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紡織品載銀化合物及其載銀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紡織品載銀化合物,具體地說,本發(fā)明設計一種紡織品載銀化合物及其載銀工藝。
背景技術:
服裝紡織品與人們日常生活聯(lián)系最為緊密的物質排在首位,但服裝上常與外界接觸,上面寄生的微生物不僅影響服裝美觀及使用壽命,而且更重要的,它們是人類傳染病的主要傳染方式?,F(xiàn)在研究發(fā)現(xiàn),醫(yī)院中手術感染后的罪魁禍首就是紡織品(醫(yī)生工作服與患者衣服,住院部床單等),因此實踐中需要對微生物有殺滅作用的紡織品來滿足人們工作生活需求。銀作為殺菌劑在兩千年前即已為人所知,研究者根據(jù)實驗對不同金屬抗菌效能的相對效能進行了測定,排列如下Ag > Hg > Cu > Cd > Ni > Co > Zn > Fe > Ca銀參與殺菌活性作用也有不同價鍵表現(xiàn)形式,現(xiàn)在研究者通過研究普遍認為銀殺菌能力與其價位相關,高價位的銀的殺菌能力高于低價位的(J. AM. CHEM. S0C. 2009,131, 16147-16155 ;Burns 2007,33,139-148 ;華東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34 (1), 86),即Ag(III) > Ag(II) > Ag(I) > Ag,四氧化四銀由硝酸銀氧化而來,它最早被認為是一氧化銀(AgO) ,McMillan J A于1960年認為該物質是一價及三價銀的氧化物。美國專利 5223149公布了發(fā)現(xiàn)四氧化四銀進一步可以氧化為三價銀即三氧化二銀形式,Ag404+4Na0H+Na2S208 = 2Ag203+2Na2S04+2H20 或Ag404+4K0H+K2S208 = 2Ag203+2K2S04+2H20以銀為主要成份的載銀紡織品已是抗菌紡織品中取為成熟公認的技術,現(xiàn)已得到廣泛應用及大量產品的上市。但目前大多數(shù)是利用以下兩種技術一種是通過粘合劑與銀離子或銀顆粒形成整理劑,在織物后不整理過程中將其渡于織物表面,如中國專利 CN101048063A;另一種方式是利用還原劑將硝酸銀還原為單質納米銀,現(xiàn)進一步變?yōu)檠趸y。這些方法載銀牢固性低,所載銀為低價銀,抗菌能力差。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載銀牢固性和抗菌能力都很強的一種紡織品載銀化合物及其載銀工藝。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這種紡織品載銀化合物包括載銀紡織品本身,所述載銀紡織品所載銀為三氧化二銀。為了適應各種紡織品范圍,所述載銀紡織品為針織物、圓機織物、平機織物、梭織物、無紡織物、紗線或網膜。為了擴大材料來源,所述載銀紡織品構成原料是天然纖維、合成纖維或它們的混和物。為了對材料有進一步的了解,所述的天然纖維是棉、毛、麻、絲、竹、皮革及其混紡品;所述合成纖維包括聚丙烯纖維(丙綸)、聚丙烯腈纖維(腈綸)、聚乙烯醇縮甲醛纖、合成纖維吊環(huán)維(維尼綸)、聚酰胺纖維(錦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滌綸)。為了研制出紡織品載銀化合物,所述工藝步驟如下(1)取紡織品置于四氧化四銀溶液中,在40-95°C內保溫20-120分鐘;(2)取出紡織品在70_150°C內烘干5-150分鐘; (3)將烘干的紡織品置于氫氧化鈉(鉀)及過硫酸鈉(鉀)的溶液中,在40-95°C內保溫 10-100分鐘;(4)取出紡織品用水洗2-3次,在70-150°C內烘干即得載銀抗菌紡織品。為了制成載銀牢固性和抗菌性比較強的紡織品載銀化合物,所述紡織品置于溶液中的浴比為3-30 1 ;四氧化四銀溶液濃度為50-2000ppm;氫氧化鈉(鉀)溶夜?jié)舛葹?0.01% -1% ;過硫酸鈉(鉀)溶夜?jié)舛葹?. 01 % -1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之處在于這種紡織品載銀化合物上所載的三氧化二銀是通過四氧化四銀與織物結合形成配位鍵,經進一步氧化后成為帶正電更高的三價銀氧化物,與纖維織物結合更緊密,殺菌能力更強。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描述這種紡織品載銀化合物包括載銀紡織品本身,所述載銀紡織品所載銀為三氧化二銀;這種紡織品載銀化合物可以應用在針織物、圓機織物、平機織物、梭織物、無紡織物、紗線或網膜領域;所述載銀紡織品構成原料是天然纖維、合成纖維或它們的混和物;進一步的說,所述的天然纖維是棉、毛、麻、絲、竹、皮革及其混紡品;所述合成纖維包括聚丙烯纖維 (丙綸)、聚丙烯腈纖維(腈綸)、聚乙烯醇縮甲醛纖、合成纖維吊環(huán)維(維尼綸)、聚酰胺纖維(錦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滌綸);它的工藝步驟是(1)取紡織品置于四氧化四銀溶液中,在40-95°C內保溫20-120分鐘;(2)取出紡織品在70_150°C內烘干5-150分鐘;(3)將烘干的紡織品置于氫氧化鈉(鉀)及過硫酸鈉(鉀)的溶液中,在40-95°C 內保溫10-100分鐘;(4)取出紡織品用水洗2-3次,在70-150°C內烘干即得載銀抗菌紡織品。所述紡織品置于溶液中的浴比為3-30 1 ;四氧化四銀溶液濃度為50-2000ppm; 氫氧化鈉(鉀)溶夜?jié)舛葹?. 01 % -1 % ;過硫酸鈉(鉀)溶夜?jié)舛葹?. 01 % -1 %。實施案例1 取IOOg滌淪置于500ml濃度為0. 1 %的四氧化四銀溶液中,95°C保溫20分鐘, 取出紡織品于120°C烘干10分鐘;將烘干紡織品置于0. 的氫氧化鈉(鉀)及過硫酸鈉 (鉀)的溶液中95°C保溫10分鐘,取出紡織品用水洗2次,120°C烘干即得載銀抗菌滌淪織物。經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測試中心抗菌測試,該載銀毛織物水洗10次后對大腸桿菌 8099的抑菌率為92. 36%,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ATCC 6538的抑菌率為88. 91%,對白色念珠菌ATCC10231的抑菌率為70%。實施案例2
