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汽車用輪輻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汽車用輪輻,特別涉及由板材制造的汽車用輪輻。
背景技術:
專利文獻1公開了在裝飾孔的車輪半徑方向內(nèi)側設置有向車輪軸方向外側突出的突起部的汽車用輪輻。在專利文獻1中,作為突起部公開了圖4所示的突起部。圖4所示的突起部具體地說是如下所述的突起部在車輪半徑方向上,從在裝飾孔的車輪半徑方向內(nèi)側向車輪軸方向內(nèi)側彎曲的裝飾孔周緣彎曲部延伸到比設置有輪轂安裝螺栓孔的車輪半徑方向位置靠車輪半徑方向內(nèi)側的位置,在與車輪軸方向正交的剖面上觀察,具備一對側壁和連接這一對側壁的端部彼此的單一曲率半徑的凸圓弧狀的頂壁。但是,在以往的汽車用輪輻中具有下面的問題。突起部延伸到比輪轂安裝螺栓孔靠車輪半徑方向內(nèi)側的位置,所以為了使輪轂安裝螺栓孔與突起部不干涉,需要使輪轂安裝螺栓孔位于相鄰的突起部之間,輻條部與輪轂安裝螺栓孔的個數(shù)以及配置受到制約。另外,在輪轂安裝螺栓孔的車輪周方向兩側具有突起部,所以輪轂螺母緊固用具對輪轂螺母進行緊固的空間受到限制(因為輪轂螺母緊固用具容易與突起部干涉),輪轂螺母緊固作業(yè)變得困難,并且輪輻的成形變得困難。進而,在突起部從裝飾孔周緣彎曲部延伸到比設置有輪轂安裝螺栓孔的車輪半徑方向位置靠車輪半徑方向內(nèi)側的位置的情況下,或者突起部從裝飾孔周緣彎曲部延伸到設置有輪轂安裝螺栓孔的車輪半徑方向位置的車輪半徑方向中間部的情況下,在突起部與設置有輪轂安裝螺栓孔的輪轂安裝部的邊界部容易產(chǎn)生應力集中,耐久性容易下降。突起部具備向車輪軸方向外側豎立的一對側壁和連接這一對側壁的端部彼此的單一曲率半徑的凸圓弧狀的頂壁,所以為了在輪輻的強度上有利,優(yōu)選,使頂壁的車輪軸方向位置向車輪軸方向外側錯位,使頂壁盡可能位于比其他的輪輻部分(輻條底壁)靠車輪軸方向外側的位置。但是,當使頂壁的車輪軸方向位置向車輪軸方向外側錯位、使頂壁位于比裝飾孔靠車輪軸方向外側的位置時,輪輻的車輪軸方向長度變長,車輪的插入、輪輞寬度的選擇范圍變窄。另外,當使頂壁的車輪軸方向位置向車輪軸方向外側錯位、使頂壁位于比其他的輪輻部分靠車輪軸方向外側的位置時,頂壁以及其附近的突起部的板厚變薄,確保突起部的強度變得困難?,F(xiàn)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1 美國專利申請公開第2006/0197371號公報
發(fā)明內(nèi)容
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減少從裝飾孔周緣彎曲部向車輪軸方向外側突出的突出量而擴大車輪的規(guī)格的選擇范圍、并且確保輪輻的耐久性且能夠使得輻條部與輪轂安裝螺栓孔的個數(shù)與配置不會互相受到制約、輪轂螺母緊固作業(yè)變得容易并且輪輻的成形容易的汽車用輪輻。用于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達成上述目的的本發(fā)明如下所述。(1) 一種汽車用輪輻,其具有輪轂安裝部;傾斜部,其從所述輪轂安裝部立起;多個輻條部,其從所述傾斜部向車輪半徑方向外側放射狀延伸;裝飾孔,其位于所述多個輻條部之間;和輪輻外周部,其位于車輪半徑方向外側端部,在車輪周方向上連接所述多個輻條部的車輪半徑方向外側端部;所述輻條部具備輻條底壁,其從所述傾斜部向車輪半徑方向外側放射狀延伸; 和輻條側部,其包含從該輻條底壁向車輪軸方向立起的輻條側壁和從該輻條側壁的車輪軸方向端部從車輪軸方向向車輪周方向彎曲并且在車輪周方向上延伸的輻條加強板;位于所述裝飾孔的車輪周方向兩側的一對所述輻條側部的車輪半徑方向內(nèi)側端部彼此在車輪周方向上由平坦的連接壁相連接。