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折疊式自行車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031448閱讀:11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折疊式自行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折疊式自行車,折疊式自行車的目的是使自行車在存儲時或在諸如火車、公共汽車、或轎車中運送時更加緊湊。本發(fā)明更具體地涉及ー種實施在自行車上的折疊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折疊式自行車是自行車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公知的。這種自行車特別地由車架構成,車架由支撐后輪的后部和支撐前輪的前部構成。另外,在后部與前部之間實施鉸接系統(tǒng),以便當自行車位于折疊模式時,所述前部能向后折疊抵靠著所述后部。因此,該自行車可以設置在使自行車更緊湊的折疊位置,或放置在可以使用自行車的展開位置。例如,從文獻EP 2 077 222和EP 0 996 565中已知這種折疊式自行車。在這兩個文獻EP 2 077 222和EP 0 996 565中,所使用的鉸接系統(tǒng)設置有鎖定裝置,一旦自行車展開,即一旦車架的前部在前面與所述車架的后部對齊延伸,所述鎖定裝置能夠使鉸接系統(tǒng)鎖定在其位。在文獻EP 2 077 222中,鎖定裝置由螺釘緊固系統(tǒng)組成,螺釘緊固系統(tǒng)將前部相對后部鎖定在其位。在專利文獻EP 0 996 565中,鎖定裝置由銷釘組成,銷釘防止車座管樞轉,從而防止鉸接系統(tǒng)被致動。在這些文獻EP 2 077 222和EP 0 996 565中描述的鉸接系統(tǒng)的缺點是,它們的設計使自行車難以從折疊位置轉變到展開位置,并且反之亦然。特別地,這些鉸接系統(tǒng)設計為能夠使自行車折疊相對長的時間。在這些文獻EP 2 077 222和EP 0 996 565中描述的鉸接系統(tǒng)的另一缺點是,它們僅在展開位置使自行車車架的前部和后部彼此相對鎖定,以使自行車能使用。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緩解這些缺點。為此目的,本發(fā)明實施一種使鉸接系統(tǒng)簡單解鎖的鉸接系統(tǒng)設計,以使自行車能快速地轉變到折疊位置或展開位置。這提供的優(yōu)點是,能夠實現(xiàn)折疊自行車,以將它存放相對長的時間,以及僅為了使在它使用時更緊湊,特別是當使用者在與諸如火車或公共汽車等公共交通模式交替著使用自行車的時候。為此,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折疊式自行車,其特別地包括由后部、前部、以及鉸接系統(tǒng)構成的車架,所述鉸接系統(tǒng)設置在后部與前部之間,以將自行車或定位在展開位置或定位在折疊位置,在展開位置中,前部向前延伸并與后部對齊,在折疊位置中,前部向后折疊抵■著后部。
      根據(jù)本發(fā)明,鉸接系統(tǒng)包括第一部件,其設置在后部上并設置有第一平面 ,第二部件,其設置在前部上并設置有第二平面,所述第二平面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抵接第一平面;樞轉連接裝置,其繞樞轉軸線設置在第一部件與第二部件之間,所述樞轉軸線垂直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平面基本上豎直地延伸。另外,鉸接系統(tǒng)進一歩包括至少ー個柱;滑動裝置,其設置在第一和第二部件中的ー個與柱之間,以使柱或滑動進入突出位置或滑動進入縮回位置,在突出位置中,柱從第一或第二平面突出,在縮回位置中,柱縮回到所述第一或第二部件內;以及致動裝置,其用于致動所述至少ー個柱,所述致動裝置構造為使所述柱或滑動進入突出位置或滑動進入縮回位置。另外,鉸接系統(tǒng)進一歩包括至少ー個孔ロ,所述孔ロ配置在第一和第二部件中的另ー個上,以在第一或第二平面中開ロ,從而至少當自行車位于其展開位置時接收所述至少一個位于其突出位置的柱。