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擎吸氣量控制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引擎吸氣量控制裝置。該吸氣量控制裝置幾乎不受制造誤差或組裝誤差的影響,而始終使開口有計量孔的閥導向孔的內(nèi)側面與控制閥的外側面保持緊密接觸而不產(chǎn)生空隙。在閥導向孔(7)的內(nèi)側面上形成控制內(nèi)側面(8a),并且在該控制內(nèi)側面上開口計量孔(10),另一方面,在控制閥(12)的外側面上形成與控制內(nèi)側面滑動接觸的控制外側面(8b),控制閥及滑動件(27)之間的停止旋轉單元(26)的第1加壓部(35a)在螺紋軸(29)正轉時,通過按壓第1受壓部(36a)來按壓滑動件使得控制外側面與控制內(nèi)側面密切接觸,此外,第2加壓部(35b)在螺紋軸反轉時,通過按壓第2受壓部(36b)來按壓滑動件使得控制外側面與控制內(nèi)側面緊密接觸。
【專利說明】引擎吸氣量控制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引擎吸氣量控制裝置的改良,在控制基體上形成有閥導向(valveguide)孔、以及在該閥導向孔的內(nèi)側面開口的使通過了所述閥導向孔的引擎吸氣通過的計量孔,開閉所述計量孔的控制閥以能夠自如滑動但不能旋轉的方式嵌入安裝到所述閥導向孔,用于開閉驅動該控制閥的、附裝到所述控制基體上的電動馬達的能夠正反轉動的輸出軸經(jīng)由螺紋機構連接到該控制閥,所述螺紋機構包括滑動件和螺紋軸,所述滑動件經(jīng)由停止旋轉單元連接到所述控制閥并同步地開閉驅動該控制閥,所述螺紋軸與所述輸出軸連動設置,并與沿所述控制閥的滑動方向設置在所述滑動件上的螺紋孔螺合。
【背景技術】
[0002]已知下述專利文獻I所公開的引擎的吸氣控制裝置。
[0003][現(xiàn)有技術文獻]
[0004][專利文獻]
[0005]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9-114997號公報。
【發(fā)明內(nèi)容】
[0006][本發(fā)明要解決的問題]
[0007]在傳統(tǒng)的引擎吸氣量控制裝置中,有時發(fā)生如下不均。S卩,由于制造誤差或組裝誤差,在開口有計量孔的閥導向孔的內(nèi)側面與控制所述計量孔的開閉的控制閥的外側面之間產(chǎn)生空隙,由于該空隙引起的吸氣泄漏,尤其是在控制閥完全關閉時或部分打開時,引擎的吸氣量產(chǎn)生不均。
[0008]鑒于以上情況而提出本發(fā)明,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引擎吸氣量控制裝置。所述引擎吸氣量控制裝置能夠幾乎不受制造誤差或組裝誤差的影響,始終使開口有計量孔的閥導向孔的內(nèi)側面與控制所述計量孔的開閉的控制閥的外側面緊密接觸,使它們之間不產(chǎn)生空隙,即使在控制閥完全關閉時或部分打開時也能合適地控制引擎的吸氣量。
[0009][用于解決問題的手段]
[0010]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引擎吸氣量控制裝置在控制基體上形成有閥導向孔、以及在該閥導向孔的內(nèi)側面開口的使通過了所述閥導向孔的引擎吸氣通過的計量孔,開閉所述計量孔的控制閥以能夠自如滑動但不能旋轉的方式嵌入安裝到所述閥導向孔,用于開閉驅動該控制閥的、附裝到所述控制基體上的電動馬達的能夠正反轉動的輸出軸經(jīng)由螺紋機構連接到該控制閥,所述螺紋機構包括滑動件和螺紋軸,所述滑動件經(jīng)由停止旋轉單元連接到所述控制閥并同步地開閉驅動該控制閥,所述螺紋軸與所述輸出軸連動設置,并與沿所述控制閥的滑動方向設置在所述滑動件上的螺紋孔螺合,所述引擎吸氣量控制裝置的第I特征為:
