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手動捆綁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199511閱讀:34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手動捆綁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在用捆綁帶捆綁電線束或者給植物苗木綁扎支棍等工作中,使用捆綁帶捆綁各種被捆綁物用的手動捆綁裝置。
      例如,在電氣安裝工作中進行布線處理時,要用捆綁帶捆綁電線束。過去,進行這種捆綁作業(yè)時,采用如美國專利US3,946,769所公開的那種自動捆綁裝置。下面對這種現(xiàn)有的自動捆綁裝置作簡要的說明。
      捆綁帶從帶盤排出,經(jīng)滑槽供給工具。在工具中,通過第一和第二引導部件的配合,使上述的捆綁帶的帶部繞電線束彎成圈形,再用擋塊限制捆綁帶的頭部的位置。在這種狀態(tài)下,用驅(qū)動手段驅(qū)動第一引導部件,縮小由第一和第二引導部件形成的容納被捆綁物用的空間,由此縮小捆綁帶的圈,利用卡爪的彈性變形使帶部前端穿過頭部的孔。用拉緊手段拉動該帶部的突出部,繼續(xù)利用卡爪的彈性變形使帶部穿過頭部的孔,再將圈形縮小,勒緊電線束。然后,用切斷手段把從帶部的頭部突出的部分切斷,用拉緊手段把切除的部分向外排出,再用驅(qū)動手段使第一引導部件復歸原位。
      但是,在上述現(xiàn)有的自動捆綁裝置中,為了利用滑槽將捆綁帶從帶盤供給工具,采用了壓縮空氣,并且采用氣缸裝置和電動機作為驅(qū)動手段、拉緊手段、切斷手段等的驅(qū)動源。為此,必須有壓縮空氣供給源、電源等附屬設備,從而在使用場所方面受到制約,存在著不能廣泛應用等問題。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通過手動操作捆綁電線束等被捆綁物,能不受使用場所的制約,從而能獲得廣泛應用的手動捆綁裝置。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手動捆綁裝置具有手動輸送手段,第一和第二引導部件、和手動驅(qū)動手段。手動輸送手段通過手動操作輸送捆綁帶;第一和第二引導部件能使容納被捆綁物的空間開、關和縮小地裝設著,能引導由上述輸送手段運送來的捆綁帶的有止動部分的帶條,使其繞被捆綁物彎曲,并利用卡爪的彈性變形,使該帶條穿過捆綁帶頭部的孔;手動驅(qū)動手段靠手動操作驅(qū)動第一和第二引部件中的至少一方,使上述空間得以開關和縮小。
      采用本發(fā)明,通過手動操作捆綁帶的手動輸送手段,通過手動操作使第一、第二引導部件張開,閉合的手動驅(qū)動手段,就能使捆綁帶繞被捆綁物彎曲,并使這捆綁帶穿過其頭部的孔,使帶部的止動部在頭部的卡爪處止動。由于不需要上述現(xiàn)有技術中那樣的壓縮空氣供源,電源等附屬設備,因此,不受使用場所的限制,能夠得到廣泛的應用。


      圖1至圖14表示本發(fā)明的手動捆綁裝置的第一實施例。圖1是正視圖;圖2是背視圖;圖3是平面圖;圖4是把正面一側的機殼卸掉后的局部剖視圖;圖5是把背面一側的機殼卸掉后的背視圖;圖6是沿圖5的A-A箭頭方向的剖面圖;圖7是沿圖5的B-B箭頭方向的剖面圖;圖8是與圖7一樣的剖面圖,但是在比圖7剖面稍往下方的中間部位剖切的;圖9是相當于沿圖4的C-C箭頭方向作出的剖面圖;圖10是相當于沿圖4的D-D箭頭方向作出的剖面圖;圖11是相當于沿圖4的E-E箭頭方向作出的剖面圖;圖12是捆綁帶的壓緊手段和第一引導部件的壓緊手段的局部平面圖;圖13是其正視圖;圖14是限制捆綁帶后退手段的放大的剖面圖;圖15是表示本發(fā)明的手動捆綁裝置的第二實例,把正面一側機殼卸掉后的局部視圖;圖16是表示本發(fā)明的手動捆綁裝置的第三實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正視圖;圖17至21表示在本發(fā)明中所采用的捆綁帶,圖17為局部平面圖;圖18是將其主要部分放大的視圖;圖19是沿圖18的F-F箭頭方向作出的剖面圖;圖20是沿圖18的G-G箭頭方向作出的剖面圖;圖21是表示將連續(xù)的捆綁帶切斷,把電線捆綁起來的狀態(tài)的示意圖。
      下面參照著附圖來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例。
      首先,說明本發(fā)明中所用的捆綁帶的一個實施例。
      如圖17至圖20所示,捆綁帶1由高分子材料制成,頭部3設置在帶部2的基部上。帶部2做成細長的帶狀,在兩個扁平的側面上,沿長度方向排列著多個第一止動部4和第二止動部5,帶部2的前端6做成薄片形,并且越往前寬度漸漸縮小。頭部3做成四方框形,其內(nèi)側有供帶部2穿過的孔7。頭部3上的連接帶部2的一側和與該側相對的那一側上的兩個相對壁8和9比另一對相壁10和11低,在相對壁8和9上的孔7的出口側外端,沿帶部穿過的方向,突出地設置第一卡爪12和第二卡爪13。各卡爪12和13做成有撓性,能夠偏離將它們夾在中間的相對壁10和11,而其內(nèi)側的形狀則與第一和第二止動部4和5的外形相對應,其頂端的卡止部14做成使孔7逐漸縮小。將第一和第二卡爪12和13夾在中間的相對壁10和11設計成高出第一和第二卡爪12和13。第一和第二卡爪12和13的卡止部14的頂端間的間隙設計成比帶部2的止動部4、5之間的薄片部的厚度小。在相對壁8、9之間的孔7的入口側做成倒角,以便把帶部2插入。
