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基于二次電池的使用狀態(tài)推定二次電池的內部電阻的內部電阻推定方法、利用所述內部電阻推定方法的二次電池輸出控制方法、以及使用所述輸出控制方法的車輛。
背景技術:
與現有電池相比,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重量更輕,功率密度更高,因此,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例如有利地被用作車載高功率電源。特別是,在需要高功率密度的應用中有利地使用鋰離子二次電池。眾所周知,二次電池的性能隨著二次電池的使用而發(fā)生劣化。可以認為,劣化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二次電池的重復充電和放電導致電池單體的內部電阻增加。當內部電阻增加時,二次電池的容量必然減小,并且充電率、溫度特性等也會劣化。為此,建議一種在使用二次電池時推定二次電池劣化程度的方法(例如參閱公開號為2014-149280的日本專利申請(JP 2014-149280 A)以及公開號為2012-185122的日本專利申請(JP 2012-185122 A))。
例如,JP 2014-149280 A公開一種不在實際使用期間,而是根據特定條件下的充電或放電曲線推定二次電池劣化程度的推定方法,此方法不耗費成本或時間。在此推定方法中,基于二次電池的內部電阻的增加量推定劣化程度。如果在不同溫度處測量的數據被相互比較,分析結果的變化便會增加。因此,內部電阻被分為三個分量,即,反應電阻、歐姆電阻以及擴散電阻,將這三個分量校正為預定基準溫度處的電阻,然后計算劣化程度。JP 2012-185122 A公開一種除了考慮使用后的電池內部電阻值之外,還通過考慮異常歷史來計算二次電池劣化程度的方法。在JP 2012-185122A中,通過將基于異常歷史的溫度和充電程度的校正值加到正規(guī)化后的劣化程度來進一步準確地推定劣化程度。通過將每個個體二次電池的內部電阻正規(guī)化到預定基準溫度和預定基準充電程度來計算正規(guī)化后的劣化程度。
技術實現要素:
但是,JP 2014-149280 A中描述的推定方法是一種針對極度簡化的電池行為的分析,因此,這種推定方法不支持需要進一步高度準確地推定劣化程度的情況。在JP 2012-185122 A描述的技術中,通過考慮異常歷史來推定劣化程度;但是仍然存在提高推定準確性的空間。本發(fā)明的一方面提供高度準確的或較簡單的二次電池內部電阻推定方法。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利用二次電池的內部電阻推定方法,另外還提供允許更有效地使用二次電池的二次電池控制方法。
在根據本領域的用于二次電池的劣化推定方法中,主要評估已用二次電池的可重用性。為此,可以在就安全性而言大幅簡化程序的同時推定劣化程度。被用作驅動車輛的電源等的二次電池的耐用年限的目標約為十年。被用作驅動車輛的電源的二次電池被控制為在相當嚴格的條件下進行充電或放電,以便至少在此耐用時段內確保用戶安全。為此,通過進一步高度準確地實時推定二次電池的劣化程度,能夠在確保安全的同時發(fā)揮出二次電池的更高性能。
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用于二次電池的內部電阻推定方法,所述二次電池包括正極和負極。所述內部電阻推定方法包括:獲取所述二次電池的初始內部電阻值和溫度過程信息,所述二次電池是評估對象,所述溫度過程信息包括所述二次電池在使用時的電池溫度和有關已記錄所述電池溫度的時間的時間信息,所述初始內部電阻值是所述二次電池在預定基準時間的內部電阻值;基于所述溫度過程信息,推定在從所述預定基準時間經過預定時間后所述二次電池的所述內部電阻值的增加量;基于所述溫度過程信息,推定在從所述預定基準時間經過所述預定時間后,由所述正極的充電狀態(tài)的使用范圍與所述負極的充電狀態(tài)的使用范圍之間的相對變化造成的所述二次電池的所述內部電阻值的減少量;基于所述增加量和所述減少量,計算在從所述預定基準時間經過所述預定時間中的內部電阻變化;以及基于所述初始內部電阻值和所述內部電阻變化,獲得在從所述預定基準時間經過所述預定時間后的所述二次電池的推定內部電阻值。
根據上述方面,考慮了所述二次電池的重復充電和放電造成的可能在所述二次電池的所述正極的所述充電狀態(tài)的使用范圍與所述二次電池的所述負極的所述充電狀態(tài)的使用范圍之間發(fā)生的相對變化(下文簡稱為容量偏差)對所述二次電池的所述內部電阻值的影響。每個電極的所述充電狀態(tài)的所述使用范圍可以被視為所述二次電池的充電或放電的使用與所述電極的充電容量的比率的范圍。也就是說,所述二次電池的所述內部電阻值在考慮以下事件的情況下被推定:即,所述正極的電阻隨著容量偏差減小,并且所述內部電阻值減小。由所述容量偏差導致的所述內部電阻值的減少不在本領域中的推定所述二次電池的劣化程度時反映。借助根據上述方面的配置,例如能夠在考慮所述二次電池的所述內部電阻值的增加量因所述容量偏差而變?yōu)樨撝档那闆r下,進一步高度準確地推定所述二次電池的所述內部電阻值。在本說明書中,使用二次電池表示在預定條件下給所述二次電池充電或放電。
所述第一方面可以包括準備第一數據,所述第一數據包括標準二次電池的溫度與電阻增加系數之間的關系。所述標準二次電池具有與所述二次電池相同的規(guī)格。所述電阻增加系數是每預定單位時間所述標準二次電池的所述內部電阻的增加量。在所述第一方面,推定所述內部電阻值的所述增加量可以包括:基于所述溫度過程信息,計算所述二次電池被保持在每個預定溫度處的保持時間的累積值;以及通過使用在每個預定溫度處的所述保持時間的所述累積值和在每個預定溫度處的所述電阻增加系數,計算在從所述預定基準時間經過所述預定時間中的所述二次電池的所述內部電阻值的所述增加量。
在上述方面,計算所述內部電阻值的所述增加量可以包括:通過使用在每個溫度處的所述保持時間的累積量和在每個溫度處的所述電阻增加系數,計算在從所述基準時間經過所述預定時間后的所述二次電池的所述內部電阻值;以及基于在從所述基準時間經過所述預定時間后的所述二次電池的所述內部電阻值和所述初始內部電阻值,獲得所述內部電阻值的所述增加量。
