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腿結構體及帶桌面家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家具的腿結構體及具備該腿結構體的帶桌面家具。
背景技術:
隨著近年來辦公室中辦公形式的多樣化,工作人員對使用的辦公器具也逐漸有多樣性的需求。特別是在最近,工作人員無固定的自己的座位,將該每次適宜的辦公桌或桌子就只作為屆時的自己的座位,隨機應變地應對個人的任務或者集體會議等,采用像這樣的所謂自由地點形式的辦公形式的辦公室正在逐漸增多。在這種情況下,對應自由地點的收容個人用物品或文件的小推車及單人用的辦公桌等產品相對比較有進展,而對應作為主要在會議等中使用的大型桌子則相應進展的較遲緩。即,在自由地點形式的辦公室中,作為會議用的大型桌子,使用的是由固定式的腿結構體支撐桌面的現(xiàn)有的桌子。
在將這樣的桌子多臺并列配置的情況下,特別是在使多臺桌子的矩形桌面的短邊側相互對接配置時,因為設置在桌子的彼此相鄰位置上的腿支柱常被固定位于桌面的邊緣部分附近,所以該腿支柱成為坐在桌面彼此相鄰位置處的人的腳的障礙物而引起妨礙的情況很多。另外,即使想預先將小推車放到在桌面彼此間相鄰的位置的桌面下空間處,也因腿支柱成為障礙而不得不將小推車放到任意一個桌面下空間處,其結果導致該小推車成為工作者的障礙物。為了消除這種不便之處,此前,只好預先另外準備應當配置在相鄰位置的腿支柱,必要時拆下標準的腿結構體,換上配置在相鄰位置的腿支柱,此外別無它法。因此,產生了其他部件的準備及剩余部件的管理方面所需要的負擔增大的問題。
一方面,也有考慮,作為能夠對應桌面由腿結構體變更支撐位置的桌子,其構成是在使桌面的中央部分支撐在1個框架上的同時,在該框架的兩側端部分別可旋轉地安裝2個1組的副框架,在各副框架的前端部上設置腿支柱(例如參照日本特許文獻1)。這種桌子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夠通過旋轉動作適當變更在框架各端部的一對副框架之間的位置關系,能夠利用通用的腿結構體應對各種桌面形狀或大小。另外,在使副框架移動到對應桌面的位置的狀態(tài)下,將副框架螺紋緊固于桌面的下面,以此謀求對桌面支撐的穩(wěn)定化。
特許文獻1日本特愿2001-395515說明書但是,即使用了具有這樣構成的腿結構體的桌子,若不是預先使副框架相互向相反方向旋轉,以使位于框架的兩側端部的一對腿支柱之間有某種程度分離,就不能穩(wěn)定地支撐桌面。即,在使這樣的桌子多個相鄰配置的情況下,在其相鄰位置,為了使腿支柱不被配置在桌面的邊緣部分附近,框架和所有的副框架就要呈平面視幾乎成一直線地配置,因此,腿結構體本身的自立性受到損害,不能起到作為桌子的本來的機能。從而,可以說即便是在應用了這種桌子的情況下,上述的不便之處依然不能消除,作為在自由地點形式的辦公室中的會議用桌仍不合適。
發(fā)明內容
由此,本發(fā)明鑒于以上問題,作為其主要目的是提供能夠對應各種形狀的桌面進行穩(wěn)定支撐,且還能夠在自由地點形式的辦公室中適宜地使用的腿結構體及利用了該腿結構體的帶桌面家具。
即,本發(fā)明的腿結構體,其特征在于具有配置在桌面的下面?zhèn)鹊耐润w安裝基座和安裝在該腿體安裝基座上的腿體,并且,將至少一個腿體相對于腿體安裝基座可變更安裝角度地配置。
如果構成這樣的腿結構體,適當調整變更腿體相對于腿體安裝基座的安裝角度,就能夠通過該腿體在對應桌面形狀的適當位置穩(wěn)定地支撐桌面。另外,若是具備了這種腿結構體的帶桌面家具,在使這些帶桌面家具多臺相鄰配置的情況下,因為只要將配置在其相鄰位置的腿體的位置,變更到不構成妨礙工作者的腳或配置在桌面下的小推車等的位置即可,所以,能夠作為在自由地點形式的辦公室中作為會議用桌子等使用非常順手的器具使用。另外在本發(fā)明中,相對于腿體安裝基座安裝角度可變更地安裝的桌腿,既可以是1個也可以是多個,腿體安裝基座的數(shù)量也沒有特別的限定。
在此,若將多個腿體安裝角度可變更地安裝到腿體安裝基座上,則腿體的配置位置的自由度提高,所以可以在多種形式的辦公室中,作為多種用途使用具備了該腿結構體的帶桌面家具等器具。
特別是,對于腿體安裝基座,可以應用各自獨立地配置在桌面的下面?zhèn)鹊亩鄠€獨立部件,若要在這些腿體安裝基座上安裝角度可變更地分別安裝各自的腿體,就能構成如同上述的合適的腿結構體或具備了該腿結構體的帶桌面家具。
另外,對于腿體安裝基座,可以應用配置在桌面的下面?zhèn)鹊男纬梢惑w的部件,形成在該腿體安裝基座的多處,安裝角度可變地配置各自的腿體,在通過使各腿接觸地面來支撐桌面的狀態(tài)下具有自立性的腿結構體,也能與上述同樣、構成適宜的腿結構體或具備了該腿結構體的帶桌面家具。
