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變速器的變速操作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裝載在可傾斜平頭型卡車(tiltablecabovertypetruck)上的變速器用的變速操作裝置。
背景技術:
:一般來說,轎車具有發(fā)動機室和乘員室。發(fā)動機室收納發(fā)動機及手動變速器,乘員室的內(nèi)部具有司機座位及手動變速器用的變速桿。變速桿配置在司機座位邊上,借助連桿機構(gòu)與變速器機械式地連接。因此,所述變速操作裝置,司機坐在司機座位上手動操作變速桿,就可進行對手動變速器的變速操作。而日本專利第3191626號揭示的變速操作裝置,包括配置在乘員室內(nèi)的操作盤內(nèi)的變速桿,該變速桿的操作是借助選擇電纜及變速電纜傳遞至手動變速器。如此變速操作裝置,在乘員室內(nèi)的操作盤的下側(cè),即,司機的腳下確保很大的空間,司機或乘客可容易地從司機座位移動至邊上的副手座位,或容易地從副手座位移動至司機座位。從所述公報可知,所述變速操作裝置僅用于轎車,沒有考慮對可傾斜平頭型卡車的適應性。即,該種卡車具有限制乘員室的駕駛室,在該駕駛室的地板下側(cè)配置有發(fā)動機及變速器。駕駛室通過鉸鏈樞軸與車體連接,并能以該鉸鏈樞軸為中心,朝車體的前方轉(zhuǎn)動即傾倒。因此,駕駛室傾倒時,發(fā)動機及變速器向外部露出,其結(jié)果,可對發(fā)動機及變速器進行檢修和維護等。一旦上述那樣駕駛室傾倒,則駕駛室與變速器之間的距離增大,無法將所述公報的變速操作裝置應用于可傾斜平頭型卡車。
發(fā)明內(nèi)容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確保駕駛室內(nèi)寬敞的空間,同時允許駕駛室傾倒的變速操作裝置。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變速器的變速操作裝置,是配置在操作盤內(nèi)的操作桿單元,該操作桿單元具有從操作盤突出的操作桿,將操作桿單元與變速器之間機械式連接,對操作桿進行操作時,根據(jù)操作桿的操作而可對變速器進行動作控制的控制電纜,控制電纜允許駕駛室傾倒。采用所述變速操作裝置,由于操作桿配置于操作盤內(nèi),故駕駛室內(nèi),可在司機座位及與其鄰近的助手座位的前方確保寬敞的空間。另外,由于操作桿可配置在方向盤附近,故司機能容易地對操作桿進行操作。由于控制電纜允許駕駛室傾倒,故駕駛室的傾倒不會與控制電纜干涉,不會影響發(fā)動機及變速器的檢修和維護。變速操作裝置,還包括支承操作桿單元的支承組件,該支承組件,可具有從操作桿單元朝著鉸鏈樞軸的中心延伸到駕駛室地板的支柱。另一方面,控制電纜配置在駕駛室內(nèi),具有從操作桿延伸至地板的內(nèi)側(cè)部分、和從地板延伸至變速器的外側(cè)部分,外側(cè)部分通過鉸鏈樞軸的附近。具體地講,從駕駛室的前后方向看,控制電纜的外側(cè)部分,彎曲而從鉸鏈樞軸的正后方通過。在駕駛室傾倒時,控制電纜的彎曲部被拉伸,由此,允許駕駛室的傾倒。由于控制電纜的外側(cè)部分通過鉸鏈樞軸的附近,故可確??刂齐娎|的彎曲部的較大曲率半徑。因此,可減輕作用于控制電纜的負載及操作桿的操作阻力。其結(jié)果,可提高操作桿的操作感覺。最好是,控制電纜的外側(cè)部分的彎曲部朝下方凸狀彎曲,在此場合,變速操作裝置還具有將鉸鏈樞軸和控制電纜的彎曲部予以連接的連接托架,該連接托架可旋轉(zhuǎn)地支承于鉸鏈樞軸上。采用如此布置,在駕駛室傾倒時,連接托架繞鉸鏈樞軸移動,隨著該移動,控制電纜的彎曲部可順暢且穩(wěn)定地拉伸。相反,駕駛室從傾倒姿勢返回通常的姿勢時,控制電纜的彎曲部能穩(wěn)定地再現(xiàn)??刂齐娎|的內(nèi)側(cè)部分可沿著支柱邊上延伸。