在上述方面,所述第一數據可以包括關于所述二次電池的所述充電狀態(tài)與所述電阻增加系數之間的關系的信息。
基本可以根據諸如環(huán)境溫度之類的條件來確定所述二次電池的所述電阻增加系數。所述電阻增加系數可以被視為隨著內部電阻增加速率的增大而增大的系數。通過利用所述電阻增加系數和所述二次電池被保持在每個溫度處的累積保持時間,能夠簡單而高度準確地計算所述內部電阻值的增加量。
在上述方面,可以在以下時段(1)至(4)中的任何一個或以下時段(1)至(4)中的兩個或更多個的組合期間獲取所述溫度過程信息:(1)在所述電池的使用期間;(2)在所述電池的未使用期間,并且從所述電池的使用結束起的選定時段期間;(3)當一天的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之間的溫度差大于或等于10℃時;以及(4)當一個月的平均溫度的變化大于或等于5℃時。
由溫度變化導致的電阻的增加可以明顯地促成所述二次電池的所述內部電阻的增加。在上述方面,不僅在所述二次電池的使用期間,而且甚至還在所述電池的未使用期間確定所述電池的溫度變化對所述內部電阻的影響較大時,也考慮此時的溫度過程。在上述方面,如上所述,通過利用每個溫度處的累積保持時間,能夠在計算所述內部電阻值的增加量時簡單地反映長期溫度過程信息。因此,能夠進一步高度精確地推定所述二次電池的所述內部電阻值。
所述第一方面可以包括:準備第二數據,所述第二數據包括所述標準二次電池的所述溫度、所述標準二次電池的充電狀態(tài)以及所述標準二次電池的正極的電阻值之間的關系,所述標準二次電池具有與所述二次電池相同的規(guī)格;以及獲取正極電位歷史信息,所述正極電位歷史信息包括在所述二次電池的使用期間所述二次電池的所述正極的電位和有關所述二次電池的所述正極的電位被記錄的時間的時間信息。在所述第一方面,推定所述內部電阻值的所述減少量可以包括:通過在從所述基準時間經過所述預定時間后的所述二次電池的所述正極的電位中減去在所述基準時間的所述二次電池的所述正極的電位,計算在經過所述預定時間中的所述二次電池的所述正極的所述電位的位移;當所述二次電池的所述正極的所述電位的所述位移是正值時,基于所述二次電池的所述正極的所述電位的所述位移,計算在經過所述預定時間中的所述二次電池的充電狀態(tài)的下限值的移位量,以及基于所述第二數據,通過從在所述基準時間的所述二次電池的所述正極的電阻值中減去當所述二次電池的所述充電狀態(tài)已增加時所述二次電池的所述正極的電阻值,獲得差作為所述內部電阻值的所述減少量。
所述第一方面可以包括:準備第二數據,所述第二數據包括所述標準二次電池的所述溫度、所述標準二次電池的充電狀態(tài)以及所述標準二次電池的正極的電阻值之間的關系,所述標準二次電池具有與所述二次電池相同的規(guī)格;以及獲取正極電位歷史信息,所述正極電位歷史信息包括在所述二次電池的使用期間所述二次電池的所述正極的電位和有關所述二次電池的所述正極的所述電位被記錄的時間的時間信息。在所述第一方面,推定所述內部電阻值的所述減少量可以包括:通過從在所述二次電池的所述正極的所述電位處于下限的狀態(tài)下經過所述預定時間后的所述二次電池的充電狀態(tài)中減去在所述二次電池的所述正極的所述電位處于所述下限的狀態(tài)下在所述基準時間的所述二次電池的充電狀態(tài),計算在經過所述預定時間中的所述二次電池的所述充電狀態(tài)的下限值的移位量;以及基于所述第二數據,通過從在所述基準時間的所述二次電池的所述正極的電阻值中減去當所述二次電池的所述充電狀態(tài)已增加所述移位量時所述二次電池的所述正極的電阻值,獲得差作為所述內部電阻值的所述減少量。
根據上述方面,能夠準確、高效地將所述容量偏差所導致的所述正極的電阻的減少納入所述二次電池的所述內部電阻值的推定。
本發(fā)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種用于二次電池的輸出控制方法。所述第二方面包括:如果通過如所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內部電阻推定方法計算的從所述預定基準時間經過預定時間之后的所述二次電池的內部電阻變化是ΔR,則當ΔR>0時減少所述二次電池的輸出;當ΔR=0時保持所述二次電池的輸出;以及當ΔR<0時增加所述二次電池的輸出。
借助用于二次電池的內部電阻推定方法,例如,能夠推定所述內部電阻值作為整體減少的情況。通過考慮所述二次電池的所述內部電阻值的減少,阻止或減少劣化程度的過度評估,例如,能夠在不實施過度限制的情況下進一步適當地響應于實際電池性能而控制所述二次電池的輸出。為此,例如與初始輸出相比,能夠提高所述二次電池的輸出。因此能夠使所述二次電池有效地發(fā)揮原始性能。
本發(fā)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種車輛。根據第三方面的車輛包括:二次電池,其用作驅動所述車輛的電源;以及輸出控制電路,其通過使用如所述第二方面所述的輸出控制方法,針對所述二次電池執(zhí)行輸出控制。
例如,在由根據本領域的二次電池驅動的車輛中,從確保所述二次電池自開始使用起具有大約十年的耐用年限的角度,所述二次電池的輸出被控制在低于或等于初始輸出的范圍內。相比之下,借助根據本發(fā)明的所述方面的技術,即使以高于所述初始輸出的輸出給所述二次電池放電,也能夠實現其中所述電池的劣化不過分推進的輸出狀態(tài)。因此,例如能夠在不限制所述二次電池的所述初始輸出的情況下,進一步適當地響應于所述電池的實際劣化狀態(tài)來執(zhí)行輸出控制
附圖說明
下面將參考附圖描述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特征、優(yōu)點以及技術和工業(yè)意義,在所述附圖中,相同的參考標號表示相同的部件,其中:
圖1是示出根據一個實施例的用于二次電池的內部電阻推定方法的流程圖;
圖2是示出圖1中的步驟S200的進一步詳細實施例的流程圖;
圖3是示出圖1中的步驟S300的進一步詳細實施例的流程圖;
圖4是示出根據所述實施例的用于二次電池的輸出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圖5是示出其中在計算內部電阻值的增加量時,從初始評估階段開始將電阻的增加量加到溫度范圍T1、T2中的每一者的狀態(tài)的圖;