作為這種由成一體的部件構成的腿體安裝基座,舉例如由安裝到桌面的下面?zhèn)?、具有多個角部呈框狀的框架體構成,可以將多個腿體分別安裝角度可變更地分別安裝在該框架體的角部,來構成腿結構體。
或者,其構成可以是,作為腿體安裝基座應用由安裝到桌面的下面?zhèn)鹊?、具有多個角部呈框狀的框架體構成的,且各腿體的配置位置,可以選擇性地轉換至都置于桌面的邊緣部分附近的外側支撐位置,和離開桌面邊緣部分而靠近框架體的內側支撐位置。即使這樣做,因為能夠將腿體變換到外側支撐位置和內側支撐位置,特別是在將具備了該腿結構體的帶桌面家具多臺相鄰配置的情況下,將配置在其相鄰位置的腿體置于內側支撐位置,由此能夠做到不構成工作者的腳或放置在桌面下的小推車等的障礙物,能夠作為在自由地點形式的辦公室中作為會議用桌子等非常順手的帶桌面家具使用。
為了簡易且具體的實現(xiàn)以上的構成,優(yōu)選為在腿體上,對應形成于腿體安裝基座上的安裝部形成可旋轉地被安裝的被安裝部件。更具體地講,若在腿體上,設有形成有與腿體安裝基座的安裝部相對應的被安裝部的腿構架和一體地固定在該腿構架上的腿支柱,就能夠降低構造的復雜化。另外,在腿體上,若其構成為設有在腿構架和腿支柱之間沿著桌面的下面延伸的腿支撐條,且該腿支撐條固定在桌面上,則能夠給腿體上的腿支撐條賦予承載桌面的機能,因此,能夠更穩(wěn)定的支撐桌面。再者,在腿體上,若在腿支柱的下端部設置沿著地面延伸的腳座,則能夠用最少2個腿體穩(wěn)定地支撐桌面,因此,能夠謀求部件數(shù)量的降低及成本削減。并且,如果將具備呈“T”字、倒“T”字或“工”字形狀腿體的腿結構體應用于會議桌等,則能夠在提高桌面的穩(wěn)定性同時,還可極力減少在該會議桌中成為對參加會議的工作者的腳的障礙物的腿支柱的數(shù)量。
另外,為了更高的提高桌腿的配置位置的自由度,優(yōu)選是將腿體相對于腿體安裝基座可360度水平旋轉地配置。
另外,在不將腿體從腿體安裝基座取下的情況下進行安裝角度的變更時,為了使得在其動作范圍內不存在其他的腿體,確保順暢的腿體的動作,可在腿結構體上,設有在腿體相對于腿體安裝基座的安裝角度變更動作時避免與其他腿體干涉的退避機構。
在將多個帶桌面家具像上述那樣相鄰配置的情況下,特別是對于有效地利用腿結構體的構成提高這些帶桌面家具的穩(wěn)定度,其構成優(yōu)選為在腿體上,設有向與相對于腿體安裝基座的腿體的安裝方向不同的方向突出的連結部,該連結部和支撐其他桌面的腿結構體的腿體所具有的連結部能夠相互連接。
具體地講,如果是在連結部設有能夠向其突出方向滑行移動的滑塊,將上述向突出方向推出的滑塊連結到支撐其他桌面的腿結構體的腿體所具有的連結部這樣的構成,或者是利用介于連結部和支撐其他桌面的腿結構體的腿體所具有的連結部之間的連接器具,能夠將這些連結部相互連結這樣的構成,則能夠容易地謀求被連結的腿結構體之間的穩(wěn)定性和其連接操作的簡易化。
圖1是表示應用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案的桌子的立體圖。
圖2是表示圖1的正視圖。
圖3是表示圖1的仰視圖。
圖4是同時表示同一實施方案的腿體和框架體的立體圖。
圖5是沿圖3中的III-III線的剖面圖。
圖6是由同一實施方案模式地表示腿體的旋轉狀態(tài)的平面圖。
圖7是表示將同一實施方案的桌子多臺相鄰配置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
圖8是表示圖7的正視圖。
圖9是表示圖7的仰視圖。
圖10是表示應用了關于同實施方案的第1個變形例的多臺桌子的相鄰部位的立體圖。
圖11是表示同一實施方案的仰視圖。
圖12是表示將同一變形例多臺相鄰配置的狀態(tài)的仰視圖。
圖13是表示將同一變形例的腿體安裝到框架體的狀態(tài)的剖面圖。
圖14是表示應用了有關同一實施方案的第2個變形例的多臺桌子的相鄰部位的立體圖。
圖15是表示圖14的仰視圖。
圖16是表示將同一變形例多臺相鄰配置的狀態(tài)的仰視圖。
圖17是表示將同一變形例的腿體安裝到框架上的狀態(tài)的剖面圖。
圖18是表示在應用了本發(fā)明的第2實施方案的桌子中的腿體的一個配置例子的立體圖。
圖19是表示同配置例子的圖。
圖20是擴大表示同一實施方案的要部的剖面圖。
圖21是表示同一實施方案中的腿體及桌子的另一配置例子的平面圖。
圖22是表示同一另一個配置例子的圖。
圖23是表示應用了同實施方案及有關他的變形例的多臺桌子配置的例子的平面圖。
