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儲能材料領域,具體講,涉及一種二次電池。
背景技術:
:隨著鋰離子電池安全性需求的增加,隔離膜具有閉孔功能(Shutdown)的特性也隨之要求提高。隔膜閉孔溫度是反映隔離膜安全特性的重要參數。當電池在異常狀態(tài)下內部溫度上升至隔膜的閉孔溫度時,隔膜微孔自動封閉,阻止離子的導通,切斷充電電流,從而防止電池熱失控。這一功能特性可以為鋰離子電池提供一定的安全保護。目前常用的PE隔離膜的閉孔溫度約為130℃,PP隔離膜的閉孔溫度約為150℃,而通常在如此高的溫度下電池內部已經發(fā)生劇烈的化學反應并引發(fā)熱失控,這樣就無法發(fā)揮出熱封閉隔膜的安全保護作用。鑒于此,特提出本申請。技術實現要素:本申請的發(fā)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種二次電池。為了完成本申請的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為:本申請涉及一種二次電池,包括正極極片、負極極片、隔膜和電解液,所述隔膜包括隔膜基體和設置于所述隔膜基體表面的涂層,所述涂層中含有聚合物微球,所述聚合物微球的軟化溫度為50~120℃,優(yōu)選為85℃~110℃;所述電解液中含有添加劑,所述添加劑的分解電壓為4.4V~4.8V。優(yōu)選的,所述聚合物微球的材料選自聚乙烯、聚丙烯、氧化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酸酯、聚醋酸乙烯酯、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聚乙烯醇類共聚物、丙烯腈-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偏氟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種。優(yōu)選的,所述聚合物微球的中值粒徑為0.3μm~10μm。優(yōu)選的,所述涂層中聚合物微球的質量百分比含量為10~80%,優(yōu)選為30~50%。優(yōu)選的,將所述聚合物微球制備得到聚合物微球乳液用于制備所述涂層,所述聚合物微球乳液由所述聚合物微球與分散劑混合后分散于水中制備而成;所述分散劑優(yōu)選聚氧乙烯醚、羧甲基纖維素鈉、明膠中的至少一種或幾種;優(yōu)選的,聚合物微球與分散劑的質量比為80~98:2~20。優(yōu)選的,所述添加劑選自含共軛雙鍵的環(huán)狀化合物。優(yōu)選的,所含共軛雙鍵的環(huán)狀化合物選自如式Ⅰ所示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種;X選自-S-、-CR15=CR16-、-CHR15-CHR16-、-NR17-,R11、R12、R13、R14、R15、R16各自獨立的選自氫、羥基、鹵素、羧基、硝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12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12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26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4~12雜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芐基;R17選自氫、取代或未取代的C1~12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芐基;取代基選自鹵素、C1~6烷基。優(yōu)選的,所述添加劑的結構式如式ⅠA、式ⅠB、式ⅠC、式ⅠD所示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種;在式ⅠA中,R21、R22、R23、R24、R25、R26各自獨立的選自氫、羥基、鹵素、羧基、硝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12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12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26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4~12雜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芐基;在式ⅠB中,R31、R32、R33、R34、R35、R36各自獨立的選自氫、羥基、鹵素、羧基、硝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12