[0011]在所述閥導向孔的內(nèi)側面形成控制內(nèi)側面,并且在該控制內(nèi)側面上開口所述計量孔,另一方面,在所述控制閥的外側面上形成與所述控制內(nèi)側面滑動接觸的控制外側面。[0012]通過第I加壓部及第2加壓部與第I受壓部及第2受壓部構成所述停止旋轉單元,所述第I加壓部及所述第2加壓部沿所述螺紋軸的旋轉方向并排設置在所述滑動件上,所述第I受壓部及所述第2受壓部在所述螺紋軸的旋轉方向上分別與所述第I加壓部及所述第2加壓部相對地設置在所述控制閥上,所述第I加壓單元在所述螺紋軸正轉時,通過按壓所述第I受壓部,來按壓所述滑動件以使所述控制外側面與所述控制內(nèi)側面緊密接觸,此夕卜,所述第2加壓部在所述螺紋軸反轉時,通過按壓所述第2受壓部來按壓所述滑動件以使所述控制外側面與所述控制內(nèi)側面緊密接觸。
[0013]除了第I特征外,本發(fā)明還具有第2特征,S卩,將所述第I加壓部及所述第2加壓部與所述滑動件形成為一體,將所述第I受壓部及所述第2受壓部與所述控制閥形成為一體。
[0014]除了第2特征外,本發(fā)明還具有第3特征,即,在所述控制閥上設置有以外側面作為所述控制外側面的控制壁、以及從該控制壁的與所述電動馬達相反側的前端部立起的前端壁,將所述滑動件配置在所述控制閥內(nèi)以使所述滑動件的前端面與所述前端壁相對,將從所述控制壁的內(nèi)表面?zhèn)攘⑵鸬?、共通具有所述第I受壓部及所述第2受壓部的受壓突起與所述前端壁的內(nèi)表面形成為一體,所述第I加壓部及所述第2加壓部與被配置為V字形,以將所述受壓突起夾持在所述第I加壓部及所述第2加壓部之間,并且所述第I加壓部及所述第2加壓部與所述滑動件的前端面形成為一體,當所述第I加壓部按壓所述第I受壓部時,以及當所述第2加壓部按壓所述第2受壓部時,作用在所述受壓突起上的分力按壓所述滑動件以使所述控制外側面與所述控制內(nèi)側面緊密接觸。
[0015]除了第3特征外,本發(fā)明還具有第4特征,S卩,以V字形配置的所述第I加壓部的加壓面與所述第2加壓部的加壓面之間的張開角度被設置為等于或大于90°。
[0016]除了第3或第4特征外,本發(fā)明還具有第5特征,即,在所述滑動件的前端部設置有第I彈簧座,在所述控制閥的后端部設置有與所述第I彈簧座相對的第2彈簧座,在所述第I彈簧座與所述第2彈簧座之間以壓縮的方式設置有螺旋彈簧,所述螺旋彈簧相對于所述滑動件將所述控制閥向后方推動,以保持所述第I加壓部及第2加壓部與所述第I受壓部及第2受壓部的相對位置。
[0017][發(fā)明效果]
[0018]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I特征,在閥導向孔的內(nèi)側面形成控制內(nèi)側面,并且在該控制內(nèi)側面上開口所述計量孔,另一方面,在控制閥的外側面上形成與控制內(nèi)側面滑動接觸的控制外側面,第I加壓部及第2加壓部與第I受壓部及第2受壓部構成控制閥與滑動件之間的停止旋轉單元,第I加壓部及第2加壓部沿螺紋軸的旋轉方向并排設置在滑動件上,第I受壓部及第2受壓部在螺紋軸的旋轉方向上分別與第I加壓部及第2加壓部相對地設置在控制閥上,第I加壓單元在螺紋軸正轉時,通過按壓第I受壓部,來按壓滑動件以使控制外側面與控制內(nèi)側面緊密接觸,此外,第2加壓部在螺紋軸反轉時,通過按壓第2受壓部來按壓滑動件以使控制外側面與控制內(nèi)側面緊密接觸。因此,無論輸出軸正轉還是反轉,都通過施加到與第I加壓部和第2加壓部中的一者相對應的受壓部的按壓力,來將控制閥按壓向閥導向孔的控制內(nèi)側面?zhèn)龋虼四軌蚴箍刂仆鈧让媾c閥導向孔的控制內(nèi)側面緊密接觸。即,能夠消除控制內(nèi)側面與控制外側面之間的空隙,在該狀態(tài)下,控制閥開閉向控制外側面開口的計量孔,能夠消除因閥導向孔與控制閥之間的空隙引起的吸氣泄漏,進而無論在控制閥完全關閉還是部分打開時,都能夠向引擎供給與該開度相對應的合適的旁通吸氣量。
[0019]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2特征,由于第I加壓部以及第2加壓部與所述滑動件形成為一體,所述第I受壓部以及所述第2受壓部形成為一體,所以不會因停止旋轉單元引起零件數(shù)目的增加,從而能夠實現(xiàn)吸氣量控制裝置的結構的簡易化。
