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二通插裝式振動控制閥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二通插裝式振動控制閥,包括閥體,插裝在閥體插裝腔內(nèi),由二通插裝閥、控制蓋板、二位二通液控方向閥,溢流閥等構成的控制液壓馬達工作的電液控制回路。該電液控制回路包括:控制液壓馬達正轉(zhuǎn)或反轉(zhuǎn)的方向分回路,控制液壓馬達正轉(zhuǎn)停轉(zhuǎn)或反轉(zhuǎn)停轉(zhuǎn)的分回路,以及對液壓馬達正轉(zhuǎn)或反轉(zhuǎn)分別提供過載保護的分回路組成。本發(fā)明能減輕壓路機起振、變幅和停振時的液壓沖擊,降低液壓系統(tǒng)的峰值壓力,提高液壓元件工作的可靠性和耐久性,由于采用了液控自動停振,縮短了停振時間,避免停振時整機產(chǎn)生共振的可能,提高了壓路機的作業(yè)質(zhì)量和司機的舒適感,本發(fā)明整個液壓系統(tǒng)結構簡單,使用元件少,不僅提高了其控制性能,還降低了成本。
【專利說明】一種二通插裝式振動控制閥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二通插裝式振動控制閥,具體地說,是一種振動壓路機上的控制液壓馬達工作的二通插裝式振動控制閥。
【背景技術】
[0002]為降低成本,目前國內(nèi)振動壓路機的振動裝置采用以定量泵(大多是齒輪泵)為動力源的開式液壓傳動和控制系統(tǒng)的應用比較普遍。振動壓路機在起振、停振過程中,其振動輪的振動頻率和振動加速度存在一個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變化過程,在這一短時間的過渡過程中,振動輪的振動參數(shù)有別于其穩(wěn)態(tài)工作時的振動特性,再加上振動液壓馬達工作時為帶載啟動,很容易在壓路機起振階段對液壓系統(tǒng)形成高壓沖擊,這種瞬時高壓將給液壓系統(tǒng)中的泵、閥、馬達及管路等元部件帶來巨大沖擊造成液壓元部件的損壞及管路連接松動而發(fā)生泄露、污染環(huán)境,據(jù)統(tǒng)計分析,壓路機振動液壓系統(tǒng)中60%以上的故障是由于起振高壓造成的;停振時由于壓路機激振轉(zhuǎn)子的轉(zhuǎn)動慣性會使停振時間過長造成整機共振,將影響壓路機的作業(yè)質(zhì)量和操作人員的工作舒適性。
[0003]本發(fā)明人曾經(jīng)授權的專利ZL201120416282.5“一種二通插裝式振動控制閥及電液控制單元”,雖然較好地降低了壓路機在起振時的液壓沖擊和縮短了停振時間,避免了整機共振,但該方案中使用液壓元件較多,液壓系統(tǒng)較復雜,還必須使用價格較高的專用振動控制器對三個電磁換向閥的工作時序進行控制,致使該方案的成本較高。
【發(fā)明內(nèi)容】
[0004]為此,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現(xiàn)有技術中的二通插裝式振動控制閥結構復雜,需要使用的液壓元件較多、生產(chǎn)成本較高的問題,提供一種液壓系統(tǒng)簡單、生產(chǎn)成本較低的二通插裝式振動控制閥。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的一種二通插裝式振動控制閥,包括
閥體,所述閥體上成型有插裝腔,以及與液壓泵的出油口連通的進油接口(P),與液壓系統(tǒng)的回油箱連通的回油接口(T),分別與液壓馬達兩端的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連通的第一工作接口(A),和第二工作接口(B);
主回路,所述主回路插裝在所述閥體的所述插裝腔內(nèi),包括由五個二通插裝閥,以及一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構成的方向控制回路,其中
第一二通插裝閥設置在所述進油接口(P)與所述第一工作接口(A)之間控制所述進油接口(P)往所述第一工作接口(A)的供液,第三二通插裝閥(3)設置在所述第二工作接口(B)與所述回油接口(T)之間,控制所述第二工作接口(B)朝所述回油接口(T)之間的回液,所述第一二通插裝閥與所述第三二通插裝閥一同開啟時,構成大振分回路;第四二通插裝閥設置在所述進油接口(P)與第二工作接口(B)之間控制所述進油接口(P)往所述第二工作接口(B)的供液,第二二通插裝閥設置在所述第一工作接口(A)與所述回油接口(T)之間,控制所述第一工作接口(A)朝所述回油接口(T)之間的回液,所述第四二通插裝閥與所述第二二通插裝閥一同開啟時,構成小振分回路;
停振分回路,其中所述停振分回路設有兩套,一套控制大振停振,一套控制小振停振;空載回油分回路,所述空載回油分回路實現(xiàn)發(fā)動機怠速或壓路機不振動時,液壓泵的空載回油;