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12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26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4~12雜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芐基;在式ⅠC中,R41、R42各自獨立的選自氫、羥基、鹵素、羧基、硝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12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12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26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4~12雜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芐基;R43選自氫、取代或未取代的C1~12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芐基;在式ⅠD中,R51、R52各自獨立的選自氫、羥基、鹵素、羧基、硝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12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12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26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4~12雜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芐基;取代基選自鹵素、C1~6烷基。優(yōu)選的,在式ⅠA中,R21、R22、R23、R24、R25、R26各自獨立的選自氫、取代或未取代的C1~12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26芳基;在式ⅠB中,R31、R32、R33、R34、R35、R36各自獨立的選自氫、取代或未取代的C1~12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26芳基;在式ⅠC中,R41、R42各自獨立的選自氫、取代或未取代的C1~12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26芳基;R43選自氫、取代或未取代的C1~12烷基;在式ⅠD中,R51、R52各自獨立的選自氫、取代或未取代的C1~12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26芳基。優(yōu)選的,所述添加劑在所述電解液中的質量百分比含量為0.01~10%,優(yōu)選0.5~2%。優(yōu)選的,所述涂層中還含有陶瓷顆粒,所述陶瓷顆粒的粒徑優(yōu)選為50nm~5μm。本申請的技術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本申請同時采用了含有聚合物微球涂層的隔膜與添加劑協同促進隔膜充分閉孔,一是在隔膜表面涂覆低軟化溫度的聚合物微球,大大降低了隔膜的閉孔溫度;二是通過添加電壓觸發(fā)反應型添加劑,在過充初始階段自身迅速反應產熱,促使聚合物微球熔融及隔膜大面積閉孔。在4.4V~4.8V的充電壓區(qū)間內,添加劑自身就會發(fā)生化學反應并大量產熱,達到聚合物微球的軟化溫度,同時正極活性材料結構破壞以及負極表面析鋰的程度較小,與電解液之間的反應也相對較為緩和。從而使聚合物微球就有足夠的時間發(fā)生熔融使得隔膜大面積閉孔,從而在電池活性材料之間的化學反應劇烈產熱之前切斷離子傳遞通道,防止電池熱失控的反生。附圖說明圖1為對比例1制備的鋰離子電池進行過充電的測試結果;圖2為對比例2制備的鋰離子電池進行過充電測試的結果;圖3為實施例2制備的鋰離子電池進行過充電測試的結果。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申請。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申請而不用于限制本申請的范圍。本申請涉及一種二次電池,包括正極極片、負極極片、隔膜和電解液,本申請的隔膜為復合隔膜,包括隔膜基體和設置于隔膜基體表面的涂層,涂層中含有聚合物微球,聚合物微球的軟化溫度為50~120℃;同時,在本申請二次電池的電解液中含有添加劑,添加劑的分解電壓為4.4V~4.8V。本申請中的添加劑是指在特定電壓下發(fā)生化學反應,并釋放出熱量的添加劑,且反應前和反應后的化合物均對電池性能無明顯不利影響。具體的化學反應類型可為聚合反應、脫氫反應等。