圖24是擴大表示同一變形例的要部的剖面圖。
標號說明1 桌面
2 腿體安裝基座(框架體)3 腿體23 安裝部31 腿構架32 腿支柱34 被安裝部36a3滑塊39 連接件100 桌面120 腿體安裝基座130、130’ 腿體131 腿構架132 腿支柱133 腿支撐條134 腳座K1、K1’、K2’ 腿結構體K2 腿結構體M 退避機構P 外側支撐位置Q 內側支撐位置T1、T1’、T1” 帶桌面家具(桌子)T2、T2’ 帶桌面家具(桌子)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案進行說明。
<第1實施方案>如圖1、圖2及圖3所示,該第1實施方案,是被應用在為了適于在所謂自由地點形式的辦公室中作為會議用大型桌子等使用而構成的、作為帶桌面家具的桌子T1上的腿結構體K1。即,該桌子T1是由腿結構體K1和被其支撐的桌面1構成的。在本實施方案中作為桌面1,采用的是木制的矩形桌面,但是并不必僅限于此。在此,在本實施方案中的桌面1是平面視寬度約為2400mm、進深約1400mm的比較大型的桌面。
腿結構體K1由被安裝在桌面1的下面?zhèn)鹊?、屬于一體構造部件的作為腿體安裝基座的框架體2,和被安裝在框架體2上的多個腿體3構成。在本實施方案中,將由角管材料構成的共計4根框架構件21、22組成平面視呈矩形框狀形成框架體2,在該框架體2的4個角部,分別組裝共計4根的腿體3。
若具體地說明,如圖1、圖2及圖3所示,框架體2由以規(guī)定距離分離地對向配置的一對框架構件21、21和與這些框架構件21成90度的角度配置的一對框架構件22、22構成,將長度尺寸較大的框架構件21與桌面1的長邊平行地配置,將長度尺寸較小的框架構件22與桌面1的短邊平行地配置。并且,將框架構件22的長度方向的兩端緣以抵接到由框架構件21的長度方向的兩端略向內靠的位置上的狀態(tài)進行焊接該部位等,構成呈矩形框狀的框架體2。即,該框架體2在4個角部使各框架體構件21的兩側端部從內側向桌面1的短邊側突出。進一步如圖4及圖5所示,在該突出端,形成組裝各腿體3的安裝部23。該安裝部23由平面視呈圓形環(huán)狀的安裝部主體23a和由焊接等固定在該安裝部主體23a上的金屬板構成的安裝片23b構成,將該安裝片23b從端部插入到框架構件21,并通過焊接等安裝在其內壁上面。即,安裝部主體23a具有框架構件21的上下尺寸的約一半的厚度,并將環(huán)狀的內周面形成螺紋孔23a1。另外,在將安裝片23b固定在框架構件21上的狀態(tài)下,安裝部主體23a的上表面23a2和框架構件21的上表面21a略成同一平面。另外,在框架構件21的各側端部上,沿長度方向并列地形成若干個(圖中為3個)上下貫通的貫通孔21h,利用被從下方插入到這些貫通孔21h的螺栓21B,將框架體2安裝到桌面1的下面。為此,在桌面1的下面一側上對應上述各貫通孔21h埋設螺母部件1N1。另外,安裝片23b上也形成對應上述貫通孔21h的貫通孔23bh。
腿體3,如圖4及圖5所示,具有借助連結片33一體地組裝被安裝到框架體2上的腿構架31和以直立姿勢接觸地面的腿支柱32的構成,4根腿體3都形成同樣的結構。腿構架31是由與上述的框架構件21、22同樣粗細的角管構成并以水平姿勢設置的,在其一側端部上,形成有與形成于框架體2上的安裝部23相對應的被安裝部34。
該被安裝部34,由具有與安裝部主體23a略同樣大小及形狀的被安裝部主體34a和由焊接等固定到該被安裝部主體34a上的金屬板構成的安裝片34b構成,將安裝片34b從端部插入到腿構架31并通過焊接等安裝在其內壁下面。即,被安裝部主體34a具有腿構架31的上下尺寸的約一半的厚度且呈圓形環(huán)狀,并將其環(huán)狀的內周設成螺栓插入孔34a1。另外,在將安裝片34b固定在腿構架31上的狀態(tài)下,被安裝部主體34a的下表面34a2和腿構架31的下表面31a略成同一平面。
如圖4所示的腿支柱32,是將桌面1支撐至規(guī)定高度位置的部件,在本實施方案中,由具有規(guī)定長度尺寸的角管材料構成。另外,在該腿支柱32的下端部安裝有例如樹脂制的墊子部件、為水平調整的調整器或可移動地支撐桌子T1的小腳輪等各種落座部件,但圖示實施例中作為落座部件安裝了墊子部件320。