大振停振分回路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三二通插裝閥控制口處,控制所述第三二通插裝閥處于待開啟狀態(tài)或關閉狀態(tài)的第二二位二通液控方向閥,設置在所述第三二通插裝閥的控制口與回油道之間,調(diào)定小振分回路中過載保護液壓力和大振停振分回路中背壓液壓力的第二溢流閥,以及設置在所述第四二通插裝閥的控制口處控制第四二通插裝閥處于待開啟狀態(tài)或關閉狀態(tài)的第二梭閥,其中所述第二二位二通液控方向閥的進(出)液口與所述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第一工作油口(a)相通,控制口與所述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第二工作油口(b)相通,出(進)液口與所述第三二通插裝閥控制口相通;所述第二梭閥的兩進(出)液口分別與所述第二工作接口(B),以及所述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第二工作油口(b)相通,出(進)液口與所述第四二通插裝閥相通;所述第二溢流閥的進液口與所述第三二通插裝閥的控制口相通,出液口與所述回油道相通;
小振停振分回路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二二通插裝閥控制口處,控制所述第二二通插裝閥處于待開啟狀態(tài)或關閉狀態(tài)的第一二位二通液控方向閥,設置在所述第二二通插裝閥的控制口與回油道之間,調(diào)定大振分回路中過載保護液壓力和小振停振分回路中背壓液壓力的第一溢流閥,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一二通插裝閥的控制口處控制第一二通插裝閥處于待開啟狀態(tài)或關閉狀態(tài)的第一梭閥,其中所述第一二位二通液控方向閥的進(出)液口與所述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第二工作油口(b)相通,控制口與所述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第一工作油口(a)相通,出(進)液口與所述第二二通插裝閥控制口相通;所述第一梭閥的兩進(出)液口分別與所述第一工作接口(A),以及所述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第一工作油口(a)相通,出(進)液口與所述第一二通插裝閥相通;所述第一溢流閥的進液口與所述第二二通插裝閥的控制口相通,出液口與所述回油道相通;
空載回油分回路,所述空載回油分回路包括第五二通插裝閥,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五二通插裝閥控制口處,控制所述第五二通插裝閥處于待開啟狀態(tài)或關閉狀態(tài)的第三梭閥,所述第五二通插裝閥的進液口與進油接口(P)相通,出液口與回油接口(T)相通;所述第三梭閥的兩進液口分別所述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第一工作油口(a)和第二工作油口(b)相通,所述第三梭閥的出液口與所述第五二通插裝閥的控制口相通;
所述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第一電磁鐵得電,所述第二二通插裝閥的控制口在所述第一溢流閥的調(diào)定壓力下關閉,所述第四二通插裝閥的控制口進液而關閉,所述第一二通插裝閥和所述第三二通插裝閥控制口回液而開啟,實現(xiàn)大振;
所述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所述第一電磁鐵失電,所述第二二位二通液控方向閥因其控制口回液而被截斷,所述第三二通插裝閥的控制口因所述第二二位二通液控方向閥被截斷而關閉,從所述液壓馬達的所述第二工作接口(B)流出的液體的通過所述第二梭閥,往所述第四二通插裝閥的控制端進液從而使得所述第四二通插裝閥關閉,從所述第二工作接口(B)流出的液體在所述第三二通插裝閥、所述第四二通插裝閥、所述第二梭閥處形成堵塞,并在所述第二溢流閥的調(diào)定壓力下形成回油背壓迫使液壓馬達正轉(zhuǎn)停轉(zhuǎn),實現(xiàn)大振停振; 所述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第二電磁鐵得電,所述第三二通插裝閥的控制口在所述第二溢流閥的調(diào)定壓力下關閉,所述第一二通插裝閥的控制口進液而關閉,所述第二二通插裝閥和所述第四二通插裝閥的控制口分別回液而開啟,實現(xiàn)小振;
所述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所述第二電磁鐵失電,所述第一二位二通液控方向閥因其控制口回液被截斷,所述第二二通插裝閥的控制口因所述第一二位二通液控方向閥被截斷而關閉,從所述液壓馬達的所述第一工作接口(A)流出的液體通過所述第一梭閥,往所述第一二通插裝閥的控制端進液從而使得所述第一二通插裝閥關閉,從所述液壓馬達的所述第一工作接口(A)流出的液體在所述第二二通插裝閥、所述第一二通插裝閥、所述第一梭閥處形成堵塞,并在所述第一溢流閥的調(diào)定壓力下形成回油背壓,迫使液壓馬達反轉(zhuǎn)停轉(zhuǎn),實現(xiàn)小振停振;
所述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所述第一電磁鐵,以及所述第二電磁鐵均失電時,所述第五二通插裝閥的控制口回液而開啟,實現(xiàn)發(fā)動機怠速或壓路機不振動時,液壓泵的空載回油。
