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經(jīng)濟作物配套種植技術(shù)領(lǐng)域,特別是一種油茶林下套種太子參的方法。
背景技術(shù):
油茶是我國特有的經(jīng)濟作物,也是全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作物之一。我國的油茶林大多為自然生長的天然林,屬于低產(chǎn)林或老油茶林,其結(jié)果小、產(chǎn)量低,出油率也較低,導(dǎo)致油茶林的經(jīng)濟效益較差。近些年來,國內(nèi)各地開展了低產(chǎn)油茶林改造工作,其中,有相當多的地方是采用全部砍伐、全新營造的方式。由于油茶從種植到封行有幾年的過程,且在這幾年中,油茶的產(chǎn)量很低,因而,人們嘗試在新種植的油茶林中套種經(jīng)濟作物,以便提高油茶種植初期的經(jīng)濟效益。目前,在油茶林中套種的經(jīng)濟作物主要有薯類、豆類、中藥材類等。
太子參是《中國藥典》收錄的草藥,藥用來源石竹科植物孩兒參[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Miq.)Pax ex Pax et Hoffm.]的干燥塊根。太子參甘、微苦,平,歸脾、肺經(jīng),體潤性和、補氣生津,已被原國家衛(wèi)生部列入“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藥材名單”。目前,太子參主要與蔬菜、豆類、中草藥草決明、柴胡、望江南等套種。
中國專利(專利申請?zhí)枮?01410170339.6)公開的“一種果林中種植太子參的方法”,包括以下幾個步驟:1.選地、整地;2.選苗;3.栽苗;4.田間管理;5.病蟲害防治;6.采收;7.貯存。
另一中國專利(專利申請?zhí)枮?01410567349.3)公開的“板栗冠下東北太子參野生變家種栽培技術(shù)”,主要包括以下步驟:(一)栽培園地選擇:(1)土壤條件;(2)產(chǎn)地環(huán)境要求;(3)規(guī)劃;(4)園地選擇;(5)栽植行設(shè)置;(二)種參繁殖:(1)種子處理;(2)選地;(3)施基肥;(4)整地;(5)播種;(6)苗床管理;(三)種參選擇;(四)栽植:(1)栽植時期;(2)栽前整地;(3)施基肥;(4)栽植行設(shè)置;(5)種根處理;(6)種植方式;(五)田間管理:(1)安全越冬;(2)除草補苗;(3)水分管理;(4)追肥培土;(六)采挖收獲;本發(fā)明技術(shù)合理,利用板栗樹冠為喜陰太子參庇蔭,生長環(huán)境良好,經(jīng)濟和社會效益可觀。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油茶林中套種太子參的方法,應(yīng)用該方法,既能提高林土資源利用效果,又能降低油茶林維護成本。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所采取的技術(shù)措施是發(fā)明一種油茶林下套種太子參的方法,其套種過程如下:
㈠、油茶林選擇:
選擇坡度小于10°,海拔高度高于1200m,林間郁閉度在0.6-0.7以下,土質(zhì)疏松肥沃,土層厚度在35cm以上的油茶林作為套種油茶林;
㈡、套種油茶林整理:
將套種油茶林中離油茶樹根30-50cm以外的林地作為套種林地,將套種林地深翻30-35cm,再在套種林地中間沿坡度方向開挖深20cm、寬為套種林地寬度20-35%的儲肥溝;
㈢、套種林地培肥:
將土壤基肥與林間表土按(2-4):1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的土壤堆放于儲肥溝中,厚度為溝深的80-90%;余下空間用蓋土填滿,自然處理20-36天,成為初培套種林地;
㈣、初培套種林地整理:
將初培套種林地深翻30-35cm,同時按0.4-0.6kg/m2的用量撒入草木灰,調(diào)勻、耙細、整平;然后,按0.8-1.5kg/m2的用量撒入過磷酸鈣,并用水澆透;5-7天后,再按50-80ml/m2的用量噴施濃度為300-400ppm的多菌靈溶液,自然暴曬7-10天,成為待移栽林地;
