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機械設(shè)備制造領(lǐng)域,尤其涉及一種整體式閥體鑄件及其工藝。
背景技術(shù):
閥體作為農(nóng)業(yè)機械液壓系統(tǒng)關(guān)鍵零部件,原為多路片式閥體組裝。由于組裝式閥體具有空間結(jié)構(gòu)大,易滲漏等缺陷。因此,設(shè)計出整體式結(jié)構(gòu)閥體,替代片式閥。但是,整體式閥體鑄件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復(fù)雜,由多個砂芯拼接組成,易燒結(jié),砂芯發(fā)氣量大,排氣不暢,易形成氣孔等缺陷。砂芯孔小,在高溫狀態(tài)易變形,內(nèi)部尺寸難控制。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shù)的不足,提供一種砂芯抗彎性能好,鑄件無氣孔、縮孔、縮松,內(nèi)流道砂芯燒結(jié)披縫缺陷的整體式閥體鑄件及其工藝。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整體式閥體鑄件的加工工藝,包括模具檢查與清理、制作砂殼和砂芯、砂芯涂飾與烘干、砂芯鉆孔、砂芯和砂殼配殼組裝、造型和澆注,特征步驟如下:
1)采用覆膜砂殼型工藝,制芯時主閥孔放置φ4.5mm芯骨,采用主砂芯由多個砂芯組裝而成,且組裝接口無間隙;
2)采用新型耐高溫涂料作為砂芯涂料,烘芯完成后鉆排氣孔,并檢查主流道孔;
3)配殼時,采用特制″e″子型芯撐用以固定懸浮的砂芯;
4)造型時,采用樹脂砂埋殼工藝,且控制尺寸在±0.4mm范圍內(nèi),
5)澆注時,采用專用冷鐵結(jié)合高發(fā)熱冒口。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根據(jù)以上加工工藝鑄造的整體式閥體,所述閥體設(shè)有若干個主流道、橫向流道、若干個垂直流道、若干個輔助流道和若干個流道口。
進一步的,所述橫向流道位于所述主流道垂直方向;
進一步的,所述輔助流道用于主流道之間的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流道口與主流道通過垂直流道連通。
具體的,所述主流道包括六條水平主流道,所述六條水平主流道相互平行且在同一平面,依次為第一主流道、第二主流道、第三主流道、第四主流道、第五主流道和第六主流道。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至第五主流道均貫穿閥體相對的兩個表面。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主流道上設(shè)有三個油槽,依次為第一主流道的第一油槽、第二油槽和第三油槽;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至第五主流道上都設(shè)有七個油槽,依次為各自主流道的第一油槽至第七油槽;
進一步的,所述第六主流道上設(shè)有三個油槽,依次為第六主流道的第一油槽、第二油槽和第三油槽。
進一步的,所述第六主流道的第一油槽貫通至閥體表面,第二油槽和第三油槽互相貫通至閥體表面;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和第六主流道各自的第二油槽分別水平貫通至閥體表面。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主流道至第六主流道,每兩個主流道之間都設(shè)有一y型輔助流道,依次為第一至第四y型輔助流道,所述y型輔助流道與主流道處于同一平面;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主流道上的第三油槽、第五油槽和第三主流道上的第四油槽,通過所述第一y型輔助流道連通;
進一步的,所述第三主流道上的第三油槽、第五油槽和第四主流道上的第四油槽,通過所述第二y型輔助流道連通;
進一步的,所述第四主流道上的第三油槽、第五油槽和第五主流道上的第四油槽,通過所述第三y型輔助流道連通;
進一步的,所述第五主流道上的第三油槽、第五油槽和第六主流道上的第二油槽,通過所述第四y型輔助流道連通。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和第六主流道垂直方向上分別設(shè)有第一和第二u型輔助流道,所述第一u型輔助流道和第二u型輔助流道處于主流道垂直方向上的同一側(cè);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和第六主流道上各自的第一油槽和第三油槽,分別通過所述第一和第二u型輔助流道連通。