      把多個具有上述結構的捆綁帶1通過結合部15,將在前的捆綁帶的頭部3與在后的捆綁帶的帶部2的前端6結合在一起,沿縱向前后連接起來。也就是說,在頭部3的壁體9的背面與帶部2相對的一側上,設置著與壁9成一體的寬度比前端部6窄的板狀結合片16,在結合片16的端部設置著圓板形部分,并設有向側方突出的部分17。該結合片16做成表里兩側,從中心線到長度方向的兩側邊緣逐漸變簿,橫截面呈菱形。先制成有上面那種結合片16的1號捆綁帶1,然后在后續(xù)的有結合片16的2號捆綁帶1成形時,將1號捆綁帶1的結合片16的端部插入2號捆綁帶1的前端部6后形成。這時,2號捆綁帶1的前端部6到達1號捆綁帶1的結合片16的側向突起部17的里邊一側,即到達頭部3所在的那側,并且在確實不能朝相互離開的方向退出的狀態(tài)下連成一體,同時,2號捆綁帶1的前端部6從相當于帶部2的兩個扁平的側面的方向夾住1號捆綁帶1的結合片16,使它們在即使縱向彎曲時也不會脫離的狀態(tài)下結合成一體。然后,象上面所述那樣,將多個捆綁帶1沿縱向順次連接起來。
      由多個捆綁帶1縱向連接而成的連續(xù)的捆綁帶,在其連續(xù)的縱方向上可以卷繞。這時,由于前后捆綁帶1的結合部15是如上所述的是在不能往相互分離的方向退出,并且彎曲時也不會脫開的狀態(tài)下成為一體,因此能可靠地保持連續(xù)狀態(tài)。而且,由于能夠從后面,沿著下面所述的手動捆綁裝置內(nèi)部的輸送方向順序地供應捆綁帶1,并且不發(fā)生橫向突出,即使捆綁帶1卷繞多圈不會妨礙操作,因此可以增加捆綁帶1的卷繞圈數(shù),提高捆綁作業(yè)的效率。另外,由于捆綁帶1縱向卷繞,沒有自由端,不必擔心相互糾纏,可以順利地解開,因此能夠可靠地供給。在手動捆綁裝置中,在用所供給的捆綁帶1進行捆綁作業(yè)的同時,要順序地逐個切斷結合部15,由于如上所述地使捆綁帶1縱向連續(xù),因此結合部15可以做得較短,能減少材料的浪費。
      用切斷后的捆綁帶1捆綁電線時,如圖21所示,通過在多根成束的電線18的外周,拉動前端部6,使其從帶部2的前端部6一側開始穿過頭部3的孔7,利用第一和第二卡爪12和13的彈性變形,使卡爪12、13通過第一和第二止動部4和5,這樣將電線束18勒緊后,通過釋放對帶部的拉力,便能使第一和第二止動部4和5卡在第一和第二卡爪12和13上而不能退回。使電線18處于被勒緊的狀態(tài),從而完成電線束18的捆綁。這時,由于第一和第二卡瓜12和13的卡止部14的頂端間的間距設計成比帶部2的止動部4、5之間的簿片部的厚度小,因此,借助于第一和第二卡爪12和13的反彈作用,能使卡止部14吃入那樣地壓在上述簿片部上,可靠地阻擋第一和第二止動部4和5,使其不能退回。捆綁后,最好把帶部2上突出于第一和第二卡爪12和13的前邊突出部分在適當?shù)奈恢蒙锨袛?。由于如上所述,把第一和第二卡?2和13夾在中間的相對壁10和11設計成高出第一和第二卡爪12和13,因此在以壁10和11為基準,用手動捆綁裝置進行捆綁時,第一和第二卡爪12和13可以自由活動,而且可以防止用手動捆綁裝置切斷帶部2的前方突出部時損傷第一和第二卡爪12和13。
      上述捆綁帶1,由于第一和第二卡爪12和13與在頭部3的相對壁8和9上所形成的孔7的出口側外端,沿帶2穿過的方向(圖中的上方)成一體地突出設置的,因此能把卡爪12、13做成較厚、提高它的強度。正因為如此,即使在第一和第二止動部4和5通過,并且在捆綁后對電線18的捆綁部施加分離力,也不會損壞第一和第二卡爪12、13,所以能提高捆綁的可靠性。另外,由于如上所述,第一和第二卡爪12和13與頭部3的相對壁8和9外端成一體地突出設置,因此能使頭部3的外形比在卡爪向頭部內(nèi)側突起的情況下要小,從而易于容納在狹小的空間內(nèi),進而達到簡化結構的目的,并能簡化注射成形的金屬模具,降低成本。即使上述構造的成形性不好,也可以采用聚乙烯,聚丙烯等低成本的材料,若采用加有玻璃纖維的樹脂等高強度材料,則可實現(xiàn)小型化。
      捆綁帶1用于農(nóng)業(yè)領域時,可以用例如生物降解塑料、光分解塑料制成。
      下面說明本發(fā)明的手動捆綁裝置的第一個實施例。
      如圖1至圖11所示,機架21的上部兩側用螺釘24安裝著機殼22和23,機架21、機殼22、23的下部中央形成把手部25。在機架21的上部,沿前后方向形成用于輸送捆綁帶1的通道26。
      如圖1至圖8所示,機殼22、23的后端安裝著可更換的帶盤27,帶盤27與輸送通道26連通,由本體28和蓋體29構成。本體28的內(nèi)側中央設有與其成為一體的筒狀卷芯30,蓋體29的內(nèi)側中央設有與其成一體的環(huán)狀突起部31。蓋體29的突起部31被壓入本體28的卷芯30內(nèi)側,借助于配合部32保持成一體,并可通過配合部32的相互脫離而從本體28上卸下。在把蓋體29卸下的狀態(tài)下,將卷繞多圈的捆綁帶1的卷筒裝配到本體28的卷芯30上,再將蓋體按上述方式安裝到本體28上。由于將帶盤27如上所述地安裝在機殼22、23的后端,因此,帶盤27內(nèi)的捆綁帶1能沿著輸送通道26順序輸出。
