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細菌性痢疾的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治療細菌性痢疾的中藥制劑,選取的原料藥及其重量組份分別是:芍藥20-30克、檳榔10-20克、大黃10-20克、枳實10-20克、山楂10-20克、白頭翁10-20克、萊菔子10-20克、酒軍10-20克、艾葉8-12克、槐花8-15克、地榆8-12克、大棗20-30克、甘草8-12克、葛根8-12克、黃連8-12克、鮮馬齒莧8-12克、六曲8-12克。諸藥配伍精良,共奏調(diào)和肝脾,理氣清腸,清熱利濕,行氣化滯,消積止痢等功效,用于治療細菌性痢疾具有見效快、療程短,無副作用且治愈率高的優(yōu)勢,值得臨床推廣和應(yīng)用。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細菌性痢疾的中藥制劑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 本發(fā)明屬中藥領(lǐng)域,具體的說是一種可以治療細菌性痢疾的中藥制劑。
【背景技術(shù)】
[0002] 細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全年均有發(fā)病,夏秋季發(fā)病率為高, 以兒童多見?;静±砀淖?yōu)榻Y(jié)腸的化膿性潰瘍性炎癥,臨床以發(fā)熱、腹痛、粘液和膿血便、 里急后重及腹部壓痛為特征。根據(jù)起病緩急和病情輕重可分為急性細菌性痢疾、中毒性細 菌性痢疾和慢性細菌性痢疾。
[0003] 由于受染者對痢疾桿菌感染產(chǎn)生異常強烈反應(yīng),在內(nèi)毒素作用下,血液兒茶酚胺 等血管活性物質(zhì)分泌增加,發(fā)生小血管痙攣,引起全身微循環(huán)障礙,導(dǎo)致中毒性休克、彌散 性血管內(nèi)凝血以及腦水腫、腦疝等中毒型菌痢的危重表現(xiàn)。因此,要高度警惕,及時進行搶 救治療,切忽貽誤病情。
[0004] 目前,治療本病主要采用口服補液鹽、生理鹽水注射、服用阿托品解痙止痛藥物等 方式進行治療,這些藥物雖可減輕腸痙攣和緩解腹瀉,在一定程度上可減少腸壁分泌。但實 際上腹瀉是機體防御功能的一種表現(xiàn),且可排隊一定數(shù)量的致病菌和腸毒素,因此不宜長 期使用解痙劑或抑制腸蠕動的藥物。特別對伴高熱、毒血癥或粘液膿血便患者,應(yīng)避免使 用,以免加重病情。嬰幼兒也不宜使用此類藥物。因此根據(jù)中醫(yī)辯證實施,標(biāo)本兼治的原則, 尋求一種有效治愈本病的中藥制劑顯得日益迫切。
【發(fā)明內(nèi)容】
[0005] 本發(fā)明克服了目前在治療細菌性痢疾方面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種見效快、療程 短、無副作用且治愈率高的中藥制劑。
[0006] 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為:一種治療細菌性痢疾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 中藥制劑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材料組成:
[0007] 芍藥20-30克、檳榔10-20克、大黃10-20克、枳實10-20克、山楂10-20克、白頭 翁10-20克、萊菔子10-20克、酒軍10-20克、艾葉8-12克、槐花8-15克、地榆8-12克、大 棗20-30克、甘草8-12克、葛根8-12克、黃連8-12克、鮮馬齒莧8-12克、六曲8-12克。
[0008] 作為這一種優(yōu)化方案:
[0009] 所述中藥制劑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材料組成:
[0010] 芍藥20克、檳榔10克、大黃10克、枳實10克、山楂10克、白頭翁10克、萊菔子10 克、酒軍10克、艾葉8克、槐花8克、地榆8克、大棗20克、甘草8克、葛根8克、黃連8克、 鮮馬齒莧8克、六曲8克。
[0011] 作為這一種優(yōu)化方案:
[0012] 所述中藥制劑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材料組成:
[0013] 芍藥25克、檳榔15克、大黃15克、枳實15克、山楂15克、白頭翁15克、萊菔子15 克、酒軍15克、艾葉10克、槐花12克、地榆10克、大棗25克、甘草10克、葛根10克、黃連 10克、鮮馬齒莧10克、六曲10克。
[0014] 作為這一種優(yōu)化方案:
[0015] 所述中藥制劑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材料組成:
