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污水過濾裝置控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智能反沖洗的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污水過濾裝置普遍采用手動閥門門來控制各個管道的連通狀態(tài),這種控制方式簡單,投入成本低,但難于實現(xiàn)自動化控制,需要專人管理。比如:現(xiàn)有中國專利公開的“一種新型反沖洗過濾機”,專利申請?zhí)枮?01520269060.3,它包括主桶、副桶、加藥槽和泵浦,所述副桶設置有副排污閥門和副排氣閥門,所述主桶設置有主排氣閥門;所述副桶的頂端桶側(cè)連接有反沖洗管道,反沖洗管道上設置有沖洗閥門,所述主桶的排污口-通過三通接頭分別連接有主排污管道和反沖洗管道另一端,主排污管道上設置有主排污閥門;所述主桶的主桶主出口-通過四通接頭分別連接有中間連接管、排水管和進氣管,所述中間連接管一端通過三通接頭分別連接有檢測管和循環(huán)管,所述檢測管通過檢測閥門與加藥槽相連通,所述循環(huán)管通過循環(huán)閥門與五通接頭相連通;所述排水管上設置有出水閥門;所述進氣管一端依次連接有進氣閥門、氣動隔膜泵、隔膜泵開關和空氣壓縮機;所述主桶的主桶入口-通過管道與泵浦的泵浦出口-相連相通;泵浦的泵浦入口-通過五通接頭分別連接有加藥管、進水管和輸水管,加藥管另一端通過加藥閥門與加藥槽相連相通,所述進水管通過入口閥門與水源相連接;輸水管通過輸水閥門與副桶底端的出口相連相通。上述的閥門門全是手動閥門門,難于實現(xiàn)自動化控制;同時,面對日益增長的人工成本,實現(xiàn)自動化控制顯然是行業(yè)內(nèi)急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智能反沖洗的控制裝置。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智能反沖洗的控制裝置,包括泵浦電機和控制電路,三相電源依次通過斷路器QF、接觸器KM1、熱繼電器RJ與泵浦電機相串聯(lián)連接;
它還包括有輸水閥門指示燈H0、檢測閥門指示燈H1、加藥閥門指示燈H2、出口閥門指示燈H3、入口閥門指示燈H5、沖洗閥門指示燈H6、排氣閥門指示燈H7、兩側(cè)閥門指示燈H10、隔膜閥門指示燈H11、主水泵指示燈H12和進氣閥門指示燈H15;所述控制電路包括直流開關電源、手自轉(zhuǎn)換開關QA1、手動控制電路、全自動控制電路、輸水閥門線圈K0、檢測閥門線圈K1、加藥閥門線圈K2、出口閥門線圈K3、入口閥門線圈K5、沖洗閥門線圈K6、排氣閥門線圈K7、兩側(cè)閥門線圈K10、隔膜閥門線圈K11、進氣閥門線圈K15和主水泵線圈KM1;
所述直流開關電源的輸入端與單相交流電源相連接,所述直流開關電源的輸出端設有24V直流電源,24V直流電源的負極端與轉(zhuǎn)換開關QA1的a1端口相連接,轉(zhuǎn)換開關QA1的a2端口與手動控制電路相連接,當轉(zhuǎn)換開關QA1的a1端口和a2端口相連接時,為手動控制電路提供工作電源;通過手動控制電路控制輸水閥門線圈K0、檢測閥門線圈K1、加藥閥門線圈K2、出口閥門線圈K3、入口閥門線圈K5、沖洗閥門線圈K6、排氣閥門線圈K7、兩側(cè)閥門線圈K10、隔膜閥門線圈K11、進氣閥門線圈K15和主水泵線圈KM1的啟動和關閉;
轉(zhuǎn)換開關QA1的a3端口與全自動控制電路相連接,當轉(zhuǎn)換開關QA1的a1端口與a3端口相連接時,為全自動控制電路提供工作電源;通過全自動控制電路控制輸水閥門線圈K0、檢測閥門線圈K1、加藥閥門線圈K2、出口閥門線圈K3、入口閥門線圈K5、沖洗閥門線圈K6、排氣閥門線圈K7、兩側(cè)閥門線圈K10、隔膜閥門線圈K11、進氣閥門線圈K15和主水泵線圈KM1的啟動和關閉。
進一步地,所述手動控制電路包括有隔膜閥門手動開關SD1、兩側(cè)閥門手動開關SD2、排氣閥門手動開關SD3、沖洗閥門手動開關SD4、入口閥門手動開關SD5、出口閥門手動開關SD6、加藥閥門手動開關SD7、檢測閥門手動開關SD8、輸水閥門手動開關SD9、進氣閥門手動開關SD11和主水泵手動開關SD12,
所述隔膜閥門手動開關SD1、兩側(cè)閥門手動開關SD2、排氣閥門手動開關SD3、沖洗閥門手動開關SD4、入口閥門手動開關SD5、出口閥門手動開關SD6、加藥閥門手動開關SD7、檢測閥門手動開關SD8、輸水閥門手動開關SD9、進氣閥門手動開關SD11和主水泵手動開關SD12一端均分別與轉(zhuǎn)換開關QA1的a2端口相連接;