      帶盤27內(nèi)的捆綁帶1由手動輸送手段沿輸送通道26向前方輸送,使該手動輸送手段的壓緊手段和使下述的第一引導部件76的壓緊手段移動的手段是兼用的。如圖1、圖4、圖6、圖9、圖10、圖12和圖13所示,在輸送通道26的下側、在機架21和機殼22上形成了與輸送通道26平行地對置的引導槽33、34。引導槽33與在滑塊35的內(nèi)端面上形成的突起部36相配合,引導槽34與在滑塊35中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形成的槽37相配合,操作部38突出于機殼22之外。因此,滑塊35能在引導槽33、34的引導下,沿著輸送通道26移動。壓緊軸39和連接板40的基部被固定在滑塊35的位于機殼22內(nèi)的部分上,壓緊頭41被固定在壓緊軸39和連接板40的前端,壓緊軸39的中部與可動塊42滑動配合。在壓緊頭41和可動塊42的一側形成與引導槽33配合,并且移動時被引導的突起部43、44。臂45的基部固定在可動塊42的側面上。臂45在機殼22內(nèi)向上方突起。在其水平的上表面46上,通過軸48可轉動地支撐著壓緊板47。壓緊板47在卷簧49的作用下靠向圖12中的順時針方向,通過擋塊50與其上表面端邊配合而不能轉動。當壓緊板47處于轉動受限制的狀態(tài)時,壓緊部51從機架21上形成的槽52插入輸送通道26內(nèi)(參見圖10)。壓緊板47可以克服卷簧49的彈性,沿著圖12中的逆時針方向轉動,由該逆時針方向的轉動,壓緊部51便能從槽52向輸送通道26的外部突出。壓緊軸39外周的壓縮彈簧53裝在滑塊35與可動塊42之間,由壓縮彈簧53的彈性,可動塊42、臂45及壓緊板47被壓向前面的壓緊頭41側面?;瑝K35等的壓緊手段,借助于由彈簧的作用力而動作的向前移動手段,能后退地向前移動。例如,卷筒54由軸55可轉動地支承在機架21和機殼22的前部,恒定負荷彈簧56的基端與卷筒54的卷芯相連接,并卷繞在卷芯上,恒定負荷彈簧56的頂端被拉出,并固定在滑塊35的下表面上。恒定負荷彈簧56在寬度方向上彎曲,由其拉力所產(chǎn)生的負荷被施加在該滑塊35等向前移動的方向上。在恒定負荷彈簧56上與滑塊35固定連接的一側形成幅度較寬的部分56a(見圖7),同一寬度的部分上有各自的恒定負荷。可以使滑塊35等克服恒定負荷彈簧56的彈性向后退。由圖4、圖9可以看出,鎖桿57的中部通過軸57a,可以上下擺動地支承在機架21的后部。卷簧58使鎖桿57的前端的鎖止部向下轉動,設在機架21上的擋塊59則限制鎖桿57基部的轉動。當鎖桿57的前端被壓在滑塊35后端的上部時,鎖桿57能克服卷簧58的彈性而轉動,當滑塊35通過前端的鎖止部時,鎖桿57便在卷簧58的反彈力作用下轉動復位,其前端的鎖止部與滑塊35接合、阻止滑塊35等前進。當壓下鎖桿57的基部,使鎖桿克服卷簧58的彈性轉動,并且其前端的鎖止部與滑塊35脫離時,滑塊35等在恒定負荷彈簧56的拉力作用下前進。隨著滑塊35等的前進,通過壓緊板47可推壓輸送通道26內(nèi)的捆綁帶1的頭部3,將捆綁帶1送向前方。
      如圖4、圖5、圖8、圖9和圖10所示,機架21的下部中央有引導槽60。在把手部25的前方配置著第一手動操作部件61和可動板62。設置在可動板62上端部一側的突出部63插在引導槽60內(nèi),由該槽支承,并可前后滑動。在突出部63一側突起的銷子64與第一手動操作部件61的上端部可轉動地相連接。在引導槽60內(nèi),壓縮彈簧65裝在該槽后側面與銷子64之間,由壓縮彈簧65的彈性,第一手動操作部件61和可動板62離開把手部25靠向前方,在第一手動操作部件61的下部一側,設有向后突出的保持可動板62的保持支架66,限制可動板62的后退。調(diào)整彈簧軸67的一端通過銷子68可轉動地連接到第一手動操作部件61的基部的內(nèi)側,調(diào)整彈簧軸67的另一端可滑動地支承在可動板62的支承孔69中。調(diào)整彈簧軸67的中部與螺母70以螺紋配合,螺母70的外周的一部分插入在可動板62上形成的孔71中。在調(diào)整彈簧軸67外周、在第一手動操作部件61和可動板62之間,裝有壓縮彈簧72。因此通過握持把手部25,并拉動第一手動操作部件61,便能克服壓縮彈簧65的彈性,使第一手動操作部件61和可動板62后退。與此相反,放開第一手動操作部件61,則可以靠壓縮弱簧65的反彈作用,使第一手動操作部件61和可動板62前進。并且,在使第一手動操作部件61和可動板62克服壓縮彈簧65的彈性而后退的過程中,當可動板62的后退在中途受阻時,可以使第一手動操作部件61單獨克服壓簧72的彈性而向后轉動;放開第一手動操作部件61,就可以使它在壓簧72的反彈作用下向前復位。尤其從圖4、圖5可以看出,在可動板62上部的向后突起臂73頂端形成了沿水平方向突出的壓緊部74。該壓緊部74穿過機架21后部側面上形成的槽75。這樣,如上所述,通過可動板62與第一手動操作部件61一起后退,壓緊部74沿著槽75后退,由此推壓鎖桿57的上部,使其克服卷簧58的彈性,而向順時針方向轉動(見圖4中虛線),并且其前端的鎖止部與滑塊35脫開。與此相反,如上所述,通過使可動板62第一手動操作部件61一起前進,便能放開鎖桿,使其在卷簧58的彈性作用下向逆時針方向轉動(見圖4中實線)。
