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冷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通過在由增壓器增壓并向發(fā)動機(1)供給的增壓進氣和冷卻介質之間進行熱交換來冷卻增壓進氣的中冷器具有熱交換部(23),該熱交換部(23)使在流路管(21)的內(nèi)部流動的冷卻介質和在流路管(21)的外部流動的增壓進氣進行熱交換。使用第一冷卻介質、以及溫度比第一冷卻介質的溫度高的第二冷卻介質作為冷卻介質。在流路管(21)內(nèi)形成有供第一冷卻介質流動的第一冷卻介質流路(211)和供第二冷卻介質流動的第二冷卻介質流路(212)。流路管(21)具有:第一U形轉彎部(213),該第一U形轉彎部(213)使在第一冷卻介質流路(211)中流通的第一冷卻介質的流動進行U形轉彎;和第二U形轉彎部(214),該第二U形轉彎部(214)使在第二冷卻介質流路(212)中流通的第二冷卻介質的流動進行U形轉彎。
【專利說明】中冷器
[0001 ]關聯(lián)申請的相互參照
[0002]本申請基于2014年I月14日提出申請的日本專利申請2014 — 4413號和2014年10月28日提出申請的日本專利申請2014 — 219329號,將這些專利申請的記載內(nèi)容引用于此。
技術領域
[0003]本發(fā)明涉及對被增壓器加壓后的增壓進氣進行冷卻的中冷器。
【背景技術】
[0004]以往,公開有使由增壓器增壓并向發(fā)動機(內(nèi)燃機)供給的增壓空氣和溫度互不相同的兩種冷卻水進行熱交換來對增壓進氣進行冷卻的中冷器(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專利文獻I所記載的中冷器構成為,高溫冷卻水在增壓進氣所通過的增壓進氣通路的上游側流通,并且低溫冷卻水在增壓進氣通路的下游側流通。
[0005]由此,在發(fā)動機啟動時,能夠利用高溫冷卻水所具有的熱使低溫冷卻水盡早升溫。而且,在利用低溫冷卻水對增壓進氣進行冷卻之前,能夠利用高溫冷卻水進行預冷,因此能夠提高增壓進氣冷卻系統(tǒng)的冷卻性能。
[0006]現(xiàn)有技術文獻
[0007]專利文獻
[0008]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12/080508號
[0009]在專利文獻I所記載的中冷器中,作為供低溫冷卻水流動的低溫冷卻水通路的流路結構,采用了低溫冷卻水流進行U形轉彎的雙通道式的流路結構。另一方面,作為供高溫冷卻水流動的高溫冷卻水通路的流路結構,采用了高溫冷卻水流不進行U形轉彎的全通道(單通道)式的流路結構。
[0010]因此,高溫冷卻水流路的入口部與出口部之間的溫度差、即高溫冷卻水的流動方向的一端部與另一端部之間的溫度差就變大。由此,發(fā)動機啟動時的暖機的均熱性變差,并且無法充分地獲得由增壓進氣的預冷帶來的冷卻性能的提高效果,冷卻性能降低。
【發(fā)明內(nèi)容】
[0011]發(fā)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0012]本發(fā)明鑒于上述內(nèi)容,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提高發(fā)動機啟動時的暖機的均熱性、并且提高冷卻性能的中冷器。
[0013]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
[0014]在本發(fā)明的一技術方案中,提供一種中冷器,其通過在由增壓器增壓并向發(fā)動機供給的增壓進氣與冷卻介質之間進行熱交換來對增壓進氣進行冷卻,該中冷器具有熱交換部,該熱交換部使在流路管的內(nèi)部流動的冷卻介質和在流路管的外部流動的增壓進氣進行熱交換。使用第一冷卻介質、以及溫度比第一冷卻介質的溫度高的第二冷卻介質作為冷卻介質。在流路管內(nèi)形成有供第一冷卻介質流動的第一冷卻介質流路和供第二冷卻介質流動的第二冷卻介質流路。流路管具有:第一 U形轉彎部,該第一 U形轉彎部使在第一冷卻介質流路流通的第一冷卻介質的流動進行U形轉彎;以及第二U形轉彎部,該第二U形轉彎部使在第二冷卻介質流路流通的第二冷卻介質的流動進行U形轉彎。