連結片33是由平面視呈茄子形狀的金屬板構成的,在其基端部側上固定腿構架31的與形成了被安裝部34一側相反一側的端部,在其前端部側上固定腿支柱32。具體的講,該連結片33,其基端部側與前端部側呈銳角(例如約20度)地在他們的相鄰處曲折,且基端部側呈略水平姿勢,前端部側向外側并向斜下方傾斜。在基端部側上,形成能夠在水平方向插入腿構架31端部的平面視コ字形的凹部33a,在腿構架31的上表面31b和連結片33的基端部側的上表面33a略成同一平面的狀態(tài)下將腿構架31的端部插入凹部33a并通過焊接將其固定。另一方面,連接片33的前端部側上,通過在將腿支柱32的上緣32a從下方抵接連結片33的下表面33b的狀態(tài)下進行焊接,將腿支柱32固定到連結片33上。為此,腿支柱32的上緣32a通過對應連結片33的前端部側的傾斜形狀傾斜地切除上端部而形成傾斜的形狀。另外,在該連結片33的基端部側上,在上述凹部33a的兩邊上形成一對、以及在基端緣附近形成一個、共計3個貫通孔33h,以便在將腿體3固定到桌面1上時使所用的螺栓B2穿過。再者,安裝片34b上也在對應連結片33的基端緣附近的貫通孔33h的位置形成貫通孔34bh。另外,為了借助連接片33增強腿構架31和腿支柱32之間的安裝強度,將由金屬板構成的加強筋35,跨設焊接在腿構架31端部的下面以及側端面、連結片33的下面、腿支柱32的直立側面上。
如圖1~圖5所示,在結合將這樣的框架體2和腿體3、構成一體的腿結構體K1時,首先通過螺栓B21的緊固將框架體2安裝到桌面1的下面,接著,將腿體3的被安裝部主體34a對準框架體2的安裝部主體23a,將插入到被安裝部主體34a的螺栓插入孔34a1的螺栓B1緊固入安裝部主體23a的螺紋孔23a1。然后,將該螺栓B1略微松弛,將安裝部主體23a及被安裝部主體34a的中心、即螺栓B1的軸心作為中心,使腿體3相對于框架體2,能夠在上述連結片33觸接在框架構件21及框架構件22的外側面的約270度弱的角度范圍內,如圖6所示那樣旋轉,由此,變得能夠通過在適當?shù)男D位置將螺栓B1鎖緊來變更腿體3相對于框架體2的安裝角度及相對于桌面1的安裝位置。在本實施方案中,特別地,可以在將腿體3配置在桌面1的下面的四角處的位置(以下稱“外側支撐位置P”),和使腿構架31沿著與其最接近框架構件22平行的位置(以下稱“內側支撐位置Q”)這兩個地方,用螺栓B2、3將腿體3固定在桌面1上。為此,要將定位于外側支撐位置P的腿體3固定,則將與在外側支撐位置P處的如圖3、4所示的連結片33的各貫通孔33h相對應的螺母部件1N2分別設置在桌面1的下面的四角處,進一步,若要將定位于內側支撐位置Q的腿體3固定,則將與在內側支撐位置Q處的連結片33的各貫通孔33h相對應的螺母部件1N3設置在桌面1下面的框架構件22的外側面附近。
下面,對本實施方案中的桌子T1的使用方法進行說明。如圖1、圖2及圖3所示,首先,對于單獨使用1臺該桌子T1的場合,因為希望通過腿體3最穩(wěn)定地支撐桌面1,所以將腿體3定位在外側支撐位置P處,通過將螺栓B2、3緊固到桌面1的螺母部件1N2上,即可作為即使在緣部上作用荷重、桌面1也不會傾倒的非常穩(wěn)定的優(yōu)良的桌子T1使用。另一方面,如圖7、圖8及圖9所示,在應用多臺(圖中以2臺為例)該桌子的情況下,例如以桌面1的短邊相互對接的狀態(tài)相鄰配置這些桌子的時候,因為希望的是腿體3不會成為坐在相鄰的桌子T1、T1的相鄰位置工作的人員的腳的障礙物,所以可以預先從上述的外側支撐位置P取下螺栓B3,松開使安裝部主體23a與被安裝部主體34a連結的螺栓B1并轉動腿體3,在內側支撐位置Q將螺栓B2、3緊固到桌面1的螺母部件1N3上,進而用螺栓B1固定安裝部主體23a和被安裝部主體34a。那時,安裝部主體23a和被安裝部主體34a沒有取下螺栓B1完全分離的必要。如果這樣,腿體3不僅僅是不會構成在桌子T1、T1之間的相鄰位置的工作人員的腳的障礙物,而且能夠使在相鄰的2個腿結構體K1、K1之間的作為障礙物的腿體3從桌面1的長邊側消失,確保寬敞的桌面下空間,因此,在該空間能夠預先放置例如圖9中假象線所示的小推車W等器具。
如上,在本實施方案中的腿結構體K1及應用它的桌子T1中,由框架體2和腿體3構成腿結構體K1,腿體3相對于框架體2安裝角度可變,換而言之,腿體3相對于桌面1的支撐位置可變,特別是可將腿體3選擇性地轉換到支撐桌面1的邊緣部分附近的外側支撐位置P和離開桌面1的邊緣部分而靠近框架體2的內側支撐位置Q中的任一支撐位置。因此,如上所述,不論在單獨使用桌子T1,或將多臺桌子T1相鄰配置的哪一種狀態(tài)下,都能夠在保持由腿結構體K1對桌面1的穩(wěn)定的支撐狀態(tài)的同時又適于使用。特別是在將多臺桌子T1相鄰配置的情況下,能夠預先使腿體3退避到在其相鄰部位不構成工作人員的腳或收容在桌面下空間的小推車W等的障礙物的位置,在本實施方案是內側支撐位置Q。即,因為不必要像以往那樣準備另外的腿結構體用的構件,或補充剩余構件,所以經(jīng)濟性非常優(yōu)益。
