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及方法

      文檔序號:5630908閱讀:24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及方法
      技術(shù)領域
      本發(fā)明廣義地涉及彈簧裝置領域,而且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包括與氣減振器結(jié)合使 用的氣彈簧的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以及一種車輛懸掛系統(tǒng)和一種操作這種氣彈簧-氣 減振器組件的方法。
      背景技術(shù)
      懸掛系統(tǒng)(舉例來說,諸如可采用于機動車輛中的那些)一般包括一個或多個彈 簧元件,所述一個或多個彈簧元件用于調(diào)節(jié)與相應系統(tǒng)或裝置(例如機動車輛)的操作和 使用相關(guān)的力和負荷。在這些應用中,常認為可取的是選擇具有最低合適彈簧剛度的彈簧 元件,因為這能有利地影響某些性能特性,舉例來說,諸如車輛行駛質(zhì)量和舒適性。就是說, 在本領域中容易理解的是,采用的彈簧具有的彈性剛度越高(即更剛性的彈簧),將向簧載 質(zhì)量傳遞的輸入(例如道路輸入)的量值越大,而且在一些應用中,這會不良地影響簧載質(zhì) 量,舉例來說,諸如通過導致車輛行駛更不平坦更不舒適。但是,采用的彈簧元件具有的彈 簧剛度越低(即更軟更順從的彈簧),將向簧載質(zhì)量傳遞的輸入的量越少。在許多情況下, 這將被視為對簧載質(zhì)量的可取的影響,舉例來說,諸如通過提供更舒適的行駛。這樣的懸掛系統(tǒng)一般還包括一個或多個減振器或減振元件,所述一個或多個減 振器或減振元件可操作成分散所不希望的輸入和簧載質(zhì)量的運動,舉例來說,諸如車輛動 態(tài)操作下發(fā)生的道路輸入。通常,這樣的減振器被液體填充并可操作地連接在簧載質(zhì)量 和非簧載質(zhì)量之間,舉例來說,諸如在車輛的車身和車軸之間。然而,在其它布置中,減 振元件可以為采用氣態(tài)流體而非液體作為工作介質(zhì)的型號和種類。在這種公知的構(gòu)造 中,氣減振器部分允許氣體諸如經(jīng)由一個或多個孔口(舉例來說,如美國專利申請公開號 2004/0124571中所給出的)或者經(jīng)由一個或多個閥口(舉例來說,如在美國專利申請公開 號2003/0173723中所給出的)而在兩個或多個加壓氣體的容積之間流動。一般地,對加壓 氣體穿過這些通道或口的運動存在著一些阻力,而且這種阻力起到消耗與氣彈簧部分相關(guān) 的能量并由此提供一些尺度的減振的作用。采用公知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的一個難點涉及使彈簧剛度和減振性能之間達 到平衡。一般理解的是,減振性能增加可通過采用氣減振器的氣室之間增加的壓差來實現(xiàn)。 在一些情況下,這可通過使氣減振器在之間的內(nèi)部氣體壓力下操作來實現(xiàn)。然而,在一些情 況下,這個增加的氣體壓力能對氣彈簧的彈簧剛度具有不良影響,舉例來說,諸如通過在希 望更低彈簧剛度的應用中不合乎需要地增加彈簧剛度。
      由此,希望開發(fā)一種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以及采用所述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 的懸掛系統(tǒng)及方法,它們均克服了與公知構(gòu)造相關(guān)的前述和其它困難。

      發(fā)明內(nèi)容
      根據(jù)本發(fā)明主題,一個實例的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可包括第一端元件;第二端 元件,以與所述第一端元件縱向間隔開的關(guān)系設置。柔性壁可操作地連接在所述第一端元 件和所述第二端元件之間,以使得在所述第一端元件和所述第二端元件之間至少部分地限 定彈簧室。減振室壁位于所述第一端元件上并至少部分地設置在所述彈簧室內(nèi)。所述減振 室壁至少部分地限定減振室。減振器活塞設置在所述減振室內(nèi),以使得沿所述減振器活塞 的一側(cè)形成所述減振室的第一部分、而沿所述減振器活塞的相對側(cè)形成所述減振室的第二 部分。所述減振器活塞可操作地連接于所述第二端元件并能夠在所述減振室內(nèi)沿近似縱向 方向往復運動。所述減振室的所述第一部分設置成與所述彈簧室流體連通,以使得在所述 減振器活塞往復運動期間能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彈簧室之間傳輸氣體,以由此消耗作用 在所述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上的動能。所述減振室的所述第二部分設置成與所述減振室 的所述第一部分和相關(guān)的所述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外部的氣體大氣中的一個流體連通。依據(jù)本發(fā)明主題,另一個實例的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可包括第一端元件;以及 第二端元件,以與所述第一端元件縱向間隔開的關(guān)系設置。所述第二端元件包括內(nèi)側(cè)壁和 外側(cè)壁。所述內(nèi)側(cè)壁至少部分地限定內(nèi)腔。所述組件還包括氣減振器活塞,具有相對的活 塞表面并至少部分地容納在所述內(nèi)腔內(nèi),以使得所述內(nèi)腔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至少部分 地由所述相對的活塞表面來限定。所述氣減振器活塞可滑動地接合所述內(nèi)側(cè)壁并適于沿所 述內(nèi)側(cè)壁縱向位移。所述組件還包括氣減振器連接桿,可操作地將所述第一端元件和所述 氣減振器活塞連接,以使得所述第一端元件和所述第二端元件之間的相對縱向位移引起所 述氣減振器活塞在所述內(nèi)腔內(nèi)沿所述內(nèi)側(cè)壁位移。所述組件還包括柔性套筒,可操作地連 接在所述第一端元件和所述第二端元件之間,至少部分地限定位于所述第一端元件和所述 第二端元件之間的彈簧室。所述內(nèi)腔的所述第一部分經(jīng)由延伸穿過所述第二端元件的至少 一個通道而與所述彈簧室流體連通。根據(jù)前一段落的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可設置成,其中在所述氣減振器活塞和所 述第二端元件的所述內(nèi)側(cè)壁之間形成基本不漏流體的密封,而且所述內(nèi)腔的所述第二部分 向外部大氣敞開。根據(jù)前述兩段落中的任一段落的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可設置成,其中在所述氣 減振器活塞和所述第二端元件的所述內(nèi)側(cè)壁之間形成基本不漏流體的密封,而且所述內(nèi)腔 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彼此流體連通。根據(jù)本發(fā)明主題,又一個實例的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可包括第一端元件;第二 端元件,以與所述第一端元件縱向間隔開的關(guān)系設置。所述第二端元件包括端壁和側(cè)壁,所 述端壁和所述側(cè)壁至少部分地限定所述第二端元件的內(nèi)腔。所述端壁包括延伸穿過其的第 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三端元件至少部分地設置在所述第二端元件的所述內(nèi)腔內(nèi)并通過所 述第二元件的所述第一通道與所述第一端元件剛性互連。第一柔性壁可操作地連接在所述 第一端元件和所述第二端元件之間,以使得在所述第一端元件和所述第二端元件之間至少 部分地限定彈簧室。第二柔性壁可操作地連接在所述第二端元件和所述第三端元件之間,以使得所述第二端元件的所述內(nèi)腔被分成第一室和第二室,所述第一室和所述第二室彼此 基本流體隔離。通過穿過所述第二端元件的所述第二通道,所述內(nèi)腔的所述第一室與所述 彈簧室流體連通。所述內(nèi)腔的所述第二室與外部大氣流體連通。根據(jù)本發(fā)明主題,再一個實例的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可包括第一端元件,具有 端元件壁和延伸穿過所述端元件壁的開口。第二端元件以與所述第一端元件縱向間隔開的 關(guān)系設置,而柔性壁可操作地連接于所述第一端元件和所述第二端元件,以使得在所述柔 性壁與所述第一端元件和所述第二端元件中的一個之間形成基本不漏流體的密封,以由此 在所述第一端元件和所述第二端元件之間至少部分地限定彈簧室。氣減振器組件可操作地 連接于所述第一端元件和所述第二端元件中的至少一個并至少部分地設置在所述彈簧室 內(nèi)。所述氣減振器組件包括減振器殼體、減振器活塞和減振器桿。所述減振器殼體支撐在 所述第一端元件和所述第二端元件中的一個上且包括殼體壁,所述殼體壁至少部分地限定 減振室。所述殼體壁包括延伸穿過其的第一流體通道和第二流體通道。所述減振器活塞包 括第一活塞側(cè);第二活塞側(cè),以與所述第一活塞側(cè)縱向間隔開的關(guān)系設置;以及外周壁, 在所述第一活塞側(cè)和所述第二活塞側(cè)之間縱向延伸。所述減振器活塞容納在所述減振器殼 體的所述減振室內(nèi),以使得所述減振室被分為沿所述第一活塞側(cè)設置的第一室部分和沿所 述第二活塞側(cè)設置的第二室部分。所述第一室部分和所述第二室部分通過所述減振器活塞 彼此基本流體隔離。所述減振器活塞適于在所述減振室內(nèi)沿所述殼體壁的至少一部分沿縱 向往復運動。