圖6是示出在二次電池的初始階段和經過預定時間后的階段中的二次電池的充電容量與正極電位和負極電位中的每一者之間的關系的圖;
圖7是示出二次電池的溫度、二次電池的充電狀態(tài)(SOC)與該溫度和SOC處的正極電阻之間的關系的數據圖的一個實例;
圖8是示出預定溫度處的二次電池初始SOC與正極初始電阻值之間的關系的圖;
圖9是示出二次電池的溫度、二次電池的充電狀態(tài)(SOC)與該溫度和SOC處的電阻值之間的關系的數據圖的一個實例;
圖10是示出正極電位的移位量(ΔV)與對應于正極電位的移位量的SOC下限值的移位量(ΔSOC)之間的關系的圖;
圖11A是示出二次電池的耐久時間和針對二次電池的輸出控制的變化的圖;
圖11B是示出二次電池的耐久時間和二次電池的內部電阻R的變化的圖;以及
圖12是示出根據所述實施例的用于二次電池的輸出控制系統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根據需要參考附圖詳細地描述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的用于二次電池的電阻推定方法及其使用。每個附圖被示意性地繪制,并且每個附圖中的數值關系(圖中數據的陣列、變化率等)能夠基本反映實際關系的一個實例;但是,它們并未嚴格地示出實際關系。相同的參考標號表示具有相同操作的構件和部分,重復的描述將被省略或簡化。
用于二次電池的內部電阻推定方法
圖1是示出根據所述實施例的用于二次電池的內部電阻推定方法的流程圖。下面描述的用于二次電池的內部電阻推定方法是推定包括正極和負極的二次電池的內部電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面的步驟S100到S500,如圖1所示。
根據本發(fā)明的內部電阻推定方法包括:(S100)獲取作為評估對象的二次電池(下文簡稱為二次電池)的初始內部電阻值和溫度過程信息,所述溫度過程信息至少包括二次電池在使用時的電池溫度和有關已記錄電池溫度的時間的時間信息;(S200)基于所述溫度過程信息,推定經過預定時間后所述二次電池的內部電阻值的增加量;(S300)基于所述溫度過程信息,推定在經過預定時間后,由正極的充電狀態(tài)的使用范圍與負極的充電狀態(tài)的使用范圍之間的相對變化(容量偏差)造成的所述二次電池的內部電阻值的減少量;(S400)基于所述內部電阻值的增加量和所述內部電阻值的減少量,計算經過所述預定時間后的內部電阻變化;以及(S500)基于所述初始內部電阻值和所述內部電阻變化,獲得經過所述預定時間后的所述二次電池的推定內部電阻值。
在本實施例中,通過在考慮電池所經受的溫度信息的同時計算相對于初始內部電阻值經過預定時間后的內部電阻變化,能夠高度準確地獲取經過預定時間后已經劣化的二次電池的內部電阻值。在上述多個步驟中,只需在步驟S100之后執(zhí)行步驟S200和步驟S300,并且步驟S200和步驟S300可以在選定的相互獨立的時間被分別執(zhí)行。因此,可以同時執(zhí)行步驟S200和步驟S300(彼此并行地執(zhí)行),也可以首先執(zhí)行步驟S200和步驟S300中的任一者。
應用內部電阻推定方法的二次電池不做具體限制。例如,內部電阻推定方法可用于被允許通過正極與負極之間的載荷子遷移所導致的電子遷移而被重復地充電和放電的多種二次電池??梢詷嬒氲亩坞姵氐膶嵗ǘ喾N二次電池,例如鋰離子二次電池、鉛蓄電池、和鎳金屬氫化物電池。除其他情況外,鋰離子二次電池是利用鋰離子作為載荷子的二次電池,并且可以實現高能量密度,因此可以有利地將鋰離子二次電池作為應用本發(fā)明的技術的二次電池的實例。在鋰離子二次電池內,有利地采用使用碳質材料(例如,石墨)作為負極活性材料的電池,因為這樣能夠適當地推定上述內部電阻值的減少量。在下文中,例如基于其中推定鋰離子二次電池的內部電阻的實例來描述本實施例。
鋰離子二次電池包括相對的正負極,并且包括鋰離子的電解質被置于這些正極與負極之間。正極和負極中的每一者包含能夠存儲和釋放鋰離子的活性材料。在電池的充電期間,鋰離子被從正極活性材料中釋放,然后這些鋰離子通過電解質被捕獲到負極活性材料中。相反,在電池的放電期間,鋰離子被從負極活性材料中釋放,然后這些鋰離子通過電解質再次被捕獲到正極活性材料中。在此方式中,通過執(zhí)行到外部負荷的電池放電或者執(zhí)行從外部充電裝置給電池充電,鋰離子在鋰離子二次電池的正極活性材料與負極活性材料之間遷移。
S100:溫度過程信息的獲取
在步驟S100,獲取評估期初始時點處的作為評估對象的二次電池(下文簡稱為二次電池、電池等)的內部電阻值作為初始內部電阻值。此時,按時間順序獲取二次電池的溫度過程信息,此溫度過程信息包括電池溫度和有關記錄電池溫度的時間的時間信息。電池溫度和時間信息可以均適用,只要在評估期測量的溫度和時間可被識別到即可。例如,可以分別獲取電池溫度和時間信息作為與上次測量值的差值,即,溫度差、時間差等。溫度過程信息理想地以預定頻率被獲取(理想地,以1分鐘到12個小時作為時間間隔,例如每12個小時、每4個小時、每3個小時、每2個小時、每1個小時、每30分鐘、每10分鐘、每1分鐘、上述頻率的任意組合等)。
所制造的電池被置于的溫度條件可以根據狀態(tài)(例如外部環(huán)境(例如,國家或地區(qū))和使用環(huán)境(環(huán)境溫度、使用電池的電力裝置))而改變。電池的溫度變化影響電池性能,尤其是能夠嚴重影響內部電阻。因此,即使電池不被充電或放電(未被使用),不使用的電池也會受環(huán)境溫度的影響。因此在本實施例中,不僅在使用期間(也就是說,電池正在被充電或放電時),而且還在電池的未使用期間,獲取電池的溫度過程信息都是有利的模式。
獲取溫度過程信息的時間(獲取溫度過程信息的時段)不做具體限制,但是理想地,例如在以下(1)到(4)表示的環(huán)境(作為容易影響電池劣化的環(huán)境)中獲取溫度過程信息。
(1)在電池的使用期間
(2)在電池的未使用期間,并且從電池的使用結束起的選定時段期間
(3)當一天的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之間的溫度差大于或等于10℃時(天)
(4)當一個月的平均溫度的變化大于或等于5℃時(月)
