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廢水處理,具體說是一種氯化聚乙烯廢水處理設備。
背景技術:
1、在氯化聚乙烯加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酸性廢水,這些廢水不能被有效利用,因此需要對氯化聚乙烯廢水進行處理,氯化鈣是一種常用的中和劑,可以對酸性廢水中的酸性物質產生中和反應,從而提高溶液的ph值,實現對酸性廢水的處理。
2、經過調研發(fā)現,現有的氯化聚乙烯廢水處理設備大多為一個中和容器,在需要對氯化聚乙烯廢水進行處理時,需要先將氯化聚乙烯廢水利用抽吸泵注入中和容器內,隨后在中和容器內加入氯化鈣等中和劑,并配合攪拌組件對中和容器內的溶液進行攪拌,在中和容器內的廢水進行中和處理的過程中,其他的廢水是暫停處理的,在中和容器內的廢水完成處理后還需要將中和容器內處理后的廢水排出,才能夠對新的廢水處理,如此使得當前的氯化聚乙烯廢水處理效率較為低下。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氯化聚乙烯廢水處理設備,本發(fā)明中廢水以及中和劑對沖形成的混合液會沿著第一螺旋板朝下螺旋流動,混合液在朝下流動過程中翻滾,實現廢水與中和劑的充分混合,混合液在混合過程中完成中和反應,混合液的反應過程中并沒有停止輸送,相比較現有的容器靜置中和的方式而言,提高廢水處理效率。
2、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氯化聚乙烯廢水處理設備,包括塔身以及所述塔身底部固定連接的支架;所述塔身中心固定連接中心桿;所述中心桿外壁與塔身內壁接觸設有第一螺旋板;所述第一螺旋板靠上一端連接著電機的輸出軸;所述塔身內壁靠上位置設置有進水接頭;所述中心桿外壁設置有與進水接頭對準的進劑接頭;所述塔身內底壁設置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下孔口固定連接出水接頭;所述塔身底部固定連接料泵;所述中心桿內固定連接進劑孔;所述進劑孔靠上一端連通著進劑接頭,靠下一端連通著料泵;廢水以及中和劑對沖并沿著塔身自上而下螺旋流動;所述第一螺旋板在電機作用下反向轉動抑制廢水以及中和劑朝下流動。
3、優(yōu)選的,所述中心桿外壁與塔身內壁接觸設有第二螺旋板;所述第二螺旋板靠上一端與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所述第二螺旋板與第一螺旋板相互疊放;所述第二螺旋板到塔身底部距離小于第一螺旋板到塔身底部距離;所述第一螺旋板上表面與第二螺旋板下表面形成螺旋形的排渣道;所述第二螺旋板下表面與第二螺旋板上表面形成進液道;所述進水接頭以及進劑接頭與進液道連通;所述出水孔上孔口固定連接過濾網;所述塔身上端為開口;所述塔身外壁固定連接頂罩;所述頂罩靠下一端在豎直方向上低于塔身靠上一端;所述頂罩靠下一端固定連接排渣接頭;所述第一螺旋板以及第二螺旋板靠上一端凸出塔身上端口并延伸至頂罩內。
4、優(yōu)選的,所述過濾網上表面與塔身內底壁齊平;所述第一螺旋板靠下一端與塔身內底壁之間形成間隙;所述第二螺旋板靠下一端與塔身內底壁接觸。
5、優(yōu)選的,所述第二螺旋板上下表面貫穿設置有透水孔;所述透水孔具有過濾網的過濾作用。
6、優(yōu)選的,所述中心桿外壁靠下位置設置有環(huán)形的軌道槽;所述軌道槽傾斜設置在中心桿外壁;所述軌道槽包括上極限位和下極限位;所述軌道槽的上極限位到塔身內底壁的距離大于下極限位到塔身內底壁的距離;所述軌道槽內活動連接著活動塊;所述活動塊與第一螺旋板靠下一端固定連接。
7、優(yōu)選的,所述軌道槽的上極限位靠近出水孔設置;所述排渣道靠下一端開口在靠近出水孔的情況下變大。
8、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螺旋板下表面通過扭簧鉸接著單向板;所述排渣道內的物料能夠自下而上活動。
9、優(yōu)選的,所述中心桿外壁設置有內環(huán)形槽;所述內環(huán)形槽槽底連通著進劑孔靠上一端;所述內環(huán)形槽內轉動密封連接著內環(huán)形套;所述進劑接頭連接著內環(huán)形套并連通著內環(huán)形槽;所述塔身內壁設置有外環(huán)形槽;所述外環(huán)形槽槽底連通著進水管;所述外環(huán)形槽內轉動密封連接著外環(huán)形套;所述進水接頭連接著外環(huán)形套并連通著外環(huán)形槽;所述進水接頭與進劑接頭套設并連接著帶孔連接管。
10、優(yōu)選的,所述電機固定連接在頂罩的外頂部;所述電機的輸出軸延伸至頂罩內側并固定連接電動推桿;所述電動推桿的輸出端固定連接連塊;所述連塊連接著第一螺旋板以及第二螺旋板的靠上一端。
11、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本發(fā)明中廢水以及中和劑對沖形成的混合液會沿著第一螺旋板朝下螺旋流動,混合液在朝下流動過程中翻滾,實現廢水與中和劑的充分混合,混合液在混合過程中完成中和反應,混合液的反應過程中并沒有停止輸送,相比較現有的容器靜置中和的方式而言,提高廢水處理效率。
13、2.本發(fā)明通過轉動的第一螺旋板與第二螺旋板,從而一方面抑制進液道內的混合物流動速度,另一方面能夠將塔身內底壁的濾渣收集排走,進而實現廢水的多級處理,提高廢水的處理效率和效果。
