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液晶顯示裝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及其制造方法。
一般地,一個液晶顯示裝置包括兩塊透明基板,它們通過一個設于其間的框形密封件而被連接在一起并彼此相對。各基板包括有在其各相對表面上的顯示區(qū)。該密封件包圍著基板的顯示區(qū)。液晶材料被注射到由基板和密封件形成的空間中并被密封在其中。透明電極和取向膜形成在透明基板的各顯示區(qū)。
在制造上述液晶顯示裝置的一個例子的過程中,多個顯示元裝置形成在一塊基板的顯示區(qū)上。多數的導線形成在該基板的包括顯示區(qū)的表面上。各導線分別與顯示元裝置相連接。一個由ITO(銦錫氧化物)制成的透明電極連接到各顯示元裝置上。
一個由例如聚酰亞胺等樹脂制成的取向膜形成在該基板的顯示區(qū)上以覆蓋上述的顯示元裝置。透明電極以及導線在該顯示區(qū)上的部分。接著該基板被放到一個磨擦設備的臺面上并受到一個取向處理。在該取向處理中,該取向膜的一個表面被裹在該磨擦設備的一個軸上的柔軟的布在預定的方向上磨擦。其結果,該取向膜的表面將使液晶分子取向在該方向上。
在上述的取向處理中,在柔軟的布和取向膜之間的磨擦在該取向膜的表面上生成了靜電。此時,生成在各導線上的電荷量彼此不同,使得電壓差根據環(huán)境出現在相鄰的導線上。在此情形下,在導線間出現放電且大量的電流流過導線。其結果,導線被損壞且該取向膜上位于導線之間的部分被破壞。
因此,已研究出了一種能夠克服上述缺陷的制造液晶顯示裝置的方法。圖6示例性地示出了以此方法制造的液晶顯示裝置,而圖7則顯示了將受到處理的一個下基板的部分。
圖6的液晶顯示裝置6包括一個液晶面板1,兩個半導體片(驅動裝置)2和3以及一柔性電路板4。該液晶顯示面板1包括兩個彼此相對的透明上、下基板5和6以及設置在該二基板5和6之間以把它們連接的一個框形密封件7。該基板5和6包括在其各相對表面上的顯示區(qū)8。該密封件7包圍著基板5和6的顯示區(qū)8。一種液晶材料(未示)被注射在由基板5、6以及密封件7限定的空間中并被密封在其中。一透明電極和取向膜形成在上基板5的顯示區(qū)8上,其中該取向膜覆蓋著該透明電極。多個作為顯示元裝置的TFT(薄膜晶體管)形成在下基板6的顯示區(qū)8中。多數的導線13和14形成地下基板6的包含顯示區(qū)8的表面上。導線13和14分別連接至各TFT。多數的透明電極形成在下基板6的顯示區(qū)8上。各透明電極分別與各TFT相連接。一取向膜形成在下基板6的顯示區(qū)8中以使該取向膜覆蓋各TFT、各透明電極以及導線13和14在顯示區(qū)8中的部分。下基板6的尺寸比上基板5大。當上基板5被以使其兩相鄰側與下基板6的相應相鄰側對齊地疊置的方式放到下基板6上時,下基板6未被上基板5蓋住的部分9和10即可被從上面看見,如圖6所示。多個其它導線15和16也分別形成在下基板6的部分(延展部分)9和10上。半導體片2和3分別設置在延展部分9和10上。
用于接收控制信號和連接電源的多數輸入連接塊(輸入端子)以及用于輸出驅動信號的多數輸出連接塊(輸出端子)形成在半導體片2和3的下表面上。這些輸入連接塊通過各向異性的導電膠粘劑電連接在導線15和16上。而這些輸出連接塊則通過該各向異性導電膠粘劑電連接至導線13和14上。
柔性電路板4被形成為L形。多數的連接線19形成在柔性電路板4的下表面上。該柔性電路板4連接到下基板6的延展部分9和10上。連接線19的一端通過另一各向異性的導電膠粘劑電連接至導線15和16。由此,連接線19的一組連接至下基板6的一部分上的導線15上,而連接線19的另一組則連接至下基板6的另一部分上的導線16上。因此,用于將柔性電路板4連接至下基板6的連接工作需進行兩次。連線19的另一端部則電連接至一個控制電路板(未示)的導線上。
如圖7所示,在制造上述液晶顯示器的過程中,一個下透明底板20(其將被做成下基板6)被分為兩個部分,即形成部分21和非形成部分22。形成部分21對應于下基板6且將被形成為基板6。該形成部分21包括顯示區(qū)8和其上將分別安置半導體片2和3的兩個安裝區(qū)11和12。導線13和14分別被形成在形成部分21。其它導線15和16亦形成在形成部分21上。彼此相連的連接圖案23和24形成在非形成部分22上。延伸的導線17和18形成在包括形成部分21和非形成部分22的表面上。導線17和18的一端部分別連接在導線13和14上。而導線17和18的另一端部則分別連接至連接圖案23和24上。因此,導線13和14通過導線17和18分別連接到連接圖案23和24上。然后,該取向膜被形成在顯示區(qū)8上。