(2)如(1)所述的汽車用輪輻,其中所述連接壁的在與車輪軸方向正交的面上切斷出的剖面形狀由直線構成或者由圓弧或者橢圓構成,該圓弧或者橢圓的曲率半徑比所述連接壁的兩側的所述輻條加強板的在與車輪軸方向正交的面上切斷出的剖面上的曲率半徑大。(3)如(1)或( 所述的汽車用輪輻,其中所述輻條側部的輻條側壁的車輪軸方向寬度的最大寬度為所述輻條底壁的板厚的2倍到20倍的范圍內(nèi)。(4)如⑵ (3)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汽車用輪輻,其中在所述裝飾孔與所述輪輻外周部之間具有移行部。發(fā)明的效果根據(jù)上述(1)的汽車用輪輻,位于裝飾孔的車輪周方向兩側的一對輻條側部的車輪半徑方向內(nèi)側端部彼此在車輪周方向上由平坦的連接壁相連接,所以能夠得到下面的效^ ο與在裝飾孔的車輪半徑方向內(nèi)側向車輪軸方向外側并且向半徑方向內(nèi)側突出且頂壁為單一曲率半徑的凸圓弧形狀的突起部的情況相比(與具有以往的突起部的輪輻的情況相比),從輻條底壁向車輪軸方向外側突出的部分的突出量減少。因此,車輪的插入、輪輞寬度的選擇范圍較寬。另外,與具有以往的突起部的輪輻的情況相比,在車輪使用時,輻條部變形時的從連接壁到中立軸為止的距離變近。因此,能夠減小施加于連接壁的應力,能夠確保輪輻的耐久性。根據(jù)上述O)的汽車用輪輻,連接壁在與車輪軸方向正交的面上切斷出的剖面形狀由直線或者圓弧或者橢圓構成,該圓弧或者橢圓的曲率半徑比連接壁的兩側的輻條加強板在與車輪軸方向正交的面上切斷出的剖面上的曲率半徑大,所以輻條部變形時的距離中立軸較遠的部分的剖面面積變大。因此,能夠確保輪輻的剛性。進而,通過上述(1)、(2)的疊加效果,即使不設置以往那樣的突起部,該突起部從在裝飾孔的車輪半徑方向內(nèi)側向車輪軸方向內(nèi)側彎曲的裝飾孔周緣彎曲部、在車輪半徑方向上延伸到比設置有輪轂安裝螺栓孔的車輪半徑方向位置靠車輪半徑方向內(nèi)側的位置,也能夠確保輪輻的耐久性以及剛性,所以能夠防止輻條部與輪轂安裝螺栓孔的位置關系以及個數(shù)由于設置于以往的車輪的突起部而受到制約。另外,不需要以往的突起部,所以輪轂螺母緊固安作業(yè)變得容易。根據(jù)上述(3)的汽車用輪輻,能夠確保輪輻的剛性、耐久性以及成形性。根據(jù)上述的汽車用輪輻,能夠提高輪輻外周部的剛性,進而,輪輻與輪輞的組裝變得容易。
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汽車用輪輻的已與輪輞焊接的狀態(tài)的主視圖。圖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汽車用輪輻的已與輪輞焊接的狀態(tài)的剖視圖。圖3是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汽車用輪輻的表示曲面的立體圖。圖4是連接壁在與車輪軸方向正交的面上切斷出的剖面形狀由直線構成時的圖2 的X-X剖視圖。圖5是連接壁在與車輪軸方向正交的面上切斷出的剖面形狀由圓弧或者橢圓構成時的圖2的X-X剖視圖,該圓弧或橢圓的曲率半徑比連接壁的兩側的輻條加強板在與車輪軸方向正交的面上切斷出的剖面曲率半徑大。圖6是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汽車用輪輻的側視圖。圖7是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汽車用輪輻的連接壁的剖面(實線)與以往的突起部的剖面(點劃線)的比較圖。