在電池的使用期間,二次電池的充電和放電將導致電化學反應。因此,由電池的使用造成的劣化很容易加劇,所以絕對需要獲取溫度過程信息。在未使用期間,即,當電池未被充電或放電時,以及在從電池的使用結束起的選定時段(例如,1到10個小時,理想地為2到5個小時,更理想地為3到4個小時)期間,由電池的使用造成的影響所導致的劣化會加劇,因此理想地獲取溫度過程信息。當一天的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之間的溫度差大于或等于10℃,或者當一個月的平均溫度大于或等于5℃時,由環(huán)境溫度導致的劣化會加劇,因此理想地獲取溫度過程信息??梢圆捎脳l件(1)到(4)中的任何一個。也可以根據需要組合地采用條件(1)到(4)中的兩個或更多個。當采用任何一個條件時,該條件理想地為(1)在電池的使用期間。例如,溫度過程信息不僅可以在(1)電池的使用期間被獲取,也可以在滿足條件(2)到(4)中的任何一個時被獲取。而且,溫度過程信息可以在電池的使用期間和電池的未使用期間均被獲取。同樣在上述時間,如同在電池的使用期間那樣,可以按照適當的頻率,以適當的時間間隔獲取溫度過程信息。
作為二次電池的初始內部電阻值,可以采用在評估期的初始階段通過公知的測量方法(例如,IV電阻測量、AC阻抗測量和curren-rest法)測量的二次電池的內部電阻值。例如,在包括公知電池控制系統的二次電池中,一般而言,存在一種為確保安全,通過測量正在使用的電池的溫度、電流、電壓、充電狀態(tài)(SOC)、容量(例如,放電容量)等來管理電池狀態(tài)的方法。針對每個個體電池或每個多組電池(每個電池堆)管理電池狀態(tài)。允許通過利用由公知的電池控制系統獲取的這些數據來獲取上述溫度過程信息。例如,溫度過程信息理想地不僅獲取溫度信息,而且還獲取有關正極電位的信息和有關SOC的信息等。內部電阻值可以在管理這些電池狀態(tài)的同時獲取。這些測量允許通過將由熱電偶、熱敏電阻等形成的溫度測量裝置、電壓測量裝置、電流測量裝置等附接在一個或多個電池中的每一者上來在任意時間獲取電池(或電池堆)的每個信息片段。
二次電池的初始內部電阻值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獲?。杭?,在預定的溫度和SOC條件下,提前考察具有與作為評估對象的二次電池相同的規(guī)格的標準二次電池的內部電阻值,然后參考該值。這種關于初始內部電阻值的數據被允許以三維圖等的模式(例如,初始內部電阻值-溫度-SOC關系)來準備(下文簡稱為第三數據)。例如,圖9示出第三數據的一個實例。允許根據常規(guī)程序來測量標準二次電池的溫度、SOC以及內部電阻值之間的關系。具體而言,應測量在預定溫度處被調整到預定SOC狀態(tài)的電池的IV電阻。IV電阻被定義為通過I-V曲線繪制的線的斜率,并且是也被稱為微分電阻等的值,其中I-V曲線示出開路電位(V)與在該時刻流動的電流值(I)之間的關系。IV電阻測量方法不做嚴格限制。例如,借助恒電勢器等測量當調整到預定溫度和SOC狀態(tài)的電池被以多個電流值(理想地,三個或更多個點,例如,四個點,即,0.1C、1C、2C、5C等)充電或放電特定時間(例如,5秒)時的電壓變化,并且IV電阻可以是通過計算電壓到電流值的斜率而獲得的電阻。該IV電阻例如可以是指示二次電池能夠在該特定時間內流過多少安培電流的指標。通過以例如其中電池溫度是從大約-40℃到80℃(例如,從大約-30℃到60℃)的范圍內的1到5℃的間隔執(zhí)行測量來示出SOC與IV電阻值之間的關系作為一個實例。在創(chuàng)建第一數據(在下面描述)的同時可以獲取這些值。
S200:內部電阻值增加量的推定
在S200,基于溫度過程信息推定經過評估期后(即,預定時間后)二次電池的內部電阻值的增加量。推定二次電池的內部電阻值的增加量的方法不做具體限制。例如,通過從針對經過預定時間后的二次電池推定的內部電阻值(Rr)中減去初始內部電阻值(Ri)來計算內部電阻值的增加量(Δ+R)。經過預定時間后的二次電池的內部電阻值(Rr)例如被視為在二次電池的初始內部電阻值(Ri)的基礎上,由二次電池所在的每個預定條件下的電阻增加量的累積形成的內部電阻值。預定條件下電阻的增加量被計算為初始內部電阻值、該條件的電阻增加系數(α)和二次電池處于該條件下的時間(t)的乘積。也就是說,內部電阻值的增加量(Δ+R)例如基于以下數學表達式(1)進行推定。
Δ+R=Rr-Ri=Ri×(Σ(αx×tx)-1) (1)
在上述數學表達式中,Δ+R表示內部電阻值的增加量,Rr表示經過預定時間后的內部電阻值,Ri表示初始內部電阻值,αx表示預定條件x的電阻增加系數,tx表示預定條件x被保持的時間。
在根據本發(fā)明的內部電阻推定方法中,內部電阻值的增加量被準確而簡單地推定,例如方式為:通過聚焦于上述關系,使用下面的方法,累積二次電池在每個預定的溫度和SOC條件處的電阻增加量。也就是說,在本說明書中描述的推定內部電阻值的增加量時,首先針對具有與目標二次電池相同的規(guī)格的標準二次電池提前準備以下第一數據。該第一數據是指示處于預定溫度和SOC狀態(tài)的二次電池的電阻增加系數的值的數據。電阻增加系數是指示預定條件下的二次電池的電阻在每個單位時間的增加程度的值。換言之,可以獲取電阻增加系數作為由二次電池的內部電阻增加導致的劣化率。具有與作為評估對象的二次電池相同的規(guī)格的標準二次電池的測量值可以被用作電阻增加系數。例如根據下面的程序獲取電阻增加系數。
首先,通過測量已經在預定溫度和SOC下存儲預定時間的電池的電阻值,獲得存儲預定時間之后的電阻增加率。例如,當初始電阻為R0,存儲預定時間(t)后的電阻為Rt時,例如,采用根據數學表達式rt=(Rt-R0)/R0×100計算的值作為電阻增加率rt。接下來,根據針對各個保持時間計算的電阻增加率rt的數據,計算指示電阻增加率rt的時變的電阻增加系數α。該電阻增加系數例如通過計算其中時間t為自變量,電阻增加率rt為因變量的線性回歸來計算。具體而言,通常當繪制電阻增加率與時間之間的關系(其中X軸表示時間的平方根(√t),Y軸表示電阻增加率(rt))時,該圖可被線性回歸?;貧w線的斜率為電阻增加系數α。
通過在以多種方式更改溫度和SOC條件的同時計算電阻增加系數α來準備第一數據。第一數據可以被準備為數值數據,也可以被準備為圖數據。理想地,例如以三維圖等的形式準備電阻增加系數-溫度-SOC關系。
