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小直徑點火線圈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車輛用內(nèi)燃機的小直徑點火線圈。
背景技術:
在點火線圈中,利用一點火器將一火花塞點火從而產(chǎn)生高壓電流。如圖5所示的一種常規(guī)的點火線圈具有一個形成點火線圈外層的樹脂筒形殼體80。樹脂筒形殼體80容納同軸布置的一中心磁芯82、一次級線軸83、一初級線軸86和一外部磁芯89。一次級線圈84纏繞在次級線軸83上。一初級線圈87纏繞在初級線軸86上。外部磁芯89位于殼體80的圓周外側(cè)上。
如圖7所示的一種現(xiàn)有發(fā)動機閥結(jié)構(gòu)115具有一個被擴大以提高火花塞冷卻能力的水冷套117從而提高燃料效率和發(fā)動機功率,該火花塞插入并固定于一塞孔119中。在這種結(jié)構(gòu)中,塞孔119的尺寸必須很小。具體地,塞孔119的內(nèi)徑通常設置在23mm和25mm之間,然而,現(xiàn)在需要塞孔119的內(nèi)徑要小于20mm。
在根據(jù)JP-A-2003-232272的一種常規(guī)點火線圈中,在一初級線圈的圓周外側(cè)上提供有一筒形殼體。具體地,在如圖5所示的常規(guī)點火線圈中,布置在初級線圈87的圓周外側(cè)上的筒形殼體80具有介于0.6mm至1.2mm的大壁厚。因此,在這種常規(guī)的結(jié)構(gòu)中,很難將點火線圈的外徑,即塞孔的內(nèi)徑,降低至小于22mm。
如圖6所示,在根據(jù)JP-A-9-199353的一種常規(guī)的點火線圈中,在相對于一外部磁芯109的徑向內(nèi)側(cè)上布置一緩沖片112。具體地,從中心至外圓周周邊布置一部分地形成一閉合磁通道的中心磁芯100、一初級線圈103、一次級線圈106以及外部磁芯109。緩沖片112由一種芳族聚酸胺合成紙制成,并且插入外圓周磁芯109的內(nèi)圓周空間中。
緩沖片112的厚度在JP-A-9-199353中沒有明確地描述,然而,緩沖片112需要足夠的厚度以獲得足夠的減震性能。在減小點火線圈的直徑上,緩沖片112是一個障礙。
發(fā)明內(nèi)容
考慮到前述問題,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是生產(chǎn)一種插入到內(nèi)燃機上一小直徑塞孔中的小直徑點火線圈。
根據(jù)本發(fā)明,一種小直徑點火線圈包括一中心磁芯、一初級線圈、一次級線圈、以及一薄膜管。該初級線圈布置在相對于該中心磁芯的外圓周側(cè)上。該次級線圈布置在相對于該中心磁芯的外圓周側(cè)上。該薄膜管具有筒形形狀。該薄膜管布置在相對于該初級線圈和該次級線圈之中一個線圈的外圓周側(cè)上,該線圈布置在相對于該初級線圈和該次級線圈之中另一個線圈的外圓周側(cè)上。該薄膜管是阻熱的和電絕緣的。該薄膜管的壁厚等于或小于0.35mm。
可選地,可在該小直徑點火線圈中提供一樹脂筒形薄壁的筒形部分以代替該薄膜管。
可選地,一種小直徑點火線圈包括一中心磁芯、一初級線圈、一次級線圈、一外部磁芯、以及一薄膜管。該初級線圈布置在相對于該中心磁芯的外圓周側(cè)上。該次級線圈布置在相對于該中心磁芯的外圓周側(cè)上。該外部磁芯具有筒形形狀。該外部磁芯布置在相對于該初級線圈和該次級線圈之中一個線圈的外圓周側(cè)上,該線圈布置在相對于該初級線圈和該次級線圈之中另一個線圈的外圓周側(cè)上。該薄膜管具有筒形形狀。該薄膜管布置在相對于外部磁芯的外圓周側(cè)上。該薄膜管是阻熱的和電絕緣的。該薄膜管的壁厚等于或小于0.35mm。