另外,將形成于腿體3上的被安裝部34可旋轉動作地安裝在形成于矩形框架體2的角部的安裝部23上,腿體3隨著位置變更而移動的時候,利用腿體3相對于框架體2的旋轉動作能夠順暢的移動。另外,腿體3具備被安裝在框架體2上的腿構架31和賦予桌子T1自立性的腿支柱32,因為其分配有各自的機能,所以也能夠謀求結構的簡單化。
再者,本第1實施方案并不限于上述的實施方案,特別是在將多臺桌子相鄰配置的情況下,如果將桌子彼此直接連結,則可提高作為整體的剛性及穩(wěn)定性。為此,作為其構成,如圖10~圖17所示,形成有為將相鄰的桌子的腿體相互連結的連結部比較適合。下面,對具備該連結部的變形例進行說明。再者,對于與上述實施方案同樣的部件附以同樣的標號進行說明。
例如,如圖10~圖13所示,作為第1實施方案的第1變形例示出的2臺桌子T1’,在上述的實施方案中的腿體3上形成連結部36、37,即,在相鄰配置的兩個桌子T1’的腿結構體K1’中,任意一個腿體3上,如圖11(a)、11(b)所示,都形成有從被安裝部34突出的、與腿構架31略呈90度、在水平方向有不同角度相位的突起36a、37a。這些突起36a、37a,都是其基端部36a1、37a1由與腿構架31同樣粗細的角管構成,而其突出端部36a2、37a2固定有比基端部36a1、37a1略細一圈的角管部件,將突出端部36a2、37a2插入到基端部36a1、37a1中并相互固定。并且,僅在其中一方的突起36a上,使由與基端部36a1同樣粗細的角管材料構成的滑塊36a3插入其突出端部36a2,通過這些突起36a及滑塊36a3構成連結部36。而另一方的突起37,僅由其自身構成連結部37。這些連結部36、37在將腿體3定位于外側支撐位置P時沒有任何功能,但是在將腿體3定位于內側支撐位置Q時,就與框架構件21相平行并相互面對。此時,將滑塊36a3向突起36a的延伸方向、即向另一方的突起37a一側滑行移動,在滑塊36a3兩側端部與兩方的突出端部36a1、37a1重合的位置,通過螺紋止動將滑塊36a3固定到兩突出端部36a1、37a1上。
進而,如圖14~圖17所示,作為第1實施方案的第2個變形例,所示的2臺桌子T1”的腿結構體K1”的腿體3具有共同的同一構成的突起部38。該突起部38與上述的第1個變形例大致相同,由從被安裝部34突出的、與腿構架31略呈90度、在水平方向有不同角度相位、由角管材料構成的突起38a構成。并且,通過將位于相鄰位置的腿體3都定位于內側支撐位置Q來使突起38a相互面對,將由上方及兩側開口的槽形材料構成的連接件39的兩側端部從下方嵌合到突起38a上,并通過螺紋止動等將他們固定,使相鄰的腿體3彼此相互連結。即,無論在哪一變形例中,在2臺桌子T1’或桌子T1”之間,因為相鄰的腿體3之間被一體地連結,所以不僅是在接合部位的強度、而且作為整體的剛性也提高,能夠作為穩(wěn)定性非常高的大型桌子使用。這樣上述實施方案就能夠這樣取得效果。
<第2實施方案>如圖18及圖19((a)平面圖、(b)正面圖)所示,本發(fā)明的第2實施方案也是為了在自由地點形式的辦公室中應用于作為個人辦公桌或會議用桌子等適合使用而構成的、作為帶桌面家具的桌子T2上的腿結構體K2。即,該桌子T2,為由腿結構體K2和支撐于其上的桌面100構成。在本實施方案中作為桌面100,應用木制的矩型桌面,但不必僅限于此。在此,本實施方案中的桌面100平面視幅寬約1400mm、進深約700mm。進一步在圖18及圖19(a)中以假象線表示桌面100。
腿結構體K2由各自獨立地安裝在桌面100下面一側的腿體安裝基座120和在該每個腿體安裝基座120上分別安裝1個的多個腿體130構成。在本實施方案中,應用2個腿體安裝基座120和2個腿體130,作為腿體安裝基座120,應用圓盤狀的金屬部件,作為腿體130,應用所謂的“工”字形腿。
首先,一對腿體安裝基座120,如圖18~圖20所示,是在桌面100的下面的進深方向中央部距左右規(guī)定距離配置的呈圓盤狀的金屬部件,通過在其中心周圍的4個地方從下方用小螺釘122安裝到桌面100的下面。另外,作為安裝腿體130的安裝部,在該腿體安裝基座120上形成有在中央部貫通壁厚的貫通孔121。對應該貫通孔121在桌面100的下面一側,埋設向下方開口的棘螺母101。
另一方面,被安裝在各腿體安裝基座120上的腿體130,如圖18~圖20所示,具有可安裝在任一個腿體安裝基座120上的腿構架131、以直立姿勢配置的腿支柱132、在連結這些腿構架131與腿支柱132的部位沿著桌面100的下面延伸的腿支撐條133和位于腿支柱132的下端部沿著地面延伸配置的落座用腳座134。