[0006]所述第二二通插裝閥、所述第三二通插裝閥為閥芯上設有阻尼孔的二通插裝閥。
[0007]所述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進液口處,五個所述二通插裝閥的控制口處,所述第一溢流閥、第二溢流閥的進液口處各設有一阻尼塞。
[0008]所述第一二位二通液控方向閥、所述第一溢流閥插裝在所述第二二通插裝閥的控制蓋板內(nèi);所述第二二位二通液控方向閥、所述第二溢流閥插裝在所述第三二通插裝閥的控制蓋板內(nèi)。
[0009]所述閥體的回油接口⑴,所述第一工作接口(A),以及第二工作接口⑶的主油路孔均成型為長腰型孔,所述長腰型孔由兩平行直線段,以及設置在所述兩平行直線段兩端的兩半圓弧圍成,其中,所述半圓弧的直徑等于所述二通插裝閥的通徑,所述平行直線段的長度加上所述半圓弧的直徑不大于所述回油接口(T),所述第一工作接口(A),以及所述第二工作接口(B)各自的油口螺紋小徑。
[0010]本發(fā)明的上述技術方案相比現(xiàn)有技術具有以下優(yōu)點:
1、本發(fā)明采用五個二通插裝閥等組成的方向控制分回路、停振分回路及安全分回路,減輕了壓路機在起振、變幅和停振時的液壓沖擊,降低了液壓系統(tǒng)的峰值壓力,提高了液壓元件工作的可靠性和耐久性,縮短了停振時間,避免了停振時整機產(chǎn)生共振的可能,提高了壓路機的作業(yè)質(zhì)量和司機的舒適感;本發(fā)明的液壓系統(tǒng)由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三個電磁閥控制,變成了由一個電磁閥和兩個液控方向閥的控制,由于兩個液控方向閥是由系統(tǒng)中液體的流向控制,因此,無需再使用對三個電磁換向閥的工作時序進行控制的專用振動控制器控制,降低了成本,除此之外還節(jié)省了一個梭閥和一個溢流閥的設置,使得本發(fā)明的液壓系統(tǒng)結構更為簡單,生產(chǎn)成本更低。
[0011]2、在本發(fā)明中,小振過程過載保護和大振停振過程中的背壓共用一個溢流閥實現(xiàn),大振過程過載保護和小振停振過程中的背壓共用另一溢流閥實現(xiàn),使整個液壓系統(tǒng)的結構更加緊湊簡單,有效提高了元件的使用壽命。
[0012]3、在本發(fā)明中,閥體上的各主油路接口對應的主油路孔形狀設計成長腰型孔,能夠增大各主油路的通油面積,提高通油能力,同時降低了壓力損失?!緦@綀D】
【附圖說明】
[0013]為了使本發(fā)明的內(nèi)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
圖1是本發(fā)明的二通插裝式振動控制閥的系統(tǒng)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的二通插裝式振動控制閥的主視圖;
圖3是本發(fā)明的二通插裝式振動控制閥的俯視圖。
[0014]圖中附圖標記表示為:1-第一二通插裝閥、2-第二二通插裝閥、2-1、2_2—阻尼塞、2_3—第一溢流閥、2_4—第一二位二通液控方向閥;3_第二二通插裝閥、3_1、3_2—第阻尼塞、3-3—第二溢流閥、3-4—第二二位二通液控方向閥;4_第四二通插裝閥、5-第五二通插裝閥、6-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第一電磁鐵、7-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第二電磁鐵;8-1一第一梭閥、8_2—第二梭閥、8_3—第二梭閥;9、9-1、9_2、9_3—阻尼塞;P—進油接口 ;T一回油接口 ;A—第一工作接口 ;B—第二工作接口、a-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第一工作油口、b-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第二工作油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15]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一種二通插裝式振動控制閥,包括
閥體,所述閥體上成型有插裝腔,以及與液壓泵的出油口連通的進油接口(P),與液壓系統(tǒng)的回油箱連通的回油接口 T,分別與液壓馬達兩端的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連通的第一工作接口 A,和第二工作接口 B ;
主回路,所述主回路插裝在所述閥體的所述插裝腔內(nèi),包括由五個二通插裝閥,以及一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構成的方向控制回路,其中
第一二通插裝閥I設置在所述進油接口 P與所述第一工作接口 A之間控制所述進油接口 P往所述第一工作接口 A的供液,第三二通插裝閥3設置在所述第二工作接口 B與所述回油接口 T之間,控制所述第二工作接口 B朝所述回油接口 T之間的回液,所述第一二通插裝閥I與所述第三二通插裝閥3 —同開啟時,構成大振分回路;第四二通插裝閥4設置在所述進油接口 P與第二工作接口 B之間控制所述進油接口 P往所述第二工作接口 B的供液,第二二通插裝閥2設置在所述第一工作接口 A與所述回油接口 T之間,控制所述第一工作接口 A朝所述回油接口 T之間的回液,所述第四二通插裝閥4與所述第二二通插裝閥2 —同開啟時,構成小振分回路;