14、3.本發(fā)明在第一螺旋板靠下一端上移過程中,會使得排渣道靠下一端開口增大,第一螺旋板靠下一端在下移過程中,會使得排渣道靠下一端的開口減小,如此在排渣道的體積來回變化下,使得排渣道內的濾渣流速是變速的,從而避免堆積堵塞,使得排渣道內的濾渣在松動下更易自下而上流動,提高廢水處理過程中的濾渣排出的順利性。
1.一種氯化聚乙烯廢水處理設備,包括塔身以及所述塔身底部固定連接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塔身中心固定連接中心桿;所述中心桿外壁與塔身內壁接觸設有第一螺旋板;所述第一螺旋板靠上一端連接著電機的輸出軸;所述塔身內壁靠上位置設置有進水接頭;所述中心桿外壁設置有與進水接頭對準的進劑接頭;所述塔身內底壁設置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下孔口固定連接出水接頭;所述塔身底部固定連接料泵;所述中心桿內固定連接進劑孔;所述進劑孔靠上一端連通著進劑接頭,靠下一端連通著料泵;廢水以及中和劑對沖并沿著塔身自上而下螺旋流動;所述第一螺旋板在電機作用下反向轉動抑制廢水以及中和劑朝下流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氯化聚乙烯廢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桿外壁與塔身內壁接觸設有第二螺旋板;所述第二螺旋板靠上一端與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所述第二螺旋板與第一螺旋板相互疊放;所述第二螺旋板到塔身底部距離小于第一螺旋板到塔身底部距離;所述第一螺旋板上表面與第二螺旋板下表面形成螺旋形的排渣道;所述第二螺旋板下表面與第二螺旋板上表面形成進液道;所述進水接頭以及進劑接頭與進液道連通;所述出水孔上孔口固定連接過濾網;所述塔身上端為開口;所述塔身外壁固定連接頂罩;所述頂罩靠下一端在豎直方向上低于塔身靠上一端;所述頂罩靠下一端固定連接排渣接頭;所述第一螺旋板以及第二螺旋板靠上一端凸出塔身上端口并延伸至頂罩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氯化聚乙烯廢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網上表面與塔身內底壁齊平;所述第一螺旋板靠下一端與塔身內底壁之間形成間隙;所述第二螺旋板靠下一端與塔身內底壁接觸。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氯化聚乙烯廢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旋板上下表面貫穿設置有透水孔;所述透水孔具有過濾網的過濾作用。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氯化聚乙烯廢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桿外壁靠下位置設置有環(huán)形的軌道槽;所述軌道槽傾斜設置在中心桿外壁;所述軌道槽包括上極限位和下極限位;所述軌道槽的上極限位到塔身內底壁的距離大于下極限位到塔身內底壁的距離;所述軌道槽內活動連接著活動塊;所述活動塊與第一螺旋板靠下一端固定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氯化聚乙烯廢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軌道槽的上極限位靠近出水孔設置;所述排渣道靠下一端開口在靠近出水孔的情況下變大。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氯化聚乙烯廢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板下表面通過扭簧鉸接著單向板;所述排渣道內的物料能夠自下而上活動。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氯化聚乙烯廢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桿外壁設置有內環(huán)形槽;所述內環(huán)形槽槽底連通著進劑孔靠上一端;所述內環(huán)形槽內轉動密封連接著內環(huán)形套;所述進劑接頭連接著內環(huán)形套并連通著內環(huán)形槽;所述塔身內壁設置有外環(huán)形槽;所述外環(huán)形槽槽底連通著進水管;所述外環(huán)形槽內轉動密封連接著外環(huán)形套;所述進水接頭連接著外環(huán)形套并連通著外環(huán)形槽;所述進水接頭與進劑接頭套設并連接著帶孔連接管。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氯化聚乙烯廢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固定連接在頂罩的外頂部;所述電機的輸出軸延伸至頂罩內側并固定連接電動推桿;所述電動推桿的輸出端固定連接連塊;所述連塊連接著第一螺旋板以及第二螺旋板的靠上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