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化油器和通用發(fā)動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化油器和采用該化油器的通用發(fā)動機。
背景技術:
具有反沖啟動器的通用發(fā)動機是公知的,例如在日本實公昭62-33961號公報 (JP-U S62-33961B)中公開的發(fā)動機。這里的圖11示出了在JP_U S62-33961B中公開的通 用發(fā)動機。參見圖11,通用發(fā)動機100包括設置在曲軸箱101的前部即曲軸箱101的前表面 上的反沖啟動器102、設置在曲軸箱102上方的燃料箱103、設置在燃料箱103 —側的區(qū)域 的空氣濾清器104以及設置在空氣濾清器104下方的化油器105。阻氣挺桿106和燃料開關桿107包括在化油器105中。為了啟動通用發(fā)動機100, 使阻氣挺桿106和燃料開關桿107沿著打開方向運動。然后拉動啟動器把手108。曲軸因 此而旋轉,從反沖啟動器102供應點火必須的電能,從而啟動發(fā)動機。然而,作為操作對象的反沖啟動器102和桿106、107成組地布置在通用發(fā)動機100 的前表面上。這樣做是考慮到了容易操作。作為折中,啟動器把手108的運動軌跡和桿106、107彼此接近。因而操作需要一 定程度的技巧。如果啟動器把手108的運動軌跡與桿106、107間隔開,則將不會需要任何技巧并 且將會便于操作。因此,對于桿等與啟動器把手108的運動軌跡充分地間隔開的通用發(fā)動機存在需 求,并且需要適合于該通用發(fā)動機的化油器。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桿等與啟動器把手的運動軌跡充分間隔開的通用發(fā)動 機,以及提供一種用于該通用發(fā)動機的合適的化油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化油器,其具有燃料腔室并適于布置在進氣 管上,使得存儲在所述燃料腔室中的燃料被流過所述進氣管的氣流虹吸并霧化,并與空氣 混合,所述化油器包括化油器主體,其具有一對用于連接至所述進氣管的連接器,所述燃 料腔室連接至所述化油器主體的底表面以用于存儲燃料;燃料通道,其設置于所述燃料腔 室,用于將燃料從燃料箱引導至所述燃料腔室;排放通道,其設置于所述燃料腔室,用于將 排放物從所述燃料腔室的底部引導至外部;以及旋轉式開關,其附接至所述燃料腔室,用于 打開和關閉所述燃料通道和所述排放通道,其中所述開關具有相對于所述進氣管的中心軸 線傾斜的旋轉軸線。本發(fā)明中的旋轉開關因而布置在化油器主體下方的位置。在通用發(fā)動機配備有開 關的情況下,該開關因而可布置在啟動器把手的運動軌跡的下方,并且可以與啟動器把手 的運動軌跡充分地間隔開。
另外,所述開關的旋轉軸線相對于所述進氣管的中心軸線傾斜。在通用發(fā)動機中, 進氣管相對于曲軸傾斜地布置以滿足緊湊型性要求。開關的中心軸線的傾斜和進氣管的傾 斜彼此相平衡,因此可以使開關的中心軸線與曲軸平行。因此可以容易地從曲軸的一端操 作開關。優(yōu)選的是,所述排放通道沿直線從所述燃料腔室延伸至所述開關。排放通道是供 剩余燃料從燃料腔室排出的通道。剩余燃料利用重力作用排出。通過將排放通道設計成直 線形通道可使得剩余燃料順利地流動,從而可減少排放操作時間。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通用發(fā)動機,其包括曲軸箱;容納在所述曲 軸箱中的曲軸;設置在所述曲軸的一端并用于在啟動時使用的反沖啟動器;以直角從所述 曲軸延伸的連桿;連接至所述連桿的活塞;從所述曲軸箱延伸并容納所述活塞的氣缸;用 于覆蓋所述氣缸的一端的氣缸蓋;從所述氣缸蓋延伸的進氣管;以及燃料箱,其中所述進 氣管相對于所述曲軸以給定傾角朝向所述曲軸的相反端傾斜地延伸,并且所述化油器設置 于所述進氣管,并且其中所述化油器包括化油器主體,其具有一對用于連接至所述進氣管 的連接器;燃料腔室,其連接至所述化油器主體的底表面以用于存儲燃料;燃料通道,其設 置于所述燃料腔室,用于將燃料從燃料箱引導至所述燃料腔室;排放通道,其設置于所述燃 料腔室,用于將排放物從所述燃料腔室的底部引導至外部;以及旋轉式開關,其附接至所述 燃料腔室,用于打開和關閉所述燃料通道和所述排放通道,并且其中所述開關具有一旋轉 軸線,該旋轉軸線相對于所述進氣管的中心軸線傾斜并與該曲軸平行地在所述曲軸的一 端側延伸。