其分解電壓是指模擬二次電池環(huán)境,將添加劑置于電解液中,測定其開始反應的最小電壓。在本申請中,選擇分解電壓為4.4V~4.8V的化合物,從而當二次電池的電芯剛開始過充至4.4V~4.8V時,添加劑自身就會發(fā)生化學反應并大量產熱,使得電芯溫度急劇升高。同時,本申請在隔膜基體的表面設置有含有聚合物微球的涂層,當二次電池的電芯剛開始過充至4.4V~4.8V時,添加劑自身就會發(fā)生化學反應并大量產熱,達到聚合物微球的軟化溫度;在此過充電壓區(qū)間內,正極活性材料結構破壞以及負極表面析鋰的程度較小,與電解液之間的反應也相對較為緩和。因此,聚合物微球就有足夠的時間發(fā)生熔融使得隔膜大面積閉孔,從而在電池活性材料之間的化學反應劇烈產熱之前切斷離子傳遞通道,防止電池熱失控的反生。作為本申請的二次電池的一種改進,隔膜基體材料選自聚乙烯(Polyethylene,簡稱PE)、聚丙烯(Polypropylene,簡稱PP)、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簡稱PET)、聚乙烯醇(Polyvinylalcohol,簡稱PVA)、聚酰亞胺(Polyimide,簡稱PI)、聚酰胺(Polyamide,簡稱PA)、聚丙烯腈(polyacrylonitrile,簡稱PAN)、聚氧乙烯(polyoxyethylene,簡稱PEO)、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fluoride,簡稱PVDF)中的一種;優(yōu)選的,隔膜基體的孔隙率>40%,孔徑為0.02~0.5μm。優(yōu)選的,隔膜基體的厚度為7~16μm。作為本申請的二次電池的一種改進,聚合物微球的材料選自聚乙烯(Polyethylene,簡稱PE)、聚丙烯(Polypropylene,簡稱PP)、氧化聚乙烯(Polyethyleneoxide,簡稱PEO)、聚苯乙烯(Polystyrene,簡稱PS)、聚丙烯酸酯(Polyacrylate)、聚醋酸乙烯酯(Polyvinylacetate,簡稱PVAc)、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聚乙烯醇(Polyvinylalcohol,簡稱PVA)、丙烯腈-丙烯酸酯共聚物(Acrylonitrile-butylacrylatecopolymer)、乙烯-偏氟乙烯共聚物(Ethylene-tetra-fluoro-ethylene,簡稱ETFE)中的至少一種。作為本申請的二次電池的一種改進,聚合物微球的中值粒徑(D50)為0.3μm~10μm。選用本申請范圍內的聚合物微球的中值粒徑,可與孔徑為0.02~0.5μm的二次電池隔膜基體配合應用,使其不會落入隔膜基體的微孔中,導致鋰離子的通過不通暢,影響電池的正常使用。同時,如果聚合物微球的粒徑過大,其比表面積較小,會導致微球的熔融速率較低,相應的熱封閉隔膜的作用效果不顯著;另外,涂層整體厚度變大,也會降低電池的能量密度。作為本申請的二次電池的一種改進,涂層中聚合物微球的質量百分比含量為10~80%,優(yōu)選為30~50%。如果聚合物微球的含量過低,則隔膜的閉孔效果較差。如果聚合物微球的含量過高,則在正常情況下就會導致隔膜孔隙堵塞,透氣性能下降。作為本申請的二次電池的一種改進,將聚合物微球制備得到聚合物微球乳液用于制備涂層,聚合物微球乳液由聚合物微球與分散劑混合后分散于水中制備而成;所述分散劑優(yōu)選聚氧乙烯醚(Polyethyleneoxide,簡稱PEO)、羧甲基纖維素鈉(SodiumsaltofCaboxyMethylCellulose,簡稱CMC-Na)、明膠(Gelatin)中的至少一種或幾種。聚合物微球乳液的制備工藝具體為:將中值粒徑范圍為0.3μm~10μm的聚合物微球,與分散劑以80%~98%:2%~20%的比例分散于水中,配制得到固含量為30~50%的聚合物微球乳液。作為本申請的二次電池的一種改進,涂層中還可添加陶瓷顆粒,陶瓷顆粒具有降低隔膜收縮的效果,可預防短路。陶瓷粉體材料選自SiO2、TiO2、ZrO2、Al2O3、MgO、SiC中的至少一種。優(yōu)選的,陶瓷顆粒的粒徑為50nm~5μm,從而可與孔徑為0.02~0.5μm的二次電池隔膜基體配合應用,使其不會落入隔膜基體的微孔中,導致鋰離子的通過不通暢,影響二次電池的正常使用。作為本申請的二次電池的一種改進,涂層中還含有粘結劑,粘結劑選自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fluoride,簡稱PVDF)及其共聚物、聚氨酯(PolyurethaneFoam)、丙烯酸酯(acrylicester)類聚合物、聚乙烯醇(Polyvinylalcohol,簡稱PV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中的至少一種。作為本申請的二次電池的一種改進,涂層的制備方法為:將固含量為30~50%的聚合物微球乳液、陶瓷顆粒與粘結劑按照固體質量百分比為2~6:3~7:1~2、優(yōu)選4:5:1的比例混合,攪拌1~4h,將其涂覆于隔膜基體表面,50~70℃下10s~60s使隔膜表面干燥,得到復合隔膜。