從下述參照附圖的詳細描述中,本發(fā)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點和優(yōu)點將會更清楚。在附圖中圖1是一個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一具體實施例的一點火線圈上部的局部橫截面?zhèn)纫晥D;圖2A是一個示出一初級線軸上部的局部橫截面?zhèn)纫晥D,圖2B是一個示出該初級線軸的頂視圖,圖2C是一個初級線軸沿著圖2A中IIC-IIC線所截取的局部橫截面頂視圖,以及圖2D是示出該初級線軸的橫截面頂視圖,其中一初級線圈沿著圓周被纏繞;圖3是一個示出一繞著該初級線軸和該初級線圈的樹脂流的局部橫截面透視圖;圖4是一個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二具體實施例的一點火線圈上部的局部橫截面?zhèn)纫晥D;圖5是一個示出根據(jù)第一現(xiàn)有技術的一點火線圈上部的局部橫截面?zhèn)纫晥D;圖6是一個示出根據(jù)第二現(xiàn)有技術的一點火線圈上部的局部橫截面?zhèn)纫晥D;圖7是一個示出一插入根據(jù)相關技術的一塞孔的點火線圈的局部橫截面?zhèn)纫晥D。
具體實施例方式
(第一具體實施例)如圖1所示的一點火線圈20電連接至一火花塞,該火花塞固定至一形成于發(fā)動機的一氣缸中的塞孔(未示出)。
點火線圈20具有一個軸向地位于塞孔的一中間部分和塞孔的一入口孔之間的線圈部分21。點火線圈20的下端部分通過一高壓塔形部分(未示出)與火花塞相連接。火花塞由一蓋罩(未示出)所覆蓋,高壓塔形部分連接至該蓋罩。
點火線圈20具有一安裝在發(fā)動機的一氣缸體頂面上的控制部分16??刂撇糠?6具有一接插件17,其中一端子18與一嵌入電絕緣樹脂中的點火器19電連接。
點火線圈20的線圈部分21從線圈部分21的中心至圓周外側(cè)按順序地容納一中心磁芯22、一次級線軸25、一次級線圈27、一初級線軸30、一初級線圈32、一筒形薄膜管43以及一外部磁芯45。次級線圈27繞在圓筒形且電絕緣的次級線軸25的外圓周周邊上。初級線圈32繞在圓筒形且電絕緣的初級線軸30的外圓周周邊上。初級線軸30相對于次級線軸25同軸地布置。位于圖1下側(cè)的高壓塔形部分的上端部分與初級線軸30的下端部分整體地形成。
如圖2A、2B所示,在與火花塞相反側(cè)上的初級線軸30的上端部分具有彼此軸向分離的一第一環(huán)形部分34和一第二環(huán)形部分37。第一和第二環(huán)形部分34、37在其間形成一環(huán)形槽41。第一環(huán)形部分34具有多個分別具有一預定圓周長度的槽35a。槽35a在圓周上彼此分離,以使得槽35a和邊緣部分35b交替地布置在圓周方向上。第二環(huán)形部分37具有多個分別具有一預定圓周長度的槽38a。槽38a在圓周上彼此分離,以使得槽38a和邊緣部分38b以與第一環(huán)形部分34相同的方式交替地布置在圓周方向上。
第二環(huán)形部分37的槽38a相對于第一環(huán)形部分34的槽35a在圓周方向上大致交錯90°。即,第二環(huán)形部分37的槽38a相對于第一環(huán)形部分34的槽35a在圓周方向上旋轉(zhuǎn)了大致90°。因而,第一環(huán)形部分34的槽35a、環(huán)形槽41以及第二環(huán)形部分37的槽38a彼此相通以形成一迷宮式空間。如圖2C所示,初級線軸30具有一大致八角形的空心軸向截面。初級線軸30的徑向外表面具有八個矩形平面31。如圖2D所示,初級線圈32圓周地繞在初級線軸30外面的八個矩形平面31上。次級線圈27和初級線軸30在其間形成弓形圓周間隙31c,并且將電絕緣樹脂48(圖1)填充入圓周間隙31c。初級線圈32和薄膜管43在其間形成一圓周間隙43a,電絕緣樹脂48填充入其中。這里,在圖2C、2D中沒有示出點火線圈20的徑向中心部分。布置在線圈部分21最外圓周位置的外部磁芯45具有一外徑約為21.5mm的筒形形狀。外部磁芯45的外徑就是點火線圈20的直徑。