優(yōu)選地,鉸接系統(tǒng)進一歩包括兩個孔ロ,這兩個孔ロ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平面中的另ー個中開ロ,用于當自行車位于其展開位置和位于其折疊位置時接收至少ー個位于其突出位置的柱的目的,從而以折疊模式和以展開模式將自行車鎖定在其位。優(yōu)選地,第一部件設置有至少ー個孔,所述孔在第一平面中開ロ,并沿基本平行于兩個平面之間的樞轉軸線的軸線延伸。所述孔以滑動方式接收所述至少ー個柱。優(yōu)選地,彈簧設置在孔的內部,并構造為在柱上施加推力,從而使所述柱滑動進入其突出位置。另外,牽引系統(tǒng)構造為拉動柱,從而使所述柱滑動進入其縮回位置。因此,可以理解,當彈簧在靜止位置時,柱位于突出位置并鎖定鉸接系統(tǒng),而當在柱上施加拉カ并當所述柱縮回時,鉸接系統(tǒng)解鎖,從而使得可以從展開位置轉變到折疊位置,或反之亦然。優(yōu)選地,牽引系統(tǒng)包括牽引線纜和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可以致動牽引線纜,以推動柱進入縮回位置。優(yōu)選地,折疊式自行車進一歩包括車座,操作手柄在車座下面偏置。這提供的優(yōu)點是,使得可以對鉸接系統(tǒng)施加作用,同時伴隨地用一只手操縱自行車后部,從而用另ー只手相對于后部折疊或展開車架的前部。在本發(fā)明的折疊式自行車中,第二部件設置有兩個孔ロ,所述兩個孔ロ在第二平面中開ロ,用于接收位于突出位置的立柱。第一孔ロ構造為當自行車位于展開位置時接收柱,而第二孔ロ構造為當自行車位于折疊位置時接收所述柱。因此,自行車既能鎖定在折疊位置又能鎖定在展開位置。在本發(fā)明的折疊式自行車中,第一部件在其第一平面中設置有環(huán)形槽,彈簧設置在所述環(huán)形槽中,所述彈簧具有固定到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端部和固定到第二部件的第二端部。該彈簧構造為引起前部相對于后部自動樞轉,以當至少ー個柱位于縮回位置時使所述柱與至少ー個孔ロ不對齊。這提供的優(yōu)點是,當停止對牽引系統(tǒng)作用時,阻止柱自身重新定位在所述至少ー個孔口中。這使得可以當所述車架初始位于展開位置吋,即當前部配置為與后部在同一平面中時,打破車架的前部與后部之間的對齊。因此,在對牽引系統(tǒng)施加作用之后,使用者可以放開所述牽引系統(tǒng),并通過使用兩手容易地操作車架的后部和前部,而無需為了相對于車架后部傾斜車架前部而例如通過使用膝部來先打破對齊。本發(fā)明的折疊式自行車進一歩包括凸出部,其相對于第二平面向下延伸,該凸出部配置在環(huán)形槽中。該凸出部構造為,當自行車位于展開位置吋,當車架前部配置為與車架后部在同一平面中時,抵接環(huán)形槽的邊緣,以阻止前部沿與所述自行車折疊的折疊方向相反的方向相對于后部樞轉。因此可以確保,自行車只能沿ー個方向折疊。優(yōu)選地,彈簧的第二端部固定到該凸出部。 在本發(fā)明的折疊式自行車中,后部支撐繞后旋轉軸線的后輪,而前部支撐繞前旋轉軸線的前輪。另外,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配置在相對于水平面稍傾斜的平面中,所述傾斜平面構造為便于前部相對于后部朝自行車的折疊位置樞轉,在折疊位置中,后輪和前輪的旋轉軸線對齊。這提供的優(yōu)點是,使得可以推動或拉動自行車進入其折疊位置,在折疊位置中,自行車后輪和前輪以它們的軸線重和的方式配置,并實現(xiàn)與地面或地板的穩(wěn)定接觸。在本發(fā)明的折疊式自行車中,摩擦盤設置在第一平面與第二平面之間,所述摩擦盤固定到至少ー個孔ロ在其中開ロ的平面。摩擦盤設置有與所述平面具有的孔ロー樣多的孔ロ,并且盤中的孔ロ設置為與所述平面中的孔ロ相同,以便當所述至少一個柱位于其突出位置時能使所述柱通過。所述摩擦盤提供的優(yōu)點是,避免第一平面與第二平面之間的直接接觸,從而限制第一平面與第二平面上的磨損。在本發(fā)明的折疊式自行車中,樞轉連接裝置構造為構成管道,所述管道沿樞轉軸線延伸并既穿過第一部件又穿過第二部件,所述管道構造為使線纜在自行車車架前部與后部之間穿過,特別是變速線纜、剎車線纜、以及車燈線纜。
