的路徑,另一次僅僅由一在部分冷凝之后連接在中間的集氣器的液相供給。也就是說這里一條并聯(lián)路徑也由輸入的液相供給。此外不保證,另一條并聯(lián)路徑盡管與前面所述的并聯(lián)路徑匯合不從冷凝器中帶走還是氣相的冷卻劑。這個剛剛最新公開的結構堅持以按權利要求1、6和16的前序部分的現(xiàn)有技術為基礎的偏見,必須供給部分冷凝的冷卻劑的液相的再冷卻路徑。
按本發(fā)明的方法和按本發(fā)明的冷凝器同樣以所提到的現(xiàn)有技術水平的原理為基礎,在內冷卻劑部分冷凝后流動路徑分為兩條對內冷卻劑具有不同影響措施的路徑。
此外還有早先的普通方法連同所屬的冷凝器,內冷卻劑在部分冷凝以后不分叉直接繼續(xù)輸入對冷卻劑采取不同影響的并聯(lián)路徑直至達到過冷狀態(tài),但是這里過冷區(qū)也由先前進行的部分冷凝的液相供給。這里通常的方法在于,在過冷區(qū)之前連接一集氣器,就像在這一類型的現(xiàn)有技術狀況中關于第二條流動路徑的情況那樣(參見特別是DE-4238853A1以及日本專利摘要J07180930A2,公布日期18,07,1995,和J09166371A2,公布日期24,06,1997)。
根據(jù)按權利要求5的方法和按權利要求10的冷凝器的一種相應改進方案預冷凝在空間上在內冷卻劑的其他影響之下在所提到的兩條并聯(lián)路徑上進行。預冷凝管布置在冷凝器的下部區(qū)域內的結構是眾所周知的(例如參見已經提到過的日本專利摘要J07166371A2和J0387572A2)。
在按本發(fā)明的這種想法的改進方案中利用這種結構,以便在冷凝器的輸出端得到一個盡可能高的輸出端集氣器的裝灌狀態(tài)范圍,并可以在那里接收到隨著不同的和/或變化的內冷卻劑的裝灌量和/或汽車運行狀態(tài)的變化的改變,而不損害冷凝器的功能。這里通過可供使用的大的高度這個輸出端的集氣器用小的直徑就足以維持了,如上所述,這在按這一類型的具有公告號03122472A2的日本專利摘要的出版物的輸入端集氣器中是不可能的。在本發(fā)明中設置的輸出端的集氣器小的橫截面特別是還可以通過以下方法達到,即內冷卻劑物流的最多一半通過它輸送,最好是一小部分通過它輸送。
權利要求11至13涉及最后所述的結構的結構特點。
與此不同對于像作為本發(fā)明權利要求1和6的前序部分的出發(fā)點的,具有公告號03122472A2的日本專利摘要的內容那樣,預冷凝在預冷凝以后內冷卻劑的路徑分成兩條并聯(lián)路徑的分叉點之上進行的情況權利要求14連同按權利要求15的改進結構提供一種可供選擇的方案。如前所述,在這種已知冷凝器中輸出端設有一與冷凝器分開的集氣器。本發(fā)明按權利要求14和15將這個集氣器內置在一分配/集流管的中心部分內,而不必將分配/集流管在水平方向分隔成多個腔。分配/集流管分隔成多個相互重疊的腔是公知的(例如參見日本專利摘要J09166371A2的三腔形分段,但是其中沒有一個腔做成集氣器)。
權利要求16涉及一種具體結構和先前所述的本發(fā)明的其他結構,其特征,就技術方面可能的范圍內,全部內容包括在權利要求16和其后續(xù)要求的改進結構的內容之內。
按權利要求16的改進結構和其他結構利用方法權利要求1和尤其是方法權利要求2。
專門地規(guī)定一附加的,也就是本發(fā)明內容的第四個實施例。其中特別是規(guī)定了對于第一和第二種實施例的選擇方案。這里權利要求16的前序部分從權利要求6出發(fā),其中特別也包括第一和第二種實施例的集流容器的特殊布局和結構。
此外權利要求17至22也包括權利要求7至9和11至13,其中與權利要求7一起具體地實現(xiàn)所述的第四種結構形式,其次權利要求8和9在所述第四種實施形式的范圍內表示一種可能的選擇方案。
權利要求23連同在權利要求24至27中的它的具體結構涉及到在權利要求22中的引用權利要求13的內容,并在所述的第四種實施例中也可以享受獨立的保護,就和特別是第一和第二種實施形式的情況一樣。
不管在第一種還是在第二種實施例中冷卻劑入口10設置在冷凝器下部。然后冷卻劑克服重力向上流過腔22、24、26和28。特別是在冷卻劑的流動速度小時這里可能出現(xiàn),液態(tài)冷卻劑以及在它里面的在冷卻劑循環(huán)回路中夾帶的潤滑油分別在下部的空腔區(qū)域內分離。由此進入各個空腔的最下部的“第三”熱交換管14可能或多或少地被堵塞,使得喪失內部的熱交換表面,降低冷凝器的效率。這樣特別是在空腔22的下部區(qū)域內分離的、用來潤滑冷卻劑循環(huán)回路的壓縮機的油也會缺少。
因此本發(fā)明第四種實施例的特殊目的在于,改善油從冷凝器中的流出,并防止各個特別是做成扁管的、分別進入下部空腔區(qū)域的“第三”熱交換管的堵塞,并由此改進冷凝器的效率。
在具有權利要求16前序部分特征的冷凝器中這個任務通過它所表征的特征來解決。
在這種冷凝器中冷卻劑在上方進入冷凝器,并且過熱和冷凝區(qū)域這樣地從上向下連接,但得在下部空腔區(qū)域內不再可能進行液態(tài)冷卻劑的沉積,因為每根最下面的管子重新進行向下一個對面的空腔的輸出。
與第一和第二種實施例相比通過冷卻劑進入分配和集流管6的入口的高度位置的改變使中間通道42得到其他的利用,也就是用來將帶氣泡的飽和液體克服重力向高處引以進入集流容器46的上部區(qū)域,否則其功能基本上像在主要權利要求的第一種和第二種實施例中時一樣。
因此和第三種實施例時不同所述的按權利要求16的第四種實施例的功能與第一和第二種實施例類似。
在權利要求3至27中特別關于存在的第四種實施例改進了干式應用,但是它也可以用在第一和第二種實施例中,本發(fā)明的改進與此相關聯(lián)。