所述隔膜閥門手動開關SD1另一端串聯(lián)隔膜閥門指示燈H11后接入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隔膜閥門線圈K11一端并聯(lián)于所述隔膜閥門指示燈H11一端,隔膜閥門線圈K11另一端并聯(lián)于所述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
所述兩側(cè)閥門手動開關SD2另一端串聯(lián)兩側(cè)閥門指示燈H10后接入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兩側(cè)閥門線圈K10一端并聯(lián)于所述兩側(cè)閥門指示燈H10一端,兩側(cè)閥門線圈K10另一端并聯(lián)于所述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
所述排氣閥門手動開關SD3另一端串聯(lián)排氣閥門指示燈H7后接入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排氣閥門線圈K7一端并聯(lián)于所述排氣閥門指示燈H7一端,排氣閥門線圈K7另一端并聯(lián)于所述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
所述沖洗閥門手動開關SD4另一端串聯(lián)沖洗閥門指示燈H6后接入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沖洗閥門線圈K6一端并聯(lián)于所述沖洗閥門指示燈H6一端,沖洗閥門線圈K6另一端并聯(lián)于所述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
所述入口閥門手動開關SD5另一端串聯(lián)入口閥門指示燈H5后接入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入口閥門線圈K5一端并聯(lián)于所述入口閥門指示燈H5一端,入口閥門線圈K5另一端并聯(lián)于所述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
所述出口閥門手動開關SD6另一端串聯(lián)出口閥門指示燈H3后接入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出口閥門線圈K3一端并聯(lián)于所述出口閥門指示燈H3一端,出口閥門線圈K3另一端并聯(lián)于所述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
所述加藥閥門手動開關SD7另一端串聯(lián)加藥閥門指示燈H2后接入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加藥閥門線圈K2一端并聯(lián)于所述加藥閥門指示燈H2一端,加藥閥門線圈K2另一端并聯(lián)于所述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
所述檢測閥門手動開關SD8另一端串聯(lián)檢測閥門指示燈H1后接入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檢測閥門線圈K1一端并聯(lián)于所述檢測閥門指示燈H1一端,檢測閥門線圈K1另一端并聯(lián)于所述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
所述輸水閥門手動開關SD9另一端串聯(lián)輸水閥門指示燈H0后接入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輸水閥門線圈K0一端并聯(lián)于所述輸水閥門指示燈H0一端,輸水閥門線圈K0另一端并聯(lián)于所述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
所述進氣閥門手動開關SD11另一端串聯(lián)進氣閥門指示燈H15后接入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進氣閥門線圈K15一端并聯(lián)于所述進氣閥門指示燈H15一端,進氣閥門線圈K15另一端并聯(lián)于所述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
所述主水泵手動開關SD12另一端串聯(lián)主水泵指示燈H12后接入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主水泵線圈KM1一端并聯(lián)于所述主水泵指示燈H12一端,主水泵線圈KM1另一端并聯(lián)于所述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
