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夾具,尤其涉及一種液壓式薄壁回轉零件的定位夾具。
背景技術:
:
在加工外形復雜的薄壁回轉零件類工件時,要經(jīng)歷車基準,車大端,車小端,精車大端,精車小端,車小端孔等工序。其中在車大端至車小端孔工序階段,每道工序均對應有獨立的手動夾具。因此在不同加工工序過程中,手動夾具和工件都需拆卸,且每道工序加工前都需人工打表,劃線找正夾具,拆裝效率低,定位誤差積累大,工件加工精度降低。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
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液壓式薄壁回轉零件的定位夾具,其中的定位元件可分級伸出、縮回對待加工零件起到定位作用,從而用于不同工序的加工,且針對不同工序,只需拆卸待加工零件而不必拆卸定位元件,拆裝方便,定位誤差累積小。
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提供一種液壓式薄壁回轉零件的定位夾具,包括底座、定位套筒、第一定位盤、第二定位盤,所述定位套筒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第一定位盤收容在底座與定位套筒形成的空間內,且與底座和定位套筒同軸間隙配合,所述定位套筒底部設有擋止部,所述底座上設有第一進油口,所述第一定位盤底部設有第二進油口,從所述第一進油口進入的液壓油用于推動所述第一定位盤在底座與所述擋止部之間作伸出運動,使底座與所述第一定位盤之間形成第一進油腔,所述第一進油腔連通所述第一進油口與所述第二進油口;所述第一定位盤的外圓周徑向向內凹陷形成第一收容區(qū),所述定位套筒設有第一回油口,從所述第一回油口進入的液壓油推動所述第一定位盤在所述擋止部與底座之間作縮回運動,使所述第一收容區(qū)與底座、定位套筒的內壁形成第一回油腔,所述第一回油口與所述第一回油腔連通;所述第二定位盤收容于所述第一定位盤內且與所述第一定位盤同軸間隙配合,所述第一定位盤與所述第二定位盤之間設有筒狀定位環(huán),所述筒狀定位環(huán)固定在所述第一定位盤的內側壁上,從所述第二進油口進入的液壓油推動所述第二定位盤在所述第一定位盤與所述筒狀定位環(huán)的底面之間作伸出運動,使所述第一定位盤與所述第二定位盤之間形成第二進油腔,所述第二進油口與所述第二進油腔連通;所述第二定位盤的外圓周徑向向內凹陷形成第二收容區(qū),所述第二定位盤上設有第二回油口,從所述第二回油口進入的液壓油用于推動所述第二定位盤在所述筒狀定位環(huán)的底面與所述第一定位盤之間作縮回運動,使所述第二收容區(qū)與所述第一定位盤、所述筒狀定位環(huán)的內壁形成第二回油腔,所述第二回油口與所述第二回油腔連通;所述定位套筒底部的外端面配裝有用于定位待加工薄壁回轉零件的片狀定位環(huán),所述第二定位盤的外端面設有用于鎖緊待加工薄壁回轉零件的鎖緊機構。
所述鎖緊機構包括螺栓、螺母及壓板,所述第二定位盤的外端面設有供螺栓旋入的螺紋孔,待加工薄壁回轉零件和所述壓板依次穿過螺栓后,用螺母擰緊進行鎖緊固定。
在所述定位套筒與所述第一定位盤之間、所述第二定位盤與所述筒狀定位環(huán)之間均設有用于保證同軸度的導向套。
在所述第一定位盤與所述底座之間、所述第一定位盤與所述定位套筒之間均設有密封圈。
在所述第二定位盤與所述第一定位盤之間、所述第二定位盤與所述定位環(huán)之間均設有密封圈。
所述第一定位盤與所述筒狀定位環(huán)之間設有防塵圈。
所述筒狀定位環(huán)通過沉頭螺釘固定在所述第一定位盤的內側壁上。
所述定位套筒通過沉頭螺釘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yōu)點:
