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基于溶液除濕的干燥和淡水制取聯(lián)合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基于溶液除濕的干燥和淡水制取聯(lián)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室(1)、反滲透裝置(2)和溶液除濕裝置(3);所述干燥室(1)和溶液除濕裝置(3)之間通過管路連接形成獨立的空氣循環(huán)回路,所述反滲透裝置(2)和溶液除濕裝置(3)之間通過管路連接形成獨立的鹽溶液循環(huán)回路;空氣循環(huán)回路的管路上設有抽風機(6),所述鹽溶液循環(huán)回路上設有溶液泵,所述反滲透裝置(2)的淡水出口通過出水管(23)引出。本裝置先通過溶液除濕裝置對干燥室中失去干燥能力空氣除濕,將空氣中水分轉移到溶液除濕裝置的鹽溶液中,再通過反滲透裝置將含水的鹽溶液中的水份分離出來,使鹽溶液恢復除濕能力,這一過程正好也制備出淡水。
【專利說明】一種基于溶液除濕的干燥和淡水制取聯(lián)合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以用于生物料(包括植物、蔬菜、水產(chǎn)品)干燥又同時能夠制取淡水的基于溶液除濕的干燥和淡水制取聯(lián)合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眾所周知,生物料(包括植物、蔬菜、水產(chǎn)品)的水分含量高(一般80%左右),各種海產(chǎn)品蛋白質和各種營養(yǎng)成分含量豐富,但在常溫條件下干燥,細菌滋生快,容易失去風味甚至變質。如果干燥溫度選擇在20°C以下干燥,待含水量降到40%時,再適當提高溫度,干燥后的魚類產(chǎn)品,顏色鮮艷如初,味道鮮美。像大黃魚的脂肪含量比較高,而且其中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較高,傳統(tǒng)熱風干燥方法干燥溫度高,容易造成脂肪的氧化程度比較大,采用低溫干燥的方法可以避免因高溫而產(chǎn)生的脂肪過度氧化,成為解決水產(chǎn)品加工過程中防止其腐敗氧化的有效方法之一。
[0003]常見的水產(chǎn)品低溫干燥技術有:低溫冷風干燥、熱泵干燥、冷凍干燥和微波真空干燥等。這些低溫干燥所需的冷風均是通過制冷產(chǎn)生的,當從干燥室出來的空氣通過制冷系統(tǒng)蒸汽發(fā)生器時,通過將空氣冷卻到露點以下,這時空氣溫度下降冷卻,同時所攜帶的水蒸氣發(fā)生相變凝結,這時空氣相對濕度幾乎飽和,不再具有干燥能力,隨后又通過加熱器加熱,使其相對濕度減小,使其重新具有干燥能力,這種干燥方法,很重要特點是對空氣處理過程存在冷熱抵消弱點,將空氣除濕和降溫合二為一,因而制冷系統(tǒng)蒸發(fā)溫度低、干燥能耗大。
[0004]另外目前還沒有一種設備能在對生物料進行干燥同時進行淡水制備的裝置。
【發(fā)明內(nèi)容】
[0005]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現(xiàn)狀而提供一種可以用于生物料干燥又同時能夠制取淡水的基于溶液除濕的干燥和淡水制取聯(lián)合裝置,該裝置具有干燥效率高、能耗低的優(yōu)點。
[0006]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基于溶液除濕的干燥和淡水制取聯(lián)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室、反滲透裝置和溶液除濕裝置;所述干燥室和溶液除濕裝置之間通過管路連接形成獨立的空氣循環(huán)回路,所述反滲透裝置和溶液除濕裝置之間通過管路連接形成獨立的鹽溶液循環(huán)回路;所述空氣循環(huán)回路的管路上設有抽風機,鹽溶液循環(huán)回路上設有溶液泵,反滲透裝置的淡水出口通過出水管引出。