進一步地,所述全自動控制電路包括急停按鈕QA2、啟動按鈕QA3、停止按鈕QA4、PLC控制器、壓力變送器P、運行燈H13和蜂鳴器H14;
所述PLC控制器設有輸入端X0、X1、X2、X3、X4、X5、X6、X7,所述PLC控制器設有輸出端Y0、Y1、Y2、Y3、Y5、Y6、Y7、Y10、Y11、Y12、Y13、Y14、Y15和模似量輸入端A02;
所述壓力變送器P設置在主桶內(nèi)腔中,用于實時采集主桶內(nèi)腔的壓力;所述熱繼電器RJ設有熱繼電器常開開關RJ;加藥槽內(nèi)腔側(cè)壁從上往下依次設置有超高水位常開開關SA1、高水位常開開關SA4、中水位常開開關SA3和低水位常開開關SA2;
所述PLC控制器的正極與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相連接,所述PLC控制器的負極和COM端并聯(lián)在轉(zhuǎn)換開關QA1的a3端口上,所述PLC控制器的COM端、GND端、CM1端、CM2端和CM3端均分別與24V直流電源的負極端相連接;
所述輸入端X0通過急停按鈕QA2與24V直流電源的負極端相連接;所述輸入端X1通過啟動按鈕QA3與24V直流電源的負極端相連接;所述輸入端X2通過停止按鈕QA4與24V直流電源的負極端相連接;所述輸入端X3通過超高水位常開開關SA1與24V直流電源的負極端相連接;所述輸入端X4通過低水位常開開關SA2與24V直流電源的負極端相連接;所述輸入端X5通過中水位常開開關SA3與24V直流電源的負極端相連接;所述輸入端X6通過高水位常開開關SA4與24V直流電源的負極端相連接;所述輸入端X7通過熱繼電器常開開關RJ與24V直流電源的負極端相連接;所述模似量輸入端A02通過壓力變送器P與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相連接;
所述輸出端Y0通過輸水閥門線圈K0與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相連接,所述輸出端Y1通過檢測閥門線圈K1與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相連接,所述輸出端Y2通過加藥閥門線圈K2與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相連接,所述輸出端Y3通過出口閥門線圈K3與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相連接,所述輸出端Y5通過入口閥門線圈K5與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相連接,所述輸出端Y6通過沖洗閥門線圈K6與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相連接,所述輸出端Y7通過排氣閥門線圈K7與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相連接,所述輸出端Y10通過兩側(cè)閥門線圈K10與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相連接,所述輸出端Y11通過隔膜閥門線圈K11與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相連接,所述輸出端Y12通過主水泵線圈KM1與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相連接,所述輸出端Y13通過運行燈H13與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相連接,所述輸出端Y14通過蜂鳴器H14與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相連接,所述輸出端Y15通過進氣閥門線圈K15與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輸水閥門指示燈H0、檢測閥門指示燈H1、加藥閥門指示燈H2、出口閥門指示燈H3、入口閥門指示燈H5、沖洗閥門指示燈H6、排氣閥門指示燈H7、兩側(cè)閥門指示燈H10、隔膜閥門指示燈H11、主水泵指示燈H12和進氣閥門指示燈H15一端均與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相連接;
