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克與Na2O含量小于0. 1% (重量)的Y-Al2O3 *H20 57. 1克均勻混合,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水 玻璃、乙酸鎂、稀硝酸、田箐粉捏合均勻,擠條成型、120°C干燥4小時、550°C焙燒制成第二 催化劑B-4。
[0045] 取20ml催化劑B-4,裝于反應器第二反應區(qū),再取40ml催化劑A-3裝于反應器第 一反應區(qū)。從第一反應區(qū)通入氫氣及含有甲苯、C9+芳烴的物料與催化劑A-3進行接觸,反 應流出物再與甲醇物料混合后在第二反應區(qū)與催化劑B-4接觸反應,第二反應區(qū)的甲醇沿 軸向均分兩股進料。反應原料組成為甲苯:C9+A = 50:50 (重量),甲苯:甲醇=20:1 (摩 爾)。第一反應區(qū)條件:重量空速為3. 0小時 ' 反應溫度410°C,反應壓力3. OMPa,氫烴分子 比3. 0。其中C9+A中含15%(重量)C10+A。C9A原料重量組成為:丙苯4. 2%、甲乙苯29. 04%、 三甲苯59. 6%,ClO+A重量組成為:二乙苯3. 33%、二甲基乙苯26. 96%、甲基丙苯2. 32%、四 甲苯28. 84%、甲基萘14. 49、二甲基萘11. 16%、其它12. 90%。第二反應區(qū)條件為:反應溫度 410°C,反應壓力 I. OMPa。
[0046]【實施例10】 將Na2O含量小于0. 1% (重量)、SiO2Al2O3分子比為25的銨型絲光沸石66. 7克與Na2O含量小于0.1% (重量)的Y-Al2O3 *H20 57. 1克均勻混合,然后加入一定量的稀硝酸、田箐 粉捏合均勻,擠條成型、焙燒制成載體,切粒后置于浸漬容器中。用一定量的高錸酸銨溶液 浸漬載體,120°C干燥4小時、500°C焙燒3小時后于400°C下進行還原,制得第一催化劑A-3 (0?3wt%Re/M0R)。
[0047] 將Na2O含量小于0. 1 % (重量)、SiO2Al2O3分子比為80的銨型ZSM-5沸石66. 7 克與Na2O含量小于0. 1% (重量)的Y-Al2O3 *H20 57. 1克均勻混合,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水 玻璃、乙酸鎂、稀硝酸、田箐粉捏合均勻,擠條成型、120°C干燥4小時、550°C焙燒制成第二 催化劑B-4。
[0048] 取20ml催化劑B-4,裝于反應器第二反應區(qū),再取40ml催化劑A-3裝于反應器第 一反應區(qū)。從第一反應區(qū)通入氫氣及含有甲苯、C9+芳烴的物料與催化劑A-3進行接觸,反 應流出物再與甲醇物料混合后在第二反應區(qū)與催化劑B-4接觸反應,第二反應區(qū)的甲醇沿 軸向均分兩股進料。反應原料組成為甲苯:C9+A = 50:50 (重量),甲苯:甲醇=10:1 (摩 爾)。第一反應區(qū)條件:重量空速為3. 0小時 ' 反應溫度410°C,反應壓力3. OMPa,氫烴分子 比3. 0。其中C9+A中含15%(重量)C10+A。C9A原料重量組成為:丙苯4. 2%、甲乙苯29. 04%、 三甲苯59. 6%,ClO+A重量組成為:二乙苯3. 33%、二甲基乙苯26. 96%、甲基丙苯2. 32%、四 甲苯28. 84%、甲基萘14. 49、二甲基萘11. 16%、其它12. 90%。第二反應區(qū)條件為:反應溫度 410°C,反應壓力 I. OMPa。
[0049]實施例1-10的反應結果如表1所示。結果表明,采用本發(fā)明方法可獲得產物中較 高的二甲苯收率及較低的苯收率。
【主權項】
1. 一種芳烴烷基轉移與烷基化增產二甲苯的組合方法,采用至少一個反應區(qū),以甲 苯、C9+重芳烴及烷基化劑為原料,在臨氫條件下,原料通過反應區(qū),與反應區(qū)內的分子篩催 化劑接觸,發(fā)生烷基轉移及烷基化反應,生成二甲苯;其中,甲苯與C9+重芳烴的重量比為 100:0?20:80,甲苯與烷基化劑摩爾比為20:1?1:10,反應溫度為200?600°C,壓力為 0. 3?5. OMPa,以甲苯與C9+重芳烴計算的重時空速為I. 0?5. 0 IT1,氫烴分子比為2. 0? 10,所述的烷基化劑為醇類化合物或合成氣。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芳烴烷基轉移/烷基化增產二甲苯的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烷基轉移與烷基化反應在同一反應區(qū)中進行,甲苯、C9+重芳烴及烷基化劑同時通過反應區(qū) 生產富含二甲苯的流出物,所述的烷基化劑為甲醇。
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芳烴烷基轉移與烷基化增產二甲苯的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烷基轉移與烷基化反應在不同反應區(qū)中進行。