在點火線圈20的一裝配工序中,筒形薄膜管43附著至柱型外部磁芯45的內(nèi)圓周側(cè)。隨后,中心磁芯22、次級線圈27纏繞于其上的次級線軸25、初級線圈32纏繞于其上的初級線軸30插入同軸地形成于薄膜管43和外部磁芯45中的空腔,并且相對于彼此定位。即,中心磁芯22、次級線圈27和初級線圈32由薄膜管43和外部磁芯45圓周地覆蓋。
處于熔融狀態(tài)的電絕緣樹脂48填充入間隙中,例如一形成于次級線圈27和初級線軸30之間的圓周間隙30a(圖2B)以及形成于初級線圈32和薄膜管43之間的圓周間隙43a。如圖2D所示,初級線圈32與初級線軸的邊緣部分31a相接觸,其中圓周鄰近的平面31彼此相連,以使在平面31和初級線圈32之間形成弓形圓周間隙31c。
如圖3所示,薄膜管43和第一環(huán)形部分34在其間形成一小圓周間隙43a。類似地,薄膜管43和第二環(huán)形部分37在其間形成小圓周間隙43a。
熔融的電絕緣樹脂48從個第一環(huán)形部分34的槽35a中噴射入薄膜管43的內(nèi)部空間,如圖3中箭頭F1至F4所示。熔融樹脂流被分為第一液流F1、F2和第二液流F3、F4。
第二液流F3、F4通過由第一環(huán)形部分34的槽35a、環(huán)形槽41、第二環(huán)形部分37的槽38a所形成的迷宮式空間被引入弓形圓周間隙31c和小圓周間隙43a中。液流F3被引入弓形圓周間隙31c中。除此之外,第一液流F1、F2通過在薄膜管43和第二環(huán)形部分37之間形成的小圓周間隙43a被引入弓形圓周間隙31c和小圓周間隙43a中。液流F2被引入弓形圓周間隙31c中。
當?shù)谝画h(huán)形部分34的每一槽35a和第二環(huán)形部分37的每一槽38a布置為在軸向上成直線時,熔融樹脂直接流入槽35a、38a中。在這種結(jié)構(gòu)中,熔融樹脂可能不會充分地分布至彼此圓周鄰近的槽35a、38a之間的一圓周中間部分。
相反,在如圖3所示結(jié)構(gòu)中,通過槽35a的熔融樹脂流F1、F2、F3、F4碰上在圖3中上部中的第二環(huán)形部分37的頂面。小圓周間隙43a在考慮到熔融樹脂的粘度之下相對于環(huán)形槽41和槽38a的橫截面面積而適當?shù)卦O置,以使得熔融樹脂流能大致均勻地分成第一液流F1、F2和第二液流F3、F4。因此,熔融樹脂可以充分均勻地分配入薄膜管43的內(nèi)部空間中位于薄膜管43、初級線圈32和初級線軸30之間的間隙中。除此之外,熔融樹脂可以同時噴射入形成于次級線圈27和初級線軸30之間的圓周間隙30a(圖2B)中。在這種結(jié)構(gòu)中,電絕緣樹脂48充滿了弓形圓周間隙31c,以使薄膜管43、初級線圈32和初級線軸30彼此更加穩(wěn)固地粘合。除此之外,充滿弓形圓周間隙31c的電絕緣樹脂48具有徑向厚度,以使得薄膜管43可以由電絕緣樹脂48進一步增強。
因而,點火線圈20無需一個常規(guī)的樹脂厚壁殼體(圖5),因此點火線圈20在直徑上減小,并且點火線圈20在重量上減輕了約35%。點火線圈20無需一個固定至發(fā)動機的凸緣,因此可以減少將點火線圈20固定至發(fā)動機的制造工序。
在本發(fā)明中,薄膜管43A用在點火線圈中,以代替一個常規(guī)的樹脂厚壁殼體80(圖5)。一薄壁管、一薄壁筒體或一薄壁導管可用在點火線圈20以代替薄膜管43A。
