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攪拌式飛灰混煉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955390閱讀:23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攪拌式飛灰混煉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領(lǐng)域,尤其涉及攪拌機械,特別是一種攪拌式飛 灰混煉機。
      技術(shù)背景
      垃圾焚燒行業(yè)在煙氣處理工藝流程中產(chǎn)生大量含有重金屬和二惡英的 粉塵物質(zhì),這種粉塵物質(zhì)被公認為危險廢棄物。現(xiàn)有技術(shù)中,該粉塵物質(zhì) 必須送入安全填埋場進行填埋處理。但是這種處理方式成本高,而且得不 到根本性處理,在運輸過程中容易造成污染。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攪拌式飛灰混煉機,所述的這種攪拌 式飛灰混煉機要解決現(xiàn)有技術(shù)中粉塵廢棄物處理方式成本高、處理不根本、 運輸過程中容易造成污染的技術(shù)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這種攪拌式飛灰混煉機由基座、機殼、動力機構(gòu)和傳動 機構(gòu)構(gòu)成,其中,所述的機殼、動力機構(gòu)和傳動機構(gòu)均固定設(shè)置在所述的 基座上,動力機構(gòu)與傳動機構(gòu)連接,機殼呈筒狀,機殼的徑向截面呈橢圓 形或者腰圓形,機殼內(nèi)設(shè)置有一個第一主軸和一個第二主軸,所述的第一 主軸和第二主軸分別與機殼的軸向平行,第一主軸的一端和第二主軸的一 端均與傳動機構(gòu)連接,第一主軸的另一端和第二主軸的另一端均通過軸承 機構(gòu)與機殼連接,第一主軸上設(shè)置有第一推進葉片、第二推進葉片、第三 推進葉片、第四推進葉片、第五推進葉片、第六推進葉片和第七推進葉片, 第一主軸上的第一推進葉片、第二推進葉片、第三推進葉片、第四推進葉 片、第五推進葉片、第六推進葉片和第七推進葉片從第一主軸的傳動機構(gòu) 端向軸承機構(gòu)端順序間隔排列,第一推進葉片和第二推進葉片之間、第二 推進葉片和第三推進葉片之間、第三推進葉片和第四推進葉片之間、第四推進葉片和第五推進葉片之間、第五推進葉片和第六推進葉片之間的第一 主軸上各自設(shè)置有一個攪拌棒組,任意一個所述的攪拌棒組均由兩根以上 數(shù)目的攪拌棒構(gòu)成,第二主軸上也設(shè)置有第一推進葉片、第二推進葉片、 第三推進葉片、第四推進葉片、第五推進葉片、第六推進葉片和第七推進 葉片,第二主軸上的第一推進葉片、第二推進葉片、第三推進葉片、第四 推進葉片、第五推進葉片、第六推進葉片和第七推進葉片從第二主軸的傳 動機構(gòu)端向軸承機構(gòu)端順序間隔排列,第一推進葉片和第二推進葉片之間、 第二推進葉片和第三推進葉片之間、第三推進葉片和第四推進葉片之間、 第四推進葉片和第五推進葉片之間、第五推進葉片和第六推進葉片之間的 第二主軸上各自設(shè)置有一個攪拌棒組,任意一個攪拌棒組均由兩根以上數(shù) 目的攪拌棒構(gòu)成,第一主軸上的第一推進葉片、第二推進葉片、第三推進 葉片、第四推進葉片、第五推進葉片、第六推進葉片和第七推進葉片在機 殼的軸向上與第二主軸上的第一推進葉片、第二推進葉片、第三推進葉片、 第四推進葉片、第五推進葉片、第六推進葉片和第七推進葉片錯開,第一 主軸上的第一推進葉片的半徑與第二主軸上的第一推進葉片的半徑之和大 于第一主軸與第二主軸之間的距離,第一主軸上的第一推進葉片上方和第 二主軸上的第一推進葉片上方的機殼中設(shè)置有一個進料口 ,第一主軸上的 第七推進葉片下方和第二主軸上的第七推進葉片下方的機殼中設(shè)置有一個 出料口,機殼在第一主軸和第二主軸上的第一推進葉片和第二推進葉片的 上方之間、第二推進葉片和第三推進葉片的上方之間設(shè)置有兩個以上數(shù)目 的螯合劑噴射口。
