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層疊剝離容器和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以往,已知的層疊剝離容器是伴隨著內容物的減少,內層從外層剝離、收縮,從而抑制空氣進入容器內部(例如專利文獻1)。這樣的層疊剝離容器一般通過吹塑成型來形成。
【背景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3563172號公報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發(fā)明要解決的課題】
本發(fā)明的發(fā)明人對這樣的層疊剝離容器進行研究時發(fā)現(xiàn),內容物的排出性有時候不夠充分。
本發(fā)明是鑒于為這樣的情況而完成的,提供一種內容物的排出性出色的層疊剝離容器。
【為了解決課題的技術手段】
根據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剝離容器,其具備外層和內層,且隨著內容物的減少,所述內層從所述外層剝離、收縮,所述外層為單層或多層結構,其最內層和最外層中的至少一方含有潤滑劑。
本發(fā)明的發(fā)明人對排出性不足的原因進行了研究,發(fā)現(xiàn)了如下的2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由于內層和外層之間的剝離性不足。發(fā)現(xiàn):層疊剝離容器構成為通過內層從外層剝離、收縮來使內容物順利地排出,但由于制造條件等因素,內層和外層之間的剝離性不足,導致有時候排出性不足。第二個原因是由于從模具的脫模性不足。發(fā)現(xiàn):將層疊剝離容器從模具取出時,層疊剝離容器一般為比較高溫且柔軟的狀態(tài),若脫模性不足,則有時候對層疊剝離容器施加太大的力,導致發(fā)生意外的變形而對排出性產生不好的影響。
并且,基于以上的見解,發(fā)現(xiàn)(1)通過使外層的最內層含有潤滑劑來使內層和外層之間的剝離性提高;(2)通過使外層的最外層含有潤滑劑來使自模具的脫模性提高,通過采用上述的至少一方能夠使自層疊剝離容器的內容物的排出性提高,完成了本發(fā)明。
以下示出本發(fā)明的各種實施方式。以下表示的實施方式可以互相結合
優(yōu)選所述外層為多層結構,其最內層和最外層之間具備再生層。
優(yōu)選所述內層的最外層是由EVOH樹脂構成,所述外層在其最內層含有所述潤滑劑。
優(yōu)選提供一種上述記載的層疊剝離容器的制造方法,該方法具備如下工序:擠出具有與所述層疊剝離容器的層結構對應的層疊結構的熔融狀態(tài)的層疊型坯,將此狀態(tài)的層疊型坯通過旋轉式吹塑成型進行成型,所述外層在其最外層含有所述潤滑劑。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層疊剝離容器1的結構的立體圖,(a)表示整體圖,(b)表示底部,(c)表示閥部件安裝凹部7a附近的放大圖。(c)表示卸下閥部件5的狀態(tài)。
圖2表示圖1的層疊剝離容器,(a)是主視圖,(b)是后視圖,(c)是俯視圖,(d)是底面圖。
圖3是圖2(d)中的A-A截面圖。但是,圖1~圖2,表示底密封突出部27彎折前的狀態(tài),圖3表示底密封突出部27彎折之后的狀態(tài)。
圖4是包括圖3的口部9區(qū)域的放大圖。
圖5表示內層13從圖4狀態(tài)進展剝離的狀態(tài)。