[0020]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3特征,在控制閥上設置有以外側面作為控制外側面的控制壁、以及從該控制壁的與電動馬達相反側的前端部立起的前端壁,將滑動件配置在控制閥內(nèi)以使前端面與所述前端壁相對,將從控制壁的內(nèi)表面?zhèn)攘⑵鸬摹⒐餐ň哂械贗受壓部及第2受壓部的受壓突起與所述前端壁的內(nèi)表面形成為一體,第I加壓部與第2加壓部被配置為其間夾著受壓突起的V字形,并與滑動件的前端面形成為一體,在第I加壓部按壓第I受壓部時,以及在第2加壓部按壓第2受壓部時,作用在受壓突起上的分力按壓滑動件以使控制外側面與控制內(nèi)側面密接觸,由此能夠在控制閥的前端壁與收容在控制閥內(nèi)的滑動件的前端面之間緊湊地構成停止旋轉單元,避免了吸氣量控制裝置的大型化。
[0021]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4特征,由于第I加壓部與第2加壓部之間的V字形的張開角度被設置為90°以上,因此能夠通過端銑刀(end mill)切削滑動件的原材料而容易地形成彼此相對的第I加壓部與第2加壓部之間的空間。
[0022]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5特征,在滑動件的前端部設置有第I彈簧座,在控制閥的后端部設置有與第I彈簧座相對的第2彈簧座,在第I彈簧座與第2彈簧座之間以壓縮的方式設置有螺旋彈簧,螺旋彈簧相對于所述滑動件將控制閥向后方推動,以保持第I加壓部及第2加壓部與第I受壓部及第2受壓部的相對位置,由此滑動件與控制閥通過螺旋彈簧良好地連接,控制閥能夠無延遲地同步追蹤滑動件的軸向移動。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3]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I實施例的引擎吸氣量控制裝置的縱剖側面圖。
[0024]圖2是沿圖1的2-2線的放大剖面圖。
[0025]圖3是沿圖1的3-3線的剖面圖,圖3 (A)示出了電動馬達正轉時的狀態(tài),圖3 (B)示出了該電動馬達反轉時的狀態(tài)。
[0026]圖4示出了本發(fā)明的第2實施例的與圖3相對應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基于【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
[0028]首先說明圖1至圖3示出的本發(fā)明的第I實施例。在圖1中,附圖標記I例如是附裝在用于自動二輪車的引擎上的節(jié)流閥體,在其中心部具有連通引擎的吸氣口( port)的吸氣道2,開閉該吸氣道2的蝶型(butterfly)節(jié)流閥3被節(jié)流閥體I軸支撐。節(jié)流閥體I的上側壁與支持臺4形成為一體,控制基體5疊加在該支持臺4上,并通過未示出的螺栓緊固。
[0029]在圖1至圖3中,在控制基體5上形成有有底氣缸形狀的閥導向孔7,該閥導向孔7的橫截面為多角形(參見圖3,在圖示示例中為正方形),該閥導向孔7沿重力方向的下側的內(nèi)側面是控制內(nèi)側面8a。在該控制基體5上設置有在所述控制內(nèi)側面8a上開口的計量孔10、以及在比該計量孔10更靠近閥導向孔7的底部側在控制內(nèi)側面8a上開口的入口孔11。計量孔10是長徑被配置為沿閥導向孔7的軸線方向的長孔狀的孔,控制該計量孔10的開閉的控制閥12以滑動自如的方式嵌入安裝在閥導向孔7中。
[0030]另一方面,節(jié)流閥體I中設置有旁通上游通路14以及旁通下游通路15,所述旁通上游通路14將比節(jié)流閥3更靠近上游的吸氣道2與所述入口孔11連接,而所述旁通下游通路15將所述計量孔10與比節(jié)流閥3更靠近下游的吸氣道2連接。在節(jié)流閥體I以及控制基體5的接合面之間夾裝有密封部件16,該密封部件16分別圍繞在旁通上游通路14與入口孔11之間的連接部以及旁通下游通路15及計量孔10之間的連接部。并且,旁通上游通路14、入口孔11、閥導向孔7、計量孔10以及旁通下游通路15構成了繞過節(jié)流閥3并與吸氣道2連接的旁路17。
