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空調(diào)渦旋壓縮機的渦盤結構。
背景技術:
在現(xiàn)有的汽車空調(diào)渦旋壓縮機中,動、靜渦盤齒端面和齒底面始終貼合,較大的貼合面積導致接觸面少油摩擦。在壓縮機正常工作狀態(tài)下,由于動、靜渦盤不斷地進行氣體壓縮以及自身摩擦會產(chǎn)生較高溫度,動、靜渦盤因同種材質(zhì)極易發(fā)生齒端面和底面咬合現(xiàn)象,造成動、靜渦盤齒端面和齒底面嚴重磨損,異響及振動加大,性能極大下降甚至壓縮機工作停止。
現(xiàn)有技術中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也采用了某些技術手段,例如對動、靜渦盤分別進行不同的表面處理方式以改變動、靜渦盤的表面材質(zhì),所謂的表面處理一般指在零件加工完成后,在外表面鍍一層很薄的膜,鍍膜層厚度一般在0.005-0.02mm,基本上不會改變外形及尺寸,但是長期工作會使渦盤齒端面磨損嚴重,很快就將鍍層磨掉,使兩種相同的材料相互摩擦,甚至會粘合在一起。也就是說,單純的對動、靜渦盤進行不同形式的表面處理,依然不能解決因接觸面大、潤滑不良導致磨損嚴重的問題。
再例如,也有在齒端面或齒底面增加耐磨片的方式,這種方式會使渦盤的齒根不能設置圓角,這樣會導致渦盤齒根應力集中,渦盤齒斷裂風險加劇。因此,如何設計一種新技術方案在不改變外形大小的情況下卻能有效解決上述的問題,是技術人員要考慮的。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動、靜渦盤在配合時由于摩擦力大導致的磨損嚴重、聲響大等影響正常工作的缺陷,而提供了一種汽車空調(diào)渦旋壓縮機的渦盤結構。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汽車空調(diào)渦旋壓縮機的渦盤結構,其包括相互配合的一靜渦盤和一動渦盤,其特點在于,所述靜渦盤的齒端面和所述動渦盤的齒端面上均從渦盤型線中心起始位置到尾端分段開設有若干段油槽,所述油槽設置在所述齒端面的橫截面上,所述動渦盤的齒端面上經(jīng)過所述靜渦盤的齒底面上的兩個輔助排氣孔的位置處,不設置所述油槽,保證工作狀態(tài)下所述動渦盤的齒端面一直將兩個所述輔助排氣孔覆蓋住,從而保證與所述輔助排氣孔相鄰的兩個壓縮腔之間不互相竄氣。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油槽的形狀可以不作限定,較佳地為與渦盤型線輪廓相同的曲線凹槽或弧形凹槽。
較佳地,所述油槽的寬度不小于0.5mm,且所述齒端面上開設有所述油槽的位置處,所述齒端面的兩邊壁厚均不小于0.5mm。
較佳地,所述油槽的深度為0.1~2mm。
較佳地,所述靜渦盤的齒端面與所述動渦盤的齒底面貼合,所述動渦盤的齒端面與所述靜渦盤的齒底面貼合。
較佳地,所述靜渦盤與所述動渦盤之間形成三對容積腔,所述容積腔包括一對吸氣腔、一對中壓腔和一對排氣腔。
較佳地,所述排氣腔的中心處在所述靜渦盤上還設有一主排氣口。
當渦旋壓縮機正常運轉(zhuǎn)時,這些容積腔將不斷變化。因為動、靜渦盤齒側面相互嚙合,齒端面是近似于完全貼合,因此吸入的低壓氣體隨著動渦盤的運轉(zhuǎn)不斷的被壓縮,所形成的高壓氣體經(jīng)靜渦盤的主排氣口和兩個輔助排氣孔排出。
本實用新型中,分段開設油槽的目的:1、降低加工難度,提供油槽寬度穩(wěn)定性。2、動渦盤齒端面經(jīng)過靜渦盤齒底面兩個輔助排氣孔時,不得設置油槽。要始終保持動渦盤齒端面將兩個輔助排氣孔覆蓋,以防止不同壓縮腔之間相互竄氣。
本實用新型的積極進步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油槽結構減少了動、靜渦盤齒端面和底面的接觸面積,通過油槽存油大大提高了潤滑性,改善了動靜渦旋盤齒端面和底面的少油摩擦及咬合問題,提高了壓縮機性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動、靜渦盤配合狀態(tài)剖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動、靜渦盤配合狀態(tài)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動、靜渦盤另一配合狀態(tài)的俯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靜渦盤的齒端面的油槽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動渦盤的齒端面的油槽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靜渦盤:1
動渦盤:2
輔助排氣孔:3
吸氣腔:4
中壓腔:5
排氣腔:6
油槽:7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舉個較佳實施例,并結合附圖來更清楚完整地說明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1
如圖1~5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汽車空調(diào)渦旋壓縮機的渦盤結構,其包括相互配合的一靜渦盤1和一動渦盤2,所述靜渦盤1的齒端面和所述動渦盤2的齒端面上均從渦盤型線中心起始位置到尾端分段開設有若干段油槽7,所述油槽7設置在所述齒端面的橫截面上,所述動渦盤2的齒端面上經(jīng)過所述靜渦盤1的齒底面上的兩個輔助排氣孔3的位置處,不設置所述油槽7,保證工作狀態(tài)下所述動渦盤2的齒端面一直將兩個所述輔助排氣孔3覆蓋住,從而保證與所述輔助排氣孔3相鄰的兩個壓縮腔之間不互相竄氣,以提高壓縮機性能。
本實施例中,所述油槽7的形狀可以不作限定,例如與渦盤型線輪廓相同的曲線凹槽或弧形凹槽均可以。所述油槽7的寬度不小于0.5mm,且所述齒端面上開設有所述油槽7的位置處,所述齒端面的兩邊壁厚均不小于0.5mm。所述油槽7的深度為0.1~2mm。所述靜渦盤1的齒端面與所述動渦盤2的齒底面貼合,所述動渦盤2的齒端面與所述靜渦盤1的齒底面貼合。
所述靜渦盤1與所述動渦盤2之間形成三對容積腔,所述容積腔包括一對吸氣腔4、一對中壓腔5和一對排氣腔6。所述排氣腔6的中心處在所述靜渦盤1上還設有一主排氣口。當渦旋壓縮機正常運轉(zhuǎn)時,這些容積腔將不斷變化。因為動渦盤2與靜渦盤1的齒側面相互嚙合,齒端面是近似于完全貼合,因此吸入的低壓氣體隨著動渦盤2的運轉(zhuǎn)不斷的被壓縮,所形成的高壓氣體經(jīng)靜渦盤1的主排氣口和兩個輔助排氣孔3排出。
本實施例提供的渦盤結構減少了動渦盤2和靜渦盤1的齒端面和底面的接觸面積,通過油槽7存油大大提高了潤滑性,改善了動靜渦旋盤齒端面和底面的少油摩擦及咬合問題,提高了壓縮機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