圖6是包括圖3中底面29區(qū)域的放大圖,(a)表示底密封突出部27彎折前的狀態(tài),(b)表示底密封突出部27彎折后的狀態(tài)。
圖7是表示外層11和內層13的層結構的截面圖。
圖8是表示閥部件5的各種結構的立體圖。
圖9表示圖1的層疊剝離容器1的制造工序。
圖10表示圖1的層疊剝離容器1的圖9的后續(xù)工序。
圖11表示內容預備剝離·外部氣體導入孔形成工序的別的例子。
圖12表示圖1的層疊剝離容器1的使用方法。
圖13是旋轉式吹塑成型的解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關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以下表示的實施方式中所示的各種特征事項可以互相結合。并且,各特征獨立地使發(fā)明成立。
如圖1~圖2所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層疊剝離容器1,具備容器本體3和閥部件5。容器本體3具備容納內容物的容納部7和從容納部7排出內容物的口部9。
如圖3所示,容器本體3在收容部7以及口部9具有外層11和內層13,外殼12由外層11構成,內袋14由內層13構成。隨著內容物的減少內層13從外層11剝離,內袋14從外殼12剝離、收縮。
如圖4所示,口部9設置有外螺紋部9d。在外螺紋部9d安裝具有內螺紋的蓋帽和泵等。圖4中,示出具有內環(huán)25的蓋帽23的一部分。內環(huán)25的外徑,與口部9內徑大體上一樣,內環(huán)25的外表面抵接在口部9的抵接面9a能夠防止內容物外漏。在本實施方式中,口部9的前端設置有擴徑部9b,擴徑部9b的內徑因為比抵接部9e的內徑大,所以內環(huán)25的外表面不接觸到擴徑部9b。若口部9沒有擴徑部9b,則制造口部9的內徑時即使有微小制造偏差時也產生內環(huán)25進入外層11和內層13之間這樣的制造不良情況,但在口部9有擴徑部9b時,口部9的內徑即使有輕微的變化也不產生那樣的不良情況。
并且,口部9在比抵接部9e更靠近收容部7的位置處具有抑制內層13脫落的內層支撐部9c。內層支撐部9c是在口部9設置縮頸形成的。即使在口部9設置擴徑部9b,由于內環(huán)25與內層13的摩擦也會出現(xiàn)內層13從外層11剝離的情況。本實施方式中,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因為有內層支撐部9c抑制內層13脫落,從而能夠抑制內袋14在外殼12里面脫落。
如圖3~圖5所示,收容部7具有朝向所述收容部的長邊方向的橫截面形狀大致恒定的軀干部19和連接軀干部19和口部9的肩部17。在肩部17設置有彎折部22。彎折部22是如圖3表示彎折角度α在140度以下并且容器內面?zhèn)鹊那拾霃皆?mm以下的部分。沒有彎折部22時,內層13和外層11間的剝離從軀干部19擴展到口部9,出現(xiàn)在口部9處內層13也從外層11剝離的情況。在口部9,內層13從外層11剝離的話內袋14脫落在外殼12里面,因此口部9處的內層13與外層11的剝離是不優(yōu)選的。在本實施方式中,因為設置有彎折部22,內層13和外層11間的剝離從軀干部19擴展到彎折部22的話,如圖5所示那樣內層13在彎折部22被彎折,內層13從外層11剝離的力不會傳到彎折部22的上側部分,結果,在比彎折部22更上側的部分的內層13與外層11間的剝離被抑制。另外,雖然在圖3~圖5中彎折部22設置在肩部17,但彎折部22也可以設置在肩部17和軀干部19的交界處。