      從圖1至圖6,特別從圖4和圖5可看出,第一引導部件76的中部由軸77可轉動地支承在機架21的前端,第二引導部件79的基部由軸80可轉動地支承在位于機殼22、23的中部稍靠前并向上突出的支承部78上,由手動驅(qū)動手段開閉。第一引導部件76和第二引導部件79的突出在機架21之外的部分各自彎曲成弓狀,并被裝配成可以張開和閉合。在第一和第二引導部件76和79的內(nèi)表面上形成引導槽81和82。在機殼22前端部內(nèi)側設置有側向突出的軸83,卷簧84卷繞在軸83上。卷簧84的一端壓靠在第一引導部件76上,其另一端壓靠在機殼22上,將第一引導部件76保持在圖4和圖5中實線所示的位置上。第二手動操作部件85的肘部由軸86可轉動地支承在機架21上的把手部25的前方。連桿87的兩端通過軸88和89與第二手動操作部件85的前端部及第二引導部件79的基部可轉動地相連接。第二引導部件79借助于拉伸彈簧90的彈性保持在圖4、圖5中實線所示的位置上,第一和第二引導部件76和79形成了容納被捆綁物的空間91。而沿著輸送通道26,被輸送的捆綁帶1的帶部2先由第一引導部件76的引導槽81引導,接著由第二引導部件79的引導槽82引導,由第一和第二引導部件76和79相互配合引導帶部2,并使其彎曲成圈狀。第二引導部件79的引導槽82的出口側,即第二引導部件79的基部所在的一邊。是沿著輸送通道26的方向,即沿著被輸送的捆綁帶1的頭部3上的孔7的中心線方向形成的。在輸送通道26的前端設有擋塊92,擋塊92限制了在輸送通道26內(nèi)被輸送的捆綁帶1的頭部3的位置(見圖4的虛線)。擋塊92被設計成使帶部2在第一、第二引導部件76、79的引導槽81、82內(nèi)被引導并彎曲成圈形后,將其頭部3的位置限制在引導槽82的出口的正下方,即限制在位于引導槽82出口處的帶部2的前端的正下方。通過使第二手動操作部件85按圖5中虛線所示的那樣克服拉簧90的彈性作轉動,就能通過連桿87使第二引導部件79作逆時針轉動,并離開第一引導部件76,對外開放空間91。如上所述使帶部2在第一和第二引導部件76和79的引導槽81和82中被引導并彎曲,并且使頭部3處于被擋塊92限定了位置的狀態(tài)下,如圖4中的虛線所示,壓緊板47、臂45、可動塊42的前進都得受到限制,但是恒定負荷彈簧56的較寬部56a(見圖7)位于卷筒54和滑塊35之間,由拉伸力產(chǎn)生的負荷變大,因此能夠克服壓簧53的彈性使滑塊35,壓緊軸39,連接板40和壓緊頭41向前進。同時,通過壓緊頭41推壓第一引導部件76的基部,使第一引導部件76克服卷簧84的彈性向圖4中的順時針方向轉動,從而使空間91縮小。當空間91縮小時,由于帶部2的圈形也縮小,就能使帶部2的前端部穿過被擋塊限定位置的頭部3的孔7。當壓緊頭41等后退時,第一引導部件76在卷簧84的反彈力作用下復歸原位。
      從圖4、圖5、圖11可以看出,本發(fā)明的手動捆綁裝置設置了拉動從捆綁帶1的帶部2上的頭部3突出的部分,使帶部張緊的手動拉緊手段。在可動板62的上部的向前方突出的臂93的前端上,設有與其成為一體的框形部94。如上所述穿過了捆綁帶1的頭部3的帶部2的前面突出部,在引導板95的引導下插入框形部94中。拉緊部件96的基部由軸97可轉動地支承在框形部94的內(nèi)側上,拉緊部件96的前端側面有多個齒98。因卷簧113的作用,拉緊部件96的齒98壓靠在框形部94的上面。被插入框形部94的帶部2借助于拉緊部件96壓靠在框形部94的上面,能使齒98卡在帶2的止動部4處。因而如上所述,通過使可動板62后退,能使帶部2張緊。在拉緊部件96的后方的機架21上形成傾斜面99,使帶部2張緊后,能使該傾斜面99與拉緊部件96前端的傾斜面接合,并使拉緊部件96離開帶部2。
      如圖4至圖6所示,本發(fā)明的捆綁裝置設有在捆綁后切斷捆綁帶1的帶部2上頭3的前面突出部分的切除用手動切斷手段,和在捆綁后把捆綁帶1的頭部3的后面,與后續(xù)的捆綁帶1切開的手動切斷手段。切除用的刀具(以下稱“第一刀具”)100可前后移動地支承在機架21前端的上部。第一刀具100的中央有孔101,孔101的前側內(nèi)緣上形成刀刃102,如上所述,從捆綁帶1的頭部3突出的帶部2穿過因壓簧103的作用而處于前進位置的孔101。當?shù)谝坏毒?00克服壓簧103的彈性向后退時,刀刃102就能將穿過孔101的帶部2沿頭部3切斷。位于第一刀具100的上方的切斷用的刀具104(以下稱“第二刀具”)的中部由軸105可轉動地支承在機架21上,其前端的刀刃在卷簧106的作用下可向上轉動。第二刀具104的基部與第一刀具100的基部配合,限制第二刀具的轉動范圍,使其不超過一定的角度,從而保證該捆綁帶1通過。而且。如上所述,當?shù)谝坏毒?00克服壓簧103的彈性所后退時,第二刀具104前端的刀刃便克服卷簧106的彈性向下轉動,將最前面的處于捆綁狀態(tài)的捆綁帶1的頭部3后面的結合部15切斷,與后續(xù)的捆綁帶1切開。作為連接手段的包覆纜繩107的兩端固定在可動板62上的第一手動操作部件61的保持架66側部和機架21上的刀具100的后側部上,能在包覆纜繩107內(nèi)滑動的鋼絲索108的一端與第一手動操作部件61的保持架66的后側板相連接,而鋼絲索108的另一端與第一刀具100的基部相連接。因此,如上所述在使第一手動操作部件61克服壓簧72的彈性與可動板62一起后退的過程中,如果可動板62停止后退,使第一手動操作部件61從這一狀態(tài)起克服壓簧72的彈性進一步后退,由此,能夠在拉動鋼絲索108,并使第一刀具100克服壓簧103的彈性向后退的同時,使第二刀具104克服卷簧106的彈性作轉動。此時,通過使螺母70向任意方向轉動,使第一手動操作部件61克服壓簧72的彈性而靠近可動板62,或者使它靠壓簧72的彈性,離開可動板62,就能調(diào)整鋼絲索108對第一刀具100和第二刀具104的拉力。機殼23上有排出帶部2的被切除部分的排出口109。