      優(yōu)選地,樞轉連接裝置至少由ー個管狀部段、孔、滾動軸承、以及止擋裝置構成,所述管狀部段設置在第一部件上并相對于第一平面垂直向上延伸,所述孔為了接收管狀部段而垂直于第二平面設置在第二部件中,所述滾動軸承設置在管狀部段與孔之間,所述止擋裝置為了阻止第二部件中的孔相對于第一部件上的管狀部段沿樞轉軸線平移而設置在管狀部段與第二部件之間。根據(jù)本發(fā)明,柱具有圓錐形頭部,并且至少ー個孔ロ包括構造為接收圓錐形頭部的圓錐形孔部段。這提供的優(yōu)點是,特別是當自行車位于展開位置或在使用中時,避免位于后部上的第一部件與前部上的第二部件之間的鉸接系統(tǒng)中的組裝間隙。


      在研讀參照附圖的本發(fā)明的折疊式自行車的ー優(yōu)選設計實施方式的以下說明吋,將清楚本發(fā)明的其他特性和優(yōu)點,其中圖I示出位于使用中的展開位置的折疊式自行車車架;圖2示出位于其存儲折疊位置中的圖I所示的自行車車架;圖3示出設置在自行車車架的前部與后部之間的鉸接系統(tǒng);圖4和圖5是從兩個不同角度觀察的鉸接系統(tǒng)的分解視圖;圖6是從設置在自行車車架后部上的鉸接系統(tǒng)的一部分的上方觀察時的視圖;圖7示出用于操作設置在本發(fā)明自行車上的鉸接系統(tǒng)的手柄。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I示出自行車I并特別示出自行車的車架2。所述車架2具有后部3和前部4,后部3和如部4借助于絞接系統(tǒng)5絞接在一起,絞接系統(tǒng)5構造為允許后部3和如部4繞樞轉軸線Xl相對于彼此樞轉,以能夠使自行車定位在如圖I所示的展開位置,或相反地定位在如圖2所示的折疊位置,在上述展開位置中,前部4設置為與后部3對齊,在上述折疊位直中,如部4向后折置抵 著后部3。圖I和圖2還不出存在后輪6和存在如輪7,后輪6安裝成在車架2的后部3上旋轉移動,前輪7安裝成在組裝到車架2的前部4的前叉8上旋轉移動。如圖3至圖6所示,鉸接系統(tǒng)5包括第一部件5a和第二部件5b,第一部件5a設置有第一平面9并設置在車架2的后部3上,第二部件5b設置有第二平面10并設置在車架2的前部4上。所述第一部件5a和所述第二部件5b連接在一起,以繞樞轉軸線Xl相對于彼此樞轉。如特別在圖3、圖5和圖6中所示,在第一平面9中可見末端開ロ的孔11和槽12。彈簧13接收在所述孔11中。另外,該孔11以滑動方式接收柱14,柱14能沿該孔的縱向軸線X2滑動。從圖中可見,樞轉軸線Xl垂直于第一和第二平面9、10。類似地,縱向軸線X2配置為平行于樞轉軸線XI。但是,可以將軸線X2設置為相對軸線Xl稍傾斜。
      所述柱14能夠在孔11內從突出位置滑動到縮回位置,并且反之亦然。在突出位置中,如圖3所示,柱14從第一平面9突出。相反,在縮回位置中,所述柱14配置為位于第一平面9的下方并位于第一部件5a內部。如圖4所示,第二部件5b設置有兩個孔ロ 15、16,孔ロ 15、16在第二平面10中開ロ,并如圖3所示,構造為接收柱14的頭部14a。當柱14的頭部14a設置在第一孔ロ 15中時,如特別在圖I中所示,車架2的前部4配置為在前面與車架2的后部3對齊。相反,當前部4相對于后部3樞轉吋,并且當前輪7向后折疊抵靠著后輪6時,如圖2所示,柱14的頭部14a設置在第二孔ロ 16中。第一平面9可與前部4的第二平面10直接接觸。但是,為了限制這兩個平面9與10之間的摩擦,將摩擦盤17定位在第一平面9與第二平面10之間。該摩擦盤17被約束繞樞轉軸線Xl相對于第二平面10轉動,以便在車架2的前部4向后折疊抵靠車架2的后部3時與所述第二平面一起樞轉,或相反地,在所述前部展開到前面與車架2的所述后部3對齊時與所述第二平面一起樞轉。為此目的,摩擦盤17還設置有第一孔ロ 18,第一孔ロ 18與在第二平面10中開ロ的第一孔ロ 15對齊,并且所述摩擦盤17還設置有第二孔ロ 19,第二孔ロ 19與在第二平面10中開ロ的第二孔ロ 16對齊,以使柱14的頭部14a能夠通過。在圖3中可見,柱14的頭部14a具有圓錐形狀,并且第一孔ロ 15也具有圓錐形狀。將第二平面10中的第二孔ロ 16也設置為具有該圓錐形狀。這提供的優(yōu)點是,使后部3上的第一部件5a繞樞轉軸線Xl相對于前部4上的第二部件5b適當?shù)劓i定,而在鎖定第一部件5a時無樞轉連接方面發(fā)生松弛的任何風險。彈簧13作用在柱上,以將柱保持在正常位置中,在正常位置中,柱相對于第一表面9突出。