圖8是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汽車用輪輻的輪輻外周部的變形例的剖視圖。圖9是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汽車用輪輻的輪輻外周部的變形例的剖視圖。圖10是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汽車用輪輻的輻條部的、輻條側壁從輻條底壁向車輪軸方向外側延伸時的、在與車輪半徑方向正交的面上切斷了時的剖視圖。圖1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汽車用輪輻的輻條部的、輻條側壁從輻條底壁向車輪軸方向內(nèi)側延伸時的、在與車輪半徑方向正交的面上切斷了時的剖視圖。圖12是表示與本發(fā)明不同的一般的汽車用輪輻的形狀的剖視圖。圖13是表示與本發(fā)明不同的一般的汽車用輪輻的形狀的主視圖。圖14是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汽車用輪輻的、在輻條部沒有設置起伏部時的已與輪輞焊接的狀態(tài)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參照圖1至圖14,對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汽車用輪輻進行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汽車用輪輻(下面,簡稱為輪輻或者盤)10是乘用車、卡車、公交車、商用車等中使用的輪輻。輪輻10以由板(例如鋼板)通過成形(例如擠壓成形)制作的輪輻為對象,不包含鑄造車輪。輪輻10如圖1、圖2所示,與環(huán)狀的輪輞(保持輪胎的構件)20焊接而構成車輪1。輪輞20如圖2所示,具備內(nèi)側凸緣部21、內(nèi)側胎圈座部22、內(nèi)側胎側部23、凹槽部對、外側胎側部25、外側胎圈座部沈和外側凸緣部27。內(nèi)側凸緣部21、內(nèi)側胎圈座部 22、內(nèi)側胎側部23,在車輪1安裝于車輛時,在車輪軸方向上位于比外側胎側部25、外側胎圈座部沈、外側凸緣部27接近車輛的內(nèi)側一側。輪輻10具有輪轂孔11、輪轂安裝部12、輻條部13、盤外周部14、裝飾孔15和傾斜部17。輪輻10不具有在圖12、圖13所示的一般的汽車用輪輻中采用的環(huán)狀突起部Z,該環(huán)狀突起部Z在周方向上與傾斜部17的輪輻半徑方向外側部分相連續(xù)并向車輪軸方向突出。輪轂孔11如圖1所示,設置于輪輻10的車輪半徑方向中央部。輪轂安裝部12設置于輪轂孔11的周圍。輪轂安裝部12為平板狀或者大致平板狀,位于與車輪軸方向(輪輻10的軸心)正交或者大致正交的平面內(nèi)。在輪轂安裝部12設有多個輪轂安裝螺栓孔12a。輪轂安裝螺栓孔1 在車輪周方向上等間隔地設置有例如5 個。但是,輪轂安裝螺栓孔1 的個數(shù)并不限定于5個,也可以是3個、4個,也可以是6個以上。通過將從輪轂延伸來的輪轂安裝螺栓(雙方均未圖示)插通于輪轂安裝螺栓孔12a 并在輪轂安裝螺栓上螺合圖示省略的輪轂螺栓,從而將輪輻10(車輪1)固定于輪轂。如圖 1以及圖2所示,在輪轂安裝部12,為了提高輪轂安裝部12的剛性以及耐久性等,設有拱形帶(τ· 一 f K ) 12b,其連接相互的輪轂安裝螺栓孔12a,為不連續(xù)的環(huán)狀,并且稍稍 (0.3mm 5mm左右)向車輪軸方向外側鼓出成凸狀;和鼓出部(副加強筋17a),其連接傾斜部17與輪轂安裝螺栓孔12a,向車輪軸方向外側鼓出。