停振分回路,其中所述停振分回路設有兩套,一套控制大振停振,一套控制小振停
振;
空載回油分回路,所述空載回油分回路實現(xiàn)發(fā)動機怠速或壓路機不振動時,液壓泵的空載回油;
大振停振分回路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三二通插裝閥3控制口處,控制所述第三二通插裝閥3處于待開啟狀態(tài)或關閉狀態(tài)的第二二位二通液控方向閥3-4,設置在所述第三二通插裝閥3的控制口與回油道之間,調(diào)定小振分回路中過載保護液壓力和大振停振分回路中背壓液壓力的第二溢流閥3-3,以及設置在所述第四二通插裝閥4的控制口處控制第四二通插裝閥4處于待開啟狀態(tài)或關閉狀態(tài)的第二梭閥8-2,其中所述第二二位二通液控方向閥3-4的進(出)液口與所述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第一工作油口 a相通,控制口與所述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第二工作油口 b相通,出(進)液口與所述第三二通插裝閥3控制口相通;所述第二梭閥8-2的兩進液口分別與所述第二工作接口 B,以及所述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第二工作油口 b相通,出液口與所述第四二通插裝閥4相通;所述第二溢流閥3-3的進液口與所述第三二通插裝閥3的控制口相通,出液口與所述回油道相通;(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一側(cè)的兩工作油口分別與進油接口 P、回油接口 T相通,而第一工作油口 a和第二工作油口 b則為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另一側(cè)的工作油口)
小振停振分回路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二二通插裝閥2控制口處,控制所述第二二通插裝閥2處于待開啟狀態(tài)或關閉狀態(tài)的第一二位二通液控方向閥2-4,設置在所述第二二通插裝閥2的控制口與回油道之間,調(diào)定大振分回路中過載保護液壓力和小振停振分回路中背壓液壓力的第一溢流閥2-3,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一二通插裝閥I的控制口處控制第一二通插裝閥I處于待開啟狀態(tài)或關閉狀態(tài)的第一梭閥8-1,其中所述第一二位二通液控方向閥2-4的進(出)液口與所述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第二工作油口 b相通,控制口與所述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第一工作油口 a相通,出(進)液口與所述第二二通插裝閥2控制口相通;所述第一梭閥8-1的兩進液口分別與所述第一工作接口 A,以及所述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第一工作油口 a相通,出液口與所述第一二通插裝閥I相通;所述第一溢流閥2-3的進液口與所述第二二通插裝閥2的控制口相通,出液口與所述回油道相通;空載回油分回路,所述空載回油分回路包括第五二通插裝閥5,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五二通插裝閥5控制口處,控制所述第五二通插裝閥5處于待開啟狀態(tài)或關閉狀態(tài)的第三梭閥8-3,所述第五二通插裝閥5的進液口與進油接口 P相通,出液口與回油接口 T相通;所述第三梭閥8-3的兩進液口分別所述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第一工作油口 a和第二工作油口 b相通,所述第三梭閥8-3的出液口與所述第五二通插裝閥5的控制口相通,所述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所述第一電磁鐵6,以及所述第二電磁鐵7均失電時,所述第五二通插裝閥5的控制口回液而開啟,所述液壓馬達的所述第一工作接口 A,以及所述第二工作接口 B分別通過所述第一二通插裝閥1、所述第四二通插裝閥4、經(jīng)所述第五二通插裝閥5與回油接口 T相通,實現(xiàn)發(fā)動機怠速或壓路機不振動時,液壓泵的空載回油。
`[0016]所述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第一電磁鐵6得電,所述第二二通插裝閥2的控制口在所述第一溢流閥2-3的調(diào)定壓力下關閉,所述第四二通插裝閥4的控制口進液而關閉,所述第一二通插裝閥I和所述第三二通插裝閥3控制口回液而開啟,實現(xiàn)大振;