[0031]所述控制閥12包括控制壁12a、一對側壁12b、12b、前端壁12c和U字形的內(nèi)向鍔12d。所述控制壁12a以下側面作為控制外側面Sb而與所述閥導向孔7的控制內(nèi)側面8a滑動接觸。所述一對側壁12b、12b從該控制壁12a的左右兩側端部立起并與閥導向孔7的左右兩內(nèi)側面相對。所述前端壁12c連接從控制壁12a的、閥導向孔7的底部側的前端立起的兩側壁12b、12b的前端部。所述U字形內(nèi)向鍔12d從控制壁12a以及兩側壁12b、12b的后端部向內(nèi)部方向突出。該控制閥12形成以控制壁12a的相反側的面作為開口面12e的箱型。因此,該控制閥12在橫截面為正方形的閥導向孔7內(nèi)部沿軸向方向滑動自如,但不能夠旋轉。
[0032]在控制基體5上設置有經(jīng)由段部18而與所述閥導向孔7的開口端相連的、直徑比閥導向孔7更大的馬達附裝孔19,電動馬達20的定子20a安裝在該馬達附裝孔19上。此時,在定子20a的前端面與段部18之間夾持有與電動馬達20的輸出軸20b的外周面緊密接觸的密封部件21。電動馬達20的輸出軸20b能夠正轉及反轉,所述控制閥12經(jīng)由螺紋機構25連接至該輸出軸20b。
[0033]所述螺紋機構25包括滑動件27和螺紋軸29。所述滑動件27經(jīng)由停止旋轉單元26與控制閥12連接,并與控制閥12同步地進行開閉驅動。所述螺紋軸29被設置為與電動馬達20的輸出軸20b聯(lián)動,并被構成為與在滑動件27上沿控制閥12的滑動方向設置的螺紋孔28螺合。所述螺紋孔28被形成為具有止行部28a的袋狀?;瑒蛹?7包括筒軸27a以及法蘭27c。所述筒軸27a貫通控制閥12的U字形的內(nèi)向鍔12d內(nèi)部,并配置在控制閥12內(nèi)部。所述法蘭27c形成在該筒軸27a的前端的閉鎖端壁27b的外周上。在所述筒軸27a上設置有所述螺紋軸29要與之螺合的袋狀的所述螺紋孔28。此外,在筒軸27a上,在螺紋孔28的止行部28a附近,設置有螺紋孔28向筒軸27a外周的兩個相對開口、并且與控制閥12的開口面12e平行的一對同軸的橫孔30、30。
[0034]分別在所述外向法蘭27c的內(nèi)表面上形成有第I彈簧座31,在所述內(nèi)向鍔12d的內(nèi)表面上形成有第2彈簧座32,在該兩個彈簧座31、32之間以壓縮的方式設置有螺旋彈簧(coil spring) 33,通過該螺旋彈簧33的設置負載,控制閥12被相對于滑動件27向后方,即向電動馬達20的方向施加力,由此控制閥12的前端壁12c被保持在與外向法蘭27c抵接的狀態(tài)。由此,滑動件27及控制閥12在軸向上彼此良好地連接。
[0035]螺旋彈簧33包括緊密纏繞部33a和錐形彈簧部33b。所述緊密纏繞部33a在被第I彈簧座31支撐的同時,嵌入安裝在筒軸27a的、穿孔設置有所述橫孔30、30的外周部上。所述錐形彈簧部33b與緊密纏繞部33a —體地連接,并具有比該緊密纏繞部33a更大的直徑并被控制閥12支撐的大直徑端部33bl。所述緊密纏繞部33a閉鎖橫孔30、30的外端開口部。
[0036]如圖2及圖3所示,所述停止旋轉單元26包括加壓突起35和受壓突起36。所述加壓突起35與滑動件27的帶有法蘭27c的閉鎖端壁27b的外端面形成為一體。所述受壓突起36突出設置在控制閥12的前端壁12c的內(nèi)表面上,以從控制閥12的控制壁12a的內(nèi)表面立起。所述加壓突起35上設置有具有一對加壓面35al、35bl的第I加壓部35a以及第2加壓部35b,該一對加壓面35al、35bl被配置為V字形,以將受壓突起36沿螺紋軸29的旋轉方向夾持。所述配置為V字形的一對加壓面35al、35bl之間的張開角度Θ被設置為等于或大于90°。由此,能夠使用端銑刀容易地加工彼此相對的第I加壓部35a的加壓面35al與第2加壓部35b的加壓面35bl。
[0037]另一方面,在受壓突起36上設置有分別與所述加壓面35al、35bl相對的凸狀的第I受壓部36a以及第2受壓部36b。
[0038]下面說明該第I實施例的作用。