腿構架131是由與上述第1實施方案中大致同樣粗細的角管材料構成并以水平姿勢被設置的,在其一側端部上對應腿體安裝基座120形成被安裝部135。該被安裝部135是與腿體安裝基座120具有大致相同的直徑尺寸的呈圓盤狀的金屬部件,對應作為安裝部的貫通孔121形成大致同徑的貫通孔135a。而且,將螺栓135b從下方插入這些貫通孔135a、121,將該螺栓135b的前端止動于設于桌面100上的棘螺母101中,由此將腿體130安裝到腿體安裝基座120上。另外,腿構架131的粗細,與腿體安裝基座120和被安裝部135的壁厚的合計尺寸略一致。
腿支柱132的構成具有都由圓管材料構成的一對支柱內構件132a和具有能夠將這些支柱內構件132a分別插入的空洞的支柱外構件132b,在使支柱內構件132a在相對于支柱外構件132b上下移動的適宜位置固定于支柱外構件132b上,由此,能夠調節(jié)腿體130的高度。腿支撐條133是位于腿支柱132的上端部且被固定在上述一對支柱內構件132a上的長尺寸的部件,并與腿構架131略垂直地以水平姿勢設置。在該腿支撐條133的縱長方向中央部的內側面突出設有向腿構架131突出的呈棱柱狀的突起部133a,通過將該突起部133a在插入到腿構架131的與被安裝部135相對一側的端部的位置螺紋固定到腿構架131上,連結腿構架131和腿支撐條133。另外,腿支撐條133要能夠在規(guī)定位置相對于桌面100直接固定,為此,在腿支撐條133的縱長方向的兩端部,對應桌面100形成螺紋止動用的插入孔133b。在此,在本實施方案中,要使腿支撐條133能夠在沿著桌面短邊的第1支撐位置R和沿著桌面長邊的第2支撐位置S的2個位置固定,對應定位于該2個位置的腿支撐條133的插入孔133b,在桌面100的下面埋設使插入各插入孔133b中的螺栓133c固定的棘螺母102。另外,腿支撐條133的長度尺寸,設定得比桌面100的短邊稍短。另外,腳座134是與腿支撐條133略同樣長度的長尺寸的部件,以水平姿勢安裝在腿支柱132的支柱外構件132b的下端部。在該腳座134的縱長方向兩端部安裝對應地面的落座用或水平調整用的墊134a。
在由這樣結構構成的腿結構體K2中,在桌面100的下面,可使腿體2相對于腿體安裝基座120作360度水平旋轉,在其旋轉時沒有必要將腿體2從腿體安裝基座120上取下。并且,如圖18~圖19所示,在本實施方案中,假設一個工作人員使用1臺桌子T2單獨配置的情況下,由于該工作人員正對桌面100長邊的情形多,所以為了使腿體130不構成該工作人員的腳的障礙物,應該將腿體130(特別是腿支柱132、腿支撐條133及腳座134)沿著桌面100的短邊的內側定位,將腿支撐條133在第1支撐位置R用上述的螺栓133c固定在桌面100上。此時,要提高腿體130相對于腿體安裝基座120及桌面100的安裝強度,可以將螺栓135b緊緊地緊固入桌面100的棘螺母101中。
另外,如圖21所示,在配置2臺該桌子T2,且桌面100、100形成平面視L字形的作為個人用辦公桌使用的情況下,為了使各腿體130盡量遠地離開工作者而盡可能地擴大確保桌面下空間,可以預先松動上述螺栓135b,將圖22((a)立體圖、(b)正視圖)中的一個桌子T2的一方腿體130從第1支撐位置R水平轉動略90度到達第2支撐位置S,在該位置用螺栓133c將腿支撐條133固定在桌面100上。此時,要提高腿體130相對于腿體安裝基座120及桌面100的安裝強度,可以將螺栓135b緊緊地緊固入桌面100的棘螺母101中。另外,在將一個腿體130和另一個腿體130分別定位在第1支撐位置R和第2支撐位置S的桌子T2中,在與位于第2支撐位置S的腿體130相反一側的桌面100的長邊側上對應加載荷重則就變得不穩(wěn)定,但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預先在相鄰的桌面100之間安裝連結用配件140(在同一圖中以點劃線表示),使桌面100、100相互束縛。另外,在圖21及圖22(a)中,桌面100以假想線表示。
進一步,該桌面T2,可以如圖23所示那樣3臺以上(在圖示例中為3臺)并列起來作為自由地點桌子使用。這種情況下,在位于兩端部的桌子T2中,在將外側的腿體130固定在第1支撐位置R的同時,將內側的腿體130固定在第2支撐位置S處。另外,在位于中間的桌子T2’中,若將腿體130固定在桌面100的寬度方向中央部相鄰的第3支撐位置T處,則能夠形成連續(xù)的寬敞的桌面下空間。另外,對應位于第3支撐位置T的腿支撐條133在桌面100的下面,可以預先設置與第1支撐位置R及第2支撐位置S同樣的棘螺母(圖示省略)。