而且,支承組件還具有連接操作桿單元和支柱的板狀變速桿托架,變速桿托架具有通過控制電纜的開口。在此場合,控制電纜的內(nèi)側(cè)部分可從操作桿單元朝駕駛室的地板直線延伸,能減輕作用于控制電纜的負載及操作桿的操作阻力。所述變速桿托架做成梯形,從駕駛室的前后方向看,變速桿托架的前端寬度比其后端大。在此場合,變速桿托架盡管存在開口,但仍具有足夠的剛性,實現(xiàn)變速桿托架的小型化。其結(jié)果,在確定操作盤的外觀時,可增加外觀設計的自由度。駕駛室還具有支承檔風玻璃的檔風玻璃槽;配置在操作盤內(nèi)、對操作盤進行支承的內(nèi)盤框架。在此場合,支承組件還具有將變速桿托架的前端和檔風玻璃槽進行連接的第1連接構(gòu)件、將變速桿托架的前端和內(nèi)盤框架進行連接的第2連接構(gòu)件。由此,操作桿單元不僅通過支柱,還通過第1及第2連接構(gòu)件支承在駕駛室側(cè),可增加操作桿單元的安裝剛性,確保操作桿的順暢操作。支柱可具有朝駕駛室前方彎曲的下端部,而且,第1連接構(gòu)件在向駕駛室施加前后方向的沖擊力時,可具有壓彎第1連接構(gòu)件的脆弱部。采用如此布置,當對駕駛室施加沖擊力時,支柱從其彎曲部進一步朝駕駛室的前方彎曲,同時,第1連接構(gòu)件也壓彎。其結(jié)果,變速桿托架向駕駛室前方位移,司機身體的一部分,比如司機的膝蓋不會受到變速桿托架和支柱的強烈打擊。而且,第2連接構(gòu)件,可彈性地將變速桿托架支承于內(nèi)盤框架上。在此場合,對操作桿進行操作時,可降低從操作桿單元傳向內(nèi)盤框架、即由操作盤傳遞的振動和振動聲音。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應用范圍,將從下文給出的詳細描述中變得更清楚,但應理解的是這些詳細的描述及特殊例子表示本發(fā)明較佳實施例,并僅通過示例的方式給出的,在本發(fā)明范圍和宗旨內(nèi)的各種變化和修改,熟悉本
技術領域:
的人員可從這些詳細描述中變得更清楚。附圖的簡單說明圖1是表示可傾斜平頭型卡車的側(cè)視圖。圖2是表示1實施例的變速操作裝置的側(cè)視圖。圖3是表示變速桿捏手的圖。圖4是表示圖2的裝置的俯視圖。圖5是放大表示圖2的一部分的圖。圖6是表示駕駛室傾倒時電纜狀態(tài)的說明圖。具體實施例圖1是可傾斜平頭型卡車。該卡車具有車體2、配置在該車體2前部的駕駛室4、配置在車體2后部的貨斗6。駕駛室4的內(nèi)部設有乘員室8,借助鉸鏈樞軸10被支承于車體2上。因此,如圖1中的雙點劃線所示,駕駛室4可朝卡車的前方繞鉸鏈樞軸10轉(zhuǎn)動,也就是說,可傾倒。更詳細的如圖2所示,車體2具有作為框架的一對側(cè)軌12。這些側(cè)軌12配置在車體2的左右,沿車體2的長度方向即前后方向平行延伸。在各側(cè)軌12的前端分別安裝有鉸鏈托架14,這些鉸鏈托架14支承鉸鏈樞軸10的兩端。而駕駛室4具有雙點劃線所示的一對主底框(sills)16。這些主底框16配置在側(cè)軌12的上方,沿側(cè)軌12延伸。各主底框16的前端借助托架18而旋轉(zhuǎn)自如地支承于鉸鏈樞軸10上。駕駛室4具有被主底框16支承的地板20,該地板20與駕駛室4的前板22連接。前板22上設有檔風玻璃槽24。檔風玻璃槽24支承檔風玻璃(windshield)26的下緣。檔風玻璃槽24在乘員室8內(nèi)由雙點劃線所示的操作盤28覆蓋,操作盤28朝駕駛室4的寬度方向延伸。操作盤28用于配置各種儀表和開關等。乘員室8的內(nèi)部具有司機座位及助手座位(未圖示),這些司機座位及助手座位在與操作盤28面對的狀態(tài)下排列配置在地板20上。而且,駕駛室4的地板20的下側(cè)串連地配置有發(fā)動機30及手動變速器32,這些發(fā)動機30及手動變速器32由車體2的側(cè)軌12支承。發(fā)動機30的動力借助手動變速器32及動力傳遞機構(gòu)傳遞至左右的后輪。因此,手動變速器32用的變速操作裝置34,包括操作桿單元36。