進一步的,所述閥體表面中心線處等距設(shè)有第一至第六流道口,以中心線為對稱軸兩側(cè)各設(shè)有四個流道口。
具體的,所述表面與第一至第六主流道所在平面平行;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至第五流道口依次設(shè)置在第二至第五主流道的各第四油槽的垂直方向上;
進一步的,所述第七至第十流道口依次設(shè)置在第二至第五主流道的各第一油槽的垂直方向上,且所述第一油槽依次通過第一至第四垂直流道貫通至垂直方向上的流道口;
進一步的,所述第十一至第十四流道口依次設(shè)置在第二至第五主流道的各第七油槽的垂直方向上,且所述第七油槽依次通過第一至第四垂直流道貫通至垂直方向上的流道口;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主流道和第六主流道的第二油槽分別通過第九和第十垂直流道,連通至第一和第六流道口;
具體的,所述第一至八垂直流道處于主流道垂直方向上的同一側(cè)。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至第五主流道垂直方向上依次設(shè)有第一至四n型輔助流道,所述第一至第四n型輔助流道處于主流道垂直方向上的同一側(cè),且與垂直流道為同一側(cè);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至第五主流道上各自的第二油槽、第六油槽,依次和第二至第五流道口,依次通過所述第一至第四n型輔助流道連通。
進一步的,所述n型輔助流道和主流道之間設(shè)有一橫向流道,所述第二至第五流道口穿過第一至第四n型輔助流道垂直貫通至橫向流道,且橫向延伸至第十垂直流道。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至第五主流道貫穿的兩表面各設(shè)有四個流道口,且貫通至垂直流道上,所述流道口在閥體內(nèi)處于主流道垂直方向上;
進一步的,所述閥體內(nèi)設(shè)有第一橫向垂直流道,依次貫通第一至第六主流道,并垂直延伸依次貫通至第十五至十八流道口;
進一步的,所述閥體內(nèi)設(shè)有第二橫向垂直流道,依次貫通第一至第六主流道,并垂直延伸依次貫通至第十九至二十二流道口;
具體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橫向垂直流道在閥體內(nèi)對稱分布。
實施本發(fā)明實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所述的加工工藝:砂芯抗彎性能好,鑄件無氣孔、縮孔、縮松,內(nèi)流道無砂芯燒結(jié)披縫。并且,閥體鑄件為整體式,通過鑄造一體成型,具有結(jié)構(gòu)緊湊,使用方便,不易泄露的優(yōu)點。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shù)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lǐng)域普通技術(shù)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整體式閥體的主視圖;
圖2是整體式閥體的俯視圖;
圖3是整體式閥體的左視圖;
圖4是整體式閥體的右視圖;
圖5是整體式閥體的仰視圖;
圖6是整體式閥體的a-a剖視圖;
圖7是整體式閥體的b-b剖視圖;
圖8是整體式閥體的c-c剖視圖;
圖9是整體式閥體的d-d剖視圖;
圖10是整體式閥體的ab-ab剖視圖;
圖11是整體式閥體的p-p剖視圖;
圖12是整體式閥體的t-t剖視圖。
其中,圖中附圖對應(yīng)標記為:1-閥體;
101-第一流道口,102-第二流道口,103-第三流道口,104-第四流道口,105-第五流道口,106-第六流道口,107-第七流道口,108-第八流道口,109-第九流道口,110-第十流道口,111-第十一流道口,112-第十二流道口,113-第十三流道口,114-第十四流道口,115-第十五流道口,116-第十六流道口,117-第十七流道口,118-第十八流道口,119-第十九流道口,120-第二十流道口,121-第二十一流道口,122-第二十二流道口;
2-第一主流道,3-第二主流道,4-第三主流道,5-第四主流道,6-第五主流道,7-第六主流道;
301-第二主流道的第一油槽,302-第二主流道的第二油槽,303-第二主流道的第三油槽,304-第二主流道的第四油槽,305-第二主流道的第五油槽,306-第二主流道的第六油槽,307-第二主流道的第七油槽;