㈤、林地作畦:
⑴、劃分種植畦:
沿坡度方向,將待移栽林地劃分成多個長、短相間的種植畦,長種植畦的長度為油茶樹行距的3-5倍,短種植畦的長度為油茶樹行距的2-4倍;長種植畦與短種植畦的間距為油茶樹行距的0.4-0.6倍;
⑵、作畦:
用畦土在待移栽林地上堆積出15-20cm高的長、短種植畦,并將油茶樹根部壘堆成同等高度、4-8°坡度的壟堆;
㈥、挖種植穴:
在種植畦上,按與油茶樹平行的方向開挖種植穴,實行寬、窄行相間種植;在長種植畦上,按寬、窄種植行(4-6):2的比例開挖種植穴;在短種植畦上,按寬、窄種植行(2-4):2的比例開挖種植穴;穴深20-30cm,穴寬10-15cm;寬、寬種植行的穴間距為20-28cm,行間距為30-40cm;窄、窄行種植行的穴間距為20-28cm,行間距為18-22cm;寬、窄種植行的行間距為40-48cm;
㈦、移栽:
⑴、種植穴處理:
先用肥水灌滿種植穴,待干后,再用中藥水灌至種植穴的1/3深度,待干后5-10天,成為待移栽種植穴;
⑵、選苗:
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在太子參培育苗圃中,選擇生長穩(wěn)定、子葉鮮嫩、無病蟲害的種苗作為待移栽種苗;
⑶、起苗:
將待移栽種苗從苗圃中挖出,保持根系和種根的完整,粘帶的苗土重量為種苗重量的12-18倍,成為待移栽苗;
⑷、種植:
先在待移栽種植穴底部,按120-160g/穴的比例施放腐熟廄肥或土雜肥;再將待移栽苗根部放入濃度為400-600ppm的甲基托布津溶液中,浸泡3-5min,然后按1株/穴的標準植入待移栽種植穴中,用畦土填滿壓實,并在根部壘成3-5°坡度的壟堆,澆足定根水;
㈧、管理:
⑴、前期管理:種植后1個月內(nèi),為前期管理期;
當氣溫在25℃以上時,種植畦需用稻草或地膜覆蓋,同時每天早中晚對葉面噴灑水液,用水量為50-100ml/株;每隔7-12天,在離根部5-10cm處施放鉀肥與磷肥,用量分別為20-30g/株、8-16g/株;
當氣溫在25℃以下時,每隔3-4天澆一次水,用水量為100-250ml/株;每隔10-15天,在行距之間施放腐熟廄肥,用量為60-100g/株;每隔15-20天,在離根部5-10cm處施放尿素與磷肥,用量分別為10-20g/株、10-18g/株;
⑵、中后期管理:
種植1個月后,水肥管理按太子參常規(guī)種植方法管理;
㈨、采收:
當太子參生長成熟后,按常規(guī)方法采收。
所述土壤基肥是由有機肥、土雜肥、林間表土按1:2:3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也可以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
其制備過程如下:
a、先將雜草、果皮、蔬菜、秸稈進行腐爛處理,再分別處理成長度小于0.5cm的雜草碎料、果皮碎料、蔬菜碎料和秸稈碎料;
b、將油茶殼處理成60目以上的油茶殼細料;
c、將菜籽餅經(jīng)硫酸亞鐵高溫消毒后,再處理成40目以上的菜籽餅細料;
d、將雜草碎料、果皮碎料、蔬菜碎料、秸稈碎料、油茶殼細粉以及生活廢水、油茶樹葉混合,攪勻;再加入微生物團,在相對濕度90%以上、溫度30-40℃的環(huán)境下處理5-10天;然后陰干或晾曬至水分小于15%,得干混料;
e、將干混料、無機鹽、菜籽餅細料混勻,即得土壤基肥。
所述微生物團是解鉀菌、解磷菌、木霉素、鏈霉菌、乳酸桿菌中的兩種以上的混合物,各組分的重量配比為等份或其它比例。
所述蔬菜包括白菜葉、包菜葉、空心菜葉、南瓜葉、絲瓜葉中的一種以上,當為兩種以上時,各組分的配比為等重量份或其它比例。
所述秸稈包括高粱桿、玉米桿、小麥桿、水稻桿中的一種以上,當為兩種以上時,各組分的配比為等重量份或其它比例。
所述雜草包括狗尾草、雀麥、野燕麥、牛筋草、馬唐中的一種以上,當為兩種以上時,各組分的配比為等重量份或其它比例。
所述果皮包括香蕉皮、西瓜皮、芒果皮、柚子皮、冬瓜皮中的一種以上,當為兩種以上時,各組分的配比為等重量份或其它比例。
所述蓋土是林間表土,也可以是由煤渣與林間表土按1:(2-3)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