電阻增加系數α依賴于溫度和SOC。但是,在上述耐久試驗條件下,電阻增加系數α受溫度的影響要大于受SOC的影響。電阻增加系數α與溫度之間的相關性一般被允許通過阿倫尼烏斯(Arrhenius)方程表示。因此在準備第一數據時,例如,電阻增加系數α在多個不同溫度(例如,三個或更多個溫度)處被計算,并且基于阿倫尼烏斯方程獲得電池的電阻增加系數的溫度相關性。因此能夠準確、簡單地獲得溫度范圍內的電阻增加系數α。借助阿倫尼烏斯方程,電阻增加系數α被表示為一般表達式α=A×exp(-E/RT)等。在該表達式中,A表示不與溫度關聯的常數(頻率因子),E表示激活能量,R表示氣體常數,T表示絕對溫度。隨著環(huán)境溫度降低,電阻增加系數α會更多地依賴于溫度而非SOC。因此,例如當環(huán)境溫度為大約10℃或更低的低溫時,電阻增加系數α被允許視為僅依賴于溫度的特性。在下文中,為了簡化描述,將借助這樣的實例描述一種用于計算內部電阻值的增量加的技術:在該實例中,環(huán)境溫度低于或等于10℃,電阻增加系數α不依賴于SOC,而是僅受溫度影響。
上述第一數據和上述第三數據并非始終被限于這些數據;而是,第一數據和第三數據理想地為針對尚未劣化的標準電池(即,剛制造完畢或剛開始使用的標準電池)而獲取的數據。開始使用表示使用用作電源的二次電池的初始階段。也就是說,開始使用例如理想地為二次電池(可以是標準二次電池)處于未識別到明顯劣化的狀態(tài)的時間。因此,例如,第一數據和第三數據理想地在以下狀態(tài)下被獲取:在此狀態(tài)下,構造二次電池并對二次電池執(zhí)行預定的調節(jié)處理和老化處理,接著對二次電池執(zhí)行大約1到10分鐘的充電和放電處理。開始使用可以被設定為用戶開始使用電池的時間。例如,開始使用可以被設定為開始二次電池的內部電阻推定(評估)的時間。
接下來,如圖2所示,推定內部電阻值的增加量。推定內部電阻的增加量的過程包括:(210)計算累積保持時間;(S220)計算經過預定時間后的內部電阻值;以及(S230)計算內部電阻值的增加量。
首先,在S210,基于所獲取的溫度過程信息,針對每個預定溫度范圍計算二次電池保持處于每個預定溫度范圍內的累積保持時間。也就是說,在本實施例中,為了簡化起見,將描述允許忽略由SOC導致的內部電阻增加的條件下的情況。累積保持時間具體通過以下方式獲得:即,針對每個溫度范圍累積二次電池保持處于預定溫度范圍的時間。在此方式中,通過從初始狀態(tài)開始將溫度過程信息組織為每個溫度范圍(ΔTm)內的累積保持時間(tm),能夠簡單地在延長的時段內處理電池的溫度過程信息。
接下來,在S220,計算經過預定時間后的二次電池的內部電阻值。經過預定時間后的二次電池的內部電阻值(Rr)例如可以被視為通過將內部電阻增加量加到開始使用電池時的內部電阻值(即,初始內部電阻值(Ri))上而獲得的內部電阻值。內部電阻值的增加量是推定為在預定條件下增加的內部電阻值的增加量。例如,如下面的表1所示,在考慮溫度過程的同時簡單地通過以下方式計算內部電阻的增加量:即,單獨計算每個上述溫度范圍(ΔTm)的內部電阻值的增加量(Δ+Rrm),然后將所有溫度范圍的內部電阻值的增加量(Δ+Rrm)相加在一起。溫度范圍(ΔTm)例如可以針對每1到20℃被設定,更理想地針對每1到15℃被設定,特別理想地針對每1到10℃被設定,例如,針對每1到5℃被設定。
表1
相應溫度范圍內的電阻增加量(Δ+Rrm)的計算以及求和理想地根據Miner法則(線性累積損傷法則)來執(zhí)行。Miner法則一般被稱為疲勞推定法,此方法在評估被隨機輸入具有多種振幅的應力的構件的疲勞壽命時使用。在Miner法則中,基于以下假設推定壽命:即,其中具有多種振幅的應力隨機出現的狀態(tài)是具有不同振幅并且單獨重復的應力(σ1、σ2、…、σi)之和。在本實施例中,應用此理念,并且例如相對于時間(即,評估期)評估劣化程度(其中考慮了由電池的溫度過程導致的內部電阻增加)。例如,電池處于預定時間范圍內的時間被加在一起作為累積保持時間(頻率分布),而且計算將要累積的劣化程度作為預定溫度范圍內的內部電阻增加量。
具體而言,例如,相應溫度范圍內的電阻值的增加量根據Miner法則被加在一起,如下面的程序所示。也就是說,例如具體是指首先計算第一溫度范圍(ΔTm1)內的內部電阻值的增加量(Δ+Rr1)。例如,作為一個實例,當第一溫度范圍(ΔT1)內的累積保持時間為t1,初始內部電阻值為Ri1,對應于第一溫度范圍并從第一數據提取的電阻增加系數為α1時,通過用初始內部電阻值(Ri1)乘以電阻增加系數(α1)和在第一溫度范圍內的累積保持時間(t1)來計算已經保持在第一溫度范圍(ΔT1)內的電池的內部電阻值Rr1。通過從已經保持在第一溫度范圍(ΔT1)內的電池的內部電阻值(Rr1)中減去初始內部電阻值(Ri1)來計算第一溫度范圍內的電阻值的增加量(Δ+Rr1)。
接下來,計算第二溫度范圍(ΔT2)內的內部電阻值的增加量(Δ+Rr2)。在計算第二溫度范圍內的內部電阻值的增加量(Δ+Rr2)時,已經保持在第一溫度范圍(ΔT1)內的電池的內部電阻值(Rr1)被用作第二溫度范圍內的初始電阻值(Ri2)。也就是說,基于以下假設,計算起始基準發(fā)生移位:即,在第二溫度范圍的開始處,劣化已經加劇,加劇量對應于第一溫度范圍內的內部電阻值的增加量(Δ+Rr1)。計算已經保持在第二溫度范圍內的電池的內部電阻值(Rr2)作為其內部電阻已經因第一溫度范圍內的溫度歷史而增加的電池的內部電阻值,以及作為已經在第二溫度范圍內保持累積保持時間的電池的內部電阻值。在此方式中,在將相應溫度范圍內的內部電阻值的增加量(Δ+Rrm)相加在一起時,在考慮溫度歷史的情況下執(zhí)行累積,因此能夠簡單并進一步高度準確地推定所有溫度過程范圍中的內部電阻值的增加量(Δ+R),進而推定劣化量。