[0015]由此,通過在流路管設置有使溫度比第一冷卻介質的溫度高的第二冷卻介質的流動進行U形轉彎的第二 U形轉彎部,在從增壓進氣的流動方向觀察之際能夠縮小第二冷卻介質的流動方向的一端部與另一端部之間的溫度差。因此,能夠提高發(fā)動機啟動時的暖機的均熱性。另外,能夠充分地獲得由增壓進氣的預冷帶來的冷卻性能的提高效果,由此,能夠提尚冷卻性能。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中的車輛的增壓進氣冷卻系統(tǒng)的概要的構成圖。
[0017]圖2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中的中冷器的立體圖。
[0018]圖3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中的流路管的內(nèi)部的示意圖。
[0019]圖4是表示流路比與增壓進氣出口溫度之間的關系的特性圖。
[0020]圖5是表示第二冷卻水流路形成部的增壓進氣流動方向上的長度與第二冷卻水流路的壓力損失之間的關系的特性圖。
[0021]圖6是表示第二實施方式中的流路管的內(nèi)部的示意圖。
[0022]圖7是表示第二實施方式中的中冷器的立體圖。
[0023]圖8是表示第二出口部的孔徑與通水阻力之間的關系的特性圖。
[0024]圖9是表示第三實施方式中的流路管的內(nèi)部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以下,基于【附圖說明】實施方式。此外,在圖中,對以下的各實施方式相互中的彼此相同或者同等的部分標注同一符號。
[0026](第一實施方式)
[0027]基于【附圖說明】第一實施方式。本第一實施方式對將中冷器適用于車輛的增壓進氣冷卻系統(tǒng)的例子進行說明。
[0028]如圖1所示,在車輛的發(fā)動機(內(nèi)燃機)1的進氣系統(tǒng)設有在發(fā)動機I內(nèi)對進氣進行增壓的增壓器(未圖示)。該增壓器是為了補償發(fā)動機I的最高輸出而設置的。也就是說,本實施方式中的車輛以提高燃料經(jīng)濟性為目的而使發(fā)動機I小排氣量化,利用增壓器對伴隨著該小排氣量化而產(chǎn)生的最高輸出的降低進行補償。
[0029]在進氣系統(tǒng)中的比增壓器靠進氣流動下游側的部分設有對發(fā)動機進氣進行冷卻的中冷器2。該中冷器2起到對由增壓器壓縮后的增壓進氣進行冷卻而使發(fā)動機進氣的填充效率提高的作用。
[0030]中冷器2設于第一冷卻水所循環(huán)的第一冷卻水回路30,第一冷卻水在中冷器2的內(nèi)部流通。另外,在第二冷卻水回路40中循環(huán)的第二冷卻水也在中冷器2的內(nèi)部流通。并且,中冷器2使由增壓器壓縮后的增壓進氣與第一、第二冷卻水進行熱交換來對增壓進氣進行冷卻。
[0031 ]在第一冷卻水回路30上設有使第一冷卻水循環(huán)的水栗31,在第一冷卻水回路30的位于水栗31與中冷器2之間的部分設有使第一冷卻水的熱向外部空氣散熱來對第一冷卻水進行冷卻的第一散熱器(第一放熱器)32。
[0032]在第二冷卻水回路40上設有水栗41、第二散熱器(第二放熱器)42、以及加熱器芯(加熱用熱交換器)43。水栗41使第二冷卻水在第二冷卻水回路40循環(huán)。第二散熱器使第二冷卻水從發(fā)動機I吸收的熱向外部空氣散熱。加熱器芯43使向車廂內(nèi)吹送的送風空氣和第二冷卻水進行熱交換來對送風空氣進行加熱。中冷器2、第二散熱器42以及加熱器芯43在第二冷卻水回路40中并聯(lián)地配置。
[0033]第二冷卻水從發(fā)動機I吸熱,因此,在中冷器2的內(nèi)部流通之際,第二冷卻水的溫度比第一冷卻水的溫度高。因而,本實施方式的第一冷卻水相當于本發(fā)明的第一冷卻介質,本實施方式的第二冷卻水相當于本發(fā)明的第二冷卻介質。作為第一、第二冷卻水,能夠使用LLC(防凍液)、水等。
[0034]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水栗31、41的驅動動力從發(fā)動機I傳遞,作為水栗31、41,也可以使用電動水栗。