作為本申請的二次電池的一種改進,添加劑選自含共軛雙鍵的環(huán)狀化合物。該類化合物在電解液中的反應電壓為4.4V~4.8V,且由于其化學結構與電解液中的有機溶劑類似,其反應前和反應后的化合物均對電池性能無明顯不利影響。作為本申請的二次電池的一種改進,添加劑選自如式Ⅰ所示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種;X選自-S-、-CR15=CR16-、-CHR15-CHR16-、-NR17-,R11、R12、R13、R14、R15、R16各自獨立的選自氫、羥基、鹵素、羧基、硝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12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12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26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4~12雜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芐基;R17選自氫、取代或未取代的C1~12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芐基;取代基選自鹵素、C1~6烷基。作為本申請的二次電池的一種改進,當X選自-CR15=CR16-時,添加劑為苯類化合物,苯類化合物在過充時發(fā)生電化學聚合,在電極表面形成低聚物鈍化層,同時放出大量的熱,其結構如式ⅠA所示:在式ⅠA中,R21、R22、R23、R24、R25、R26各自獨立的選自氫、羥基、鹵素、羧基、硝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12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12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26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4~12雜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芐基。優(yōu)選的,R21、R22、R23、R24、R25、R26中有至少一個取代基不為氫。優(yōu)選的,R21、R22、R23、R24、R25、R26中有至少一個取代基選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12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12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26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芐基。優(yōu)選的,如式ⅠA所示的添加劑具體選自:其中R’、R”選自氫、羥基、鹵素、羧基、硝基、氨基、C1~6烷基。作為本申請二次電池的一種改進,當X選自-CHR15-CHR16-,添加劑為部分氫化的苯類化合物,其在過充時脫氫,同時聚合成帶有苯環(huán)結構的聚合物鈍化層,放出大量的熱,其結構式如式ⅠB所示:在式ⅠB中,R31、R32、R33、R34、R35、R36各自獨立的選自氫、羥基、鹵素、羧基、硝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12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12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26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芐基。優(yōu)選的,R31、R32、R33、R34、R35、R36中有至少一個取代基不為氫。優(yōu)選的,R31、R32、R33、R34、R35、R36中有至少一個取代基選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12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12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26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芐基。優(yōu)選的,如式ⅠB所示的添加劑具體選自:其中,R、R’、R”選自氫、羥基、鹵素、羧基、硝基、氨基、C1~6烷基。