[0039]在節(jié)流閥3完全關閉時,未示出的電子控制單元基于與諸如節(jié)流閥開度、引擎的吸氣負壓、吸氣溫度、引擎溫度、引擎轉速等引擎的運轉條件相關的信息,獲得諸如在引擎啟動時、快速怠轉(fast idling)時、正常怠轉時、引擎剎車(engine brake)時與引擎的運轉條件相對應的控制閥12的最優(yōu)開度,并控制對電動馬達20的通電,使得電動馬達20的輸出軸20b正轉或反轉。當輸出軸20b正轉或反轉時,輸出軸20b的旋轉在被螺紋機構減速的同時經(jīng)由滑動件27作為軸向變位被傳遞到控制閥12,因此控制閥12能夠通過該軸向變位精確地調(diào)節(jié)至計量孔10的閥導向孔7的開口面積。由此,能夠精確地控制流經(jīng)旁路17的引擎的吸氣量,并應對引擎啟動、快速怠轉、正常怠轉、引擎剎車等情況。
[0040]然而,如圖3 (A)所示,在電動馬達20的輸出軸20b正轉時,輸出軸20b的正轉扭矩Tl經(jīng)由螺紋軸29以及螺紋孔28之間的摩擦而傳遞到滑動件27,第I加壓部35a的加壓面35al將第I受壓部36a斜著按壓向閥導向孔7的控制內(nèi)側面8a。由此,施加到第I受壓部36a的按壓力F被分解為與控制內(nèi)側面8a垂直的第I分力Fl以及與控制內(nèi)側面8a平行的第2分力F2。第I分力Fl將控制閥12按壓向控制內(nèi)側面8a,而第2分力F2將控制閥12按壓向閥導向孔7的一個內(nèi)側面。此外,如圖3 (B)所示,當電動馬達20的輸出軸20b反轉時,輸出軸20b的反轉扭矩T2經(jīng)由螺紋軸29以及螺紋孔28之間的摩擦傳遞到滑動件27,第2加壓部35b的加壓面35bI將第2受壓部36b以與之前相反的方向斜著按壓向閥導向孔7的控制內(nèi)側面8a。由此,施加到第2受壓部36b的按壓力F被分解為與控制內(nèi)側面垂直的第I分力Fl以及與控制內(nèi)側面8a平行的第2分力F2,第I分力Fl將控制閥12按壓向控制內(nèi)側面8a,第2分力F2將控制閥12按壓向閥導向孔7的另一個內(nèi)側面。
[0041]像這樣,無論輸出軸20b正轉還是反轉,都通過所述第I分力Fl將控制閥12按壓向閥導向孔7的控制內(nèi)側面8a —側,因此能夠使該控制外側面8b與閥導向孔7的控制內(nèi)側面8a緊密接觸。即,能夠消除控制內(nèi)側面8a與控制外側面Sb之間的空隙,在該狀態(tài)下,控制閥12開閉向控制外側面8a開口的計量孔10,能夠消除因閥導向孔7以及控制閥12之間的空隙引起的吸氣的泄漏,進而無論在控制閥12完全關閉還是部分打開時,都能夠向引擎供給與該開度相對應的合適的旁通吸氣量。而且,由控制閥12開閉的計量孔10的形狀是長徑朝向控制閥12的滑動方向的長孔狀,因此能夠根據(jù)控制閥12的滑動來精確地調(diào)節(jié)其有效開口面積。
[0042]在該情況下,按壓力和吸引力同時作用在控制閥12上,并因為該按壓力和吸引力,控制外側面8b以及控制內(nèi)側面8a之間的緊密接觸力變得更強。所述按壓力由重力引起,并朝向控制內(nèi)側面8a。所述吸引力是由從計量孔10向控制閥12的控制外側面Sb作用的引擎的吸氣負壓引起的。
[0043]螺紋機構25的螺紋軸29將滑動件27引向后方,其前端部與滑動件27的螺紋孔28的止行部28a抵接,由此限制與滑動件27同步的控制閥12的全開位置,并且計量孔10變?yōu)槿_。該全開位置是控制閥12的基準位置,控制閥12的關閉位置由自該基準位置起的、電動馬達20的輸出軸20b的旋轉角度來確定,并且控制計量孔10的開度。
[0044]如果打開節(jié)流閥3,則與其開度相對應的量的吸氣通過吸氣道被供給至引擎,引擎進入輸出運行狀態(tài)。
[0045]然而,由于滑動件27與控制閥12通過螺旋彈簧33良好地連接,因此控制閥12能夠無延遲地同步追蹤滑動件27的軸向移動。
[0046]并且,連接滑動件27以及控制閥12的停止旋轉單元26包括加壓突起35和受壓突起36。所述加壓突起35與滑動件27的帶有法蘭27c的閉鎖端壁27b的外端面形成為一體。所述受壓突起36突出設置在控制閥12的前端壁12c的內(nèi)表面上,以從控制閥12的控制壁12a的內(nèi)表面立起,因此不會因停止旋轉單元26引起零件數(shù)目的增加,能夠實現(xiàn)吸氣量控制裝置的結構的簡易化。此外,停止旋轉單元26能夠緊湊地配置在控制閥12的前端壁12c和收容在控制閥12內(nèi)的滑動件27的閉鎖端壁27b的外端面之間,因此能夠避免吸氣量控制裝置的大型化。