4
取100棉布置于2000ml濃度為0. 05 %的四氧化四銀溶液中,70°C保溫60分鐘, 取出紡織品于110°C烘干100分鐘;將烘干紡織品置于0. 08%的氫氧化鈉(鉀)及過硫酸鈉(鉀)的溶液中80°C保溫100分鐘,取出紡織品用水洗3次,90°C烘干即得載銀抗菌棉織物。經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測試中心抗菌測試,該載銀毛織物水洗20次后對大腸桿菌 8099的抑菌率為82. 36%,對金英黃色葡萄球菌的ATCC 6538的抑菌率為87. 91%,對白色念珠菌ATCC10231的抑菌率為65%。實施案例3:取IOOg羊毛布置于3000ml濃度為0. 01%的四氧化四銀溶液中,40°C保溫120分鐘,取出紡織品于70°C烘干150分鐘;將烘干紡織品置于0. 01%的氫氧化鈉(鉀)及過硫酸鈉(鉀)的溶液中40°C保溫100分鐘,取出紡織品用水洗2次,70°C烘干即得載銀抗菌毛織物。經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測試中心抗菌測試,該載銀毛織物水洗50次后對大腸桿菌 8099的抑菌率為92. 36%,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ATCC 6538的抑菌率為97. 91%,對白色念珠菌ATCC10231的抑菌率為75%。需要強調的是以上僅是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fā)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jù)本發(fā)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 均仍屬于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紡織品載銀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載銀紡織品本身,所述載銀紡織品所載銀為三氧化二銀。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紡織品載銀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載銀紡織品為針織物、 圓機織物、平機織物、梭織物、無紡織物、紗線或網膜。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紡織品載銀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載銀紡織品構成原料是天然纖維、合成纖維或它們的混和物。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紡織品載銀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然纖維是棉、毛、 麻、絲、竹、皮革及其混紡品;所述合成纖維包括聚丙烯纖維(丙綸)、聚丙烯腈纖維(腈綸)、聚乙烯醇縮甲醛纖、合成纖維吊環(huán)維(維尼綸)、聚酰胺纖維(錦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滌綸)。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紡織品載銀化合物的載銀工藝,其特征在于(1)取紡織品置于四氧化四銀溶液中,在40-95°C內保溫20-120分鐘;(2)取出紡織品在70-150°C內烘干5-150分鐘;(3)將烘干的紡織品置于氫氧化鈉(鉀)及過硫酸鈉(鉀)的溶液中,在40-95°C內保溫10-100分鐘;(4)取出紡織品用水洗2-3次,在70-150°C內烘干即得載銀抗菌紡織品。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紡織品載銀化合物的載銀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紡織品置于溶液中的浴比為3-30 1 ;四氧化四銀溶液濃度為50-2000ppm ;氫氧化鈉(鉀)溶夜?jié)舛葹?. 01 % -1 % ;過硫酸鈉(鉀)溶夜?jié)舛葹?. 01 % -1 %。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紡織品載銀化合物及其載銀工藝,包括載銀紡織品本身,所述載銀紡織品所載銀為三氧化二銀;工藝步驟是(1)取紡織品置于四氧化四銀溶液中,在40-95℃內保溫20-120分鐘;(2)取出紡織品在70-150℃內烘干5-150分鐘;(3)將烘干的紡織品置于氫氧化鈉(鉀)及過硫酸鈉(鉀)的溶液中,在40-95℃內保溫10-100分鐘;(4)取出紡織品用水洗2-3次,在70-150℃內烘干即得載銀抗菌紡織品。本發(fā)明優(yōu)點是,這種紡織品載銀化合物上所載的三氧化二銀是通過四氧化四銀與織物結合形成配位鍵,經進一步氧化后成為帶正電更高的三價銀氧化物,與纖維織物結合更緊密,殺菌能力更強。
文檔編號D06M11/42GK102321973SQ201110204638
公開日2012年1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7月21日
發(fā)明者周國富, 許曉東, 郭鋒利 申請人:蘇州邦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