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yè)器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灌溉壓力控制閥門。
背景技術:
壓力控制閥作為農業(yè)實現(xiàn)自動化精準灌溉的關鍵設備,主要用于自動控制輸配水管網(wǎng)的通斷以及調節(jié)灌溉水的壓力、流量?,F(xiàn)有適用于灌溉的壓力控制閥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電動閥,有電動控制機構與壓力傳感器協(xié)同完成,其結構復雜、體積大;另一種是隔膜壓力閥,在隔膜閥內再設置壓力調節(jié)器,需要人工調節(jié)壓力調節(jié)器進行調壓,自動化程度低,且控制不精準??梢姡F(xiàn)有的灌溉壓力控制閥存在以下技術問題:結構復雜,占用面積大;自動化程度低,控制不精準。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灌溉壓力控制閥門,結構簡單,且能夠實現(xiàn)自動化精準控制閥門的開啟和關閉。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灌溉壓力控制閥門,包括閥體和隔膜,所述隔膜的邊緣與所述閥體的內腔壁連接,所述隔膜與閥體之間為控制腔,且隔膜將閥體的前后內腔分隔成入水腔、出水腔,所述閥體的內腔壁上開設電磁閥,所述電磁閥的閥門一連接至所述控制腔內,閥門二連接至所述入水腔,閥門三與大氣連通,當所述閥門二開啟時,所述入水腔、出水腔被所述隔膜隔斷,當所述閥門三開啟時,所述入水腔和出水腔相通。當需要關閉閥門時,電磁閥的閥門一開啟,閥門二開啟,閥門三關閉。此時,水進入入水腔,并通過閥門二、閥門一進入控制腔內,使控 制腔與入水腔內的水壓一樣,隔膜的上下表面由于面積不同,隔膜的上表面壓強大于下表面,使隔膜向下壓,從而將入水腔和出水腔隔斷,關閉閥門;當需要開啟閥門時,電磁閥的閥門一開啟,閥門三開啟,閥門二關閉。水進入入水腔,隔膜在水壓作用下向上運動,使入水腔和出水腔相通,從而開啟閥門。
在一種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閥體的內腔壁中間位置設置擋塊,當所述閥門二開啟時,所述隔膜與所述擋塊連接。
在一種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中,還包括壓力檢測計,所述壓力檢測計固定在所述出水腔的內壁。壓力檢測計檢測出水腔的壓力變化,判斷閥門是否開啟,實現(xiàn)實時檢測閥門的工作情況。
在一種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中,還包括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連接所述壓力檢測計、電磁閥。
在一種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中,還包括過濾裝置,所述過濾裝置固定在所述入水腔的前端。
在一種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過濾裝置包括濾網(wǎng)、外殼和多個刮片,所述濾網(wǎng)固定在所述外殼的出口處,所述外殼與所述入水腔連接,所述刮片固定在轉軸的表面,所述轉軸的兩端與所述外殼內壁連接,當所述轉軸轉動時,所述刮片能夠掃刮到所述濾網(wǎng)。水流必須經(jīng)過濾網(wǎng)進入入水腔,水中的雜質被過濾在濾網(wǎng)表面,水在流動的過程中推動轉軸轉動,使刮片沿著濾網(wǎng)表面掃刮,進而實現(xiàn)對濾網(wǎng)的清洗,避免長期使用導致濾網(wǎng)堵塞。
在一種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過濾裝置還包括雜質存儲筒,位于所述轉軸與濾網(wǎng)之間的外殼上開設通孔,所述雜質存儲筒與所述通孔連接。刮片將濾網(wǎng)表面的雜質掃落后,雜質掉落如雜質存儲筒內,減少因雜質過多而需要經(jīng)常清理過濾裝置的次數(shù)。
在一種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中,還包括壓力傳感器,所述壓力傳感器設置在所述雜質存儲筒的底部。
在一種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隔膜的底部設置兩條平行的固定條,兩條所述固定條之間形成固定槽,當所述閥門二開啟時,所述固定槽與所述擋塊連接。