之后,該底板20被放在磨擦設備的臺面上并受到上述的取向處理。在該取向處理中,生成在各導線13和14上的電荷通過導線17和18立即流向連接圖案23和24。因此,在鄰近的導線13和14中不會出現電壓差。其結果,導線13和14不會被損壞且取向膜位于鄰近的導線13和14之間的部分也不會被破壞。
然后,一上底板(未示出,其將被形成為上基板5)通過密封件7被連接接到底板20上。該上底板被沿著密封件7的外周線切割以形成上基板5。該下底板20被沿著形成部分21和非形成部分22間的邊界線被切割以形成下基板6。此時,導線17和18也被沿該邊界線切割,使得導線13和14分別與連接圖案23和24斷開。
之后,液晶材料被注入由基板5、6以及密封件7限定的空間內并被密封在其中以完成液晶顯示面板1。半導體片2和3被分別連接到安裝區(qū)11和12上。柔性電路板4被連接到液晶面板1的下基板6上。
然而,在以上述過程制造的傳統(tǒng)液晶顯示裝置中,導線17和18延伸到密封件7的外面。導線17和18的延伸部分位于基板5和6之間且暴露在液晶顯示裝置的兩邊。諸如導電顆粒和水氣等外部物體可能會落入基板5和6之間。外部物體一旦落入基板5和6之間就不易從中逸出。當外部物體落在了相近的導線17和18之間時,該相近的導線就被短路。
本發(fā)明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缺陷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及其制造方法,在該方法中導線和取向膜被保護而不受電荷的損壞,而在該裝置中相鄰近的導線不會短路。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其包括第一基板;與第一基板相對設置的第二基板,該第二基板包括被第一基板覆蓋的第一部分以及一個未被第一基板覆蓋的第二部分;形成在第二基板的第一部分上的多數顯示元裝置;形成在第二基板上的多數第一導線,這些第一導線的一端分別連接至各顯示元裝置并且從第二基板的第一部分延伸到第二基板的第二部分的邊緣;形成在第二基板的第二部分上的多數第二導線;具有多個輸出端子和輸入端子的驅動裝置,用于驅動顯示元裝置,該驅動裝置安裝在第二基板的第二部分上以使其輸出端子和輸入端子分別連接到第一導線和第二導線上;以及封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間的液晶材料。
本發(fā)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用于制造液晶顯示裝置的方法,該液晶顯示裝置包括彼此相對地設置的第一和第二基板以及封置于其間的液晶材料,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一個第一底板,該底板將被形成為第一基板;提供一個第二底板,一個第一部分和一個第二部分被一個邊界線限定在該第二底板的一個表面上,該第一部分將被形成為第二基板且其包括第一區(qū)域和第二區(qū)域,且該第一區(qū)域將被第一基板覆蓋而第二區(qū)域將不被第一基板覆蓋;
在第二底板的第一部分的第一區(qū)域上形成多數的顯示元裝置;在第二底板上形成一個導電圖案,該導電圖案包括一個連接圖案和連接到該連接圖案上的多數導線,該連接圖案位于第二底板的第二部分上,而那些導線從該連接圖案經過該第二區(qū)域延伸到第一部分的第一區(qū)域,以使它們的端部分別連接到形成在上述第一部分的第一區(qū)域中的各顯示元裝置;在第二底板的第一部分的第一區(qū)域上形成一個取向膜;使形成在第二底板上的取向膜受到一個取向處理,以使該取向膜的一個表面能將液晶材料的分子取向在一個預定的方向;將一個密封件設置在至少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一個上,該密封件形成為一個框形;通過該密封件將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連接在一起以使該密封件包圍著第二底板的第一部分的第一區(qū)域;其中,由該第一底板、第二底板及該密封件限定了一個空間;沿著該密封件的外周邊線切割該第一底板以沿著該外周邊線將第一底板分為兩個部分,由此形成第一基板;沿著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間的邊界線切割第二底板以沿著該邊界線將第一部分從第二部分分開,由此該第一部分被形成為第二基板;以及向由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及該密封件限定的空間內注入液晶材料。
