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便攜式除銹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建筑用具,尤其涉及一種攜帶方便、除銹容易的便攜式除銹工具。
背景技術:
建筑行業(yè)在建材上面的選擇比較考究,而鋼管在建筑行業(yè)中應用的比較普遍。鋼管經過日曬雨淋,一段時間后,就會產生銹跡。銹跡的大量產生,會影響鋼管的使用壽命。而除銹的方法大致可以分為四類手工除銹、化學除銹、機械除銹和超聲波除銹。其中手工除銹是一種常見的除銹方式,作業(yè)者通過磨片、針槍、鋼絲輪等工具進行除銹,在除銹過程中會產生有害粉塵,勞作者所處的勞動條件惡劣,而且清理周期長,效果差,所以現在工業(yè)除銹基本不會采用手工除銹方式。超聲波除銹較少用到。化學除銹法通常是指多工序的酸洗法。其大體工藝過程是將脫脂洗凈后的鋼材放進酸洗槽內,將氧化皮和鐵銹浸漬除掉,用水洗盡后再用堿液將殘余的酸液加以中和,以防殘余酸液對鋼材的腐蝕,最后用冷水沖洗干凈。機械除銹又包括噴丸除銹法、噴砂除銹法、拋丸除銹法。噴丸除銹是利用風管中高速流動的壓縮空氣的壓力使鐵丸沖擊金屬表明的繡層,依靠鐵丸的機械沖擊力,將氧化皮和銹斑剝離,從而達到除銹的目的。一般在噴丸除銹后需立即噴底漆,否則易生黃繡,影響除銹質量。噴砂除銹法其原理與噴丸除銹法基本相同,需大量人工操作,操作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矽塵,影響除銹工人的健康。拋丸除銹法一般用于原材料除銹。它是利用專門的拋丸機將鐵丸或其他耐磨材料噴射到鋼材表面,以去除鋼材表明的氧化皮,鐵銹。拋丸除銹的優(yōu)點有自動進料,自動清理,自帶除塵裝置,鋼丸自動回收投入利用,集環(huán)保、節(jié)約于一體。四種除銹方法中,手工除銹速度慢,效率低,而化學除銹缺點是除銹效果不理想,達不到除銹的目的,且化學污染大。機械除銹即通常指的物理除銹,最大特點是除銹速度快,效果好,除銹成本低,在除銹的同時,還能消除表面的毛刺,雜物,對表面有一定的美化作用,可控制性高。以上四種方法,后三種多適用于工業(yè)除銹。而作為一些除銹面積不大,且需要除銹徹底的地方,如,廚房里的一些水管道拐角處,就多采用手工除銹的方式。利用一些除銹工具即能達到除銹的目的。公開號為CN 201848755U,
公開日為2011. 06. 01的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除銹工具,包括把手、帶體和兩個鋼絲球,帶體的厚度為0. l_2mm,帶體的兩端分別設有連接把手的連接孔,連接孔之間設有至少兩個通孔,兩個鋼絲球分別從帶體的兩端呈S形依次交叉穿過通孔;帶體為鋼帶或尼龍帶。該專利文獻公開的除銹工具適合于一些平整且直的管道除銹,但是,由于帯體的形狀所限,對于一些狹小的縫隙,尤其是鋼管拐角處以及管道口的銹跡就很難徹底清除干凈。
發(fā)明內容
3[0009]本實用新型旨在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不能徹底清除鋼管拐角處以及管道口的銹跡的問題,提供一種攜帶方便、除銹容易的便攜式除銹工具。本實用新型具有除銹徹底、攜帶方便的特點。為了實現上述發(fā)明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便攜式除銹工具,包括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一端與除銹本體連接,與把手連接的除銹本體一端呈圓筒狀,另一端呈圓錐狀;所述除銹本體表面包裹有鋼絲網層。所述圓筒狀除銹本體直徑為1. 5-3. 5cm,長度為8-12cm。所述鋼絲網層的目數為80-120目。使用時,由于除銹本體采用一端為圓筒式結構,另一端為圓錐式結構,當需要除去鋼管拐角處以及管道口的銹跡時,可以利用圓筒狀特有的形狀進行除銹,而對于一些狹小的細縫以及一些鋼管拐角角度比較小的地方,就可以用除銹本體圓錐形這一端進行除銹,圓錐形能夠與拐角面接觸緊密,從而能夠有效徹底的清除銹跡,使用相當方便。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除銹本體采用一端為圓筒式結構,另一端為圓錐式結構,當需要除去鋼管拐角處以及管道口的銹跡時,可以利用圓筒狀特有的形狀進行除銹,而對于一些狹小的細縫以及一些鋼管拐角角度比較小的地方,就可以用除銹本體圓錐形這一端進行除銹,圓錐形能夠與拐角面接觸緊密,從而能夠有效徹底的清除銹跡。二、圓筒狀除銹本體直徑為1. 