所述減振器桿在相對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間縱向延伸。所述減振器 桿的所述第一端可操作地連接于所述減振器活塞,而且所述減振器桿的所述第二端從所述 減振器殼體向外突出并可操作地連接于所述第一端元件和所述第二端元件中的另一個。所 述第一流體通道設置成在所述減振室的所述第一部分和相關(guān)的所述氣彈簧-氣減振器組 件外部的氣體大氣之間流體連通,以使得在所述減振器活塞往復運動期間通過所述第一流 體通道將氣體傳輸?shù)剿鰷p振室的所述第一室部分中和從所述減振室的所述第一室部分 中傳輸出氣體。所述第二流體通道設置成在所述減振室的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彈簧室之間 流體連通,以使得在所述減振器活塞往復運動期間氣體可在所述第二室部分和所述彈簧室 之間傳輸,以由此消耗作用在所述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上的動能。根據(jù)本發(fā)明主題,一個實例的懸掛系統(tǒng)可包括根據(jù)前述段落中的任一段落所述 的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以及加壓氣體系統(tǒng)。所述加壓氣體系統(tǒng)包括加壓氣體源,所述加 壓氣體源與所述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的所述彈簧室流體連通。根據(jù)本發(fā)明主題,一個實例的操作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的方法的可包括設置 第一端元件和第二端元件,同時所述第二端元件包括至少部分限定減振室的減振室壁。所 述方法還可包括將減振器活塞設置成容納在所述減振室內(nèi),以使得所述減振室在所述減 振器活塞的相對側(cè)上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并通過將所述減振器活塞可操作地連接于 所述第一端元件而形成氣減振器,以使得所述第一端元件和所述第二端元件的相對位移引 起所述減振器活塞在所述減振室內(nèi)的位移。所述方法還可包括由固定在所述第一端元件 和所述第二端元件之間的第一柔性壁形成圍繞所述氣減振器的彈簧室。所述方法還可包 括在所述彈簧室和所述減振室的所述第一部分之間傳輸加壓氣體,以消耗作用在所述氣 彈簧-氣減振器組件上的動能。依據(jù)本發(fā)明主題,另一個實例的操作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的方法可包括設置第一端元件和第二端元件,同時所述第一端元件包括至少部分限定端元件腔的側(cè)壁。所述 方法還可包括由減振器活塞形成氣減振器,所述減振器活塞在所述端元件腔內(nèi)容納成使 所述端元件腔在所述減振器活塞的相對側(cè)上具有第一和第二部分,并通過可操作地將所述 減振器活塞連接于所述第二端元件,以使得所述第一端元件和所述第二端元件的相對位移 弓I起所述減振器活塞在所述端元件腔內(nèi)沿所述側(cè)壁位移。所述方法還包括由第一柔性壁圍 繞所述減振器形成彈簧室,所述柔性壁沿所述第一端元件和所述第二端元件固定。所述方 法還包括在所述彈簧室和所述端元件腔的所述第一部分之間傳輸加壓氣體,以消耗作用在 所述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上的動能。依據(jù)本發(fā)明主題,又一個實例的操作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的方法可包括設置 第一端元件、第二端元件和第三端元件。所述第二端元件包括端壁和側(cè)壁,所述端壁和所述 側(cè)壁至少部分地限定所述第二端元件的內(nèi)腔。所述端壁至少包括延伸穿過其的第一通道 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三端元件至少部分地容納在所述第二端元件的所述內(nèi)腔內(nèi)。所述方 法還包括將第一柔性壁固定在所述第一端元件和所述第二端元件之間,以至少部分限定彈 簧室,所述彈簧室通過所述第一通道與所述第二端元件的所述內(nèi)腔流體連通。所述方法還 包括將第二柔性壁固定在所述第二端元件和所述第三端元件之間,以將所述內(nèi)腔分成第一 室和第二室,所述第一室通過所述第一通道與所述彈簧室流體連通,所述第二室與外部大 氣連通。所述方法還包括將所述第一端元件和所述第三端元件互連,以使得(1)隨著所述 第一端元件和所述第二端元件彼此遠離地移動,所述彈簧室的容積增加而所述第一室的容 積減少;以及O)隨著所述第一端元件和所述第二端元件朝彼此運動,所述彈簧室的容積 減少而所述第一室的容積增加。所述方法還包括在(1)和O)中的運動期間將加壓氣體在 所述彈簧室和所述第一室之間傳輸,并由此消耗作用在所述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上的動 能。依據(jù)本發(fā)明主題,再一個實例的操作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的方法可包括設置 第一端元件、第二端元件和柔性壁。所述方法還包括設置氣減振器組件,所述氣減振器組件 包括減振器殼體、減振器活塞和減振器桿。所述減振器殼體包括殼體壁,所述殼體壁至少部 分地限定減振室。所述殼體壁包括穿過其的第一流體通道和第二流體通道。所述減振器活 塞容納在所述減振室內(nèi),以使得所述減振室被分為第一室部分和第二室部分,所述第一室 部分和所述第二室部分彼此流體隔離,同時所述第一流體通道與所述第一室部分連通而所 述第二通道與所述第二室部分流體連通。所述減振器桿包括可操作地連接于所述減振器活 塞的一端和從所述減振器殼體向外突出的第二端。所述方法還包括使所述減振器殼體和所 述第一及第二端元件中的一個互連并使所述減振器桿的所述第二端與所述第一及第二端 元件中的另一個互連,以使得所述氣減振器組件至少部分地設置在所述第一端元件和所述 第二端元件之間。所述方法還包括將所述柔性壁固定在所述第一端元件和所述第二端元 件之間,以在所述第一端元件和所述第二端元件之間至少部分地限定彈簧室,同時所述氣 減振器組件至少部分地設置在所述彈簧室內(nèi)。所述方法還包括使所述第一流體通道與所 述氣彈簧外部的氣體大氣流體互連,并使所述第二通道與所述彈簧室流體互連,以使得1) 隨著所述第一端元件和所述第二端元件朝向彼此運動,所述第二室部分的容積增加,以使 得所述彈簧室內(nèi)的氣體經(jīng)由所述第二流體通道流入到所述第二室中,以由此消耗作用在所 述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上的動能;幻隨著所述第一端元件和所述第二端元件彼此背離地運動,所述第二室部分的容積減少,以使得所述第二室部分內(nèi)的氣體經(jīng)由所述第二流體通 道流入到所述彈簧室內(nèi),以由此消耗作用在所述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上的動能。所述方 法還包括在所述第一端元件和所述第二端元件如1)和2、所述的朝向和背離彼此運動期 間,將加壓氣體經(jīng)由所述第一流體通道在所述氣彈簧外部的氣體大氣和所述第一室部分之 間傳輸。


      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主題的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的一個實例的示意表示。圖2是氣體壓力與力的曲線圖表示。圖3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主題的采用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的懸掛系統(tǒng)的一個實例的示
      意表不。圖4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主題的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的另一實例的示意表示。圖5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主題的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的又一實例的示意表示。圖6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主題的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的再一實例的示意表示。圖7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主題的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的還一實例的示意表示。
