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fā)明涉及設有收納箱的摩托車的改良。
【背景技術】
[0002]在座席的下方設有收納箱的摩托車為人們所公知(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的圖1、圖3、圖5)。
[0003]如專利文獻I的圖1、圖3、以及圖5所示,踏板型車輛⑴(帶括號的數(shù)字表示專利文獻I記載的符號,以下皆相同)包括物品收納室(34)和側收納室(35L、35R),所述物品收納室(34)在落座座席(28)的下方,支持在車體框架(2),所述側收納室(35L、35R)在該物品收納室(34)的車寬度方向外方,朝車體框架(2)的外方膨出,且在車體框架(2)下方朝內方延伸。
[0004]在專利文獻I的技術中,側收納室(35L、35R)由合成樹脂制的后車體(27)形成。為了確保位于落座座席(28)下方的物品收納室(34)的收納空間更大,在側收納室(35L、35R)部分,車寬度變大,引起大型化。
[0005]期望設有一方面抑制車寬度大型化一方面能增大物品收納空間的收納箱的摩托車。
[0006]【專利文獻I】日本特開2001-287678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0007]本發(fā)明是鑒于上述情況而提出來的,其課題在于,提供設有一方面抑制車寬度大型化一方面能增大物品收納空間的收納箱的摩托車。
[0008]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fā)明技術方案I涉及的發(fā)明為一種摩托車,包括:
[0009]左右一對后框架;
[0010]收納箱,支持在該左右一對后框架,收納物品;
[0011]座席,設在該收納箱的上方,駕駛者或同乘者落座;以及
[0012]后側車身罩,在該座席的下方,覆蓋車體的側方;
[0013]上述摩托車的特征在于:
[0014]收納箱包括設在左右一對后框架之間的第一物品收納部,以及從該第一物品收納部向后框架的車寬度方向外側膨出那樣設置、與第一物品收納部連通的第二物品收納部;
[0015]第一物品收納部及第二物品收納部的上面由第一部件形成;
[0016]第二物品收納部的側面及底面由第二部件形成;
[0017]該第二部件設有在后框架的外側方垂下的垂下部;
[0018]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在高度方向上下嵌合。
[0019]技術方案2涉及的發(fā)明的特征在于:
[0020]第二物品收納部的底面的至少一部分與后框架抵接。
[0021]技術方案3涉及的發(fā)明的特征在于:
[0022]第二物品收納部的側面沿著后側車體罩配置。
[0023]技術方案4涉及的發(fā)明的特征在于:
[0024]在車輛俯視圖中,收納箱設有載置座席的環(huán)狀的密封面;
[0025]第二物品收納部的底面的至少一部分朝密封面的內側延伸。
[0026]技術方案5涉及的發(fā)明的特征在于:
[0027]在收納箱,設有座席鎖定電纜導向部,對與座席鎖定機構連接的座席鎖定電纜進行導向。
[0028]技術方案6涉及的發(fā)明的特征在于:
[0029]在第二物品收納部設有從第二部件朝上方延伸的鉤部。
[0030]技術方案7涉及的發(fā)明的特征在于:
[0031]安裝在后框架、同乘者能擱腳的后踏腳部與第二物品收納部相比,配置在車輛前方。
[0032]下面說明本發(fā)明的效果:
[0033]在技術方案I涉及的發(fā)明中,收納箱包括設在左右一對后框架之間的第一物品收納部,以及從該第一物品收納部向后框架的車寬度方向外側膨出那樣設置的第二物品收納部。并且,第一物品收納部及第二物品收納部的上面由第一部件形成,第二物品收納部的側面及底面由第二部件形成,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上下嵌合構成收納箱。即,通過上下分割為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形成第二物品收納部。再有,在第二部件,在后框架的車寬度方向外側,設有向后框架的下方垂下的垂下部。
[0034]通過組合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這樣二個部件構成,且在第二部件設有垂下部,能有效利用后框架的車寬度方向外側的空間作為收納空間。
[0035]在技術方案2涉及的發(fā)明中,第二物品收納部的底面的至少一部分與后框架抵接。即,用后框架支持第二物品收納部的底部的一部分,因此,能在第二物品收納部搭載重物。其結果,物品載置性得到提高。
[0036]在技術方案3涉及的發(fā)明中,第二物品收納部的側面沿著后側車體罩配置。由此,能將第二物品收納部盡可能地靠近后側車體罩配置。結果,不會使得車體在車寬度方向大型化,能增大收納空間。