因此,當柱14與第二平面10中的第一孔ロ 15或與第二孔ロ 16重合時,所述柱系統(tǒng)地穿入到所述孔ロ 15、16中的ー個或另ー個中,以便使車架2的前部4和后部3在折疊位置中或展開位置中相對于彼此鎖定。通過使柱14縮回到第一平面9的下方而位于第一部件5a內部,使柱的頭部14a從第二部件5b中的第一孔ロ 15或從第二孔ロ 16移離。為此目的,柱14借助于特別在圖I至圖3中示出的牽引線纜20致動。在圖I至圖3中可見,牽引線纜20穿入到車座管21中。如圖7所示,該牽引線纜20優(yōu)選借助于設置在自行車I的車座23下面的操作手柄22致動。槽12具有環(huán)形形狀,并可以接收圖4和圖5中所示的彈簧24。如圖6所示,該彈簧24的第一端部24a緊固到凸出部25,凸出部25設置在第一部件5a中的槽12內。另外,彈簧24的第二端部24b組裝到凸出部26,凸出部26配合在設置在第二平面10中的孔ロ27中,以固定到第二部件5b。如圖4和圖5所示,該凸出部26還穿過設置在摩擦盤17中的孔ロ 28,從而約束所述摩擦盤17繞樞轉軸線Xl相對于第二平面10轉動。另外,當自行車I位于展開位置吋,即當車架2的前部4配置為在前面與所述車架2的后部3對齊時,所述凸出部26構造為如果前部4沿錯誤方向相對于后部3樞轉,即沿與折疊方向相反的方向相對于后部3樞轉,則與圖5所示的環(huán)形槽12的邊緣12a形成抵接。這提供的優(yōu)點是,防止前部4沿與自行車I折疊的折疊方向相反的方向繞樞轉軸線Xl相對于后部3樞轉超出一定界限。當自行車I位于展開位置吋,即,當柱14的頭部14a插在第二平面10中的第一孔ロ 15中時,彈簧24經受拉力。相反,當自行車I位于折疊位置吋,即,當柱14的頭部14a配置在第二平面10中的第二孔ロ 16中時,所述彈簧24經受壓縮力。當在牽引線纜20上施加作用時柱14縮回到第一平面下方時,這提供的優(yōu)點是,由于彈簧24或經受拉力或經受壓縮カ的事實,引起前部4繞樞轉軸線Xl相對于后部3自動樞轉,發(fā)生前部4相對于后部3的所述樞轉,直到彈簧24達到靜止位置為止。這提供的優(yōu)點是,當停止對牽引線纜20作用時,防止柱14的頭部14a自動重新定位在第二平面10中的所述孔ロ 15、16的一個或另 ー個中。因此,使用者致動操作手柄22,從而可以解鎖鉸接系統(tǒng)。當使用者放開操作手柄22時,鉸接系統(tǒng)仍位于解鎖位置,因為柱14的頭部14a相對于第二平面10中的孔ロ 15、16不對齊,并且因為前部4相對于后部3傾斜,從而能夠使使用者以兩只手操作前部4和后部3,以使所述兩個部分相對于彼此樞轉。在圖I和圖2中可見,由于摩擦盤17的存在而彼此間接接觸的第一平面9和第二平面10配置在如下平面中,所述平面相對于水平面朝自行車I的后部和左側稍傾斜,即,樞轉軸線Xl相對豎直軸線朝自行車I的后部和左側稍傾斜。當自行車I位于展開位置吋,并當致動操作手柄22時,這提供的優(yōu)點是,便于前部4朝后自然樞轉,以使前部4壓靠著車架2的后部3。如特別在圖2中所示,該傾斜平面還使得可以將前輪7的旋轉軸線X3配置成與后輪6的旋轉軸線X4對齊。特別參照圖3可見,具有設置在車架2的前部4上的第一部件5a與后部3上的第二部件5b之間的樞轉軸線Xl的樞轉連接裝置29使得可以構成用于使線纜31穿過的管道30,線纜31例如是變速線纜、剎車線纜、車燈線纜、或其他線纜。所述管道30在后部3和前部4中開ロ。該樞轉連接裝置29借助于管狀部段32實現(xiàn),管狀部段32以緊密配合的方式安裝在圖6所不的孔33中,孔33設置在第一部件5a中,如圖3、圖4、和圖5所不,該管狀部段32在第一平面9的上方延伸。如圖3至圖5所示,所述管狀部段32插入到設置在第二部件5b中的孔34中,并安裝為在孔34內直接樞轉。但是,可以使用配置在所述管狀部段32與所述孔3之間的減摩劑或滾動軸承,特別是在考慮到限制這兩個部件之間的磨損時。如圖3所示,還可見,存在夾圈35,其抵靠著第二部件5b的邊緣4a,并以緊密配合的方式安裝在管狀部段32的頂端部32a上。該夾圈35固定上述樞轉連接裝置,并阻止前部4相對后部3滑動。另外,如圖3所示,管狀部分32的該頂端部32a被攻有內螺紋,并且它以螺紋緊固的方式接收設置有頭部36a的螺紋部件36,螺紋部件36構造為抵靠著夾圈35。該螺紋部件壓縮整個組件,以減少任何組裝間隙。這可以阻止第二部件5b沿樞轉軸線Xl相對于第一部件5a滑動,從而可以實施所述樞轉連接裝置29。在不超出本發(fā)明范圍的情況下可以有其他特性。特別地,可以設置蓋子,所述蓋子夾在第二部件5b的頂部4b上,以隱藏鉸接系統(tǒng)5的內部。還可以將實施在車架2的后部4與前部3之間的鉸接系統(tǒng)5的設計顛倒。