[0007]上述干燥室的出氣口通過出氣管路與溶液除濕裝置中的進氣端連通,所述抽風機設置在進氣管路上,干燥室的進氣口通過進氣管路與溶液除濕裝置中的出氣端連通;所述溶液除濕裝置中的出液端過進液管路與反滲透裝置的溶液進口連通,反滲透裝置的溶液出口通過出液管路與溶液除濕裝置中的進液端連通,所述溶液泵設置在出液管路上。其為前述空氣循環(huán)回路和鹽溶液循環(huán)回路的具體連接結構,溶液泵也可設在進液管料上。
[0008]上述進液管路上設有冷卻器。經(jīng)過冷卻后的鹽溶液其吸收水蒸汽的效果更佳,冷卻器還可設置在出液管路上。
[0009]上述溶液冷卻器內(nèi)設有盤旋設置供冷水通過的水管,該水管的進口和出口均外露出溶液冷卻器。該冷卻器為溶液冷卻器,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的優(yōu)點,當然也可采用其它溶液冷卻器結構。
[0010]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本裝置的運行由鹽溶液(LiCl等)循環(huán)和空氣循環(huán)組成,先通過溶液除濕裝置中的鹽溶液對干燥室中失去干燥能力空氣除濕,將空氣中水分轉移到溶液除濕裝置的鹽(LiCl等)溶液中,然后通過反滲透裝置將含水的鹽溶液中的水份分離出來,使鹽溶液恢復除濕能力,這一過程正好也制備出淡水,本裝置和現(xiàn)有干燥裝置相比不但可以制備淡水,而且無需額外電加熱器對口子進行干燥,具有干燥效率、高能耗低的優(yōu)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13]如圖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
[0014]一種基于溶液除濕的干燥和淡水制取聯(lián)合裝置,包括干燥室1、反滲透裝置2和溶液除濕裝置3 ;溶液除濕裝置3為現(xiàn)有技術,一般包括位于裝置殼體內(nèi)的噴淋結構31,及將鹽溶液抽向噴淋結構35的內(nèi)循環(huán)溶液泵36,常用于空調(diào)系統(tǒng)中,溶液除濕就是利用一些吸濕性好的溶液,比如溴化鋰,氯化鋰,氯化鈣等溶液對要處理的空氣進行處理,在除濕側被處理的空氣水蒸汽分壓力大于濃溶液的水蒸汽分壓力,利用兩者之間的壓力差,使水蒸汽從空氣傳到溶液中,溶液濃度變稀。在再生側則過程相反,對溶液進行再生處理,同樣也是利用再生空氣與溶液之間的水蒸汽分壓力差,用再生溶液繼續(xù)對被處理空氣進行除濕。如此循環(huán)進行。
[0015]干燥室I和溶液除濕裝置3之間通過管路連接形成獨立的空氣循環(huán)回路,反滲透裝置2和溶液除濕裝置3之間通過管路連接形成獨立的鹽溶液循環(huán)回路;空氣循環(huán)回路的管路上設有抽風機6,鹽溶液循環(huán)回路上設有溶液泵,反滲透裝置2的淡水出口通過出水管23引出。
[0016]干燥室I的出氣口 11通過出氣管路4與溶液除濕裝置3中的進氣端31連通,抽風機6設置在進氣管路4上,干燥室I的進氣口 12通過進氣管路7與溶液除濕裝置3中的出氣端32連通;溶液除濕裝置3中的出液端33通過進液管路8與反滲透裝置2的溶液進口 21連通,反滲透裝置2的溶液出口 22通過出液管路10與溶液除濕裝置3中的進液端34連通,溶液泵9設置在出液管路10上。進液管路8上設有冷卻器5,因為經(jīng)溶液除濕裝置3除濕過的鹽溶液要吸收熱量,經(jīng)過冷卻后的鹽溶液進入溶液除濕裝置3中其吸收水蒸汽的效果更佳。溶液冷卻器5內(nèi)設有盤旋設置供冷水通過的水管51,該水管51的進口和出口均外露出溶液冷卻器5。
[0017]本裝置的工作原理及過程如下:將帶干燥的生物料置于干燥室內(nèi),本裝置運行由鹽溶液(LiCl等)循環(huán)和空氣循環(huán)組成。從干燥室I出來的潮濕低溫空氣在抽風機6驅動下進入溶液除濕裝置3內(nèi),濕空氣中的水蒸氣被溶液除濕裝置3內(nèi)的鹽溶液(LiCl等)吸收,流出溶液除濕裝置3后的空氣將變?yōu)楦煽諝猓缓笸ㄟ^進氣管路7又進入干燥室I內(nèi),對位于干燥室I內(nèi)的生物料進行干燥;除濕裝置3的鹽溶液在溶液除濕組件吸收水蒸氣后,變?yōu)楹南←}溶液,該稀鹽溶液被通過溶液冷卻器5后進入反滲透裝置2,將其中所含水分與鹽分離,制出淡水,同時出去水份后的濃鹽溶液被溶液泵9泵進溶液除濕裝置3,完成循環(huán)。本裝置和現(xiàn)有干燥裝置相比不但可以制備淡水,而且無需額外電加熱器對ロ子進行干燥,具有干燥效率、高能耗低的優(yōu)點。
