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改進的節(jié)能煤氣化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煤氣化爐,尤其涉及一種改進的節(jié)能煤氣化爐。
背景技術:
煤氣化爐,是將煤作為氣化燃料進行可燃氣體制造的爐子。在制造煤氣的過程中,通常采用煤料和空氣加入使得燃燒的煤料更加充分,進而提高轉化率,但是煤氣生成時需要冷卻,通常采用熱交換器進行冷卻,這種方式,需要大量的冷卻水,資料浪費。因此,需要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轉化率高的改進的節(jié)能煤氣化爐。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改進的節(jié)能煤氣化爐,它包括爐體,所述爐體底部設有燃燒室,所述燃燒室底部兩側與排灰室連通,所述燃燒室底部中間設有燃燒器,所述燃燒器底部與供氧管道連接,所述供氧管道上安裝有開啟閥門,所述燃燒室上部開有加煤口,所述爐體上部設有干燥干餾室,所述干燥干餾區(qū)內設有干燥盤管,所述爐體頂部開有煤氣出口,所述煤氣出口與下方的煤氣輸通管連接,所述爐體頂部開有蒸汽出口,所述燃燒室兩側開有冷卻孔,所述冷卻孔與固定在燃燒室外的冷卻室連接,所述冷卻室內設有冷卻水。所述煤氣輸通管通過固定板固定于爐體內。所述冷卻室上方設有冷卻水進管,所述冷卻水進管上設有閥門。
所述燃燒室和干燥干餾區(qū)之間通過網板間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燃燒室兩側開有冷卻孔,該冷卻孔與固定在燃燒室外的冷卻室連接,在煤燃燒轉化為煤氣的過程中,可以時刻對煤氣進行冷卻,無需專門的冷卻設備,節(jié)能又環(huán)保。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爐體,2、燃燒室,3、排灰室,4、燃燒器,5、供氧管道,6、開啟閥門,7、加煤口,8、干燥干餾室,9、干燥盤管,10、煤氣出口,11、煤氣輸通管,12、固定板,13、蒸汽出口,
14、冷卻孔,15、冷卻室,16、冷卻水進管,17、閥門,18、網板。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的改進的節(jié)能煤氣化爐,它包括爐體1,爐體I底部設有燃燒室2,燃燒室2底部兩側與排灰室3連通,燃燒室2底部中間設有燃燒器4,燃燒器4底部與供氧管道5連接,供氧管道5上安裝有開啟閥門6,燃燒室2上部開有加煤口 7,爐體I上部設有干燥干餾室8,干燥干餾區(qū)8內設有干燥盤管9,爐體I頂部開有煤氣出口 10,煤氣出口10與下方的煤氣輸通管11連接,煤氣輸通管11通過固定板12固定于爐體I內,爐體I頂部開有蒸汽出口 13,燃燒室2 兩側開有冷卻孔14,冷卻孔14與固定在燃燒室2外的冷卻室15連接,冷卻室15內設有冷卻水。冷卻室15上方設有冷卻水進管16,冷卻水進管16上設有閥門17,供水方便。燃燒室4和干燥干餾區(qū)8之間通過網板18間隔,網板18可以阻擋一部分廢屑。燃燒室2兩側開有冷卻孔14,該冷卻孔14與固定在燃燒室2外的冷卻室15連接,在煤燃燒轉化為煤氣的過程中,可以時刻對煤氣進行冷卻,無需專門的冷卻設備,節(jié)能又環(huán)保。
權利要求
1.改進的節(jié)能煤氣化爐,它包括爐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爐體底部設有燃燒室,所述燃燒室底部兩側與排灰室連通,所述燃燒室底部中間設有燃燒器,所述燃燒器底部與供氧管道連接,所述供氧管道上安裝有開啟閥門,所述燃燒室上部開有加煤口,所述爐體上部設有干燥干餾室,所述干燥干餾區(qū)內設有干燥盤管,所述爐體頂部開有煤氣出口,所述煤氣出口與下方的煤氣輸通管連接,所述爐體頂部開有蒸汽出口,所述燃燒室兩側開有冷卻孔,所述冷卻孔與固定在燃燒室外的冷卻室連接,所述冷卻室內設有冷卻水。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的節(jié)能煤氣化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氣輸通管通過固定板固定于爐體內。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的節(jié)能煤氣化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室上方設有冷卻水進管,所述冷卻水進管上設有閥門。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的節(jié)能煤氣化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燒室和干燥干餾區(qū)之間通過網 板間隔。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改進的節(jié)能煤氣化爐,它包括爐體,爐體底部設有燃燒室,燃燒室底部兩側與排灰室連通,燃燒室底部中間設有燃燒器,燃燒器底部與供氧管道連接,供氧管道上安裝有開啟閥門,燃燒室上部開有加煤口,爐體上部設有干燥干餾室,干燥干餾區(qū)內設有干燥盤管,爐體頂部開有煤氣出口,煤氣出口與下方的煤氣輸通管連接,爐體頂部開有蒸汽出口,燃燒室兩側開有冷卻孔,冷卻孔與固定在燃燒室外的冷卻室連接,冷卻室內設有冷卻水。本發(fā)明的燃燒室兩側開有冷卻孔,該冷卻孔與固定在燃燒室外的冷卻室連接,在煤燃燒轉化為煤氣的過程中,可以時刻對煤氣進行冷卻,無需專門的冷卻設備,節(jié)能又環(huán)保。
文檔編號C10J3/58GK103194271SQ20131010407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3月28日
發(fā)明者江勝坤 申請人:江勝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