[0047]另外,在滑動件27上加工螺紋軸29要螺合的螺紋孔28之前,首先鉆孔(drill)加工螺紋孔28的下孔,接著鉆孔加工與該下孔交差的一對同軸的橫孔30、30,然后在所述下孔上鉸刀(reamer)加工螺紋孔,由此來切斷橫孔30、30的因加工引起的毛邊(burr),不僅能夠可靠地防止螺紋孔28的加工不足,還能夠順利地從橫孔30、30中排出當時產(chǎn)生的碎屑(chip),此外在清洗螺紋孔28時,也能夠順利地從一對同軸的橫孔30、30中排出殘留的碎屑,因此能夠獲得高精度的螺紋孔28。此外,能夠由螺紋孔28的下孔的底部來構成止行部28a,因此能夠實現(xiàn)結構的簡易化。再者,如果將橫孔30、30形成為比上述下孔的直徑更大,則能夠提高所述毛邊的切斷效果及排出效果。
[0048]此外,被配置為軸向連接滑動件27和控制閥12、并圍繞滑動件27的筒軸27a的螺旋彈簧包括緊密纏繞部33a和錐形彈簧部33b,能夠通過螺旋彈簧33的大直徑端部33bl使得在控制閥12內(nèi)的螺旋彈簧33的姿態(tài)穩(wěn)定,并且還通過緊密纏繞部33a防止侵入到控制閥12內(nèi)的灰塵侵入橫孔30、30,并且由于所述橫孔30、30被配置為與控制閥12的開口面12e平行,因此侵入到開口面12e的灰塵不會直接朝向橫孔30、30,有助于防止灰塵侵入螺紋孔28。所述緊密纏繞部33a嵌入安裝在滑動件27的外周面上以閉鎖橫孔30、30,同時其端部由滑動件27的第I彈簧座31支撐。所述錐形彈簧部33b包括大直徑端部33bl,該大直徑端部33bl的直徑大于所述緊密纏繞部33a的直徑,并且由控制閥12的第2彈簧座32支撐。因此不會造成零件數(shù)目以及組裝工序的增加,并且防止灰塵侵入螺紋孔28與螺紋軸29的螺合部,能夠保證螺紋機構25的流暢的操作。
[0049]此外,通過將螺紋軸29的前端與所述止行部抵接,來限制作為控制閥的基準位置的全開位置,因此能夠通過螺紋軸29對螺紋孔28的止行部28a的抵接來簡單地設置控制閥12的基準位置,而不需要追加用于該設置的部件,有助于結構的簡易化。
[0050]在組裝該吸氣量控制裝置時,首先在壓縮螺旋彈簧33的同時將安裝有螺旋彈簧33的滑動件27從開口面12e收納進控制閥12內(nèi),使滑動件27的加壓突起35卡合到控制閥12的受壓突起36,同時釋放螺旋彈簧33使得控制閥12的第2彈簧座32支撐錐形彈簧部 33b ο
[0051]接下來,將電動馬達20側的螺紋軸29螺合至滑動件27的螺紋孔28,構成電動馬達20及控制閥12的組裝體。另外,也可以首先將螺紋軸29螺合至滑動件27的螺紋孔28,然后將滑動件27與螺旋彈簧33 —起從開口面12e收納進控制閥12內(nèi)。無論何者都能夠使用控制閥12的開口面12e容易地將滑動件27以及螺旋彈簧33組裝到控制閥12內(nèi)。
[0052]然后,將所述控制閥12嵌入安裝到控制基體5的閥導向孔7。此時控制閥12的開口面12e被閥導向孔7的上側面閉鎖,因此能夠防止滑動件27從控制閥12的開口面12e脫離,由此不需要針對滑動件27的特別的防脫離單元,從而能夠提高組裝性并實現(xiàn)結構的簡易化。而且,以上側面作為開口面12e的箱形控制閥12,由于控制閥12以上側面作為開口面12e,因此控制閥12內(nèi)部的收容空間具有更寬廣的橫截面,由此能夠實現(xiàn)控制閥12的緊湊化,并且能夠容易地將螺旋彈簧33以及滑動件27收容至其收容空間。
[0053]接著,在將電動馬達20嵌入安裝在控制基體5的馬達附裝孔19之后,通過螺栓(未示出)將電動馬達20緊固在控制基體5上。
[0054]并且由于控制閥12以及閥導向孔7的橫截面是多角形,因此不需要鍵以及鍵槽等特殊的停止旋轉單元即可防止控制閥12的旋轉,螺紋機構25能夠穩(wěn)定地操作。
[0055]其次,說明圖4所示的本發(fā)明的第2實施例。
[0056]該第2實施例除了閥導向孔7以及控制閥12被形成為橫截面為等腰梯形,并且將控制內(nèi)側面8a及控制外側面8b配置在閥導向孔7以及控制閥12的下底面之外,與前一實施例具有相同的配置。在圖4中,對與前一實施例相對應的部分賦予相同的附圖標記,并省略重復說明。