本發(fā)明的所述定位套筒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第一定位盤收容在底座與定位套筒形成的空間內,且與底座和定位套筒同軸間隙配合,所述第二定位盤收容于所述第一定位盤內且與所述第一定位盤同軸間隙配合,其中所述第一定位盤與所述第二定盤由所述第一進油口與所述第二進油口的液壓油推動作分級伸出運動、由第一回油口與第二回油口的液壓油推動作分級縮回運動。因此可針對不同工序來定位待加工零件,而不必拆卸所述第一定位盤和所述第二定位盤,只對待加工零件進行拆卸即可,拆裝方便,大大降低了定位誤差的累積;且所述定位夾具在不用時,所述第一定位盤與所述第二定位盤均處于縮回狀態(tài),占據(jù)空間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液壓式薄壁回轉零件的定位夾具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液壓式薄壁回轉零件的定位夾具對機匣轉子通道組件進行第一道加工工序時裝夾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液壓式薄壁回轉零件的定位夾具對機匣轉子通道組件進行第二道加工工序時裝夾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液壓式薄壁回轉零件的定位夾具對機匣轉子通道組件進行第三道加工工序時裝夾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液壓式薄壁回轉零件的定位夾具對機匣轉子通道組件進行第四道和第五道加工工序時裝夾的結構示意圖;
本實施例中:1-底座,2-定位套筒,201-定位套筒頂部外端面,211-定位套筒頂部外圓面,212-定位套筒頂部內表面,3-第一定位盤,31-第一定位盤外端面,4-第二定位盤,41-第二定位盤外端面,5-筒狀定位環(huán),51-筒狀定位環(huán)外端面,6-片狀定位環(huán),61-片狀定位環(huán)外端面,7-第一進油腔,8-第二進油腔,9-第一收容區(qū),10-第二收容區(qū),11-第一進油口,12-第二進油口,13-第一回油口,14-第二回油口,20-沉頭螺釘,21-密封圈,22-擋止部,23-防塵圈,24-導向套,30-鎖緊機構,40-工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fā)明,但不用來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
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液壓式薄壁回轉零件的定位夾具,包括底座1、定位套筒2、第一定位盤3、第二定位盤4。
參考圖2,所述定位套筒2通過沉頭螺釘20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第一定位盤3收容在底座1與定位套筒2形成的空間內,且與底座1和定位套筒2同軸間隙配合,在所述定位套筒2與所述第一定位盤3之間設有導向套24,用于保證其同軸度,在所述底座1與所述第一定位盤3之間、所述定位套筒2與所述第一定位盤3之間均設有用于密封防漏油的密封圈21。
所述定位套筒2底部設有擋止部22,所述底座1上設有兩個第一進油口11,所述兩個第一進油口11的軸線均與底座1的軸線平行,且關于所述底座1的軸線對稱設置,所述第一定位盤底3部設有第二進油口12,所述第二進油口12的軸線與所述第一定位盤3的軸線重合,從所述第一進油口11進入的液壓油用于推動所述第一定位盤3在底座1與所述擋止部22之間作伸出運動,使底座1與所述第一定位盤3之間形成第一進油腔7,所述第一進油腔7連通所述第一進油口11與所述第二進油口12。
所述第一定位盤3的外圓周徑向向內凹陷形成第一收容區(qū)9,所述定位套筒2底部的兩端對稱設有第一回油口13,從所述第一回油口13進入的液壓油推動所述第一定位盤3在所述擋止部22與底座1之間作縮回運動,使所述第一收容區(qū)9與底座1和定位套筒2的內壁形成第一回油腔,所述第一回油口13與所述第一回油腔連通。
所述第二定位盤4收容于所述第一定位盤3內且與所述第一定位盤3同軸間隙配合,所述第一定位盤3與所述第二定位盤4之間設有筒狀定位環(huán)5,所述筒狀定位環(huán)5通過沉頭螺釘20固定在所述第一定位盤3的內側壁上,所述筒狀定位環(huán)5的外端面與所述第一定位盤3的外端面平齊,所述第一定位盤3與所述筒狀定位環(huán)5之間設有防塵圈23以防止外部灰塵進入,所述第二定位盤4與所述筒狀定位環(huán)5之間設有用于保證同軸度的導向套24和用于密封防漏油的密封圈21,進一步地,所述第二定位盤4底部與所述第一定位盤3內壁之間設有用于密封防漏油的密封圈21。從所述第二進油口12進入的液壓油推動所述第二定位盤4在所述第一定位盤3與所述筒狀定位環(huán)5的底面之間作伸出運動,使所述第一定位盤3與所述第二定位盤4之間形成第二進油腔8,所述第二進油口12與所述第二進油腔8連通。