作為本申請二次電池的一種改進,當X選自-NR17-,且R11、R14均為氫時,添加劑為吡咯類化合物,吡咯類化合物在過充時脫氫氧化聚合,生成氧化態(tài)的聚吡咯正離子,并與電解液中的負離子生摻雜反應,在這過程中同時釋放出大量的熱,其結構式如式ⅠC所示:在式ⅠC中,R41、R42各自獨立的選自氫、羥基、鹵素、羧基、硝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12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12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26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芐基;R43選自氫、取代或未取代的C1~12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芐基。優(yōu)選的,R43選自氫。優(yōu)選的,R41、R42各自獨立的選自氫、取代或未取代的C1~12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12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26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芐基。優(yōu)選的,如式ⅠC所示的添加劑具體選自:其中R’、R”選自羥基、鹵素、羧基、硝基、氨基、C1~6烷基。作為本申請的二次電池的一種改進,當X選自-S-,且R11、R14均為氫時,添加劑為噻吩類化合物,噻吩類化合物過充反應機理與吡咯類化合物類似,同樣是脫氫聚合生成聚噻吩自由基正離子,隨后與電解液中的負離子發(fā)生摻雜反應,同時釋放出大量的熱,其結構式如式ⅠD所示:在式ⅠD中,R51、R52各自獨立的選自氫、羥基、鹵素、羧基、硝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12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12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26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芐基;取代基選自鹵素、C1~6烷基。優(yōu)選的,R51、R52各自獨立的選自氫、取代或未取代的C1~12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26芳基。優(yōu)選的,如式ⅠD所示的添加劑具體選自:作為本申請的二次電池的一種改進,添加劑在電解液中的質量百分比含量為0.01~10%,添加劑在電解液中的質量百分比含量下限可為0.01%、0.1%、0.2%、0.5%、1%、1.5%,添加劑在電解液中的質量百分比含量上限可為10%、9%、8%、7%、6%、5%、4%、3%、2%。添加劑在電解液中的質量百分比含量為0.1~5%,更優(yōu)選0.5~2%。作為本申請的二次電池的一種改進,涂層的厚度為0.5~10μm,若涂層的厚度太小,則不能起到很好的降低隔膜收縮和電池過充時切斷里離子通道的作用;而若涂層的厚度太大,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正常使用時鋰離子的通過效率,進而影響電池的循環(huán)性能和倍率性能。本申請的電池可以為鋰離子二次電池、鋰一次電池、鈉離子電池、鎂離子電池中的一種。但并不局限于此。下面以鋰離子電池為例,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申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說明:一、鋰離子電池正負極均按照如下方法制備:(1)正極膜片的制備:將正極活性物質LiNi1/3Co1/3Mn1/3O2、導電劑導電碳黑SuperP和粘結劑聚偏氟乙烯PVDF以93:3:4的重量比依次加入到溶劑N-甲基吡咯烷酮NMP中,充分混合攪拌后,制得固含量為65%的正極漿料;然后將正極漿料均勻涂布在正極集流體鋁箔的正反兩個表面上,之后在85℃下烘干后得到正極膜片,之后經過冷壓、切片、分條、焊接正極極耳,得到鋰離子二次電池的正極片;(2)負極膜片的制備:將負極活性物質石墨、導電劑導電碳黑SuperP、粘接劑丁苯橡膠(SBR)、表面活性劑羧甲基纖維素鈉(CMC)以95:1.5:2.5:1的重量比依次加入到去離子水中,充分混合攪拌后,制得固含量為50%的負極漿料;將制得的負極漿料均勻涂覆在多孔集流體銅箔的正反兩面上,然后在85℃下烘干后形成負極膜片,且負極膜片的水含量不超過300ppm,然后進行冷壓、切邊、裁片、分條、焊接負極極耳,得到鋰離子二次電池的負極片。