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一種放氣閥自動組裝設備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756713閱讀:239來源:國知局
      一種放氣閥自動組裝設備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自動化設備,具體涉及一種放氣閥自動組裝設備。



      背景技術:

      放氣閥通常包括外殼1’、內芯2’和銅閥芯3’,如圖1所示,內芯2’設置于外殼內1’,銅閥芯3’設置于內芯2’內,在內芯2’上剖一條縫。

      現(xiàn)在生產放氣閥的的廠家通常通過人工在內芯上剖一條縫,然后將外殼、內芯和銅閥芯安裝起來,這樣不僅效率低下,而且浪費人工成本。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放氣閥自動組裝設備,能夠自動組裝放氣閥,替代人工,節(jié)約了時間成本和人工成本。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放氣閥自動組裝設備,包括機架,設置于所述機架上的第一轉盤,以及于所述機架上、且圍繞所述第一轉盤依次設置的送外殼機構、送內芯機構、送銅閥芯機構和下料口;

      所述第一轉盤上設置有工件夾,所述第一轉盤旋轉,將所述工件夾依次旋轉至所述送外殼機構、所述送內芯機構、所述送銅閥芯機構和所述下料口處;

      所述送外殼機構將放氣閥的外殼固定于所述工件夾上,所述送內芯機構將放氣閥的內芯設置于所述外殼內,所述送銅閥芯機構將放氣閥的銅閥芯設置于所述內芯內。

      上述的一種放氣閥自動組裝設備,其中,所述送外殼機構包括第一震動盤、外殼傳輸軌道、第一推板、第一氣缸、第一推桿和外殼備料區(qū);所述外殼傳輸軌道連接所述第一震蕩盤和所述第一推板,所述第一氣缸控制所述第一推板于所述外殼傳輸軌道和所述外殼備料區(qū)之間往復運動,將放氣閥外殼從所述外殼傳輸軌道運送至所述外殼備料區(qū);所述第一推桿貫穿所述外殼備料區(qū)并將外殼推送至所述工件夾。

      上述的一種放氣閥自動組裝設備,其中,所述送內芯機構包括第二轉盤、第二震動盤、第一內芯夾爪、第二內芯夾爪以及設置于所述第二轉盤上的內芯固定裝置;放氣閥的內芯設置于所述第二震動盤內,所述第一內芯夾爪于所述第二震動盤和所述內芯固定裝置之間往復運動,將放氣閥的內芯從所述第二震動盤運送至所述內芯固定裝置上;所述第二轉盤旋轉,將所述內芯固定裝置由所述第一內芯夾爪處旋轉至所述第二內芯夾爪處;所述第二內芯夾爪于所述內芯固定裝置和所述工件夾之間往復運動,將放氣閥的內芯從所述內芯固定裝置運送至所述工件夾處,并設置于所述外殼內。

      上述的一種放氣閥自動組裝設備,其中,所述送銅閥芯機構包括第三震動盤、銅閥芯運輸軌道、銅閥芯備料區(qū)、第二推板、第二推桿、第二氣缸;所述銅閥芯運輸軌道連接所述第三震動盤和所述銅閥芯備料區(qū);所述第二氣缸控制所述第二推板于所述銅閥芯備料區(qū)內往復運動,將放氣閥的銅閥芯由所述銅閥芯運輸軌道運送至所述第二推桿處;所述第二推桿貫穿所述銅閥芯備料區(qū),將放氣閥的銅閥芯推送入放氣閥的內芯內。

      上述的一種放氣閥自動組裝設備,其中,所述第一推板上開設有外殼容納槽,所述外殼容納槽與所述外殼傳輸軌道連接。

      上述的一種放氣閥自動組裝設備,其中,所述內芯固定裝置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轉盤上的內芯固定夾、固定于所述機架上、且位于所述第二轉盤上部中間的凸輪、連接所述凸輪并于所述內芯固定夾內往復運動的連桿;所述連桿前端靠近放氣閥的內芯處設置有刀片夾,所述刀片夾上固定有刀片,所述刀片夾前端設置有彈性部件。

      上述的一種放氣閥自動組裝設備,其中,所述第一內芯夾爪包括第一安裝座、設置于所述第一安裝座上的第一內芯頂針、控制所述第一內芯頂針于所述第一安裝座上上下運動的第一內芯氣缸,控制所述第一安裝座左右運動的第二內芯氣缸。

      上述的一種放氣閥自動組裝設備,其中,所述第二內芯夾爪包括第二安裝座、設置于所述第二安裝座上的第二內芯頂針、與所述第二內芯頂針連接的內芯電機、控制所述第二內芯頂針于所述第二安裝座上上下運動的第三內芯氣缸、控制所述第二安裝座左右運動的第四內芯氣缸;所述內芯電機控制所述第二內芯頂針旋轉,所述第二內芯頂針由所述內芯固定裝置旋轉至所述工件夾處。