輪轂安裝部12的外周部12c (輪轂安裝部12與傾斜部17的邊界部)如圖1所示, 除副加強筋17a外形成圓形。輪轂安裝部12的車輪軸方向內(nèi)側的面如圖2所示,在車輪軸方向上,位于輪輻外周部14的車輪軸方向外側與車輪軸方向內(nèi)側之間。輻條部13從傾斜部17向車輪半徑方向外側放射狀延伸到輪輻外周部14。輻條部 13如圖1所示,設有多個。輻條部13在車輪周方向上等間隔地設置有例如5個。但是,輻條部13的個數(shù)并不限定于5個,只要設置有多個即可,也可以是3個、4個,也可以是6個以上。輻條部13的車輪半徑方向外側端部如圖2以及圖4所示,向車輪軸方向內(nèi)側折回而形成與輪輻外周部14連接的外周側曲面連接部R。另外,輻條部13的車輪半徑方向內(nèi)側端部向車輪軸方向內(nèi)側折回而形成與傾斜部17連接的內(nèi)周側曲面連接部r。輻條部13的車輪半徑方向中間部(在車輪半徑方向上處于外周側曲面連接部R與內(nèi)周側曲面連接部r 之間)在與車輪軸方向正交的方向(包含與車輪軸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延伸,輻條部 13的車輪半徑方向中間部的半徑方向兩端部在車輪軸方向上位于大致相同位置。輻條部13的車輪半徑方向中間部在與車輪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所以當在車輛行駛時在輪胎(輪輞20)上作用橫向載荷的情況下,在輻條部13上作用較大的彎曲力矩。為了抑制由該較大的彎曲力矩引起的輻條部13的變形以及提高耐久性,輻條部13如圖1以及圖3、圖10、圖11所示,具備輻條底壁13a和輻條側部13b。輻條底壁13a從傾斜部17向車輪半徑方向外側放射狀延伸。輻條底壁13a在與車輪半徑方向正交的面上進行切斷時的剖視圖中在車輪周方向(輻條部13的寬度方向) 上延伸。輻條側部1 包含輻條側壁13bl和輻條加強板131^2。輻條側壁13bl從輻條底壁13a的車輪周方向兩側端部向從輻條底壁13a離開的方向并且向車輪軸方向延伸(立起)。輻條側壁13bl可以如圖10所示從輻條底壁13a向車輪軸方向外側延伸,也可以如圖11所示從輻條底壁13a向車輪軸方向內(nèi)側延伸。另外,在圖10、圖11中,A表示車輪軸方向外側。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以及圖示例中, 只要沒有特別否定,就是對輻條側壁13bl從輻條底壁13a向車輪軸方向外側延伸的情況進行說明。輻條加強板13 如圖10、圖11所示,從輻條側壁13bl的與輻條底壁側相反一側的車輪軸方向端部從車輪軸方向朝向車輪周方向延伸,在使輻條部13的車輪周方向寬度變大的方向上向車輪周方向延伸。輻條部13如圖2所示,位于比輪轂安裝部12以及輪輻外周部14靠車輪軸方向外側的位置。因此,當將車輪1安裝于車輛而施加車重時,在施加載荷的接地側的輻條部13 會產(chǎn)生向車輪軸方向內(nèi)側的彎曲。此時,在輻條側壁13bl從輻條部13向車輪軸方向外側延伸時,在車輪半徑方向上拉伸應力作用于輻條加強板13 而支撐載荷,所以容易確保剛性。另外,在輻條側壁13bl從輻條部13向車輪軸方向內(nèi)側延伸時,在車輪半徑方向上壓縮應力作用于輻條加強板1北2,所以難以受到由與裝飾孔15的邊界部的穿孔加工引起的微小龜裂的影響,耐久性提高。輻條側部1 的車輪軸方向寬度H,為了有效提高車輪1的剛性,如圖2所示,裝飾孔15的車輪半徑方向內(nèi)側端部的附近部分最大。輻條側部13b的車輪軸方向寬度H的最大寬度為輻條底壁13a的板厚的2倍到20倍的范圍內(nèi)。另外,輻條側部13b的車輪軸方向寬度H的最大寬度,優(yōu)選為輻條底壁13a的板厚的4倍到10倍的范圍內(nèi)。