      進一步的,任意一個所述的攪拌棒組均由16根攪拌棒構(gòu)成,任意一根 所述的攪拌棒的一端均固定連接在第一主軸或者第二主軸上。 進一步的,第一主軸與第二主軸的旋轉(zhuǎn)方向相反。 進一步的,所述的動力機構(gòu)由電動機構(gòu)成。
      進一步的,所述的傳動機構(gòu)由傳動帶、減速機和齒輪箱構(gòu)成,所述的傳動帶連接動力機構(gòu)的輸出軸和減速機的輸入軸,減速機的輸出軸與所述 的齒輪箱的輸入端連接,齒輪箱的輸出端與第一主軸和第二主軸連接。
      進一步的,第一主軸上的第一推進葉片、第二推進葉片、第三推進葉 片、第四推進葉片、第五推進葉片、第六推進葉片、第七推進葉片和攪拌 棒組均與第一主軸成30。 60°的角度,第二主軸上的第一推進葉片、第 二推進葉片、第三推進葉片、第四推進葉片、第五推進葉片、第六推進葉
      片、第七推進葉片和攪拌棒組均與第二主軸成30。 60°的角度。
      進一步的,第一主軸上的第一推進葉片的兩端端面是平行平面,第一 主軸上的第二推進葉片的兩端端面是平行平面,第一主軸上的第三推進葉 片的兩端端面是平行平面,第一主軸上的第四推進葉片的兩端端面是平行 平面,第一主軸上的第五推進葉片的兩端端面是平行平面,第一主軸上的 第六推進葉片的兩端端面是平行平面,第一主軸上的第七推進葉片的兩端 端面是平行平面,第二主軸上的第一推進葉片的兩端端面是平行平面,第 二主軸上的第二推進葉片的兩端端面是平行平面,第二主軸上的第三推進 葉片的兩端端面是平行平面,第二主軸上的第四推進葉片的兩端端面是平 行平面,第二主軸上的第五推進葉片的兩端端面是平行平面,第二主軸上 的第六推進葉片的兩端端面是平行平面,第二主軸上的第七推進葉片的兩 端端面是平行平面,任意一個攪拌棒組的兩端端面均是平行平面。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待處理的飛灰與水泥的混合物從進料口處 進入機殼,通過第一主軸和第二主軸上的第一推進葉片將物料送入第一個 攪拌棒組進行預攪拌,通過第一個攪拌棒組預攪拌后進入第二推進葉片, 通過第二個攪拌棒組上方設(shè)置的螯合劑噴射口所噴射的螯合劑和第二個攪 拌棒組的攪拌,將粉塵、水泥、水與螯合劑進行攪拌混合,完成進料混合。 隨著推進葉片的推進功能,物料進入第三、第四和第五推進葉片與攪拌棒 組,物料的運動軌跡成為不斷被剪斷的螺旋運動,從而產(chǎn)生均勻的攪拌效 果。攪拌完成后通過第六、第七推進葉片將混合物迅速推出料口,可防止混煉機卡殼。
      本實用新型和已有技術(shù)相比,其效果是積極和明顯的。本實用新型將 螺旋葉片和攪拌棒布置在攪拌機構(gòu)中,并利用螯合劑噴射口通入螯合劑, 通過螺旋葉片的推動和攪拌棒組的攪拌功能使混合物充分均勻的混合,使 粉塵中的重金屬可以被徹底固化,沒有揚塵,也不會泄漏。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攪拌式飛灰混煉機的主視剖面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攪拌式飛灰混煉機的俯視剖面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攪拌式飛灰混煉機中的第一主軸和第二主軸的徑