下面借助于幾個實施例的示意圖對本發(fā)明作較詳細的說明。它們表示
圖1通過本發(fā)明冷凝器第一種實施形式垂直剖視;圖2通過在圖1中右邊所示的分配/集流管連同結構上內置在其中的集流容器的水平局部剖視的放大圖;圖3圖1的放大的局部視圖;圖3a一關于圖3的熱力學狀態(tài)圖;圖4冷凝器第二種實施形式的垂直局部剖面;圖4a一關于圖4的熱力學狀態(tài)圖;圖5冷凝器第三種實施形式的垂直局部剖視;圖5a一關于圖5的熱力學狀態(tài)圖;圖6仿照圖1和圖4的冷凝器的第四種實施形式的垂直剖面;圖7仿照圖2的通過圖6中左邊所示的分配/集流管連同結構上內置在其中的集流容器的水平局部剖的放大圖;圖8在集流容器的下部區(qū)域以及冷凝器與它相連接的區(qū)域內的垂直局部剖的放大圖;圖9仿照按圖5a的狀態(tài)圖的一關于存在的第四種實施形式的熱力學狀態(tài)圖。
所有四種實施例以下情況是共同的設有一朝水平方向并相互平行地重疊布置的熱交換管2的管系。它們每根可以有普通的形狀和材料種類。優(yōu)選考慮鋁或鋁合金扁管,它們通過用硬焊焊接的之字形薄板4結合成一剛性的排管散熱器。因為此冷凝器確定用于汽車空調裝置,這個排管散熱管從外面垂直于圖紙平面,例如圖1以及3至5吹送汽車的外界空氣,它在這里用作外冷卻劑。各種合適的冷卻劑,例如R134a或者按照未來的方案CO2,都可以用作內冷卻劑。
熱交換管2輸入端和輸出端的內冷卻劑的供應通過兩根垂直分布的分配/集流管6和8進行,其對于各根熱交換管2的開關式的配置對于四種實施例是不同的。
內冷卻劑通過入口接頭10進入分配/集流管,并通過輸出接頭12輸出,輸出接頭根據(jù)連接線路的不同可以用沒有畫出來的方式安裝在同一個分配/集流管上,在例如圖1、3和4的視圖中安裝在另一個分配/集流管上或者說一個與它在結構上結合在一起的構件上。
最后所有冷凝器在以下方面都是一致的,在這些冷凝器中按照其冷卻作用的方式可以分為三類熱交換管,它們對應于三條不同的內冷卻介質路徑,如上所述,它們各自通過分配/集流管連接。
全部來自于輸入接頭10的、至少基本上是氣態(tài)的,大多甚至處于過熱狀態(tài)的內冷卻劑至少輸入一“第三”熱交換管。在所屬的第三條流動路徑上內冷卻劑首先在外界冷空氣的入流區(qū)內從氣相部分冷凝到液相,使得在從這個第三條流動路徑流出時還存在液相和氣相的混合物。這在圖3a,4a和5a的狀態(tài)圖中分別通過狀態(tài)A表示,它和其它狀態(tài)一起在所述的圖表中給出,在圖表中填寫了關于焓h的內冷卻劑壓力P的對數(shù)值。在這個圖表中一起畫出了對于飽和液體的狀態(tài)的兩相區(qū)的左邊界曲線,因此在所選取表示的狀態(tài)圖中所有位于圖紙平面右邊的狀態(tài)都包含氣相,所有位于左面的狀態(tài)純粹對應于液態(tài)。
在這條第三流動路徑的出口處內冷卻劑流動路徑的前進路線分成兩條并聯(lián)路徑,也就是對應于第一和第二并聯(lián)路徑分成至少一根“第一”熱交換管16和至少一根“第二”熱交換管18。
在相應于第一條并聯(lián)路徑的各根熱交換管16上在通過外界空氣的外冷卻劑的進一步冷卻的情況下來自于第三條流動路徑的內冷卻劑的液相和氣相混合物不作中間處理繼續(xù)冷凝成飽和狀態(tài),其中可能還始終存在氣相。這些氣相然后各自從內冷卻劑中分離出去。
在相應于第二條并聯(lián)路徑的各根第二熱交換管18上同樣不作中間處理直接采用相應于第三條流動路徑的各根第三熱交換管14的液相和氣相混合物,但是然后施加比第一條流動路徑更長的外界空氣的外冷卻劑的冷卻影響,并由此再冷卻。在這種過冷狀態(tài)下所攜帶的氣相不需要單獨的分離便被吸收,因此在第二條流動路徑的出口處在內冷卻劑內不再含有氣相。如果在特殊情況下在第二條流動路徑上還可能包含氣相夾帶物,不必采取其他措施最遲在汽車運行的振動情況下它重新冷凝在內冷卻劑內。
然后從第一條流動路徑流出的內冷卻劑的經過氣體分離的純液相與從第二條流動路徑中流出的過冷內冷卻劑結合,并一起以液相輸送給輸出接頭12。
在結構上在各種實施例中都以公知的方式由設有輸入接頭10的分配/集流管6給各根第三熱交換管14供應內冷卻劑。由分配/集流管6內的輸入腔20同時供給許多--在鋁質扁管的情況下典型的是6-8根--第三熱交換管。這些熱交換管的出口端通入分配/集流管8內的一集流和分配腔22,從那里在數(shù)量少一些的許多第三熱交換管14中回流到分配/集流管6。
在實施例1至3中分配/集流管6內設有另一個集流和分配腔24,從那里出發(fā)在各個數(shù)量更減少的第三熱交換管內它們通過在分配/集流管8內的分配和集流腔26回流到分配/集流管6內的最后一個分配和集流腔28。這里在最后所述的回流管段上在鋁質扁管的情況下同時供給的熱交換管14的典型數(shù)量減少到2至4根,這里在所示實施例中分別只表示三根熱交換管14。
分配和集流腔,特別是腔22至28,各自在分配/集流管6以及分配/集流管8內通過一簡單的橫壁30在流動方向相互隔開。
從各個第一流動路徑中同樣在所有實施形式時冷卻劑分別流入一集氣器32,但是在各個實施例中它不同地實現(xiàn)。
實施例1至3的特點如下
在圖1至3a的第一種實施例中不限制其一般性第一流動路徑僅僅限于唯一的一根第一熱交換管16。在多數(shù)情況下還帶有一些氣相的相應于圖3a的圖表中的狀態(tài)點B的內冷卻劑從第一熱交換管流入集氣器32,狀態(tài)點B正好位于用虛線表示的飽和線上,對集氣器后面還要作更詳細的具體說明。