就彎折角度α的下限而言,雖然沒有特別規(guī)定,不過從制造容易性方面考慮的話,優(yōu)選在90度以上。曲率半徑的下限也沒有特別規(guī)定,不過從制造容易性方面考慮的話,優(yōu)選在0.2mm以上。并且,為了更加可靠的防止口部9處的內層13與外層11的剝離,彎折角度α優(yōu)選120度以下,曲率半徑優(yōu)選2mm以下。彎折角度α具體而言可以是例如90,95,100,105,110,115,120,125,130,135,140度,也可以是在這里示出的任意兩個數(shù)之間的數(shù)值。曲率半徑具體而言可以是例如0.2,0.4,0.6,0.8,1,1.2,1.4,1.6,1.8,2mm,也可以是這里示出的任意2個數(shù)值之間的范圍內。
如圖4所示,彎折部22被設置在從容器中心軸C到彎折部22處的容器內表面的距離L2是從容器中心軸C到口部9處的容器內表面的距離L1的1.3倍以上的位置。本實施方式中層疊剝離容器1是吹塑成型的,因為L2/L1越大彎折部22處的吹脹比就越大壁厚也越薄,使L2/L1≥1.3的話,彎折部22處內層13的壁厚就變得非常薄,在彎折部22處內層13變得容易彎折,在口部9處能更可靠地防止內層13從外層11剝離。L2/L1優(yōu)選例如1.3~3,1.4~2。L2/L1具體而言可以是例如1.3,1.4,1.5,1.6,1.7,1.8,1.9,2,2.5,3,也可以是在這里示出的任意兩個數(shù)之間的數(shù)值。
在一個例子中,在口部9處的壁厚為0.45~0.50mm,彎折部22處的壁厚為0.25~0.30mm,在軀干部19處的壁厚為0.15~0.20mm。這樣,彎折部22的壁厚與口部9的壁厚相比非常的小,由此彎折部22有效地發(fā)揮它的功能。
如圖4所示,在收容部7設置有閥部件5,來調節(jié)外殼12和內袋14之間的中間空間21與容器本體3的外部空間S之間的空氣進出。在外殼12的收容部7處設置有連通中間空間21和外部空間S的外部氣體導入孔15。外部氣體導入孔15是只設置在外殼12處的通孔,達不到內袋14。閥部件5具備:插通于外部氣體導入孔15且相對于外部氣體導入孔15可滑動移動的軸部5a;設置在軸部5a的中間空間21側且橫截面積比軸部5a更大的蓋部5c;設置在軸部5a的外部空間S側且防止閥部件5進入中間空間21的卡合部5b。
蓋部5c構成為在外殼12壓縮時實質上使外部氣體導入孔15阻塞,形成為隨著接近軸部5a橫截面變小的形狀。并且,卡合部5b構成為在外殼12被壓縮之后復原時能向中間空間21導入空氣。若壓縮外殼12,則中間空間21里面的壓力變得比外面的壓力高,中間空間21內的空氣從外部氣體導入孔15漏到外部。由于壓力差和氣流,蓋部5c向外部氣體導入孔15移動,蓋部5c阻塞外部氣體導入孔15。由于是隨著接近軸部5a橫截面變小的形狀,因此蓋部5c容易嵌入到外部氣體導入孔15而阻塞外部氣體導入孔15。
若在這個狀態(tài)下進一步壓縮外殼12,則中間空間21內的壓力升高,結果使內袋14壓縮,排出內袋14里面的內容物。并且,若解除向外殼12的壓縮力,則外殼12由于自身的彈性而有復原的傾向。這時,蓋部5c離開外部氣體導入孔15,外部氣體導入孔15的阻塞被解除,外面的氣體進入到中間空間21中。并且,為了使卡合部5b不阻塞外部氣體導入孔15,在卡合部5b與外殼12接觸的部位設置有突起5d,由于突起5d和外殼12接觸,在外殼12和卡合部5b之間設有間隙。應予說明,作為設置突起5d的替代,也可以通過在卡合部5b設置溝槽來防止卡合部5b阻塞外部氣體導入孔15。圖8是表示閥部件5的結構的具體例子。