該操作桿單元36配置在操作盤28內(nèi),具有變速桿38。變速桿38從操作盤28的正面突出,其上端具有捏手38a。捏手38a安裝于坐在司機座位上的駕駛員容易操作的位置。更詳細地說,手動變速器32具有前進5級或6級及后退1級的變速(換檔)級,變速桿38如圖3所示,可分別朝左右方向的選擇方向及前后方向的換檔方向移動。因此,操作桿單元36內(nèi)藏有可操作所示變速桿38的連桿機構(gòu),而且借助支承組件46支承于駕駛室4側(cè)。支承組件46具有裝有操作桿單元36的變速桿托架48,該變速桿托架48由鐵制的板構(gòu)成。變速桿托架48由支柱50支承。更詳細地講,從駕駛室4的前后方向看,該支柱50的上端與變速桿托架48的后端48R連接。支柱50由鐵制的管子構(gòu)件構(gòu)成,在操作盤28內(nèi)從變速桿托架48向前下方筆直延伸,而且從操作盤28的下面突出。在操作盤28的外側(cè),支柱50的下端部朝前方彎曲,而且,支柱50的下端借助托架52及螺栓及螺母固定于地板20的前部20a。地板20的前部20a朝上方立起,而且,與操作盤28的下面相連。而且,支柱50的上部即直管部具有軸線X,該軸線X與所述鉸鏈樞軸10的軸線相交,或通過鉸鏈樞軸10的軸線附近。而圖4所示的變速桿托架48具有前端48F,該前端48F的寬度比后端48R寬。即,從上方俯視,變速桿托架48呈梯形。而且,變速桿托架48的前端部形成開口54,該開口54也是與變速桿托架相同的梯形。即使在變速桿托架48上形成如此的開口54,由于變速桿托架48為梯形,故可確保變速桿托架48具有足夠的剛性,而且能實現(xiàn)變速桿托架48的小型化。從圖4可知,在操作盤28的正面形成有朝司機座位側(cè)突出的鼓出部28a,操作桿單元36與變速桿托架48的后端部一起配置在該鼓出部28a內(nèi)。由于變速桿托架48呈所述梯形,故變速桿托架48的后端部小。因此,變速桿托架48的后端部可容易地配置于鼓出部28a內(nèi)。此事意味著可自由設定鼓出部2ga的大小,對于操作盤28的正面設計,可增加其設計的自由度。變速桿托架48與所述檔風玻璃槽24之間通過第1連接構(gòu)件相互連接。第1連接構(gòu)件具有焊接在變速桿托架48前端48F下面的托架56,從上面看,該托架56呈U字形,且從變速桿托架48朝前方突出。如圖2及圖4所示,撐桿58的一端58a借助螺栓及螺母而與托架56連接,該撐桿58的另一端58b借助螺栓及螺母而與托架60連接。而且,托架60借助螺栓及螺母而固定于檔風玻璃槽24上。撐桿58由帶狀的鋼板構(gòu)成,在托架56、69之間沿駕駛室4的前后方向水平延伸。更詳細地講,從圖4可知,撐桿58具有鉛垂的兩面,從駕駛室4的寬度方向看,其一端58a及另一端58b朝同一個方向彎曲,并分別與對應的托架56、60連接。而且,撐桿58的一端58a與另一端58b在駕駛室4的寬度方向相互錯開,撐桿58的中間部58c相對于駕駛室4的前后方向而斜向延伸。所述撐桿58的形狀是,撐桿58的中間部58c與兩端部58a、58b之間相連的部位形成脆弱部。因此,一旦從前方向駕駛室4作用沖擊力,則撐桿58從其脆弱部開始彎曲,容易彎曲。如上所述,支柱50的下端部也向前方彎曲,故對駕駛室4作用沖擊力時,支柱50也容易變形。因此,一旦對駕駛室4作用沖擊力,隨著撐桿58及支柱50的變形,變速桿托架48朝圖2中箭頭A所示的前方位移。其結(jié)果,在作用沖擊力時,司機身體的一部分,比如膝蓋從司機座位向前方移動,膝蓋不會與變速桿托架48和支柱50強烈沖撞。如上所述,變速桿托架48借助支柱50支承于地板20上,同時,借助第l連接構(gòu)件即撐桿58而支承于檔風玻璃朝24上,故可充分確保操作桿單元36的安裝剛性,保證變速桿38順暢的操作性。即,所述支承組件46能夠同時確保變速桿38的順暢的操作性和作用沖擊力時減小對司機膝蓋的作用力。而且,如圖2所示,變速桿托架48借助第2連接構(gòu)件也與內(nèi)盤框架64連接,內(nèi)盤框架64向操作盤28內(nèi)延伸,由操作盤28支承。