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Lng氣瓶隱藏式后置發(fā)動機燃氣客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客車,尤其涉及LNG氣瓶隱藏式后置發(fā)動機燃氣客車。
背景技術:
目前,LNG燃氣客車(包括城市客車和公路客車)都是通過LNG氣瓶來儲存燃料 的,而后置發(fā)動機燃氣客車的LNG氣瓶安裝在底架或車頂上。氣瓶底置后,LNG氣瓶容易受 到飛石、越障等造成的損壞,引發(fā)燃氣泄露事故;同時,車內(nèi)地板高度增加,會損失客廂容積 和乘座舒適性。氣瓶頂置后,底盤重心高,并且車身骨架需要加強,這樣整車重量增加,會導 致耗氣量增大;同時,客車在行駛轉(zhuǎn)彎時穩(wěn)定性較差,對車身主體及底盤的危害較大,存在 較為嚴重的安全隱患,容易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安全性好的LNG氣瓶隱藏式后置 發(fā)動機燃氣客車。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LNG氣瓶隱藏式后置發(fā)動機燃氣客車,包括車 身、車架和LNG氣瓶,在車身尾端的底部設有發(fā)動機倉,其關鍵在于在所述發(fā)動機倉的上 方設置氣瓶倉,該氣瓶倉通過底板與發(fā)動機倉隔開,所述LNG氣瓶安裝在該氣瓶倉內(nèi),并呈 橫向布置。本實用新型通過在發(fā)動機倉的上方增設一個小空間作為氣瓶倉,將LNG氣瓶的安 裝位置由傳統(tǒng)的位于底架或車頂改為安裝在車身尾部的氣瓶倉內(nèi),這樣車身骨架無需加 強,從而減少了整車重量及成本,降低了耗氣量;LNG氣瓶受氣瓶倉的保護,一方面不會受 到飛石、越障等造成的損壞,保證了車輛運行的安全性,另一方面通風良好,檢修便利,有利 于防火。同時,將LNG氣瓶布置到車身尾部專門的氣瓶倉內(nèi),還能有效降低整車的重心高 度,使得客車在高速行駛轉(zhuǎn)彎的過程中更加穩(wěn)定,從而減小了對車身主體及底盤的危害,最 大限度減少了車輛受損及人員傷亡事故的發(fā)生。所述氣瓶倉為后端敞口的框架式箱體結構,由底板、前墻板、頂板和側墻板組成, 各板與車身的尾部固定連接。以上結構簡單可靠,安裝方便,能確保各倉板安裝的牢固性。在所述氣瓶倉后端的敞口處設置有與之形狀大小相適應的后檢修門,該后檢修門 的上端與頂板鉸接,后檢修門能相對于頂板翻轉(zhuǎn),所述后檢修門的下端和底板上裝有相互 配合的鎖扣。后檢修門具有打開和關閉兩種狀態(tài),當后檢修門打開時,可方便對LNG氣瓶進 行安裝和檢測。當后檢修門關閉時,將氣瓶倉后端的敞口密封,能對LNG氣瓶起保護作用; 同時,后檢修門由鎖扣鎖定,在客車行駛的過程中不會發(fā)生晃動。在所述側墻板對應LNG氣瓶瓶口閥的位置開設有檢修窗口,該檢修窗口內(nèi)設置有 與之形狀大小相適應的側檢修小門。側檢修小門具有打開和關閉兩種狀態(tài),能夠方便對LNG 氣瓶瓶口閥和儀表進行安裝和檢測。所述側檢修小門的前端與側墻板鉸接,側檢修小門能相對于側墻板翻轉(zhuǎn),并且側檢修小門的后端與檢修窗口的后邊緣裝有相互配合的鎖扣。以上結構便于安裝,并且有利 于打開或關閉側檢修小門。為了增加氣瓶倉體強度,防止因LNG氣瓶自身重量而造成的氣瓶倉變形,在所述 發(fā)動機倉的尾端設置有兩根左右并排的支撐架,該支撐架的上端與底板固定連接,支撐架 的下端與車架固定連接;所述發(fā)動機倉頂部的前端并排設置有斜支撐桿,該斜支撐桿的上 端與底板固定連接,斜支撐桿的下端與車身尾部的地板架固定連接。 為了使氣瓶安裝牢靠,并且拆裝氣瓶方便,所述LNG氣瓶由底架支撐,底架焊接或 栓接在底板上,并且底架通過抱箍將LNG氣瓶抱緊。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充分利用了車身尾部的一段無座椅區(qū)域,在不損失通過性 與客廂容積的情況下,隱蔽地布置LNG氣瓶,并且LNG氣瓶與車廂完全隔絕,這樣減少了整 車重量及成本,降低了耗氣量,有效提高了車輛運行的安全性,具有設計巧妙、改裝容易、安 全可靠、檢測方便等特點。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左視圖。圖3為LNG氣瓶的安裝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圖2、圖3所示,后置發(fā)動機燃氣客車的動力系統(tǒng)、傳動系統(tǒng)、控制系統(tǒng)等部 分與現(xiàn)有技術相同,在此不做贅述。后置發(fā)動機燃氣客車的車身1安裝在車架2上,在車身 1尾端的底部設置發(fā)動機倉4,以便安裝后置發(fā)動機(圖中未畫出)。在所述發(fā)動機倉4的 上方設置氣瓶倉5。所述氣瓶倉5為后端敞口的框架式箱體結構,由底板5a、前墻板5b、頂 板5c和側墻板5d組成,各板與車身1的尾部固定連接,并且底板5a將氣瓶倉5與發(fā)動機 倉4隔開。在氣瓶倉5內(nèi)設置LNG氣瓶3,該LNG氣瓶3橫向布置,LNG氣瓶3由底架11支 撐,底架11焊接或栓接在底板5a上,并且底架11通過抱箍將LNG氣瓶3抱緊。從圖1、圖2、圖3中可知,在氣瓶倉5后端的敞口處設置有與之形狀大小相適應的 后檢修門6,該后檢修門6的上端與頂板5c鉸接,后檢修門6的下端和底板5a上裝有相互 配合的鎖扣。所述后檢修門6能相對于頂板5c翻轉(zhuǎn),具有打開和關閉兩種狀態(tài),可方便對 LNG氣瓶3進行安裝和檢測。在所述左邊或者右邊側墻板5d對應LNG氣瓶3瓶口閥的位置 開設有檢修窗口,該檢修窗口內(nèi)設置有與之形狀大小相適應的側檢修小門7。側檢修小門7 的前端與側墻板5d鉸接,側檢修小門7的后端與檢修窗口的后邊緣裝有相互配合的鎖扣。 所述側檢修小門7能相對于側墻板5d翻轉(zhuǎn),具有打開和關閉兩種狀態(tài),可方便對LNG氣瓶 3的氣閥和儀表進行安裝和檢測。從圖1、圖2中進一步可知,在發(fā)動機倉4的尾端設置有兩個左右并排的支撐架8, 該支撐架8的上端與底板5a螺栓連接,支撐架8的下端與車架2的尾端螺栓連接。在發(fā)動 機倉4頂部的前端并排設置有三根斜支撐桿9,該斜支撐桿9的上端與底板5a相焊接,斜支 撐桿9的下端與車身1尾部的地板架10固定連接。支撐架8和斜支撐桿9共同作用,能增加氣瓶倉體強度,防止因LNG氣瓶自身重量而造成的氣瓶倉變形。 盡管以上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進行了描述,但本實用新型不限于 上述具體實施方式