這里來自最后三根第三熱交換管14的已經提到過的在狀態(tài)圖中處于狀態(tài)A的內冷卻劑不僅輸入第一熱交換管16的輸入口,而且不作其他改變和特別是中間不連接集氣器輸入不限制其普遍性以三倍的數(shù)量相互同時供給的第二熱交換管18。它們都流入在分配/集流管8中的一集流腔34,它在流動方向的后面設有一僅僅三根第二熱交換管18共同的節(jié)流裝置36,這里它做成分配/集流管外壁38上的一個節(jié)流通道。由于這個節(jié)流裝置的節(jié)流作用在第二熱交換管18內內冷卻劑的流通遠遠慢于流過第一熱交換管,由此在這個第二條熱交換路徑上實現(xiàn)在集流腔34內完成的按圖3a的圖表中的狀態(tài)點C的過冷。借助于節(jié)流裝置內冷卻劑在相同的焓的情況下在節(jié)流裝置后面降低到一較低的壓力,這相應于圖3a中狀態(tài)圖中的狀態(tài)點D。
在進一步討論狀態(tài)改變以前還應該詳細考察一起這個第一種實施例的具體結構像由圖2的水平剖視特別清楚地看到的那樣,與分配/集流管8平行地在其背向排管散熱器的外壁38上以結構上內置的形式設有一附加的空腔結構。此外在第一熱交換管16流入的集流腔40的下方與這個集流腔40相隔離地延伸一垂直地沿分配/集流管8分布的管狀空腔42,它在與分配/集流管8的外壁38相對的一側具有一自己的外壁44,它與一有較大水平橫截面的管狀集流容器46共有。但是這個按圖2可以具有圓(柱)形的集流容器并非必須上部敞開地與第一熱交換管16的集流腔40連通。管狀空腔42在它一側與節(jié)流裝置36的出口連通,節(jié)流裝置沿流動方向裝在第二條流動路徑的后面。集流容器46在它這方面具有前面已經說起過的作為集氣器的功能,因此在它里面根據(jù)運行情況和內冷卻劑的裝灌狀態(tài)的不同存在高度不同的在位于下部的液相和位于上部的氣相之間的水平相分界面。管狀空腔42的通常完全裝灌過冷內冷卻劑的內部空間下部通過一連接孔50與集氣器32的始終裝灌液相的下部區(qū)域連通,在那里第一和第二路徑的內冷卻劑相互匯合,并從輸出接頭12沿流動方向流出。
在結構上不管是分配/集流管8還是分配/集流管6的至少支承不同熱交換管2的管底52由涂焊料的板材成形是合適的,并補充一集流器蓋54成為集流器。其中特別是在分配/集流管8的情況下這個集流器蓋54是一壓鑄成形件的組成部分,它將管狀空腔42和管狀集流容器46做成一體,并在它這一面適合于由鋁或鋁合金制成。與集流器底面的連接可以合適地通過一雙面涂覆的集流器底面板材的內涂層用焊接方法實現(xiàn)。
在集流容器46的通常由液相占有的下部區(qū)域的范圍內在集流容器46底面上一個可關閉的輸入口56內采用一筒式干燥器58。在集流容器46內還可以以未畫出的方法裝上用來檢驗裝灌狀態(tài)和測量壓力以及溫度的裝置,例如應用具有相應診斷顯示的相應傳感器。
與節(jié)流裝置36相連的管形空腔42在冷凝器工作時實際上完全裝灌過冷冷卻劑,因此在管狀空腔的下端作用著整個液柱的靜壓力,此液柱幾乎沿冷凝器的整個高度延伸(除集流腔40的高度以外)。相反在管狀集流容器46內在相分界面48以下的液柱高度始終較小,此外隨著裝灌量以及汽車運行情況的不同而變化。
因為在管形腔42內至多在節(jié)流裝置36的上方最上端處還可能帶有少量氣量,在管形腔42最上端處的液面和集流容器46內相分界面48之間始終存在高度差。這個高度差相應于圖3a中狀態(tài)圖內狀態(tài)點C和D之間的壓力差,在這個圖表內狀態(tài)點E對應于管形腔42內由于通過在管形腔42內位于最上端的液面和集流容器46內相分界面48之間液柱引起的壓力增加造成的新的壓力。然后在第一和第二條路徑的冷卻劑流匯合時相應于圖3a圖表中的狀態(tài)點F在兩條路徑上由于相分界面48和接頭12之間的液柱還進行小的壓力增加。
這里在本發(fā)明的意義上希望,在第一條流動路徑上只流過與在第二條流動路徑上的物流分量相比較小的冷卻劑物流分量,最多是物流分量的50%,最好更少一些。由此集氣器32在不損害其氣體分離質量的情況下尺寸可以選得小一些,這里特別是具有較小的水平橫截面,其結果是,在圖3a的狀態(tài)圖中焓h的數(shù)值最多位于點E和B之間的中心,在第一條路徑上的物流分量是追求的非常小的情況下非常明顯地向左朝E點的方向偏移。
按圖4a的第二種實施形式除以下所述的以外和圖1至3a相同。
代替可以完全取消的、但是在必要情況下還可以作為一個組成部分復合地存在的節(jié)流裝置36,通過以下方法進行從第二條流動路徑中流出的物流的節(jié)流,即與第一條流動路徑的長度相比明顯地加長第二條流動路徑的長度,這里是提高三倍。這時通過熱交換管18內的內摩擦進行節(jié)流。
這里集流腔34與圖3的結構相比收縮成一小的集流腔34a,它設置在按流動方向最后的第二條流動路徑18C的后面。在這個熱交換管18C的前面在往復的流動方向設有兩根熱交換管18a和18b,其中只有位于最下面的熱交換管18a直接從分配和集流腔28得到供給。在一與圖3相比附加的換向腔60中以相反的流向進行熱交換管18b的供給,然后在一個包含在分配和集流腔28容積內的另一個換向腔62內進行上面已經提到過的熱交換管18c的供給。這里集流腔34a的連接孔36a現(xiàn)在不再需要具有節(jié)流功能,如果它如談到過的那樣,還可以部分保留的話。
這里圖4a的狀態(tài)圖與圖3a的狀態(tài)圖相比特別是在以下方面有改變,即在冷卻劑三次通過熱交換管18a、18b和18c時分別進行相應于狀態(tài)點C1、C2和D的壓降。
最后借助于圖5還表明了另外兩個修改,它們大致上也可以用于所述的第一種和第二種實施例的改動。