[0037]在技術方案4涉及的發(fā)明中,構成第二物品收納部的底面的第二部件延伸直到密封面的內側。即,第二部件安裝為咬入到構成第一物品收納部的第一部件。因此,與僅僅從第一部件側方安裝第二部件這樣的結構相比,能提高第二部件的剛性。若第二部件剛性提高,則能在第二物品收納部搭載重物。結果,物品載置性進一步得到提高。
[0038]在技術方案5涉及的發(fā)明中,對座席鎖定電纜進行導向的座席鎖定電纜導向部配置在第二物品收納部的上面。即,座席鎖定電纜導向部配置在第二物品收納部的上面和后側車身罩之間,因此,能有效利用第二物品收納部的上面和后側車身罩之間的空間。
[0039]在技術方案6涉及的發(fā)明中,第二物品收納部的上面由第一部件形成,第二物品收納部的側面及底面由第二部件形成,在該第二部件設有朝上方延伸的鉤部。即,在上下分割的第二物品收納部設有爪部。能在該鉤部固定收納在第二物品收納部的物品。結果,能提尚物品載置性。
[0040]在技術方案7涉及的發(fā)明中,后踏腳部與第二物品收納部相比,配置在車輛前方。即,第二物品收納部配置在不會與同乘者的腳干涉的位置,因此,不會損害同乘者的乘坐性,能增大第二物品收納部。結果,不會使得車寬度方向大型化,能增大收納空間。
【附圖說明】
[0041]圖1是本發(fā)明涉及的摩托車的左側面圖。
[0042]圖2是說明擋風罩支持部的結構的左側面圖。
[0043]圖3是圖1的箭頭3向視圖。
[0044]圖4是圖3的4-4線截面圖。
[0045]圖5是圖3的5-5線截面圖。
[0046]圖6(a)?(C)是擋風罩位于滑動上限位置時的作用說明圖。
[0047]圖7(a)?(C)是擋風罩位于滑動下限位置時的作用說明圖。
[0048]圖8(a)?(b)是說明擋風罩高度能調整的作用說明圖。
[0049]圖9是說明遮陽板開口的車輛前部的立體圖。
[0050]圖10是圖1的箭頭10向視圖。
[0051]圖11(a)?(b)是變形例涉及的擋風罩支持機構及作用說明圖。
[0052]圖12是圖1的箭頭12向視圖。
[0053]圖13是油箱蓋及周邊部的立體圖。
[0054]圖14是從圖12卸下油箱蓋及座席的圖。
[0055]圖15是圖12的15-15線截面圖。
[0056]圖16是圖12的16-16線截面圖。
[0057]圖17是圖15的17-17線截面圖。
[0058]圖18是圖15的18-18線截面圖。
[0059]圖19是供油盤的車輛平面圖。
[0060]圖20是供油盤的車輛左側面圖。
[0061]圖21是本發(fā)明涉及的摩托車后部的左側面圖。
[0062]圖22是圖21的22-22線截面圖。
[0063]圖23是圖22的23部放大圖。
[0064]圖24是圖21的24-24線截面圖。
[0065]圖25是圖24的25部放大圖。
[0066]圖26是收納箱的分解立體圖。
[0067]圖27是說明擋泥用的肋的收納箱的側部截面圖。
[0068]圖28是分離板能裝卸的收納箱的平面圖。
[0069]圖中符號意義如下:
[0070]10 一摩托車
[0071]15 一座席
[0072]21 一前管
[0073]23L、23R—左右后框架
[0074]48L、48R —左右后踏腳部
[0075]50L、50R —后側車身罩
[0076]140 一座席鎖定機構
[0077]142 一收納箱
[0078]146 —座席鎖定電纜
[0079]147 —座席鎖定電纜導向部
[0080]148 一鉤部
[0081]151 一第一物品收納部
[0082]152 一第二物品收納部
[0083]153 一第二物品收納部的側面
[0084]154 一第二物品收納部的底面
[0085]155 一第二物品收納部的上面(頂面)
[0086]161 —第一部件
[0087]162 —第二部件
[0088]164 一密封面
[0089]171 一垂下部
【具體實施方式】
[0090]下面,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形態(tài)。在附圖及實施例中,“上”、“下”、“前”、“后”、“左”、“右”分別表示從乘摩托車的駕駛者所看到的方向。
[0091][實施例]
[0092]參照【附圖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例。
[0093]如圖1所示,摩托車10包括車體框架11,轉向自如地支持在該車體框架11的前部、包含前輪13的前輪轉向部12,支持在車體框架11、乘員乘坐的座席15,在該座席15的下方位置、設在車體框架11的樞軸17,從該樞軸17向車輛后方延伸、兼為搖臂的作為動力源的動力單元18,安裝在該動力單元18的后端部的后輪14,以及架設在動力單元18的后端和車體框架11之間的減震單元16,為駕駛者跨騎在座席15的前部乘車、同乘者跨越座席15的后部乘車的鞍騎型車輛。
[0094]車體框架11包括前管21,從該前管21朝車輛后方延伸的主框架部22,以及連結支持在該主框架部22的后端、朝車輛斜后上方延伸的后框架23。主框架部22由朝車輛斜后下方延伸的斜下部26、從該斜下部26朝車輛后方水平延伸的水平部27、以及從該水平部27的后端朝車輛斜后上方延伸的斜上部28構成。在斜下部26和水平部27之間,架設從斜下部26朝車輛后方延伸后、朝車輛斜后下方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