在該發(fā)明結構中,旋轉式開關布置在化油器主體下方。通用發(fā)動機中的開關因而 可以布置在啟動器把手的運動軌跡下方,并且可以與啟動器把手的運動軌跡充分地間隔 開。另外,所述開關的旋轉軸線相對于所述進氣管的中心軸線傾斜。在通用發(fā)動機中, 進氣管相對于曲軸的傾斜地布置,以滿足緊湊性要求。開關的旋轉軸線的傾斜和進氣管的 傾斜彼此相平衡,因此可以使開關的旋轉軸線與曲軸平行。因此可以容易地從曲軸的一端 操作開關。
下面將參照附圖僅以實施例的方式描述本發(fā)明的某些優(yōu)選實施方式,在附圖中圖1是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化油器的側視圖;圖2A是示出了其中開關的中心軸線與進氣管的中心軸線正交的公知示例的化油 器結構的仰視圖;而圖2B是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化油器的仰視圖,其中開 關的中心軸線相對于進氣管的中心軸線傾斜地定位;圖3是燃料腔室和開關的立體圖;圖4是沿著圖3的箭頭4的方向看的視圖;圖5A是示出了圖2A的示例化油器結構中的燃料通道的視圖,而圖5B是沿著圖5A 的箭頭5B的方向看的視圖;圖6A是示出了圖5A的示例化油器結構中的排放通道的視圖,而圖6B是沿著圖6A 的箭頭6B看的視圖7A至圖7C是示出了根據(jù)當前實施方式的燃料通道的視圖,圖7B是沿著圖7A 的線7B-7B獲得的剖視圖,而圖7C是沿著圖7A的線7A-7A獲得的剖視圖;圖8A至圖8C是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排放通道的視圖,圖8B是沿著圖 8A的線8B-8B獲得的剖視圖,而圖8C是沿著圖8A的線8C-8C獲得剖視圖;圖9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通用發(fā)動機的剖視圖;圖10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通用發(fā)動機的前視圖;以及圖11是傳統(tǒng)通用發(fā)動機的前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參照圖1,根據(jù)當前實施方式的化油器10具有借助于連接器11連接至進氣管的化 油器主體12、連接至化油器主體12的底表面并用于存儲燃料的杯狀燃料腔室13、以及附接 至燃料腔室13并用于打開和關閉燃料通道和排放通道的旋轉式開關14。圖2A示出了一個比較例,其中,開關軸線與進氣管軸線正交。一對連接器111、111 連接至進氣管112。進氣管的中心軸線113穿過連接器111、111。開關114和操作桿115 優(yōu)選遠離進氣管112定位,從而使操作者的手不容易接觸進氣管112。具體地說,開關114 的軸線116與進氣管112的中心軸線113正交。相比之下,在圖2B所示的本發(fā)明的化油器10中,開關的旋轉軸線15相對于進氣 管的中心軸線16以傾角Θ1傾斜。傾角Θ1在30°到60°的范圍內選取。圖1中所示的化油器主體12的結構是廣泛公知的,因此下面將省略該結構的描 述。相反,因為與燃料腔室13的結構相關的特殊特點而將詳細描述燃料腔室13。燃料腔室13是鑄件,如圖3所示,其具有用于存儲燃料的筒形腔室部件18、從腔室 部件18向下延伸的接合腔室凸臺19、以及從腔室部件18水平延伸的開關容納部件21。開關容納凹部22設置在開關容納部件21上,在開關容納凹部22的底部設有四個 孔23、24、25、26。L形管27通過敲擊或螺紋連接也附接至開關容納部件21的基部。在腔 室部件18的底表面的中央還設置有圓形凹部28。如圖4所示,接合腔室凸臺19設置有接合腔室30,在接合腔室30的頂板31設置 有在頂部上縮進的小直徑凹部32,并且在小直徑凹部32設置有單個孔33。頂板31設置有 單獨的孔34。下面將參照圖5A和5B以及圖6A和6B描述圖2A所示的實施例中的燃料腔室的 結構。具體的說,圖5A和5B示出了燃料通道,而圖6A和圖6B示出了排放通道。當從上方觀察燃料腔室120時可以看到圓形凹部121,如圖5A所示。如虛線所示, 小直徑凹部122設置在不與圓形凹部121干涉的位置處。開關的旋轉軸線116與進氣管 112的中心軸線113正交(圖2A)。通過將膨脹螺栓IM旋擰到接合腔室凸臺123中而完成接合腔室125,如圖5B所 示。L形管27和孔23通過第一燃料通道131聯(lián)接。另外,孔M和接合腔室125通過第二 燃料通道132聯(lián)接。開關14具有位于頂表面上的半圓形軸向正交表面Ha和半圓形傾斜表面14b,如 圖3所示。當軸向正交表面覆蓋孔23、24時,孔23、對被阻塞。當傾斜表面覆蓋孔23、24 時,孔23、M彼此連通。對于孔25 J6來說同樣如此。