[0016] 芍藥30克、檳榔20克、大黃20克、枳實20克、山楂20克、白頭翁20克、萊菔子20 克、酒軍20克、艾葉12克、槐花15克、地榆12克、大麥30克、甘草12克、葛根12克、黃連 12克、鮮馬齒莧12克、六曲12克。
[0017] 上述中藥制劑的服用方法為:將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藥混合后,按照傳統(tǒng)煎制 中藥的方法取其藥汁,每日1劑,分2?3次口服。成人每次服用100ml,兒童每次服用50ml, 視病癥酌減,5劑為1療程。
[0018] 上述中藥制劑的原料中藥:
[0019] 芍藥,味苦,酸,性微寒;歸肝、脾經(jīng)。具有養(yǎng)血斂陰,平抑肝陽,柔肝止痛之功效。
[0020] 檳榔,味辛,性溫;歸胃、大腸經(jīng)。具有殺蟲,破結(jié),下氣行水之功效。
[0021] 大黃,味苦,性寒;歸脾、胃、大腸、肝、心包經(jīng)。具有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涼血解毒, 活血祛瘀之功效。
[0022] 枳實,味苦、辛,性微寒;歸脾、胃、大腸經(jīng)。具有破氣消積,化痰除痞之功效。
[0023] 山楂,味酸、甘,性微溫;歸脾、胃、肝經(jīng)。具有消食化積,活血散瘀之功效。
[0024] 白頭翁,味苦,性寒;歸大腸經(jīng)。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之功效。
[0025] 萊菔子,味辛、甘,性平;歸脾、胃、肺經(jīng)。具有消食除脹,降氣化痰之功效。
[0026] 酒軍,味苦,性寒。歸脾、胃、大腸、肝、心包經(jīng)。具有瀉熱通腸,涼血解毒之功效。 [0027] 艾葉,味苦、辛,性溫;歸脾、肝、腎經(jīng)。具有理氣活血,逐寒祛濕,溫經(jīng)止血之功效。
[0028] 槐花,味苦,性微寒;歸肝、大腸經(jīng)。具有涼血止血,清肝瀉火之功效。
[0029] 地榆,味苦、酸,性微寒;歸肝、胃、大腸經(jīng)。具有涼血止血,解毒斂瘡之功效。
[0030] 大棗,味甘,性溫;歸脾、胃經(jīng)。具有補中益氣,養(yǎng)血安神,緩和藥性之功效。
[0031] 甘草,味甘,性平;歸心、脾、肺、胃經(jīng)。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 痛,調(diào)和諸藥之功效
[0032] 葛根,味甘、辛,性涼;歸肺、胃經(jīng)。具有解肌退熱,透發(fā)麻疫,生津止渴,升陽止瀉之 功效。
[0033] 黃連,味苦,性寒;歸心、胃、肝、大腸經(jīng)。具有清熱燥濕,瀉熱解毒之功效。
[0034] 鮮馬齒莧,味酸,性寒;歸肝、大腸經(jīng)。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消炎利尿之功效。
[0035] 六曲,味甘、辛,性溫;歸脾、胃經(jīng)。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積之功效。
[0036] 細菌性痢疾屬于中醫(yī)學(xué)"腸僻"、"滯下"等范疇。其病是因外感時邪疫毒及內(nèi)傷飲 食,濕熱邪毒積滯腸道與腸內(nèi)正氣相搏,腸道脈絡(luò)受損,氣滯血瘀,
[0037] 邪毒內(nèi)郁,氣機壅滯,腸失傳導(dǎo)而致,繼可邪入心包擾神明及風(fēng)火相煽引動肝風(fēng)。 本發(fā)明中藥制劑中,芍藥、槐花可養(yǎng)血斂陰,柔肝止痛;檳榔、大黃可瀉下攻積,活血祛瘀; 枳實、山楂、萊菔子、六曲可健脾和胃,消食化積;白頭翁、酒軍、地榆可清熱解毒,涼血止痢; 葛根、黃連、鮮馬齒莧可清熱燥濕,生津止渴,解毒消腫,艾葉可理氣活血,逐寒祛濕;大棗、 甘草既可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緩急止痛,又可調(diào)和諸藥,緩和藥性。諸藥配伍,共奏調(diào)和肝 脾,理氣清腸,清熱利濕,行氣化滯,消積止痢等功效,藥物抵達體內(nèi),可在補肝益脾,扶正固 元的基礎(chǔ)上,有效抑制殺滅痢疾桿菌,消除細菌耐藥質(zhì)粒,恢復(fù)細菌對抗菌素的敏感性,使 其很快被殺滅,病情迅速得到控制。
[0038] 為進一步考察本發(fā)明藥物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我們選擇了 80例細菌性痢疾患 者進行臨床試驗,其中男50例,女30例,年齡最小者6歲,最大為75歲;病程最短1天,最 長為3天。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0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體 重、患病時間、發(fā)病癥狀等基線資料經(jīng)統(tǒng)計學(xué)分析,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 > 〇. 05),具有可 比性。