按照第一種實施例在第二條流動路徑上在其末端通過一節(jié)流裝置36進行物流的節(jié)流,在第二種實施例中通過與第一條流動路徑相比提高第二條流動路徑整個路段上的內摩擦,而在圖5左邊所示的分配/集流管6的結構中在冷卻劑從第三條流動路徑流入第二條流動路徑之前便通過一在橫壁64上的在通向第二條流動路徑的輸入腔66和共同的(最后的)分配和集流腔28之間的節(jié)流裝置36b進行物流的節(jié)流。這種與在第一條流動路徑上的物流速度相比降低在第二條流動路徑上的物流速度的措施在必要情況下也可以和前面所述的沿第二條流動路徑或者沿流動方向在它后面的節(jié)流可能性相結合。
第二種方案在于在第一條流動路徑或者說第一組熱交換管16后面的集氣器32的類型。
第一和第二種實施例的一個主要特點在于,在那里第三條流動路徑分別設置在第二條和設置在第二條上面的第一條流動路徑之下的區(qū)域內。在按圖5的第三種實施形式中與此相反熱交換管14的第三條流動路徑設置在一根熱交換管16的第一流動路徑和設置在它下方的具有兩根熱交換管18的第二條流動路徑的上方。由此得到氣體分離的另外一種可能性,而且不需要必需合并在分配/集流管8上的管形腔42和管狀集流容器46。這個分配/集流管8相反地可以做得和分配/集流管6一樣,而不必像在第一和第二種實施例中那樣附加水平方向的橫向分腔或者在水平方向并上其它空腔。應該注意,代替具有并上的空腔的第一和第二種實施例也可以按照圖4中在第二種實施例的分配/集流管6中的換向腔62的方式設置一個分配/集流管8的水平分腔。
在圖5中的第三種實施例中第一熱交換管16通入分配/集流管8內的一個集流腔40c內,這里它同時完成集氣器32的功能。為此集流腔40c在其上側通過一隔板30c相對于與它連接的集流和分配腔26在流動方面完全隔開。其次在集流腔40c的下側設有另一隔板68,但是它做得打了許多孔70。
兩個隔板30c和68具有一分別這樣地垂直向外伸展的走向,使集流腔40c既得到垂直向上地又得到垂直向下地擴大的容積。其中在隔板30c的向上伸展的區(qū)域下方形成的附加容積可以用作集氣器空間32氣相的臨時集氣空間,而隔板68不僅加大的用于容納集氣器32液相的容積,而且提供附加的用于在第一條并聯(lián)路徑中流出的冷卻劑到在第二條并聯(lián)路徑中流出的過冷冷卻劑的通道口,以使不管是從第一還是從第二條并聯(lián)路徑流出的冷卻劑混合。因此在第二條并聯(lián)路徑的熱交換管18出口處的集流腔72同時也是與從集氣器32中流出的相的匯合腔和共同的、與輸出接頭12連通的輸出腔。
在按圖5a的狀態(tài)圖中,和在實施例1和2中時一樣,從一部分冷凝的狀態(tài)a出發(fā),它在圖5a中用虛線表示的相界線的右面還在部分冷凝的區(qū)域內。然后在第一熱交換管16內致冷劑輸送給在相界線上的飽和狀態(tài)C。通過隔板68上的開口70的壓降由從狀態(tài)是C到C″的壓力減小表示。
在第二條流動路徑上致冷劑首先從飽和狀態(tài)A通過節(jié)流通道36b在壓力方向下降到狀態(tài)B,然后在第二熱交換管18內過渡到過冷狀態(tài)D。
然后在輸出集流腔72內進行相應于物流的過冷狀態(tài)D和飽和狀態(tài)C″成為狀態(tài)E的混合,狀態(tài)E通過輸出接頭12離開冷凝器。
在按圖6至9的第四種實施例中設有朝水平方向的并且相互平行地布置的熱交換管2的管網。它們每根可以具有普通的形狀和材料種類。優(yōu)先考慮由鋁或鋁合金制成的扁管,它們通過用硬焊焊在它們之間的之字形薄板結合成一剛性的排管散熱器。因為此冷凝器確定用于汽車空調裝置,這個排管散熱器被汽車的外界空氣從外面垂直于圖6的圖紙平面吹拂,這里空氣用作外冷卻劑。各種合適的致冷劑可以用作熱交換管2的內冷卻劑,例如R134a或者按照未來的方案CO2。
在熱交換管2的進口端和出口端供給內冷卻劑按圖6中所示箭頭通過兩個垂直分布的分配/集流管6和8進行。
內冷卻劑通過一輸入接頭10進入分配/集流管6上部區(qū)域內的一輸入腔20,并通過一設置在集流容器46下部區(qū)域內的輸出接頭12輸出。
來自于輸入接頭10的、至少基本上是氣態(tài)的、多數(shù)情況下甚至處于過熱狀態(tài)的內冷卻劑從輸入腔20出發(fā)輸入至少一根“第三”熱交換管14。在所屬的第三條流通路徑上內冷卻劑首先在外界冷空氣的入流區(qū)域內由氣相部分冷凝成液相,因此在這個第三流動路徑的出口處還存在液相和氣相的混合物。這在圖9的狀態(tài)圖中通過狀態(tài)A表示,它和其他狀態(tài)一起表示在這個圖表中,其中標出內冷卻劑的壓力P關于焓h的對數(shù)值。在這個圖表中連帶畫出了飽和液體狀態(tài)的兩相區(qū)域的左邊界曲線,使得在引用的所示狀態(tài)圖中所有位于圖紙平面右邊的狀態(tài)還包含氣相,所有位于左邊的狀態(tài)相應于純液態(tài)狀態(tài)。
在“第三”流動路徑的出口處內冷卻劑流動路徑的前進路線分成兩條并聯(lián)路徑,也就是相應于至少一根“第一”熱交換管16和至少一根“第二”熱交換管18的“第一”和“第二”條并聯(lián)路徑。
在相應于各根熱交換管16的第一條并聯(lián)路徑上在通過外界空氣這一外冷卻劑繼續(xù)冷卻的情況下來自于第三條流動路徑的液相和氣相內冷卻劑的混合物不通過中間處理進一步冷凝成飽和狀態(tài),其中可能始終存在一些氣相。然后這種氣相分別在集流容器48內從內冷卻劑中分離出去。
在相應于各根第二熱交換管18的第二條并聯(lián)路徑上同樣不作中間處理直接采用相應于各根第三熱交換管14的第三條流動路徑的液相和氣相混合物,但是比在第一條流動路徑上經受更長的外界空氣的外冷卻劑的冷卻影響,并由此再冷卻。在這種過冷狀態(tài)下包容的氣相不需要專門的分離便被吸收,因此在第二條流動路徑的出口在內冷卻劑內不再含有氣相。如果在特殊條件下在這條第二流動路徑上還包含氣相夾帶物,它不需采取其他措施最遲在汽車運行的振動狀態(tài)下便重新冷凝在內冷卻劑內。