[0035]接下來,詳細地說明本第一實施方式的中冷器2。如圖2所示,中冷器2具有多個流路管21和接合于相鄰的流路管21之間的散熱片22交替地層疊配置而成的熱交換部23。熱交換部23構成為使在流路管21的內(nèi)部流動的第一、第二冷卻水和在流路管21的外部流動的增壓進氣進行熱交換。
[0036]散熱片22是將薄板材彎曲成波狀并成形的波紋散熱片,接合于流路管21的平坦的外表面?zhèn)?,構成用于使增壓進氣與第一、第二冷卻水之間的傳熱面積擴大的熱交換促進部。
[0037]如圖3所示,在流路管21內(nèi)形成有供第一冷卻水流動的第一冷卻水流路211和供第二冷卻水流動的第二冷卻水流路212 ο流路管21內(nèi)的第一冷卻水流路211以及第二冷卻水流路212沿著增壓進氣的流動方向排列配置。
[0038]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冷卻水流路211相對于第二冷卻水流路212配置于增壓進氣流動的下游側。即、本實施方式的中冷器2構成為,第二冷卻水在增壓進氣所通過的增壓進氣通路的上游側流通、并且第一冷卻水在增壓進氣通路的下游側流通。
[0039]流路管21具有使在第一冷卻水流路211流通的第一冷卻水的流動進行U形轉彎的第一 U形轉彎部213和使在第二冷卻水流路212流通的第二冷卻水的流動進行U形轉彎的第二U形轉彎部214。在本實施方式中,各流路管21具有一個第一U形轉彎部213以及一個第二U形轉彎部214。因此,在流路管21內(nèi)中,第一冷卻水以及第二冷卻水分別呈大致U字狀流動。
[0040]另外,中冷器2具有向多個流路管21的第一冷卻水流路211分配第一冷卻水的第一分配罐部(未圖示)以及從多個流路管21的第一冷卻水流路211使第一冷卻水集合的第一集合罐部(未圖示)。另外,中冷器2具有向多個流路管21的第二冷卻水流路212分配第二冷卻水的第二分配罐部(未圖示)以及從多個流路管21的第二冷卻水流路212使第二冷卻水集合的第二集合罐部(未圖示)。
[0041 ]流路管21具有使第一冷卻水流入第一冷卻水流路211的第一入口部211a以及使第一冷卻水從第一冷卻水流路211流出的第一出口部211b。另外,流路管21具有使第二冷卻水流入第二冷卻水流路212的第二入口部212a和使第二冷卻水從第二冷卻水流路212流出的第二出口部212b。
[0042]第一入口部211a、第一出口部211b、第二入口部212a以及第二出口部212b是通過在流路管21上形成貫通孔而構成的。因而,本實施方式中的第二入口部212a以及第二出口部212b相當于貫通孔。
[0043]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入口部211a、第一出口部211b、第二入口部212a以及第二出口部212b配置于流路管21的長度方向上的一側的端部。另外,第一入口部211a、第一出口部211b、第二入口部212a以及第二出口部212b從增壓進氣流動下游側依次配置。
[0044]以下,更詳細地說明流路管21內(nèi)的結構。第一冷卻水流路211具有:沿著流路管21的長度方向(紙面左右方向)延伸的兩個第一主流部211c;將兩個第一主流部211c彼此連接的第一U形轉彎部213;形成有第一入口部211a的第一入口形成部211d;以及形成有第一出口部211b的第一出口形成部211e。在流路管21上設有將兩個第一主流部211c之間分隔開、并且將第一入口形成部21 Id與第一出口形成部21 Ie之間分隔開的第一分隔部24。
[0045]第二冷卻水流路212具有沿著流路管21的長度方向延伸的兩個第二主流部212c、將兩個第二主流部212c彼此連接的第二 U形轉彎部214、形成有第二入口部212a的第二入口形成部212d以及形成有第二出口部212b的第二出口形成部212e。在流路管21上設有將兩個第二主流部212c之間分隔開、并且將第二入口形成部212d與第二出口形成部212e之間分隔開的第二分隔部25。此外,本實施方式中的第二入口形成部212d以及第二出口形成部212e相當于貫通孔形成部。
[0046]本實施方式的中冷器2構成為所謂的疊片型(日文:K口 V力、;/7°型)的熱交換器構造,該疊片型的熱交換器構造是這樣形成的:通過將一對板狀構件210彼此接合成日本點心“最中(??和)”那樣的夾層狀,將要形成流路管21以及與該流路管21連通的四個罐部的板構件一邊隔著散熱片22—邊層疊配置多張。換言之,通過將相對的兩張板狀構件210接合而形成流路管21。在這種疊片型的換熱器構造中,將多張板構件層疊配置,使板構件的罐部彼此互相連通,從而能夠形成與本實施方式中的四個罐部相對應的結構。