可以通過蓋部5c撐推開外部氣體導入孔15,同時將蓋部5c插入到中間空間21內來將閥部件5安裝在容器本體3。因此,蓋部5c的前端優(yōu)選尖細的形狀。這樣的閥部件5只需把蓋部5c從容器本體3的外側壓入向中間空間21內就能夠完成安裝,因此生產率優(yōu)良。
收容部7在安裝閥部件5之后以收縮膜覆蓋。這時,將閥部件5安裝在設置于收容部7的安裝凹部7a,使閥部件5不干擾到收縮膜。并且,設置從閥部件安裝凹部7a向口部9方向延伸的空氣流通槽7b使閥部件安裝凹部7a不被收縮膜堵住。
閥部件安裝凹部7a設置在外殼12的肩部17。肩部17為斜面,在閥部件安裝凹部7a內設有平坦區(qū)域FR。由于平坦區(qū)域FR設置成與肩部17的斜面大體平行,所以平坦區(qū)域FR也為斜面。因為外部氣體導入孔15設置在閥部件安裝凹部7a內的平坦區(qū)域FR上,所以外部氣體導入孔15設置在斜面上。外部氣體導入孔15設置在例如軀干部19的垂直面上的話,一旦剝離的內袋14接觸到閥部件5可能阻礙閥部件5移動,在本實施方式中,把外部氣體導入孔15設置在斜面上,就不會有那樣的影響,保證了閥部件5的順暢移動。另外,斜面的傾斜角度沒有特別限制,優(yōu)選45~89度,更優(yōu)選55~85度,進一步優(yōu)選60~80度。
并且,如圖1(c)所示,以外部氣體導入孔15周圍3mm以上(優(yōu)選3.5mm或4mm以上)的寬度W設置閥部件安裝凹部7a內的平坦區(qū)域FR。例如,如果外部氣體導入孔15為φ4mm,外部氣體導入孔15設置在平坦區(qū)域FR的中心的話,閥部件安裝凹部7a為φ10mm以上。平坦區(qū)域FR的寬度W的上限沒有特別規(guī)定,但隨著平坦區(qū)域FR的寬度W增大,閥部件安裝凹部7a的面積變大,結果外殼12和收縮膜之間之間隙面積也變大,因此寬度W優(yōu)選為不宜過大,上限為例如10mm。因此,幅度W可以是3~10mm,具體而言例如3、3.5、4、4.5、5、6、7、8、9,10mm,也可以在這里示出的任意兩個數(shù)之間的范圍。
并且,本發(fā)明人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外殼12外表面?zhèn)鹊钠教箙^(qū)域FR越寬,外殼12內表面的曲率半徑就越大,在外殼的外表面?zhèn)纫詺怏w導入孔15周圍3mm以上的范圍設置平坦區(qū)域FR時,外殼12內表面的曲率半徑變得非常大,結果提高了外殼12和閥部件5之間的密合性。外殼12內表面的曲率半徑在外部氣體導入孔15周圍2mm的范圍內優(yōu)選200mm以上,更優(yōu)選250mm以上,或者300mm以上。這是由于當曲率半徑為這樣的值時,外殼12的內表面實質上為平坦,外殼12和閥部件5之間的密合性良好。
如圖1(b)所示,在收容部7的底面29處,設置有中央內凹區(qū)域29a和設置在其周圍的周邊區(qū)域29b,中央內凹區(qū)域29a處,設置有從底面29突起的底密封突出部27。如圖6(a)~(b)所示,底密封突出部27是使用具有外層11和內層13的圓筒狀層疊型坯的吹塑成型的層疊型坯密封部。底密封突出部27從底面29側依次具有基座部27d、薄壁部27a和比薄壁部27a壁厚大的厚壁部27b。
如圖6(a)所示,吹塑成型之后緊接著,底密封突出部27即為相對于由周邊區(qū)域29b確定的平面P而大體上垂直立起的狀態(tài),但是這種狀態(tài)下,容器受到沖擊時,焊接部27c的內層13彼此容易脫離,抗沖擊性不充分。而本實施方式中如圖6(b)所示,在吹塑成型后對底密封突出部27吹熱風使薄壁部27a軟化,在薄壁部27a處彎折底密封突出部27。這樣,僅僅通過彎折底密封突出部27這樣的簡單工序就能提高底密封突出部27的抗沖擊性。而且,如圖6(b)所示,底密封突出部27不從以彎折狀態(tài)由周邊區(qū)域29b確定的平面P突出。這樣,把層疊剝離容器1立起來時,能防止底密封突出部27從平面P突出來而造成的層疊剝離容器1搖晃。