      如圖4和圖14所示,在輸送通道26的中部設置著用來限制被割斷后的后續(xù)的捆綁帶1的后退的手段。該手段的一個例子是在輸送通道26的上半部分的下表面上,沿捆綁帶1的輸送方向排列地設置鋸齒形的止動爪110。尤其從圖14可以明顯地看出,各止動爪110的后側緩緩傾斜而前側則幾乎是垂直的,前側形成了止動面。在輸送通道26的下半部上形成與止動爪110對應的孔111,板簧112的基部插入孔111的后邊緣部并被固定,板簧112的前部則向止動爪110一側突起。因此,如上所述將捆綁帶1送往引導部件76、79側時,由于止動爪110的后側面緩緩傾斜,即使捆綁帶1被板簧112壓在止動爪110上,帶部2的止動部4仍能自由地通過止動爪110。但是,由于止動爪110的前側面幾乎是垂直的,因此,即使捆綁帶1向帶盤27一側后退,止動部5也會被止動爪110的前側面擋住,后退受到限制。由此,如上所述,當滑塊35等后退并且壓緊板47與捆綁帶1的頭部3接觸時,捆綁帶1后退受限制,就可以使壓緊板47克服卷簧49的彈性向逆時針方向轉動(見圖12),使頭部3通過。
      下面說明在上述結構中進行捆梆操作的一個循環(huán)。
      首先,如圖4至圖6所示,將最前面的捆綁帶1伸出的帶盤27安裝在機殼22、23的后端,將最前面的捆綁帶1供給輸送通道26。然后,用手通過把手部25握住整個裝置,如上所述那樣通過操作部件38,在將恒定負荷彈簧56從卷筒54拉出的同時,使滑塊35,壓緊頭41、可動塊42,臂45,壓緊板47等后退。這時,壓緊板47要繞過捆綁帶1的頭部3,也就是說,當壓緊板47接觸頭部3時,由板簧112作用將捆綁帶1推壓到止動爪110上,由于止動部5被止動爪110阻擋而不能后退,壓緊板47便克服卷簧49的彈性而向逆時針方向轉動(見圖12)從而通過頭部3。通過后,壓緊板47在卷簧49的反彈作用下順時針轉動并復歸原位,位于頭部3的后方。當滑塊35等進一步后退時,如上所述將推壓鎖桿57的前端,使其克服卷簧58的彈性沿圖4中的順時針方向轉動,一旦滑塊35通過鎖桿57前端的鎖止部,鎖桿57便在卷簧58的反彈力作用下作逆時針轉動,其前端的鎖止部擋住滑塊35的前表面,使滑塊35等保持在后退位置。
      上述捆綁準備操作完畢后,使第二手動操作部件85克服拉簧90的彈性而轉動,通過連桿87使第二引導部件79按圖5中虛線所示那樣向逆時針方向轉動,使空間91對外部開放。接著,將被捆綁的電線束18(見圖21)插入空間91內(nèi),放開第二手動操作部件85,利用拉簧90的彈性使第二手動操作部件85,第二引導部件79等復歸原位,關閉空間91。然后,如上所述使第一手動操作部件61和可動板62克服壓簧65的彈性后退,使臂73的壓緊部74沿槽75向后退,并使鎖桿57克服卷簧58的彈性,向圖4中的順時針方向轉動,從而使其前端的鎖止部脫離滑塊35。這樣,滑塊35、壓緊頭41、可動塊42、臂45、壓緊板47等便在恒定負荷彈簧56的卷入力的作用下,如圖4中虛線所示那樣急速前進。與此同時,臂45前端的壓緊板47從后面推壓最前面的捆綁帶1的頭部3,將這最前面的捆綁帶1送向前方,并使后續(xù)的捆綁帶1前進。最前面的捆綁帶1的帶部2沿著第一和第二引導部件76和79的引導槽81和82彎成圈狀,頭部3接觸擋塊92并被該擋塊限定了位置,而帶部2的前端則正對著頭部3的孔7。由此,壓緊板47,臂45和可動塊42前進受阻,但滑塊35和通過壓緊軸39及連接板40與該滑塊35連接的壓緊頭41卻借助于恒定負荷彈簧56的較寬部56a(見圖12)的卷入力,克服壓縮彈簧53的彈性繼續(xù)前進,使第一引導部件76克服卷簧84的彈性沿順時針方向轉動,使空間91縮小。由于頭部3的位置受擋塊92所限,因此就能使帶部2的圈縮小,達到能使帶部2的前端穿過頭部3的孔7的程度。帶部2上的突出于頭部3的前部由引導板95引導插入框形部94。
      然后,放開第一手動操作部件61,使第一手動操作部件61和可動板62在壓簧65的反彈力作用下前進,并由此利用卷簧113的彈性通過拉緊部件96將帶部2壓在框形部94的上表面,使拉緊部件96的齒在帶部2的止動部4中。接著,如上所述,使第一手動操作部件61和可動板62克服壓簧65的彈性向后退。于是,拉緊部件96也后退,將帶部2拉向后方并張緊,這樣就象圖19所示那樣能通過圈部將電線束18捆綁起來。這時,如果操作一次第一手動操作部件61不能達到預定的捆綁狀態(tài),則應通過第一手動操作部件61和可動板62,拉緊部件96等的后退,使拉緊部件96的前端的斜面與機架21的傾斜面99接合,并克服卷簧113的彈性使拉緊部件96轉動,從而放開帶部2。然后,放開第一手動操作部件61,使第一手動操作部年61,可動板62,拉緊部件96等在壓簧65的反彈力作用下前進。這時,由于捆綁帶1上的帶部2處于穿過頭部3上的孔7的狀態(tài),止動部4、5被卡爪12、13卡住而不能退出,拉緊部件96前進時不會深入帶部2,只是空動作,因此,通過使第一手動操作部件61重復上述操作,可達到預定的捆綁狀態(tài)。