[0047]此外,也可以是,在本實施方式的流路管21內(nèi)設置有將第一冷卻水流路211分割成多個細流路的第一內(nèi)散熱片和將第二冷卻水流路212分割成多個最流路的第二內(nèi)散熱片。
[0048]另外,將流路管21的增壓進氣流動方向上的長度設為D,將流路管21中的形成有第一冷卻水流路211的部位(以下稱為第一冷卻水流路形成部)的增壓進氣流動方向上的長度設為Ιλτ,將流路管21中的形成有第二冷卻水流路212的部位(以下稱為第二冷卻水流路形成部)的增壓進氣流動方向上的長度設為Dht。另外,將第二冷卻水流路形成部的增壓進氣流動方向上的長度與第一冷卻水流路形成部的增壓進氣流動方向上的長度的比率稱為流路比(Dht/Dlt) ο
[0049]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冷卻水流路形成部的增壓進氣流動方向上的長度Dlt與第一主流部211c的增壓進氣流動方向上的長度的兩倍加上第一分隔部24的增壓進氣流動方向上的長度而得到的值大致相等。另外,第二冷卻水流路形成部的增壓進氣流動方向上的長度Dht與第二主流部212c的增壓進氣流動方向上的長度的兩倍加上第二分隔部25的增壓進氣流動方向上的長度而得到的值大致相等。
[0050]在此,將流路管21的增壓進氣流動方向上的長度D設為恒定而使流路比Dht/Dlt變化的情況下的中冷器2的增壓進氣出口溫度Tg2表示在圖4中。圖4的縱軸表示以流路比Dht/Dlt是O、即以在流路管21中未設置第二冷卻水流路212的中冷器2的增壓進氣出口溫度Tg2為基準(O °C)的情況下的、增壓進氣出口溫度Tg2。
[0051]根據(jù)圖4所示的結果可知:表示流路比Dht/Dlt與中冷器2的增壓進氣出口溫度Tg2之間的關系的曲線與流路管21的增壓進氣流動方向上的長度D無關,呈現(xiàn)同樣的傾向。
[0052]并且,通過將流路比Dht/Dlt設為0.15以上、0.96以下的范圍,能夠使增壓進氣出口溫度Tg2在從最低溫度起的1.5°C的范圍內(nèi)降低。另外,通過將流路比Dht/Dlt設為0.17以上、
0.83以下的范圍,能夠使增壓進氣出口溫度Tg2在從最低溫度起的TC的范圍內(nèi)降低。而且,通過將流路比Dht/Dlt設為0.2以上、0.7以下的范圍,能夠使增壓進氣出口溫度Tg2在從最低溫度起的0.5 °C的范圍內(nèi)降低。
[0053]在此,將第二冷卻水流路形成部中的增壓進氣流動方向上的長度Dht與第二冷卻水流路212的壓力損失之間的關系表示在圖5中。根據(jù)圖5所示的結果可知:第二冷卻水流路形成部中的增壓進氣流動方向上的長度Dht越短,二冷卻水流路212的壓力損失越大。
[0054]在本實施方式的增壓進氣冷卻系統(tǒng)中,如圖1所示,中冷器2的第二冷卻水流路212與加熱器芯43并聯(lián)地配置。因此,若中冷器2的第二冷卻水流路212的壓力損失過大,則冷卻水不向中冷器2側流動,增壓進氣的冷卻性能有可能降低。
[0055]具體而言,為了確保第二冷卻水流路212的冷卻水流動,優(yōu)選將第二冷卻水流路212中的冷卻水的流速Vw設為101/min以上。并且,為了將第二冷卻水流路212中的冷卻水的流速Vw設為101/min以上,需要將第二冷卻水流路212的壓力損失設為50kPa以下。因而,如圖5所示,通過將第二冷卻水流路形成部的增壓進氣流動方向上的長度Dht設為20mm以上,使第二冷卻水流路212的壓力損失為50kPa以下,能夠確保第二冷卻水流路212的冷卻水流動。
[0056]如以上說明那樣,通過在流路管21設置使溫度比第一冷卻水的溫度高的第二冷卻水的流動進行U形轉彎的第二 U形轉彎部214,能夠縮小在從增壓進氣的流動方向觀察之際第二冷卻水的流動方向(流路管21的長度方向)上的一端部與另一端部之間的溫度差。因此,能夠提高發(fā)動機I啟動時的暖機的均熱性。而且,能夠充分地獲得由通過增壓進氣的第二冷卻水進行預冷所帶來的冷卻性能的提高效果,因此,能夠提高冷卻性能。