所述第二定位盤4的外圓周徑向向內凹陷形成第二收容區(qū)10,所述第二定位盤4上關于其軸線對稱設有兩個第二回油口14,所述第二回油口14的軸線與所述第二定位盤4的軸線平行,從所述第二回油口14進入的液壓油用于推動所述第二定位盤4在所述筒狀定位環(huán)5的底面與所述第一定位盤3之間作縮回運動,使所述第二收容區(qū)10與所述第一定位盤3、所述筒狀定位環(huán)5的內壁形成第二回油腔,所述第二回油口14與所述第二回油腔連通。
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第二定位盤4的外端面設有用于鎖緊待加工薄壁回轉零件的鎖緊機構30,所述鎖緊機構30包括螺栓、螺母及壓板,具體地:所述第二定位盤4的外端面設有供螺栓旋入的螺紋孔,待加工薄壁回轉零件和所述壓板依次穿過螺栓后,用螺母擰緊進行鎖緊固定;所述定位套筒2底部的外端面設有用于定位待加工薄壁回轉零件的片狀定位環(huán)6,所述片狀定位環(huán)6也通過鎖緊機構配裝在所述定位套筒2底部的外端面。
為了實現(xiàn)所述第一定位盤3與所述第二定位盤4的順利裝配:先將所述第一定位盤3與底1座配合,再以若干個沉頭螺釘20將所述定位套筒2與底座1固聯(lián),并配以導向套24;然后將所述第二定位盤4與所述第一定位盤3配合,再以若干個沉頭螺釘20將所述第一定位盤3與所述筒狀定位環(huán)5固聯(lián),并配以導向套24。
實施例:
利用上述液壓式薄壁回轉零件的定位夾具對機匣轉子通道組件在進行加工時進行裝夾的過程:
此加工過程要完成五道工序。所述第一進油口11外部連接油箱、定量泵供油,由換向閥控制所述第一定位盤3和第二定位盤4的伸縮。首先,如圖2所示,液壓油由所述第一進油口11進入所述第一進油腔7推動所述第一定位盤3作伸出運動并頂住所述擋止部22,使所述第一定位盤3的外端面凸伸出定位套筒頂部外端面201;液壓油充滿所述第一進油腔7后繼續(xù)經(jīng)所述第二進油口12進入所述第二進油腔8推動所述第二定位盤4作伸出運動并頂住所述筒狀定位環(huán)5的底面,使所述第二定位盤4的外端面凸伸出所述第一定位盤3的外端面,完成所述第一定位盤3與所述第二定位盤4的分級伸出運動。因此,工件40由第一定位盤外端面31、筒狀定位環(huán)外端面51和第二定位盤外端面41定位,并由在所述第二定位盤4的鎖緊機構30鎖緊固定,以完成對工件40第一道工序的加工,之后拆卸工件40以進行第二道工序的加工。
所述第一回油口13和所述第二回油口14外部分別連接油箱、定量泵供油,由換向閥控制所述第一定位盤3與所述第二定位盤4的伸縮。其次,如圖3所示,液壓油分別經(jīng)所述第一回油口13和所述第二回油口14進入所述第一回油腔和所述第二回油腔,分別推動所述第一定位盤3和所述第二定位盤4作縮回運動,并縮回至初始位置,即:所述第一定位盤3完全收容在所述定位套筒2內,所述第二定位盤4完全收容在所述第一定位盤3內,因此所述定位套筒2頂部的外端面為最外側的端面。工件40通過定位套筒頂部外端面201、定位套筒頂部外圓面211定位,將所述片狀定位環(huán)6通過鎖緊機構30裝配在所述定位套筒2底部的外端面的同時,也對工件40進行夾緊,再由位于所述第二定位盤4的鎖緊機構30鎖緊固定,完成對工件40第二道工序的加工。在之后的加工工序中,所述第一定位盤3與所述第二定位盤4的位置不再變化,一直處于初始狀態(tài)。
將所述片狀定位環(huán)6拆卸下來,將工件40拆卸下來。在進行第三道工序的加工前,如圖4所示,工件40依靠所述定位套筒頂部內表面212、第一定位盤外端面31、筒狀定位環(huán)外端面51定位,并以在所述第二定位盤4的鎖緊機構30鎖緊固定,完成對工件40第三道工序的加工,之后拆卸工件40以進行第四道工序的加工。
如圖5所示,工件40通過所述片狀定位環(huán)外端面61、定位套筒頂部外圓面211實現(xiàn)定位,將所述片狀定位環(huán)6通過鎖緊機構30裝配在所述定位套筒2底部的外端面的同時,也對工件40進行夾緊,并由在所述第二定位盤4的鎖緊機構30鎖緊固定,以完成對工件40第四道工序的加工。
最后,工件40位置保持不變,繼續(xù)完成第五道工序的加工。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fā)明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