從第一條流動路徑中流出的內冷卻劑的經過氣體分離的純液相然后在集流容器48的下部區(qū)域內與從第二條流動路徑中流出的過冷內冷卻劑匯合,并一起以液相輸送給輸出接頭12。
在結構方面許多“第三”熱交換管14-在鋁質扁管時正常的是6至8根-同時由分配/集流管6內的輸入腔20供給。這些“第三”熱交換管14的輸出端通入一分配/集流管8內的集流和分配腔22,從那里出發(fā)許多數(shù)量相同或最好少一些的“第三”熱交換管14以相反的流向回流到分配/集流管6內的集流和分配腔24。相應地在各個沿流動方向順次排列的“第三”熱交換管14內在從上向下排列的分配/集流管6內的腔20、24、24b和28和在分配/集流管8內的腔22、24a和26之間在分別相同或分自減少的數(shù)量的“第三”熱交換管內繼續(xù)流動直至分配/集流管6內的最后一個分配/集流管28。其中在最后所述的回流路段上在鋁質扁管的情況下通常同時供給的熱交換管14的數(shù)量減少到2至4,其中在本實施例中最后還設有三根熱交換管14,它們的數(shù)量按節(jié)奏8、6、5、4、4、3減少。
所述分配和集流腔22、24、24a、24b、26和28分別在分配/集流管6或分配/集流管8內通過一簡單的橫隔板30相互在流動方面完全隔開,其中分配/集流管6和8的側壁分別構成用于熱交換管14、16和18的管底52。
不限制其一般性第一流動路徑局限于一根唯一的“第一”熱交換管16。從那里出來經過垂直分布在分配/集流管8內的中間通道31多數(shù)情況下還帶有一些氣相(在圖9的狀態(tài)圖中相應于正好位于虛線表示的飽和線上的狀態(tài)點B)的內冷卻劑進入集氣器32的上部氣相,此集氣器由管狀集流容器46構成。
來自最后三根“第三”熱交換管14的、對應于已經提到過的狀態(tài)圖中的狀態(tài)A的內冷卻劑不僅輸入第一熱交換管16的入口,而且不作其他改變并且特別是不經過連接在中間的氣體分離地輸入不限制其一般性4倍數(shù)量的相互同時供給的“第二”熱交換管18。它們都通入分配/集流管8內的一集流腔34,它在其流動方向的后面設有一所有4根第二熱交換管共同的節(jié)流裝置36,這里它做成分配/集流管8外壁38上的節(jié)流通道。由于這個節(jié)流裝置的節(jié)流作用在第二熱交換管18內內冷卻劑的流通遠遠慢于通過第一熱交換管16,由此在這條第二熱交換路徑上實現(xiàn)在集流腔34中完成的按圖9的狀態(tài)圖的狀態(tài)點C的過冷。借助于節(jié)流裝置內冷卻劑在焓相同的情況下在節(jié)流裝置后面降低到一較低的壓力。集流腔34和節(jié)流裝置36形成一沿水平方向的橫通道33,“第二”熱交換管通過它與集流容器46的下部區(qū)域連通。
如由圖7的水平剖面特別清楚地顯現(xiàn)的那樣,在其背向排管散熱器的外壁38上平行于分配/集流管8以結構上內置的形式設有一附加的腔形結構以形成一中間通道31。此外在第一熱交換管16其內的集流腔40的上方相對于該集流腔40隔開地垂直延伸著沿分配/集流管8分布的作為獨立空腔42的管形中間通道31,它在分配/集流管8的外壁38相對的一側有一自己的外壁44,它與具有較大水平橫截面的管狀集流容器46是共用的。這個按圖7可以具有但并非必須具有圓(柱)形形狀的集流容器46的上部區(qū)域通過垂直的中間通道與第一熱交換管16的集流腔40連通。此管形腔42在下部水平橫通道33的路徑上與節(jié)流裝置36的出口連通,節(jié)流裝置設置在沿流動方向第二條流動路徑的后面。集流容器46在它這一方面具有前面已經說起過的作為集氣器的功能,因此在它里面隨著運行情況和內冷卻劑的裝灌狀態(tài)的不同存在一不同高度的位于下部的液相和位于上部的氣相之間的水面分相面48。通常完全裝灌過冷內冷卻劑的集流腔3在“第二”熱交換管18按流動方向的末端處下部通過一可歸于節(jié)流裝置36的在橫通道33末端的連接孔50與集氣器32已經裝滿液相的下部區(qū)域連通,第一和第二條路徑的內冷卻劑在那里相互匯合,并從輸出接頭12中沿流動方向繼續(xù)流動。
在結構上不管是分配/集流管8還是分配/集流管6的至少支承不同熱交換管2的管底52由涂覆焊料的板材成形并與一集流器蓋54完整成集流器是合適的。其中特別是在分配/集流管8的情況下此集流器蓋54是一壓鑄件的組成部分,此壓鑄件把管形腔42和管狀集流容器46做成一體,并適合于由鋁或鋁合金制成。與集流器底板的連接適合于通過集流器底板的用焊料雙面涂覆的板材的內涂層來實現(xiàn)。
在集流容器46的通常由液相占有的下部區(qū)域內在集流容器46底面上一可關閉的輸入口56內還裝有一筒式干燥器58。在集流容器46內還可以用沒有畫出的方法安裝用于裝灌狀態(tài)檢驗和測量壓力及溫度的裝置,例如應用具有相應診斷顯示的相應傳感器。
按圖7管狀集流容器46、中間通道31和除管底52以外的分配/集流管8同樣做成一體,其中集流容器46的圓形橫截面相對于所述的其他部分,特別是在同樣是圓形的分配/集流管8的直徑方面,具有較大的尺寸,這里尤其是指直徑尺寸,不同的是,中間通道31具有一對稱的按照各自在與集流容器46和分配/集流管8共有的壁板處以同樣程度彎曲的擠扁的橢圓形狀的橫截面,其縱軸在圖7的圖紙平面內基本上垂直地,垂直于集流容器46和分配/集流管8的圓形輪廓分布。這可以使各個端部密封罩的結構比較簡單。