本發(fā)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種用于制造液晶顯示裝置的方法,該裝置包括彼此相對地設置的第一和第二基板及置于其間的一種液晶材料;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一個第一底板,該第一底板將被形成為第一基板;提供一個第二底板,由一邊界線在該第二底板的一個表面上限定了一個第一部分和一個第二部分,該第一部分將被形成為第二基板,其包括一個第一區(qū)域和一個第二區(qū)域,該第一區(qū)域將被第一基板覆蓋而該第二區(qū)域將不被第一基板覆蓋;在第二底板的第一部分的第一區(qū)域上形成多數的顯示元裝置;在第二底板上形成多數的導線,這些導線從第一部分的第一區(qū)域經過第一部分的第二區(qū)域延伸到第二部分,且它們的一端分別與各顯示元裝置相連;在第二底板的第二部分上形成一個連接圖案,該連接圖案與上述各導線相連;在第二底板的第一部分的第一區(qū)域上形成一個取向膜;使形成在第二底板上的該取向膜受到一個取向處理,以使該取向膜的表面能將液晶材料的分子取向在一個預定的方向;在至少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之一上設置一個密封件,該密封件形成為框形;通過該密封件將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連接在一起以使該密封件包圍著該第二底板的第一部分的第區(qū)域,其中,由該第一底板、第二底板和該密封件限定了一個空間;沿著該密封件的外周邊線切割該第一底板以使沿該外周邊線將該第一底板分為兩個部分,由此形成第一基板;沿著該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之間的邊界線切割第二底板以將該第一部分沿該邊界線被從第二部分上分割開,由此將該第一部分形成為第二基板;以及向該由第一底板、第二底板及該密封件限定的空間內注入液晶材料。
本發(fā)明的其它目的、特征及優(yōu)點將從以下結合附圖的說明中看出,附圖中圖1是顯示將進行本發(fā)明的制造處理以形成為一個下基板的一個下底板的一部分的示意圖,其中該下基板將包括在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裝置中;圖2是顯示在本發(fā)明的制造過程中的一個上基板和下底板的部分的示意圖,其中該上基板通過一個密封件連接到下底板的部分上;圖3是顯示在本發(fā)明的制造過程中的一個液晶顯示面板的示意圖,其中該液晶顯示面板包括該上基板和由該下底板制成的下基板;圖4是顯示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裝置的示意圖,該裝置包括該液晶顯示面板、兩個半導體片和一個柔性電路板;圖5A是顯示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裝置中的一個半導體片的下表面的示意圖;圖5B是顯示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裝置中的另一個半導體片的下表面的示意圖;圖6是顯示已有技術中的一個液晶顯示裝置的示意圖;圖7是顯示將受到已有技術的制造處理的一個下底板的示意圖。
下面將參照
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裝置及其制造方法的優(yōu)先實施例的細節(jié)。
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裝置包括彼此相對地設置的上和下透明基板以及置于其間的液晶材料。
在本發(fā)明的制造過程的開始,首先如圖1所示地準備由玻璃或樹脂制成的下底板20。該下底板20將被制成顯示于圖3的下基板6。該下底板20的一個表面被分為兩個部分,一個形成部分21和一個非形成部分22。該形成部分21對應于基板6且將被形成為基板6。該形成部分21包括一個顯示區(qū)8和將分別安裝兩個半導體片41和42(示于圖4)的安裝區(qū)11和12。
多個作為顯示元裝置的TFT(薄膜晶體管)被形成在形成部分21的顯示區(qū)8上。多個由ITO制成的透明電極也形成在顯示區(qū)8上。這些透明電極分別與各TFT相連接。導電且彼此相連的連接圖案34和35被形成在非形成部分22上。多數的導線30和31形成在下底板20的包含顯示區(qū)8的表面上。在此例中,連接圖案34和35以及導線30和31同時形成在下底板20上。導線30和31從形成部分21延伸到非形成部分22。在形成部分21,導線30從顯示區(qū)8經過安裝區(qū)11延伸到形成部分21的一個邊緣。類似地,導線31從顯示區(qū)8經過安裝區(qū)12延伸到形成部分21的另一個邊緣。導線30和31的一端部分別連接到各TFT。導線30和31的另一端部分別連接到連接圖形34和35。多數的其它導線32和33形成在形成部分21上。導線32從安裝區(qū)11延伸到形成部分21的邊緣。類似地,導線33從安裝區(qū)12延伸到形成部分21的同一邊緣。導線32和33的一端部形成為分別位于安裝區(qū)11和12中。導線32和33的另一端部則形成為在形成部分的一邊緣與一外部電路連接。
