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具體涉及一種塑膠模具。
背景技術:
現有模具注塑產品容易產生氣泡,并且質量較次,同時物料的進入過程較慢,工作效率低,不利于生產的普遍化。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塑膠模具:
一種塑膠模具,包括主架、移動蓋、滑動架、壓力桿,所述主架內從上至下依次設有用于塑膜的模具腔及容納滑動架的導向腔,主架上端設有連通模具腔的進料口,所述移動蓋設有與進料口相對應的進料孔,所述進料孔呈上大下小的喇叭狀,所述移動蓋與主架構成密封性的滑移配合;所述滑動架與主架構成滑移配合,且設有容納壓力桿的導向孔,所述導向孔與模具腔相對應。
優(yōu)選的,還包括位于壓力桿內的推力桿,所述主架設有用于頂靠推力桿下端的頂塊,所述推力桿與壓力桿構成滑移配合。
優(yōu)選的,所述壓力桿內設有滑軌,所述推力桿兩側設有限位塊,所述限位塊與滑軌相配合,用于限定推力桿的位移。
優(yōu)選的,所述移動蓋包括轉動單元和固定單元,所述進料孔位于轉動單元上,所述轉動單元連接外部驅動電機,用于旋轉進料孔。
有益效果:物料從喇叭狀的進料孔進入模具腔內,物料具有氣泡的部分將會上升至上層部分,從而提高制品的質量,此外在物料進入的過程中壓力桿逐漸向下移動,從而在進料口形成吸力,從而加速物料的流入。
附圖說明
附圖1為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實施例的進料口與進料孔相互連通的狀態(tài)圖。
附圖3為實施例的進料口與進料孔相互隔絕的狀態(tài)圖。
附圖4為附圖1中A的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說明。
一種塑膠模具,包括主架1、移動蓋2、滑動架3、壓力桿4、推力桿9,所述主架1內從上至下依次設有用于塑膜的模具腔5及容納滑動架3的導向腔6,主架1上端設有連通模具腔5的進料口,所述移動蓋2設有與進料口相對應的進料孔7,所述進料孔7呈上大下小的喇叭狀,所述移動蓋2與主架1構成密封性的滑移配合;所述滑動架3與主架1構成滑移配合,且設有容納壓力桿4的導向孔8,所述導向孔8與模具腔5相對應。此外在物料進入的過程中壓力桿4逐漸向下移動,從而在進料口形成吸力,從而加速物料的流入。
主架1設有用于頂靠推力桿9下端的頂塊10,所述推力桿9與壓力桿4構成滑移配合。
壓力桿4內設有滑軌12,所述推力桿兩側設有限位塊11,所述限位塊11與滑軌12相配合,用于限定推力桿的位移。
移動蓋2包括轉動單元13和固定單元14,所述進料孔7位于轉動單元13上,所述轉動單元13連接外部驅動電機,用于旋轉進料孔7,使得物料中的雜質分離,避免進入模具腔5內,從而提高制品的質量。
進料:移動蓋2的進料孔7與進料口連通,此時模具腔5連通外界,物料從進料孔7進入模具腔5內,物料具有氣泡的部分將會上升至上層部分,滑移移動蓋2從而使進料口與進料孔7得位置相互錯位,從而閉合模具腔5。
壓力桿4向上移動,對物料進行擠壓成型,成型后壓力桿4向下移動,成型的制件受重力隨壓力桿4下落,壓力桿4在下落的過程中,推力桿9收到頂塊10的頂靠作用,從而向上移動,推力桿9凸出于壓力桿4的上端面,頂在制件的下端面,從而分離制件與壓力桿4,移動滑動架3,從而將制件退出模具腔5內。
顯然,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了說明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而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例。而這些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精神所引申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