所述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所述第一電磁鐵6失電,所述第二二位二通液控方向閥3-4因其控制口回液而被截斷,所述第三二通插裝閥3的控制口因所述第二二位二通液控方向閥3-4被截斷而關閉,從所述液壓馬達的所述第二工作接口(B)流出的液體的通過所述第二梭閥8-2,往所述第四二通插裝閥4的控制端進液從而使得所述第四二通插裝閥4關閉,從所述第二工作接口(B)流出的液體在所述第三二通插裝閥3、所述第四二通插裝閥4、所述第二梭閥8-2處形成堵塞,并在所述第二溢流閥3-3的調(diào)定壓力下形成回油背壓迫使液壓馬達正轉(zhuǎn)停轉(zhuǎn),實現(xiàn)大振停振;
所述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第二電磁鐵7得電,所述第一二通插裝閥I的控制口進液而關閉,所述第三二通插裝閥3控制口在所述第二溢流閥3-3的調(diào)定壓力下關閉,所述第二二通插裝閥2和所述第四二通插裝閥4的控制口分別回液而開啟,實現(xiàn)小振
所述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所述第二電磁鐵7失電,所述第一二位二通液控方向閥2-4因其控制口回液被截斷,所述第二二通插裝閥2的控制口因所述第一二位二通液控方向閥2-4被截斷而關閉,從所述液壓馬達的所述第一工作接口(A)流出的液體通過所述第一梭閥8-1,往所述第一二通插裝閥I的控制端進液從而使得所述第一二通插裝閥I關閉,從所述液壓馬達的所述第一工作接口(A)流出的液體在所述第二二通插裝閥2、所述第一二通插裝閥1、所述第一梭閥8-1處形成堵塞,并在所述第一溢流閥2-3的調(diào)定壓力下形成回油背壓,迫使液壓馬達反轉(zhuǎn)停轉(zhuǎn),實現(xiàn)小振停振;
所述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所述第一電磁鐵6,以及所述第二電磁鐵7均失電時,所述第五二通插裝閥5的控制口回液而開啟,實現(xiàn)發(fā)動機怠速或壓路機不振動時,液壓泵的空載回油。
[0017]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二通插裝閥2、所述第三二通插裝閥3優(yōu)選為閥芯上設有阻尼孔的二通插裝閥。
[0018]所述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進液口處,五個所述二通插裝閥的控制口處,所述第一溢流閥2-3、第二溢流閥3-3的進液口處各設有一阻尼塞。
[0019]所述第一二位二通液控方向閥2-4、所述第一溢流閥2-3插裝在所述第二二通插裝閥2的控制蓋板內(nèi);所述第二二位二通液控方向閥3-4、所述第二溢流閥3-3插裝在所述第三二通插裝閥3的控制蓋板內(nèi),能夠使得本發(fā)明的振動控制閥結構緊湊、體積小、質(zhì)量輕。
[0020]如圖2所示,所述閥體的回油接口 T,所述第一工作接口 A,以及第二工作接口 B對應的主油路孔均成型為長腰型孔,所述長腰型孔由兩平行直線段,以及設置在所述兩平行直線段兩端的兩半圓弧圍成,其中,所述半圓弧的直徑等于所述二通插裝閥的通徑,所述平行直線段的長度加上所述半圓弧的直徑不大于所述回油接口 T,所述第一工作接口 A,以及所述第二工作接口 B各自的油口螺紋小徑。閥體上的各主油路孔的形狀設計成長腰型孔,能夠增大各主油路接口的通油面積,提高通油能力,同時降低了壓力損失。
[0021]本發(fā)明的二通插裝式振動控制閥的工作過程:
(I)發(fā)動機怠速及壓路機不振動時
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第一電磁鐵6、第二電磁鐵7均失電(電磁鐵不吸合)時,因第五二通插裝閥5、第一二通插裝閥1、第四二通插裝閥4以及第一二位二通液控方向閥2-4、第二二位二通液控方向閥3-4的控制口回液均失壓(卸荷),而由于第一二位二通液控方向閥2-4、第二二位二通液控方向閥3-4的控制口回液失壓(卸荷),從而導致第二二通插裝閥
2、第三二通插裝閥3因各自的控制端被截斷而關閉;從液壓泵進來的油經(jīng)由第五二通插裝閥5,流往回油接口 T流回油箱,液壓泵空載運行,同時,由于液壓馬達的第一工作接口(A),第二工作接口(B)處的液壓較大,第一工作接口(A),第二工作接口(B)處的液體分別通過開啟的第一二通插裝閥1、第四二通插裝閥4,經(jīng)由第五二通插裝閥5,流回油箱。
[0022](2)液壓馬達正轉(zhuǎn)(相對于壓路機為大振起振以及大振工況工作)
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第一電磁鐵6得電時(其閥芯右移),因此時第四二通插裝閥4控制口,以及第二二位二通液控方向閥3-4的控制口均與進油道相通,而導致從進油接口(P)處進的油分別流向第四二通插裝閥4控制口,以及第二二位二通液控方向閥3-4的控制口,使得第四二通插裝閥4因控制口進液而關閉,第二二位二通液控方向閥3-4因控制口進液而閥芯左移,從而使得第三二通插裝閥3因控制端回液失壓處于待開啟狀態(tài)(控制口與回油道連通卸荷)。