接著,由諸如聚酰亞胺的樹脂制成的取向膜形成在形成部分21的顯示區(qū)8中以使該取向膜覆蓋各TFT、各透明電極及導線30和31在顯示區(qū)8內的部分。之后,該下底板20被放到磨擦設備的一個臺面上并受到一個取向處理。在該取向處理中,該取向膜的一個表面被由包裹著該磨擦設備的一個軸的柔軟的布在一個預定的方向上磨擦。其結果,取向膜的表面能夠將液晶材料的分子取向在該方向上。
在上述的取向處理中,由于軟布和取向膜之間的磨擦在各導線30和31中生成的電荷立即流向連接圖案34和35。因此在相鄰近的導線30和31中不會出現電壓差,其結果,導線30和31不會被損壞且取向膜的位于相鄰近的導線30和31之間的部分不會被損壞。
在該取向處理中,最好連換圖案34和35被接地,因為這樣可使上述的電荷經過連接圖案34和35流向地。這樣,電荷不保存在連接圖形34和35中。使電荷從導線30和31流出得更順利。其結果,可以更好地保護導線30和31以及取向膜不受由磨擦生成的電荷的損壞。
接著,一個由諸如環(huán)氧樹脂的樹脂制成的密封件7(示于圖2)被設置在下底板20的形成部分。該密封件7是框形的并且包圍著顯示區(qū)8。一個上底板(未示,其將被形成為示于圖2的基板5)通過該密封件7被連接在該下底板20上。這樣,該上底板和下底板20被彼此相對地設置。該上底板的對著下底板20的表面包括一個對應于下底板20的顯示區(qū)8的顯示區(qū)。在上底板和下底板20被彼此連接之前,一個透明電極被形成該上底板的顯示區(qū)上,且一個取向膜被形成在該顯示區(qū)上使得該取向膜覆蓋該透明電極。
之后,該上底板被沿著密封件7的外周邊線切割。該上底板的位于該密封件7的外周邊線之外的部分被去除。其結果,由密封件7連到下底板20的上基板5被如圖2所示地形成。
接著,該下底板20被沿著形成部分21和非形成部分22之間的邊界線切割。此時,導線30和31也被沿著該邊界線被切割以使這些導線不再與連接圖案34和35連接。該非形成部分22被去掉以形成下基板6。該下基板6包括未被上基板5覆蓋的部分9和10(示于圖3)。之后,液晶材料被注入由基板5和6以及密封件7限定的空間內并被密封在其中。其結果,如圖3所示,一個液晶顯示面板40即被完成。
兩個半導體片(驅動裝置)41和42(示于圖4)分別被安裝在下基板6的安裝區(qū)11和12上。該半導體片41和42驅動各TFT。安裝區(qū)11和12分別位于下基板6的部分(延展部分)9和10中。如圖5A所示,多個用于接收控制信號和連接電源的輸入連接塊(輸入終端)44和多個用于發(fā)送驅動信號的輸出連接塊(輸出終端)43被形成在半導體片41和下表面47上。類似地,如圖5B所示,多個輸入連接塊45和多個輸出連接塊45形成在半導體片42的下表面48上。半導體片41的塊43和44通過各向異性導電膠粘劑分別電連接到導線30和32上。半導體片42的塊45和46通過另一各向異性導電膠粘劑分別電連接到導線31和33上。
柔性電路板50被連接到液晶面板40的基板6上以使一個液晶顯示裝置被如圖4所示地完成。該柔性電路板50被形成為矩形。多數的連接線51被形成在柔性電路板50的下表面上。連接線51的一端部通過各向異性導電膠粘劑電連接到導線32和33上。連接線51的另一端部被電連接到一個控制電路板(未示)的導線上。
在上述的液晶顯示裝置中,導線30和31的延伸部分被分別形成在下基板6的延展部分9和10上。因此導線30和31的延伸部分未被上基板5覆蓋。其結果,諸如導電微粒和水氣等的外部物體不能保持在導線30和31的延伸部分上。故而外部物體能夠容易地從中逸出,這是因為外部物體不會在該液晶顯示裝置的兩端部被存住于基板5和6之間。
另外,位于下基板6的邊緣上的導線32和33的端部被如上述地集中在一起。因此柔性電路板50在下基板6的一部分上連接到下基板6上。將柔性電路板50連接到下基板6的工作可僅在一次中完成。其結果,液晶顯示裝置的生產率得以提高,并且不再需要將柔性電路板50形成為L形,該柔性電路板50可被形成為矩形。其結果,該柔性電路板50可以被容易地制造且生產液晶顯示裝置的成本降低。
在上述實施例中,密封件7是設置在下底板20上的。然而該密封件7也可以設置在上底板上。并且,該密封件可以設置在上底板和下底板20兩者上。
已經詳細說明了本發(fā)明的幾個實施例,但這些實施例僅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定性的。本發(fā)明可以以多種方式修改。本發(fā)明所有這些修改及應用都將是在本發(fā)明的思想的范圍內的,因此本發(fā)明的范圍應僅由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價物限定。