圖5表示第2連接構(gòu)件的詳細情況,第2連接構(gòu)件具有呈L字形的托架62,該托架62將變速桿托架48的前端48F及內(nèi)盤框架64之間連接。更詳細地講,托架62的下端由作為彈性構(gòu)件的一對墊圈橡膠66夾持,這些托架62的下端及墊圈橡膠66,通過2組螺栓68及螺母70而與變速桿托架48的前端48F連接。即,變速桿托架48的前端48F的左右分別形成貫通孔72(參照圖4),螺栓68穿過對應的貫通孔72。而托架62的上端也通過螺栓74及螺母76而與內(nèi)盤框架64連接。如上所述,變速桿托架48通過墊圈橡膠66由內(nèi)盤框架64彈性支承,故在操作變速桿38時,從操作桿單元36傳遞給操作盤28的振動和振動聲音由墊圈橡膠66切斷,可提高操作盤28的防振性及隔音性。再參照圖2,選擇電纜80及換檔電纜82分別從操作桿單元36延伸。這些選擇電纜80及換檔電纜82由推挽(push-pull)電纜構(gòu)成,操作桿單元36與手動變速器32之間為機械式連接。更詳細地講,選擇電纜80及換檔電纜82具有在駕駛室4內(nèi)延伸的內(nèi)側(cè)部分、和沿駕駛室4的外側(cè)延伸的外側(cè)部分,電纜80、82的內(nèi)側(cè)部分與操作桿單元36連接。即,操作桿單元36的連桿機構(gòu)具有選擇連桿84及換檔連桿86。選擇連桿84根據(jù)所述變速桿38在選擇方向的移動而轉(zhuǎn)動,而變速連桿86是根據(jù)變速桿38的換檔方向的移動而轉(zhuǎn)動。因此,選擇電纜80的一端與選擇連桿84連接,并且,換檔電纜82的一端與換檔連桿86連接。從圖4可知,電纜80、82的內(nèi)側(cè)部分通過所述變速桿托架48的開口54,而且,將支柱50的兩側(cè)沿支柱50向下方延伸。即,電纜80、82的內(nèi)側(cè)部分直線延伸。此外,電纜80、82貫穿地板20的前部20a,從駕駛室4的外側(cè)即其下方引出,電纜80、82在地板20上的貫通位置位于支柱50的軸線X附近。然后,從圖2可知,在地板20的下側(cè),電纜80、82的外側(cè)部分緩慢彎曲,并在鉸鏈樞軸10的后側(cè),靠近鉸鏈樞軸10處通過。而且,從圖4可知,電纜80、82的外側(cè)部分朝向一方的側(cè)軌12,然后,沿著該側(cè)軌12延伸至手動變速器32,它們的另一端分別與手動變速器32的換檔組件32U連接。換檔組件32U通過變速桿38的操作,借助選擇電纜80或換檔電纜82而動作,執(zhí)行手動變速器32的換檔操作。電纜80、82的彎曲部80c、82c借助連接托架88而被支承在鉸鏈樞軸10上。具體是,連接托架88具有將電纜80、82互相緊固的緊固帶90;旋轉(zhuǎn)自如地安裝在鉸鏈樞軸10上的環(huán)92;將該環(huán)92及緊固帶90連接的連接構(gòu)件94。此外,電纜80、82的彎曲部80c、82c的下游側(cè)通過固定件96而固定于側(cè)軌12上。由圖2可知,變速桿38配置在操作盤28內(nèi),而且,選擇電纜80及換檔電纜82從操作盤28的下面引出,通過地板20的前部20a。因此,乘員室8內(nèi),司機座位的前方可確保寬敞的空間,司機或乘客能容易地從司機座位移動至助手座位,或從助手座位移動至司機座位。另外,變速桿38配置在操作盤28內(nèi),故司機對變速桿39的操作變得容易,可提高對選擇及換檔的操作感覺。而且,選擇電纜80及換檔電纜82的彎曲部80c、82c通過鉸鏈樞軸10的附近,故可確保彎曲部80c、82c的較大曲率半徑。因此,在操作變速桿38時,彎曲部80c、82c對變速桿38的操作不產(chǎn)生大的阻力,可順暢地對變速桿38進行操作。此外,電纜80、82的內(nèi)側(cè)部分也如上所述那樣直接延伸,故電纜80、82的內(nèi)側(cè)部分也不會對變速桿38的操作造成大的阻力。在對發(fā)動機30和手動變速器32等檢修維護時,駕駛室4如上所述,以鉸鏈樞軸10為中心朝前方傾倒(參照圖1)。