所述輸水閥門指示燈H0另一端并聯(lián)于輸出端Y0;所述檢測閥門指示燈H1另一端并聯(lián)于輸出端Y1;所述加藥閥門指示燈H2另一端并聯(lián)于輸出端Y2;所述出口閥門指示燈H3另一端并聯(lián)于輸出端Y3;所述入口閥門指示燈H5另一端并聯(lián)于輸出端Y5;所述沖洗閥門指示燈H6另一端并聯(lián)于輸出端Y6;所述排氣閥門指示燈H7另一端并聯(lián)于輸出端Y7;所述兩側(cè)閥門指示燈H10另一端并聯(lián)于輸出端Y10;所述隔膜閥門指示燈H11另一端并聯(lián)于輸出端Y11;所述主水泵指示燈H12另一端并聯(lián)于輸出端Y12;所述進氣閥門指示燈H15另一端并聯(lián)于輸出端Y15。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發(fā)明有益效果為:通過全自動控制電路來實現(xiàn)自動化控制,取消專人管理過濾裝置,有效降低人工管理成本;通過壓力變送器P來采集主桶內(nèi)腔的壓力,通過自動控制裝置來控制清洗濾芯的工作,極大地提高設備的自動化程度,既可以保證設備的過濾有效性,又可以節(jié)省人工監(jiān)測成本;通過手動控制電路來為全自動控制電路作為一重要補充,既能保證正常生產(chǎn)需求,又能為操作者提供更多便利。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主控制電路圖;
圖2是本發(fā)明的手動控制電路圖;
圖3是本發(fā)明的全自動控制電路圖;
圖4是本發(fā)明的電動閥門連接示意圖;
1、主桶;1-1、主桶入口;1-2、主桶主出口;1-3、排污口;
2、沖洗手動閥;2a、沖洗電動閥;3、主排污手動閥;4、副桶;
4-1、過濾桶;4-1a、濾孔;4-2、儲水桶;5、副排污手動閥;
6、副排氣手動閥;7、主排氣手動閥;7a、主排氣電動閥;
8、檢測手動閥;8a、檢測電動閥;9、加藥槽;10、加藥手動閥;
10a、加藥電動閥;11、循環(huán)手動閥;12、入口手動閥;
12a、入口電動閥;13、泵浦;13-1、泵浦入口;13-2、泵浦出口;
14、氣動隔膜泵;15、空氣壓縮機;
16、隔膜泵開關;16a、隔膜泵電動閥門開關;
17、進氣手動閥;17a、進氣電動閥;
18、輸水手動閥;18a、輸水電動閥;
19、出水手動閥;19a、出水電動閥;
20、四通接頭;21、五通接頭;22、側(cè)手動閥門;22a、側(cè)電動閥門;
23、主桶側(cè)手動閥;23a、主桶側(cè)電動閥。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至圖3所示,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智能反沖洗的控制裝置,包括泵浦電機和控制電路,三相電源依次通過斷路器QF、接觸器KM1、熱繼電器RJ與泵浦電機相串聯(lián)連接;三相電源、斷路器QF、接觸器KM1、熱繼電器RJ與泵浦電機構成本發(fā)明的主控制電路。
它還包括有輸水閥門指示燈H0、檢測閥門指示燈H1、加藥閥門指示燈H2、出口閥門指示燈H3、入口閥門指示燈H5、沖洗閥門指示燈H6、排氣閥門指示燈H7、兩側(cè)閥門指示燈H10、隔膜閥門指示燈H11、主水泵指示燈H12和進氣閥門指示燈H15;所述控制電路包括直流開關電源、手自轉(zhuǎn)換開關QA1、手動控制電路、全自動控制電路、輸水閥門線圈K0、檢測閥門線圈K1、加藥閥門線圈K2、出口閥門線圈K3、入口閥門線圈K5、沖洗閥門線圈K6、排氣閥門線圈K7、兩側(cè)閥門線圈K10、隔膜閥門線圈K11、進氣閥門線圈K15和主水泵線圈KM1。
所述直流開關電源的輸入端與單相交流電源相連接,所述直流開關電源的輸出端設有24V直流電源,24V直流電源的負極端與轉(zhuǎn)換開關QA1的a1端口相連接,轉(zhuǎn)換開關QA1的a2端口與手動控制電路相連接,當轉(zhuǎn)換開關QA1的a1端口和a2端口相連接時,為手動控制電路提供工作電源;通過手動控制電路控制輸水閥門線圈K0、檢測閥門線圈K1、加藥閥門線圈K2、出口閥門線圈K3、入口閥門線圈K5、沖洗閥門線圈K6、排氣閥門線圈K7、兩側(cè)閥門線圈K10、隔膜閥門線圈K11、進氣閥門線圈K15和主水泵線圈KM1的啟動和關閉。
轉(zhuǎn)換開關QA1的a3端口與全自動控制電路相連接,當轉(zhuǎn)換開關QA1的a1端口與a3端口相連接時,為全自動控制電路提供工作電源;通過全自動控制電路控制輸水閥門線圈K0、檢測閥門線圈K1、加藥閥門線圈K2、出口閥門線圈K3、入口閥門線圈K5、沖洗閥門線圈K6、排氣閥門線圈K7、兩側(cè)閥門線圈K10、隔膜閥門線圈K11、進氣閥門線圈K15和主水泵線圈KM1的啟動和關閉。
如圖2所示,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實例,所述手動控制電路包括有隔膜閥門手動開關SD1、兩側(cè)閥門手動開關SD2、排氣閥門手動開關SD3、沖洗閥門手動開關SD4、入口閥門手動開關SD5、出口閥門手動開關SD6、加藥閥門手動開關SD7、檢測閥門手動開關SD8、輸水閥門手動開關SD9、進氣閥門手動開關SD11和主水泵手動開關SD12,