      具體實施例方式現(xiàn)在參考附圖,附圖中所示出的僅是出于示出本發(fā)明新穎性構(gòu)思的示范性實施例 的目的而非出于限制本發(fā)明新穎性構(gòu)思的目的,圖1示出了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100,氣 彈簧-氣減振器組件100包括第一或上端元件102 ;以及第二或下端元件104,以與所述 第一端元件縱向間隔開的關(guān)系設置。組件100還包括大體在第一端元件102和第二端元件 104之間延伸的縱向延伸軸線AX。第二端元件104包括側(cè)壁106和端壁108,側(cè)壁106和端 壁108至少部分限定第二端元件104內(nèi)的端元件腔110。組件100還相應包括第一或內(nèi)柔性壁112 ;以及第二或外柔性壁114。內(nèi)柔性壁 112圍繞軸線AX周向設置并在第一或上端116和第二或下端118之間縱向延伸。類似地, 外柔性壁114圍繞軸線AX周向設置并在第一或上端120和第二或下端122之間縱向延伸。 內(nèi)柔性壁112的第一端116沿第一端元件102可操作地被連接、而所述內(nèi)柔性壁的第二端 118沿第二端元件104被固定,以使得通過所述內(nèi)柔性壁在所述第一端元件和所述第二端 元件之間至少部分地限定第一或內(nèi)彈簧室124。另外,外柔性壁114的第一端120沿第一端 元件102被固定而所述外柔性壁的第二端122沿第二端元件104被固定,以使得通過外柔 性壁114在所述第一端元件和所述第二端元件之間至少部分地限定第二或外彈簧室126。將認識到的是,第一端元件102和第二端元件104可以為任意合適的型號、種類、 構(gòu)型、布置和/或構(gòu)造。在圖1所示的示范性實施例中,第一端元件102為單個或一體構(gòu)造 且包括至少一個側(cè)壁,沿所述至少一個側(cè)壁固定柔性壁的端部。這種端元件在本領域可以 稱為頂板或蓋。第一端元件102與常規(guī)頂板不同之處在于,第一端元件102包括第一或內(nèi) 側(cè)壁128 ;以及第二或外側(cè)壁130,與所述內(nèi)側(cè)壁徑向向外間隔。第一端元件102還示出為 包括第一通道132,第一通道132貫穿所述第一端元件且適于例如通過與所述第一端元件 可操作連接的氣體輸送管線134將內(nèi)彈簧室124與外部大氣(例如,諸如借助通氣孔或排 氣管)或加壓氣體系統(tǒng)(例如空氣壓縮機、壓縮空氣貯存器、閥總成或其它裝置)相互流體連接。第一端元件102還可任選地包括第二通道136,第二通道136貫穿所述第一端元件并 適于例如通過氣體輸送管線138將外彈簧室1 與外部大氣或加壓氣體系統(tǒng)或裝置相互流 體連接。另外,將認識到的是,可任選地包括任何其它合適的配件、連接器、和/或流體控制 裝置(例如閥)。第二端元件104(在本領域中有時稱為活塞)在圖1中示出為包括側(cè)壁106,側(cè)壁 106從端壁108朝第一端元件102縱向延伸。側(cè)壁106的外表面140在圖1中示出為基本 圓柱形。然而,將認識到的是,所述第二端元件的外表面或外輪廓可以為任意合適的大小、 形狀和/或構(gòu)型,舉例來說,諸如圓柱形、截錐形、曲線形或它們的任意組合。側(cè)壁106還包 括內(nèi)表面142,內(nèi)表面142至少部分地限定端元件腔110。在一個優(yōu)選布置中,內(nèi)表面142 沿其縱向長度將為基本圓柱形。此外,內(nèi)柔性壁112和外柔性壁114可以為任意合適的種類、型號、構(gòu)型、布置和/ 或構(gòu)造。在所示出的示范性布置中,所述內(nèi)柔性壁和所述外柔性壁均為具有合適構(gòu)造的細 長柔性套筒或波紋管。然而,可替代地或另外地采用一個或多個旋繞波紋板型柔性壁。用 于內(nèi)壁112和/或外壁114的合適構(gòu)造的一個實例可包括一個或多個彈性材料層(例如橡 膠或熱塑性彈性體),而且可任選地包括一個或多個織物層(例如棉、尼龍或芳綸層)或者 任何其它加強元件、材料和/或構(gòu)件。此外,將認識到的是,所述內(nèi)和外柔性壁可以以任意合適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一 和第二端元件上或者沿所述第一和第二端元件固定。例如,內(nèi)柔性壁112的第一端116和 外柔性壁114的第一端120分別沿第一端元件102的內(nèi)側(cè)壁1 和外側(cè)壁130被容納并利 用卡環(huán)144A和144B固定于內(nèi)側(cè)壁1 和外側(cè)壁130上。然而,將認識到的是,可替代地采 用任何其它合適的布置。作為替代構(gòu)造的一個實例,可采用兩個卷邊板(bead plate),其中 第一卷邊板為沿埋置在所述內(nèi)柔性壁的第一端內(nèi)的卷邊線(bead wire)夾緊的內(nèi)卷邊板。 隨后可沿埋置在所述外柔性壁的第一端內(nèi)的卷邊線夾緊第二卷邊板。隨后,所述第一卷邊 板和所述第二卷邊板可以以任何合適的方式彼此固定。另外,內(nèi)柔性壁112的第二端118和外柔性壁114的第二端122可以以任何合適 的方式沿第二端元件104分別被固定。例如,第二端118和122在圖1中示出為沿側(cè)壁106 的外表面140設置并分別利用卡環(huán)144C和144D固定于外表面140上。雖然側(cè)壁106的外 表面140在圖1中示出為基本圓柱形,但是將認識到的是,實際上可設置用于將所述柔性壁 的所述端部沿所述側(cè)壁保持在所需位置的一個或多個特征(例如臺階、凹口、槽、肩)。不 管沿第二端元件104固定所述內(nèi)和外柔性壁的第二端的方式如何,內(nèi)柔性壁112和外柔性 壁114均各示出為形成分別由附圖標記112A和114A表示的卷動凸角(rollinglobe),隨著 所述第一端元件和所述第二端元件相對彼此縱向位移,所述卷動凸角沿側(cè)壁106的外表面 140卷動或者以其它方式位移。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100還在圖1中示出為包括減振器活塞146,減振器活塞 146容納在端元件腔110內(nèi),以用于沿側(cè)壁106的內(nèi)表面142縱向位移。因此,內(nèi)彈簧室 124(以其它方式與端元件腔110流體互連)被分為主內(nèi)彈簧室,沿減振器活塞146的一 側(cè)并由附圖標記1 表示;以及輔內(nèi)彈簧室124A,沿減振器活塞146的與所述主內(nèi)彈簧室 相對的側(cè)形成在端元件腔110內(nèi)。減振器桿148將減振器活塞146可操作地連接于第一端 元件102,以使得第一端元件102和第二端元件104相對彼此的位移將產(chǎn)生或以其它方式導
      9致減振器活塞146在端元件腔110內(nèi)運動。減振器活塞146的這種運動可操作成消耗作用 在組件100上的動能并由此衰減振動和其它輸入,如本領域技術(shù)人員理解的。將認識到的是,減振器桿148和第一端元件102之間的相互鄰接可以以任何合適 的方式并通過任何合適的連接機構(gòu)和/或布置來做出。例如,減振器桿148在圖1中示出 為剛性連接于第一端元件102,舉例來說,諸如可能由熔融金屬接合部(例如焊接)或者螺 紋緊固件連接來完成。作為另一實例,可任選地采用適于允許所述減振器桿相對所述第一 端元件的由圖1的箭頭PVT表示的樞轉(zhuǎn)運動或其它角位移的連接機構(gòu)。這種連接機構(gòu)在圖 1中由虛線框150來示意表示。將允許樞轉(zhuǎn)運動的連接機構(gòu)的實例可包括球窩接頭、球軸承 和/或萬向接頭。然而,將認識到的是,這種連接機構(gòu)可以為任何合適的型號、種類、布置、 構(gòu)型和/或構(gòu)造。在本發(fā)明的示范性布置中,通過隨著減振器活塞146沿側(cè)壁106的內(nèi)表面142位 移而允許氣體在主內(nèi)彈簧室1 和輔內(nèi)彈簧室124A之間流動,組件100起到衰減動能的作 用。將認識到的是,可以以任何合適的方式來設置這種氣體流動,諸如通過在所述減振器活 塞的外周邊緣和所述側(cè)壁的內(nèi)表面之間設置間隙并允許氣體隨著所述減振器活塞位移而 流動穿過所述間隙。一種可替代布置在圖1中示出為減振器活塞146包括合適的密封元件 152,密封元件152用于在所述減振器活塞和所述側(cè)壁的內(nèi)表面之間形成基本不漏流體的 密封。減振器活塞146還包括貫穿其的一個或多個通道,所述一個或多個通道允許氣體隨 著所述減振器活塞位移而在所述主內(nèi)彈簧室和所述輔內(nèi)彈簧室之間流動。在所示出的示范 性布置中,減振器活塞146包括第一通道145和可任選的第二通道156。在一些情況下,可取的是,所述減振器活塞在一個運動方向上提供的減振性能和/ 或輸出不同于沿相對的運動方向提供的性能和/或輸出。因此,第一通道1 可包括與第 一行進方向相關(guān)的可操作的第一性質(zhì)或特性(例如大小、形狀、構(gòu)型、氣體流動方向)。另 外,如果設置可任選的第二通道156,則第二通道156可包括與第一通道IM不同的第二性 質(zhì)或特性(例如大小、形狀、構(gòu)型、氣體流動方向),以使得可在減振器活塞146的每個行進 方向上提供不同的減振性能。作為一個實例,通道巧4和156的這種不同性質(zhì)和/或性能 特性可通過可任選的閥158和160來提供,閥158和160在圖1中示意地表示為分別沿所 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設置。如上所述,將認識到的是,在最廣泛的意義上,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為公知的且 已被提議用于各種應用和/或操作環(huán)境中。另外,一般理解的是,通過在增加的內(nèi)氣體壓力 下操作氣減振器,可由氣減振器實現(xiàn)增加的減振性能。就是說,減振性能隨著減振器內(nèi)的氣 體壓力的增加而增加。然而,還已認識到,公知的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由于它在升高的 氣體壓力下的延伸操作會遭受不良的作用,所述升高的氣體壓力否則會提供改進的減振性 能。因此,公知的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一般在更低的額定操作壓力下操作,這不合乎希望 地導致更低的減振性能。然而,根據(jù)本發(fā)明主題的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舉例來說,諸如 組件100)與公知構(gòu)造的不同在于,在本主題的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內(nèi)可采用顯著更高的 氣體壓力,這導致減振性能顯著改善。圖2以曲線圖示出常規(guī)氣彈簧-氣減振器產(chǎn)生的減振性能和根據(jù)本發(fā)明主題的氣 彈簧-氣減振器組件的預期性能。