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蓄電池電池盒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包括盒體、第一掛體、第二掛體、第一密封體及第二密封體,其中,上述蓋體中部向內(nèi)凹陷形成蓄電池放置空間;上述第一掛體包括至少二個,第一掛體設置在蓋體的周緣,第二掛體與蓋體之間設置第一密封體;上述第二掛體包括至少二個,第二掛體設置在蓋體的周緣,第二掛體與蓋體之間設有第二密封體;上述第一掛體及第二掛體內(nèi)側(cè)與蓋體的外側(cè)之間的空隙中嵌有電池盒的另一半盒體,兩盒體密封連接固定。本實用新型實現(xiàn)兩個半蓋體的周緣360度密封,結(jié)構簡單,密封效果好;并且拆裝蓄電池時通過實現(xiàn)兩半蓋體的可拆卸地安裝掛體,降低了拆卸難度;而且蓋體上設有可視口,通過可視口觀察盒體內(nèi)部情況。
【專利說明】
一種汽車蓄電池電池盒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蓄電池,特別指一種汽車蓄電池電池盒。
【背景技術】
[0002]蓄電池是汽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分為傳統(tǒng)的鉛酸蓄電池和免維護型蓄電池。鉛酸蓄電池是由正負極板、隔板、殼體、電解液和接線樁頭等組成,其放電的化學反應是依靠正極板活性物質(zhì)和負極板活性物質(zhì)在電解液稀硫酸溶液的作用下進行,其中極板的柵架是用鉛銻合金制造。蓄電池采用了鉛鈣合金做柵架,所以充電時產(chǎn)生的水分解量少,水分蒸發(fā)量也低,同時為了降低蓄電池釋放出來的硫酸氣體,一般蓄電池的外殼要采用密封結(jié)構。
[0003]但是傳統(tǒng)的汽車蓄電池外殼存在密封效果差,同時,由于電池釋放的酸性氣體對外殼的腐蝕,導致外殼使用壽命短,對于大容量的蓄電池需要提高其密封效果;另外由于蓄電池內(nèi)含有液體狀態(tài)的點解液,因此使用時對穩(wěn)定性要求較高,蓄電池的正常使用壽命一般為2年左右,因此蓄電池意外損壞或使用壽命到期后需要拆卸,要求外殼的具備一定的可拆裝性。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4]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密封性強、安裝穩(wěn)定、拆卸方便的汽車蓄電池電池盒。
[0005]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6]一種汽車蓄電池電池盒,包括盒體、第一掛體、第二掛體、第一密封體及第二密封體,其中,上述盒體中部向內(nèi)凹陷形成蓄電池放置空間;上述第一掛體包括至少二個,第一掛體設置在盒體的周緣,第二掛體與盒體之間設置第一密封體;上述第二掛體包括至少二個,第二掛體設置在盒體的周緣,第二掛體與盒體之間設有第二密封體;上述第一掛體及第二掛體內(nèi)側(cè)與盒體的外側(cè)之間的空隙中嵌有電池盒的另一半盒體,兩盒體密封連接固定。
[0007]優(yōu)選地,所述的盒體的周緣還設有至少二個支撐體,支撐體使盒體多點受力,以便平穩(wěn)放置。
[0008]優(yōu)選地,所述的第一掛體包括個,第一掛體分別設置在盒體的前側(cè)及左右兩側(cè);上述第二掛體包括二個,分別設置在盒體的后側(cè);第一掛體及第二掛體將盒體與電池盒另一半盒體壓緊,并通過第一密封體和第二密封體密封。
[0009]優(yōu)選地,所述的盒體上開有可視口,可視口外固定有透明材料層,通過透明材料層以便觀察蓄電池工作狀況。
[0010]優(yōu)選地,所述的第一密封體為圓條體,其沿盒體的前側(cè)周緣及左右兩側(cè)周緣設置;上述第二密封體為帶狀體,第二密封體沿盒體的后側(cè)周緣設置。
[0011]優(yōu)選地,所述的第一密封體及第二密封體之間通過密封墊連接。
[0012]優(yōu)選地,所述的第一密封體、第二密封體及密封墊為泡沫填充密封材料。
[00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本實用新型通過在盒體前側(cè)壁及左右側(cè)壁設置4個第一掛體,在盒體的后側(cè)壁周緣設置兩個第二掛體,并分別設置第一密封體及第二密封體在第一掛體及第二掛體與盒體之間,并將該盒體與電池盒的另一半盒體卡和連接,通過第一掛體及第二掛體將兩者固定,并通過第一密封體及第二密封體實現(xiàn)兩個半盒體的周緣360度密封,結(jié)構簡單,密封效果好;并且拆裝蓄電池時通過實現(xiàn)兩半盒體的可拆卸地安裝掛體,降低了拆卸難度;而且盒體上設有可視口,通過可視口觀察盒體內(nèi)部情況。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jié)構示意圖。
[0016]圖2為圖1的側(cè)視圖。
[0017]圖3為圖1的仰視圖。
[0018]圖4是圖1的后視圖。
[0019]圖5為圖1的A-A面剖視圖。
[0020]圖6為圖1的B-B面剖視圖
[0021]圖7為圖1的C-C面剖視圖。
[0022]圖8為圖1的D-D面剖視圖。
[0023]圖9為圖2的E-E面剖視圖。
[0024]圖10為圖1的F-F面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將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26]如圖1至圖10所示,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汽車蓄電池電池盒,包括盒體1、第一掛體2、第二掛體4、第一密封體7及第二密封體8,其中,上述盒體I中部向內(nèi)凹陷形成蓄電池放置空間;上述第一掛體2包括至少二個,第一掛體2設置在盒體I的周緣,第二掛體2與盒體I之間設置第一密封體7 ;上述第二掛體4包括至少二個,第二掛體3設置在盒體I的周緣,第二掛體3與盒體I之間設有第二密封體8 ;上述第一掛體2及第二掛體4內(nèi)側(cè)與盒體I的外側(cè)之間的空隙中嵌有電池盒的另一半盒體,兩盒體密封連接固定。