按圖8筒式干燥器58夾緊在集流容器46的下封閉件62和做在集流容器46內的止擋65之間。這里干燥部件58做成多件的。其中有效的干燥填料64以干燥劑的形式(分子篩XH7或XH9)裝在一過濾袋內供應,并以杯形網狀部件固定在一通流的籠子66內,供應的過濾袋首先裝在這個籠子內。接著在杯形籠子的底面上鋪上過濾無紡布68,然后從下向上壓住過濾無紡布68在籠子內壓入一沿軸線方向彈性彎曲的篩形蓋板70。由此干燥部件58多件組合成一筒式干燥器,它可以從下向上插入管狀集流容器46內直至與止擋65相接觸。
下封閉件62在它這一面是一個堵頭螺釘,它在構成集流容器46的管子的一下部擴孔內通過螺紋72與這個擴大的管壁的內表面處于螺紋咬合。在集流容器46的管子的向內緊接著的較窄的區(qū)域內設有兩個軸向一個接一個的O形密封圈,以形成一密封裝置。在從擴大的管子過渡到正常的集流容器46管子直徑的肩部區(qū)域在集流容器封閉時在螺紋72咬合區(qū)之上密封裝置74之下的高度處在集流容器46的管壁上設有一個起排出孔作用的卸壓孔76。螺紋72的螺紋長度選擇得這么長,使得在擰上封閉件62時到它卸下為止首先密封裝置74的O形圈離開管壁內表面上的O形圈配合面,使螺紋72在脫開咬合前致冷劑可以從卸壓孔76中流出。由此例如可以在不像爆炸一樣地排出致冷劑的情況下更換干燥部件58。
止擋65適合于通過三個分布在集流容器46管壁圓周上的凹陷構成。由此干燥組件58這樣地夾緊在下封閉件62和這些凹陷之間,使得這里干燥劑通過篩網形蓋板70的彈性結構無磨損地安放在套筒內。
這種按第四種實施例的冷凝器的工作方式如下過熱的致冷劑通過輸入接頭10進入分配/集流管6的上部區(qū)域,然后在換向腔20,22,24,24a,24b,26和28內在冷凝器內之字形向下流動。這時幾乎飽和地按圖9中的狀態(tài)點A進入腔28,在那里分配到第一和第二條路徑。在(各根)熱交換管16的第一條路徑上可以不經過其他流動方位的剩余摩擦流入集流容器46的上部區(qū)域,而在第二熱交換管18的出口處分配和集流管8的輸出腔34和集流容器46的下部區(qū)域之間在橫通道33的路徑上設有節(jié)流裝置36,它按照權利要求1的特征選擇尺寸。
通過這個節(jié)流裝置36流過第二熱交換管18的致冷劑的流速與流過(各根)第一熱交換管16的致冷劑的流速相比降低了,因此在這第二條路徑上通過第二熱交換管18致冷劑從圖9中的狀態(tài)A轉化成過冷狀態(tài)C。然后在集流容器46內從各根第一熱交換管16流出的并通過中間通道31向高處引的飽和致冷劑(圖9中的狀態(tài)B)與在連接在第二熱交換管18上的橫通道33的出口處的按圖9中的狀態(tài)點C的過冷致冷劑相混合。
混合按流過第一和第二熱交換管的致冷劑的流量比進行,因此在圖6中所示的第一和第二熱交換管16和18的數(shù)量時由于第二熱交換管18的數(shù)量更多,按圖9的混合物的狀態(tài)F更靠近在位于節(jié)流裝置36后面的第二熱交換管18的輸出區(qū)的狀態(tài)點C。
權利要求
1.使汽車空調裝置的內冷卻劑冷凝到飽和狀態(tài)和隨后的過冷狀態(tài)的方法,在汽車空調裝置中汽車的外界空氣用作外冷卻劑,其中通過將內冷卻劑的路徑在外冷卻劑的入流區(qū)內分成至少兩條此后又重新匯合的并聯(lián)路徑的方法,其中內冷卻劑在流動方向兩條并聯(lián)路徑之前在外冷卻劑的入流區(qū)內從氣相部分冷凝成液相,其中然后在第一條并聯(lián)路徑上內冷卻劑進一步冷凝成飽和狀態(tài),并將內冷卻劑剩余的氣相分離出去,而在第二條并聯(lián)路徑上內冷卻劑再冷卻,并在過冷狀態(tài)下與第一條并聯(lián)路徑的去除氣相的飽和內冷卻劑匯合,其特征在于在部分冷凝以后給第一條和第二條并聯(lián)路徑輸入具有相同或近似的、例如通過慣性離析略為改變的,液氣相比的內冷卻劑,此后在第二條并聯(lián)路徑上內冷卻劑的流動速度與第一條并聯(lián)路徑上的致冷劑速度相比由于較大的壓力損失而降低,并且其中在第二條并聯(lián)路徑上的壓力損失選擇得這樣大,使第一條流動路徑出口處的靜壓力減去第二條流動路徑出口處的靜壓力的差值大于或等于沿流動方向第一并聯(lián)路徑出口后面內冷卻劑的氣/液分界面和第二并聯(lián)路徑出口上方液面之間的內冷卻劑液柱的壓力。
2.按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條并聯(lián)路徑內較高的壓力損失通過第二條并聯(lián)路徑末端處和/或在第二條并聯(lián)路徑之內的流動速度的節(jié)流調整。
3.按權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條并聯(lián)路徑內較高的壓力損失通過第二條并聯(lián)路徑的輸入壓力相對于第一條并聯(lián)路徑的輸入壓力的下降調整。
4.按權利要求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和第二條并聯(lián)路徑上相對不同的輸入壓力在利用貝努利效應的情況下產生。
5.按權利要求1至4之任一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部分冷凝在兩條并聯(lián)路徑之下進行,并且這里利用部分冷凝路徑內內冷卻劑部分冷凝區(qū)域下面的液面(在有多個入口時最低一個入口)直至將近第一條并聯(lián)路徑液面的下方之間的高度差,以根據(jù)內冷卻劑裝灌量的不同和/或變化和/或汽車運行狀況的改變補償沿流動方向第一條并聯(lián)路徑后面汽/液分界面的波動。