更具體地,圖2示出了力隨著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位移 以及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的氣減振器活塞在減振腔內(nèi)經(jīng)歷位移時的變化。在本發(fā)明的示范性布置中,內(nèi)彈簧室1 和124A作為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100的這種減振室來操作。圖2的曲線A表示常規(guī)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的預期性能且包括峰值力,在圖2 中峰值力由附圖標記F1和F2表示。圖2的曲線B表示根據(jù)本發(fā)明主題的氣彈簧-氣減振 器組件(舉例來說,諸如組件100)的預期性能。曲線B包括峰值力,在圖2中峰值力由附 圖標記F3和F4表示,且F3和F4與曲線A的相應峰值F1和F2相比顯著加大。作為一個示范 性估計,與公知構(gòu)造的大小類似的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相比,通過采用根據(jù)本發(fā)明主題 的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可獲得力的增加在約100%到約200%的范圍內(nèi)。一般而言,公知構(gòu)造的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將在相對低的額定操作壓力下操 作,舉例來說,諸如在約60psi到約120psi的范圍內(nèi)的額定壓力下操作。由此,這種公知的 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的減振性能受到這個相對低的額定操作壓力限制。然而,根據(jù)本發(fā) 明主題的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應該包括將在顯著更高的額定操作壓力下操作的減振室, 舉例來說,諸如在約200psi到約350psi的范圍內(nèi)的額定壓力下操作。由此,針對本主題的 氣彈簧-氣減振器構(gòu)造,可預計減振性能的前述增加的結(jié)果。在安裝條件和使用期間,例如,根據(jù)本發(fā)明主題的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舉例來 說,諸如組件100)將包括一個彈簧室,在第一額定氣體壓力下操作;以及第二彈簧室,在 比所述第一彈簧室的額定值低的第二額定氣體壓力下操作。例如,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 100的內(nèi)彈簧室IM和124A可在第一額定氣體壓力P1下操作,舉例來說,諸如在約200psi 至約350psi的范圍內(nèi)的額定氣體壓力。外彈簧室1 可在第二額定氣體壓力P2下操作, 舉例來說,諸如在約60psi至約175psi的范圍內(nèi)的額定氣體壓力。將認識到的是,氣彈簧組件的常規(guī)柔性壁在約175psi的額定壓力下操作可能導 致氣彈簧組件的性能降低,而且因此一般避免常規(guī)氣彈簧組件在這種壓力水平下操作。然 而,將認識到的是,本主題的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的外彈簧室1 包圍且基本包封內(nèi)柔性 壁112。因此,內(nèi)柔性壁112僅承受內(nèi)彈簧室124和124A的額定操作壓力P1與外彈簧室 126的額定操作壓力P2之間的壓差(即根據(jù)關(guān)系式DP = P1-P2)。通過選擇性地使所述內(nèi) 彈簧室和所述外彈簧室充氣來保持所述壓差處于預定范圍內(nèi),在由于所述減振室內(nèi)(即內(nèi) 彈簧室IM和124A內(nèi))的壓力顯著增加而提供增加的減振性能的同時,由于所述內(nèi)彈簧室 內(nèi)的壓力增加導致內(nèi)柔性壁112的任何性能降低被最小化??梢砸匀我夂线m的方式來設置所述選擇性的充氣和保持所需壓差。作為一個實 例,內(nèi)彈簧室1 和124A通過通道132可選擇性地充氣和/或放氣,而外彈簧室1 可通過 通道136來選擇性地充氣和/或放氣。加壓氣體的這種選擇性轉(zhuǎn)換可通過合適的加壓氣體 系統(tǒng)和/或控制裝置來配合地進行。作為另一實例,可在所述內(nèi)彈簧室和所述外彈簧室之 間設置可操作成允許流體流動通過的通道,由此隨著一個室內(nèi)的氣體壓力變化而改變另一 個室內(nèi)的氣體壓力。在所示出的示范性布置中,通道162貫穿第二端元件104的側(cè)壁106。 另外,流動控制裝置(舉例來說,諸如閥)能可任選地進行設置,以用于選擇性地控制流動 通過通道162的氣體。這種閥的示意表示示出在圖1中并由附圖標記164表示。如果設置 這種流動控制裝置,則這種流動控制裝置可為任意合適的型號和/或種類,舉例來說,諸如 泄壓閥和/或比例流量閥。還將認識到的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主題所述的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舉例來說,諸如 組件100)可適于用在任意彈簧裝置和減振裝置彼此并行地操作的任何應用和/或操作環(huán)境中。這種應用和使用的一個實例與車輛座椅懸架相關(guān),舉例來說,諸如可用于重型車輛駕 駛室、牽引車掛車駕駛室、以及農(nóng)用機械駕駛室。合適應用和使用的另一個實例為在操作上 與車輛懸掛系統(tǒng)相關(guān)。根據(jù)本發(fā)明主題的包括多個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的車輛懸掛系統(tǒng) 的一個示范性布置示出在圖3中并由附圖標記200表示。懸掛系統(tǒng)200示出為設置在相關(guān) 車輛VHC的簧載質(zhì)量(舉例來說,諸如相關(guān)車輛的車體BDY)和非簧載質(zhì)量(舉例來說,諸 如相關(guān)的車輪WHL或相關(guān)的車輪接合元件WEM)之間。將認識到的是,任何這種懸掛系統(tǒng)可 包括任意數(shù)量的一個或多個系統(tǒng)、構(gòu)件和/或裝置,而且所述任何這種懸掛系統(tǒng)能以任何 合適的方式可操作地連接在簧載質(zhì)量和非簧載質(zhì)量之間。懸掛系統(tǒng)200示出為包括支撐在相關(guān)車輛的簧載質(zhì)量和非簧載質(zhì)量之間的多個 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在圖1所示的實施例中,懸掛系統(tǒng)200包括四個氣彈簧-氣減振 器組件202,朝所述相關(guān)車輛的與相應車輪WHL相鄰的每個拐角設置一個氣彈簧-氣減振器 組件。然而,將認識到的是,任何其它數(shù)量的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可以以任何其它合適的 構(gòu)型或布置而可替代地使用。如圖3所示,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202均支撐在相關(guān)車輛VHC的車輪接合元件 WEM和車身BDY之間。如前詳細討論的,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202包括第一柔性壁204和 第二柔性壁206以及氣減振器部分208。如上所討論的,將認識到的是,在本文中示出并說 明的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例如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100和20 均為卷動凸角型構(gòu) 造。然而,將認識到的是,本發(fā)明的新穎構(gòu)思可與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布置和/或其它任 何合適型號的構(gòu)造和/或構(gòu)造結(jié)合使用。懸掛系統(tǒng)200還包括加壓氣體供給系統(tǒng)210,加壓氣體供給系統(tǒng)210可操作地關(guān) 聯(lián)于所述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以用于選擇性地將加壓氣體(例如空氣)供給到所述氣 彈簧-氣減振器組件和選擇性地自所述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中傳輸加壓氣體。在圖3所 示的示范性實施例中,氣體供給系統(tǒng)210包括用于產(chǎn)生加壓空氣或其它氣體的加壓氣體源 (舉例來說,諸如壓縮機21 。所述氣體供給系統(tǒng)還可包括任意數(shù)量的任意合適型號、種類 和/或構(gòu)造的一個或多個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能夠?qū)崿F(xiàn)加壓氣體的選擇性傳輸。例如, 閥總成214示出為與壓縮機212連通并且可為任意合適的構(gòu)型或布置。在所示出的示范性 實施例中,閥總成214包括閥體216,閥體216帶有支撐在其上的多個閥(未示出)。閥總 成214還可任選地包括合適的排氣管(舉例來說,諸如回氣管(muffler) 218),以用于從所 述系統(tǒng)中排出加壓氣體。任選地,加壓氣體供給系統(tǒng)210還可包括與閥總成214流體連通 并適于存儲加壓氣體的貯存器220。所述一個或多個控制裝置(舉例來說,諸如閥總成214)可以以任何合適的方式 (舉例來說,諸如通過合適的氣體輸送管道22 而與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202通訊。