理論上,可以降低初級和次級線軸30、25的壁厚以減小點火線圈20的直徑,然而,在點火線圈的一個常規(guī)結(jié)構(gòu)中,初級和次級線軸30、25的壁厚已經(jīng)基本上最小了。因此,很難進一步降低初級和次級線軸30、25的壁厚。
然而,在本發(fā)明的點火線圈20中,薄膜管(薄壁管)43容納初級和次級線軸30、25,并且薄壁管43用作一個殼體,在該殼體中形成于中心磁芯22,初級和次級線軸30、25之間的間隙充滿了電絕緣樹脂48。薄膜管43和內(nèi)部部件通過電絕緣樹脂48彼此穩(wěn)固地粘合和集成在一起以成為一個零件,所以集成的線圈部分21可具有高的機械強度,即使薄膜管43的機械強度在裝配工序之前很低。
另外,薄膜管43可用作外圓周磁芯45的防銹元件。
薄膜管43具有等于或小于0.35mm的壁厚。薄膜管43的壁厚比常規(guī)的樹脂厚壁殼體80和常規(guī)的緩沖片112(圖6)的壁厚要小得多。因此,可以顯著地減小點火線圈20的外徑,以便小直徑點火線圈20能插入一小直徑塞孔中。另外,薄膜管43是電絕緣的,所以初級線圈32和發(fā)動機的一氣缸體能彼此電絕緣而無需一另外的絕緣元件。薄膜管43是阻熱的,所以可以防止薄膜管43由于發(fā)動機運行中所產(chǎn)生的熱而導致的變形和損壞。
電絕緣樹脂48充滿了形成于相互鄰近的薄膜管43和初級線圈32之間的間隙。電絕緣樹脂48還用作一熱輻射元件以及一電絕緣元件。即,電絕緣樹脂48使薄膜管43和初級線圈32之間電絕緣。除此之外,在初級和次級線軸30、25中產(chǎn)生的熱可以通過電絕緣樹脂48輻射到點火部分21的外側(cè)。
在相對于薄膜管43的外圓周側(cè)上布置的外部磁芯45與中心磁芯22一起形成了一個閉合的磁通道。
在本發(fā)明的點火線圈20中,外部磁芯45的外徑等于或小于21.5mm。因此,小直徑點火線圈20能插入一個直徑等于或小于22mm的小直徑塞孔中。
可以不給點火線圈20提供外部磁芯45。除此之外,一個具有一樹脂薄壁筒形圓周周邊的薄壁樹脂筒體(圓柱部分)43可用來在點火線圈20中代替薄膜管43。
這里,第一種類型的小直徑點火線圈(第一類型點火線圈)20由中心磁芯22、初級和次級線圈32,27,以及薄膜管43所構(gòu)成,而沒有外部磁芯45。在這種結(jié)構(gòu)中,薄膜管43布置在點火線圈20的最外圓周側(cè)。甚至在這種結(jié)構(gòu)中,薄膜管43由電絕緣樹脂48所增加,所以薄膜管43可以作為點火線圈20的圓周最外層。第二種類型的小直徑點火線圈(第二類型點火線圈)20由中心磁芯22、初級和次級線圈32,27、薄膜管43,以及外部磁芯45所構(gòu)成。第三種類型的小直徑點火線圈(第三類型點火線圈)20由中心磁芯22、初級和次級線圈32,27、以及代替薄膜管43的薄壁樹脂筒體43所構(gòu)成。在這種結(jié)構(gòu)中,薄壁樹脂筒體43也由電絕緣樹脂48所增強,所以薄壁樹脂筒體43可作為點火線圈20的圓周最外層,類似于第一類型點火線圈20。
在第一類型、第二類型和第三類型點火線圈20中,中心磁芯22和外部磁芯45可具有常規(guī)的結(jié)構(gòu)。點火線圈20的外徑取決于一個布置于點火線圈20最外圓周側(cè)上的元件的外徑。即,第一類型點火線圈20的外徑是薄膜管43的外徑。第二類型點火線圈20的外徑是外部磁芯45的外徑。第三類型點火線圈20的外徑是薄壁樹脂筒體43的外徑。
穿過初級線圈32的電流由火花塞19所關閉,并且在第一類型、第二類型和第三類型點火線圈20中產(chǎn)生高壓電流。初級線圈32纏繞在電絕緣的筒形初級線軸30的外平面31上。