應予說明,基座部27d是設置在比薄壁部27a更靠近底面29一側且比薄壁部27a厚的部分,也可以沒有基座部27d,通過在基座部27d上設置薄壁部27a就能提高底密封突出部27的抗沖擊性。
并且,如圖1(b)所示,底面29的內凹區(qū)域在底密封突出部27的長邊方向上橫貫整個底面29。即,中央內凹區(qū)域29a和周邊內凹區(qū)域29c相連接。在這樣的結構中,底密封突出部27容易被彎折。
接著詳細地說明容器本體3的層結構。容器本體3具備外層11和內層13。為了使復原性變高,外層11形成為比內層13更厚。
外層11由聚烯烴(例如,低密度聚乙烯、線性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和其混合物)構成。外層11為單層或多層,其最內層和最外層的至少一方含有潤滑劑。當外層11為單層結構的情況下,由于該單層為最內層且為最外層,因此使該層含有潤滑劑即可。當外層11為2層結構的情況下,由于容器內面?zhèn)鹊膶訛樽顑葘?,使其至少一方含有潤滑劑即可。當外?1為3層以上的結構的情況下,容器最內面?zhèn)葹樽顑葘?,容器最外面?zhèn)鹊膶訛樽钔鈱印H鐖D7所示,優(yōu)選外層11在最內層11b和最外層11a之間具備再生層11c。再生層是指:重復利用容器成型時產生的毛邊(burr)而得到的層。當外層11為多層結構的情況下,優(yōu)選使其最內層和最外層的兩方具有潤滑劑。潤滑劑的添加量沒有特別限定,例如100~500ppm,優(yōu)選500~3000ppm。
作為潤滑劑,可以使用市售的一般潤滑劑,可以是烴類、脂肪酸類、脂肪族酰胺類、金屬皂類中的任一個,可以并用2種以上。作為烴類潤滑劑可以列舉液體石蠟、石蠟、合成聚乙烯蠟等。作為脂肪酸類潤滑劑可以列舉硬脂酸、硬脂醇等。作為脂肪族酰胺類潤滑劑,可以列舉硬脂酸酰胺、油酸酰胺、芥酸酰胺的脂肪酸酰胺或亞甲基雙硬脂酸酰胺、乙烯-雙-硬脂酰胺的亞烷基脂肪酸酰胺等。作為金屬皂類的潤滑劑,可以列舉硬脂酸金屬鹽等。作為市售的潤滑劑,可以列舉SUMIKAXEN A-10(住友化學株式會社,油酸酰胺)或ESQ-4(PRIMER POLYMER株式會社,芥酸酰胺)等。
外層11的最內層為與內層13接觸的層,通過使外層11的最內層含有潤滑劑來提高外層11和內層13之間的剝離性,且提高層疊剝離容器的內容物的排出性。另一方面,外層11的最外層為吹塑成型時接觸模具的層,通過使外層11的最外層含有潤滑劑可提高脫模性。
外層11的最內層和最外層的一方或雙方,可以由丙烯與其它單體之間的無規(guī)共聚物形成。由此可以提高外殼12的形狀復原性·透明性·耐熱性。
無規(guī)共聚物的丙烯以外的單體含量為比50mol%更小,優(yōu)選5~35mol%。此含量,具體例如為:5、10、15、20、25、30mol%,也可以在這里例示的任意兩個數(shù)值之間的范圍內。作為與丙烯共聚得到的單體,提高與聚丙烯的均聚物相比時的無規(guī)共聚物的耐沖擊性的單體即可,優(yōu)選乙烯。若為丙烯與乙烯的無規(guī)共聚物時,優(yōu)選乙烯的含量為5~30mol%,具體例如為5、10、15、20、25、30mol%,也可以在這里例示的任意兩個數(shù)值之間的范圍內。無規(guī)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優(yōu)選為10~15萬,更優(yōu)選為10~30萬。此重均分子量具體例如為10、15、20、25、30、35、40、45、50萬,也可以在這里例示的任意兩個數(shù)值之間的范圍內。