      當這樣操作使捆綁帶1成為拉緊狀態(tài),且拉緊部件96,可動板62后退的阻力變大時,可動板62等便停止后退。這時,使第一手動操作部件61克服壓簧72的彈性向后轉動,并拉動鋼絲索108使第一刀具100克服壓簧103的彈性向后退,同時使第二刀具104在卷簧106的彈性作用下象圖5中虛線所示那樣向順時針方向轉動。因而用第一刀具100的刀刃102沿頭部3切斷帶部2,同時用第二刀具104切斷頭部3后面的結合部15,使其與后續(xù)的捆綁帶1分離。在切斷的同時,由于拉緊部件96和可動板62所施加的抵抗力消失,因此,它們就在壓簧72的反彈力作用下向后退,將帶部2的節(jié)除的部分送到排出口109。由于拉緊部件96后退,使其前端的傾斜面與機架21的傾斜面99接合,并克服卷簧113的彈性而轉動,從而放開帶部2的切除部。這樣,帶部2的切除部就能從排出口109向外排出。接著,放開第一手動操作部件61,使該第一手動操作部件61和可動板62、拉緊部件96在壓簧65的反彈力作用下前進,從而使第一刀具100,第二刀具104分別靠壓簧103,卷簧113的反彈力復歸原位。
      當一次捆綁操作結束時,與前面所述一樣,通過操作部38將恒定負荷彈簧從卷筒54中拉出,同時使滑塊35、壓緊頭41、可動塊42、臂45、壓緊板47等向后退。這時,與前面所述一樣,壓緊板47繞過捆綁帶1的頭部3,位于頭部3的后方,準備進行下一次捆綁作業(yè)。
      重復上述動作,就能依次進行捆綁作業(yè)。最后,如上所述,使第二操作部件85克服拉簧90的彈性而轉動,通過連桿87使第二引導部件79轉動,并開放空間91,就能放開捆綁后的電線束18。
      在上面說明的實施例中,由于捆綁帶1的手動輸送手段,開閉第一和第二引導部件76、79的手動驅(qū)動手段和帶部2的手動拉緊手段都是手動操作的,與前面所述現(xiàn)有技術的例子相比,不需要壓縮空氣供給源、電源等附屬設備,不再受使用場所的制約,因此能獲得廣泛的應用。
      下面參照圖15來說明本發(fā)明手動捆綁裝置的第二個實施例。
      本實施例適于例如為使植物苗木自由地生長而用捆綁帶1將其捆綁在支棍上并保持一定空隙的場合,對于其中與上述第一實施例相同的部分用同一符號標注并省略有關的說明,對不同的結構說明如下如圖15所示,可動塊114可沿機架21上的引導槽33和機殼上的引導槽(圖中未顯示)移動并由這些引導槽支承,可動塊操作部115向機殼外突出。與上述實施例一樣,臂45的基部安裝在可動塊114的側面,壓緊板47由臂45的前端支承。由手動操作部115,就能使可動塊114、臂45、壓緊板47等向前方或后方移動??蓜影?2固定在機架21上,第一手動操作部件61與可動板62和銷子64可轉動地相連接,第一操作部件61的保持架66通過鋼絲索(圖中未顯示)與第一刀具100連接,第一引導部76能在比上述第一實施例大的角度范圍內(nèi)轉動被支承,因而它與第二引導部件79形成的容納被捆綁物的空間91能收縮得更小。第三手動操作部件116由軸117可轉動地支承在機架21上,用第三手動操作部件116使第一引導部件76克服卷簧84的彈性向縮小空間91的方向(順時針方向)轉動。在機架21的前端形成螺紋孔118,螺孔118與調(diào)整螺旋軸119嚙合。通過調(diào)整該調(diào)整螺旋軸119伸入機架21內(nèi)的突出量,能調(diào)整第一引導部件76的轉動角度,即調(diào)整空間91縮小時的尺寸。
      下面,對上述結構的捆綁裝置捆綁操作的一個循環(huán)加以說明。
      首先,將捆綁帶1的開頭部分突出的帶盤27安裝在機殼22,23的后面(見圖4),將捆綁帶1的開頭部分供給到輸送通道26。接著,用手通過把手部25握持整個裝置,如上所述那樣,通過操作部分115使可動塊114,臂45,壓緊板47等向后退。這時壓緊板47利用卷簧49(見圖12)繞過捆綁帶1的頭部3并位于該頭部3后面。
      上述捆綁準備動作完畢時,與上述第一實施例一樣,使第二手動操作部件85轉動,并使第二引導部件79作逆時針轉動,對外開放空間91(見圖5中的虛線)。接著,將被捆綁物,例如苗木和支棍(圖中未顯示)插入空間91內(nèi),并放開第二手動操作部件85,使第二引導部件79復位,關閉空間91。然后,由手動操作操作部115,使可動塊114,臂45,壓緊板47等向前進。與此同時,壓緊板47從后面推壓捆綁帶1的開頭部分的頭部3,向前輸送捆綁帶1的開頭部分,同時使后續(xù)的捆綁帶1前進。開頭的捆綁帶1的帶部2沿著第一和第二引導部件76和79的引導槽81和82彎曲成圈形,頭部3與擋塊92接觸并被該擋塊限定了位置,而帶部2的前端正對著頭部3的孔7。然后,手動操作第三手動操作部件116,使其沿逆時針方向轉動,并使第一引導部件76克服卷簧84的彈性作順時針轉動,使空間91縮小,從而使帶部2穿過由擋塊92限位的頭部3的孔7,使圈形縮小。這時,通過使調(diào)整螺旋軸119與第一引導部件76的基部相接觸來限制第一引導部件76的轉動位置,即限制空間91的縮小并限制捆綁帶1的圈的縮小,就能用捆綁帶1將苗木與支棍寬松地捆綁在一起。如上所述,通過調(diào)整螺旋軸119在機架21內(nèi)突出的長度,就能把苗木和支棍之間保持所希望的空隙地捆綁在一起。
      捆綁后,放開第三手動操作部件116,使第一引導部件76在卷簧84的反彈力作用下復位。
      然后,使第一手動操作部件61克服壓簧72(見圖5)的彈性向后轉動,與上述第一實施例一樣,在拉動鋼絲索108,使第一刀具100克服壓簧103的彈性向后退的同時,使第二刀具104克服卷簧106的彈性而轉動。從而用第一刀具100沿頭部3切斷帶部2,同時用第二刀具切斷頭部3后面的結合部15,使其與后續(xù)的捆綁帶1分離。帶部2的切除部分可以從排出口109排出。然后,放開第一手動操作部件61,使其在壓簧72的反彈力作用下前進,使第一刀具100,第二刀具104分別在壓簧103,卷簧106的反彈力作用下復歸原位。