[0057]具體而言,通過將流路比Dht/Dlt設為0.15以上、0.96以下的范圍,能夠使增壓進氣出口溫度Tg2降低,因此優(yōu)選。另外,通過將流路比Dht/Dlt設為0.17以上、0.83以下的范圍,能夠使增壓進氣出口溫度Tg2更加降低,因此,更優(yōu)選。而且,通過將流路比Dht/Dlt設為0.2以上、0.7以下的范圍,能夠使增壓進氣出口溫度Tg2進一步降低,因此,最優(yōu)選。
[0058]另外,通過將第二冷卻水流路形成部的增壓進氣流動方向上的長度Dht設為20mm以上,能夠抑制第二冷卻水流路212的壓力損失的上升,確保第二冷卻水流路212的冷卻水流動。由此,能夠使冷卻性能可靠地提高。
[0059]另外,若流路管21的增壓進氣流動方向上的長度D過大,則難以將中冷器2搭載于車輛。因而,在實際應用方面,優(yōu)選將流路管21的增壓進氣流動方向上的長度D設為200_以下。
[0060](第二實施方式)
[0061]基于圖6?圖8說明第二實施方式。本第二實施方式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相比較,流路管21的結構不同。
[0062]如圖6所示,在本實施方式的流路管21內(nèi)設有將第一冷卻水流路211分割成多個細流路的第一內(nèi)散熱片26和將第二冷卻水流路212分割成多個最流路的第二內(nèi)散熱片27。具體而言,第一內(nèi)散熱片26分別設于第一冷卻水流路211中的各第一主流部211 c。第二內(nèi)散熱片27分別設于第二冷卻水流路212中的各主流部212c。
[0063]如圖6以及圖7所示,第二出口形成部212e的增壓進氣流動方向上的長度Dd比第二冷卻水流路212的增壓進氣流動方向上的長度Hd、即第二主流部212c的增壓進氣流動方向上的長度Hd長。另外,第二入口形成部212d的增壓進氣流動方向上的長度也比第二主流部212c的增壓進氣流動方向上的長度Hd長。
[0064]第一出口形成部211e的增壓進氣流動方向上的長度比第一冷卻水流路211的增壓進氣流動方向上的長度、即第一主流部211c的增壓進氣流動方向上的長度短。另外,第一入口形成部211d的增壓進氣流動方向上的長度也比第一主流部211c的增壓進氣流動方向上的長度短。
[0065]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入口形成部211d、第一出口形成部211e、第二入口形成部212d以及第二出口形成部212e的增壓進氣流動方向上的長度互相相等。
[0066]如以上說明那樣,在本實施方式中,分別使第二入口形成部212d以及第二出口形成部212e的增壓進氣流動方向上的長度Dd比第二主流部212c的增壓進氣流動方向上的長度Hd長。由此,即使縮短第二主流部212c的增壓進氣流動方向上的長度Hd,也無需縮短第二入口形成部212d以及第二出口形成部212e的增壓進氣流動方向上的長度Dd,因此,能夠確保形成第二入口部212a以及第二出口部212b的空間。即、在縮短了第二主流部212c的增壓進氣流動方向上的長度Hd的情況下,也無需與第二主流部212c的增壓進氣流動方向上的長度Hd相應地縮小第二入口部212a以及第二出口部212b的孔徑。因此,能夠抑制在第二入口部212a以及第二出口部212b中流通的第二冷卻水的通水阻力增大。
[0067]如圖8所示,若第二入口部212a以及第二出口部212b的孔徑成為1mm以下,則在第二入口部212a以及第二出口部212b中流通的第二冷卻水的通水阻力急劇增大。因而,在第二入口部212a以及第二出口部212b的孔徑是1mm以下的情況下,分別使第二入口形成部212d以及第二出口形成部212e的增壓進氣流動方向上的長度Dd比第二主流部212c的增壓進氣流動方向上的長度Hd長,這是特別有效的。
[0068](第三實施方式)
[0069]基于圖9說明第三實施方式。本第三實施方式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相比較,流路管21的結構不同。
[0070]如圖9所示,將流路管21中的配置有第一入口部211a、第一出口部211b、第二入口部212a以及第二出口部212b的面稱為配置面200。配置面200與多個流路管21的層疊方向(圖9的紙面垂直方向)正交。