并且,無規(guī)共聚物的拉伸彈性模量優(yōu)選為400~1600MPa,更優(yōu)選為1000~1600MPa。因為拉伸彈性模量在這樣的范圍時,形狀復原性特別良好。
拉伸彈性模量具體例如為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Mpa,也可以在這里例示的任意兩個數(shù)值之間的范圍內。
應予說明,若容器太硬,則容器的使用感不好,因此也可以在無規(guī)共聚物中混合使用例如線性低密度聚乙烯等柔軟材料。然而,對于對無規(guī)共聚物混合的材料,為了不嚴重阻礙無規(guī)共聚物的有效特性,優(yōu)選以相對于混合物整體不到50重量%的方式混合。例如,可以使用將無規(guī)共聚物與線性低密度聚乙烯以85:15的重量比混合而成的材料。
如圖7所示,內層13具備設置于容器外面?zhèn)鹊腅VOH層13a、設置于EVOH層13a的容器內面?zhèn)鹊膬让鎸?3b、設置在EVOH層13a與內面層13b之間的粘著層13c。通過設置EVOH層13a,可以提高阻氣性和自外層11的剝離性。
EVOH層13a是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樹脂層,由乙烯和乙酸乙烯酯的共聚物水解得到。EVOH樹脂的乙烯含量可以是25~50mol%,考慮到氧氣阻隔性,優(yōu)選32mol%以下。乙烯含量的下限沒有特別規(guī)定,但是乙烯含量越少EVOH層13a的柔軟性越容易下降,因此優(yōu)選25mol%以上。并且,EVOH層13a優(yōu)選含有氧吸收劑。EVOH層13a含有氧吸收劑的話,能提高EVOH層13a的氧氣阻隔性。
EVOH樹脂的熔點優(yōu)選比構成外層11的樹脂的熔點高。優(yōu)選使用加熱式穿孔裝置將外部氣體導入孔15形成于外層11,通過使EVOH樹脂的熔點比構成外層11的樹脂的熔點更高,來防止在外層11上形成外部氣體導入孔15時,孔到達至內層13。從這個觀點來看,(EVOH的熔點)-(構成外層11的樹脂的熔點)的差越大越好,優(yōu)選15℃以上,特別優(yōu)選30℃以上。這個熔點差可以是例如5~50℃,具體而言可以是例如5、10、15、20、25、30、35、40、45、50℃,也可以是在這里示出的任意2個數(shù)之間的范圍內。
EVOH樹脂的拉伸彈性模量優(yōu)選2000MPa以下,更有選1800MPa以下。若拉伸彈性模量太高,則EVOH層5a很難從外層3順利地剝離。拉伸彈性模量的下限沒有特別限定,例如為1000MPa。拉伸彈性模量具體而言例如為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MPa,也可以是在這里示出的任意2個數(shù)之間的范圍內。
內表面層13b是層疊剝離容器1中與內容物的接觸層,例如由低密度聚乙烯、線性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及其混合物等聚烯烴構成,優(yōu)選由低密度聚乙烯或線性低密度聚乙烯構成。構成內表面層13b的樹脂的拉伸彈性模量優(yōu)選50~300MPa,優(yōu)選70~200MPa。因為拉伸彈性模量在這個范圍時,內表面層13b特別柔軟。拉伸彈性模量具體而言可以是例如50、100、150、200、250、300Mpa、也可以是在這里示出的任意2個數(shù)之間的范圍內。
