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漿液制備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漿液制備技術(shù)領(lǐng)域,尤其涉及一種漿液制備系統(tǒng)。
【背景技術(shù)】
[0002]目前,注漿技術(shù)廣泛應(yīng)用于各類不良地質(zhì)災(zāi)害治理和煤礦防滅火等方面,它是采用注漿泵將一定材料配制成的漿液注入裂隙、地層、煤層火區(qū),使其擴散、膠凝及降溫隔氧,以達到加固地層、防滲堵漏和防滅火的目的。在注漿工程中,漿液的制備是注漿施工的前提和重要的生產(chǎn)環(huán)節(jié),由于工程安全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要求日趨嚴格,各類工程對注漿效果的要求相應(yīng)提高,而注漿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所注入的漿量和漿液的濃度。
[0003]其中,水泥材料是使用范圍最廣及耗用量最大的漿材,但水泥材料是典型的顆粒型材料,其均勻性較差,若攪拌不充分極易引起水泥顆粒的沉淀,從而降低注漿的效果。綜合分析已有的漿液制備系統(tǒng),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之處:
[0004]1.漿液的制備通常僅經(jīng)過一級攪拌或二級攪拌,顆粒型漿材所需攪拌時間較長,當攪拌時間較短時,漿液均勻性較差,在管道中運移時極易出現(xiàn)固液分離現(xiàn)象;
[0005]2.制備系統(tǒng)的儲漿量較小,當進行充填注漿時漿液往往供不應(yīng)求,延滯了注漿施工;
[0006]3.制備系統(tǒng)只能制備一種漿液,僅適用于單液注漿,當進行雙液注漿時需要建立平行的制備系統(tǒng),從而占用了施工場地,提高了注漿施工的造價;
[0007]4.漿液制備過程中若發(fā)生電機損壞,勢必會造成整個制備系統(tǒng)的癱瘓,影響注漿施工的連續(xù)性,進而大大降低了注漿的效果。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8]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shù)的不足,提供一種漿液制備系統(tǒng),該制備系統(tǒng)不僅可滿足單液注漿而且還可滿足雙液注漿,同時,該制備系統(tǒng)具有制備的漿液均勻性好、運行連續(xù)性強及安全系數(shù)高等特點,可用于地面注漿或井下注漿工程,有利于提高注漿效果、保證注漿施工的連續(xù)性及降低工程的造價。
[0009]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shù)方案:
[0010]一種漿液制備系統(tǒng),包括:水泥罐、第一級攪拌裝置、第二級攪拌裝置、第三級攪拌裝置、吸漿管以及注漿泵;
[0011]所述水泥罐通過輸料管道依次連接第一級攪拌裝置、第二級攪拌裝置和第三級攪拌裝置;所述第三級攪拌桶通過吸漿管與注漿泵連接;所述第一級攪拌裝置底部的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二級攪拌裝置頂部的高度,所述第二級攪拌裝置底部的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三級攪拌裝置頂部的高度。
[0012]所述水泥罐依次通過閥門和螺旋輸料器與第一級攪拌裝置連接。
[0013]所述第一級攪拌裝置設(shè)置在支架上,所述支架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二級攪拌桶的高度。
[0014]在所述第一級攪拌裝置和第二級攪拌裝置之間以及第二級攪拌裝置和第三級攪拌裝置之間均設(shè)置用于控制漿液流向的閥門。
[0015]所述每一級攪拌裝置均包括:攪拌桶、電機和槳葉;所述電機設(shè)置在攪拌桶上,槳葉深入到攪拌桶內(nèi)部且距離攪拌桶底面0.5?1.5cm。
[0016]所述第三級攪拌裝置的體積大于第一級攪拌裝置和第二級攪拌裝置的體積。
[001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注漿材料尤其是顆粒型漿材經(jīng)過三級攪拌后,均勻性顯著提高,進而提高了漿液的流動性和注漿效果。
[0019]2.制備系統(tǒng)中設(shè)有三個級別的攪拌桶,并能同時進行攪拌,第三級攪拌桶體積明顯大于前兩級攪拌桶,因此該系統(tǒng)的制漿能力和儲備能力均較強。
[0020]3.該系統(tǒng)不僅可以滿足單液注漿而且可以滿足雙液注漿,當進行雙液注漿時,可用第三級攪拌桶裝添甲液(如水玻璃),而采用第一級攪拌桶和第二級攪拌桶制備乙液(如水泥漿)。
[0021]4.制備系統(tǒng)中設(shè)置了三臺電機,若制漿過程中發(fā)生了電機損壞,可采用另外兩臺電機進行攪拌,杜絕了因電機損壞而造成的停工,大大提高了施工的連續(xù)性。
【附圖說明】
[0022]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漿液制備系統(tǒng)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23]其中1.水泥罐;2.蝶閥;3.螺旋輸料器;4.第一級攪拌桶;5.槳葉;6.電機;7.支架;8.輸料管道;9.第二級攪拌桶;10.第三級攪拌桶;11.吸漿管;12.注漿泵。
【具體實施方式】
:
[0024]下面結(jié)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0025]一種漿液制備系統(tǒng)如圖1中所示,包括水泥罐1、蝶閥2、螺旋輸料器3、第一級攪拌桶4、第二級攪拌桶9、第三級攪拌桶10、電機6、槳葉5、輸料管道8、支架7、吸漿管11及注漿泵12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罐I與第一級攪拌桶4間設(shè)置蝶閥2和螺旋輸料器3,第一級攪拌桶上配置3KW電機6和槳葉5,第一級攪拌桶4與第二級攪拌桶9間設(shè)置蝶閥2和輸料管道8,第二級攪拌桶9上配置5.5KW電機6和槳葉5,第二級攪拌桶9與第三級攪拌桶10間設(shè)置蝶閥2與輸料管道8,第三級攪拌桶10上配置7.5KW電機6和槳葉5,每級攪拌裝置所設(shè)置的電機功率與其攪拌桶體積相匹配,即攪拌的漿液體積越大所用的電機功率越大,避免電機超負荷工作。第三級攪拌桶10和注漿泵12由吸漿管11連接。