      當如此進行的第一次捆綁動作完畢時,如上所述,通過操作部115使可動塊114、臂45,壓緊板47等向后退,使壓緊板47繞過捆綁帶1的頭部3,定位于該頭部3的后方,等待下一次的捆綁作業(yè)。
      通過進行上述動作,就能依次進行捆綁作業(yè)。
      在本實施例中,由于不需要象上述第1實施例那樣的捆綁帶1的手動拉緊手段,因此能簡化結構。
      下面參照圖16來說明本發(fā)明的手動捆綁裝置的第三個實施例。
      如圖16所示,限制部件120通過軸121可轉動地支承在機殼22的前端部上。盤形彈簧或者公知的棘輪裝置(圖中未顯示)裝在機殼22與限制部件120之間,使機殼22的轉動位置受到限制。限制部件120上裝有手動轉動操作用的旋鈕122。通過操作旋鈕122使限制部件120轉動,可調(diào)整由該限制部件120的圓弧形限制部123確定的空間91的尺寸。從而通過限制部123限制被捆綁物的位置,并限制捆綁帶1的圈形的縮小,使被捆綁物,例如苗木和支棍能在寬松的狀態(tài)下捆綁在一起。
      在此實施例中,由于限制部123限制了被捆綁物的位置,因此,既可以與上述第一實施例一樣,將捆綁帶1拉緊進行捆綁,也可以同上述第二實施例一樣,只靠第一引導部件76的轉動使捆綁帶1的圈形縮小,其他結構與第一、第二實施例相同。
      雖然在上述第一實施例中,用捆綁帶1將電線束18勒緊捆綁,在上述第二、第三實施例中,用捆綁帶1捆綁苗木和支棍時留有空隙,但是也可以在用捆綁帶1捆綁被捆綁物時既不勒緊也不使被捆綁物相互分離,這時就能不要手動拉緊手段和限制手段了。此時,雖然在上述實施例中,在捆綁帶1的帶部2的兩側形成止動部4、5,而在頭部3上設有卡住卡動部4、5的一對卡爪12、13,但是也可以只設置止動部或只設置卡爪。在上述實施例中,雖然捆綁帶1是縱向連續(xù),而且縱向卷繞地裝在帶盤27上,而帶盤27是可更換地安裝在機殼22、23的后面,從后方供給捆綁帶1,但是也可以使捆綁帶1橫向并列,并將帶盤可更換地安裝在機殼22的側面,從側面供給捆綁帶1。這時可以在帶盤和輸送通道26之間設置輸送手段、切斷捆綁帶用的手動切斷手段和限制捆綁帶后退的限制手段,不需要輸送通道26內(nèi)的限制后退的手段和第二刀具104,而且,無論在從后方供給捆綁帶1或22側面供給捆綁帶1的情況下,都能在先切斷的狀態(tài)下供給,這時就不要切斷捆綁帶1用的手動切斷手段。在例如農(nóng)業(yè)領域中,有時可不切除從帶部2的頭部3向前突出的部分,這時就不需要切除用的第一刀具100等。另外,既可以像第一實施例那樣,由共用的移動手段使捆綁帶1的壓緊手段和第一引導部件76的壓緊手段移動,也可以像第二實施例那樣分別使它們移動。此外,本發(fā)明可以在不脫離其基本技術構思的范圍內(nèi)進行各種設計上的變更。
      權利要求
      1.手動捆綁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手動輸送手段、第一和第二引導部件、和手動驅(qū)動手段;該手動輸送手段通過手動操作輸送捆綁帶,該第一和第二引導部件能使容納被捆綁物的空間開閉及縮小地被裝設。引導由上述的輸送手段輸送來的捆綁帶的具有止動部的帶部,使其繞被捆綁物彎曲,并利用卡爪的彈性變形使該帶部穿過捆綁帶的頭部上的孔;該手動驅(qū)動手段通過手動操作驅(qū)動上述的第一和第二引導部件中的至少一方,使上述的空間開關以及縮小。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動捆綁裝置,其特征是手動驅(qū)動手段是通過用壓緊手段使第一引導部件轉動地來驅(qū)動的,該手動驅(qū)動手段的壓緊手段和使手動輸送手段中的捆綁帶的壓緊手段移動的手段是兼用的。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手動捆綁裝置,其特征是手動驅(qū)動手段和手動輸送手段具有輸送通道,用于輸送捆綁帶;壓緊手段,具有能前進、后退的滑塊;基部與該滑塊連接的壓緊軸;與該壓緊軸的前端連接的、用于壓緊第一引導部件的基部,并使由第一、第二引導部件形成的空間縮小的壓緊頭;在上述的滑塊和壓緊頭之間,可滑動地支承在上述的壓緊軸上的可動塊;基部安裝在該可動塊上的臂;支承在該臂的前端,并可在一定角度范圍內(nèi)移動的,前進時壓緊捆綁帶的頭部,使捆綁帶能沿上述的輸送通道輸送,后退時能繞過后續(xù)的捆綁帶的頭部轉動的壓緊板;使該壓緊板壓靠在捆綁帶頭部的壓緊位置上的彈簧;位于上述的滑塊和可動塊之間的,當上述的壓緊板使捆綁帶的輸送停止時,允許上述的滑塊、壓緊軸和壓緊頭前進的彈簧;恒定負荷彈簧裝置,恒定負荷彈簧的端部與上述的壓緊手段的滑塊連接,使壓緊手段在該恒定負荷彈簧的相對于卷筒的卷入力作用下前進并壓緊捆綁帶;可轉動的鎖桿,在克服彈性將上述的恒定負荷彈簧拉出、并使上述的壓緊手段后退的位置上能阻擋該壓緊手段、限制其前進;使上述的鎖桿阻擋上述的壓緊手段的彈簧;操作部件;可動板,借助于上述的操作部件的手動操作,使上述的鎖桿克服上述的彈簧的彈性作轉動,從而放開上述的壓緊手段;使上述的第一引導部件和第二引導部件形成的空間保持關閉的彈簧。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手動捆綁裝置,其特征是其中可轉動地支承第一引導部件和第二引導部件,并通過手動操作使第二引導部件轉動的驅(qū)動手段具有操作部件、借助于手動操作該操作部件使上述的第二引導部件運動,并使其與上述的第一引導部件形成的空間對外開放和關閉的連接手段、以及使上述的第二引導部件與第一引導部件形成的空間保持關閉的彈簧。
