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金屬管件制造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彎頭鍛壓整形模具。
背景技術:
在生產一些大口徑管件時,通常先用鋼板壓制成半圓彎頭,再將兩塊半圓彎頭對焊而成。彎頭焊接成型后形狀尺寸都有變異,需要通過整形工藝來實現彎頭成品最終的尺寸精度和形狀精度,目前,多數生產廠家是利用彎頭鍛壓整形模具來實現整形工藝,從而達到一定的尺寸精度和形狀精度,但是由于目前的整形模具在定位時用管坯來進行定位。
這種定位方式在進行彎頭整形工藝過程中,需要人工將管坯安裝在模具凹槽里然后進行整形,這樣由于人工因素會產生一些誤差,有誤差必然會存在管件精度不高等精度問題,同時還存在著安裝不便、生產效率緩慢等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彎頭鍛壓整形模具,用管坯定位帶來的定位不準確、安裝不便、效率緩慢等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定位精準、生產效率高的彎頭鍛壓整形模具。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彎頭鍛壓整形模具,由上模、下模組成,所述的上模是由上壓板、上模模體、上模凹模槽組合呈一體結構組成,所述的下模是由下模模體、下模凹模槽組合呈一體結構組成,位于上模模體兩側的接觸面上伴有定位塊,位于下模模體兩側的接觸面上開設有定位槽且在下模模體底端位置設有吊耳裝置,上模凹模槽與下模凹模槽口徑與所需整形彎頭外徑一致。
采用在上模模體兩側設有弧形形狀的定位塊,下模模體兩側設有弧形形狀的定位槽而言,優(yōu)勢在于:有效的替代了斜管坯定位的方式,從根本上避免了因人工操作存在的誤差,從而有效的提高了彎頭的尺寸精度與形狀精度,由于定位塊、定位槽的結構簡單可方便安裝與拆卸,使得操作簡單,無需多人參與整個整形工藝,有效的解決了因采用斜管坯定位的方式所存在的定位不準確、安裝不便、效率緩慢等問題。
所述的定位塊固定連接在上模模體上。
所述的定位塊與定位槽為子母扣。
所述的定位塊的高度與定位槽的深度一致。
所述的下模模體底端在兩側位置各伴有2個吊耳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彎頭鍛壓整形模具相比結構簡單,采用在上模模體兩側設有弧形形狀的定位塊、下模模體兩側設有弧形形狀的定位槽的定位方式替代了斜管坯定位的方式,有效的解決因人工因素所存在的誤差,由于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避免了安裝不便、定位不準確、生產效率緩慢的問題,有效的解決了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彎頭鍛壓整形模具的上模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彎頭鍛壓整形模具的下模結構圖;
其中:上模1、下模2、上壓板11、上模模體12、上模模槽13、定位塊14、上模模體接觸面15、下模模體21、下模凹模槽22、定位槽23、吊耳裝置24、下模模體接觸面25。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如附圖所示,彎頭鍛壓整形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上壓板11、上模模體12、上模凹模槽13、定位塊14、下模模體21、下模凹模槽22、定位槽23、吊耳裝置24。其中上模1是由上壓板11、上模模體12、上模凹模槽13組合呈一體結構組成,所述的下模2是由下模模體21、下模凹模槽22組合呈一體結構組成,位于上模模體12兩側的接觸面15上伴有定位塊14,位于下模模體21兩側的接觸面25上開設有定位槽23且在下模模體21底端位置設有吊耳裝置24,上模凹模槽13與下模凹模槽22口徑與所需整形彎頭外徑一致。
定位塊14固定連接在上模模體12上。
定位塊14與定位槽23為子母扣。
定位塊14的高度與定位槽23的深度一致。
下模模體21底端在兩側位置各伴有2個吊耳裝置24。
實施例:
本實用新型彎頭鍛壓整形模具,將上模1連接在壓力機上,下模2安裝在工作臺上,利用在上模模體12與下模模體21上開有的定位塊14、定位槽23,通過上模下壓使得定位塊14能夠精準的進入到定位槽23內,在整形時達到一個快速、高效、準確的定位,從而實現高精度整形。
本實用新型彎頭鍛壓整形模具與之前的模具相比操作更加簡單,便于加工。有效的解決了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原來的彎頭鍛壓整形模具采用斜管坯定位的方式,靠人工進行操作。而本實用新型的彎頭鍛壓整形模具采用了通過在上模模體兩側設有弧形形狀的定位塊、下模模體兩側設有弧形形狀的定位槽的定位方式替代了斜管坯定位的方式,有效的解決因人工因素所存在的誤差,從而提高了彎頭的精度,由于其結構簡單,在操作時操作方便,不需要多人參與整個整形工藝,有效解決了斜管坯定位時存在的操作不便、生產成本高、彎頭管件精度低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