      上述的一種放氣閥自動組裝設備,其中,所述銅閥芯備料區(qū)內設置有軌道槽和推桿槽,所述軌道槽與所述銅閥芯運輸軌道相連,所述第二推桿經(jīng)過所述推桿槽并貫穿所述銅閥芯備料區(qū)。

      上述的一種放氣閥自動組裝設備,其中,所述第二推板上開設有銅閥芯容納槽,所述第二推板于所述銅閥芯備料區(qū)內往復運動,所述銅閥芯容納槽于所述軌道槽和所述推桿槽之間往復運動。

      采用以上技術方案,能夠達到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能夠自動組裝放氣閥,替代人工,節(jié)約了時間成本和人工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放氣閥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一種放氣閥自動組裝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的送外殼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fā)明的送內芯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fā)明的送銅閥芯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fā)明的第一推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發(fā)明的內芯固定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發(fā)明的內芯固定夾的結構示意圖;

      圖9是本發(fā)明的第一內芯夾爪的結構示意圖;

      圖10是本發(fā)明的第二內芯夾爪的結構示意圖;

      圖11是本發(fā)明的銅閥芯備料區(qū)和第二推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但不作為本發(fā)明的限定。

      如圖2至圖5所示,一種放氣閥自動組裝設備,包括機架100,設置于機架100上的第一轉盤1,以及于機架100上、且圍繞第一轉盤1依次設置的送外殼機構2、送內芯機構3、送銅閥芯機構4和下料口5;第一轉盤1上設置有工件夾11,第一轉盤1旋轉,將工件夾11依次旋轉至送外殼機構2、送內芯機構3、送銅閥芯機構4和下料口5處;當?shù)谝晦D盤1將工件夾11旋轉至送外殼機構2處時,送外殼機構2將放氣閥的外殼固定于工件夾11上,第一轉盤1繼續(xù)旋轉,將工件夾11以及工件夾11上的外殼旋轉至送內芯機構3處,送內芯機構3將放氣閥的內芯設置于外殼內,然后第一轉盤1接著旋轉,將工件夾11旋轉至送銅閥芯機構4處,送銅閥芯機構4將放氣閥的銅閥芯設置于內芯內,此時,放氣閥組裝完畢,最后第一轉盤1旋轉,將工件夾11旋轉至下料口5,進行下料。

      具體的,如圖3所示,送外殼機構2包括第一震動盤21、外殼傳輸軌道22、第一推板23、第一氣缸24、第一推桿25和外殼備料區(qū)26;外殼傳輸軌道22連接第一震蕩盤21和第一推板23,第一氣缸24控制第一推板23于外殼傳輸軌道22和外殼備料區(qū)26之間往復運動,將放氣閥外殼從外殼傳輸軌道22運送至外殼備料區(qū)26;第一推桿25貫穿外殼備料區(qū)26并將外殼推送至工件夾11。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fā)明中,第一轉盤1只是起到一個移動的作用,將工件夾11于不同的工位之間移動,采用機械手等都能夠實現(xiàn)這樣的功能,在此不再一一贅述。

      本發(fā)明較佳的實施方式中,如圖3和圖6所示,第一推板23上開設有外殼容納槽231,外殼容納槽231與外殼傳輸軌道22連接,運行時,在起始位置,第一推板23的外殼容納槽231對準外殼傳輸軌道22,外殼從第一震動盤21內震出,經(jīng)過外殼傳輸軌道22,到達第一推板21處,進入外殼容納槽231內,此時第一氣缸24控制第一推板23往外殼備料區(qū)26方向運動,將外殼容納槽231內的外殼運輸至外殼備料區(qū)26內,然后第一推桿25貫穿外殼備料區(qū)26并將外殼備料區(qū)26內的外殼推送至工件夾11上。

      如圖4所示,送內芯機構3包括第二轉盤31、第二震動盤32、第一內芯夾爪33、第二內芯夾爪34以及設置于第二轉盤31上的內芯固定裝置35;放氣閥的內芯設置于第二震動盤內32,第一內芯夾爪33于第二震動盤32和內芯固定裝置35之間往復運動,將放氣閥的內芯從第二震動盤32運送至內芯固定裝置35上;第二轉盤31旋轉,將內芯固定裝置35由第一內芯夾爪33處旋轉至第二內芯夾爪34處;第二內芯夾爪34于內芯固定裝置35和工件夾11之間往復運動,將放氣閥的內芯從內芯固定裝置35運送至工件夾11處,并設置于外殼內。

      本發(fā)明較佳的實施方式中,如圖4和圖9所示,第一內芯夾爪33包括第一安裝座331、設置于第一安裝座331上的第一內芯頂針332、控制第一內芯頂針332于第一安裝座331上上下運動的第一內芯氣缸333,控制第一安裝座331左右運動的第二內芯氣缸334,運行時,第二內芯氣缸334控制第一安裝座331移動至第二震動盤32處,第一內芯氣缸333控制第一內芯頂針332向下運動,使第一內芯頂針332插入內芯的孔內,然后第一內芯氣缸333控制第一內芯頂針332向上運動,將內芯取出,第二內芯氣缸334控制第一安裝座331移動,離開第二震動盤32,到達內芯固定裝置35處,第一內芯氣缸333控制第一內芯頂針332向下運動,將內芯固定在內芯固定裝置35上。