      5.如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手動捆綁裝置,其特征是恒定負荷彈簧克服彈簧彈性拉動滑塊、壓緊軸和壓緊頭、并使它們前進的部分做成較寬。
      6.如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手動捆綁裝置,其特征是具有在壓緊手段后退時限制捆綁帶后退的限制后退手段。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手動捆綁裝置,其特征是限制后退手段具有能在捆綁帶后退時阻擋帶部的止動部的齒和將捆綁帶壓向該齒的彈簧。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動捆綁裝置,其特征是具有為了寬松地捆綁被捆綁物而限制容納被捆綁物的空間縮小的限制手段。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手動捆綁裝置,其特征是限制手段至少限制第一和第二引導部件中的一方的驅(qū)動,從而限制容納被捆綁物的空間的縮小。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手動捆綁裝置,其特征是限制手段通過限位部件限制被捆綁物的位置,從而限制容納被捆綁物的空間的縮小。
      11.如權利要求1或8所述的手動捆綁裝置,其特征是具有通過手動操作拉動已穿過捆綁帶頭部上的孔的帶部前端的手動拉緊手段。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手動捆綁裝置,其特征是手動拉緊手段具有手動操作使其移動的可動板,在該可動板上形成的框形部分,可轉動地支承在該框形部分上、并帶有將捆綁帶的帶部壓在該框形部分內(nèi)壁上使其拉緊的齒的拉緊部件,將該拉緊部件壓向上述框形部分內(nèi)壁的彈簧,以及拉緊后使上述拉緊部件脫離帶部的放開手段。
      13.如權利要求1或11所述的手動捆綁裝置,其特征是具有通過手動操作切除捆綁帶帶部上的頭部向前方突出部分的手動切斷手段。
      14.如權利要求1或11所述的手動捆綁裝置,其特征是具有通過手動操作將連續(xù)供給的捆綁帶切斷的手動切斷手段。
      15.如權利要求1或11所述的手動捆綁裝置,其特征是具有通過手動操作將捆綁帶帶部上的頭部向前方突出的部分切除的手動切斷手段,和通過手動操作將連續(xù)供給的捆綁帶切斷的手動切斷手段。
      16.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手動捆綁裝置,其特征是切除用的手動切斷手段具有可滑動地支承的刀具,使該刀具外在允許與捆綁帶帶部上的頭部相對的穿通部分所通過的位置上的彈簧,和通過手動操作使上述的刀具克服上述的彈簧的彈性而滑動并將上述帶部沿頭部切斷的連接手段。
      17.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手動捆綁裝置,其特征是切除用的手動切斷手段具有可滑動地支承的刀具,使該刀具處在允許與捆綁帶帶部上的頭部相對的穿通部分通過的位置上的彈簧,和通過手動操作使上述的刀具克服上述的彈簧的彈性而滑動并將上述帶部沿頭部切斷的連接手段;切斷用的手動切斷手段具有可轉動地支承的刀具,和使該切斷用的刀具與上述的切除用的刀具配合、當切除用刀具處在待切斷的位置時,使切斷用刀具處在允許捆綁帶通過的位置上,而當切除用的刀具處在切斷位置時,允許切斷用的刀具向切斷捆綁帶的位置轉動的彈簧。
      1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動捆綁裝置,其特征是手動輸送手段沿輸送通道輸送捆綁帶,該輸送通道具有連接部分,它與帶盤相連接,而帶盤則把多個捆綁帶縱向連續(xù)地連接起來,并能縱向地重復輸出繞卷。
      1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動捆綁裝置,其特征是具有手握持的把手部。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用捆綁帶捆綁電線束等被捆綁物所用的手動捆綁裝置。它有手動操作輸送捆綁帶的手動輸送手段,能開閉容納被捆綁物用的空間,并使其縮小的第一和第二引導部件,和通過手動操作至少驅(qū)動第一和第二引導部件中的一方的手動驅(qū)動手段。利用第一和第二引導部件引導由手動輸送手段輸送來的捆綁帶,使其繞上述的空間內(nèi)的被捆綁物彎曲,并利用卡爪的彈性變形,使捆綁帶上的有止動部的帶部穿過捆綁帶頭部上的孔。
      文檔編號B65B13/04GK1068305SQ9110539
      公開日1993年1月27日 申請日期1991年7月7日 優(yōu)先權日1991年7月7日
      發(fā)明者坂本一望 申請人:坂本一望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