[0071]流路管21構成為,在配置面200上,第一入口部211a、第一出口部211b、第二入口部212&以及第二出口部21213各自的中心部211匕2118、21212128沒有全部位于同一直線上。即、形成第一入口部211a、第一出口部211b、第二入口部212a以及第二出口部212b的四個貫通孔的中心部21112118、2121212沒有全部配置于同一直線上。
[0072]換言之,在配置面200上,該四個貫通孔中的、任意兩個貫通孔中的至少一方的中心部沒有配置在將剩余的兩個貫通孔的中心部彼此相連的直線上。
[0073]另外,在第一入口部211a、第一出口部211b、第二入口部212a以及第二出口部212b以各自的中心部211匕2118、212匕2128全部位于同一直線上的方式配置的情況下,流路管21的增壓進氣流動方向上的長度D如以下那樣變長。
[0074]S卩、如在上述第二實施方式中說明那樣,若第二入口部212a以及第二出口部212b的孔徑成為1mm以下,則在第二入口部212a以及第二出口部212b中流通的第二冷卻水的通水阻力急劇增大。因此,若第二入口部212a以及第二出口部212b的孔徑是通水阻力不增大的最小值即10mm,則考慮釬焊余量等,第二冷卻水流路形成部的增壓進氣流動方向上的長度Dht成為35mm以上。
[0075]此時,若第一入口部211a、第一出口部211b、第二入口部212a以及第二出口部212b以各自的中心部211匕2118、212匕2128全部位于同一直線上的方式配置,則考慮在上述第一實施方式中說明了那樣的優(yōu)選的流路比Dht/Dlt,需要使流路管21的增壓進氣流動方向上的長度D成為70mm以上。因而,無法縮短流路管21的增壓進氣流動方向上的長度D。
[0076]另一方面,在本實施方式中,在配置面129上,第一入口部21 Ia、第一出口部21 Ib、第二入口部212&以及第二出口部21213以各自的中心部21112118、212匕2128沒有全部位于同一直線上的方式配置。因此,可縮短流路管21的增壓進氣流動方向上的長度D。
[0077](其他實施方式)
[0078]本發(fā)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實施方式,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主旨的范圍內(nèi)可如以下那樣進行各種變形。
[0079]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對在流路管21設有一個第一U形轉彎部213以及一個第二U形轉彎部214的例子進行說明,但并不限于此,既可以在流路管21設有兩個以上的第一 U形轉彎部213,也可以設置兩個以上的第二 U形轉彎部214。
[0080]另外,形成流路管21的兩張板狀構件210未必需要是一對,也可以是將向增壓進氣通路側突出的杯狀的板狀構件和與該杯狀的板狀構件相對配置的平板狀的板狀構件接合而成的構造。
[0081 ]在上述第二實施方式中,對在流路管21內(nèi)設有第一內(nèi)散熱片26和第二內(nèi)散熱片27的例子進行了說明,但也可以廢除第一內(nèi)散熱片26以及第二內(nèi)散熱片27。
【主權項】
1.一種中冷器,在由增壓器增壓并向發(fā)動機(I)供給的增壓進氣與冷卻介質之間進行熱交換,從而對所述增壓進氣進行冷卻,其特征在于, 該中冷器具有熱交換部(23),該熱交換部(23)使在流路管(21)的內(nèi)部流動的所述冷卻介質和在所述流路管(21)的外部流動的所述增壓進氣進行熱交換, 使用第一冷卻介質、以及溫度比所述第一冷卻介質的溫度高的第二冷卻介質作為所述冷卻介質, 在所述流路管(21)內(nèi)形成有供所述第一冷卻介質流動的第一冷卻介質流路(211)和供所述第二冷卻介質流動的第二冷卻介質流路(212), 所述流路管(21)具有: 第一U形轉彎部(213),該第一U形轉彎部(213)使在所述第一冷卻介質流路(211)中流通的所述第一冷卻介質的流動進行U形轉彎;以及 第二U形轉彎部(214),第二U形轉彎部(214)使在所述第二冷卻介質流路(212)中流通的所述第二冷卻介質的流動進行U形轉彎。