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電力設施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電纜溝蓋板單元。
背景技術:
在變電工程中,電纜的使用越來越普及,特別是電纜溝,高壓、動力、控制電纜同溝敷設情況比較普遍。施工現(xiàn)場在完成電纜敷設后,均無蓋板,而電纜溝中電纜支架等焊接完成后,需要電纜溝蓋板蓋設在電纜溝上,以確保安全。
現(xiàn)有的電纜溝蓋板有鋼筋混凝土電纜溝蓋板、無機復合電纜溝蓋板、有機復合電纜溝蓋板、鑄鐵電纜溝蓋板。一、鋼筋混凝土電纜溝蓋板能達到行人道荷載的使用要求,但往往由于生產(chǎn)廠家規(guī)模小,模具精度不夠,導致蓋板成品外尺寸偏差過大,安裝后間隙偏大,部分蓋板抗壓強度和抗折性達不到要求,時有缺角和裂紋等現(xiàn)象;二、無機復合電纜溝蓋板由無機礦物質(zhì)為主料,配加化學加劑、填充料、增強材料等,利用高分子聚合技術,在模具中一次成型而成,具有輕質(zhì)、美觀、易施工、韌性好、不易磕邊碰角、可任意切割、絕緣、防火、環(huán)保等優(yōu)點,但是其承載能力和抗壓強度低于鋼筋混凝土電纜溝蓋板;三、有機復合電纜溝蓋板以不飽和聚酯樹脂為基體,以玻璃纖維粗紗為骨架,在定制磨具上經(jīng)過特殊工藝制成的具有一定開孔率的板狀材料,通過玻璃纖維交錯編織,樹脂澆注整體模壓而成,具有抗壓強度大,抗折性強,耐腐蝕性耐磨性佳,絕緣性能好,且蓋板可切割,蓋板較輕,安裝方便,顏色花紋可調(diào)等優(yōu)點,但只適用于配電房室內(nèi)的電纜溝;四、鑄鐵蓋板,由花紋鋼板制作而成,易腐蝕生銹,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的檢查、維護,且由于具有二次利用價值,放置室外易被盜,只適用于配電房室內(nèi)電纜溝。
此外,現(xiàn)有的電纜溝蓋板上無起吊口,當需要維修電纜溝時往往將電纜溝蓋板打碎。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旨在至少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電纜溝蓋板單元,所述電纜溝蓋板單元由鋼筋骨架、混凝土澆注而成,所述電纜溝蓋板單元的橫截面呈“凸”字形結構,在所述“凸”字形表面上設置有貫穿性或非貫穿性的起吊口,所述起吊口內(nèi)設置有起吊部。
進一步地,所述起吊部為所述鋼筋骨架的一部分。
進一步地,所述鋼筋骨架包括縱向設置在所述“凸”字形結構上部的鋼筋一、垂直設置于所述鋼筋一兩端的鋼筋二,所述鋼筋二的兩端均一體地向下設置有掛鉤,所述掛鉤的鉤部位于所述“凸”字形結構的下部,所述掛鉤上縱向鉤掛地設置有鋼筋三,在所述鋼筋三上橫向設置有鋼筋四,所述鋼筋四上縱向地設置有鋼筋五。
進一步地,所述鋼筋四的兩端具有向內(nèi)的彎鉤,所述鋼筋五設置在彎鉤內(nèi)。
進一步地,所述鋼筋一包括至少三根并排均布設置的鋼筋,中間的一根鋼筋一為所述起吊部。
進一步地,所述鋼筋一、鋼筋二、鋼筋三、鋼筋四、鋼筋五的相連處為焊接連接。
進一步地,還包括用于包邊的角鋼一、角鋼二,所述角鋼一的一邊焊接設置在所述鋼筋一或所述鋼筋二上,所述角鋼二的一邊焊接設置在所述鋼筋四或所述鋼筋五上。
進一步地,所述角鋼一、角鋼二上設有熱鍍鋅層。
進一步地,還包括封口蓋,所述封口蓋活動地設置在所述起吊口上。
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電纜溝蓋板單元,施工簡單、承載力好、抗沖擊、強度高,適用于行人道、小區(qū)、廣場、停車場等場所。電纜溝蓋板上的起吊口既便于鋪設還便于更換,起吊口上的封口蓋可有效地防止水流入電纜溝,還能有效地防止外部雜物通過起吊口落入溝內(nèi)。將橫截面呈“凸”字形的電纜溝蓋板單元通過上下契合的方式,即可形成電纜溝蓋板,如此,連接緊密,滑移距離非常小甚至不會發(fā)生滑移,且外部的雜物也不易通過蓋板縫隙落入電纜溝內(nèi);此外,蓋板如有損壞,更換也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提供的電纜溝蓋板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提供的電纜溝蓋板單元的截面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提供的鋼筋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提供的鋼筋四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提供的電纜溝蓋板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電纜溝蓋板單元;101、電纜溝蓋板單元的下部;102、電纜溝蓋板單元的上部;2、起吊口;301、鋼筋一;302、鋼筋二;303、鋼筋三;304、鋼筋四;305、鋼筋五;401、角鋼一;402、角鋼二。