權利要求
1.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其包括第一基板;與第一基板相對設置的第二基板,該第二基板包括被第一基板覆蓋的第一部分以及一個未被第一基板覆蓋的第二部分;形成在第二基板的第一部分上的多數顯示元裝置;形成在第二基板上的多數第一導線,這些第一導線的一端分別連接至各顯示元裝置并且從第二基板的第一部分延伸到第二基板的第二部分的邊緣;形成在第二基板的第二部分上的多數第二導線;具有多個輸出端子和輸入端子的驅動裝置,用于驅動顯示元裝置,該驅動裝置安裝在第二基板的第二部分上以使其輸出端子和輸入端子分別連接到第一導線和第二導線上;以及封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間的液晶材料。
2.如權利要求1的液晶顯示裝置,還包括一個具有多數的連接線的電路板,該電路板連接到第二基板的第二部分上以使這些連接線分別連接到各第二導線上。
3.如權利要求2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導線的連接到上述電路板的連接線的部分是集中在一起的。
4.如權利要求3的液晶顯示裝置,其中各顯示元裝置是一個薄膜晶體管。
5.如權利要求4的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驅動裝置是一個半導體片。
6.如權利要求2的液晶顯示裝置,其中各顯示元裝置是一個薄膜晶體管。
7.如權利要求6的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驅動裝置是一個半導體片。
8.如權利要求1的液晶顯示裝置,其中各顯示元裝置是一個薄膜晶體管。
9.如權利要求8的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驅動裝置是一個半導體片。
10.一種用于制造液晶顯示裝置的方法,該液晶顯示裝置包括彼此相對地設置的第一和第二基板以及封置于其間的液晶材料,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一個第一底板,該底板將被形成為第一基板;提供一個第二底板,一個第一部分和一個第二部分被一個邊界線限定在該第二底板的一個表面上,該第一部分將被形成為第二基板且其包括第一區(qū)域和第二區(qū)域,且該第一區(qū)域將被第一基板覆蓋而第二區(qū)域將不被第一基板覆蓋;在第二底板的第一部分的第一區(qū)域上形成多數的顯示元裝置;在第二底板上形成一個導電圖案,該導電圖案包括一個連接圖案和連接到該連接圖案上的多數導線,該連接圖案位于第二底板的第二部分上,而那些導線從該連接圖案經過該第二區(qū)域延伸到第一部分的第一區(qū)域,以使它們的端部分別連接到形成在上述第一部分的第一區(qū)域中的各顯示元裝置;在第二底板的第一部分的第一區(qū)域上形成一個取向膜;使形成在第二底板上的取向膜受到一個取向處理,以使該取向膜的一個表面能將液晶材料的分子取向在一個預定的方向;將一個密封件設置在至少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一個上,該密封件形成為一個框形;通過該密封件將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連接在一起以使該密封件包圍著第二底板的第一部分的第一區(qū)域;其中,由該第一底板、第二底板及該密封件限定了一個空間;沿著該密封件的外周邊線切割該第一底板以沿著該外周邊線將第一底板分為兩個部分,由此形成第一基板;沿著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間的邊界線切割第二底板以沿著該邊界線將第一部分從第二部分分開,由此該第一部分被形成為第二基板;以及向由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及該密封件限定的空間內注入液晶材料。
11.如權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該取向膜的表面在取向處理中被磨擦。
12.如權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在取向處理中該連接圖案被接地。
13.如權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在該形成顯示元裝置的步驟中一薄膜晶體管被作為一個顯示元裝置被形成。