6.汽車空調裝置內冷卻劑的冷凝器,具有一由水平方向的和上下重疊地平行設置的熱交換管的管網,它們可以被作為外冷卻劑的汽車外界空氣吹冷,并通過兩側垂直的分配/集流管相互作流通連接以引導內冷卻劑,其中在不同高度區(qū)域內的連接一方面具有至少一根可首先流通的并可用于部分冷凝的第三熱交換管,特別是多根第三熱交換管,另一方面具有一可以在它之后流通的至少一根第一和至少一根第二熱交換管的并聯(lián)回路,其中各根相對于第二熱交換管設置在較高水平面上的第一熱交換管可以用來進一步冷凝成部分飽和狀態(tài),而各根第二熱交換管可以用于再冷卻,和其中沿流動方向各根按流動方向最后的第一熱交換管的后面設有一用來分離殘留氣相的裝置,特別是用于實現(xiàn)按權利要求1到5之任一項的方法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一分配/集流管將從按流動方向(各根)最后的第三熱交換管中流出的部分冷凝的致冷劑基本上保持其氣/液比不變地分配到第一和第二熱交換管,用來分離從各根按流動方向最后的第一熱交換管中流出的致冷劑中的殘留氣相的裝置與一分配/集流管在結構上合并在一起和設有一用來在各根第二熱交換管內產生相對于各第一熱交換管低的的流動速度的裝置。
7.按權利要求6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用來產生較低流動速度的裝置具有一在一分配/集流管內的各第二熱交換管出口處的節(jié)流裝置和/或一在各第二熱交換管出口區(qū)內的分配/集流管內的集流腔輸出開口內的節(jié)流裝置。
8.按權利要求6或7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用來產生較小流動速度的裝置是一連接在各第二熱交換管前面的節(jié)流裝置,尤其是在各第二熱交換管的輸入口處或分配/集流管內的連接在前面的前腔的入口處的節(jié)流裝置。
9.按權利要求6至8之任一項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用來產生較小的流動速度的裝置通過在管子內徑、流動路程長度、管子形狀、內表面的裝嵌物和/或特征方面各第二熱交換管相對于各第一熱交換管的不同配置形成。
10.按權利要求6至9之任一項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第三熱交換管設置在第二熱交換管下方的高度區(qū)域內,在分配/集流管內,與各第二熱交換管相連接,形成一按流動方向從上向下分布的用于過冷致冷劑的繼續(xù)引導通道,和與同一個分配/集流管在結構上合并地形成一連接在各第一熱交換管上的并用作集氣器的集流容器,它沿冷凝器的高度延伸,并在其下端在致冷劑從冷凝器中流出的高度區(qū)域內與用于過冷致冷劑的繼續(xù)引導的通道連通。
11.按權利要求10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集流容器和在結構上與它合并的分配/集流管由單獨的構件構成,它們在它們之間形成繼續(xù)引導通道。
12.按權利要求11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單獨的構件由鋁或鋁合金制成,分配/集流管由涂覆硬焊料的板材加工成形,集流容器連同繼續(xù)引導通道是整體壓鑄的型材。
13.按權利要求10至12之任一項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集流容器設有一干燥部件。
14.按權利要求6至9之任一項的冷凝器,其中第三熱交換管設置在第一熱交換管上方的高度區(qū)域內,其特征在于在同一分配/集流管的內腔內分別通過一中間隔板分成三個相互重疊的腔,其中最上部的腔與第三熱交換管連通并通過上隔板與中間的腔在流動方面分開,中間的腔與各第一熱交換管連通,同時用作冷凝器輸出腔的下面的腔與各第二熱交換管連通,其中下隔板在形成用于分離殘留在來自于第一熱交換管的致冷劑中的氣相的裝置的情況下設有至少一個用于使從各第一管來的液態(tài)致冷劑由中腔流入下腔的通道口。
15.按權利要求14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塊隔板,最好兩塊在中腔擴大的情況下具有一垂直偏斜的走向。
16.汽車空調裝置內冷卻劑的冷凝器,具有一由沿水平方向并平行地相互平行設置的熱交換管(2)組成的管網,它們可以用作為外冷卻劑的汽車外界空氣吹冷,并通過兩側垂直方向的分配/集流管(6,8)相互在流動方面連接以引導內冷卻劑,其中這種連接在不同的高度區(qū)域一方面具有至少一個可首先流過的和可用于部分冷凝的第三熱交換管(14),特別是多根第三熱交換管,另一方面具有一可以在它后面流通的至少一根第一(16)和至少一根第二(18)熱交換管的并聯(lián)回路,其中特別地相對于第二熱交換管(18)設置在更高水平面內的各第一熱交換管(16)可以用于繼續(xù)冷凝成第一部分飽和狀態(tài),并且各第二熱交換管(18)可用于再冷卻,和其中沿流動方向在各按流動方向最后的第一熱交換管(16)后面設有一用于分離殘留氣相的裝置(46),特別是用于實現(xiàn)按權利要求1至4之任一項的方法(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一分配/集流管(6)將從按流動方向(各)最后的第三熱交換管(14)中流出的部分冷凝致冷劑基本上在保持氣/液比不變的情況下分配到第一(16)和第二(18)熱交換管中,用于分離從各按流動方向最后的第一熱交換管中流出的致冷劑的殘留氣相的裝置是一集流容器(46),它沿冷凝器的高度延伸,在其上端和下端區(qū)域內與各第一(16)或第二(18)熱交換管連通,其中一個連通連接做在一集流容器(46)和分配/集流管(8)的結構上的復合體的垂直分布的中間通道(31)內,另一連通連接做在一水平方向的橫通道(33)內,其中致冷劑從冷凝器中的出口設置在集流容器(46)的下端,和設有一用于在各第二熱交換管(18)內產生比在各第一熱交換管(16)內低的致冷劑流動速度的裝置,第三熱交換管(14)設置在第一和第二熱交換管(16,18)之上的高度區(qū)域內,各第一熱交換管(16)將其致冷劑的部分冷凝相通過中間通道(31)輸送到集流容器(46)的上端區(qū)域內,和各第二熱交換管(18)將其過冷的致冷劑輸入集流容器(46)的下端區(qū)域內。
