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集裝袋吊提測試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集裝袋吊提測試裝置,適用于測試各種集裝袋的頂部吊提和扯裂試驗。
集裝袋是近幾年新出現(xiàn)的一種集裝散貨包裝和運輸裝載工具。通常對其進行測試的方法是將集裝袋固定于地面。用一根鐵棒穿過集裝袋中心,袋內(nèi)裝上模擬物,一塊連接在鐵棒上部的壓板壓在模擬物上,鐵棒下端固定于地面。集裝袋吊帶掛在電動卷揚機吊鉤上,吊鉤和滑輪之間裝一測力傳感器。卷揚機將集裝袋向上提升,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專業(yè)標(biāo)準(zhǔn)《ZBA82003-88》中所規(guī)定的頂部吊提試驗要求進行測試。這種測試方法要破壞所測樣袋,測量不夠準(zhǔn)確,測試過程中保持五分鐘恒壓較為困難,影響測量精度。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wù)是提供一種集裝袋吊提測試裝置,它加力均衡,能夠保持恒壓並提高測試精度。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wù)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它主要由吊提部件、測力計和液壓控制柜三部分組成,采用液壓原理。通過油缸、活塞的運動吊提集裝袋並保持五分鐘恒壓。由測力計直接指示出測試值。其吊提部件主要由吊環(huán)、頂板、球面板、活塞桿、油缸、拉桿、萬向節(jié)和左、右球頭座組成;吊環(huán)固定連接在油缸中的活塞桿上?;钊麠U頂端有一個球面板,頂板壓在球面板上,兩根或兩根以上、與頂板鉸接的拉桿均布在頂板的圓周,拉桿上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鉤槽;在油缸上各有一個卸荷油管口和加壓油管口,油缸的下端連接著萬向節(jié)。左、右球頭座與萬向節(jié)相銜接。壓板固定連接在左、右球頭座的下面。測量時,壓板放置在集裝袋的模擬物上,根據(jù)集裝袋吊帶的不同根數(shù)和長短,將吊帶掛在拉桿的鉤槽中,然后由提升裝置(如手動、電動葫蘆)連接吊環(huán)(1),將整個吊提部件連同集裝袋吊離地面,由液壓控制柜送油,經(jīng)加壓油管口使活塞上升,並一起推動頂板和拉桿將集裝袋的吊帶向上提,也就是整個油缸和壓板往下壓集裝袋,由測力計測得吊提負荷至規(guī)定的集裝袋載重量的二倍和六倍負荷。並保持恒壓五分鐘,完成扯裂試驗和頂部吊提試驗兩個測試項目。試驗結(jié)束后,通過電磁換向閥。液壓油經(jīng)卸荷油管口,使活塞桿(4)回縮。整個測試裝置恢復(fù)到試驗前的狀態(tài)。
拉桿和頂板采用鉸接,油缸下端的萬向節(jié)與左、右球頭座相銜接,頂板中心的斜面與球面板的圓弧面相切。因而避免了由于吊帶和袋身延伸率的不同造成受力不均及活塞的變形問題。液壓控制能夠保證五分鐘恒壓,測力計指針準(zhǔn)確指示加載負荷,測量精度得到提高。
以下將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測試裝置的平面布置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典型的吊提部件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拉桿分布圖。
參照圖1,用萬能材料試驗機作本實用新型的液壓和測力計(14)部件。液壓控制柜(13)配裝在萬能材料試驗機旁,加壓油管和卸壓油管從液壓控制柜(13)中引出,並分別接到油缸(6)的加壓油管口(8)和卸壓油管口(5)上,吊環(huán)(1)穿過頂板(2)的中心孔和球面板(3)的中心孔后,用螺釘或銷釘或鉚釘緊固在活塞桿(4)的頂端,拉桿(7)的根數(shù)按用戶需要設(shè)置。圖3公開了一種較為理想的拉桿(7)沿頂板(2)的分布圖,它可以滿足各種集裝袋(15)不同吊帶的需要,如二根、三根、四根吊帶〔拉桿(7)沿頂板(2)的圓周分別為180度、120度、90度均布〕的要求。拉桿(7)上的鉤槽至少為二個。也可以按需要增加。壓板(12)用螺釘或鉚釘或焊接方法連接在左、右球頭座(10)、(11)的下平面上。圖2中的萬向節(jié)(9)可選用普通球形萬向節(jié)。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集裝袋吊提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a)吊提部件主要由吊環(huán)(1)、頂板(2)、球面板(3)、活塞桿(4)、油缸(6)、拉桿(7)、萬向節(jié)(9)和左、右球頭座(10)、(11)組成;b)在活塞桿(4)頂端有一個球面板(3),頂板(2)壓在球面板(3)上。兩根或兩根以上與頂板鉸接的拉桿(7)均布在頂板(2)的圓周,拉桿(7)上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鉤槽;c)具有加壓油管口(8)和卸荷油管口(5)的油缸(6),其下端連接著萬向節(jié)(9),左、右球頭座(10)、(11)與萬向節(jié)(9)相銜接。壓板(12)固定連接在左、右球頭座(10)、(11)的下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集裝袋吊提測試裝置,適用于各種集裝散貨包裝袋的頂部吊提及扯裂試驗。采用液壓原理吊提集裝袋并保持規(guī)定時間的恒壓,由測力計直接指示出測試值。其吊提部件主要由活塞、油缸、頂板、球面板、萬向節(jié)、拉桿和左、右球頭座組成。本實用新型操作簡便、加力均衡、測量精度高。
文檔編號B66C1/40GK2047662SQ8920508
公開日1989年11月15日 申請日期1989年5月13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1989年5月13日
發(fā)明者朱柏生, 於竹 申請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常州進出口商品檢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