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轉螺旋管式換熱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旋轉螺旋管式換熱器,所述旋轉螺旋管式換熱器包括:主管,該主管的正上方的腔壁上開有至少2段主管開口,該主管的左部正下方設有物料出口;小管,該小管的正下方腔壁上開有左右貫通的小管開口,該小管開口和該主管開口焊接后連通,該小管的右部正上方設有物料進口;可旋轉的軸管,該軸管同軸地從該主管內部貫穿而過;多層復螺旋管,該多層復螺旋管的左端開口同時連通于一第一熱媒連通管、右端開口同時連通于一第二熱媒連通管,該第一熱媒連通管連通于該軸管的左部、該第二熱媒連通管連通于該軸管的右部。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換熱面積大、換熱效果佳、易于制備。
【專利說明】旋轉螺旋管式換熱器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換熱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旋轉螺旋管式換熱器。
【背景技術】
[0002] 換熱器是升降溫、蒸發(fā)、濃縮、干燥等設備的核心部件,而管式換熱器是普遍使 用的一種。管式換熱器絕大多數(shù)都是靜態(tài)的,其缺陷在于換熱效果不夠充分。亦有一部分管 式換熱器是旋轉的管式換熱器,且多數(shù)是直線列管型。該直線列管型換熱器簡單易做,但制 備時焊接點多。而且,當工藝需要在旋轉過程中對物料有較好的沿轉軸向推動作用時,該直 線列管型缺乏此種功能。或者,還有的螺旋管型的旋轉換熱器,雖然一定程度上能夠克服前 述缺陷,但其接水方式復雜,制造和使用維修均較難,且只涉及單層單螺旋,換熱面積有限。
【發(fā)明內容】
[0003]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旋轉螺旋管式換熱器,它具有換熱面積大、換熱效果較 佳,且易于制備的特點。
[0004] 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旋轉螺旋管式換熱器,所述旋轉螺旋管式換熱器包 括: -主管,該主管的左端和右端分別固定有一第一法蘭,同時,該主管的正上方的腔 壁上開有至少2段主管開口,且該主管的左部正下方設有物料出口; -小管,該小管左端和右端分別固定有一第二法蘭,同時,該小管的正下方腔壁上 開有左右貫通的小管開口,該小管開口和該主管開口焊接后連通,且該小管的右部正上方 設有物料進口; -可旋轉的軸管,該軸管同軸地從該主管內部貫穿而過,且該軸管內部有堵塞結 構使得軸管兩端不相通或相通受限; -多層復螺旋管,該多層復螺旋管的左端開口同時連通于一第一熱媒連通管、右 端開口同時連通于一第二熱媒連通管,且該第一熱媒連通管連通于該軸管的左部、該第二 熱媒連通管連通于該軸管的右部。
[0005] 所述主管的下部半包圍的固定有夾水套,該夾水套左部正下方設有熱水進口、右 部邊側設有熱水出口。
[0006] 所述小管的內腔中位于該小管開口的上方設有非接觸該多層復螺旋管的支撐管。
[0007] 所述小管的上部開有蒸汽出口。
[0008] 本發(fā)明所具有的優(yōu)點是:1、換熱面積大。本發(fā)明的旋轉螺旋管式換熱器的多層復 螺旋結構在能控制單管長度較小因而熱媒流動阻力較小的條件下,實現(xiàn)能密集排布換熱管 的要求,因而能得到大大增加的換熱面積卻不顯著增加管內熱媒流動阻力。2、換熱效果佳。 旋轉的換熱管的換熱效率會顯著高于靜態(tài)的換熱管。旋轉使用時,本發(fā)明的旋轉螺旋管式 換熱器對物料有較好的沿旋轉軸向推動的作用,而且不僅可用于液體和氣體,還能用于固 體粉粒物料的換熱和攪拌。同時,改變層間距和復合螺旋間距后能夠使該旋轉螺旋管式換 熱器對物料的推動和攪拌作用進行控制。3、易于制備。在保證同樣換熱面積的情況下,本 發(fā)明的旋轉螺旋管式換熱器比直線列管型焊點少,因而泄漏可能性較小。同時,螺旋彎管是 很成熟的制造工藝,因而設備部件的制造亦較為容易。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主視剖視圖; 圖2是本發(fā)明的主管的俯視圖; 圖3是本發(fā)明的小管的仰視圖; 圖4和圖5是兩種不同的多層復螺旋管的主視圖。
[0010] 圖中:1〇、主管,11、第一法蘭,12、主管開口,13、物料出口;20、小管,21、第二法 蘭,22、小管開口,23、物料進口,24、蒸汽出口,25、支撐管;30、軸管;40、多層復螺旋管;50、 夾水套,51、熱水進口,52、熱水出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11] 實施例,見圖1至圖5所示:旋轉螺旋管式換熱器,包括:主管10、小管20、軸管30、 多層復螺旋管40等部件。具體的講: 該主管10的左端和右端分別固定有一用于連接外部設備的第一法蘭11。同時,該主 管10的正上方的腔壁上開有至少2段主管開口 12。即,相鄰的主管開口 12之間具有一定 的距離以避免形成左右貫通該主管10的上部的長口繼而降低了該主管10的強度。而且, 該主管10的左部正下方設有物料出口 13。
[0012] 該小管20左端和右端分別固定有一用于連接外部設備的第二法蘭21。同時,該小 管20的正下方腔壁上開有左右貫通的小管開口 22。該小管開口 22和該主管開口 12焊接 后連通,且該小管20的右部正上方設有物料進口 23。即,該下管20和該主管10通過該小 管開口 22和該主管開口 12實現(xiàn)連通。