[0027]盒體I的周緣還設有至少二個支撐體3,支撐體3使盒體I多點受力,以便平穩(wěn)放置。
[0028]第一掛體2包括4個,第一掛體2分別設置在盒體I的前側(cè)及左右兩側(cè);上述第二掛體4包括二個,分別設置在盒體I的后側(cè);第一掛體2及第二掛體4將盒體I與電池盒另一半盒體壓緊,并通過第一密封體7和第二密封體8密封。
[0029]盒體I上開有可視口 6,可視口 6外固定有透明材料層5,通過透明材料層以便觀察蓄電池工作狀況。
[0030]第一密封體7為圓條體,其沿盒體I的前側(cè)周緣及左右兩側(cè)周緣設置;上述第二密封體8為帶狀體,第二密封體8沿盒體I的后側(cè)周緣設置。
[0031]第一密封體7及第二密封體8之間通過密封墊9連接。
[0032]第一密封體7、第二密封體8及密封墊9為泡沫填充密封材料。
[0033]進一步,本實用新型通過在盒體前側(cè)壁及左右側(cè)壁設置4個第一掛體,在盒體的后側(cè)壁周緣設置兩個第二掛體,并分別設置第一密封體及第二密封體在第一掛體及第二掛體與盒體之間,并將該盒體與電池盒的另一半盒體卡和連接,通過第一掛體及第二掛體將兩者固定,并通過第一密封體及第二密封體實現(xiàn)兩個半盒體的周緣360度密封,結(jié)構簡單,密封效果好;并且拆裝蓄電池時通過實現(xiàn)兩半盒體的可拆卸地安裝掛體,降低了拆卸難度;而且盒體上設有可視口,通過可視口觀察盒體內(nèi)部情況。
[0034]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只是介紹其【具體實施方式】,不在于限制其保護范圍。本行業(yè)的技術人員在本實施例的啟發(fā)下可以作出某些修改,故凡依照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權利要求范圍內(nèi)。
【權利要求】
1.一種汽車蓄電池電池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體(I)、第一掛體(2)、第二掛體(4)、第一密封體(7)及第二密封體(8),其中,上述盒體(I)中部向內(nèi)凹陷形成蓄電池放置空間;上述第一掛體(2)包括至少二個,第一掛體(2)設置在盒體(I)的周緣,第二掛體(2)與盒體(I)之間設置第一密封體(7);上述第二掛體(4)包括至少二個,第二掛體(3)設置在盒體⑴的周緣,第二掛體⑶與盒體⑴之間設有第二密封體⑶;上述第一掛體⑵及第二掛體(4)內(nèi)側(cè)與盒體(I)的外側(cè)之間的空隙中嵌有電池盒的另一半盒體,兩盒體密封連接固定。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蓄電池電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體(I)的周緣還設有至少二個支撐體(3),支撐體(3)使盒體(I)多點受力,以便平穩(wěn)放置。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汽車蓄電池電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掛體(2)包括4個,第一掛體(2)分別設置在盒體(I)的前側(cè)及左右兩側(cè);上述第二掛體(4)包括二個,分別設置在盒體(I)的后側(cè);第一掛體(2)及第二掛體(4)將盒體(I)與電池盒另一半盒體壓緊,并通過第一密封體(7)和第二密封體(8)密封。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汽車蓄電池電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體(I)上開有可視口 ¢),可視口(6)外固定有透明材料層(5),通過透明材料層以便觀察蓄電池工作狀況。
5.根據(jù)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一種汽車蓄電池電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密封體(7)為圓條體,其沿盒體(I)的前側(cè)周緣及左右兩側(cè)周緣設置;上述第二密封體(8)為帶狀體,第二密封體(8)沿盒體(I)的后側(cè)周緣設置。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汽車蓄電池電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密封體(7)及第二密封體(8)之間通過密封墊(9)連接。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汽車蓄電池電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密封體(7)、第二密封體(8)及密封墊(9)為泡沫填充密封材料。
【文檔編號】H01M2/08GK203983362SQ201420296277
【公開日】2014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5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6月5日
【發(fā)明者】謝美菲 申請人:謝美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