因 此,經(jīng)由閥總成214可選擇性地向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傳輸和/或自氣彈簧-氣減振器 傳輸加壓氣體,以例如改變或保持在車輛的一個或多個拐角處的高度。懸掛系統(tǒng)200還包括控制系統(tǒng)224,控制系統(tǒng)2M能夠與懸掛系統(tǒng)200的任意一個 或多個其它系統(tǒng)和/或構(gòu)件(未示出)和/或車輛VHC通訊,以用于選擇性地操作和控制 所述懸掛系統(tǒng)。控制系統(tǒng)2M包括控制器或電子控制單元(ECU) 2 ,控制器或電子控制單 元(ECU) 226與壓縮機212和/或閥總成214通訊(舉例來說,諸如經(jīng)由導體或引線228), 以例如用于選擇性地操作和控制它們,所述操作和控制包括向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202提供加壓流體和自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202中排出加壓流體??刂破? 可為任意合適 型號、種類和/或構(gòu)型。控制系統(tǒng)2 還可任選地包括一個或多個高度或距離感測裝置(未示出)以及任 何其它所需的系統(tǒng)和/或構(gòu)件(例如壓力傳感器和加速計)。如果設置這些高度傳感器,則 這些高度傳感器優(yōu)選能夠產(chǎn)生或以其它方式輸出具有與高度或距離(舉例來說,諸如車輛 的間隔構(gòu)件之間的)相關(guān)的信號。將認識到的是,如果設置任何這種高度傳感器或任何其 它距離判定裝置,則可為任意合適型號、種類、構(gòu)造和/或構(gòu)型,舉例來說,諸如機械連接傳 感器、諸如可以利用超聲波或電磁波操作的超聲波傳感器或電磁波傳感器。另一示范性實施例的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300示出在圖4中,氣彈簧-氣減振 器組件300包括第一或上端元件302 ;以及第二或下端元件304,以與所述第一端元件縱 向間隔開的關(guān)系設置。組件300還包括大體在第一端元件302和第二端元件304之間延伸 的縱向延伸軸線AX。第二端元件304包括側(cè)壁306和端壁308,側(cè)壁306和端壁308至少 部分限定所述第二端元件內(nèi)的端元件腔310。組件300還包括柔性壁112,柔性壁312圍繞軸線AX周向設置并在第一或上端314 和第二或下端316之間縱向延伸。柔性壁312的第一端314沿第一端元件302可操作地被 連接、而所述內(nèi)柔性壁的第二端316沿第二端元件304被固定,以使得在所述第一端元件和 所述第二端元件之間至少部分地限定彈簧室318。將認識到的是,第一端元件302和第二端元件304可以為任何合適的型號、種類、 構(gòu)型、布置和/或構(gòu)造。在圖4所示的示范性實施例中,第一端元件302包括外周壁320,沿 外周壁320以基本流體密封方式固定柔性壁312的第一端314(舉例來說,諸如通過采用常 規(guī)卡環(huán)32 。第一端元件302還示出為包括通道324,通道3 延伸穿過所述第一端元件 且適于例如通過氣體輸送管3 將彈簧室318與外部大氣(例如,諸如借助通氣孔或排氣 管)或加壓氣體系統(tǒng)(例如空氣壓縮機、壓縮空氣貯存器、閥總成或其它裝置)相互流體連 接。第二端元件304(在本領域中有時稱為活塞)在圖4中示出為包括側(cè)壁306,側(cè)壁 306從端壁308背離第一端元件302縱向延伸。側(cè)壁306的外表面3 在圖4中示出為基本 圓柱形。然而,將認識到的是,所述第二端元件的外表面或外輪廓可以為任意合適的大小、 形狀和/或構(gòu)型,舉例來說,諸如圓柱形、截錐形、曲線形或它們的任意組合。柔性壁312的 第二端316沿側(cè)壁306的外表面3 設置并以基本流體密封方式固定于所述外表面上(舉 例來說,諸如通過采用卡環(huán)330)。側(cè)壁306還包括內(nèi)表面332,內(nèi)表面332至少部分地限定 端元件腔310。在一個優(yōu)選布置中,內(nèi)表面33沿其縱向長度將為基本圓柱形。將認識到的是,柔性壁312可以為任意合適的種類、型號、構(gòu)型、布置和/或構(gòu)造。 在所示出的示范性布置中,柔性壁312為具有合適構(gòu)造的細長柔性套筒或波紋管。然而, 可替代地采用具有一匝或多匝的旋繞波紋板型柔性壁。在本示范性實施例中,柔性壁312 示出為形成卷動凸角型構(gòu)造,其中隨著所述第一端元件和所述第二端元件相對彼此縱向位 移,卷動凸角334沿側(cè)壁306的外表面3 卷動或者以其它方式位移。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300還在圖4中示出為包括減振器活塞336,減振器活塞 336容納在端元件腔310內(nèi),以用于沿側(cè)壁306的內(nèi)表面332縱向位移。因此,端元件腔310 被分為位于減振器活塞336相對側(cè)上的第一部分310A和第二部分310B。減振器桿148將減振器活塞336可操作地連接于第一端元件302,以使得所述第一端元件和所述第二端元 件相對彼此的位移將產(chǎn)生或以其它方式導致減振器活塞336在端元件腔310內(nèi)運動。減振 器活塞336的這種運動可操作成消耗作用在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300上的動能并由此衰 減振動和其它輸入,如本領域技術(shù)人員理解的。將認識到的是,如上述針對圖1所討論的, 減振器桿338和第一端元件302之間的所述互連可以以任意合適的方式并通過任意合適的 連接結(jié)構(gòu)和/或布置做出。在圖4所示的示范性布置中,通過隨著減振器活塞336沿側(cè)壁306的內(nèi)表面332位 移而允許氣體在彈簧室318和端元件腔310的第一部分310A之間流動,組件300起到衰減 動能的作用。將認識到的是,可以以任何合適的方式來實現(xiàn)這種氣體流動,諸如通過設置延 伸穿過第二端元件304的端壁308的一個或多個通道340。然而,將認識到的是,可替代地 采用任何其他合適的布置。另外,將認識到的是,可以以任何合適的方式(舉例來說,諸如 節(jié)流元件、閥和/或多孔過濾元件)沿通道340或在通道340上流體連接由虛線框342表 示的一個或多個任選的構(gòu)件和/或部件。在使用時,根據(jù)本發(fā)明主題的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舉例來說,諸如組件300) 將操作成通過使得氣體在彈簧室318和端元件腔310之間流動而消耗作用在所述組件上的 動能。當?shù)谝欢嗽?02和第二端元件304朝向彼此位移時,彈簧室318的容積將減少而 端元件腔310的第一部分310A的容積將增大,后者是由于減振器活塞336運動遠離第二端 元件304的端壁308而造成的。如上所述,通過在氣減振器內(nèi)采用增加的內(nèi)壓差,可實現(xiàn)增 加的減振性能。所述端元件腔的第一部分310A的容積隨彈簧室318容積的減少而增加所 帶來的一個合乎需要的益處是由附圖標記P3表示的彈簧室壓力和由附圖標記P4表示的端 元件腔壓力之間的壓差不應明顯減少。在圖4的示范性實施例中,端壁344橫跨第二端元件304的大體與端壁308相對 的敞開端(未給附圖標記)而被固定。這導致端元件腔310的第二部分310B為基本包封 的或封閉的容積,這會在減振器活塞316移動遠離端壁308期間反作用于減振器活塞336。 為了最小化或至少減少任何這種反作用力,可取的是允許或以其他方式容許氣體隨著所述 減振器活塞沿側(cè)壁332位移而在端元件腔310的第一部分310A和第二部分310B之間流動。將認識到的是,可以以任何合適的方式來設置這種氣體流動,諸如通過在所述減 振器活塞的外周邊緣和所述側(cè)壁的內(nèi)表面之間設置間隙并允許氣體隨著所述減振器活塞 位移而流動穿過所述間隙??商娲?,如圖4所示,減振器活塞336可包括合適的密封元件 346,密封元件346用于在所述減振器活塞和所述側(cè)壁的所述內(nèi)表面之間形成基本不漏流 體的密封。在這種情況下,一個或多個流體通道348可以以任何合適的方式設置成穿過減 振器活塞336。另外,沿通道348可任選地流體互連有節(jié)流元件、閥或氣體裝置(諸如在圖 4中整體由附圖標記350表示的)。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300的替代實施例以組件300'示出在圖5中。將認識到 的是,組件300和組件300'相類似,而且因此,類似的附圖標記用于說明共同的特征和部 件。在圖5中,新的或不同的特征或部件采用具有撇號(‘)的附圖標記來示出并說明。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300'與組件300的不同之處在于,第二端元件304'包括 端壁344',端壁344'具有貫穿其的開口或通道352'。因此,端元件腔310'的第二部分 310B'敞開于大氣壓力下。在這種情況下,所述端元件腔的所述第二部分內(nèi)的氣體在減振器活塞336'沿側(cè)壁306的內(nèi)表面332運動期間不明顯反作用于減振器活塞336'。因此, 圖4所示的在組件300中延伸穿過減振器活塞336的通道346可在圖5所示的布置中省略。根據(jù)本發(fā)明主題實施例的再一實例的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400示出在圖6中。 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400包括第一端元件(舉例來說,諸如卷邊板40 和相對的第二端 元件(舉例來說,諸如第一活塞404),所述第二端元件與所述第一端元件縱向間隔開,以使 得軸線AX在所述第一端元件和所述第二端元件之間縱向延伸。第一柔性壁406圍繞軸線 AX周向設置并在相對的第一端408和第二端410之間縱向延伸。