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褐煤干燥爐加煤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一種褐煤干燥爐加煤閥,屬于褐煤提質用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褐煤因其熱值低、易風化、含水量高(全水分高達30-50%),易自燃,而給其儲存、運輸和燃燒等方面帶來了許多困難。褐煤自身的特點決定了其不宜作長期儲存或長途運輸;而鍋爐燃燒水分高的褐煤將導致火焰溫度降低,熱效率下降;當電廠使用水分高的褐煤,需要采用更大的更昂貴的鍋爐才可以顯著減少或避免電廠額定出力降低??梢姾置翰唤涍^干燥加工既不利于運輸和貯存,也難以滿足多種用戶對煤的質量要求,嚴重影響了褐煤資源的直接利用。因此,對褐煤進行提質,降低水分,提高發(fā)熱量,增強適用性,對建設資源節(jié)約型社會,保證國民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際意義。褐煤干燥后,其成分和性質趨近于煙煤,更有利于運輸、貯存和利用。
[0003]根據褐煤干燥的特點,在干燥爐前期使用過程中發(fā)現,如不控制好進爐廢氣的氧含量,爐內就會發(fā)生著火現象,處理起來較為麻煩。經分析,進爐廢氣中的氧含量超標,主要是由于干燥爐裝煤口密封不嚴造成的。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密閉性好的干燥爐加煤閥。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褐煤干燥爐加煤閥,加煤閥的四個組成部件由上至下依次為第一扇形閥、緩沖倉、第二扇形閥、插板閥,四個組成部件之間分別通過法蘭連接;第一扇形閥、第二扇形閥為兩個結構相同的液壓閥,第一扇形閥、第二扇形閥、插板閥三者均能單獨啟閉。
[0006]所述第一扇形閥包括圓柱形的閥體腔、扇形的閥門;閥體腔的圓柱面中部開孔,開孔處設置有進煤管,進煤管的上端通過法蘭與卸料器的出口連接,進煤管的下端伸入閥體腔內部一截,進煤管的下端為與閥門的弧面相適應的弧形,兩者配合能夠封閉進煤管;閥體腔兩個端面中央開孔,每個開孔處各設置有一個閥軸,閥軸在閥體腔內的一端與閥門連接,其中一個閥軸在閥體腔外的一端通過曲柄與電液動油缸連接;所述電液動油缸設置在油缸固定架上;閥體腔的圓柱面上與進煤管相對的位置亦開孔,開孔處設置出煤管,所述出煤管的形狀尺寸與進煤口相適應,出煤管通過法蘭與進煤口連接。
[0007]所述緩沖倉頂部開設有進煤口,下部為倒錐形集料部,集料部的下口為形狀尺寸與進煤管相適應的出煤口。
[0008]所述第二扇形閥的結構組成與所述第一扇形閥相同,區(qū)別為第二扇形閥的進煤管與緩沖倉的出煤口通過法蘭連接;第二扇形閥的出煤管與插板閥的出煤通道的上口通過法蘭連接。
[0009]所述插板閥包括出煤通道、控制腔;所述控制腔設置在出煤通道的通道壁的一側,且二者鄰接的一面相通,在出煤通道和控制腔內壁兩側設置有導軌,插板設置在導軌中可沿導軌的導向水平移動;插板使出煤通道處于閉合狀態(tài)時,插板位于控制腔內的部分的上面設置有控制塊,所述控制塊的中部開有螺紋孔,螺紋孔連接有絲杠;絲杠的另一端穿過控制腔與手輪連接在一起;絲杠在穿過控制腔處為光桿,光桿處通過軸承與控制腔的側壁連接。
[0010]所述所述閥體腔的圓柱面的一側設置有檢修孔I。
[0011]所述未連接電液動油缸的閥軸位于閥體腔外的一端設置有手動搬把。
[0012]所述緩沖倉側壁上設置有檢修孔II。
[00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干燥爐爐頂裝煤口位置加裝了干燥爐加煤閥,使裝煤口更加嚴密,這樣爐外空氣不容易進入干燥爐,爐內廢氣也不會逸散到爐外,這不但使進爐廢氣氧含量完全達到生產要求,杜絕了爐內著火事故的發(fā)生;而且也減輕了干燥爐生產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申請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圖1的左視圖。
[0016]圖中,I為第一扇形閥,11為閥體腔,12為閥門,13為進煤管,14為出煤管,15為閥軸,16為電液動油缸,17為檢修孔I,2為緩沖倉,21為進煤口,22為集料部,23為出煤口,24為檢修孔II,3為第二扇形閥,4為插板閥,41為出煤通道,42為控制腔,43為導軌,44為插板,45為控制塊,46為絲杠,47為手輪。
[0017]圖1中第一扇形閥1、第二扇形閥2和插板閥4采用全剖。
[0018]圖2中第一扇形閥I和第二扇形閥2采用半剖,插板閥4采用全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0]一種褐煤干燥爐加煤閥,加煤閥的四個組成部件由上至下依次為第一扇形閥1、緩沖倉2、第二扇形閥3、插板閥4,四個組成部件之間分別通過法蘭連接;第一扇形閥1、第二扇形閥3為兩個結構相同的液壓閥,第一扇形閥1、第二扇形閥3、插板閥4三者均能單獨啟閉。
[0021]所述第一扇形閥I包括圓柱形的閥體腔11、扇形的閥門12 ;閥體腔11的圓柱面中部開孔,開孔處設置有進煤管13,進煤管13的上端通過法蘭與卸料器的出口連接,進煤管13的下端伸入閥體腔11內部一截,進煤管13的下端為與閥門12的弧面相適應的弧形,兩者配合能夠封閉進煤管13 ;閥體腔11兩個端面中央開孔,每個開孔處各設置有一個閥軸15,閥軸15在閥體腔11內的一端與閥門12連接,其中一個閥軸15在閥體腔11外的一端通過曲柄與電液動油缸16連接;所述電液動油缸16設置在油缸固定架上;閥體腔11的圓柱面上與進煤管13相對的位置亦開孔,開孔處設置出煤管14,所述出煤管14的形狀尺寸與進煤口 21相適應,出煤管14通過法蘭與進煤口 21連接。
[0022]所述緩沖倉2頂部開設有進煤口 21,下部為倒錐形集料部22,集料部22的下口為形狀尺寸與進煤管13相適應的出煤口 23。
[0023]所述第二扇形閥3的結構組成與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