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冷卻器置于船舷外的油路系統。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通常在船舶左右兩舷或船底各設一個海水箱,分別為高位海水箱和低位海水箱;高位海水箱在舷側較高處開孔設置格柵,低位海水箱在船底板或舷側較低處開孔設置格柵,兩個海水箱通過海水總管相連接供應船舶冷卻水、消防水和壓載水等用水。
而,液壓油的冷卻基本上有水冷和風冷兩種,其中水冷用的比較多,且大多數的冷卻器都是位于船體內部的,并由海水箱提供冷卻水,但是針對小型清潔船上,該種結構非常不實用,且設置的結構過于復雜,成本也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改進的冷卻器置于船舷外的油路系統。其冷卻器靠近明輪的后方并位于舷外,由大流量且相對干凈的水對油路進行冷卻,使得回油能夠達到最佳的冷卻效果,同時,能夠隨時將冷卻器自舷側取出進行清理,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而且特別適用于小型水面清潔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冷卻器置于船舷外的油路系統,其包括具有回油口和出油口的油箱、通過出油管與出油口相連通的工作元器件、通過第一回油管與工作元器件相連通的冷卻器、用于將冷卻器與回油口相連通的第二回油管,其中冷卻器能夠拆卸的設置在船舷的外側,且位于明輪的后方靠近明輪設置,當船位于水面上時,冷卻器位于液面以下。
優(yōu)選地,船舷的外側設有安裝槽,冷卻器能夠沿著豎直方向插接在安裝槽內。
優(yōu)選地,構成安裝槽的兩側臂形成的槽口寬度自船舷內向外逐漸變小,冷卻器設有與槽口相匹配的缺角。由槽口和缺角的配合設置,便于冷卻器的穩(wěn)定安裝。
優(yōu)選地,冷卻器包括與第一回油管相連通的第一腔體、與第二回油管相連通的第二腔體、用于將第一腔體與第二腔體相連通的多根導流管、以及用于將第一腔體和第二腔體固定連接的定位架,其中多個導流管構成與船外水換熱的核心部件,且將液壓油自第一腔體導入第二腔體內。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具體實施和優(yōu)選方面,多根導流管均勻分布在第一腔體和第二腔體之間,且與第一腔體連接端部高于與第二腔體連接的端部;多根導管相互平行設置。
優(yōu)選地,分別在第一腔體和第二腔體上設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第一回油管和第二回油管分別通過軟管與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相連通。
進一步的,冷卻器還包括分別設置在第一腔體和第二腔體外側面上的插槽、能夠沿著豎直方向插入插槽中的能夠對水進行過濾的格柵板。
具體的,在格柵板朝外的側上部還有便于將格柵板自插槽中取出的把手部。
此外,工作元器件與第一回油管通過球閥三通相連接。球閥三通的主要目的便于停機檢修或冷卻器表面清理時,只需要打開中間球閥,同時關閉兩側的球閥即可;反之需要冷卻時,關閉中間球閥,打開兩側球閥即可。
優(yōu)選地,油路系統還包括分別連接在回油口和出油口處的回油濾芯和出油濾芯;設置在出油管上用于將油箱內液壓油泵入工作元器件的泵和電機;用于將第一回油管與第二回油管相連通的第三回油管;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一回油管、所述第二回油管及所述第三回油管上控制閥。
由于以上技術方案的實施,本發(fā)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yōu)點:
本發(fā)明的冷卻器靠近明輪的后方并位于舷外,由大流量且相對干凈的水對油路進行冷卻,使得回油能夠達到最佳的冷卻效果,同時,能夠隨時將冷卻器自舷側取出進行清理,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而且特別適用于小型水面清潔船。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油路系統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另一視角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中冷卻器的放大示意圖(拆除格柵板后);
其中:1、油箱;10、回油口;11、出油口;2、出油管;3、工作元器件;4、第一回油管;5、冷卻器;50、缺角;51、第一腔體;52、第二腔體;53、導流管;54、插槽;55、格柵板;550、把手部;56、定位架;57、提手;6、第二回油管;7、明輪;8、安裝槽;80、槽口;9、球閥三通;12、回油濾芯;13、出油濾芯;14、泵;15、電機;16、第三回油管;17、控制閥;a、第一接口;b、第二接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的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參見圖1至圖3,本實施例所涉及小型的水面清潔船的油路系統,其包括具有回油口10和出油口11的油箱1、通過出油管2與出油口10相連通的工作元器件3、通過第一回油管4與工作元器件3相連通的冷卻器5、用于將冷卻器5與回油口10相連通的第二回油管6,其中冷卻器5能夠拆卸的設置在船舷的外側,且位于明輪7的后方靠近明輪7設置,當船位于水面上時,冷卻器5位于液面以下。在此注明一下,申請人定義明輪7的后方,應該根據本領域常識理解為船頭為前,船尾為后,船向前方行駛。
具體的,在船舷的外側設有安裝槽8,冷卻器5能夠沿著豎直方向插接在安裝槽8內。
構成安裝槽8的兩側臂形成的槽口80寬度自船舷內向外逐漸變小,冷卻器5設有與槽口80相匹配的缺角50。由槽口80和缺角50的配合設置,便于冷卻器5的穩(wěn)定安裝。
冷卻器5包括與第一回油管4相連通的第一腔體51、與第二回油管6相連通的第二腔體52、用于將第一腔體51與第二腔體52相連通的多根導流管53、分別設置在第一腔體51和第二腔體52外側面上的插槽54、能夠沿著豎直方向插入插槽54中的能夠對水進行過濾的格柵板55、用于將第一腔體51和第二腔體52固定連接的定位架56、設置在定位架56上的提手57。
多個導流管53構成與船外水換熱的核心部件,且將液壓油自第一腔體51導入第二腔體52內。
多根導流管53均勻分布在第一腔體51和第二腔體52之間,且與第一腔體51連接端部高于與第二腔體52連接的端部;多根導管53相互平行設置。
同時,分別在第一腔體51和第二腔體52上設有第一接口a和第二接口b,第一回油管4和第二回油管5分別通過軟管(圖中未顯示)與第一接口a和第二接口b相連通。
具體的,在格柵板55朝外的側上部還有便于將格柵板55自插槽中取出的把手部550。
工作元器件3與第一回油管4通過球閥三通9相連接。球閥三通9的主要目的便于停機檢修或冷卻器表面清理時,只需要打開中間球閥,同時關閉兩側的球閥即可;反之需要冷卻時,關閉中間球閥,打開兩側球閥即可。
此外,上述的油路系統還包括分別連接在回油口10和出油口11處的回油濾芯12和出油濾芯13;設置在出油管2上用于將油箱1內液壓油泵入工作元器件3的泵14和電機15;用于將第一回油管4與第二回油管6相連通的第三回油管16;分別設置在第一回油管4、第二回油管6及第三回油管16上控制閥17。
以上對本發(fā)明做了詳盡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領域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發(fā)明的內容并加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發(fā)明的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