,上述具體實施方式
僅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本領域的普通技 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宗旨及權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作出 多種類似的表示,如更改LNG氣瓶在氣瓶倉內(nèi)的位置、布置形式,或者改變LNG氣瓶的數(shù)目 等,這樣的變換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權利要求一種LNG氣瓶隱藏式后置發(fā)動機燃氣客車,包括車身(1)、車架(2)和LNG氣瓶(3),在車身(1)尾端的底部設有發(fā)動機倉(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發(fā)動機倉(4)的上方設置氣瓶倉(5),該氣瓶倉(5)通過底板(5a)與發(fā)動機倉(4)隔開,所述LNG氣瓶(3)安裝在該氣瓶倉(5)內(nèi),并呈橫向布置。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LNG氣瓶隱藏式后置發(fā)動機燃氣客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氣 瓶倉(5)為后端敞口的框架式箱體結構,由底板(5a)、前墻板(5b)、頂板(5c)和側墻板 (5d)組成,各板與車身(1)的尾部固定連接。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LNG氣瓶隱藏式后置發(fā)動機燃氣客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氣瓶倉(5)后端的敞口處設置有與之形狀大小相適應的后檢修門(6),該后檢修門(6)的上 端與頂板(5c)鉸接,后檢修門(6)能相對于頂板(5c)翻轉(zhuǎn),所述后檢修門(6)的下端和底 板(5a)上裝有相互配合的鎖扣。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LNG氣瓶隱藏式后置發(fā)動機燃氣客車,其特征在于在 所述側墻板(5d)對應LNG氣瓶(3)瓶口閥的位置開設有檢修窗口,該檢修窗口內(nèi)設置有與 之形狀大小相適應的側檢修小門(7)。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LNG氣瓶隱藏式后置發(fā)動機燃氣客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側 檢修小門⑵的前端與側墻板(5d)鉸接,側檢修小門(7)能相對于側墻板(5d)翻轉(zhuǎn),并且 側檢修小門(7)的后端與檢修窗口的后邊緣裝有相互配合的鎖扣。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LNG氣瓶隱藏式后置發(fā)動機燃氣客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發(fā)動機倉(4)的尾端設置有兩根左右并排的支撐架(8),該支撐架(8)的上端與底板(5a) 固定連接,支撐架(8)的下端與車架(2)固定連接;所述發(fā)動機倉(4)頂部的前端并排設置 有斜支撐桿(9),該斜支撐桿(9)的上端與底板(5a)固定連接,斜支撐桿(9)的下端與車身 (1)尾部的地板架(10)固定連接。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LNG氣瓶隱藏式后置發(fā)動機燃氣客車,其特征在于所述LNG 氣瓶⑶由底架(11)支撐,底架(11)焊接或栓接在底板(5a)上,并且底架(11)通過抱箍 將LNG氣瓶(3)抱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LNG氣瓶隱藏式后置發(fā)動機燃氣客車,包括車身、車架和LNG氣瓶,在車身尾端的底部設有發(fā)動機倉,在所述發(fā)動機倉的上方設置氣瓶倉,該氣瓶倉通過底板與發(fā)動機倉隔開,所述LNG氣瓶安裝在該氣瓶倉內(nèi),并呈橫向布置。本實用新型充分利用了車身尾部的一段無座椅區(qū)域,在不損失通過性與客廂容積的情況下,隱蔽地布置LNG氣瓶,并且LNG氣瓶與車廂完全隔絕,這樣減少了整車重量及成本,降低了耗氣量,有效提高了車輛運行的安全性,具有設計巧妙、改裝容易、安全可靠、檢測方便等特點。
文檔編號B60K3/00GK201553010SQ20092029372
公開日2010年8月18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11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12月11日
發(fā)明者萬昶, 張智勇, 蒲清平, 達永東, 鄧平 申請人:重慶恒通客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