次級線圈27纏繞在同樣電絕緣的筒形次級線軸25的外圓周周邊(平面)上。在點火線圈20的徑向上,初級線圈32可布置在圓周內(nèi)側(cè)上,次級線圈27可布置在圓周外側(cè)上。初級和次級線圈32、27中相對于另一個線圈布置在外圓周側(cè)上的那個線圈在其軸端上具有至少一個環(huán)形部分34、37,該軸端位于與火花塞相反的側(cè)上。每一環(huán)形部分34、37具有在環(huán)形部分34、37的圓周方向上部分地形成于環(huán)形部分34、37中的槽35a、38a以使得電絕緣樹脂48能穿過槽35a、38a。第二環(huán)形部分37的槽38a相對于第一環(huán)形部分34的槽35a在圓周方向上交錯。因而,電絕緣樹脂48的液流能在圓周上均勻地被引入線圈部分21中。初級和次級線軸30、25中的至少一個線軸在軸向截面上具有一多邊形的筒形形狀,即一個多邊形形狀,該線軸布置在相對于初級和次級線軸30、25中的另一個線軸的外圓周側(cè)上。因而,電絕緣樹脂48的液流可以被引入形成于初級和次級線軸30、25中的一個和初級和次級線圈32、27中的一個之間的間隙中以增強點火線圈20的外圓周結(jié)構(gòu)。
薄膜管43可以是一個由硅樹脂、烯烴或氟塑料等形成的熱縮管,可選地,在第一類型和第二類型點火線圈20種,薄膜管43可以由一種由聚酰亞胺、氟塑料、PPS或聚酯形成的電絕緣膜所構(gòu)成。熱縮管和電絕緣膜能以低成本生產(chǎn)。上述例如硅樹脂、烯烴、聚酰亞胺、氟塑料、PPS(聚苯硫醚)或聚酯等材料是高度電絕緣和高度熱輻射的。薄膜管43的熱穩(wěn)定性大致為150℃。薄膜管43可以用擠壓等方法制成。
當薄膜管43裝配至點火線圈20時,薄膜管43具有對應于初級和次級線圈32、27以及外部磁芯45的形狀的筒形形狀。薄膜管43的壁厚等于或大于0.05mm并且等于或小于0.35mm。優(yōu)選地,薄膜管43的壁厚是0.2mm。當薄膜管43的壁厚大于0.35mm時,點火線圈20的外徑就會變大。考慮到薄膜管43內(nèi)圓周周邊和外圓周周邊的偏心度、薄膜管43的平直度和圓度、以及相對于0.05mm的最小厚度時在薄膜管43的模塑工藝中形成的溢料,薄膜管43的最大壁厚可以為0.35mm。
壁厚小于0.05mm的片很難生產(chǎn)。由例如硅樹脂等熱穩(wěn)定性樹脂形成的熱縮管43的壁厚優(yōu)選地等于或大約0.15mm并且等于或小于0.35mm。形成薄膜管43的筒形電絕緣薄膜的壁厚優(yōu)選地等于或大約0.05mm并且等于或小于0.35mm。
當薄膜管43的壁厚小于0.35mm時,熱可以通過薄膜管43有效的輻射至線圈部分21的徑向外側(cè)。具體地說,當薄膜管43布置于初級線圈32和外部磁芯45之間時,在初級線圈32中產(chǎn)生的熱可以有效地輻射至一個在第二類型點火線圈20中用作輻射元件的外部磁芯45。
第三類型的點火線圈20包括代替薄膜管43的薄壁樹脂筒體43。這里,一薄壁樹脂管43可用來代替薄壁樹脂筒體。薄壁樹脂筒體43由例如PPS(聚苯硫醚)或PBT(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等樹脂形成為薄壁筒形形狀。薄壁樹脂筒體43可注射成型。
薄壁樹脂筒體43具有與薄膜管43基本相同的壁厚,并且薄壁樹脂筒體43以與第一類型和第二類型點火線圈20中的薄膜管43相同的方式布置。薄壁樹脂筒體43可布置在外部磁芯45的內(nèi)或外圓周側(cè)。薄壁樹脂筒體43的壁厚可等于或大約0.05mm并且等于或小于0.35mm。優(yōu)選地,薄壁樹脂筒體43的壁厚是0.2mm。