其原因是,車輪 1的剛性也較高,輪輻10的成形性也較好。在圖2中,輻條側部13b的車輪軸方向寬度H從最大的部位隨著朝向車輪半徑方向外側而變窄,但也可以局部變寬。如圖2所示,在輻條部13,設有輻條底壁13a的一部分起伏而成的起伏部16。起伏部16是與未設置起伏部16時相比使輻條底壁13a向車輪軸方向外側變位的部分,是輻條部13在與車輪半徑方向正交的面上進行了切斷時產(chǎn)生的剖面上的、與車輪1的軸正交并且圍繞各輻條部13的與車輪半徑方向正交的軸的剖面系數(shù)較小的部分。在輻條部13設有起伏部16,所以與未設置起伏部16時相比,能夠使輻條部13的設有起伏部16的部位的剛性下降,能夠使施加于輻條部13與傾斜部17的連接部(內(nèi)周側曲面連接部r)以及輻條部 13與輪輻外周部14的連接部(外周側曲面連接部R)的應力集中分散而提高車輪1的耐久性。但是,如圖14所示,在輻條部13未設置起伏部16。如圖1所示,裝飾窗15位于在車輪周方向上相鄰的輻條部13、13之間。輻條部13 的車輪周方向的寬度在與車輪周方向兩側的裝飾窗15的車輪周方向最大內(nèi)徑部位相對應的部位最窄。傾斜部17如圖1以及圖2所示,是位于輪轂安裝部12的外周的大致圓筒狀(圓臺狀、圓錐狀)的部分。傾斜部17連接著輻條底壁13a與輪轂安裝部12。傾斜部17從輪
7轂安裝部12的外周部12c向車輪半徑方向外側并且向車輪軸方向外側延伸。輪輻外周部14如圖3所示,位于輪輻10的車輪半徑方向外側端部(也包含其附近)。輪輻外周部14為環(huán)狀,其在車輪周方向上連接多個輻條部13的車輪半徑方向外側端部。輪輻外周部14為圓筒狀,其在車輪軸方向的整個長度上為同一或者大致同一直徑。如圖2所示,輪輻外周部14在輪輞20的凹槽部M與輪輞20嵌合,通過焊接等固定(接合)于輪輞20。但是,與輪輞20的嵌合部也可以是內(nèi)側胎圈座部22或者外側胎圈座部沈等凹槽部M以外的部位。輪輻外周部14,也可以僅在與裝飾孔15相鄰的車輪軸方向內(nèi)側的周方向位置 Wl (參照圖1)接合于輪輞20,也可以僅在與輻條部13的車輪半徑方向外側相鄰的車輪軸方向內(nèi)側的周方向位置W2(參照圖1)接合于輪輞20,也可以僅在與裝飾孔15和輻條部13 的車輪半徑方向外側之間相鄰的車輪軸方向內(nèi)側的周方向位置W3(參照圖1)接合于輪輞 20,也可以在車輪軸方向內(nèi)側的周方向位置W1、W2、W3中任意2個部位(Wl與W2或者Wl與 W3或者W2與糊接合于輪輞20,也可以在車輪軸方向內(nèi)側的周方向位置Wl、W2、W3的全部接合于輪輞20。在輪輻外周部14僅在周方向位置Wl通過焊接接合于輪輞20的情況下,變?yōu)樵趧傂员戎芊较蛭恢肳2小的位置進行焊接,焊接部的應力集中得到緩和,車輪1的疲勞耐久性提尚。在輪輻外周部14僅在周方向位置W2通過焊接接合于輪輞20的情況下,來自輪輞 20的力通過輻條部13可靠地向輪轂安裝部12傳遞。在輪輻外周部14僅在周方向位置W3通過焊接接合于輪輞20的情況下,即使在先于進行成為輪輻外周部14的部分的擠壓成型前而形成了裝飾孔15的情況下,周方向位置 W3的擠壓成型后的車輪軸方向位置也是穩(wěn)定的,也能夠可靠地進行焊接。在輪輻外周部14通過焊接接合于輪輞20的情況下,進行焊接的車輪軸方向位置 W可以是輪輻外周部14的車輪軸方向內(nèi)側(參照圖2、圖8、圖9),也可以是輪輻外周部14 的車輪軸方向外側(未圖示),也可以是輪輻外周部14的車輪軸方向內(nèi)側與車輪軸方向外側雙方。裝飾孔15如圖1所示,在車輪周方向上等間隔地以與輻條部13的個數(shù)相同的個數(shù)設置于相鄰的輻條部13、13之間。