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冷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路管(21)具有一個所述第一U形轉彎部(213)以及一個所述第二U形轉彎部(214)0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中冷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流路管(21)內(nèi),所述第一冷卻介質流路(211)以及所述第二冷卻介質流路(212)沿著所述增壓進氣的流動方向排列配置, 在將所述流路管(21)中的形成有所述第一冷卻介質流路(211)的部位的所述增壓進氣的流動方向上的長度設為Ιλτ、將所述流路管(21)中的形成有所述第二冷卻介質流路(212)的部位的所述增壓進氣的流動方向上的長度設為Dht時,滿足0.15<DHT/DLT<0.96的關系。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中冷器,其特征在于, 滿足0.2彡Dht/Dlt彡0.7的關系。5.根據(jù)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中冷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路管(21)層疊有多個, 所述流路管(21)具有形成有貫通孔(212a、212b)的貫通孔形成部(212d、212e),該貫通孔(212a、212b)使形成于相鄰的所述流路管(21)的所述第二冷卻介質流路(212)彼此連通,所述貫通孔形成部(212d、212e)的所述增壓進氣的流動方向上的長度(Dd)比所述第二冷卻介質流路(212)的所述增壓進氣的流動方向上的長度(Hd)長。6.根據(jù)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中冷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路管(21)是通過將相對的兩張板狀構件(210)接合而形成的。7.根據(jù)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中冷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路管(21)中的形成有所述第二冷卻介質流路(212)的部位的所述增壓進氣的流動方向上的長度(Dht)是20mm以上。8.根據(jù)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中冷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路管(21)的所述增壓進氣的流動方向上的長度(D)是200mm以下。9.根據(jù)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所述的中冷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路管(21)具有: 使所述第一冷卻介質流入所述第一冷卻介質流路(211)的第一入口部(211a); 使所述第一冷卻介質從所述第一冷卻介質流路(211)流出的第一出口部(21 Ib); 使所述第二冷卻介質流入所述第二冷卻介質流路(212)的第二入口部(212a);以及 使所述第二冷卻介質從所述第二冷卻介質流路(212)流出的第二出口部(212b), 在將所述流路管(21)中的配置有所述第一入口部(211a)、所述第一出口部(211b)、所述第二入口部(212a)以及所述第二出口部(212b)的面設為配置面(200)時, 所述流路管(21)構成為,在所述配置面(200)上,所述第一入口部(211a)、所述第一出口部(211b)、所述第二入口部(212a)以及所述第二出口部(212b)各自的中心部(21 If、211g、212f、212g)沒有全部位于同一直線上。
【文檔編號】F28F3/08GK105917094SQ201580004508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5年1月12日
【發(fā)明人】原田真樹, 山中章, 齊藤荘史, 安田位司, 淺野太, 淺野太一
【申請人】株式會社電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