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植物浸膏貼敷劑及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膏藥制劑領域。
背景技術:
傳統(tǒng)的黑膏藥是將藥物、食用植物油與鉛丹煉制成膏料,攤涂于裱褙材料上制成的供皮膚貼敷的外用制劑。其不足之處在于黑膏藥在生產時,對操作工人身體有害,環(huán)境污染大以及中藥在高溫油炸時有效成分遭破壞;使用時,易污染衣服和可能造成鉛中毒危險等諸多缺陷。傳統(tǒng)的橡膠膏劑,是以橡膠為主要基質,與樹脂、脂肪或類脂性物質和有機物混均后,攤涂于布或其它裱褙材料上而制成的一種外用貼敷制劑。其不足之處在于橡膠膏劑在生產中需要大量的汽油,容易發(fā)生事故,生產安全性低,同時橡膠膏載藥量一般為IOOcm2含藥量僅為2g左右,故對藥效的持續(xù)發(fā)揮有很大影響,有皮膚刺激性和變態(tài)反應,以及藥物釋放慢不利于藥物的透皮吸收。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就是針對傳統(tǒng)的黑膏藥及橡膠膏劑上述之不足,而提供一種植物浸膏貼敷劑及制備方法。本發(fā)明由植物浸膏、遠紅外陶粉、防腐劑、保濕劑、促透劑混合構成,其重量份配比為植物浸膏100 遠紅外陶粉8-15 防腐劑0.1-0. 5保濕劑5-10 促透劑1-5。防腐劑是尼鉬金乙酯鈉或尼鉬金甲酯;保濕劑是丙二醇或丙三醇,促透劑是月桂氮卓酮或桉葉油。其制備方法為A、將植物浸膏與遠紅外陶粉構成A相,B、將防腐劑加入保濕劑中,加溫50_60°C使之溶解得到B相,C、將B相溶于A相中構成C相;D、將促透劑加入C相中,混合均勻即成。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1、藥物不經過胃腸道及肝臟,避免了某些藥物易被胃酸分解而降低藥效,并可防止藥物對于胃腸道刺激和肝腎的副作用。2、刺激性、過敏性小,使用方便,操作簡單。3、直接作用于病變部位,不受胃腸道酶、消化液、PH值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生物利用度高,起效迅速。4、制作過程不用鉛,橡膠和汽油對環(huán)境和工人身體不會造成影響,環(huán)保節(jié)能,符合環(huán)保要求。
5、載藥量大,滲透力強,對皮膚的相容性、柔和性、透氣性好,貼著舒服。6、既可用于制做植物中藥浸膏貼敷劑,也可用于制做植物美容浸膏貼敷劑。具體實施方法1、將植物浸膏(包括藥用植物浸膏和美容用植物浸膏)IOOkg和遠紅外陶粉IOkg 混合構成A相,2、將防腐劑尼鉬金乙酯鈉0. 4kg加入保濕劑丙二醇^g中,加溫至50°C使之溶解得到B相,3、將B相溶于A相中構成C相,再加入促透劑月桂氮卓酮4kg于C相中,混勻即得本貼敷劑,使用時,將本貼敷劑涂布于無紡布上,制成浸膏貼敷濕巾,用鋁箔包裝既得。藥用植物浸膏貼敷劑濕巾制備方法取雞血滕100g、羌活50g、獨活50g、威靈仙100g、制乳香50g、制沒藥50g、制馬錢子30g、麻黃30g、紅花50g、地鱉蟲50g、全蟲50g、補骨脂80g、川芎50g、透骨草80g、山楂 60g、烏梅60g、制川烏30g、制草烏30g、加水提取濃縮得流浸膏l(xiāng)OOOg,依次將遠紅外陶瓷粉 100g,防腐劑尼鉬金乙酯鈉5g,保濕劑丙二醇50g,促透劑月桂氮卓酮30g加入到中藥流浸膏中充分混勻,涂布在IOcmX 15cm的無紡布上,用鋁箔包裝,即制成治療頸椎病藥用植物浸膏貼敷劑濕巾。使用時將濕巾用無紡布不干膠固定在病變部位即可,見效快,費用低。
權利要求
1.植物浸膏貼敷劑,其特征在于它由植物浸膏、遠紅外陶粉、防腐劑、保濕劑、促透劑混合構成,其重量份配比為植物浸膏100遠紅外陶粉8-15防腐劑0. 1-0. 5 保濕劑5-10 促透劑1-5。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浸膏貼敷劑,其特征在于防腐劑是尼鉬金乙酯鈉或尼鉬金甲酯;保濕劑是丙二醇或丙三醇,促透劑是月桂氮卓酮或桉葉油。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物浸膏貼敷劑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備方法為A、將植物浸膏與遠紅外陶粉構成A相,B、將防腐劑加入保濕劑中,加溫50-60°C使之溶解得到B相,C、將B相溶于A相中構成C相;D、將促透劑加入C相中,混合均勻即成。
全文摘要
植物浸膏貼敷劑及制備方法,它由植物浸膏、遠紅外陶粉、防腐劑、保濕劑、促透劑混合構成,其重量份配比為植物浸膏100、遠紅外陶粉8-15、防腐劑0.1-0.5、保濕劑5-10、促透劑1-5。其制備方法為A、將植物浸膏與遠紅外陶粉構成A相,B、將防腐劑加入保濕劑中,加溫50-60℃使之溶解得到B相,C、將B相溶于A相中構成C相,D、將促透劑加入C相中,混合均勻即成。優(yōu)點載藥量大,滲透力強,對皮膚的相容性、柔和性、透氣性好,貼著舒服。既可用于制做植物中藥浸膏貼敷劑,也可用于制做植物美容浸膏貼敷劑。
文檔編號A61K8/97GK102188456SQ20111012447
公開日2011年9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5月14日
發(fā)明者沈中衛(wèi) 申請人:沈中衛(w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