裝飾孔15的車輪半徑方向外側端部分15a為裝飾孔 15中最靠盤軸方向內(nèi)側。在圖2、圖3中,裝飾孔15的車輪半徑方向外側端部分15a到達輪輻外周部14,直接連接于輪輻外周部14。但是,也可以如圖8以及圖9所示,在裝飾孔15 與輪輻外周部14之間,具有斜面狀或者帶臺階狀的移行部14a。在圖8中,移行部14a為帶臺階狀,移行部14a的裝飾孔15側的直徑比輪輻外周部14側的直徑大,裝飾孔15的外周部的車輪半徑方向外側端部分1 位于比輪輻外周部 14的外周面靠半徑方向外側的位置。輪輻外周部14的外周面與移行部14a的外周面的半徑的差(臺階的量)dl,優(yōu)選比輪輻外周部14的板厚(例如5mm,進而一般為2. 5mm 8mm) 小。進而優(yōu)選,臺階的量dl為0. 5mm以上且輪輻外周部14的板厚以下。當臺階的量dl為 0. 5mm以上且輪輻外周部14的板厚以下時,輪輻外周部14的剛性提高,其結果是車輪1的耐久性提高。另外,通過移行部14a的帶臺階部分,在輪輞20與輪輻10的組裝時輪輞20 與輪輻10的車輪軸方向的定位變得容易。當臺階的量dl比0.5mm小時,車輪軸方向的定位的效果變小。臺階的量dl也可以比輪輻外周部14的板厚大,但會導致輪輻10的成型性惡化。另外,在圖9中,移行部14a為帶臺階狀,移行部14a的裝飾孔15側的直徑比輪輻外周部14側的直徑小,裝飾孔15的外周部的車輪半徑方向外側端部分1 位于比輪輻外周部14的外周面靠半徑方向內(nèi)側的位置。輪輻外周部14的外周面與移行部14a的外周面的半徑的差(臺階的量)d2,優(yōu)選,比輪輻外周部14的板厚(例如5mm,進而一般為2. 5mm 8mm) /Jn0進而優(yōu)選,臺階的量d2為0. 5mm以上且輪輻外周部14的板厚以下。當臺階的量 d2為0. 5mm以上且輪輻外周部14的板厚以下時,輪輻外周部14的剛性提高,其結果是車輪 1的耐久性提高。另外,移行部14a的直徑比輪輻外周部14的直徑小,所以在輪輞20與輪輻10的組裝時輪輞20與輪輻10的嵌合變得容易。當臺階的量d2比0. 5mm小時,輪輞20 與輪輻10的嵌合為過盈配合,所以輪輻10以使得臺階變小的方式變形,因此臺階的效果變小。臺階的量d2也可以比輪輻外周部14的板厚大,但會導致輪輻10的成型性惡化,并且裝飾孔15變小,設計性下降。如圖3 圖5所示,位于裝飾孔15的車輪周方向兩側的一對輻條側部13b (輻條加強板13 )的車輪半徑方向內(nèi)側端部彼此,在裝飾孔15的車輪半徑方向內(nèi)側的部分,在車輪周方向上由平坦的連接壁18相連接。所謂平坦的連接壁18包含大致平坦的連接壁。 即,所謂平坦的連接壁18,除了圖4所示在與車輪軸方向正交的面上切斷出的剖面形狀由直線構成的情況外,也包含圖5所示在與車輪軸方向正交的面上切斷出的剖面形狀由圓弧或者橢圓構成的情況,該圓弧或者橢圓的曲率半徑比連接壁18的兩側的輻條加強板13 在與車輪軸方向正交的面上切斷出的剖面上的曲率半徑大O倍以上,更優(yōu)選為5倍以上, 進而優(yōu)選為10倍以上)。進而,如圖6所示,連接壁18的最接近裝飾孔15的部分為在車輪軸方向上無凹凸的平坦的形狀。連接壁18的車輪周方向寬度比裝飾孔15的車輪周方向最大內(nèi)徑小。連接壁18 如圖1、圖3所示,在車輪半徑方向內(nèi)側端部(車輪軸方向內(nèi)側端部)與傾斜部17連接,在車輪半徑方向外側端部(車輪軸方向外側端部)與裝飾孔15連接。連接壁18未進入比輪轂安裝部12的最外直徑靠車輪半徑方向內(nèi)側的位置。連接壁18的與傾斜部17連接的部分和與裝飾孔15連接的部分的車輪周方向寬度比連接壁18的車輪半徑方向中間部(車輪軸方向中間部)的車輪周方向寬度寬。