所述相對的第一和第二端 可以以任何合適的方式(舉例來說,諸如通過采用壓接連接結(jié)構(gòu)412或壓配連接結(jié)構(gòu)414) 分別固定于所述第一端元件和所述第二端元件,以用于在所述柔性壁和所述端元件之間形 成基本不漏流體的密封。通過第一柔性壁406在卷邊板402和第一活塞404之間至少部分 地限定彈簧室416。第一活塞404包括端壁418,近似橫向(例如垂直于)于軸線AX延伸;以及側(cè)壁 420,從所述端壁大體縱向延伸。在圖6所示的示范性實施例中,側(cè)壁420為大體圓柱形。然 而,將認識到的是,可替代地采用任何其他合適的形狀和/或構(gòu)型,舉例來說,諸如圓柱形、 截錐形、曲線形或它們的任意組合。第一柔性壁406沿側(cè)壁420的外表面4M形成卷動凸角 422、并隨著組件400使用期間延伸并被壓縮而以常規(guī)方式沿所述外表面位移。端壁418和 側(cè)壁420的內(nèi)表面似6至少部分地限定具有敞開端430的活塞腔428。蓋壁423橫跨敞開 端430延伸,以進一步限定活塞腔428。蓋壁423可以以任何合適的方式(舉例來說,諸如 提供采用熔融材料接合部434)固定于所述側(cè)壁上或沿所述側(cè)壁固定,以用于抵抗組件400 產(chǎn)生的預期負荷。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400還包括第二柔性壁436,第二柔性壁436設置成至少部 分地處于活塞腔328內(nèi)。在圖6所示的示范性布置中,第二柔性壁436圍繞軸線AX周向設 置并在相對的第一端438和第二端440之間延伸。第二柔性壁436的第一端438示出為固 定在第一活塞440上而且可以以任何合適的方式連接于所述第一活塞。例如,安裝板442 可在活塞腔428內(nèi)固定于端壁418上。所述安裝板可包括外周壁444,第一端438固定于外 周壁444(舉例來說,諸如通過采用壓接環(huán)446)。安裝板442可以以任何合適的方式(舉例 來說,諸如通過將所述安裝板連接于端壁418)固定在第一活塞404上或沿第一活塞404固 定。在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400中,第二柔性壁436優(yōu)選地橫跨活塞腔4 延伸或 以其他方式連接,以使得所述活塞腔被分成彼此基本流體隔離的第一室450和第二室452。 這種布置可以以任何合適的方式來設置。例如,第三端元件(舉例來說,諸如第二或減振器 活塞454)可設置在活塞腔428內(nèi)。在所示出的示范性布置中,第二活塞妨4包括第二端 壁456,近似橫向(例如垂直)于軸線AX設置;以及第二側(cè)壁458,從所述第二端壁大體縱 向延伸。第二柔性壁436的第二端440可以以任何合適的方式固定在第二活塞妨4上或沿 第二活塞454固定,舉例來說,諸如沿第二側(cè)壁458利用壓接環(huán)460。在所示出的示范性布 置中,第二柔性壁436可在第一活塞404的側(cè)壁420和第二活塞454的第二側(cè)壁458之間 形成卷動凸角462。在這種情況下,隨著如下文將要討論的所述第二活塞相對所述第一活塞 運動,卷動凸角462將沿著側(cè)壁420和458卷動或以其他方式位移。在一個優(yōu)選布置中,彈簧室416和活塞腔4 的第一室450彼此流體連通,以使得在組件400動態(tài)操作和使用期間所述氣彈簧-氣減振器內(nèi)的加壓氣體可在所述彈簧室和所 述第一室之間流動。然而,將認識到的是,所述彈簧室和所述第一室可以以任何合適的方式 設置成彼此流體連通。在圖6所示的示范性實施例中,活塞404包括延伸穿過端壁418的 通道464,加壓氣體可通過通道464流動而在所述彈簧室和所述第一室之間通過。如前面針 對其他實施例所討論的,將認識到的是,可采用任何合適數(shù)量的一個或多個通道,且任何這 種數(shù)量的一個或多個通道可以為任何合適的大小、形狀、構(gòu)型、布置或它們的組合。另外,節(jié) 流元件、閥或其他流體流動相關(guān)裝置可任選地相互流體連接在任何這種一個或多個通道上 或沿任何這種一個或多個通道可任選地相互流體連接,或者以其他方式將所述彈簧室和所 述第一室相互流體連接。在圖6所示的示范性布置中,第二活塞妨4通過減振器桿或連接桿466與所述第 一端元件(例如卷邊板40 互連。所述第二活塞可以以任何合適的方式固定于連接桿 406,舉例來說,諸如通過采用螺紋連接結(jié)構(gòu)或熔融材料接合部468。另外,連接桿466可以 以任何合適的方式固定于卷邊板402,舉例來說,諸如通過采用沿連接桿466形成的多個螺 紋470和與所述螺紋相互接合的螺母472。振動隔離元件474可任選地互連在所述連接桿 和所述卷邊板之間。在所示出的示范性實施例中,振動隔離元件474包括彈性體476,彈性 體476容納在穿過卷邊板402形成的開口 478內(nèi)。第一相當剛性的墊圈480接合在所述連 接桿上形成的肩部482。第二相當剛性的墊圈484沿所述彈性體相對所述第一墊圈設置并 抵接地接合螺母472,這將連接桿466包封在卷邊板402上。使用期間,所述第一端元件和所述第二端元件(例如,卷邊板402和第一活塞404) 相對彼此縱向運動,且將認識到的是,所述第一端元件和所述連接桿以基本剛性方式彼此 軸向互連。為了適應這種相對縱向運動,所述第二端元件優(yōu)選地允許所述連接桿出入于以 合適方式于此形成的活塞腔(例如活塞腔428),舉例來說,諸如通過沿第一活塞404的端壁 418形成的滑動接合部486。另外,將認識到的是,所述第一端元件和所述第二端元件相對 彼此的運動可以不是單純的軸向。而是,當所述第一端元件和所述第二端元件彼此朝向和 背離位移時,所述第二端元件可沿弧形或其他路徑運動。在一些情況下,振動隔離元件474 可以能夠適應這種運動路徑。然而,第一活塞404可以任選地包括適于允許所述第一活塞 和所述連接件之間的樞轉(zhuǎn)運動或旋轉(zhuǎn)的球軸承488或其他元件。如上所述,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400在正常操作和使用期間沿大體縱向方向延 伸和收折。當所述組件的所述第一端元件和所述第二端元件(例如卷邊板402和第一活塞 404)朝向彼此位移時,所述彈簧室(例如彈簧室416)容積減少,這導致包含在所述彈簧室 內(nèi)的氣體的動態(tài)壓力增加。然而,同樣是這個所述第一端元件和所述第二端元件朝向彼此 位移的運動還引起所述活塞腔(例如腔428)的所述第一室(例如第一室450)的容積增加, 這導致容納在所述第一室內(nèi)的氣體的動態(tài)壓力減少。所述彈簧室和所述第一室之間的壓差 至少部分地引起氣體從所述彈簧室流入到所述活塞腔的所述第一室中,舉例來說,諸如經(jīng) 由將所述彈簧室和所述第一室相互流體連接的所述一個或多個通道。如上所述,這個流體 流動可以用于消耗作用在所述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400上的動能。以類似但相反的方式,當組件40的所述第一端元件和所述第二端元件彼此背離 位移時,所述彈簧室容積增加,這導致容納在所述彈簧室內(nèi)的氣體的動態(tài)壓力減少。同樣是 這個所述第一端元件和所述第二端元件彼此背離地的運動還引起所述活塞腔的所述第一室的容積減少,這導致容納在所述第一室內(nèi)的氣體的動態(tài)壓力增加。此外,所述彈簧室和所 述第一室之間的壓差引起氣體從所述活塞腔的所述第一室流入到所述彈簧室中,而且可用 于將動能轉(zhuǎn)換成熱,如上所述。在所示出的示范性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室(例如第一室450)的容積增加是由于連 接桿466位移進入到活塞腔428中導致的,所述位移將使第二活塞妨4朝蓋壁432位移并 由此增加第一室450的容積且減少所述活塞腔的第二室452的容積。為了減少第二活塞 454在活塞腔428內(nèi)運動的阻力,一個或多個通氣孔490可設置成穿過蓋壁432和/或側(cè)壁 420,以允許第二室452和外部大氣ATM流體連通。依據(jù)本發(fā)明主題的實施例的再一實例的氣彈簧-氣減振器500示出在圖7中。氣 彈簧-氣減振器500包括整體由附圖標記502表示的氣彈簧和整體由附圖標記504表示的 氣減振器。在所示出的示范性實施例中,氣減振器504至少部分地容納在氣彈簧502內(nèi)或 以其他方式由氣彈簧502包封。然而,將認識到的是,可替代地采用其他構(gòu)型和/或布置。在所示出的示范性實施例中,氣彈簧502包括第一或上端元件506(舉例來說,諸 如卷邊板或頂蓋),第一或上端元件506包括端元件壁508、外周壁部分510和通道壁512, 通道壁512至少部分限定延伸穿過端元件壁508的通道(未給出附圖標記)。氣彈簧502 還包括第二或下端元件514 (舉例來說,諸如卷邊板或活塞),第二或下端元件514以與第 一端元件506相隔關(guān)系設置,以使得軸線AX在第一端元件506和第二或下端元件514之間 縱向延伸。在圖7所示的示范性實施例中,第二端元件514示出為活塞。因此,將認識到的 是,氣彈簧502為卷動凸角型構(gòu)造。然而,應理解的是,本發(fā)明的主題可同樣適用于與其他 型號、種類、構(gòu)造和/或布置的氣彈簧結(jié)合使用,舉例來說,諸如旋繞波紋管式設計。第二端元件514示出為包括側(cè)壁516,側(cè)壁516在所述第二端元件的第一端518和 相對的第二端520之間大體縱向延伸。端壁522沿第一端518近似橫向(例如垂直)于軸 線AX延伸,以形成所述第二端元件的基本封閉端。在圖7所示的示范性實施例中,側(cè)壁516 沿第二端520至少部分地限定敞開端。另外,側(cè)壁516示出為形狀上近似圓柱形。然而, 將認識到的是,可替代地采用任何其他布置、構(gòu)型和/或構(gòu)造,舉例來說,諸如圓柱形、截錐 形、曲線形或它們的任意組合。端壁522示出為包括第一或內(nèi)壁部分5M和第二或外壁部分526,第二或外壁部分 526從所述內(nèi)壁部分徑向向外設置。