在S230,通過從以此方式獲得的經過預定時間后的二次電池的內部電阻值(Rr)中減去初始內部電阻值(Ri)來計算內部電阻值的增加量(Δ+R)。盡管說明書中省略了詳細描述,但是可以在考慮SOC影響的情況下計算內部電阻值的增加量(Δ+R)。在這種情況下,例如,預定溫度范圍內的累積保持時間可以被進一步分為預定時間范圍內和預定SOC范圍內的累積保持時間,并且可以使用某一溫度和SOC處的電阻增加系數計算經過預定時間后的內部電阻值。具體而言,例如如圖5所示,相應溫度范圍T1、T2...內的內部電阻值的增加量分別被加到相應SOC范圍內的初始內部電阻值上。之后,針對每個預定SOC范圍計算經過預定時間之后的內部電阻值的增加量,并且將使用的所有SOC范圍上的內部電阻值的增加量相加在一起。同樣借助該配置,獲得內部電阻的增加量(Δ+Rrm)。根據上述模式,能夠進一步高度準確地推定劣化程度。Miner法則的詳細計算技術是公知的,因此省略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在此方式中,通過采用根據本實施例的技術,能夠簡單地計算反映電池的溫度歷史的經過預定時間后的內部電阻。內部電阻的增加量通過從所計算的經過預定時間的內部電阻值中減去初始內部電阻值(Ri)來獲得。但是,用于計算內部電阻值的增加量的技術不一定限于上述實例。例如,在計算內部電阻值的增加量時,經過預定時間后的二次電池的內部電阻值(Rr)可以被直接計算,并且可以通過從內部電阻值(Rr)中減去初始內部電阻值(Ri)來獲得差,然后可以將該差視為內部電阻值的增加量(Δ+Rr)。除了這些實例之外,例如還可以使用計算內部電阻值的進一步詳細增加量的方法、進一步簡化的計算方法等。
S300:內部電阻值的減少量的推定
另一方面,在S300,基于上述溫度過程信息推定在經過預定時間后,由正極與負極之間容量使用范圍的相對變化造成的二次電池的內部電阻值的減少量。將簡單描述正極與負極之間的容量使用范圍的相對變化(容量偏差)。如上所述,正極和負極中的每一者包括預定百分比的活性材料。取決于活性材料的晶體結構、成分等,確定活性材料能夠接收載荷子的容量以及與捕獲載荷子的狀態(tài)對應的電位。電池的容量和電壓由正極活性材料量、負極活性材料量,以及正極活性材料和負極活性材料的組合等確定。電池的劣化還受到以下因素的顯著影響:即,正極和負極中的每一者的單獨劣化、正極與負極之間的劣化程度差距等。
圖6是示意性地示出正極和負極中的每一者的開路電位曲線的圖。例如,如圖6所示,已知作為初始充電和放電的結果,鋰離子電池中出現不可逆容量(ΔC)。具體而言,用作載荷子的鋰離子沉淀在負極表面上,并且例如被鈍化,從而能夠導致電池容量減小。作為電解質或者被添加到電解質中的成膜劑發(fā)生分解的結果,在負極表面上形成膜,從而能夠導致內部電阻增加。此外,例如當使用草酸根絡合物作為成膜劑時,還可以看到草酸離子例如從形成的膜中分離,從而導致電池的內部電阻再次減少。
在此方式中,作為使用電池的結果,劣化模式可能在正極與負極之間變化,或者組合狀態(tài)可能出現差別。然后,電池特性的容量相關性和內部電阻的增加模式也會受到影響。例如,當負極的不可逆容量作為電池的使用結果而增加時,負極電位保持在Vn1處,并且不在負極的最后放電階段返回到Vn0。也就是說,在圖6所示的實例中,負極電位曲線被視為從曲線“初始”移位到曲線“劣化后”。首先關注正極電位。然后,隨著負極電位曲線的移位,正極的充電和放電電位的下限從初始正極電位Vp0移位到高電位側Vp1。也就是說,正極的充電和放電容量的下限相對地朝著高容量側(即,高SOC側)偏移。圖7是示意性地示出二次電池的溫度、SOC、以及正極電阻值之間的關系的溫度-SOC-正極電阻圖。圖8是從圖7剪輯的圖,并且示意性地示出選定溫度處的正極電阻與SOC之間的關系。在圖8中,如果在正極的充電或放電期間SOC的下限從S0移位到高電位側S1,則正極不需要在高電阻區(qū)域中被充電或放電,因此內部電阻會減小。例如,作為SOC的下限值移位的結果,正極的初始電阻值(Rp0)降到劣化電阻值(Rp1)。
在本說明書描述的技術中,通過關注由正極與負極之間的這種容量偏差導致的二次電池的內部電阻值的減少量,在推定內部電阻時考慮該減少量。例如,圖6示出其中使用由含碳材料制成的負極活性材料的情況下的負極電位曲線。該實例中的正極活性材料例如是由通式Li(Ni1-a-bMnaCob)O2表示的鋰過渡金屬復合氧化物(a、b分別是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1的獨立實數,并且滿足0≤(a+b)<1)。在該負極中,當負極電位曲線已經移位(劣化)到高容量側時,劣化的負極的電阻值不會減小這么多。也就是說,允許忽略負極電阻值的減小。但是,例如對于使用此類負極活性材料的電池而言,當負極電位曲線已經移位(劣化)到高容量側時,劣化的負極的電阻減少,按照在正極的情況中那樣計算電阻值的減少量。在下文中,將詳細描述用于計算正極電阻值減少量的技術。
也就是說,在本說明書中描述的推定內部電阻值的減少量時,如下面的<D2>和(S110)所示,針對具有與目標二次電池相同的規(guī)格的標準二次電池提前準備如圖7所示的第二數據和正極電位歷史信息。
<D2>第二數據是正極的溫度-SOC-電阻數據,該數據示出在設置于標準二次電池中的正極的初始階段中,標準二次電池的溫度、SOC與位于每個溫度和SOC處的正極電阻之間的關系。例如,在創(chuàng)建第一數據時,關于正極電位的數據被一起采樣。因此,準備第二數據。例如通過在標準電池中設置基準電極,然后測量基準電極與正極之間的電位差來獲取正極電阻??梢詼蕚涞诙祿鳛閿抵禂祿?,也可以準備第二數據作為圖數據。理想地,例如以三維圖等的形式準備溫度-SOC-正極電阻關系。
(S110)正極電位歷史信息是這樣的數據:該數據包括正極電位和有關作為評估對象的二次電池的正極電位被記錄的時間的時間信息。例如,可以理想地采用例如通過將基準電極引入一個或兩個或更多個二次電池而測量的正極電位來作為正極電位。例如,通過將基準電極安裝于單個電池,或者多個電池(或電池堆)(這些電池是從中獲取上述溫度過程信息的對象)中的一個或幾個電池中來測量正極電位。這樣能夠隨時獲取正極電位。當通過使用公知的電池控制系統獲取正極電位歷史信息時,可以利用所獲取的正極電位歷史信息。正極電位和時間信息均只需分別指示測量的正極電位和測量的時間。例如,可以獲取正極電位和時間信息來作為與上次測量值的差值,即,與上一數據的正極電位差,與上一數據的時間差等。此溫度過程信息應與評估開始時的上述溫度過程信息同時被獲取。
基于內部電阻值的變化獲取電池的劣化程度。該內部電阻的變化一般主要由正極導致,假設該內部電阻變化已經呈現為整個電池的內部電阻變化。因此,為了在基本保持準確性的同時進一步簡化劣化程度的推定,可以使用上述第三數據替代第二數據。也就是說,對于由劣化導致的內部電阻值的變化,正極的特性能夠在整個電池的特性中被反映,因此,可以使用整個電池的溫度-SOC-IV電阻數據(第三數據)。可以在所有溫度-SOC條件下使用第三數據替代第二數據,也可以在部分溫度-SOC條件下使用第三數據替代第二數據。
接下來,如圖3所示,通過以下程序推定內部電阻值的減少量。
(S310)計算正極電位的位移,