圖7是通過點劃線表示以往的在裝飾孔的車輪半徑方向內(nèi)側向車輪軸方向外側并且向半徑方向內(nèi)側突出且頂壁為單一曲率半徑的凸圓弧形狀的突起部的頂壁部18x、通過實線表示本發(fā)明的輻條側部13b與連接壁18的形狀、對頂壁部18x與連接壁18的形狀進行比較的圖。本發(fā)明的連接壁18代替以往的突起部的單一曲率半徑的凸圓弧狀的頂壁部18x,為通過直線或者曲率半徑比輻條加強板13 的曲率半徑大的圓弧或者橢圓將位于裝飾孔15的車輪周方向兩側的一對輻條側部13b的輻條加強板13 之間連接的平坦的形狀。通過這樣,輻條部13接受彎曲變形時的從連接壁18到中立軸Y-Y的距離L變得比以往的接受彎曲變形時的從頂壁部18x到中立軸Y’-Y’的距離L’近,所以能夠使產(chǎn)生同樣大的變形時施加于連接壁18的應力比施加于以往的突起部的頂壁部18x的應力小。進而,通過與傾斜部17連接的部分的連接壁18的車輪周方向寬度比連接壁18的車輪半徑方向中間部的寬度寬,從而分散了向傾斜部17的力的傳遞,難以產(chǎn)生應力集中。因此,能夠確保輪輻10的耐久性。另外,能夠使連接壁18的車輪周方向寬度M比以往的頂壁部18x的車輪周方向寬度M’寬,其結果是,能夠增大輻條部13變形時的遠離中立軸的連接壁18的剖面面積,所以能夠確保輪輻10的剛性。進而,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未設置以往的突起部,該突起部從在裝飾孔的車輪半徑方向內(nèi)側向車輪軸方向內(nèi)側彎曲的裝飾孔周緣彎曲部,在車輪半徑方向上延伸到比輪轂安裝部的設有輪轂安裝螺栓的車輪半徑方向位置靠車輪半徑方向內(nèi)側的部位。因此,不會像以往的車輪那樣輻條部與輪轂安裝螺栓孔的位置關系以及個數(shù)由于突起部而受到制約。但是,如果容忍輻條部13與輪轂安裝螺栓孔12a的位置關系以及個數(shù)受到制約, 則即使在比輪轂安裝部12的外周部12c靠車輪半徑方向內(nèi)側的位置設置向車輪半徑方向內(nèi)側突出的平坦的連接壁18也沒關系。接下來,對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作用進行說明。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位于裝飾孔15的車輪周方向兩側的一對輻條側部1 的車輪半徑方向內(nèi)側端部彼此在車輪周方向上由平坦的連接壁18連接,所以能夠得到下面的效果。與在裝飾孔的車輪半徑方向內(nèi)側向車輪軸方向外側并且向半徑方向內(nèi)側突出且頂壁為單一曲率半徑的凸圓弧形狀的突起部的情況相比(與具有以往的突起部的輪輻的情況相比),從輻條底壁13a向車輪軸方向外側突出的部分的突出量減少。因此,車輪1的插入、輪輞寬度的選擇范圍較寬。另外,與具有以往的突起部的輪輻的情況相比,在車輪使用時,輻條部13變形時的從連接壁18到中立軸的距離變近。因此,能夠減小施加于連接壁 18的應力,能夠確保輪輻10的耐久性。另外,平坦的連接壁18在與車輪軸方向正交的面上切斷出的剖面形狀由直線或者圓弧或者橢圓構成,該圓弧或者橢圓的曲率半徑比連接壁18的兩側的輻條加強板13 在與車輪軸方向正交的面上切斷出的剖面上的曲率半徑大,所以輻條部13變形時的距離中立軸較遠的部分的剖面面積變大。因此,能夠確保輪輻10的剛性。進而,即使不設置以往的突起部,該突起部從在裝飾孔的車輪半徑方向內(nèi)側向車輪軸方向外側彎曲的裝飾孔周緣彎曲部,在車輪半徑方向上延伸到比輪轂安裝部的設置有輪轂安裝螺栓孔的車輪半徑方向位置靠車輪半徑方向內(nèi)側的位置,也能夠確保輪輻10的耐久性以及剛性,所以能夠防止輻條部與輪轂安裝螺栓孔的位置關系以及個數(shù)由于以往的設置于車輪的突起部而受到制約。另外,不需要以往的突起部,所以輪轂螺母緊固作業(yè)變得容易,并且輪輻的成型變得容易。輻條側部13b的輻條側壁13bl的車輪軸方向寬度的最大寬度H為輻條底壁13a 的板厚的2倍到20倍的范圍內(nèi),所以能夠確保輪輻10的剛性與耐久性以及成型性。當在裝飾孔15與輪輻外周部14之間具有移行部14a的情況下,能夠提高輪輻外周部14的剛性,進而,輪輻10與輪輞20的組裝變得容易。符號說明1 車輪10 輪輻11 輪轂孔0099]12 輪轂安裝部