8-第一橫向垂直流道,9-第二橫向垂直流道;
10-第一n型輔助流道,11-第二n型輔助流道,12-第三n型輔助流道,13-第四n型輔助流道;
14-第一y型輔助流道,15-第二y型輔助流道,16-第三y型輔助流道,17-第四y型輔助流道;
18-第一u型輔助流道,19-第二u型輔助流道;
20-第一垂直流道,21-第二垂直流道,22-第三垂直流道,23-第四垂直流道,24-第五垂直流道,25-第六垂直流道,26-第七垂直流道,27-第八垂直流道,28-第九垂直流道,29-第十垂直流道;
30-橫向流道。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shù)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jié)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實施例: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整體式閥體鑄件的加工工藝,包括模具檢查與清理、制作砂殼和砂芯、砂芯涂飾與烘干、砂芯鉆孔、砂芯和砂殼配殼組裝、造型和澆注,關(guān)鍵技術(shù)步驟如下:
1)采用覆膜砂殼型工藝,制芯時主閥孔放置φ4.5mm芯骨,采用主砂芯由多個砂芯組裝而成,且組裝接口無間隙;
2)采用新型耐高溫涂料作為砂芯涂料,烘芯完成后鉆排氣孔,并檢查主流道孔;
3)配殼時,采用特制″e″子型芯撐用以固定懸浮的砂芯;
4)造型時,采用樹脂砂埋殼工藝,且控制尺寸在±0.4mm范圍內(nèi),
5)澆注時,采用專用冷鐵結(jié)合高發(fā)熱冒口。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根據(jù)以上加工工藝鑄造的整體式閥體,所述閥體設(shè)有若干個主流道、橫向流道、若干個垂直流道、若干個輔助流道和若干個流道口。進一步的,所述橫向流道(2)位于所述主流道垂直方向;
進一步的,所述輔助流道用于主流道之間的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流道口與主流道通過垂直流道貫通。
如圖7所示,具體的,所述主流道包括六條水平主流道,所述六條水平主流道相互平行且在同一平面,依次為第一主流道(2)、第二主流道(3)、第三主流道(4)、第四主流道(5)、第五主流道(6)和第六主流道(7)。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至第五主流道(2、3、4、5、6)均貫穿閥體(1)相對的兩個表面。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主流道(2)上設(shè)有三個油槽,依次為第一主流道的第一油槽(201)、第二油槽(202)和第三油槽(203);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至第五主流道上都設(shè)有七個油槽,依次為各自主流道的第一油槽至第七油槽;
進一步的,所述第六主流道(7)上設(shè)有三個油槽,依次為第六主流道的第一油槽(701)、第二油槽(702)和第三油槽(703)。
進一步的,所述第六主流道(7)的第一油槽(701)貫通至閥體表面,第二油槽(702)和第三油槽(703)互相貫通至閥體表面;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和第六主流道(2、7)各自的第二油槽分別水平貫通至閥體表面。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主流道(3)至第六主流道(4),每兩個主流道之間都設(shè)有一y型輔助流道,依次為第一至第四y型輔助流道(14、15、16、17),所述y型輔助流道與主流道處于同一平面;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主流道(3)上的第三油槽(303)、第五油槽(305)和第三主流道(4)上的第四油槽(404),通過所述第一y型輔助流道(14)連通;
進一步的,所述第三主流道(4)上的第三油槽(403)、第五油槽(405)和第四主流道(5)上的第四油槽(504),通過所述第二y型輔助流道(15)連通;
進一步的,所述第四主流道(5)上的第三油槽(503)、第五油槽(505)和第五主流道(6)上的第四油槽(604),通過所述第三y型輔助流道(16)連通;
進一步的,所述第五主流道(6)上的第三油槽(603)、第五油槽(605)和第六主流道(7)上的第二油槽(702),通過所述第四y型輔助流道(17)連通。