      向截面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攪拌式飛灰混煉機,由基座1、 機殼2、動力機構(gòu)3和傳動機構(gòu)構(gòu)成,其中,所述的機殼2、動力機構(gòu)3 和傳動機構(gòu)均固定設(shè)置在所述的基座1上,動力機構(gòu)3與傳動機構(gòu)連接, 機殼2呈筒狀,機殼2的徑向截面呈橢圓形或者腰圓形,機殼2內(nèi)設(shè)置有 一個第一主軸4和一個第二主軸5,所述的第一主軸4和第二主軸5分別 與機殼2的軸向平行,第一主軸4的一端和第二主軸5的一端均與傳動機 構(gòu)連接,第一主軸4的另一端和第二主軸5的另一端均通過軸承機構(gòu)與機 殼2連接,第一主軸4上設(shè)置有第一推進葉片61、第二推進葉片62、第三 推進葉片63、第四推進葉片64、第五推進葉片65、第六推進葉片66和第 七推進葉片67,第一主軸4上的第一推進葉片61、第二推進葉片62、第 三推進葉片63、第四推進葉片64、第五推進葉片65、第六推進葉片66和 第七推進葉片67從第一主軸4的傳動機構(gòu)端向軸承機構(gòu)端順序間隔排列, 第一推進葉片61和第二推進葉片62之間、第二推進葉片62和第三推進葉 片63之間、第三推進葉片63和第四推進葉片64之間、第四推進葉片64和第五推進葉片65之間、第五推進葉片65和第六推進葉片66之間的第一 主軸4上各自設(shè)置有一個攪拌棒組7,任意一個所述的攪拌棒組7均由兩 根以上數(shù)目的攪拌棒構(gòu)成,第二主軸5上也設(shè)置有第一推進葉片61、第二 推進葉片62、第三推進葉片63、第四推進葉片64、第五推進葉片65、第 六推進葉片66和第七推進葉片67,第二主軸5上的第一推進葉片61、第 二推進葉片62、第三推進葉片63、第四推進葉片64、第五推進葉片65、 第六推進葉片66和第七推進葉片67從第二主軸5的傳動機構(gòu)端向軸承機 構(gòu)端順序間隔排列,第一推進葉片61和第二推進葉片62之間、第二推進 葉片62和第三推進葉片63之間、第三推進葉片63和第四推進葉片64之 間、第四推進葉片64和第五推進葉片65之間、第五推進葉片65和第六推 進葉片66之間的第二主軸5上各自設(shè)置有一個攪拌棒組7,任意一個攪拌 棒組7均由兩根以上數(shù)目的攪拌棒構(gòu)成,第一主軸4上的第一推進葉片61、 第二推進葉片62、第三推進葉片63、第四推進葉片64、第五推進葉片65、 第六推進葉片66和第七推進葉片67在機殼2的軸向上與第二主軸5上的 第一推進葉片61、第二推進葉片62、第三推進葉片63、第四推進葉片64、 第五推進葉片65、第六推進葉片66和第七推進葉片67錯開,第一主軸4 上的第一推進葉片61的半徑與第二主軸5上的第一推進葉片61的半徑之 和大于第一主軸4與第二主軸5之間的距離,第一主軸4上的第一推進葉 片61上方和第二主軸5上的第一推進葉片61上方的機殼2中設(shè)置有一個 進料口 8,第一主軸4上的第七推進葉片67下方和第二主軸5上的第七推 進葉片67下方的機殼2中設(shè)置有一個出料口 9,機殼2在第一主軸4和第 二主軸5上的第一推進葉片61和第二推進葉片62的上方之間、第二推進 葉片62和第三推進葉片63的上方之間設(shè)置有兩個以上數(shù)目的螯合劑噴射 □ 10。
      進一步的,任意一個所述的攪拌棒組7均由16根攪拌棒構(gòu)成,任意一 根所述的攪拌棒的一端均固定連接在第一主軸4或者第二主軸5上。進一步的,第一主軸4與第二主軸5的旋轉(zhuǎn)方向相反。 進一步的,所述的動力機構(gòu)3由電動機構(gòu)成。
      進一步的,所述的傳動機構(gòu)由傳動帶11、減速機12和齒輪箱13構(gòu)成, 所述的傳動帶11連接動力機構(gòu)3的輸出軸和減速機12的輸入軸,減速機 12的輸出軸與所述的齒輪箱13的輸入端連接,齒輪箱13的輸出端與第一 主軸4和第二主軸5連接。
      進一步的,第一主軸4上的第一推進葉片61、第二推進葉片62、第三 推進葉片63、第四推進葉片64、第五推進葉片65、第六推進葉片66、第 七推進葉片67和攪拌棒組7均與第一主軸4成30。 60°的角度,第二 主軸5上的第一推進葉片61、第二推進葉片62、第三推進葉片63、第四 推進葉片64、第五推進葉片65、第六推進葉片66、第七推進葉片67和攪 拌棒組7均與第二主軸5成30。 60°的角度。