[0039] 診斷標(biāo)準(zhǔn):
[0040] 夏秋季發(fā)病,發(fā)熱、腹痛腹瀉、里急后重、膿血便或黏液便,左下腹壓痛,糞便中檢 出膿細胞、紅細胞、巨噬細胞,糞便培養(yǎng)陽性。
[0041] 治療方法:
[0042] 治療組加用本發(fā)明中藥制劑,加水煎制后服用,每日1劑,分2?3次口服。成人 每次服用l〇〇ml,兒童每次服用50ml,視病癥酌減,5劑為1療程。對照組成人服用氟哌酸 0. 2g/次,每天3次,黃連素0. lg/次,每天3次。兒童加用氟哌酸15mg/kg,每天分3-4次 口服,黃連素 O.lg/次,每天3次?;颊呔墒承晾庇湍?、生冷之物,多休息、多飲水。腹瀉 嚴(yán)重者注意補液,維持水電平衡等。連用5天為一個療程,一個療程后統(tǒng)計療效。123
[0043] 療效標(biāo)準(zhǔn)(參照1993年全國性非感染性腸道疾病學(xué)術(shù)研討會制定的療效標(biāo)準(zhǔn)):
[0044] 痊愈:臨床癥狀消失,大便鏡檢正常,培養(yǎng)連續(xù)3次陰性。
[0045] 好轉(zhuǎn):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大便鏡檢正常,培養(yǎng)致病菌轉(zhuǎn)陰或未轉(zhuǎn)陰。
[0046] 無效:臨床癥狀、大便鏡檢均無改善。
[0047] 療效結(jié)果:
[0048] 1.臨床療效結(jié)果:治療后,治療組痊愈36例,好轉(zhuǎn)4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 97. 5 %。對照組痊愈28例,好轉(zhuǎn)5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82. 5 %。經(jīng)統(tǒng)計學(xué)處理,差異 有顯著性(P < 〇. 05)。詳細結(jié)果見表1。
[0049] 表1 :兩組病例治療后臨床療效結(jié)果對照表
[0050]
【權(quán)利要求】
1. 一種治療細菌性痢疾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制劑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 原材料組成: 芍藥20-30克、檳榔10-20克、大黃10-20克、枳實10-20克、山楂10-20克、白頭翁 10-20克、萊菔子10-20克、酒軍10-20克、艾葉8-12克、槐花8-15克、地榆8-12克、大棗 20-30克、甘草8-12克、葛根8-12克、黃連8-12克、鮮馬齒莧8-12克、六曲8-12克。
2.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制劑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 原材料組成: 芍藥20克、檳榔10克、大黃10克、枳實10克、山楂10克、白頭翁10克、萊菔子10克、 酒軍10克、艾葉8克、槐花8克、地榆8克、大棗20克、甘草8克、葛根8克、黃連8克、鮮馬 齒莧8克、六曲8克。
3.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制劑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 原材料組成: 芍藥25克、檳榔15克、大黃15克、枳實15克、山楂15克、白頭翁15克、萊菔子15克、 酒軍15克、艾葉10克、槐花12克、地榆10克、大棗25克、甘草10克、葛根10克、黃連10 克、鮮馬齒莧10克、六曲10克。
4.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制劑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 原材料組成: 芍藥30克、檳榔20克、大黃20克、枳實20克、山楂20克、白頭翁20克、萊菔子20克、 酒軍20克、艾葉12克、槐花15克、地榆12克、大棗30克、甘草12克、葛根12克、黃連12 克、鮮馬齒莧12克、六曲12克。
【文檔編號】A61P1/12GK104147290SQ201410415810
【公開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7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4年8月17日
【發(fā)明者】郭少敏, 馬燕 申請人:郭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