如圖11和12所示,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和第六主流道(2、7)垂直方向上分別設(shè)有第一和第二u型輔助流道(18、19),所述第一u型輔助流道(18)和第二u型輔助流道(19)處于主流道垂直方向上的同一側(cè);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和第六主流道(2、7)上各自的第一油槽和第三油槽,分別通過所述第一和第二u型輔助流道(18、19)連通。
如圖1所示,進一步的,所述閥體表面中心線處等距設(shè)有第一至第六流道口(101、102、103、104、105、106),以中心線為對稱軸兩側(cè)各設(shè)有四個流道口(107、108、109、110、111、112、113、114)。
具體的,所述表面與第一至第六主流道(2、3、4、5、6、7)所在平面平行;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至第五流道口(102、103、104、105)依次設(shè)置在第二至第五主流道(3、4、5、6)的各第四油槽的垂直方向上;
如圖10所示,進一步的,所述第七至第十流道口(107、108、109、110)依次設(shè)置在第二至第五主流道(3、4、5、6)的各第一油槽的垂直方向上,且所述第一油槽依次通過第一至第四垂直流道(20、21、22、23)貫通至垂直方向上的流道口;
進一步的,所述第十一至第十四流道口(111、112、113、114)依次設(shè)置在第二至第五主流道(3、4、5、6)的各第七油槽的垂直方向上,且所述第七油槽依次通過第一至第四垂直流道(24、25、26、27)貫通至垂直方向上的流道口;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主流道(2)和第六主流道(7)的第二油槽分別通過第九和第十垂直流道(28、29),連通至第一和第六流道口(101、106);
具體的,所述第一至八垂直流道(20、21、22、23、24、25、26、27)處于主流道垂直方向上的同一側(cè)。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至第五主流道(3、4、5、6)垂直方向上依次設(shè)有第一至四n型輔助流道(10、11、12、13),所述第一至第四n型輔助流道(10、11、12、13)處于主流道垂直方向上的同一側(cè),且與垂直流道為同一側(cè);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至第五主流道(3、4、5、6)上各自的第二油槽、第六油槽,依次和第二至第五流道口(102、103、104、105),依次通過所述第一至第四n型輔助流道(10、11、12、13)連通。
如圖6所示,進一步的,所述n型輔助流道和主流道之間設(shè)有一橫向流道(30),所述第二至第五流道口(102、103、104、105)穿過第一至第四n型輔助流道(10、11、12、13)垂直貫通至橫向流道(30),且橫向延伸至第十垂直流道(29)。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至第五主流道貫穿的兩表面各設(shè)有四個流道口(115、116、117、118、119、120、121、122),且貫通至垂直流道上,所述流道口在閥體內(nèi)處于主流道垂直方向上;
進一步的,所述閥體內(nèi)設(shè)有第一橫向垂直流道(8),依次貫通第一至第六主流道(2、3、4、5、6、7),并垂直延伸依次貫通至第十五至十八流道口(115、116、117、118);
進一步的,所述閥體內(nèi)設(shè)有第二橫向垂直流道(9),依次貫通第一至第六主流道(2、3、4、5、6、7),并垂直延伸依次貫通至第十九至二十二流道口(119、120、121、122);
具體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橫向垂直流道(8,9)在閥體(1)內(nèi)對稱分布。
整體式閥體鑄件的主要技術(shù)參數(shù)
1)材質(zhì)ht300;
2)抗拉強度≥300mpa;
3)硬度200-230hbw;
4)尺寸公差控制在±0.4內(nèi);
5)鑄件內(nèi)部無縮松,縮孔,流道光滑等缺陷;
6)鑄件單量:15.8kg。
以上所揭露的僅為本發(fā)明一種較佳實施例而已,當然不能以此來限定本發(fā)明之權(quán)利范圍,因此依本發(fā)明權(quán)利要求所作的等同變化,仍屬本發(fā)明所涵蓋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