但是,對于將這樣2個腿體130共同配置在第3支撐位置T的中間的桌子T2’,任意的一方腿體130’都構成另一方腿體130的旋轉動作的障礙,而該任意的一個腿體130’也不能從該位置旋轉。即,只要不將至少一個腿體130’的被安裝部135從腿體安裝基座120上取下,就不能將該腿體130’配置到其他位置。作為消除這種不便之處的構成,有效的是在腿結構體上設置在腿體相對于腿體安裝基座旋轉動作時回避與另一個腿體干涉的退避機構。從而在作為本實施方案的變形例的如圖23及圖24所示的應用了腿結構體K2’的桌子T2’中,將腿構架131’做成具有外管131a’和被插入其內的內管131b’的雙重構造,并設有在使內管131b’相對于外管131a’在水平方向望遠鏡式地出沒的規(guī)定位置、可利用螺栓131c’相互固定這樣結構的退避機構M。另外,因為關于其他部件是與第2實施方案相同的,所以在圖中以同一符號表示。另外,相鄰的桌面100之間利用連結用配件140’(圖23中以單點劃線表示)連結。如果是這樣的腿結構體K2’,在兩個腿體130’共同配置在第3支撐位置T的情況下,或在兩個腿體130’(T)共同配置在第3支撐位置T的情況下,若將腿構架131’的內管131b’縮入外管131a’內到達使另一腿體130’的腿支撐條133、腿支柱132及腳座134退避到在以螺栓135b為中心的一個腿體130’的腿支撐條133、腿支柱132及腳座134的旋轉半徑的外側的位置,則兩個腿體130’的順暢旋轉就成為可能。另外,作為退避機構,并不限于上述的使腿構架望遠鏡式地伸縮的結構,如果是在腿構架上設置關節(jié)部并可使其腿構架本身曲折的結構、使安裝部與被安裝部構成可相互滑行移動的關系的結構、或者使腿構架與腿支撐條的突部形成望遠鏡式伸縮的結構等等多種能夠在伴隨另一腿體相對于腿體安裝基座的安裝角度變更動作時,使腿體從其移動范圍退避的結構,都可以適用。
如上所述,即便是本實施方案及其變形例中的腿結構體K1、K2’及應用它們的桌子T2、T2’,也和第1實施方案及其變形例中的一樣,可變更腿體130、130’相對于腿體安裝基座120的安裝角度,換言之,可變更腿體130、130’相對于桌面100的支撐位置,特別是腿體130、130’能夠在水平方向作360度旋轉。因此,如上所述,即便在單獨使用桌子T2、T2’的情況、或將多臺桌子T2、T2’相鄰配置的情況中的任一種狀態(tài)下,腿體130、130’都能以不構成工作人員腳的障礙的狀態(tài),在通過腿結構體K2、K2’保持對桌面100的穩(wěn)定的支撐狀態(tài)的同時,又適于使用。另外,和上述第1實施方案的情況同樣,沒有必要再預先準備另外的腿結構體用的部件或補充剩余部件。
另外,本發(fā)明中的腿結構體并不限于上述各實施方案及各變形例中的平面視長方形狀的矩形桌面,L字形或扇形、圓形或橢圓形等種種變形的桌面也可以使用。進而言之,如果框架體也具有多個角部,則可以對應桌面形狀形成三角形、五角形等種種形狀,且對應桌面的腿體的固定位置也可不預先設定地適當變更。
進一步,對于作為被配置在桌面的背面一側的一體部件的腿體安裝基座,在形成上述的框架構造以外,也可以應用覆蓋桌面的背面一側的大部分那樣的板狀部件、或在桌面背面一側將配置在角部分等適當?shù)亩鄠€地方上的小部件一體連結構成的結構。另外,對于作為各自獨立地配置在桌面背面一側的部件的腿體安裝基座,例如是矩形桌面,可以應用配置在其各角部分的板狀部件等。并且,即便對于這些之中任一個構成的腿體安裝基座,如果以能夠變更安裝角度的適當?shù)慕Y構安裝腿體,則能夠發(fā)揮出與上述實施方案同樣的效果。
即便對于其他各部分的具體的結構也并不僅限于上述實施方案,在不脫離本發(fā)明主旨的范圍內的種種變形均可。
本發(fā)明,按照以上的詳細敘述,在由配置在桌面的背面一側的腿體安裝基座及腿體構成的腿結構體中,在腿體安裝基座上分別安裝腿體時,至少一個腿體相對于腿體安裝基座的安裝角度可以變更。因此,通過僅僅變更腿體的安裝角度,能夠在單獨使用具備該腿結構體的帶桌面家具的情況下、或將多個帶桌面家具相鄰配置的情況下、或者在使用不同形狀的桌面等情況下,輕松地應對種種狀態(tài),所以,能夠提供便利性極高的腿結構體以及帶桌面家具。特別地,在自由地點形式的辦公室等中、將帶桌面家具多臺并列作為大型會議用桌子等使用的情況下,使位于這些帶桌面家具之間的相鄰位置的腿體退避到不構成在該位置的工作人員的腳的障礙的位置等,可以預先將小推車收容在其退避后空出的桌面空間中,因此,適于作為對應此前發(fā)展遲緩的在自由地點形式的辦公室中的桌子來使用。另外,通過本發(fā)明,避免了以往預先準備多種腿體、保管剩余腿體等不便之處,即使在成本方面也是優(yōu)越的。
權利要求