薄膜管43可布置在外部磁芯45的外圓周側(cè)上,或者布置在外部磁芯45的內(nèi)圓周側(cè)上。在任何一個結(jié)構(gòu)中,薄膜管43顯示了與圖5所示現(xiàn)有技術中的樹脂厚壁殼體80相當?shù)男Ч?。除此之外,薄膜?3在上述兩個結(jié)構(gòu)中都有著另外的作用。當薄膜管43布置在外部磁芯45的內(nèi)圓周側(cè)上時,薄膜管43可用作殼體,其中電絕緣樹脂48填滿了形成于中心磁芯22、初級和次級線圈32、27之間的間隙。
(第二具體實施例)如圖4所示,當薄膜管43布置在外部磁芯45的外圓周側(cè)上時,薄膜管43可用作外部磁芯45的防銹蓋罩。薄膜管43具有一薄壁,所以點火線圈20的直徑不會顯著增大。
在不背離本發(fā)明主旨之下可對上述具體實施例作出各種不同的修改和變更。
權利要求
1.一種小直徑點火線圈(20),其包括一中心磁芯(22);一布置在相對于該中心磁芯(22)的外圓周側(cè)上的初級線圈(32);和一布置在相對于該中心磁芯(22)的外圓周側(cè)上的次級線圈(2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直徑點火線圈(20)還包括一筒形形狀的薄膜管(43),該薄膜管(43)布置在相對于該初級線圈(32)和該次級線圈(27)之中一個線圈的外圓周側(cè)上,該線圈布置在相對于該初級線圈(32)和該次級線圈(27)之中另一個線圈的外圓周側(cè)上,其中該薄膜管(43)是阻熱的和電絕緣的,和該薄膜管(43)的壁厚等于或小于0.35mm。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直徑點火線圈(20),其中一種電絕緣樹脂(48)充滿了一個形成于薄膜管(43)與初級線圈(32)和次級線圈(27)之中徑向內(nèi)側(cè)地鄰近該薄膜管(43)的那個線圈之間的間隙。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小直徑點火線圈(20),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初級線圈(32)纏繞于其上的筒形形狀的初級線軸(30);和一次級線圈(27)纏繞于其上的筒形形狀的次級線軸(25),其中該初級線軸(30)和該次級線軸(25)之中的一個線軸具有一個形成為多邊形筒形形狀的外表面(31),該線軸布置在相對于該初級線軸(30)和該次級線軸(25)之中另一個線軸的外圓周側(cè)上。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小直徑點火線圈(20),其中該初級線軸(30)和該次級線軸(25)之中的一個線軸在其一個軸端上具有一個環(huán)形部分(34,37),該線軸布置在相對于該初級線軸(30)和該次級線軸(25)之中另一個線軸的外圓周側(cè)上,和該環(huán)形部分(34,37)在其圓周方向上限定了一槽(35a,38a)以使得一種電絕緣樹脂(48)能穿過該槽(35a,38a)。
5.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小直徑點火線圈(20),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筒形形狀的外部磁芯(45),其中該外部磁芯(45)布置在相對于薄膜管(43)的外圓周側(cè)上。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小直徑點火線圈(20),其中該外部磁芯(45)具有等于或小于21.5mm的外徑。