另外,內(nèi)壁部分5M從外壁部分526(例如以縱向間隔 開的關(guān)系)軸向向外設置,以使得內(nèi)側(cè)壁部分5 在所述內(nèi)壁部分和所述外壁部分之間縱 向延伸。氣彈簧502還包括柔性壁530,柔性壁530在圖7中示出為在第一或上端532和 第二或下端534之間延伸的細長套筒型柔性壁。在所示出的示范性實施例中,柔性壁530 的第一端532沿第一端元件506的外周壁部分510被容納并采用合適的保持元件(舉例來 說,諸如壓接環(huán)536)固定在所述外周壁部分上,以使得在它們之間形成基本密不漏流體的 密封。所述柔性壁的第二端534沿第二端元件514(舉例來說,諸如沿與第一端518相鄰的 側(cè)壁516)被容納并采用合適的保持元件(舉例來說,諸如壓接環(huán)538)固定在所述第二端 元件上,以使得在它們之間形成基本密不漏流體的密封。柔性壁530圍繞軸線AX周向設置 并至少部分地限定處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間的彈簧室M0。另外,柔性壁530沿所 述第二端元件的側(cè)壁516的外表面544形成卷動凸角M2、并隨著組件500在使用期間延伸和壓縮而以常規(guī)方式沿所述外表面位移。氣減振器504包括減振器殼體546和設置在所述減振器殼體內(nèi)的減振器活塞548。 氣減振器504還可包括可操作地連接于減振器活塞M8的減振器桿550和其他合適的元 件。在所示出的示范性布置中,減振器殼體546包括殼體壁552,殼體壁552至少部分地限 定減振室554。殼體壁552示出為包括第一或上壁部分556 ;第二或下壁部分558,以與所 述第一壁部分縱向間隔開的關(guān)系設置;以及側(cè)壁部分560,在所述第一或上壁部分和所述 第二或下壁部分之間大體縱向延伸。減振器活塞548包括活塞本體562,活塞本體562帶有第一側(cè)564和相對的與所述 第一側(cè)軸向間隔的第二側(cè)566。外周側(cè)壁568在所述減振器活塞的所述第一側(cè)和所述第二 側(cè)之間縱向延伸。可任選地包括環(huán)形槽570,環(huán)形槽570徑向向內(nèi)延伸到所述活塞本體中, 舉例來說,諸如所述環(huán)形槽可適于容納密封元件572。減振器活塞548容納在減振器殼體546的減振室554內(nèi),以使得所述減振器活塞 將所述減振室分為第一或上室部分574和第二或下室部分576。在圖7所示的示范性實施 例中,減振器活塞548的外周區(qū)域與殼體壁552的側(cè)壁部分560的內(nèi)表面互補,以使得所述 減振器活塞能夠在所述減振器殼體內(nèi)沿軸線方向往復運動(即沿側(cè)壁部分560的至少一部 分縱向)。另外,減振器活塞548的所述外周區(qū)域和側(cè)壁部分560的所述內(nèi)表面之間的互補 關(guān)系導致所述減振器活塞將所述減振室554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彼此至少部 分地流體隔離。在圖7所示的示范性實施例中,密封元件572可操作成與側(cè)壁部分560的 內(nèi)表面578形成基本不漏流體的密封,以使得減振室554的第一室部分574和第二室部分 576彼此基本流體隔離。將認識到的是,氣減振器504能以任何合適的方式可操作地連接在所述組件的所 述第一端元件和所述第二端元件之間的所述氣彈簧內(nèi),以用于在所述氣彈簧-氣減振器組 件動態(tài)操作和使用期間引起所述氣減振器活塞和所述減振器殼體之間的相對運動,由此將 消耗作用所述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上的動能。例如,所述減振器殼體可剛性連接或以其 他方式可操作地連接于所述氣彈簧的所述第一和第二端元件的其中之一,同時所述減振器 活塞連接或以其他方式可操作地連接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端元件中的另一個。在圖7所示的示范性實施例中,減振器殼體546包括連接壁580,連接壁580從上 壁部分556縱向突出并容納在所述第一端元件506中的由通道壁512限定的所述通道內(nèi)。 連接壁580能以任何合適的方式附接或以其他方式可操作地連接于端元件壁508,舉例來 說,諸如通過采用螺紋連接結(jié)構(gòu)或熔融材料接合部582。在這種方式下,減振器殼體546可 視為第一端元件506的一部分。在替代布置中,所述減振器殼體可一體為或以其他方式為 所述端元件的一部分。另外,減振器桿550示出為可操作地連接在減振器活塞548和第二端元件514之 間,以使得在所述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動態(tài)操作和使用期間所述第一端元件和所述第二 端元件之間的相對運動引起所述減振器活塞和所述減振器殼體之間的相對運動,以由此消 耗作用在所述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的動能。在圖7所示的示范性實施例中,減振器桿550 在第一端584和相對第二端586之間縱向延伸。第一端584示出為可操作地連接于減振器 活塞M8,舉例來說,諸如沿所述減振器活塞的第二側(cè)566。所述減振器桿的第二端586從 減振器殼體546向外突出,舉例來說,諸如通過延伸穿過所述殼體壁的下壁部分558的桿開Π 588。第二端586可以以任何合適的方式可操作地連接于減振器活塞548和第二端元件 514。例如,減振器桿550的第一端584可剛性連接于減振器活塞Μ8,舉例來說,諸如通過 采用螺紋連接結(jié)構(gòu)或熔融材料接合部。作為另一實例,所述減振器桿的第二端586可剛性 連接于第二端元件514,舉例來說,諸如通過采用螺紋連接結(jié)構(gòu)或熔融材料接合部。然而,將 認識到的是,所述第一端元件和所述第二端元件相對彼此的運動經(jīng)常不是沿單純的軸線方 向起作用。而是,所述第一端元件和所述第二端元件將相對彼此成一角度設置和/或當所 述第一端元件和所述第二端元件彼此朝向和背離位移時沿弧形或其他路徑運動。由此,沿 減振器桿陽0的所述第一端和/或所述第二端,可采用能夠允許樞轉(zhuǎn)運動或其他角位移的 連接結(jié)構(gòu),在圖7中以箭頭PVT來表示。這種連接結(jié)構(gòu)在圖7中示意地由分別沿減振器桿 550的第一端584和第二端586的虛線框590和592表示。將認識到的是,如果設置任何這 種連接結(jié)構(gòu),則任何這種連接結(jié)構(gòu)可以為任何合適的型號、種類、布置、構(gòu)型和/或構(gòu)造,舉 例來說,諸如球窩接頭、球軸承和/或萬向接頭。如上所討論的,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500在其正常操作和使用期間沿大體縱向 方向延伸和收折。隨著第一端元件506和第二端元件514朝向彼此位移,減振器活塞548 朝殼體壁560的第一壁部分556縱向位移。所述減振器活塞沿這個第一或收折方向的運動 引起第一室部分574容積減少而第二室部分576容積增加。另外,隨著所述第一端元件和 所述第二端元件彼此背離地位移時,減振器活塞548朝殼體壁560的第二壁部分558縱向 位移。所述減振器活塞沿這個第二或延伸方向的運動引起第一室部分574容積增加而第二 室部分576容積減少??扇〉氖?,減振器活塞548的所述運動產(chǎn)生引起出入于減振室5Μ的氣體流動,以 由此消耗作用在所述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上的動能。將認識到的是,這種氣體流動可以 以任何合適的方式并通過采用任何合適的大小、形狀、數(shù)量、構(gòu)型和/或布置來實現(xiàn)。另外, 將認識到的是,另外的構(gòu)件、連接器和/或其他元件可以以任何合適的方式與減振室5Μ流 體互連。此外,還可任選地包括與減振室5Μ流體連通的任何合適型號和/或種類的流動 控制裝置和/或元件,舉例來說,諸如節(jié)流元件、閥、和/或多孔過濾元件。在所示出的示范性實施例中,減振器殼體548包括延伸穿過其的適于將輸送氣體 出入于減振室5Μ的多個流體通道。例如,殼體壁560在圖7中示出為包括第一或上流體 通道594,延伸穿過上壁部分556 ;以及一個或多個第二流體通道,延伸穿過下壁部分568。 在所示出的示范性實施例中,多個第二流體通道596延伸穿過所述下壁部分。將認識到的是,氣體大氣ATM將通常存在成處于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500的外 部。在優(yōu)選布置中,第一流體通道594和第二流體通道596中的之一設置成與外部氣體大 體流體連通,而第一流體通道594和第二流體通道596中的另一個設置成與氣彈簧502的 所述彈簧室流體連通。在所示出的示范性實施例中,連接壁580至少部分地限定連接通道 598,連接通道598經(jīng)由第一流體通道594在一端向氣體大氣ATM敞開而在另一端與減振室 554的第一室部分574流體連通。這樣,響應減振器活塞548在減振室554內(nèi)的運動,來自 大氣ATM的氣體可被輸送出入與第一室部分574,如箭頭FLl表示。另外,在圖7所示的示范性實施例中,第二室部分576經(jīng)由第二流體通道596與 彈簧室540流體連通。因此,彈簧室MO內(nèi)的加壓氣體可流動出入于減振室554的第二室