1.一種腿結構體,其特征在于具有配置在桌面的下面?zhèn)鹊耐润w安裝基座和安裝在該腿體安裝基座上的腿體,且使至少一個腿體相對于腿體安裝基座可以變更安裝角度地配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腿結構體,其特征在于使多個腿體相對于腿體安裝基座可以變更安裝角度地配置。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腿結構體,其中具有各自獨立地配置在桌面的下面?zhèn)鹊亩鄠€上述腿體安裝基座,在各腿體安裝基座上安裝角度可變更地配置有各個腿體。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腿結構體,其中在成一體的腿體安裝基座的多處安裝角度可變更地配置有各個腿體,在通過使各腿體接觸地面來支撐桌面的狀態(tài)下具有自立性。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腿結構體,其中腿體安裝基座是由安裝到桌面的下面?zhèn)?、具有多個角部的呈框狀的框架體構成,將多個腿體分別安裝在該框架體的角部。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腿結構體,其特征在于腿體安裝基座是由安裝到桌面的下面?zhèn)?、具有多個角部的呈框狀的框架體構成,且多個腿體分別安裝在該框架體的角部,且各腿體的配置位置,都可以在定位于桌面的邊緣部分附近的外側支撐位置和離開桌面邊緣部分而靠近框架體的內側支撐位置間有選擇的轉換。
7.如權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腿結構體,其中在腿體上,相對于形成在腿體安裝基座上的安裝部形成有可旋轉地被安裝的被安裝部。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腿結構體,其中腿體具有形成有安裝到腿體安裝基座的安裝部上的被安裝部的腿構架和安裝在該腿構架上的腿支柱。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腿結構體,其中腿體具有在腿構架和腿支柱之間沿著桌面的下面延伸的腿支撐條,在腿體相對于腿體安裝基座的規(guī)定的安裝位置將該腿支撐條固定在桌面上。
10.如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腿結構體,其中腿體在腿支柱的下端部設有沿著地面延伸的腳座。
11.如權利要求1、2、3、4、5、6、7、8、9或10所述的腿結構體,其中將腿體相對于腿體安裝基座可360度水平旋轉地配置。
12.如權利要求1、2、3、4、5、6、7、8、9、10或11所述的腿結構體,其中腿結構體具有在腿體相對于腿體安裝基座的安裝角度變更動作時,避免和其他的腿體干涉的退避機構。
13.如權利要求1、2、3、4、5、6、7、8、9、10、11或12所述的腿結構體,其中腿體具有向與相對于腿體安裝基座的腿體的安裝方向不同的方向突出的連結部,且該連結部和支撐其他桌面的腿結構體的腿體所具有的連結部能夠相互連結。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腿結構體,其中在連結部上,設有能夠向其突出方向滑行移動的滑塊,將向上述突出方向進入的滑塊連結到支撐其他桌面的腿結構體的腿體所具有的連結部上。
15.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腿結構體,其中利用介于連結部和支撐其他桌面的腿結構體的腿體所具有的連結部之間的連接件,能夠將這些連結部相互連結。
16.一種帶桌面家具,其具有桌面、和支撐該桌面的腿結構體,其特征在于該腿結構體具有配置在桌面的下面?zhèn)鹊耐润w安裝基座和安裝在該腿體安裝基座上的腿體,且使至少一個腿體相對于腿體安裝基座的安裝角度可以變更。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能夠應對各種形狀的桌面進行穩(wěn)定支撐,能夠在自由地點形式的辦公室中適宜地使用的腿結構體以及使用了它的帶桌面家具。帶桌面家具K1的腿結構體具備安裝在桌面1的下面一側的腿體安裝基座2和安裝在該腿體安裝基座2上的腿體3,且至少1個腿體3相對于腿體安裝基座2的安裝角度可以變更。
文檔編號F16B12/44GK1522625SQ03122288
公開日2004年8月25日 申請日期2003年4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2月18日
發(fā)明者藤木武史, 木尾哲也, 也 申請人:國譽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