此時,隨著駕駛室4傾倒,選擇電纜80及換檔電纜82都朝駕駛室4拉伸。但是,電纜80、82的連接托架88相對于鉸鏈樞軸10可旋轉(zhuǎn)。因此,電纜80、82被拉伸時,連接托架88隨彎曲部80c、82c一起沿鉸鏈樞軸10的外周移動,如圖6所示,電纜80、82的彎曲部80c、82c被拉伸成直線。即,駕駛室4的傾倒,增加了駕駛室4的地板20的前部20a與固定件96之間的距離,但該距離的增加,允許電纜80、82的彎曲部80c、82c拉伸成直線。另一方面,當駕駛室4從傾倒狀態(tài)恢復到原來的姿勢時,電纜80、82的連接托架88就沿著鉸鏈樞軸10的外周反方向移動,由此,電纜80、82上穩(wěn)定地再現(xiàn)彎曲部80c、82c。其結(jié)果,即使駕駛室4傾倒,電纜80、82的彎曲部80c、82c僅以鉸鏈樞軸10為中心進行移動,故移動量少,不會對彎曲部80c、82c施加過大的負載。而且,在駕駛室4內(nèi)側(cè),電纜80、82通過變速桿托架48的開口54,并將支柱50的兩側(cè)延伸,故在駕駛室4傾倒時,電纜80、82不會互相纏繞,另外,也不會與其他設備和構(gòu)件干涉。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所示實施例,可進行各種變形。本發(fā)明的變速操作裝置并不局限于手動變速器32,同樣可適用于自動變速器。權利要求1.一種可傾斜平頭型卡車用的變速操作裝置,所述卡車包括裝載有發(fā)動機(30)及變速器(2)的車體(2);配置在所述發(fā)動機(30)及變速器(32)的上側(cè)且通過鉸鏈樞軸(10)支承于所述車體(2)上、可朝所述車體(2)的前方傾倒的駕駛室(4);配置在所述駕駛室(4)內(nèi)的操作盤(28),所述變速操作裝置包括配置在駕駛室(4)內(nèi)的操作桿單元(36);將所述操作桿單元(36)和所述變速器(32)之間連接起來的連接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桿單元(36)配置在所述操作盤(28)內(nèi),具有從所述操作盤突出的操作桿(38),所述連接通道,將所述操作桿單元(36)和所述變速器(32)之間連接,含有根據(jù)所述操作桿(38)的操作可對所述變速器(32)的動作進行控制的控制電纜(80、82),所述控制電纜(80、82)允許所述駕駛室(4)傾倒。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速操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還具有對所述操作桿單元(36)進行支承的支承組件(46),所述支承組件(46)具有從所述操作桿單元(36)朝所述鉸鏈樞軸(10)的中心延伸至所述駕駛室(4)的地板(20a)的支柱(50),所述控制電纜(80、82)被配置在所述駕駛室(4)內(nèi),具有從所述操作桿單元(36)延伸至地板(20a)的內(nèi)側(cè)部分、和從所述地板(20a)延伸至所述變速器(32)的外側(cè)部分,所述外側(cè)部分通過所述鉸鏈樞軸(10)的附近。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變速操作裝置,其特征在于,從所述駕駛室(4)的前后方向看,所述控制電纜(80、82)的所述外側(cè)部分,彎曲地通過所述鉸鏈樞軸(10)的正后方。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變速操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電纜(80、82)的所述外側(cè)部分的彎曲部(80c、82c)朝下方凸狀彎曲,所述裝置還具有將所述鉸鏈樞軸(10)和所述控制電纜(80、82)的彎曲部(80c、82c)之間予以連接的連接托架(88),所述連接托架(88)旋轉(zhuǎn)自如地支承于所述鉸鏈樞軸(10)上。