(S320)計算SOC下限值的移位量
(S330)計算正極電阻差
(S340)計算內部電阻值的減少量
首先,在S310,通過從經過預定時間后(劣化后)的正極電位中減去評估開始時的電位(初始電位),計算正極電位的位移。采用作為第二數據的提前針對標準二次電池測量的預定溫度和SOC處的正極電位的值作為初始電位的值。已經被使用預定時間的二次電池中的正極電位的位移(ΔV)例如通過移位量(Vp0-Vp1)表示,該移位量是已劣化的正極的充電和放電電位的下限Vp1與初始正極的充電和放電的下限Vp0之間的差,如圖6所示。當所計算的正極電位的位移(ΔV)是正值時,假設正極的使用最低電位移位到高電位側,并且出現內部電阻的減少量?;谡龢O電位的位移(ΔV)計算內部電阻值的減少量。另一方面,當所計算的正極電位的位移(ΔV)是小于或等于0的值時,可以確定正極的充電和放電電位的下限未移位到高電位側,并且假設內部電阻未減少(Δ-R=0)。
正極的充電和放電電位下限的移位量(Vp0-Vp1)與二次電池的充電和放電容量下限的移位量(即,SOC下限值的移位量)關聯。在S320,當正極電位的位移(ΔV)是正值時,獲得與位移(ΔV)對應的已劣化二次電池的SOC下限S1,下限S1是二次電池的SOC下限S0已發(fā)生位移之后的下限。SOC 100%是完全充電狀態(tài)下的充電狀態(tài)。SOC 0%是完全放電狀態(tài)下的充電狀態(tài)。電池的上限電位與SOC的上限值關聯。電池的下限電位與SOC的下限值關聯。經過預定時間后的SOC下限值例如通過測量從完全充電狀態(tài)到正極放電結束時的電位(Vp1)的放電量來獲取。通過利用此關系計算與正極電位的位移(ΔV)對應的SOC下限值的移位量(ΔSOC=S1-S0)。可以計算SOC下限值的移位量作為開始使用時的二次電池的SOC(與已劣化正極的充電和放電電位的下限值Vp1位于相同的電位)與開始使用時的二次電池的SOC下限值之間的差。
正極電位的位移(ΔV)與對應的SOC下限值的移位量(ΔSOC)通常呈線性關系。因此,可以提前研究作為評估對象的二次電池的位移(ΔV)與SOC下限值的移位量(ΔSOC)之間的關聯。圖10是示出位移(ΔV)與SOC下限值的移位量(ΔSOC)之間的關系的數據。以此方式,例如,允許以圖、數值數據、函數數據等(例如被稱為第四數據)的形式準備位移(ΔV)與SOC下限值的移位量(ΔSOC)之間的關系。移位量(ΔSOC)僅通過參考第四數據來獲得。
在用于二次電池的一般充電和放電控制系統中,為了實現安全測量和電阻減少的目的,能夠通過設定電池的SOC使用范圍(充電和放電范圍)以使得SOC使用范圍落在完全充電狀況與完全放電狀況之間,執(zhí)行用于限制充電或放電的控制。作為此類電池控制的一個實例,例如具體而言,充電結束SOC被降低,或者放電在高于電池性能的電壓處結束以防止預期的電池損耗。例如,還允許在正極電位的位移(ΔV)中反映由這種專門針對電池的SOC使用范圍的限制導致的正極電位移位。
在S330,計算與上述SOC下限值的移位量(ΔSOC)對應的正極電阻值的差。圖8對應于預定溫度處從繪制的第三數據剪輯的剖面,并且是示出預定溫度處的SOC與初始正極電阻值之間的關系的圖。例如,如圖8所示,顯示出當SOC下限值增加(移位)ΔSOC時,正極的電阻相應地從初始電阻Rp0減少到Rp1。因此,通過從初始電阻(Rp0)中減去SOC下限值移位后的電阻(Rp1)來獲得差。接下來,在S340,基于所獲得的正極電阻的差來計算內部電阻值的減少量(Δ-R)。
當還計算負極的內部電阻減少量時,將所計算的正極和負極的內部電阻減少量相加在一起。因此獲得二次電池的內部電阻值的減少量(Δ-R)。當不存在負極的內部電阻減少量,或者允許忽略負極的內部電阻減少量時,從正極的特性可以在整個電池的特性中反映出的角度來看,對于劣化導致的內部電阻值的變化,允許直接采用上述正極電阻的差來作為內部電阻值的減少量(Δ-R)。
S400:內部電阻變化的計算
在S400,通過加上如此獲得的內部電阻值的增加量(Δ+R)和減少量(Δ-R)來計算經過預定時間后的內部電阻變化(ΔR)。
S500:推定內部電阻值的獲取
當然,在S500,通過將初始內部電阻值(Ri)加到內部電阻變化(ΔR)上,獲得二次電池的推定內部電阻值,即,經過預定時間后的內部電阻值(Rt)。如此計算的內部電阻變化(ΔR)和推定內部電阻值也可被用作基本反映電池劣化程度的指標。進而能夠通過充分考慮二次電池的溫度過程信息來推定經過預定時間后的二次電池的劣化程度。
在上述用于二次電池的內部電阻推定方法中,允許隨時開始作為評估對象的二次電池的內部電阻變化的推定。換言之,允許隨時執(zhí)行作為評估對象的二次電池的劣化程度的推定。然后,在長時間地使用二次電池時,可以構想在多個時間處依次推定二次電池的劣化程度。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參考在上次劣化程度推定中計算的經過預定時間后的內部電阻值,能夠推定從該基準開始的劣化程度,并且能夠通過將所計算的劣化程度與上次計算的劣化程度加在一起來推定開始使用(例如,剛制造完畢)時的劣化程度。也就是說,允許通過將在上次劣化程度推定中計算的經過預定時間后的內部電阻值設定為初始內部電阻值(Ri)來繼續(xù)內部電阻變化的推定。
例如,即使將不同的活性材料用于二次電池,上述推定方法也只是稍微受到活性材料變化的影響;但是,上述推定方法同樣可用。即使二次電池包括其中混合多種活性材料的電極,此推定方法也同樣可用。根據發(fā)明人的研究,如上所述,在推定內部電阻值時考慮了由正極與負極之間的容量偏差造成的內部電阻值的減少量,因此,內部電阻變化(ΔR)能夠為負值。這可以表示從內部電阻值的角度來看,電池尚未劣化。根據二次電池的劣化隨著充電或放電加劇的常識,不容易構想這些結果。
S600:二次電池的輸出控制方法
在本實施例中,提供利用上述用于二次電池的內部電阻推定方法的輸出控制方法。圖11A例如是示出被用作驅動車輛的電源的二次電池的使用時間以及二次電池的輸出的控制狀態(tài)的圖。圖11B例如是示出被用作驅動車輛的電源的二次電池的使用時間以及二次電池的內部電阻R的變化的圖。例如,在用作驅動車輛的電源的現有鋰離子二次電池中,為了在充分考慮安全的同時確保大約十年的使用壽命,通常執(zhí)行輸出控制,使得鋰離子二次電池在低于或等于初始輸出W0(請參閱陰影區(qū)域)的輸出下使用。相比之下,在根據本實施例的控制方法中,如圖4所示,當在上面獲得的經過預定時間后的二次電池的內部電阻變化為ΔR時,二次電池的輸出按照下面的方式被控制。