[0013] 該軸管30同軸地從該主管10內部貫穿而過。該軸管30可旋轉。而且,該軸管30 內部有堵塞結構使得該軸管30兩端不相通或相通受限。比如,該軸管30的內腔中部焊接 有堵板。
[0014] 該多層復螺旋管40的左端開口同時連通于一第一熱媒連通管41、右端開口同時 連通于一第二熱媒連通管42,且該第一熱媒連通管41連通于該軸管30的左部、該第二熱 媒連通管42連通于該軸管30的右部。所謂多層復螺旋管40指的是同軸同半徑的η個交 互穿插后形成一層螺旋管層,不同半徑的螺旋管層同軸套在一起形成m層。其中,η > 2、 m彡1。比如,當n=2、m=l時,該多層復螺旋管40即類似于生物化學中的DNA雙螺旋結構。 比如,圖1和圖5中所示的多層復螺旋管40為n=2、m=2時的情況;圖4中所示的多層復螺 旋管40為n=2、m=l時的情況。不同層的螺旋管可在若干位置通過第三物體被相互焊接牢 固并還與該軸管30焊接,從而形成牢固的管網(wǎng)架構。
[0015] 這樣,該旋轉螺旋管式換熱器在使用時,熱介質從該軸管30右端進入。由于該軸 管30內部不相通或相通受限,因而熱介質進入該多層復螺旋管40內通過,最后從該軸管30 的左端流出。與此同時,待換熱的物料從該小管20右端的物料進口 23進入后,在該主管10 內被該多層復螺旋管40攪動并換熱,該主管10內被濃縮的物料由該主管10左端底部的物 料出口 13排出。當然,在該軸管30旋轉時,前述效果更佳,且隨轉動的方向不同,該多層復 螺旋管40對物料朝左或右推送出不同效果。
[0016] 更進一步的講,該主管10的下部半包圍的固定有夾水套50,該夾水套50左部正下 方設有熱水進口 51、右部邊側設有熱水出口 52。這樣,進一步增加了換熱效果。
[0017] 繼續(xù)優(yōu)化:該小管20的內腔中位于該小管開口 22的上方設有非接觸該多層復螺 旋管40的支撐管25。這樣,使該小管20的強度不至于因該小管開口 22的存在而降低。該 小管20的上部開有蒸汽出口 24。這樣,便于有蒸發(fā)的蒸汽從該蒸汽出口 24逸出。
[0018]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fā)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 本發(fā)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 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fā)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 旋轉螺旋管式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螺旋管式換熱器包括: 主管(10),該主管(10)的左端和右端分別固定有一第一法蘭(11),同時,該主管(10) 的正上方的腔壁上開有至少2段主管開口( 12),且該主管(10)的左部正下方設有物料出口 (13); 小管(20),該小管(20)左端和右端分別固定有一第二法蘭(21),同時,該小管(20)的 正下方腔壁上開有左右貫通的小管開口(22),該小管開口(22)和該主管開口(12)焊接后 連通,且該小管(20)的右部正上方設有物料進口(23); 可旋轉的軸管(30 ),該軸管(30 )同軸地從該主管(10 )內部貫穿而過,且該軸管(30 )內 部有堵塞結構使得軸管(30)兩端不相通或相通受限; 多層復螺旋管(40),該多層復螺旋管(40)的左端開口同時連通于一第一熱媒連通管 (41)、右端開口同時連通于一第二熱媒連通管(42),且該第一熱媒連通管(41)連通于該軸 管(30 )的左部、該第二熱媒連通管(42 )連通于該軸管(30 )的右部。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螺旋管式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10)的下部半 包圍的固定有夾水套(50),該夾水套(50)左部正下方設有熱水進口(51)、右部邊側設有熱 水出口(52)。
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螺旋管式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管(20)的內腔中 位于該小管開口(22)的上方設有非接觸該多層復螺旋管(40)的支撐管(25)。
4.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螺旋管式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管(20)的上部開 有蒸汽出口(24)。
【文檔編號】F28D7/02GK104089502SQ201410352179
【公開日】2014年10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3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7月23日
【發(fā)明者】梅龍淵 申請人:合肥艾普拉斯環(huán)??萍加邢薰?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