4. 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芳烴烷基轉移/烷基化增產二甲苯的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烷基轉移與烷基化反應分別在至少兩個串聯(lián)的反應區(qū)中進行,甲苯、C9+重芳烴在第一反應 區(qū)發(fā)生烷基轉移反應,第一反應區(qū)流出物再與烷基化劑在后續(xù)的反應區(qū)發(fā)生烷基化反應, 生產富含二甲苯的流出物。
5.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芳烴烷基轉移與烷基化增產二甲苯的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烷基化劑采用單點進料或多點進料方式。
6.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芳烴烷基轉移與烷基化增產二甲苯的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反應區(qū)含有兩種功能催化劑,第一種催化劑含有選自ZSM-5、ZSM-12、MCM-22、UZM-5、UZM-8、 MOR和β沸石中的至少一種;第二種催化劑含有具有MFI結構的酸性分子篩。
7. 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芳烴烷基轉移與烷基化增產二甲苯的組合方法,其特征在 于,第一種催化劑還含有選自Pt、Pa、Re、Mo、Bi、Sn、Pb、S中的至少一種元素或其氧化物, 以催化劑重量百分量計,其含量為〇. 01-2%。
8. 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芳烴烷基轉移與烷基化增產二甲苯的組合方法,其特征在 于,第二種催化劑還含有P、Mg、Ca、Li、La、Ti、Si、Cu、Zn、Cr元素或其化合物中的至少一 種,以催化劑重量百分量計,其含量為〇. 1~20%。
9. 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芳烴烷基轉移與烷基化增產二甲苯的組合方法,其特 征在于,第一種催化劑裝填在第一反應區(qū),第二種催化劑裝填在第二反應區(qū);第一反應區(qū)反 應條件,甲苯與C9+重芳烴的重量比為0. 4?4,反應溫度為200?500°C,壓力為2. 0? 4. OMPa,重時空速為1. 5?4. 0 1Γ1,氫烴分子比為2. 0?4. 0 ;第二反應區(qū)反應條件,芳烴與 烷基化劑摩爾比為2?10,反應溫度為200?550°C,壓力為0. 4?5. OMPa,芳烴重時空速 為 I. 0 ?4. 0 h'
10. 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芳烴烷基轉移與烷基化增產二甲苯的組合方法,其特征在 于,第一反應區(qū)反應條件:甲苯與C9+重芳烴的重量比為1?3,反應溫度為300?400°C, 壓力為2. 0?4. OMPa,重時空速為2. 0?4. 0 1Γ1,氫烴分子比為2. 0?3. 0 ;第二反應區(qū)反 應條件:芳烴與烷基化劑摩爾比為3?8,反應溫度為300?500°C,壓力為0. 4?5. OMPa, 芳烴重時空速為1. 0?3. 0 IT1。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芳烴烷基轉移與烷基化增產二甲苯的方法,主要解決現(xiàn)有烷基轉移技術中存在二甲苯收率低而苯收率較高的問題。本發(fā)明通過采用一種芳烴烷基轉移與烷基化增產二甲苯的方法,以甲苯、C9+重芳烴及烷基化劑為原料,在臨氫條件下通過至少一個反應區(qū)發(fā)生烷基轉移與烷基化反應,生成富含二甲苯的流出物;其中甲苯與C9+重芳烴的重量比例為100:0~20:80,甲苯與烷基化劑摩爾比為20:1~1:10,反應溫度為200~500℃,壓力為0.3~4.0MPa,以甲苯與C9+重芳烴計算的重時空速為1.0~5.0h-1,氫烴分子比為2.0~10的技術方案,較好地解決了上述技術問題,可應用于芳烴烷基轉移與烷基化增產二甲苯的工業(yè)生產中。
【IPC分類】C07C6-12, C07C15-08, C07C2-86
【公開號】CN104557428
【申請?zhí)枴緾N201310512556
【發(fā)明人】孔德金, 李經球, 郭宏利, 楊德琴
【申請人】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公開日】2015年4月29日
【申請日】2013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