      進一步的,第一主軸4上的第一推進葉片61的兩端端面是平行平面, 第一主軸4上的第二推進葉片62的兩端端面是平行平面,第一主軸4上的 第三推進葉片63的兩端端面是平行平面,第一主軸4上的第四推進葉片 64的兩端端面是平行平面,第一主軸4上的第五推進葉片65的兩端端面 是平行平面,第一主軸4上的第六推進葉片66的兩端端面是平行平面,第 一主軸4上的第七推進葉片67的兩端端面是平行平面,第二主軸5上的第 一推進葉片61的兩端端面是平行平面,第二主軸5上的第二推進葉片62 的兩端端面是平行平面,第二主軸5上的第三推進葉片63的兩端端面是平 行平面,第二主軸5上的第四推進葉片64的兩端端面是平行平面,第二主 軸5上的第五推進葉片65的兩端端面是平行平面,第二主軸5上的第六推 進葉片66的兩端端面是平行平面,第二主軸5上的第七推進葉片67的兩 端端面是平行平面,任意一個攪拌棒組7的兩端端面均是平行平面。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攪拌式飛灰混煉機,由基座、機殼、動力機構(gòu)和傳動機構(gòu)構(gòu)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殼、動力機構(gòu)和傳動機構(gòu)均固定設(shè)置在所述的基座上,動力機構(gòu)與傳動機構(gòu)連接,機殼呈筒狀,機殼的徑向截面呈橢圓形或者腰圓形,機殼內(nèi)設(shè)置有一個第一主軸和一個第二主軸,所述的第一主軸和第二主軸分別與機殼的軸向平行,第一主軸的一端和第二主軸的一端均與傳動機構(gòu)連接,第一主軸的另一端和第二主軸的另一端均通過軸承機構(gòu)與機殼連接,第一主軸上設(shè)置有第一推進葉片、第二推進葉片、第三推進葉片、第四推進葉片、第五推進葉片、第六推進葉片和第七推進葉片,第一主軸上的第一推進葉片、第二推進葉片、第三推進葉片、第四推進葉片、第五推進葉片、第六推進葉片和第七推進葉片從第一主軸的傳動機構(gòu)端向軸承機構(gòu)端順序間隔排列,第一推進葉片和第二推進葉片之間、第二推進葉片和第三推進葉片之間、第三推進葉片和第四推進葉片之間、第四推進葉片和第五推進葉片之間、第五推進葉片和第六推進葉片之間的第一主軸上各自設(shè)置有一個攪拌棒組,任意一個所述的攪拌棒組均由兩根以上數(shù)目的攪拌棒構(gòu)成,第二主軸上也設(shè)置有第一推進葉片、第二推進葉片、第三推進葉片、第四推進葉片、第五推進葉片、第六推進葉片和第七推進葉片,第二主軸上的第一推進葉片、第二推進葉片、第三推進葉片、第四推進葉片、第五推進葉片、第六推進葉片和第七推進葉片從第二主軸的傳動機構(gòu)端向軸承機構(gòu)端順序間隔排列,第一推進葉片和第二推進葉片之間、第二推進葉片和第三推進葉片之間、第三推進葉片和第四推進葉片之間、第四推進葉片和第五推進葉片之間、第五推進葉片和第六推進葉片之間的第二主軸上各自設(shè)置有一個攪拌棒組,任意一個攪拌棒組均由兩根以上數(shù)目的攪拌棒構(gòu)成,第一主軸上的第一推進葉片、第二推進葉片、第三推進葉片、第四推進葉片、第五推進葉片、第六推進葉片和第七推進葉片在機殼的軸向上與第二主軸上的第一推進葉片、第二推進葉片、第三推進葉片、第四推進葉片、第五推進葉片、第六推進葉片和第七推進葉片錯開,第一主軸上的第一推進葉片的半徑與第二主軸上的第一推進葉片的半徑之和大于第一主軸與第二主軸之間的距離,第一主軸上的第一推進葉片上方和第二主軸上的第一推進葉片上方的機殼中設(shè)置有一個進料口,第一主軸上的第七推進葉片下方和第二主軸上的第七推進葉片下方的機殼中設(shè)置有一個出料口,機殼在第一主軸和第二主軸上的第一推進葉片和第二推進葉片的上方之間、第二推進葉片和第三推進葉片的上方之間設(shè)置有兩個以上數(shù)目的螯合劑噴射口。
      2.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攪拌式飛灰混煉機,其特征在于任意一個所述的 攪拌棒組均由16根攪拌棒構(gòu)成,任意一根所述的攪拌棒的一端均固定 連接在第一主軸或者第二主軸上。