      19部分576,舉例來說,諸如由箭頭FL2表示。如上述針對其他實施例所討論的,這種流體流 動可用于消耗作用在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500上的動能。此外,在彈簧室540和減振室 554的第二室部分576之間的這種流體流動的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適的方式來變化或以其他 方式來控制,諸如通過包括與所述第一流體通道和所述第二流體通道中的一個或兩者流體 連通的一個或多個流動控制裝置和/或元件。這種流動控制裝置在圖7中示意地由虛線框 600,602和604表示。將認識到的是,這種流動控制裝置可彼此基本類似或彼此不同,以使 得在不同區(qū)域和/或流體流動方向上可實現(xiàn)不同的流體流動特性,舉例來說,諸如上述已 經(jīng)針對其他實施例所討論的。如在本文中參照某些元件、構(gòu)件和/或結(jié)構(gòu)(例如“第一端元件”和“第二端元件”) 所使用的,數(shù)值次序僅表示多個中的不同單體,而且并非暗含任意順序或次序,除非權(quán)利要 求用語具體限定。另外,本文中使用的術(shù)語“氣體”廣義指的是任何氣態(tài)或汽化流體。更一 般地,空氣用作懸掛系統(tǒng)及其構(gòu)件(諸如本文中描述的那些構(gòu)件)的工作介質(zhì)。然而,將理 解的是,可替代地采用任何合適的氣態(tài)流體。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已說明了本主題的新穎構(gòu)思且在本文中大量重點集中于結(jié) 構(gòu)和在所公開的實施例的構(gòu)成部件之間的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但是將認識到的是,在不脫離本發(fā)明 的本主題新穎性構(gòu)思的原理的情況下,可作出其它實施例并對所示出和所說明的實施例作 出許多變化。對他人而言,一旦閱讀并理解前述詳細說明,修改和改變將會顯而易見地產(chǎn) 生。由此,應明確理解的是,前述說明性內(nèi)容將僅作為本發(fā)明新穎性構(gòu)思的說明而非作為限 制來進行解釋。因此意欲是,只要所有這些修改和改變落入到隨附權(quán)利要求及其任何等同 物范圍內(nèi),本主題的新穎構(gòu)思可解釋為包括所有這些修改和改變。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氣彈簧_氣減振器組件,包括第一端元件;第二端元件,其以與所述第一端元件縱向間隔開的關(guān)系被設置,柔性壁,其可操作地連接在所述第一端元件和所述第二端元件之間,以使得在所述第 一端元件和所述第二端元件之間至少部分地限定彈簧室;減振室壁,其位于所述第一端元件上并至少部分地設置在所述彈簧室內(nèi),所述減振室 壁至少部分地限定減振室;以及,氣減振器活塞,其設置在所述減振室內(nèi),以使得沿所述減振器活塞的一側(cè)形成所述減 振室的第一部分、而沿所述減振器活塞的相對側(cè)形成所述減振室的第二部分,所述減振器 活塞可操作地連接于所述第二端元件并能夠在所述減振室內(nèi)沿近似縱向方向往復運動;所述減振室的所述第一部分設置成與所述彈簧室流體連通,以使得在所述減振器活塞 往復運動期間能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彈簧室之間傳輸氣體,以由此消耗作用在所述氣彈 簧_氣減振器組件上的動能;以及,所述減振室的所述第二部分設置成與所述減振室的所述第一部分和相關(guān)的所述氣彈 簧_氣減振器組件的外部大氣中的一個流體連通。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其中,所述減振室壁包括延伸穿過其 的一個或多個通道,所述減振室的所述第一部分經(jīng)由所述一個或多個通道與所述彈簧室流 體連通。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其還包括以沿延伸穿過所述減振室 壁的所述一個或多個通道中的一個通道流體連通的方式設置的節(jié)流元件、閥和多孔金屬過 濾器中的一個。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其中,所述減振器活塞包括延伸穿過 其的一個或多個通道,并且所述減振室的所述第二部分經(jīng)由所述一個或多個通道與所述第 一部分流體連通。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其還包括以沿延伸穿過所述減振室 壁的所述一個或多個通道中的一個通道流體連通的方式設置的節(jié)流元件、閥和多孔金屬過 濾器中的一個。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其中,所述減振室壁為所述第二端元 件的第一壁,而所述第二端元件包括第二壁,所述第二壁帶有延伸穿過所述第二壁的一個 或多個通道,所述減振室的所述第二部分設置成經(jīng)由延伸穿過所述第二壁的所述一個或多 個通道而與所述相關(guān)的外部大氣流體連通。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氣彈簧_氣減振器組件,其還包括減振器桿,所述減振器桿 可操作地連接所述減振器活塞和所述第一端元件。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其中,所述減振器桿可樞轉(zhuǎn)地連接于 所述第一端元件和所述減振器活塞中的至少一個。
      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其中,所述第二端元件包括樞轉(zhuǎn)接 頭,且所述減振器桿在所述樞轉(zhuǎn)接頭處可操作地接合所述第二端元件,以使得所述第二端 元件能相對所述減振器桿樞轉(zhuǎn)。
      10.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其中,在所述減振器活塞和所述第二端元件之間形成基本不漏流體的密封。
      11.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0所述的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其中,在所述減振器活塞和所述減 振室壁之間可壓縮地定位有密封元件,以在所述減振器活塞在所述減振室內(nèi)往復運動期間 通過所述密封元件滑動地接合所述減振室來形成所述基本不漏流體的密封。
      1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0所述的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其中,所述柔性壁為第一柔性壁, 且所述氣彈簧_氣減振器組件還包括第二柔性壁,所述第二柔性壁可操作地連接在所述減 振器活塞和所述第二端元件之間,以形成所述基本不漏流體的密封,所述第二柔性壁形成 卷動凸角,所述卷動凸角在所述減振器活塞往復運動期間沿所述減振室壁卷動。
      13.一種懸掛系統(tǒng),包括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12中任一項所述的氣彈簧_氣減振器組件;以及加壓氣體系統(tǒng),包括加壓氣體源,所述加壓氣體源與所述氣彈簧_氣減振器組件的至 少所述彈簧室流體連通。
      1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3所述的懸掛系統(tǒng),其中,所述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為與所述加壓 氣體源流體連通的多個氣彈簧_氣減振器組件中的一個。
      1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3所述的懸掛系統(tǒng),其還包括與所述加壓氣體系統(tǒng)電氣通信的控制 系統(tǒng),且所述控制系統(tǒng)可操作成控制所述加壓氣體系統(tǒng),以選擇性地將加壓氣體輸入到所 述氣彈簧_氣減振器組件中和從所述氣彈簧_氣減振器組件中輸出加壓氣體。
      16.一種操作氣彈簧_氣減振器組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a)設置第一端元件和第二端元件,所述第二端元件包括至少部分限定減振室的減振室壁;b)將減振器活塞設置成容納在所述減振室內(nèi),以使得所述減振室在所述減振器活塞的 相對側(cè)上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并通過將所述減振器活塞可操作地連接于所述第一端 元件而形成氣減振器,以使得所述第一端元件和所述第二端元件的相對位移引起所述減振 器活塞在所述減振室內(nèi)位移;c)由固定在所述第一端元件和所述第二端元件之間的第一柔性壁形成圍繞所述氣減 振器的彈簧室;以及d)在所述彈簧室和所述減振室的所述第一部分之間傳輸加壓氣體,以消耗作用在所述 氣彈簧_氣減振器組件上的動能。
      1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還包括e)在所述減振室的所述第二部分與所述減振室的所述第一部分和相關(guān)的所述氣彈 簧-氣減振器組件的外部大氣中的一個之間傳輸氣體。
      全文摘要
      一種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包括第一端元件;第二端元件;柔性壁,其至少部分限定所述第一端元件和所述第二端元件之間的第一彈簧室。減振室壁至少部分限定減振室。減振器活塞容納在所述減振室內(nèi)并可操作地連接在所述第一端元件和所述第二端元件之間、而且位于所述第一彈簧室內(nèi)。還包括一種包括氣彈簧-氣減振器組件的懸掛系統(tǒng)以及一種組裝方法。
      文檔編號F16F9/34GK102138023SQ200980132729
      公開日2011年7月27日 申請日期2009年7月9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8年7月9日
      發(fā)明者G·R·布魯克斯, J·A·邦茲, P·N·莫利克 申請人:火石工業(yè)產(chǎn)品有限責任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