      權利要求
      1.一種折疊式自行車(I),包括車架(2),所述車架(2)由支撐繞后旋轉軸線(X4)的后輪(6)的后部(3)、支撐繞前旋轉軸線(X3)的前輪(7)的前部(4)、以及設置在所述后部與所述前部之間以將所述自行車或定位在展開位置或定位在折疊位置的鉸接系統(tǒng)(5)構成,在所述展開位置中,所述前部向前延伸并與所述后部對齊,在所述折疊位置中,所述前部向后折置抵罪著所述后部, 其中,所述鉸接系統(tǒng)(5)包括 第一部件(5a),所述第一部件(5a)設置在所述后部上,并設置有第一平面(9); 第二部件(5b),所述第二部件(5b)設置在所述前部上,并設置有第二平面(10),所述第二平面(10)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抵接所述第一平面; 樞轉連接裝置(29),所述樞轉連接裝置(29)繞樞轉軸線(Xl)設置在所述第一部件(5a)與所述第二部件(5b)之間,所述樞轉軸線(Xl)垂直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平面延伸; 至少一個柱(14); 滑動裝置(11),所述滑動裝置(11)設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部件(5a,5b)中的一個與所述柱之間,以使所述柱或滑動進入突出位置或滑動進入縮回位置,在所述突出位置中,所述柱從所述第一或第二平面(9,10)突出,在所述縮回位置中,所述柱縮回到所述第一或第二部件(5a,5b)內; 致動裝置(13,20,22),用于致動所述至少一個柱,所述致動裝置構造為使所述柱或滑動進入所述突出位置或滑動進入所述縮回位置;以及 至少一個孔口(15,16),所述孔口(15,16)構造為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部件(5a, 5b)中的另一個上,以在所述第一或第二平面中開口,并至少當所述自行車位于其展開位置時接收所述至少一個位于其突出位置的柱,其中,所述第一平面(9)和所述第二平面(10)配置在相對于水平面稍傾斜的平面中,所述傾斜平面構造為便于所述前部(4)相對于所述后部(3)朝所述自行車的折疊位置樞轉,在所述折疊位置中,所述前旋轉軸線和后旋轉軸線(X3,X4)對齊。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折疊式自行車(1),其中,所述第一部件(5a)設置有至少一個孔(11),所述孔(11)在所述第一平面(9)中開口,并沿基本平行于所述樞轉軸線(Xl)的軸線(X2)延伸,所述孔以滑動方式接收所述柱(14)。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折疊式自行車(1),其中,彈簧(13)設置在所述孔(11)內,并構造為在所述柱(14)上施加推力,從而使所述柱滑動進入其突出位置,牽引系統(tǒng)(20,22)構造為拉動所述柱,從而使所述柱滑動進入其縮回位置。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折疊式自行車(I),所述牽引系統(tǒng)包括牽引線纜(30)和操作手柄(22),所述操作手柄(22)能致動所述牽引線纜,以拉動所述柱(14)進入所述縮回位置。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折疊式自行車(1),進一步包括車座(23),所述操作手柄(22)在所述車座下面偏置。
      6.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折疊式自行車(1),其中,所述第二部件(5b)設置有兩個孔口(15,16),所述兩個孔口(15,16)在所述第二平面(10)中開口,用于接收位于所述突出位置的立柱(14),所述第一孔口(15)構造為當所述自行車位于展開位置時接收所述柱,而所述第二孔口(16)構造為當所述自行車位于折疊位置時接收所述柱。