      本發(fā)明較佳的實施方式中,如圖7和圖8所示,內芯固定裝置35包括固定于第二轉盤31上的內芯固定夾351、固定于機架100上、且位于第二轉盤31上部中間的凸輪352、連接凸輪352并于內芯固定夾351內往復運動的連桿353;連桿353前端靠近放氣閥的內芯處設置有刀片夾354,刀片夾354上固定有刀片355,刀片夾354前端設置有彈性部件356;具體運行時,當?shù)谝粌刃卷斸?32將內芯固定在內芯固定裝置35上時,此時,連桿353處于凸輪352的最小半徑處,第二轉盤31旋轉,帶動內芯固定夾351旋轉,由于內芯固定夾351固定在第二轉盤31上,因此,在凸輪352的作用下,當連桿353達到凸輪352的最大外徑處時,連桿353會最大程度地伸入內芯固定夾351內,同時,連桿353前端的刀片355靠近并貫穿內芯,在內芯上剖出一條縫,第二轉盤31繼續(xù)旋轉,到達凸輪352的最小半徑處(即初始位置的另一端),在彈性部件356的作用下,連桿353逐漸伸出內芯固定夾351,刀片355退出內芯,此時,內芯固定夾351連同上面的內芯位于第二內芯夾爪34處。

      本發(fā)明較佳的實施方式中,如圖4和圖10所示,第二內芯夾爪34包括第二安裝座341、設置于第二安裝座341上的第二內芯頂針342、與第二內芯頂針342連接的內芯電機(圖中未示出)、控制第二內芯頂針342于第二安裝座341上上下運動的第三內芯氣缸(圖中未示出,其結構原理與第一內芯氣缸333相同)、控制第二安裝座341左右運動的第四內芯氣缸343;具體運行時,內芯電機控制第二內芯頂針342旋轉,第二內芯頂針342由初始位置旋轉至水平向下位置,第四內芯氣缸343控制第二安裝座341連同上面的第二內芯頂針342運動并靠近內芯固定夾351,最終使其對準內芯固定夾351上的內芯,第三內芯氣缸控制第二內芯頂針342向下運動,將第二內芯頂針342插入內芯的孔內,然后第三內芯氣缸控制第二內芯頂針342向上運動,將內芯取出,內芯電機控制第二內芯頂針342旋轉,使其對準工件夾11,第四內芯氣缸343控制第二安裝座341連同上面的第二內芯頂針342運動,使第二內芯頂針342靠近工件夾,最終,第二內芯頂針342上的內芯插入外殼內。

      如圖5所示,送銅閥芯機構4包括第三震動盤41、銅閥芯運輸軌道42、銅閥芯備料區(qū)43、第二推板44、第二推桿45、第二氣缸46;銅閥芯運輸軌道42連接第三震動盤41和銅閥芯備料區(qū)43;第二氣缸46控制第二推板44于銅閥芯備料區(qū)43內往復運動,將放氣閥的銅閥芯由銅閥芯運輸軌道42運送至第二推桿45處;第二推桿45貫穿銅閥芯備料區(qū)43,將放氣閥的銅閥芯推送入放氣閥的內芯內。

      本發(fā)明較佳的實施方式中,如圖5和圖11所示,銅閥芯備料區(qū)43內設置有軌道槽431和推桿槽432,軌道槽431與銅閥芯運輸軌道42相連,第二推桿45經(jīng)過推桿槽432并貫穿銅閥芯備料區(qū)43;第二推板44上開設有銅閥芯容納槽441,第二推板44于銅閥芯備料區(qū)內往復運動,銅閥芯容納槽441于軌道槽431和推桿槽432之間往復運動,具體運行時,第二推板44處于初始位置,此時銅閥芯容納槽441于準軌道槽431處,銅閥芯從第三震動盤41出來,通過銅閥芯運輸軌道42進入到銅閥芯備料區(qū)43的軌道槽431內,然后到達銅閥芯容納槽441,此時第二推板44在第二氣缸46控制下運動,通過銅閥芯容納槽441將內部的銅閥芯運送至推桿槽432內,此時第二推桿45在推桿氣缸(圖中未示出)以及推桿電機451的控制下運動,將銅閥芯推送至工件夾11處,并旋入內芯內。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fā)明中控制各部件運行的先后順序,只需要通過位置傳感器配合即可實現(xiàn),其控制方式為現(xiàn)有的,在此不再一一指出說明。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較佳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及保護范圍,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應當能夠意識到凡運用本發(fā)明說明書及圖示內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換和顯而易見的變化所得到的方案,均應當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內。

      當前第1頁1 2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