[0023]而同時第一二通插裝閥I的控制口,以及第一二位二通液控方向閥2-4的控制口均因與回油道相通而導致各自的控制口回液失壓;第一二通插裝閥I控制口失壓而處于待開啟狀態(tài),而第一二位二通液控方向閥2-4因控制端失壓而使得閥芯左移,從而導致第二二通插裝閥2因控制端被截斷而關閉;即此時該第一、第三二通插裝閥均處于待開啟狀態(tài),而第二二通插裝閥2和第四二通插裝閥4處于關閉狀態(tài),而第五二通插裝閥5的控制口也進有壓力油,其處于關閉狀態(tài);此時,液壓泵來油從第一二通插裝閥I進口進入并頂起其閥芯,經(jīng)其出口進入閥體的第一工作油道及第一工作接口(A)進入液壓馬達的第一油口,啟動液壓馬達正轉(zhuǎn)(相對于壓路機為大振起振及大振工作),液壓馬達的內(nèi)部排油經(jīng)液壓馬達第二油口進入閥體的第二工作接口(B),并沿第二工作油道,從第三二通插裝閥3的進口進入并頂起其閥芯,經(jīng)其出口進入閥體的回油道,經(jīng)回油接口(T)流回液壓系統(tǒng)油箱。若該液壓馬達正轉(zhuǎn)過程(即壓路機大振過程)中,液壓系統(tǒng)出現(xiàn)過載,由第一溢流閥2-3調(diào)定壓力卸荷。
[0024](3)液壓馬達正轉(zhuǎn)停轉(zhuǎn)(相當于壓路機為大振停振)
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第一電磁鐵6失電(其閥芯回到中位),此時,第二二位二通液控方向閥3-4的控制口由原來的進液變成回液,使得其閥芯右移,第三二通插裝閥3因其控制端被截斷而關閉,從第二工作接口(B)流出的油通過第二梭閥8-2,往第四二通插裝閥4的控制端進液從而使得第四二通插裝閥4關閉,由于第三二通插裝閥3、第四二通插裝閥4、第二梭閥8-2的堵塞,從第二工作接口(B)流出的液體在第二溢流閥3-3的調(diào)定壓力下形成回油背壓,形成的回油背壓迫使液壓馬達正轉(zhuǎn)停轉(zhuǎn)。若該液壓馬達正轉(zhuǎn)停振過程(即壓路機大振停振過程)中,液壓系統(tǒng)出現(xiàn)過載,由第二溢流閥3-3調(diào)定壓力卸荷。
[0025](4)液壓馬達反轉(zhuǎn)(相當于壓力機為小振起振及小振工況工作)
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第二電磁鐵7得電(其閥芯左移),因此時第一二通插裝閥I控制口,以及第一二位二通液控方向閥2-4的控制口均與進油道相通,而導致從進油接口(P)處進的油分別流向第一二通插裝閥I控制口,以及第一二位二通液控方向閥2-4的控制口,使得第一二通插裝閥I因控制口進液而關閉,第一二位二通液控方向閥2-4因控制口進液而閥芯右移,從而使得第二二通插裝閥2因控制端回液失壓處于待開啟狀態(tài)(控制口與回油道連通卸荷)。
[0026]而同時第四二通插裝閥4的控制口,以及第二二位二通液控方向閥3-4的控制口均因與回油道相通而導致各自的控制口回液失壓;第四二通插裝閥4控制口失壓而處于待開啟狀態(tài),而第二二位二通液控方向閥3-4因控制端失壓而使得閥芯右移,從而導致第三二通插裝閥3因控制端被截斷而關閉;即此時該第二、第四二通插裝閥均處于待開啟狀態(tài),而第一二通插裝閥I和第三二通插裝閥3處于關閉狀態(tài),而第五二通插裝閥5的控制口也進有壓力油,其處于關閉狀態(tài);此時,液壓泵來油從第四二通插裝閥4進口進入并頂起其閥芯,經(jīng)其出口進入閥體的第二工作油道及第一工作接口(B)進入液壓馬達的第二油口,啟動液壓馬達反轉(zhuǎn)(相對于壓路機為小振起振及小振工作),液壓馬達的內(nèi)部排油經(jīng)液壓馬達第一油口進入閥體的第一工作接口(A),并沿第一工作油道,從第二二通插裝閥2的進口進入并頂起其閥芯,經(jīng)其出口進入閥體的回油道,經(jīng)回油接口(T)流回液壓系統(tǒng)油箱。若該液壓馬達反轉(zhuǎn)過程(即壓路機小振過程)中,液壓系統(tǒng)出現(xiàn)過載,由第二溢流閥3-3調(diào)定壓力卸荷。
[0027](5)液壓馬達反轉(zhuǎn)停轉(zhuǎn)(相當于壓路機為小振停振)
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第二電磁鐵7失電(其閥芯回到中位),此時,第一二位二通液控方向閥2-4的控制口由原來的進液變成回液,使得其閥芯右移,第二二通插裝閥2因其控制端被截斷而關閉,從第一工作接口(A)流出的油通過第一梭閥8-1,往第一二通插裝閥I的控制端進液從而使得第一二通插裝閥I關閉,由于第二二通插裝閥2、第一二通插裝閥1、第一梭閥8-1的堵塞,從第一工作接口(A)流出的液體在第一溢流閥2-3的調(diào)定壓力下形成回油背壓,形成的回油背壓迫使液壓馬達反轉(zhuǎn)停轉(zhuǎn)。若該液壓馬達反轉(zhuǎn)停轉(zhuǎn)過程(即壓路機小振停振過程)中,液壓系統(tǒng)出現(xiàn)過載,由第一溢流閥2-3調(diào)定壓力卸荷。
[0028](6)液壓馬達正轉(zhuǎn)換向為反轉(zhuǎn)(相當于壓路機大振換小振)
液壓馬達正轉(zhuǎn)換向為反轉(zhuǎn),須經(jīng)正轉(zhuǎn)停轉(zhuǎn)后,才換向為反轉(zhuǎn)(相當于壓路機大振換小振)。
[0029](7)液壓馬達反轉(zhuǎn)換向為正轉(zhuǎn)(相當于壓路機小振換大振)