所述隔膜閥門手動開關SD1、兩側(cè)閥門手動開關SD2、排氣閥門手動開關SD3、沖洗閥門手動開關SD4、入口閥門手動開關SD5、出口閥門手動開關SD6、加藥閥門手動開關SD7、檢測閥門手動開關SD8、輸水閥門手動開關SD9、進氣閥門手動開關SD11和主水泵手動開關SD12一端均分別與轉(zhuǎn)換開關QA1的a2端口相連接;
所述隔膜閥門手動開關SD1另一端串聯(lián)隔膜閥門指示燈H11后接入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隔膜閥門線圈K11一端并聯(lián)于所述隔膜閥門指示燈H11一端,隔膜閥門線圈K11另一端并聯(lián)于所述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
所述兩側(cè)閥門手動開關SD2另一端串聯(lián)兩側(cè)閥門指示燈H10后接入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兩側(cè)閥門線圈K10一端并聯(lián)于所述兩側(cè)閥門指示燈H10一端,兩側(cè)閥門線圈K10另一端并聯(lián)于所述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
所述排氣閥門手動開關SD3另一端串聯(lián)排氣閥門指示燈H7后接入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排氣閥門線圈K7一端并聯(lián)于所述排氣閥門指示燈H7一端,排氣閥門線圈K7另一端并聯(lián)于所述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
所述沖洗閥門手動開關SD4另一端串聯(lián)沖洗閥門指示燈H6后接入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沖洗閥門線圈K6一端并聯(lián)于所述沖洗閥門指示燈H6一端,沖洗閥門線圈K6另一端并聯(lián)于所述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
所述入口閥門手動開關SD5另一端串聯(lián)入口閥門指示燈H5后接入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入口閥門線圈K5一端并聯(lián)于所述入口閥門指示燈H5一端,入口閥門線圈K5另一端并聯(lián)于所述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
所述出口閥門手動開關SD6另一端串聯(lián)出口閥門指示燈H3后接入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出口閥門線圈K3一端并聯(lián)于所述出口閥門指示燈H3一端,出口閥門線圈K3另一端并聯(lián)于所述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
所述加藥閥門手動開關SD7另一端串聯(lián)加藥閥門指示燈H2后接入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加藥閥門線圈K2一端并聯(lián)于所述加藥閥門指示燈H2一端,加藥閥門線圈K2另一端并聯(lián)于所述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
所述檢測閥門手動開關SD8另一端串聯(lián)檢測閥門指示燈H1后接入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檢測閥門線圈K1一端并聯(lián)于所述檢測閥門指示燈H1一端,檢測閥門線圈K1另一端并聯(lián)于所述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
所述輸水閥門手動開關SD9另一端串聯(lián)輸水閥門指示燈H0后接入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輸水閥門線圈K0一端并聯(lián)于所述輸水閥門指示燈H0一端,輸水閥門線圈K0另一端并聯(lián)于所述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
所述進氣閥門手動開關SD11另一端串聯(lián)進氣閥門指示燈H15后接入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進氣閥門線圈K15一端并聯(lián)于所述進氣閥門指示燈H15一端,進氣閥門線圈K15另一端并聯(lián)于所述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