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變速操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電纜(80、82)的所述內(nèi)側(cè)部分將所述支柱50的邊上沿著所述支柱(50)延伸。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變速操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組件(46)還具有將所述操作桿單元(36)和所述支柱(50)之間予以連接的板狀變速桿托架(48),所述變速桿托架(48)具有通過所述控制電纜(80、82)的開口(54)。7.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變速操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變速桿托架(48)呈梯形,從所述駕駛室(4)的前后方向看,所述變速桿托架(48)的前端(48F)寬度比其后端(48R)大。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變速操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駕駛室(4)還具有支承檔風玻璃(26)的檔風玻璃槽(24);配置在所述操作盤(28)內(nèi)、對所述操作盤(28)進行支承的內(nèi)盤框架(64),所述支承組件(46)還具有將所述變速桿托架(48)的前端(48F)和所述檔風玻璃槽(24)之間予以連接的第1連接構(gòu)件(56、58、60)、和將所述變速桿托架(48)的前端(48F)和所述內(nèi)盤框架(64)之間予以連接的第2連接構(gòu)件(62、66)。9.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變速操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50)具有朝所述駕駛室(4)的前方彎曲的下端部。10.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變速操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連接構(gòu)件(58),具有當向所述駕駛室(4)施加前后方向的沖擊力時壓彎所述第1連接構(gòu)件(58)的脆弱部。11.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變速操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連接構(gòu)件(66),可彈性地將所述變速桿托架(48)支承于所述內(nèi)盤框架(64)上。全文摘要一種可傾斜平頭型卡車用的變速操作裝置,其包括配置在所述駕駛室(4)中操作盤(28)內(nèi)的變速桿(38);將該變速桿(38)的操作桿單元(36)和手動變速器(32)之間連接起來的選擇電纜(80)及換檔電纜(82),這些電纜(80、82)從駕駛室(4)內(nèi)引出后,彎曲地通過鉸鏈樞軸(10)的附近,然后向手動變速器(32)延伸。本發(fā)明的變速操作裝置能確保駕駛室內(nèi)寬敞的空間,同時允許駕駛室傾倒。文檔編號B62D33/073GK1467105SQ0313856公開日2004年1月14日申請日期2003年5月29日優(yōu)先權日2002年5月29日發(fā)明者三田昌義,須賀忠治,土肥浩幸,幸,治申請人:三菱扶桑卡客車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