(3)復合隔膜的制備:將一定粒徑范圍的聚合物微球,與分散劑聚氧乙烯醚以9:1的重量比分散于水中,配制得到固含量為40%的聚合物微球乳液;將聚合物微球乳液、粘結劑聚丙烯酸酯和/或陶瓷顆粒混合,粘結劑聚丙烯酸酯的質量百分比含量為10%,陶瓷顆粒的中值粒徑為2μm。聚合物微球的軟化溫度以及機械攪拌2h后,然后將其涂覆于厚度為12μm的PE隔膜表面,60℃下30s使隔膜表面干燥,得到復合隔膜。隔膜涂層的具體參數如表1所示。(4)電解液的配制:將作為鋰鹽的LiPF6溶于碳酸亞乙酯(EC)/碳酸乙甲酯(EMC)/碳酸異丙烯酯(PC)(體積比為30/55/15)的混合溶劑中得到混合溶液,其中LiPF6的最終濃度為1.0M。同時添加一定含量的添加劑,得到電解液。具體參數如表1所示。表1:隔膜和電解液組成其中,“—”表示未添加該物質。二、采用鉑電極掃LSV法測試添加劑在電解液中的反應電壓,電位掃描速度為1mV/s測試,得到的結果如表2所示。表2:添加劑的反應電壓添加劑反應電壓聯苯4.5環(huán)己基苯4.63-十二烷基噻吩4.4吡咯4.5三聯苯4.51,4-二環(huán)己基苯4.6三、將上述實施例、對比例中的正極片、復合隔膜、負極片卷繞后制成干電芯,然后將干電芯入袋,注入上述電解液,經化成、容量后,得到鋰離子電池。(一)過充電測試在室溫下,用10A(1C)的充電電流對制備的鋰離子電池進行充電,使其滿充至4.2V,然后在4.2V的恒定電壓下充電,直至電流降至0.5A,靜置30min;然后根據GBT-31485中的要求進行過充電測試:以10A的電流對滿充態(tài)電池持續(xù)充電,當電芯的電壓達到1.5Umax(6.3V)時設備自動停止充電,記錄過充停止時間,監(jiān)測充電過程中電壓和溫度的變化。圖1為對比例1制備的鋰離子電池進行過充電的測試結果。如圖1所示,在過充至32min時,電池的表面溫度開始上升,這主要是由于電解液與陰陽極之間的反應造成的;當繼續(xù)過充至60min時,電芯表面溫度已達125℃,此時電池內部反應較為劇烈,最終發(fā)生熱失控現象。圖2為對比例2制備的鋰離子電池進行過充電測試的結果。從圖2可以看出,當過充進行至55min時,聚合物微球熔融導致隔離膜閉孔,阻止了鋰離子的傳導,使得電壓急劇增大至1.5Umax后設備自動停止充電;然而,在靜置3min后,電池依然發(fā)生熱失控現象,這主要是因為隔膜閉孔的時間太晚,此時正負極與電解液之間的副反應不斷地進行,并大量產熱,最終引發(fā)熱失控。圖3為實施例2制備的鋰離子電池進行過充電測試的結果。從圖3可以看出,在過充電測試后大約20分鐘,由于添加劑發(fā)生化學反應,導致溫度上升,加速了隔膜表面微球的熔融。當過充進行至48min時,聚合物微球充分熔融導致隔離膜閉孔,阻止了鋰離子的傳導,使得電壓急劇增大至1.5Umax,從而防止電池熱失控的反生;此外,由于添加劑反應消耗了部分過充電流,所以電壓上升一定程度上被抑制,電解液和電池材料之間的化學反應也得到了抑制,確保了電池的安全。其他實施例的過充停止時間如表3所示。(二)阻抗:電阻測試:采用交流電流電壓法,即讓一個交流電流Ia通過電池,測試信號的頻率為1KHz,正弦波,然后測得電池兩端的電壓降Ua,電池的交流電阻R=Ua/Ia。實驗結果如表3所示:表3:阻抗及過充停止時間的實驗結果由實施例1~3可知,聚合物微球軟化點過低,在二次電池制作過程中就已發(fā)生融化,導致隔離膜閉孔,電池阻抗增大;聚合物微球軟化點過高,過充時響應時間越久,過充終止時間越長。由實施例4~7可知,聚合物微球含量過低,不足以使隔膜完全閉孔;聚合物微球含量過高,正常情況下就會堵塞隔膜孔隙。由實施例8~11可知,采用幾種不同類型的共軛結構的環(huán)狀單體配合熱封閉隔膜使用,均可以促進隔膜熱閉孔性能,使過充提前停止。由實施例12~14可知,添加劑含量低時,過充時放熱量少,對隔膜熱閉孔的增強效果有限;添加劑含量高時,電池的阻抗明顯增大。由實施例18~19可知,聚合物微球的D50過大,其比表面積較小,會導致微球的熔融速率較低,相應的熱封閉隔膜的作用效果不顯著;而聚合物微球的D50過小,則會填充于隔膜基體的微孔中,導致鋰離子的通過不通暢,電池電阻增大。由對比例1可知,不添加聚合物微球和添加劑,電池持續(xù)過充時間長,電池活性材料之間劇烈反應并大量產熱,導致電池發(fā)生熱失控。由對比例2可知,添加聚合物微球、但不添加添加劑,,當電池溫度達到微球熔融溫度時,正負極與電解液之間已經劇烈反應并大量產熱,此時電芯溫升較快,在微球還沒來得及響應使得隔膜大面積閉孔的情況下,電池就已經發(fā)生熱失控。由對比例3可知,不添加聚合物微球,僅添加添加劑,則添加劑在過充過程中大量產熱,加速了電池活性材料之間的反應,最終提前觸發(fā)了電池的熱失控。本申請雖然以較佳實施例公開如上,但并不是用來限定權利要求,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申請構思的前提下,都可以做出若干可能的變動和修改,因此本申請的保護范圍應當以本申請權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圍為準。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