所述主水泵手動開關SD12另一端串聯(lián)主水泵指示燈H12后接入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主水泵線圈KM1一端并聯(lián)于所述主水泵指示燈H12一端,主水泵線圈KM1另一端并聯(lián)于所述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
當全自動控制電路有故障或檢修時,便可以通過手動控制電路來控制各個閥門門的工作,作為全自動控制電路控制的一種重要補充,便于現(xiàn)場操作。
如圖3所示,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實例,所述全自動控制電路包括急停按鈕QA2、啟動按鈕QA3、停止按鈕QA4、PLC控制器、壓力變送器P、運行燈H13和蜂鳴器H14;
所述PLC控制器設有輸入端X0、X1、X2、X3、X4、X5、X6、X7,所述PLC控制器設有輸出端Y0、Y1、Y2、Y3、Y5、Y6、Y7、Y10、Y11、Y12、Y13、Y14、Y15和模似量輸入端A02;
所述壓力變送器P設置在主桶內(nèi)腔中,用于實時采集主桶內(nèi)腔的壓力;所述熱繼電器RJ設有熱繼電器常開開關RJ;加藥槽內(nèi)腔側(cè)壁從上往下依次設置有超高水位常開開關SA1、高水位常開開關SA4、中水位常開開關SA3和低水位常開開關SA2;超高水位常開開關SA1用來檢測加藥槽內(nèi)腔的超高水位位置,即為超高水位常開開關;高水位常開開關SA4用來檢測加藥槽內(nèi)腔的高水位位置,即為高水位常開開關;中水位常開開關SA3用來檢測加藥槽內(nèi)腔的中水位位置,即為中水位常開開關;低水位常開開關SA2用來檢測加藥槽內(nèi)腔的低水位位置,即為低水位常開開關。
所述PLC控制器的正極與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相連接,所述PLC控制器的負極和COM端并聯(lián)在轉(zhuǎn)換開關QA1的a3端口上,所述PLC控制器的COM端、GND端、CM1端、CM2端和CM3端均分別與24V直流電源的負極端相連接;
所述輸入端X0通過急停按鈕QA2與24V直流電源的負極端相連接;所述輸入端X1通過啟動按鈕QA3與24V直流電源的負極端相連接;所述輸入端X2通過停止按鈕QA4與24V直流電源的負極端相連接;所述輸入端X3通過超高水位常開開關SA1與24V直流電源的負極端相連接;所述輸入端X4通過低水位常開開關SA2與24V直流電源的負極端相連接;所述輸入端X5通過中水位常開開關SA3與24V直流電源的負極端相連接;所述輸入端X6通過高水位常開開關SA4與24V直流電源的負極端相連接;所述輸入端X7通過熱繼電器常開開關RJ與24V直流電源的負極端相連接;所述模似量輸入端A02通過壓力變送器P與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相連接;
所述輸出端Y0通過輸水閥門線圈K0與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相連接,所述輸出端Y1通過檢測閥門線圈K1與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相連接,所述輸出端Y2通過加藥閥門線圈K2與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相連接,所述輸出端Y3通過出口閥門線圈K3與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相連接,所述輸出端Y5通過入口閥門線圈K5與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相連接,所述輸出端Y6通過沖洗閥門線圈K6與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相連接,所述輸出端Y7通過排氣閥門線圈K7與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相連接,所述輸出端Y10通過兩側(cè)閥門線圈K10與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相連接,所述輸出端Y11通過隔膜閥門線圈K11與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相連接,所述輸出端Y12通過主水泵線圈KM1與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相連接,所述輸出端Y13通過運行