所述畦土是林間表土,也可以是由林間表土與煤渣按(6-8):1的重量比例混合混合而成。
所述肥水是重量濃度為5-10%的尿素溶液,也可以是由生物有機肥與無機鹽按1:(0.1-0.25)的重量比例混合后再與水配成的重量濃度為20-30%的混合液。
所述中藥水是白屈菜、菖蒲、苦皮藤、金銀花的一種或多種,用水熬制成固形物含量在3.5-6.8mg/ml的水溶液,當為兩種以上時,各組分的配比為等重量份或其它比例。
所述無機鹽是硫酸鎂、氯化鋅、磷酸氫二鉀、碳酸氫鈣、硫酸鐵中的一種或多種的混合物,當為兩種以上時,各組分的重量配比為等份或其它比例。
所述土雜肥是以雜草﹑垃圾﹑灰土等所漚制的肥料,其主要包括各種土肥、泥肥、糟渣肥、骨粉、草木灰、屠宰場廢棄物及城市垃圾等。
所述有機肥是市售的有機肥。
所述生物有機肥是市售的生物有機肥。
所述煤渣是燒透后的煙煤渣或無煙煤渣或煙煤渣與無煙煤渣按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所述生活廢水是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廢水。
本發(fā)明的油茶林下套種太子參的方法,在油茶林中的行間采用套種油茶林整理、套種林地培肥、初培套種林地整理和肥水管理等措施,尤其是套種林地培肥所用的土壤基肥,是由油茶的廢棄物制備而成,既含有豐富的有機質(zhì),更含有茶多酚、茶皂素等,具有殺蟲滅菌作用,可以大大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使得套種的太子參生長良好,進而既能提高林土資源利用效果,又能增加經(jīng)濟收入,降低油茶林的維護成本。
按照本發(fā)明的油茶林下套種太子參的方法,曾在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qū)進行了油茶林下套種太子參的對比試驗,下表為試驗對照數(shù)據(jù):
油茶林下套種太子參的試驗對照數(shù)據(jù)表
(注:上表中的套種試驗油茶林與對照油茶林的立地條件、土壤、水肥、小區(qū)氣候等基本接近,種苗為同齡、同一品種,均為種植后4年;套種試驗油茶林采用本發(fā)明的油茶林下套種太子參的方法;對照油茶林按常規(guī)方法管理)。
從上表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套種的油茶林的產(chǎn)量比常規(guī)種植的油茶林畝產(chǎn)均高出35.2kg,加上太子參的增加收入,既提高了油茶林的種植效率,又降低了低了油茶林的營造與維護成本。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jié)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說明。下面的說明是以例舉的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
本實施例的油茶林下套種太子參的方法,其套種過程如下:
㈠、輔助材料制備:
⑴、土壤基肥制備:
按重量份分別取雜草(由等重量份的狗尾草、雀麥、野燕麥、牛筋草、馬唐混合而成)20份、油茶殼8份、油茶樹葉25份、果皮(由等重量份的香蕉皮、西瓜皮、芒果皮、柚子皮、冬瓜皮混合而成)10份、菜籽餅12份、微生物團(由等重量份的解鉀菌、解磷菌、木霉素、鏈霉菌、乳酸桿菌混合而成)3份、蔬菜(由等重量份的白菜葉、包菜葉、空心菜葉、南瓜葉、絲瓜葉混合而成)12份、無機鹽(由等重量份的硫酸鎂、氯化鋅、磷酸氫二鉀、碳酸氫鈣、硫酸鐵混合而成)4份、生活廢水6份、秸稈(由等重量份的高粱桿、玉米桿、小麥桿、水稻桿混合而成)12份;
其制備過程如下:
a、先將雜草、果皮、蔬菜、秸稈進行腐爛處理,再分別處理成長度小于0.5cm的雜草碎料、果皮碎料、蔬菜碎料和秸稈碎料;
b、將油茶殼處理成60目以上的油茶殼細料;
c、將菜籽餅經(jīng)硫酸亞鐵高溫消毒后,再處理成40目以上的菜籽餅細料;