粘合層13c是具有將EVOH13a與內面層13b粘合的功能的層,例如為在上述的聚烯烴添加導入有羧基的酸改性聚烯烴(例:馬來酸酐改性聚烯烴)而得到的,或者是乙烯乙酸乙烯酯基共聚物(EVA)。作為粘合層13c的一個例子,是低密度聚乙烯或線性低密度聚乙烯與酸改性聚乙烯的混合物。
接著說明本實施方式的層疊剝離容器1的制造方法的一個例子。首先,如圖9(a)所示,擠出具有與要制造的容器本體3對應的層疊結構(作為一個例子,自容器內面?zhèn)纫来螢镻E層/粘合層/EVOH層/PP層/再生層/PP層的層疊結構)的熔融狀態(tài)的層疊型坯,將這個溶融狀態(tài)的層疊型坯安裝在吹塑成型用分割模具上,關閉分割模具。
接著,如圖9(b)所示,在容器本體3的口部9側的開口部插入吹塑噴嘴,在閉合模具的狀態(tài)下向分割模具的模腔內吹氣。
接著,如圖9(c)所示,打開分割模具,取出吹塑成型品。分割模具具有使閥部件安裝凹部7a,空氣流通槽7b,底密封突出部27等容器本體3各種形狀形成為吹塑成型品的模腔形狀。并且,分割模具中,在底密封突出部27下方設有夾斷部,來除去在底密封突出部27下側形成的毛邊。
作為吹塑成型的方法,可以采用旋轉式吹塑成型。旋轉式吹塑成型是指如下成型方法:如圖13所示,將從多個到十多個的模具排列到同心圓上,邊按順序移動模具邊將熔融狀態(tài)的層疊型坯連續(xù)供應至模具上,供應完之后按順序關閉模具并吹入空氣進行成型。通過旋轉式吹塑成型來制造層疊剝離容器時,由于在取出的時間點的層疊剝離容器處在較高的溫度,因此若脫模性不足,則層疊剝離容器會發(fā)生意外的變形(例如內袋的剝離變形),會對排出性產生不好的影響。通過使外層11的最外層含有潤滑劑而提高其脫模性,可以提高層疊剝離容器的內容物的排出性。
接著,如圖9(d)所示,使取出的吹塑成型品排成一列。
接著,如圖9(e)所示,在設置于口部9上側的上部筒狀部31處只在外層11開孔,在外層11和內層13之間用鼓風機33吹氣,在收容部7的安裝閥部件5的部位(閥部件安裝凹部7a)從外層11預備剝離內層13。預備剝離可以使加工外部氣體導入孔15的工序,以及安裝閥部件5的工序更容易進行。另外,為了避免吹進的空氣從上部筒狀部31的頂端側漏出,可以用蓋部件蓋住上部筒狀部31頂端側。并且,因為只在外層11開孔,開孔之前擠壓上部筒狀部31可以使內層13在上部筒狀部31處從外層11剝離。并且,預備剝離可對整個收容部7進行,也可以對收容部7的一部分進行。
其次,如圖9(f)所示,用開孔裝置在外殼12形成外部氣體導入孔15。外部氣體導入孔15優(yōu)選圓孔,也可以為別的形狀。
接著,如圖10(a)所示,底密封突出部27接觸到熱風而使薄壁部27a軟化,彎折底密封突出部27。
接著,如圖10(b)所示,在外部氣體導入孔插入閥部件5。
接著,如圖10(c)所示,切除上部筒狀部31。
接著,如圖10(d)所示,通過向內袋14吹氣,使內袋14鼓起。
接著,如圖10(e)所示,向內袋14內填充內容物。
接著,如圖10(f)所示,在口部9安裝蓋帽23。
接著,如圖10(g)所示,用收縮膜包裝收容部7來完成產品。
在這里示出的各種工序的順序可以適當調換。例如,熱風彎曲工序可以在開外部氣體導入孔工序之前,也可以在內層預備剝離工序之前。并且切除上部筒狀部31的工序,可以在把閥部件5插入到外部氣體導入孔15之前進行。
內層預備剝離以及外部氣體導入孔開孔工序,也可以按照以下方法進行。
首先,如圖11(a)所示,從口部9吸出內袋14里面的空氣,對內袋14里面進行降壓。在這種狀態(tài)下,將熱管或切管刀形式的穿孔裝置對外層11慢慢地推壓。這個穿孔裝置具有圓柱銑刀,吸出筒內部的空氣。由于在外層11上沒開孔時,外層11和內層13之間不進入空氣,因此內層13不從外層11剝離。