[0018] 反滲透裝置的原理:當把相同體積的稀溶液和濃液分別置于一容器的兩側,中間用半透膜阻隔,稀溶液中的溶劑將自然的穿過半透膜,向濃溶液側流動,濃溶液側的液面會比稀溶液的液面高出一定高度,形成一個壓カ差,達到滲透平衡狀態(tài),此種壓カ差即為滲透壓。若在濃溶液側施加一個大于滲透壓的壓カ時,濃溶液中的溶劑會向稀溶液流動,此種溶劑的流動方向與原來滲透的方向相反,這ー過程稱為反滲透。對透過的物質具有選擇性的薄膜稱為半透膜,一般將只能透過溶劑而不能透過溶質的薄膜稱之為理想半透膜。當把相同體積的稀溶液(例如淡水)和濃溶液(例如鹽水)分別置于半透膜的兩側時,稀溶液中的溶劑將自然穿過半透膜而自發(fā)地向濃溶液一側流動,這ー現(xiàn)象稱為滲透。當滲透達到平衡時,濃溶液側的液面會比稀溶液的液面高出一定高度,即形成一個壓差,此壓差即為滲透壓。滲透壓的大小取決于溶液的固有性質,即與濃溶液的種類、濃度和溫度有關而與半透膜的性質無關。若在濃溶液一側施加一個大于滲透壓的壓カ時,溶劑的流動方向將與原來的滲透方向相反,開始從濃溶液向稀溶液一側流動,這ー過程稱為反滲透。反滲透是滲透的一種反向遷移運動,是ー種在壓カ驅動下,借助于半透膜的選擇截留作用將溶液中的溶質與溶劑分開的分離方法,它已廣泛應用于各種液體的提純與濃縮,其中最普遍的應用實例便是在水處理工藝中,用反滲透技術將原水中的無機離子、細菌、病毒、有機物及膠體等雜質去除,以獲得高質量的純凈水。
【權利要求】
1.一種基于溶液除濕的干燥和淡水制取聯(lián)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室(1)、反滲透裝置(2)和溶液除濕裝置(3);所述干燥室(1)和溶液除濕裝置(3)之間通過管路連接形成獨立的空氣循環(huán)回路,所述反滲透裝置(2)和溶液除濕裝置(3)之間通過管路連接形成獨立的鹽溶液循環(huán)回路;所述空氣循環(huán)回路的管路上設有抽風機(6),所述鹽溶液循環(huán)回路上設有溶液泵,所述反滲透裝置(2)的淡水出口通過出水管(23)引出。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溶液除濕的干燥和淡水制取聯(lián)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室⑴的出氣口(11)通過出氣管路⑷與溶液除濕裝置⑶中的進氣端(31)連通,所述抽風機(6)設置在進氣管路(4)上,所述干燥室(1)的進氣口(12)通過進氣管路(7)與溶液除濕裝置(3)中的出氣端(32)連通;所述溶液除濕裝置(3)中的出液端(33)通過進液管路⑶與反滲透裝置⑵的溶液進口(21)連通,所述反滲透裝置(2)的溶液出口(22)通過出液管路(10)與溶液除濕裝置(3)中的進液端(34)連通,所述溶液泵(9)設置在出液管路(10)上。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溶液除濕的干燥和淡水制取聯(lián)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液管路(8)上設有冷卻器(5)。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溶液除濕的干燥和淡水制取聯(lián)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冷卻器(5)內(nèi)設有盤旋設置供冷水通過的水管(51),該水管(51)的進口和出口均外露出溶液冷卻器(5)。
【文檔編號】F26B21/04GK203454683SQ201320336907
【公開日】2014年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9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6月9日
【發(fā)明者】許光映, 韓志, 杜燕, 劉平波, 劉春花, 張艷 申請人:浙江海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