d、將雜草碎料、果皮碎料、蔬菜碎料、秸稈碎料、油茶殼細粉以及生活廢水、油茶樹葉混合,攪勻;再加入微生物團,在相對濕度90%以上、溫度35℃的環(huán)境下處理8天;然后陰干或晾曬至水分小于15%,得干混料;
e、將干混料、無機鹽、菜籽餅細料混勻,即得土壤基肥。
⑵、蓋土制備:
按重量份分別取無煙煤渣1份、林間表土2.5份,混合均勻,即成蓋土。
⑶、畦土制備:
按重量份分別取林間表土7份、煙煤渣1份,混合均勻,即成畦土。
⑷、肥水制備:
按重量份分別取生物有機肥1份、無機鹽(由等重量份的硫酸鎂、氯化鋅、磷酸氫二鉀、碳酸氫鈣、硫酸鐵混合而成)0.2份,混合后再與水配成的重量濃度為25%的混合液,即成肥水。
⑸、中藥水制備:
按等重量份分別取白屈菜、菖蒲、苦皮藤、金銀花,用水熬制成固形物含量在5mg/ml的水溶液,即成中藥水。
㈡、套種過程:
⑴、油茶林選擇:
選擇坡度小于10°,海拔高度高于1200m,林間郁閉度在0.65以下,土質(zhì)疏松肥沃,土層厚度在35cm以上的油茶林作為套種油茶林;
⑵、套種油茶林整理:
將套種油茶林中離油茶樹根40cm以外的林地作為套種林地,將套種林地深翻32cm,再在套種林地中間沿坡度方向開挖深20cm、寬為套種林地寬度28%的儲肥溝;
⑶、套種林地培肥:
將土壤基肥與林間表土按3:1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的土壤堆放于儲肥溝中,厚度為溝深的85%;余下空間用蓋土填滿,自然處理28天,成為初培套種林地;
⑷、初培套種林地整理:
將初培套種林地深翻32cm,同時按0.5kg/m2的用量撒入草木灰,調(diào)勻、耙細、整平;然后,按1.2kg/m2的用量撒入過磷酸鈣,并用水澆透;6天后,再按65ml/m2的用量噴施濃度為350ppm的多菌靈溶液,自然暴曬8天,成為待移栽林地;
⑸、林地作畦:
①、劃分種植畦:
沿坡度方向,將待移栽林地劃分成多個長、短相間的種植畦,長種植畦的長度為油茶樹行距的4倍,短種植畦的長度為油茶樹行距的3倍;長種植畦與短種植畦的間距為油茶樹行距的0.5倍;
②、作畦:
用畦土在待移栽林地上堆積出18cm高的長、短種植畦,并將油茶樹根部壘堆成同等高度、6°坡度的壟堆;
⑹、挖種植穴:
在種植畦上,按與油茶樹平行的方向開挖種植穴,實行寬、窄行相間種植;在長種植畦上,按寬、窄種植行5:2的比例開挖種植穴;在短種植畦上,按寬、窄種植行3:2的比例開挖種植穴;穴深25cm,穴寬12cm;寬、寬種植行的穴間距為25cm,行間距為35cm;窄、窄行種植行的穴間距為25cm,行間距為20cm;寬、窄種植行的行間距為45cm;
⑺、移栽:
①、種植穴處理:
先用肥水灌滿種植穴,待干后,再用中藥水灌至種植穴的1/3深度,待干后8天,成為待移栽種植穴;
②、選苗:
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在太子參培育苗圃中,選擇生長穩(wěn)定、子葉鮮嫩、無病蟲害的種苗作為待移栽種苗;
③、起苗:
將待移栽種苗從苗圃中挖出,保持根系和種根的完整,粘帶的苗土重量為種苗重量的15倍,成為待移栽苗;
④、種植:
先在待移栽種植穴底部,按140g/穴的比例施放腐熟廄肥或土雜肥;再將待移栽苗根部放入濃度為500ppm的甲基托布津溶液中,浸泡4min,然后按1株/穴的標準植入待移栽種植穴中,用畦土填滿壓實,并在根部壘成4°坡度的壟堆,澆足定根水;
⑻、管理:
①、前期管理:種植后1個月內(nèi),為前期管理期;
當氣溫在25℃以上時,種植畦需用稻草或地膜覆蓋,同時每天早中晚對葉面噴灑水液,用水量為80ml/株;每隔10天,在離根部8cm處施放鉀肥與磷肥,用量分別為25g/株、12g/株;
當氣溫在25℃以下時,每隔4天澆一次水,用水量為125ml/株;每隔12天,在行距之間施放腐熟廄肥,用量為70g/株;每隔18天,在離根部8cm處施放尿素與磷肥,用量分別為15g/株、15g/株;
②、中后期管理:
種植1個月后,水肥管理按太子參常規(guī)種植方法管理;
⑼、采收:
當太子參生長成熟后,按常規(guī)方法采收。
本發(fā)明的油茶林下套種太子參的方法,適合于新造油茶林套種,也可用于油茶林下套種其它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