燈H13與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相連接,所述輸出端Y14通過蜂鳴器H14與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相連接,所述輸出端Y15通過進氣閥門線圈K15與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輸水閥門指示燈H0、檢測閥門指示燈H1、加藥閥門指示燈H2、出口閥門指示燈H3、入口閥門指示燈H5、沖洗閥門指示燈H6、排氣閥門指示燈H7、兩側(cè)閥門指示燈H10、隔膜閥門指示燈H11、主水泵指示燈H12和進氣閥門指示燈H15一端均與24V直流電源的正極端相連接;
所述輸水閥門指示燈H0另一端并聯(lián)于輸出端Y0;所述檢測閥門指示燈H1另一端并聯(lián)于輸出端Y1;所述加藥閥門指示燈H2另一端并聯(lián)于輸出端Y2;所述出口閥門指示燈H3另一端并聯(lián)于輸出端Y3;所述入口閥門指示燈H5另一端并聯(lián)于輸出端Y5;所述沖洗閥門指示燈H6另一端并聯(lián)于輸出端Y6;所述排氣閥門指示燈H7另一端并聯(lián)于輸出端Y7;所述兩側(cè)閥門指示燈H10另一端并聯(lián)于輸出端Y10;所述隔膜閥門指示燈H11另一端并聯(lián)于輸出端Y11;所述主水泵指示燈H12另一端并聯(lián)于輸出端Y12;所述進氣閥門指示燈H15另一端并聯(lián)于輸出端Y15。
如圖4所示,主桶入口1-1通過主桶側(cè)手動閥23與泵浦出口13-2相連通;主桶1側(cè)壁還設置有兩個主桶側(cè)進口;兩個主桶側(cè)進口分別通過側(cè)手動閥門22與泵浦出口13-2相連通。所述側(cè)電動閥門22a并聯(lián)于所述側(cè)手動閥門22的兩端;所述主桶側(cè)電動閥23a并聯(lián)于所述主桶側(cè)手動閥23的兩端;通過加裝電動閥門,可便于實現(xiàn)自動化控制。側(cè)電動閥門22a的線圈是兩側(cè)閥門線圈K10。
在沖洗手動閥2的兩端并聯(lián)有沖洗電動閥2a,沖洗電動閥2a的線圈是沖洗閥門線圈K6;在主排氣手動閥7的兩端并聯(lián)有主排氣電動閥7a,主排氣電動閥7a的線圈是排氣閥門線圈K7;在檢測手動閥8的兩端并聯(lián)有檢測電動閥8a,檢測電動閥8a的線圈是檢測閥門線圈K1;在入口手動閥12的兩端并聯(lián)有入口電動閥12a,入口電動閥12a的線圈是入口閥門線圈K5;在隔膜泵開關16的兩端并聯(lián)有隔膜泵電動閥門開關16a,隔膜泵電動閥門開關16a的線圈是隔膜閥門線圈K11;在進氣手動閥17的兩端并聯(lián)有進氣電動閥17a,進氣電動閥17a的線圈是進氣閥門線圈K15;在輸水手動閥18的兩端并聯(lián)有輸水電動閥18a,輸水電動閥18a的線圈是輸水閥門線圈K0;在出水手動閥19的兩端并聯(lián)有出水電動閥19a,出水電動閥19a的線圈是出口閥門線圈K3;在加藥手動閥10的兩端并聯(lián)有加藥電動閥10a,加藥電動閥10a的線圈是加藥閥門線圈K2。
全自動控制電路的工作原理:
第一步,當機器正常過濾,由壓力變送器P實時監(jiān)測主桶壓力,當監(jiān)測到主桶1壓力達到或者超過正常壓力(或設定壓力)時,則表示濾芯或者濾袋堵塞;
第二步,此時依次有以下自動控制:入口閥門線圈K5關閉入口電動閥12a→出口閥門線圈K3關閉出水電動閥19a→啟動氣動隔膜泵14→隔膜閥門線圈K11打開隔膜泵電動閥門開關16a→進氣閥門線圈K15開啟進氣電動閥17a→沖洗閥門線圈K6開啟沖洗電動閥2a(進行反洗工藝清洗濾芯,此原理與現(xiàn)有技術無本質(zhì)區(qū)別)。
當清洗完成后,壓力變送器P監(jiān)測到主桶1壓力還是達到或者超過正常壓力(或設定壓力)時,重復第二步的工作;當清洗完成后,壓力變送器P監(jiān)測到主桶1壓力降低至或小于正常壓力(或設定壓力)時,機器正常過濾。
本發(fā)明有益效果為:通過全自動控制電路來實現(xiàn)自動化控制,取消專人管理過濾裝置,有效降低人工管理成本;通過壓力變送器P來采集主桶內(nèi)腔的壓力,通過自動控制裝置來控制清洗濾芯的工作,極大地提高設備的自動化程度,既可以保證設備的過濾有效性,又可以節(jié)省人工監(jiān)測成本;通過手動控制電路來為全自動控制電路作為一重要補充,既能保證正常生產(chǎn)需求,又能為操作者提供更多便利。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方式,故凡依本發(fā)明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發(fā)明專利申請范圍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