圓柱銑刀打通外層11時,如圖11(b)所示,被切掉的切除片通過圓柱銑刀內部而除去,形成外部氣體導入孔15。這個瞬間,空氣進入外層11和內層13之間,內層13從外層11剝離。
其次,如圖11(c)所示,用開孔裝置對外部氣體導入孔15進行擴徑。應予說明,在圖11(a)~(b)的工序中,在形成插入供閥部件5所需的足夠大的外部氣體導入孔15的情況下,不需要圖11(c)的擴徑工序。
接著說明使用已制造的產品時的工作原理。
如圖12(a)~(c)所示,將傾斜裝有內容物的產品的狀態(tài)下,握住并擠壓外殼12的側面使內容物排出。開始使用時,內袋14和外殼12之間實質上沒有間隙,對外殼12施加壓力,直接轉化為內袋14的壓力,壓縮內袋14使內容物排出。
蓋帽23內裝有未圖示的止回閥,能使內袋14里的內容物排出,外邊空氣無法進入內袋14內。因此,若在內容物排出后除去施加在外殼12上的壓力,則外殼12因自身的恢復力恢復到原來的形狀,使內袋14維持萎縮的狀態(tài)而只有外殼12膨脹。并且,如圖12(d)所示,內袋14和外殼12之間的中間空間21內是減壓狀態(tài),外面的空氣通過設在外殼12上的外部氣體導入孔15進入中間空間21內。當中間空間21是減壓狀態(tài)時,由于蓋部5c沒有堵住外部氣體導入孔15,因此不阻礙外部氣體導入。并且,即使在卡合部5b與外殼12接觸的狀態(tài)下卡合部5b也不妨礙外部氣體導入,在卡合部5b設有突起5d或溝槽等確保氣道通暢的手段。
接著,如圖12(e)所示,若再次握住并壓縮外殼12的側面,由于蓋部5c阻塞外部氣體導入孔15,中間空間21內的壓力升高,施加在外殼12上的壓力通過中間空間21傳達到內袋14,由這個力壓縮內袋14使內容物排出。
其次,如圖12(f)所示,若內容物排出后除去施加在外殼12上的壓力,則外殼12一邊自外部氣體導入孔15向中間空間21導入外部氣體,一邊由于自身的恢復力恢復到原來的形狀。
【實施例】
以下的實施例,通過吹塑成型來制造層結構不同的各種層疊剝離容器,評價了所得到的容器的排出性。
<實施例1>
實施例1中,層結構自容器外側依次為,含潤滑劑的r-PP(無規(guī)共聚物)層(710μm)/柔軟性EVOH層(厚度60μm)/粘合層(厚度60μm)/LLDPE(線性低密度聚乙烯)層(厚度70μm)。含潤滑劑的r-PP層為外層,除此之外的層為內層。r-PP層中添加了由油酸酰胺構成的潤滑劑(住友化學株式會社制造,型號SUMIKASEN A-10)1000ppm。在柔軟性EVOH層使用了EVOH樹脂(SF7503B:日本合成制造)。由LLDPE與酸改性聚乙烯以質量比50:50混合而成的物質形成粘合層。
<實施例2>
實施例2中,將含潤滑劑的r-PP層從容器外側依次改變?yōu)閞-PP層(厚190μm)/再生層(厚470μm)/含潤滑劑的r-PP層(厚50μm)以外,與實施例1相同。潤滑劑的種類和添加量與實施例1相同。
<實施例3>
實施例3中,將含潤滑劑的r-PP層改變?yōu)楹瑵櫥瑒┑腖DPE(低密度聚乙烯)層以外,與實施例1一樣。
潤滑劑的種類和添加量與實施例1相同。
實施例1~3層疊剝離容器的排出性均比沒有加入潤滑劑的情況優(yōu)異。
【符號說明】
1:層疊剝離容器,3:容器本體,5:閥部件,7:容納部,9:口部,11:外層,12:外殼,13:內層,14:內袋,15:外部氣體導入孔,23:蓋帽,27:底密封突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