[0057]根據(jù)該第2實施例,在輸出軸20b正轉或反轉時,在對與第I加壓部35a以及第2加壓部35b中的任意一者相對應的第I受壓部36a或第2受壓部36b施加了按壓力F時,在第I受壓部36a或第2受壓部36b產(chǎn)生的與控制內(nèi)側面8a平行的第2分力F2將控制閥12按壓向閥導向孔7的左右任意一側的內(nèi)側面,但是該內(nèi)側面的上端向內(nèi)傾斜,因此在該內(nèi)側面上,當受到所述第2分力F2時,產(chǎn)生對控制閥12的、朝向控制內(nèi)側面8a的反力,其結果是使得控制閥12的控制外側面Sb更加緊密地接觸所述控制內(nèi)側面8a,能夠提高消除控制內(nèi)側面8a與控制外側面8b之間的空隙的效果。
[0058]本發(fā)明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并能夠在不脫離其主旨的范圍內(nèi)進行各種設計變更。例如可以使用包括步進馬達的其他形式的馬達來替代所述電動馬達20。此外,也可以將當螺紋軸29的前端抵接螺紋孔28的止行部28a時的控制閥12的基準位置作為控制閥12的完全關閉位置。另外,也可以將螺旋彈簧33的錐形彈簧部33b的整體形成為與大直徑端部33b I的直徑相同的圓筒狀。
[0059]附圖標記說明
[0060]5............控制基體[0061]7............閥導向孔
[0062]8a............控制內(nèi)側面
[0063]8b............控制外側面
[0064]10............計量孔
[0065]12............控制閥
[0066]12a............控制壁
[0067]12c............前端壁
[0068]20............電動馬達
[0069]20b............輸出軸
[0070]25............螺紋機構
[0071]26............停止旋轉單元
[0072]27............滑動件
[0073]28............螺紋孔
[0074]29............螺紋軸
[0075]31............第I彈簧座
[0076]32............第2彈簧座
[0077]33............螺旋彈簧
[0078]35............加壓突起
[0079]35a............第I加壓部
[0080]35al............加壓面
[0081]35b............第2加壓部
[0082]35b 1............加壓面
[0083]36............受壓突起
[0084]36a............第I受壓部
[0085]36b............第2受壓部
【權利要求】
1.一種引擎吸氣量控制裝置,在控制基體(5)上形成有閥導向孔(7)、以及在該閥導向孔(7)的內(nèi)側面開口的使通過了所述閥導向孔(7)的引擎吸氣通過的計量孔(10),開閉所述計量孔(10)的控制閥(12)以能夠自如滑動但不能旋轉的方式嵌入安裝到所述閥導向孔(7),用于開閉驅動該控制閥的、附裝到所述控制基體(5)上的電動馬達(20)的能夠正反轉動的輸出軸(20b)經(jīng)由螺紋機構(25)連接到該控制閥(12),所述螺紋機構(25)包括滑動件(27)和螺紋軸(29),所述滑動件(27)經(jīng)由停止旋轉單元(26)連接到所述控制閥(12)并同步地開閉驅動該控制閥(12),所述螺紋軸(29)與所述輸出軸(20b)連動設置,并與沿所述控制閥(12)的滑動方向設置在所述滑動件(27)上的螺紋孔(28)螺合,所述引擎吸氣量控制裝置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閥導向孔(7)的內(nèi)側面形成控制內(nèi)側面(8a),并且在該控制內(nèi)側面(8a)上開口所述計量孔(10),另一方面,在所述控制閥(12)的外側面上形成與所述控制內(nèi)側面(8a)滑動接觸的控制外側面(8b), 