17.按權利要求16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用于產生較低流動速度的裝置具有一在各第二熱交換管通入分配/集流管的出口處的節(jié)流裝置和/或一在各第二熱交換管出口區(qū)內的分配/集流管的集流腔的輸出口內的節(jié)流裝置。
18.按權利要求16或17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用于產生較低流動速度的裝置是一個按流動方向連接在各第二熱交換管之前的節(jié)流裝置,尤其是在各第二熱交換管的輸入口處或在分配/集流管內的連接在前面的前腔的入口處。
19.按權利要求16至18之任一項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用來產生較小流動速度的裝置通過各第二熱交換管相對于各第一熱交換管在管子內徑、流動路程的長短、管子形狀和內表面的裝嵌物和/或特征方面的不同配置形成。
20.按權利要求16至19之任一項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集流容器和與它在結構上合為一體的分配/集流管由單獨的構件構成,它們在它們之間形成繼續(xù)引導通道。
21.按權利要求20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單獨構件由鋁或鋁合金制成,分配/集流管由涂覆硬焊料的板材加工成形,集流容器連同繼續(xù)引導通道是一一體的壓鑄型材。
22.按權利要求16至21之任一項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集流容器設有一干燥部件。
23.按權利要求22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干燥部件(58)夾緊在集流容器(46)的下封閉件(62)和做在集流容器(46)之間的止擋(65)之間。
24.按權利要求23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止擋(65)由-最好是三個-分布在集流容器(46)殼體外壁圓周上的凹陷構成。
25.按權利要求23或24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干燥部件做成多件的,其中有效的干燥填料(64)固定在一通流的籠子內,其中一朝向封閉件(62)的、尤其是軸向彈性的籠底(70)和一在籠底背向封閉件(62)的一面上的補充籠子(66,70)的杯形籠子(66)夾緊在一起。
26.按權利要求25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籠底上鋪有過濾無紡布(68)。
27.按權利要求23至26之任一項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封閉件(62)是一個堵頭螺釘,它在與集流容器(46)螺紋咬合部分(72)的上方通過一密封裝置(74)與集流容器(46)的內壁配合,在集流容器(46)壁設有一卸壓開口(76),它這樣地設置在螺紋咬合部分之上密封裝置(74)之下的高度上,使得在封閉件(62)從集流容器(46)中擰出時在螺紋咬合部分(72)脫開前卸壓口(76)與集流容器(46)的內腔連通。
28.按權利要求27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卸壓口(76)是一個排出口,致冷劑在螺紋脫離咬合前在這個出口處從集流容器(46)中排出。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來將汽車空調裝置中的致冷劑冷凝成飽和狀態(tài)并隨后再冷卻的方法以及冷凝器的多種實施形式。致冷劑的路徑分成至少兩條此后又重新匯合的并聯(lián)路徑(16,18)。在此之前致冷劑由氣相部分冷凝成液相,然后在第一條并聯(lián)路徑(16)上繼續(xù)冷凝成飽和狀態(tài),其中殘留的氣相將被分離,而在第二條并聯(lián)路徑(18)上致冷劑再冷卻,并以過冷狀態(tài)與第一條并聯(lián)路徑(16)的排除了氣相的飽和內冷卻劑匯合。在第二條并聯(lián)路徑(18)上致冷劑速度通過較大的壓力損失(36)下降。
文檔編號F28F9/02GK1287607SQ99801937
公開日2001年3月14日 申請日期1999年10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1998年10月27日
發(fā)明者羅蘭德·豪斯曼 申請人:瓦萊奧空調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