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三輪車離合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三輪車離合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的兒童三輪車,包括車身、與車身相連接的推桿、連接在推桿上的推把,車身包括下部安裝有前車輪和后車輪的車身支架、連接于車身支架上的座位、連接與車身支架上并位于座位前方的車把手。三輪車的前輪由兒童自己踏動踏腳以驅動前輪轉動, 進而帶動整車前進或后退,大人可以通過推桿和推把推動三輪車前進,在不需要三輪車移動時,如果路面不平,三輪車可能會自己移動,因此需要一種三輪車離合裝置,以避免上述情況的發(fā)生。
發(fā)明內容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三輪車離合裝置。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三輪車離合裝置,它包括固定安裝在三輪車的車身支架上的軸套、轉動連接于軸套上且兩端安裝有腳蹬的曲軸、依次按離軸套由遠及近的方式設置于曲軸上的輪轂、離合蓋、離合手柄,輪轂可繞曲軸轉動地連接在曲軸上,離合蓋可沿曲軸軸向移動地連接于曲軸上,離合手柄可繞曲軸轉動并可沿曲軸軸向移動地連接在曲軸上,離合手柄與離合蓋相抵,輪轂上具有第一卡接部,離合蓋上具有與第一卡接部可脫離地卡接的第二卡接部,離合手柄具有與軸套相對的導向斜面,軸套上具有與導向斜面相抵的導向柱,當導向柱位于導向斜面的一端時,第二卡接部與第一卡接部相脫離,當導向柱位于導向斜面的另一端時,第二卡接部與第一卡接部相卡接。進一步地,輪轂和離合蓋之間設置有對離合蓋施加力使第二卡接部脫離第一卡接部的壓簧。更進一步地,壓簧對離合蓋施加沿曲軸軸向并背離輪轂的力。進一步地,離合蓋位于輪轂與離合手柄之間,離合手柄位于軸套與離合蓋之間。更進一步地,第一卡接部為開設在輪轂上的插孔,第二卡接部為設置在離合蓋上的與插孔相配合的插銷。進一步地,離合手柄上具有繞曲軸軸心線設置的弧形導向槽,導向斜面為該導向槽的底面,導向柱的一端可移動地位于導向槽內并與導向斜面相抵。更進一步地,軸套連接于前叉上,該前叉連接于三輪車的車身支架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三輪車離合裝置,當旋轉離合手柄時,離合手柄會在導向斜面與導向柱的作用下產生軸向推力把離合蓋強行推向輪轂,使第二卡接部與第一卡接部相卡接。輪轂裝配在曲軸上且僅與其存在轉動關系,而離合蓋則僅與曲軸存在軸向滑動關系,當離合蓋與輪轂配合時,從而實現輪轂與曲軸的固定關系,從而離合裝置實現合的功能。反向旋轉離合手柄從而實現離的功能。
附圖I為本實用新型三輪車離合裝置的主視圖;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三輪車離合裝置的右視圖;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三輪車離合裝置的分解結構示意圖;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三輪車離合裝置在離的狀態(tài)時的A-A面剖視圖;附圖5為本實用新型三輪車離合裝置在合的狀態(tài)時的A-A面剖視圖。圖中標號為I、前叉;2、輪胎;3、輪轂;31、第一卡接部;4、離合蓋;41、第二卡接部;5、軸套;51、導向柱;6、離合手柄;61、導向槽;7、壓簧;8、腳瞪;9、曲軸。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從附圖I至附圖5的結構示意圖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三輪車離合裝置,它包括固定安裝在三輪車的車身支架上的軸套5、轉動連接于軸套5上且兩端安裝有腳蹬8的曲軸9、依次按離軸套5由遠及近的方式設置于曲軸9上的輪轂3、離合蓋4、離合手柄6,輪轂3可繞曲軸9轉動地連接在曲軸9上,離合蓋4可沿曲軸9軸向移動地連接于曲軸9上,離合手柄6可繞曲軸9轉動并可沿曲軸9軸向移動地連接在曲軸9上,離合手柄6與離合蓋4相抵,輪轂3上具有第一卡接部31,離合蓋4上具有與第一卡接部31可脫離地卡接的第二卡接部41,離合手柄6具有與軸套5相對的導向斜面,軸套5上具有與導向斜面相抵的導向柱51,當導向柱51位于導向斜面的一端時,第二卡接部41與第—^接部31相脫離,當導向柱51位于導向斜面的另一端時,第二卡接部41與第一卡接部31相卡接。軸套5連接于前叉I上,該前叉I連接于三輪車的車身支架上。輪轂3上安裝有輪胎2。輪轂3上具有第一卡接部31 ;離合蓋4上具有與第一卡接部31可脫離地卡接的第二卡接部41。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卡接部31為開設在輪轂3上的插孔,第二卡接部41為設置在離合蓋4上的與插孔相配合的插銷。輪轂3和離合蓋4之間設置有對離合蓋4施加沿曲軸9軸向并背離輪轂3的力的壓簧7,使第二卡接部41具有脫離第一^^接部31的趨勢。