      3.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攪拌式飛灰混煉機,其特征在于第一主軸與第二 主軸的旋轉(zhuǎn)方向相反。
      4.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攪拌式飛灰混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動力機構(gòu) 由電動機構(gòu)成。
      5.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攪拌式飛灰混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傳動機構(gòu) 由傳動帶、減速機和齒輪箱構(gòu)成,所述的傳動帶連接動力機構(gòu)的輸出軸 和減速機的輸入軸,減速機的輸出軸與所述的齒輪箱的輸入端連接,齒 輪箱的輸出端與第一主軸和第二主軸連接。
      6.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攪拌式飛灰混煉機,其特征在于第一主軸上的第 一推進葉片、第二推進葉片、第三推進葉片、第四推進葉片、第五推進 葉片、第六推進葉片、第七推進葉片和攪拌棒組均與第一主軸成3(T 60°的角度,第二主軸上的第一推進葉片、第二推進葉片、第三推進葉片、第四推進葉片、第五推進葉片、第六推進葉片、第七推進葉片和攪拌棒組均與第二主軸成30。 60°的角度。
      7.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攪拌式飛灰混煉機,其特征在于第一主軸上的第 一推進葉片的兩端端面是平行平面,第一主軸上的第二推進葉片的兩端 端面是平行平面,第一主軸上的第三推進葉片的兩端端面是平行平面, 第一主軸上的第四推進葉片的兩端端面是平行平面,第一主軸上的第五 推進葉片的兩端端面是平行平面,第一主軸上的第六推進葉片的兩端端 面是平行平面,第一主軸上的第七推進葉片的兩端端面是平行平面,第 二主軸上的第一推進葉片的兩端端面是平行平面,第二主軸上的第二推 進葉片的兩端端面是平行平面,第二主軸上的第三推進葉片的兩端端面 是平行平面,第二主軸上的第四推進葉片的兩端端面是平行平面,第二 主軸上的第五推進葉片的兩端端面是平行平面,第二主軸上的第六推進 葉片的兩端端面是平行平面,第二主軸上的第七推進葉片的兩端端面是 平行平面,任意一個攪拌棒組的兩端端面均是平行平面。
      專利摘要一種攪拌式飛灰混煉機由基座、機殼、動力機構(gòu)和傳動機構(gòu)構(gòu)成,機殼呈筒狀,機殼徑向截面呈腰圓形,機殼內(nèi)設(shè)置有第一主軸和第二主軸,第一主軸和第二主軸分別與機殼軸向平行,第一主軸和第二主軸上各自設(shè)置有七個推進葉片和五個攪拌棒組,第一推進葉片上方設(shè)置有進料口,第七推進葉片下方設(shè)置有出料口,第一推進葉片和第二推進葉片的上方之間、第二推進葉片和第三推進葉片的上方之間設(shè)置有螯合劑噴射口。本實用新型將螺旋葉片和攪拌棒布置在攪拌機構(gòu)中,并利用螯合劑噴射口通入螯合劑,通過螺旋葉片的推動和攪拌棒組的攪拌功能使混合物充分均勻的混合,使粉塵中的重金屬可以被徹底固化,沒有揚塵,也不會泄漏。
      文檔編號B28C5/14GK201325119SQ20082015575
      公開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21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8年11月21日
      發(fā)明者夏子卿, 張志坤, 秘子昂, 軍 邵, 高海鳴 申請人:上海市環(huán)境工程設(shè)計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