通過第I加壓部(35a)及第2加壓部(35b)與第I受壓部(36a)及第2受壓部(36b)構成所述停止旋轉單元(26),所述第I加壓部(35a)及所述第2加壓部(35b)沿所述螺紋軸(29)的旋轉方向并排設置在所述滑動件(27)上,所述第I受壓部(36a)及所述第2受壓部(36b)在所述螺紋軸(29)的旋轉方向上分別與所述第I加壓部(35a)及所述第2加壓部(35b)相對地設置在所述控制閥(12)上, 所述第I加壓單元(35a)在所述螺紋軸(29)正轉時,通過按壓所述第I受壓部(36a),來按壓所述滑動件(27)以使所述控制外側面(Sb)與所述控制內(nèi)側面(8a)緊密接觸, 此外,所述第2加壓部(35b)在所述螺紋軸(29)反轉時,通過按壓所述第2受壓部(36b )來按壓所述滑動件(27 )以使所述控制外側面(Sb )與所述控制內(nèi)側面(8a)緊密接觸?!?br>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吸氣量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 將所述第I加壓部(35a)及所述第2加壓部(35b)與所述滑動件(27)形成為一體,將所述第I受壓部(36a)及所述第2受壓部(36b)與所述控制閥(12)形成為一體。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引擎吸氣量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控制閥(12)上設置有以外側面作為所述控制外側面(Sb)的控制壁(12a)、以及從該控制壁(12a)的與所述電動馬達(20)相反側的前端部立起的前端壁(12c),將所述滑動件(27)配置在所述控制閥(12)內(nèi)以使所述滑動件(27)的前端面與所述前端壁(12c)相對,將從所述控制壁(12a)的內(nèi)表面?zhèn)攘⑵鸬?、共通具有所述第I受壓部(36a)及所述第2受壓部(36b)的受壓突起(36)與所述前端壁(12c)的內(nèi)表面形成為一體,所述第I加壓部(35a)及所述第2加壓部(35b)與被配置為V字形,以將所述受壓突起(36)夾持在所述第I加壓部(35a)及所述第2加壓部(35b)之間,并且所述第I加壓部(35a)及所述第2加壓部(35b)與所述滑動件(27)的前端面形成為一體,當所述第I加壓部(35a)按壓所述第I受壓部(36a)時,以及當所述第2加壓部(35b)按壓所述第2受壓部(36b)時,作用在所述受壓突起(36)上的分力(Fl)按壓所述滑動件(27)以使所述控制外側面(Sb)與所述控制內(nèi)側面(8a)緊密接觸。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引擎吸氣量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 以V字形配置的所述第I加壓部(35a)的加壓面(35al)與所述第2加壓部(35b)的加壓面(35bl)之間的張開角度(Θ )被設置為等于或大于90°。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引擎吸氣量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滑動件(27)的前端部設置有第I彈簧座(31),在所述控制閥(12)的后端部設置有與所述第I彈簧座(31)相對的第2彈簧座(32),在所述第I彈簧座(31)與所述第2彈簧座(32)之間以壓縮的方式設置有螺旋彈簧(33),所述螺旋彈簧(33)相對于所述滑動件(27)將所述控制閥(12)向后方推動,以保持所述第I加壓部(35a)及第2加壓部(35b)與所述第I受壓 部(36a)及第2受壓部(36b)的相對位置。
【文檔編號】F02D9/10GK103711593SQ201310452566
【公開日】2014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9月28日
【發(fā)明者】稻垣大地, 森田紳一郎, 稻川良治 申請人:株式會社京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