同理,液壓馬達反轉(zhuǎn)換向為正轉(zhuǎn),須經(jīng)反轉(zhuǎn)停轉(zhuǎn)后,才換向為正轉(zhuǎn)(相當于壓路機小振換大振)。
[0030]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保護范圍之中。
【權利要求】
1.一種二通插裝式振動控制閥,包括 閥體,所述閥體上成型有插裝腔,以及與液壓泵的出油口連通的進油接口(P),與液壓系統(tǒng)的回油箱連通的回油接口(T),分別與液壓馬達兩端的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連通的第一工作接口(A),和第二工作接口(B); 主回路,所述主回路插裝在所述閥體的所述插裝腔內(nèi),包括由五個二通插裝閥,以及一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構成的方向控制回路,其中 第一二通插裝閥(I)設置在所述進油接口(P)與所述第一工作接口(A)之間控制所述進油接口(P)往所述第一工作接口(A)的供液,第三二通插裝閥(3)設置在所述第二工作接口(B)與所述回油接口(T)之間,控制所述第二工作接口(B)朝所述回油接口(T)之間的回液,所述第一二通插裝閥(I)與所述第三二通插裝閥(3) —同開啟時,構成大振分回路;第四二通插裝閥(4)設置在所述進油接口(P)與第二工作接口(B)之間控制所述進油接口(P)往所述第二工作接口(B)的供液,第二二通插裝閥(2)設置在所述第一工作接口(A)與所述回油接口(T)之間,控制所述第一工作接口(A)朝所述回油接口(T)之間的回液,所述第四二通插裝閥(4)與所述第二二通插裝閥(2) —同開啟時,構成小振分回路; 停振分回路,其中所述停振分回路設有兩套,一套控制大振停振,一套控制小振停振;空載回油分回路,所述空載回油分回路實現(xiàn)發(fā)動機怠速或壓路機不振動時,液壓泵的空載回油; 其特征在于: 大振停振分回路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三二通插裝閥(3)控制口處,控制所述第三二通插裝閥(3)處于待開啟狀態(tài) 或關閉狀態(tài)的第二二位二通液控方向閥(3-4),設置在所述第三二通插裝閥(3)的控制口與回油道之間,調(diào)定小振分回路中過載保護液壓力和大振停振分回路中背壓液壓力的第二溢流閥(3-3),以及設置在所述第四二通插裝閥(4)的控制口處控制第四二通插裝閥(4)處于待開啟狀態(tài)或關閉狀態(tài)的第二梭閥(8-2),其中所述第二二位二通液控方向閥(3-4)的進(出)液口與所述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第一工作油口Ca)相通,控制口與所述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第二工作油口(b)相通,出(進)液口與所述第三二通插裝閥(3)控制口相通;所述第二梭閥(8-2)的兩進液口分別與所述第二工作接口(B),以及所述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第二工作油口(b)相通,出液口與所述第四二通插裝閥(4)相通;所述第二溢流閥(3-3)的進液口與所述第三二通插裝閥(3)的控制口相通,出液口與所述回油道相通; 小振停振分回路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二二通插裝閥(2)控制口處,控制所述第二二通插裝閥(2)處于待開啟狀態(tài)或關閉狀態(tài)的第一二位二通液控方向閥(2-4),設置在所述第二二通插裝閥(2)的控制口與回油道之間,調(diào)定大振分回路中過載保護液壓力和小振停振分回路中背壓液壓力的第一溢流閥(2-3),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一二通插裝閥(I)的控制口處控制第一二通插裝閥(I)處于待開啟狀態(tài)或關閉狀態(tài)的第一梭閥(8-1),其中所述第一二位二通液控方向閥(2-4)的進(出)液口與所述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第二工作油口(b)相通,控制口與所述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第一工作油口(a)相通,出(進)液口與所述第二二通插裝閥(2)控制口相通;所述第一梭閥(8-1)的兩進液口分別與所述第一工作接口(A),以及所述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第一工作油口(a)相通,出液口與所述第一二通插裝閥(I)相通;所述第一溢流閥(2-3)的進液口與所述第二二通插裝閥(2)的控制口相通,出液口與所述回油道相通; 空載回油分回路,所述空載回油分回路包括第五二通插裝閥(5),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五二通插裝閥(5)控制口處,控制所述第五二通插裝閥(5)處于待開啟狀態(tài)或關閉狀態(tài)的第三梭閥(8-3),所述第五二通插裝閥(5)的進液口與進油接口(P)相通,出液口與回油接口(T)相通;所述第三梭閥(8-3)的兩進液口分別所述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第一工作油口(a)和第二工作油口(b)相通,所述第三梭閥(8-3)的出液口與所述第五二通插裝閥(5)的控制口相通; 