14.如權利要求13的方法,還包括以下步驟安裝一驅動裝置于該第二基板的第二部分上,該驅動裝置用于驅動各顯示元裝置。
15.如權利要求14的方法,其中在該安裝步驟中一半導體片被作為該驅動裝置安裝。
16.如權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該在該取向處理中該連接圖案被接地。
17.如權利要求16的方法,其中在該形成顯示元裝置的步驟中,一個薄膜晶體管被作為一個顯示元裝置形成。
18.如權利要求17的方法,還包括以下步驟安裝一驅動裝置于該第二基板的第二部分上,該驅動裝置用于驅動各顯示元裝置。
19.如權利要求18的方法,其中在該安裝步驟中一半導體片被作為該驅動裝置安裝。
20.一種用于制造液晶顯示裝置的方法,該裝置包括彼此相對地設置的第一和第二基板及置于其間的一種液晶材料;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一個第一底板,該第一底板將被形成為第一基板;提供一個第二底板,由一邊界線在該第二底板的一個表面上限定了一個第一部分和一個第二部分,該第一部分將被形成為第二基板,其包括一個第一區(qū)域和一個第二區(qū)域,該第一區(qū)域將被第一基板覆蓋而該第二區(qū)域將不被第一基板覆蓋;在第二底板的第一部分的第一區(qū)域上形成多數的顯示元裝置;在第二底板上形成多數的導線,這些導線從第一部分的第一區(qū)域經過第一部分的第二區(qū)域延伸到第二部分,且它們的一端分別與各顯示元裝置相連;在第二底板的第二部分上形成一個連接圖案,該連接圖案與上述各導線相連;在第二底板的第一部分的第一區(qū)域上形成一個取向膜;使形成在第二底板上的該取向膜受到一個取向處理,以使該取向膜的表面能將液晶材料的分子取向在一個預定的方向;在至少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之一上設置一個密封件,該密封件形成為框形;通過該密封件將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連接在一起以使該密封件包圍著該第二底板的第一部分的第區(qū)域,其中,由該第一底板、第二底板和該密封件限定了一個空間;沿著該密封件的外周邊線切割該第一底板以使沿該外周邊線將該第一底板分為兩個部分,由此形成第一基板;沿著該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之間的邊界線切割第二底板以將該第一部分沿該邊界線被從第二部分上分割開,由此將該第一部分形成為第二基板;以及向該由第一底板、第二底板及該密封件限定的空間內注入液晶材料。
21.如權利要求20的方法,其中在該取向處理中該取向膜的表面被磨擦。
22.如權利求21的方法,其中在該取向處理中該連接圖案被接地。
23.如權利要求22的方法,其中在該形成顯示元裝置的步驟中,一薄膜晶體管被作為一顯示元裝置形成。
24.如權利要求23的方法,還包括以下步驟安裝一驅動裝置于該第二基板的第二部分上,該驅動裝置用于驅動該顯示元裝置。
25.如權利要求24的方法,其中在該安裝步驟中一半導體片被作為該驅動裝置安裝。
26.如權利要求20的方法,其中在該取向處理中該連接圖案被連地。
27.如權利要求26的方法,其中在該形成顯示元裝置的步驟中一薄膜晶體管被作為一個顯示元裝置形成。
28.如權利要求27的方法,還包括以下步驟安裝一驅動裝置于該第二基板的第二部分上,該驅動裝置用于驅動各顯示元裝置。
29.如權利要求28的方法,其中在該安裝步驟中一半導片被作為該驅動裝置安裝。
全文摘要
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及其制造方法,其中多數導線形成在一下底板上。該下底板的一表面被分為將形成下基板第一部分和一第二部分。該第一部分包括將被一上基板覆蓋的第一區(qū)域及一第二區(qū)域。導線從第一區(qū)域經第二區(qū)域延伸到第二部分。一連接圖案形成在第二部分并被連接到各導線。之后,一取向膜形成在第一區(qū)域,其表面在取向處理中被摩擦。在取向處理中由于摩擦各導線中生成的電荷立即流向該連接圖案。導線和取向膜被保護不受電荷損壞。
文檔編號G02F1/1362GK1121185SQ95107668
公開日1996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1995年6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1994年6月21日
發(fā)明者岸上政光 申請人:卡西歐計算機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