      7.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折疊式自行車(1),其中,所述第一部件(5a)在其第一平面 (9)中設置有環(huán)形槽(12),彈簧(24)設置在所述環(huán)形槽(12)中,所述彈簧(24)具有固定到所述第一部件(5a)的第一端部(24a)和固定到所述第二部件(5b)的第二端部(24b),所述彈簧構造為引起所述前部(4)相對于所述后部(3)自動樞轉,以當至少一個柱(14)位于所述縮回位置時使所述柱與所述至少一個孔口(15,16)不對齊。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折疊式自行車(1),進一步包括凸出部(26),所述凸出部 (26)相對于所述第二平面(10)向下延伸并配置在所述環(huán)形槽(12)中,所述凸出部構造為抵接所述環(huán)形槽的邊緣(12a),以阻止所述前部(4)沿與所述自行車(I)折疊的折疊方向相反的方向相對于所述后部(3)樞轉。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折疊式自行車(1),所述彈簧(24)的第二端部(24b)固定到所述凸出部。
      10.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折疊式自行車(1),摩擦盤(17)設置在所述第一平面(9) 與所述第二平面(10)之間,所述摩擦盤固定到所述至少一個孔口(15,16)在其中開口的平面,所述摩擦盤設置有與所述平面具有的孔口一樣多的孔口(18,19),并且在所述盤中的孔口設置為與在所述平面中的孔口相同,以便當至少一個柱(14)位于其突出位置時能使所述柱通過。
      11.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折疊式自行車(I),其中,所述樞轉連接裝置(29)構造為構成管道(30),所述管道(30)沿所述樞轉軸線(Xl)延伸并既穿過所述第一部件(5a)又穿過所述第二部件(5b),所述管道構造為使線纜(31)穿過。
      12.根據(jù)權利要求11所述的折疊式自行車(I),其中,所述樞轉連接裝置(29)至少由一個管狀部段(32)、孔(34)、以及止擋裝置(35,36)構成,所述管狀部段(32)設置在所述第一部件(5a)上并相對于所述第一平面(9)垂直向上延伸,所述孔(34)為了接收所述管狀部段(32)而垂直于所述第二平面(10)設置在所述第二部件(5b)中,所述止擋裝置(35, 36)為了阻止所述孔(34)相對于所述管狀部段(32)沿所述樞轉軸線(Xl)平移而設置在所述管狀部段(32)與所述第二部件(5b)之間。
      13.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折疊式自行車(1),其中,所述柱(14)具有圓錐形頭部 (14a),并且所述至少一個孔口(15,16)包括構造為接收所述圓錐形頭部的圓錐形孔部段。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折疊式自行車(1),包括車架(2),車架由支撐繞后旋轉軸線(X4)的后輪(6)的后部(3)、支撐繞前旋轉軸線(X3)的前輪(7)的前部(4)、及設置為展開或折疊自行車的鉸接系統(tǒng)(5)構成。鉸接系統(tǒng)包括設置在后部(3)上并設置有第一平面(9)的第一部件(5a)和設置在前部(4)上并設置有第二平面(10)的第二部件(5b)。在第一和第二部件(5a,5b)內設置致動機構,用于致動使所述部件相對于彼此鎖定或解鎖的柱。本發(fā)明特別涉及配置在相對于水平面稍傾斜的平面中的第一平面(9)和第二平面(10),所述傾斜平面構造為便于前部(4)相對于后部(3)朝自行車的前、后旋轉軸線(X3,X4)對齊的折疊位置樞轉。
      文檔編號B62K15/00GK102616317SQ20111044121
      公開日2012年8月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12月31日
      發(fā)明者托尼·馬雷, 本杰明·普萊, 法比恩·弗羅利舍, 皮埃爾·路易斯·巴塞蒂 申請人:戴卡特隆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