[0026]支架7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二級攪拌桶9的高度,即第一級攪拌桶4的底面高于或等于第二級攪拌桶9的頂面,在大氣壓的作用下第一級攪拌桶4中的漿液可自動流入第二級攪拌桶9中,同理,第二級攪拌桶9底部的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三級攪拌桶10頂部的高度;此外,每級攪拌裝置的槳葉5與攪拌桶底面相差0.5-1.5cm,當漿液從攪拌桶流入到輸料管道8時,使槳葉5持續(xù)旋轉(zhuǎn),以給漿液施加外力使其全部流入輸料管道8中。
[0027]水泥罐I能容納水泥50t或10t ;第一級攪拌桶4尺寸為Φ ImX lm,并安置于支架7上;支架7高度大于或等于1.5m,由鋼板焊接而成;第二級攪拌桶9尺寸為Φ ImX 1.5m ;第三級攪拌桶10尺寸為Φ 2mX 2m,其安置于地面基坑中,基坑尺寸為Φ2.2mX 2m。
[0028]漿液制備系統(tǒng)的實施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29]A.首先按設(shè)計的配比在第一級攪拌桶4中添加一定體積的水,然后通過螺旋輸料器3將水泥添加進第一級攪拌桶4中,邊添加水泥邊進行攪拌,隨時用密度計測量漿液的密度,待達到設(shè)計值時關(guān)閉螺旋輸料器3,停止添加水泥;
[0030]B.依據(jù)《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漿施工技術(shù)規(guī)范》(DL/T 5148-2012)使用普通攪拌機時攪拌時間應(yīng)大于3min,水泥楽液在第一級攪拌桶4中攪拌5min后,打開第一級攪拌桶4上的蝶閥2,使水泥漿通過輸漿管道8流入第二級攪拌桶9中,水泥漿流入第二級攪拌桶9的同時對其進行攪拌,待水泥漿全部流入后關(guān)閉第一級攪拌桶4上的蝶閥2,第一級攪拌桶4可進行下一次的制漿;
[0031]C.水泥漿液在第二級攪拌桶9中攪拌1min后,打開第二級攪拌桶9上的蝶閥2,使水泥漿通過輸漿管道8流入第三級攪拌桶10中,水泥漿流入第三級攪拌桶10的同時對其進行攪拌,待水泥漿全部流入后關(guān)閉第二級攪拌桶9上的蝶閥2,第二級攪拌桶9可進行下一次的制漿;
[0032]D.水泥漿在第三級攪拌桶10中攪拌1min后,方可進行注漿施工,此時漿液通過吸漿管11進入注漿泵12。
[0033]上述雖然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但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所屬領(lǐng)域技術(shù)人員應(yīng)該明白,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shù)方案的基礎(chǔ)上,本領(lǐng)域技術(shù)人員不需要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即可做出的各種修改或變形仍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內(nèi)。
【主權(quán)項】
1.一種漿液制備系統(tǒng),其特征是,包括:水泥罐、第一級攪拌裝置、第二級攪拌裝置、第三級攪拌裝置、吸漿管以及注漿泵; 所述水泥罐通過輸料管道依次連接第一級攪拌裝置、第二級攪拌裝置和第三級攪拌裝置;所述第三級攪拌桶通過吸漿管與注漿泵連接;所述第一級攪拌裝置底部的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二級攪拌裝置頂部的高度,所述第二級攪拌裝置底部的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三級攪拌裝置頂部的高度。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漿液制備系統(tǒng),其特征是,所述水泥罐依次通過閥門和螺旋輸料器與第一級攪拌裝置連接。
3.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漿液制備系統(tǒng),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級攪拌裝置設(shè)置在支架上,所述支架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二級攪拌桶的高度。
4.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漿液制備系統(tǒng),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級攪拌裝置和第二級攪拌裝置之間以及第二級攪拌裝置和第三級攪拌裝置之間均設(shè)置用于控制漿液流向的閥門。
5.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漿液制備系統(tǒng),其特征是,所述每一級攪拌裝置均包括:攪拌桶、電機和槳葉;所述電機設(shè)置在攪拌桶上,槳葉深入到攪拌桶內(nèi)部且距離攪拌桶底面0.5 ?L 5cm0
6.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漿液制備系統(tǒng),其特征是,所述第三級攪拌裝置的體積大于第一級攪拌裝置和第二級攪拌裝置的體積。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漿液制備系統(tǒng),包括:水泥罐通過輸料管道依次連接第一級攪拌裝置、第二級攪拌裝置和第三級攪拌裝置;所述第三級攪拌桶通過吸漿管與注漿泵連接;所述第一級攪拌裝置底部的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二級攪拌裝置頂部的高度,所述第二級攪拌裝置底部的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三級攪拌裝置頂部的高度。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制備系統(tǒng)中設(shè)有三個級別的攪拌桶,并能同時進行攪拌,第三級攪拌桶體積明顯大于前兩級攪拌桶,因此該系統(tǒng)的制漿能力和儲備能力均較強。
【IPC分類】B28C9-02
【公開號】CN204487837
【申請?zhí)枴緾N201520005266
【發(fā)明人】張樂文, 李術(shù)才, 馮嘯, 王健, 趙少龍, 張兵, 王洪波
【申請人】山東大學(xué)
【公開日】2015年7月22日
【申請日】2015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