所述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第一電磁鐵(6)得電,所述第二二通插裝閥(2)的控制口在所述第一溢流閥(2-3)的調(diào)定壓力下關閉,所述第四二通插裝閥(4)的控制口進液而關閉,所述第一二通插裝閥(I)和所述第三二通插裝閥(3)控制口回液而開啟,實現(xiàn)大振; 所述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所述第一電磁鐵(6)失電,所述第二二位二通液控方向閥(3-4)因其控制口回液而被截斷,所述第三二通插裝閥(3)的控制口因所述第二二位二通液控方向閥(3-4)被截斷而關閉,從所述液壓馬達的所述第二工作接口(B)流出的液體的通過所述第二梭閥(8-2),往所述第四二通插裝閥(4)的控制端進液從而使得所述第四二通插裝閥(4)關閉,從所述第二工作接口(B)流出的液體在所述第三二通插裝閥(3)、所述第四二通插裝閥(4)、所述第二梭閥(8-2)處形成堵塞,并在所述第二溢流閥(3-3)的調(diào)定壓力下形成回油背壓迫使液壓馬達正轉(zhuǎn)停轉(zhuǎn),實現(xiàn)大振停振; 所述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第二電磁鐵(7)得電,所述第一二通插裝閥(I)的控制口進液而關閉,所述第三二通插裝閥(3)控制口在所述第二溢流閥(3-3)的調(diào)定壓力下關閉,所述第二二通插裝閥(2)和所述第四二通插裝閥(4)的控制口分別回液而開啟,實現(xiàn)小振;所述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所述第二電磁鐵(7)失電,所述第一二位二通液控方向閥(2-4)因其控制口回液被截斷,所述第二二通插裝閥(2)的控制口因所述第一二位二通液控方向閥(2-4)被截斷而關閉,從所述液壓馬達的所述第一工作接口(A)流出的液體通過所述第一梭閥(8-1 ),往所述第一二通插裝閥(I)的控制端進液從而使得所述第一二通插裝閥(I)關閉,從所述液壓馬達的所述第一工作接口(A)流出的液體在所述第二二通插裝閥(2)、所述第一二通插裝閥(I)、所述第一梭閥(8-1)處形成堵塞,并在所述第一溢流閥(2-3)的調(diào)定壓力下形成回油背壓,迫使液壓馬達反轉(zhuǎn)停轉(zhuǎn),實現(xiàn)小振停振; 所述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所述第一電磁鐵(6),以及所述第二電磁鐵(7)均失電時,所述第五二通插裝閥(5)的控制口回液而開啟,實現(xiàn)發(fā)動機怠速或壓路機不振動時,液壓泵的空載回油。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通插裝式振動控制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二通插裝閥(2)、所述第三二通插裝閥(3)為閥芯上設有阻尼孔的二通插裝閥。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二通插裝式振動控制閥,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進液口處,五個所述二通插裝閥的控制口處,所述第一溢流閥(2-3)、第二溢流閥(3-3)的進液口處各設有一阻尼塞。
4.根據(jù)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二通插裝式振動控制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位二通液控方向閥(2-4)、所述第一溢流閥(2-3)插裝在所述第二二通插裝閥(2)的控制蓋板內(nèi);所述第二二位二通液控方向閥(3-4)、所述第二溢流閥(3-3)插裝在所述第三二通插裝閥(3)的控制蓋板內(nèi)。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二通插裝式振動控制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閥體的回油接口(T),所述第一工作接口(A),以及第二工作接口(B)的主油路孔均成型為長腰型孔,所述長腰型孔由兩平行直線段,以及設置在所述兩平行直線段兩端的兩半圓弧圍成,其中,所述半圓弧的直徑等于所述二通插裝閥的通徑,所述平行直線段的長度加上所述半圓弧的直徑不大于所述回油接口(T),所述第一工作接口(A),以及所述第二工作接口(B)各自的油口螺紋小徑 。
【文檔編號】F15B13/02GK103511375SQ201210198133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6月15日
【發(fā)明者】郭熛, 王育青, 邰小琴, 戴明翰 申請人:泊姆克(天津)液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