0100]12a:輪轂安裝螺栓孔
0101]13:輻條部
0102]13a:輻條底壁
0103]13b 輻條側部
0104]13bl 輻條側壁
0105]13b2 輻條加強板
0106]14 輪輻外周部
0107]15 裝飾孔
0108]18 連接壁
0109]20 輪輞
0110]21:內(nèi)側凸緣部
0111]22:內(nèi)側胎圈座部
0112]23:內(nèi)側胎側部
0113]24:凹槽部
0114]25:外側胎側部
0115]26:外側胎圈座部
0116]27:外側凸緣部
1權利要求
1.一種汽車用輪輻,其具有輪轂安裝部;傾斜部,其從所述輪轂安裝部立起;多個輻條部,其從所述傾斜部向車輪半徑方向外側放射狀延伸;裝飾孔,其位于所述多個輻條部之間;和輪輻外周部,其位于車輪半徑方向外側端部,在車輪周方向上連接所述多個輻條部的車輪半徑方向外側端部;所述輻條部具備輻條底壁,其從所述傾斜部向車輪半徑方向外側放射狀延伸;和輻條側部,其包括從該輻條底壁向車輪軸方向立起的輻條側壁和從該輻條側壁的車輪軸方向端部從車輪軸方向向車輪周方向彎曲并且在車輪周方向上延伸的輻條加強板;位于所述裝飾孔的車輪周方向兩側的一對所述輻條側部的車輪半徑方向內(nèi)側端部彼此,在車輪周方向上由平坦的連接壁相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用輪輻,其中所述連接壁的在與車輪軸方向正交的面上切斷出的剖面形狀由直線構成或者由圓弧或者橢圓構成,該圓弧或者橢圓的曲率半徑比所述連接壁的兩側的所述輻條加強板的在與車輪軸方向正交的面上切斷出的剖面上的曲率半徑大。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車用輪輻,其中所述輻條側部的輻條側壁的車輪軸方向寬度的最大寬度,在所述輻條底壁的板厚的2倍到20倍的范圍內(nèi)。
4.如權利要求1 3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汽車用輪輻,其中在所述裝飾孔與所述輪輻外周部之間具有移行部。
全文摘要
提供一種減少從裝飾孔周緣彎曲部向車輪軸方向外側突出的突出量而擴大車輪的規(guī)格的選擇范圍、并且確保輪輻的耐久性且能夠使得輻條部與輪轂安裝螺栓孔的個數(shù)與配置不會互相受到制約、輪轂螺母緊固作業(yè)變得容易、并且輪輻的成型容易的汽車用輪輻。本發(fā)明的輪輻中,輻條部13具備輻條底壁13a和輻條側部13b,該輻條側部13b包含從輻條底壁13a向車輪軸方向立起的輻條側壁13b1和從輻條側壁13b1的車輪軸方向端部從車輪軸方向向車輪周方向彎曲并且在車輪周方向上延伸的輻條加強板13b,位于裝飾孔15的車輪周方向兩側的一對輻條側部13b的車輪半徑方向內(nèi)側端部彼此在車輪周方向上由平坦的連接壁18相連接。
文檔編號B60B3/04GK102202911SQ200980143310
公開日2011年9月28日 申請日期2009年10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10月31日
發(fā)明者坂下善宣, 木原雄二 申請人:都美工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