離合手柄6具有繞曲軸9軸心線設置的弧形導向槽61,該導向槽61的底面為斜面,即導向斜面,該導向斜面從其自身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漸遠離輪轂3 ;軸套5上具有導向柱51,導向柱51的一端可移動地位于導向槽61內,并與導向斜面相抵。當導向柱51與導向斜面的一端相抵時,插銷與插孔相脫離,此時離合裝置處于離的狀態(tài);當轉動離合手柄6,導向柱51沿導向斜面滑動,在導向柱51和導向斜面的作用下離合手柄6向輪轂3移動,并產生軸向推力將離合蓋4推向輪轂3,當導向柱51沿導向斜面滑動至與導向斜面的另一端相抵時,插銷插入插孔,從而將輪轂3與曲軸9相固定,離合裝置實現合的功能。反向轉動離合手柄6,在壓簧7的推動下,開合蓋4向遠離輪轂3移動,插銷脫離插孔,離合裝置實現離的功能。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 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三輪車離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固定安裝在三輪車的車身支架上的軸套(5)、轉動連接于所述軸套(5)上且兩端安裝有腳蹬(8)的曲軸(9)、依次按離軸套(5)由遠及近的方式設置于曲軸(9)上的輪轂(3)、離合蓋(4)、離合手柄(6),所述輪轂(3)可繞曲軸(9)轉動地連接在所述曲軸(9)上,所述離合蓋(4)可沿所述曲軸(9)軸向移動地連接于曲軸(9)上,所述離合手柄(6)可繞曲軸(9)轉動并可沿所述曲軸(9)軸向移動地連接在所述曲軸(9)上,所述離合手柄(6)與離合蓋(4)相抵,所述的輪轂(3)上具有第一卡接部(31),所述的離合蓋(4)上具有與所述第一卡接部(31)可脫離地卡接的第二卡接部(41 ),所述的離合手柄(6)具有與軸套(5)相對的導向斜面,所述的軸套(5)上具有與所述導向斜面相抵的導向柱(51),當所述導向柱(51)位于導向斜面的一端時,所述第二卡接部(41)與第一卡接部(31)相脫離,當所述導向柱(51)位于導向斜面的另一端時,所述第二卡接部(41)與第—^接部(31)相卡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三輪車離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輪轂(3)和離合蓋(4)之間設置有對離合蓋(4)施加力使第二卡接部(41)脫離第一^^接部(31)的壓簧(7)。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三輪車離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壓簧(7)對離合蓋(4)施加沿曲軸(9)軸向并背離輪轂(3)的力。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三輪車離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離合蓋(4)位于輪轂(3)與離合手柄(6)之間,所述的離合手柄(6)位于軸套(5)與離合蓋(4)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三輪車離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卡接部(31)為開設在所述輪轂(3)上的插孔,所述的第二卡接部(41)為設置在所述離合蓋(4)上的與所述插孔相配合的插銷。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三輪車離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離合手柄(6)上具有繞曲軸(9)軸心線設置的弧形導向槽(61),所述導向斜面為該導向槽(61)的底面,所述的導向柱(51)的一端可移動地位于導向槽(61)內并與導向斜面相抵。
7.根據權利要求I述的三輪車離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軸套(5)連接于前叉(I)上,該前叉(I)連接于三輪車的車身支架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三輪車離合裝置,它包括固定安裝在三輪車的車身支架上的軸套、轉動連接于軸套上且兩端安裝有腳蹬的曲軸、依次按離軸套由遠及近的方式設置于曲軸上的輪轂、離合蓋、離合手柄,輪轂可繞曲軸轉動地連接在曲軸上,離合蓋可沿曲軸軸向移動地連接于曲軸上,離合手柄可繞曲軸轉動并可沿曲軸軸向移動地連接在曲軸上,離合手柄與離合蓋相抵,輪轂上具有第一卡接部,離合蓋上具有與第一卡接部可脫離地卡接的第二卡接部,離合手柄具有與軸套相對的導向斜面,軸套上具有與導向斜面相抵的導向柱,當導向柱位于導向斜面的一端時,第二卡接部與第一卡接部相脫離,當導向柱位于導向斜面的另一端時,第二卡接部與第一卡接部相卡接。
文檔編號B62M23/00GK202754099SQ201220352800
公開日2013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7月20日
發(fā)明者崔恒龍, 曹峰 申請人:好孩子兒童用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