在一種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槽的橫截面呈梯形,所述固定槽的底部寬度大于所述固定槽的開口處寬度。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通過控制控制腔內的壓力實現(xiàn)隔膜的上、下運動,進而實現(xiàn)隔膜與擋塊的連接或脫開,實現(xiàn)閥門的開啟或關閉。當需要關閉閥門時,電磁閥的閥門一開啟,閥門二開啟,閥門三關閉。此時,水進入入水腔,并通過閥門二、閥門一進入控制腔內,使控制腔與入水腔內的水壓一樣,隔膜的上下表面由于面積不同,隔膜的上表面壓強大于下表面,使隔膜向下壓,從而將入水腔和出水腔隔斷,關閉閥門;當需要開啟閥門時,電磁閥的閥門一開啟,閥門三開啟,閥門二關閉。水進入入水腔,隔膜在水壓作用下向上運動,使入水腔和出水腔相通,從而開啟閥門。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關閉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開啟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隔膜的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過濾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控制系統(tǒng)的框架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結合圖1-2,本實施例中的灌溉壓力控制閥門,包括閥體1和隔膜2。隔膜2為球面形狀,隔膜2的邊緣與粘結在閥體1的內腔壁上,使隔膜2與閥體1之間為控制腔10。閥體1的內腔壁中間部位設置擋塊11,擋塊11的上表面成弧形。在無受到壓力的情況下,隔膜2的底部成球面,隔膜2的底部形狀與擋塊11的上表面的形狀相應,使隔膜2與擋塊11能夠完全連接起來。當隔膜2與擋塊11將閥體1的前后內腔分隔成入水腔12、出水腔13。在控制腔10的內腔壁上開設通孔,通孔內安裝電磁閥3。電磁閥3為三通閥,包括閥門31、32、33。閥門31連接至控制腔10,閥門32通過管路連接至入水腔12,閥門33與使用環(huán)境的大氣連通。閥門31、閥門32開啟,閥門33關閉。如圖1,此時,水進入入水腔12,通過閥門32進入電磁閥3的內部,再通過閥門31進入控制腔10內,控制腔10與入水腔12內的水壓一樣。由于隔膜2成球面形狀,其上表面面積小于下表面面積。控制腔10對隔膜2上表面產生的壓強大于入水腔12對隔膜2的下表面產生的壓強,使隔膜2向下壓至與擋塊11連接,從而將入水腔12和出水腔13隔斷,實現(xiàn)將本實施例關閉。當需要開啟本實施例時,閥門31、閥門33開啟,閥門32關閉。如圖2,水進入入水腔12,此時控制腔10的壓力 與大氣壓一樣。由于水壓大于大氣壓,隔膜2在水壓作用下向上運動,使入水腔12和出水腔13相通,實現(xiàn)開啟。為了提高隔膜2與擋塊11連接的緊密性,如圖3,在隔膜2的底部設置兩條平行的固定條21,兩條固定條21之間形成固定槽22。固定槽22位于隔膜2與擋塊11連接的位置。固定槽22的橫截面呈梯形,固定槽22的底部寬度大于固定槽22的開口處寬度。當閥門32開啟時,固定槽22與擋塊11連接,由于固定槽22成梯形,其側壁能夠將擋塊11夾緊。
為了實現(xiàn)對水進行過濾,在一種實施方式中,還包括過濾裝置4,如圖4,過濾裝置4包括濾網(wǎng)41、外殼42、轉軸43和六個刮片44。外殼42為筒狀,濾網(wǎng)41固定在外殼42的出口處內壁上。外殼42的出口處與入水腔12通過螺紋連接。六個刮片44沿著轉軸43的圓周表面均勻分布,轉軸43的兩端與外殼42的內壁連接,且轉軸43位于濾網(wǎng)41的前端。水流必須經(jīng)過濾網(wǎng)41才可進入入水腔12,水中的雜質被過濾在濾網(wǎng)41的表面。水在流動的過程中推動轉軸43轉動,使刮片44沿著濾網(wǎng)41表面掃刮,進而實現(xiàn)對濾網(wǎng)41的清洗,避免長期使用導致濾網(wǎng)41堵塞。外殼42的底部開設通孔,通孔位于轉軸43與濾網(wǎng)41之間。雜質存儲筒5通過螺紋與通孔連接。刮片44將濾網(wǎng)41表面的雜質掃落后,雜質掉落如雜質存儲筒5內,減少因雜質過多而需要經(jīng)常清理過濾裝置的次數(shù)。當雜質存儲筒5內的雜質落滿時,直接更換雜質存儲筒5,無需將整個灌溉壓力控制閥門拆卸下來清洗。
為了實現(xiàn)自動化控制,在一種實施方式中,還包括壓力檢測計6,壓力檢測計6固定在出水腔12的內壁。在雜質存儲筒5的底部設置壓力傳感器7。如圖5,壓力檢測計6、壓力傳感器7、電磁閥3連接微控制器8。通過微控制8來控制電磁閥3的各個閥門的開啟和關閉,以實現(xiàn)自動化控制本實用新型的開啟或關閉。壓力檢測計6檢測出水腔12的壓力變化,判斷本實用新型是否開啟,實 現(xiàn)實時檢測其工作情況。壓力傳感器7檢測雜質存儲筒5內雜質的重量,并將檢測到的重量發(fā)送至微控制器8。當其達到預設定的重量時,微控制器8發(fā)出相應的警示。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所述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