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發(fā)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nèi)”、“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fā)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設置”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連、設置,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設置,或一體地連接、設置。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fā)明中的具體含義。
如圖1至圖5所示,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電纜溝蓋板單元,所述電纜溝蓋板單元1由鋼筋骨架、混凝土澆注而成,所述電纜溝蓋板單元1的橫截面呈“凸”字形結構,在所述“凸”字形表面上設置有貫穿性或非貫穿性的起吊口2,所述起吊口2內(nèi)設置有起吊部。
在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中,電纜溝蓋板單元1包括電纜溝蓋板單元下部101和電纜溝蓋板單元上部102;電纜溝蓋板單元下部101的寬為489mm,高為80mm;電纜溝蓋板單元上部102的寬為163mm,高為80mm;電纜溝蓋板單元的長度依據(jù)電纜溝的寬度來確定。
具體地,起吊口2呈矩形,起吊口2可以為2個。如此,鋪設電纜溝蓋板單元時方便施工,如有損壞,更換也方便,此外,維修電纜溝時也易于將電纜溝蓋板單元提起。
在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中,起吊部為所述鋼筋骨架的一部分。如此,有效地增加了起吊部的使用壽命。
在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中,上述鋼筋骨架包括縱向設置在所述“凸”字形結構上部的鋼筋一301、垂直設置于所述鋼筋一301兩端的鋼筋二302,所述鋼筋二302的兩端均一體地向下設置有掛鉤,所述掛鉤的鉤部位于所述“凸”字形結構的下部,所述掛鉤上縱向鉤掛地設置有鋼筋三303,在所述鋼筋三303上橫向設置有鋼筋四304,所述鋼筋四304上縱向地設置有鋼筋五305。如此,增強了電纜溝蓋板單元的抗壓強度。
具體地,如圖2、圖4所示,鋼筋四304的兩端具有向內(nèi)的彎鉤,所述鋼筋五305設置在彎鉤內(nèi)。
具體地,如圖2所示,所述鋼筋一301包括至少三根并排均布設置的鋼筋,中間的一根鋼筋一為所述起吊部。
具體地,所述鋼筋一301、鋼筋二302、鋼筋三303、鋼筋四304、鋼筋五305的相連處為焊接連接。
具體地,鋼筋二302的直徑為8mm,鋼筋一301、鋼筋三303、鋼筋四304、鋼筋五305的直徑均為14mm。
在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中,如圖2所示,還包括用于包邊的角鋼一401、角鋼二402,所述角鋼一401的一邊焊接設置在所述鋼筋一301或所述鋼筋二302上,所述角鋼二402的一邊焊接設置在所述鋼筋四304或所述鋼筋五305上。
具體地,角鋼一401、角鋼二402均為等邊角鋼,角鋼一401的邊寬為50mm,邊厚為6mm;角鋼二402的邊寬為80mm,邊厚為6mm。
在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中,角鋼一401、角鋼二402上設有熱鍍鋅層。如此,增加了電纜溝蓋板單元的耐腐蝕能力。
在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中,還包括封口蓋,所述封口蓋活動地設置在所述起吊口2上。封口蓋可有效地防止水流入電纜溝,還能有效地防止外部雜物通過起吊口落入溝內(nèi);此外,鋪設蓋板或者蓋板有損壞時,將封口蓋移開,便于鋪設或更換。
另一方面,本發(fā)明還提出了一種電纜溝蓋板,如圖5所示,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電纜溝蓋板單元1,多個所述電纜溝蓋板單元1依次相配合連接形成電纜溝蓋板;其中一個所述電纜溝蓋板單元的上部102與其相鄰的所述電纜溝蓋板單元的下部101相連,且該電纜溝蓋板單元的下部101與其相鄰的所述電纜溝蓋板單元的上部102相連。如此,使得電纜溝蓋板的抗壓強度為30mpa,均布荷載為35kn/m2,集中荷載為60kn。
盡管已經(jīng)示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發(fā)明的范圍由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