當滿足ΔR>0時,二次電池的輸出減少。
當滿足ΔR=0時,二次電池的輸出保持不變。
當滿足ΔR<0時,二次電池的輸出增加。
也就是說,當內部電阻變化ΔR為正值時,經過預定時間后的內部電阻值Rt大于R0,因為二次電池的劣化已經加劇。在這種情況下,沿著遞減方向控制二次電池的輸出。例如,當在二次電池的輸出高于初始輸出W0的情況下執(zhí)行放電時,適當地控制輸出,以使該輸出為低于或等于初始輸出W0的值。當內部電阻變化ΔR為0時,二次電池的劣化尚未加劇,因此,二次電池的輸出保持不變。備選地,可以在考慮安全性的同時沿著遞減方向稍微控制輸出。
當內部電阻變化ΔR為負值時,經過預定時間后的內部電阻值Rt小于R0。如圖11B所示,經過預定時間后的內部電阻值Rt小于R0。在這種情況下,阻止或減少二次電池的劣化,因此沿著遞增方向控制二次電池的輸出。也就是說,例如如圖11A中的實線所示,通過增加二次電池的輸出,允許在超過初始輸出W0的輸出W1處使用二次電池。在內部電阻變化ΔR為負值的狀態(tài)下,即使二次電池的輸出W1高于或等于初始輸出W0,劣化也不會過分加劇,并且允許在更高的輸出條件下給二次電池放電。假設在高于或等于初始輸出W0的輸出W1處使用二次電池是嚴于常規(guī)的條件。因此,當繼續(xù)劣化程度的推定時,并且當已經是負值的內部電阻變化ΔR更改為正值時,理想地立即將輸出控制到等于或低于初始輸出W0。
用于二次電池的輸出控制系統
此類用于二次電池的輸出控制方法例如通過利用按照上述方式配置的控制系統來實現。圖12是示出根據所述實施例的用于二次電池的控制系統的配置的框圖。用于二次電池的控制系統100例如在考慮二次電池101的劣化狀態(tài)的情況下控制由鋰離子二次電池等構成的二次電池101的輸出??刂葡到y100通常包括二次電池101、溫度計(溫度測量裝置)102、計時器103、電流傳感器(電流測量裝置)104、電壓傳感器(電壓測量裝置)105,以及控制器106。在本實施例中,計時器103被設置在控制器106內。
用于二次電池的控制系統100例如可以被整體集成到車輛(例如,混合動力車輛、插電式混合動力車輛等)中作為驅動車輛的電源。例如,混合動力車輛不僅包括現有的引擎,而且還包括蓄電裝置和電動機等,電動機通過使用來自蓄電裝置的電力產生車輛的驅動力。當二次電池101被用作蓄電裝置,并且二次電池101的輸出被提供給由電動機形成的驅動單元121時,控制系統100能夠適當地控制輸出。尤其是,安裝在混合動力車輛上的二次電池101被要求在車輛啟動或加速時將高電力提供給電動機,并且還被要求在車輛執(zhí)行再生制動時存儲電動機所產生的電力(用作充電裝置122)。為此,執(zhí)行充電和放電控制,以使得二次電池101的SOC落入預定管理范圍內。SOC的使用范圍可以根據電池的使用狀態(tài)變化,以便在較低的電阻下給二次電池充電或放電??刂葡到y100能夠尤其適用于其SOC的使用范圍可能變化的二次電池101。
在圖12中,二次電池101是其中多個電池單體101a彼此串聯連接的電池組;但是,二次電池101的配置不做限制。例如,二次電池101可以是電池單體101a,也可以是其中多組串聯連接的電池單體101a進一步彼此并聯的電池組等。
控制器106
控制器106控制鋰離子二次電池101的充電和放電。控制器106例如包括存儲單元106a和放電控制單元106b。控制器106例如具有蓄電功能和算術處理功能,并且能夠根據預設的程序執(zhí)行多種算術處理??刂破?06能夠發(fā)送用于實現針對本說明書中描述的二次電池101的控制的預定控制信號。
例如,控制器106包括電池監(jiān)視裝置111和電源控制單元112。電池監(jiān)視裝置111監(jiān)視二次電池101(可以是電池單體101a,也可以是由預定數量的電池單體101a構成的電池組,這也適用于下面的描述)。電源控制單元112通過使用電子電路(未示出),經由放電控制單元106b被連接到驅動單元121。驅動單元121用作二次電池101的主輸出系統。電池監(jiān)視裝置111全面監(jiān)視二次電池101的狀態(tài)。例如,電池監(jiān)視裝置111被配置為,通過使用溫度計102以預定的時間間隔測量電池溫度,并且將電池溫度信息連同通過計時器103獲取的測量時間信息一起存儲在存儲單元106a中。電池監(jiān)視裝置111通過使用電壓傳感器105以預定的時間間隔測量二次電池101的正極電位,并且將正極電位信息連同測量時間信息一起存儲在存儲單元106a中。例如,當充電裝置122在車輛執(zhí)行再生制動等時產生的電力被存儲在二次電池101中時,電池監(jiān)視裝置111能夠獲得充電信息。電源控制單元112例如能夠控制二次電池101的充電或放電,從而使得二次電池101的SOC落入預定管理范圍內。
存儲單元106a例如能夠存儲關于電阻增加系數的第一數據、關于標準二次電池的溫度-SOC-正極電阻圖的第二數據、關于標準二次電池的初始電池溫度-SOC-IV電阻圖的第三數據、指示正極電位的位移(ΔV)與SOC下限值的移位量(ΔSOC)之間的關系的第四數據,以及電池的溫度過程信息、正極電位信息等。例如,電源控制單元112通過根據上述程序自由地訪問所獲取的數據和所存儲的數據來計算鋰離子二次電池101的內部電阻變化ΔR。因此,電源控制單元112能夠推定二次電池的劣化程度。電源控制單元112能夠通過基于內部電阻變化ΔR設定二次電池101的輸出條件來向放電控制單元106b發(fā)出指令,以使得電池輸出變?yōu)檫m當的值。
例如,作為一個實例,當內部電阻變化ΔR為0或正值時,放電控制單元106b能夠向驅動單元121發(fā)出控制放電電流的指令,以使得電流傳感器104和電壓傳感器105檢測到的輸出減少。例如,當內部電阻變化ΔR為負值時,放電控制單元106b能夠向驅動單元121發(fā)出控制放電電流的指令,以使得電流傳感器104和電壓傳感器105檢測到的輸出增加。
上面詳細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但是這些實施例僅是示意性的,并非旨在限制本發(fā)明。根據本發(fā)明的技術包含在本發(fā)明的概念的范圍內的各種修改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