7.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小直徑點火線圈(20),其中該薄膜管(43)是下述之一一種硅樹脂熱縮管;一種烯烴熱縮管;一種氟化熱縮管;和一種由聚酰亞胺、氟塑料、PPS和聚酯之一形成的電絕緣膜。
8.一種小直徑點火線圈(20),其包括一中心磁芯(22);一布置在相對于該中心磁芯(22)的外圓周側(cè)上的初級線圈(32);和一布置在相對于該中心磁芯(22)的外圓周側(cè)上的次級線圈(2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直徑點火線圈(20)還包括一筒形形狀的外部磁芯(45),該外部磁芯(45)布置在相對于該初級線圈(32)和該次級線圈(27)之中一個線圈的外圓周側(cè)上,該線圈布置在相對于該初級線圈(32)和該次級線圈(27)之中另一個線圈的外圓周側(cè)上;和一筒形形狀的薄膜管(43),該薄膜管(43)布置在相對于該外部磁芯(45)的外圓周側(cè)上,其中該薄膜管(43)是阻熱的和電絕緣的,和該薄膜管(43)的壁厚等于或小于0.35mm。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小直徑點火線圈(20),其中該外部磁芯(45)具有等于或小于21.5mm的外徑。
10.一種小直徑點火線圈(20),其包括一中心磁芯(22);一布置在相對于該中心磁芯(22)的外圓周側(cè)上的初級線圈(32);和一布置在相對于該中心磁芯(22)的外圓周側(cè)上的次級線圈(2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直徑點火線圈(20)還包括一具有一筒形樹脂薄壁的的筒形部分(43),該筒形部分(43)布置在相對于該初級線圈(32)和該次級線圈(27)之中一個線圈的外圓周側(cè)上,該線圈布置在相對于該初級線圈(32)和該次級線圈(27)之中另一個線圈的外圓周側(cè)上;其中該薄膜管(43)是阻熱的和電絕緣的,和該薄膜管(43)的壁厚等于或小于0.35mm。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小直徑點火線圈(20),其中該筒形部分(43)由PPS和PBT之一形成。
12.如權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小直徑點火線圈(20),其中該外部磁芯(45)具有等于或小于21.5的外徑。
全文摘要
一種小直徑點火線圈(20)包括一中心磁芯(22)、一初級線圈(32)、一次級線圈(27)、以及一薄膜管(43)。該初級和次級線圈(32、27)布置在相對于該中心磁芯(22)的外圓周側(cè)上。該薄膜管(43)具有筒形形狀。該薄膜管(43)布置在相對于該初級線圈(32)和該次級線圈(27)之中一個線圈的外圓周側(cè)上,該線圈布置在相對于該初級線圈(32)和該次級線圈(27)之中另一個線圈的外圓周側(cè)上。該薄膜管(43)是阻熱的和電絕緣的。該薄膜管(43)的壁厚等于或小于0.35mm。一種電絕緣樹脂(48)充滿了一個形成于該薄膜管(43)與初級線圈(32)和次級線圈(27)之中徑向內(nèi)側(cè)地鄰近該薄膜管(43)的一個線圈之間的間隙。
文檔編號H01F38/12GK1624827SQ20041009783
公開日2005年6月8日 申請日期2004年12月2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12月3日
發(fā)明者藤山德一, 和田純一, 大須賀一豐 申請人:株式會社電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