5-3. 5cm,長度為8-12cm,可以根據不同的使用要求進行設計,能夠使除銹工作更加輕松快捷。三、鋼絲網層的目數為80-120目,采用不同的目數使鋼絲網呈現出不同的疏密程度。目數越多,鋼絲網越密集,在擦拭鋼管銹跡時,接觸面更廣,能夠更容易徹底的清除銹跡。四、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攜帶和使用都相當方便。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記1、把手,2、除銹本體,3、鋼絲網層。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便攜式除銹工具,包括把手1,所述把手1 一端與除銹本體2為螺絲固定連接,與把手1連接的除銹本體2 —端呈圓筒狀,另一端呈圓錐狀;所述除銹本體2表面包裹有鋼絲網層3,鋼絲網層3通過粘接方式緊密粘接在除銹本體2表面上。所述圓筒狀除銹本體2直徑為1.5cm,長度為8cm。所述鋼絲網層3的目數為80目。實施例2便攜式除銹工具,包括把手1,所述把手1 一端與除銹本體2為螺絲固定連接,與把手1連接的除銹本體2 —端呈圓筒狀,另一端呈圓錐狀;所述除銹本體2表面包裹有鋼絲網層3,鋼絲網層3通過粘接方式緊密粘接在除銹本體2表面上。所述圓筒狀除銹本體2直徑為2cm,長度為9cm。所述鋼絲網層3的目數為90目。實施例3便攜式除銹工具,包括把手1,所述把手1 一端與除銹本體2為螺絲固定連接,與把手1連接的除銹本體2 —端呈圓筒狀,另一端呈圓錐狀;所述除銹本體2表面包裹有鋼絲網層3,鋼絲網層3通過粘接方式緊密粘接在除銹本體2表面上。所述圓筒狀除銹本體2直徑為3cm,長度為11cm。所述鋼絲網層3的目數為100目。實施例4便攜式除銹工具,包括把手1,所述把手1 一端與除銹本體2為螺絲固定連接,與把手1連接的除銹本體2 —端呈圓筒狀,另一端呈圓錐狀;所述除銹本體2表面包裹有鋼絲網層3,鋼絲網層3通過粘接方式緊密粘接在除銹本體2表面上。所述圓筒狀除銹本體2直徑為3. 5cm,長度為12cm。所述鋼絲網層3的目數為120目。使用時,由于除銹本體2采用一端為圓筒式結構,另一端為圓錐式結構,當需要除去鋼管拐角處以及管道口的銹跡時,可以利用圓筒狀特有的形狀進行除銹,而對于一些狹小的細縫以及一些鋼管拐角角度比較小的地方,就可以用除銹本體2的圓錐形這一端進行除銹,圓錐形能夠與拐角面接觸緊密,從而能夠有效徹底的清除銹跡,使用相當方便。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實施例,但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便攜式除銹工具,包括把手(1),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一端與除銹本體(2)連接,與把手(1)連接的除銹本體(2)—端呈圓筒狀,另一端呈圓錐狀;所述除銹本體(2)表面包裹有鋼絲網層(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便攜式除銹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圓筒狀除銹本體(2)直徑為1. 5-3. 5cm,長度為 8-12cm。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便攜式除銹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絲網層(3)的目數為80-120 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便攜式除銹工具,屬于建筑用具領域,便攜式除銹工具,包括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一端與除銹本體連接,與把手連接的除銹本體一端呈圓筒狀,另一端呈圓錐狀;所述除銹本體表面包裹有鋼絲網層。本實用新型除銹本體采用一端為圓筒式結構,另一端為圓錐式結構,使狹小的細縫以及一些鋼管拐角角度比較小的地方上的銹跡都能輕松去除,具有除銹徹底、攜帶方便的特點。
文檔編號B24D15/02GK202318042SQ20112040913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0月25日
發(fā)明者鄒銅 申請人:鄒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