從燃料箱供給的燃料經由圖5A中的L形管27和第一燃料通道131到達開關容納 凹部22。當孔23J4相連時,燃料經由第二燃料通道132達到接合腔室125。而且,燃料經 由第三燃料通道133到達腔室134的內部,第三燃料通道133從接合腔室125中的小直徑 凹部122延伸。當圖5B所示的膨脹螺栓IM打開時,燃料中含有的異物(金屬粉末、碎屑、空氣) 可以被移除。然而,在諸如發(fā)動機將長時間停止的情況下,推薦從腔室134排放燃料。這是因為 可以防止在停止期間燃料降解并堵塞化油器的微小部件。排放燃料的過程被稱為“排放物 排出”。該過程在圖6A和6B中描述。小直徑凹部122設置在圓形凹部121 —側的區(qū)域上,如圖6A所示,因此,排放通道 具有平行于開關的軸線116從圓形凹部121延伸的第一排放通道136、平行進氣管的中心軸 線113從第一排放通道136延伸的第二排放通道137、以及平行于開關的軸線116從第二排 放通道137延伸至開關容納凹部22的第三排放通道138。當圖6B所示的孔25 J6相連時,經過第一、第二和第三排放通道136至138的剩 余燃料通過從孔沈延伸的第四排放通道139排放。在第四排放通道139下方放置容器,以 允許對剩余燃料進行回收。排放通道136至138設置成曲柄形狀,如圖6A所示。這是因為必須繞過小直徑凹 部122。剩余燃料利用重力作用排出,因此,當排放通道136至138中存在通道阻力時,排出 所需的時間會增加。加工所需的工時也增加,這是因為排放通道136至138通過利用切削 工具(鉆孔器、鉆頭)切削而成,并設有球軸承141、142。在圖7A至7C以及圖8A至8C描 述了針對該問題的解決措施。圖7A至7C示出了當前實施方式中的燃料通道,圖8A至8C示出了當前實施方式 中的排放通道。當從上方觀察燃料腔室13時,如圖7A所示,可以在中央看到圓形凹部觀。小直徑 凹部32設置在不與圓形凹部28干涉的位置,如虛線所示。在該實施方式中,開關的旋轉軸線15布置成相對于進氣管的中心軸線16以傾角 θ 1傾斜。L形管27和孔23通過第一燃料通道36相連,如圖7Β所示??譓和接合腔室30通過第二燃料通道37相連,如圖7C所示。從燃料箱55 (參見圖10)供給的燃料經由L形管27和第一燃料通道36到達開關 容納凹部22。當開關14旋轉并且傾斜表面14b位于孔23和孔M上時,如圖3所示,孔23 和孔M彼此連通,燃料經由第二燃料通道37到達接合腔室30。此外,燃料經由從接合腔室 30中的小直徑凹部32延伸的第三燃料通道38到達腔室18的內部,如圖7C所示。另外,第一排放通道41從圓形凹部28朝向開關容納凹部22筆直地延伸,從而經 過小直徑凹部32 —側的區(qū)域,如圖8A和8B所示。剩余燃料經由第一排放通道41、第二排 放通道42和第三排放通道43排出,如圖8C中的箭頭所示。具體地說,燃料腔室13具有在平面視圖中位于中央的圓形凹部觀,并且使單個小 直徑凹部32位于圓形凹部28的周邊,從而不與圓形凹部28干涉。小直徑凹部32布置成 與經過圓形凹部28的中心并正交于進氣管的中心線16的線44基本相切(成外接圓)。
6
在圖6A所示的實施例中,排放通道設置成以L形繞過這種小直徑凹部。相比之下, 在當前實施方式中,開關的旋轉軸線15布置成相對于進氣管的中心軸線16以傾角θ 1傾 斜,因此,可通過使第一排放通道41在小直徑凹部32的更接近進氣管的中心軸線16的側 表面附近經過而將該第一排放通道制成直線形通道。因為該直線行通道,剩余燃料可以順利地排出,并且也減少了處理所需的工時。下面描述在通用發(fā)動機中安裝該方面的化油器的實施例。圖9示出了裝配有根據(jù)上述實施方式的化油器的通用發(fā)動機。參照圖9,通用發(fā)動機45具有曲軸箱46、容納在曲軸箱46中的曲軸47、設置在曲 軸47的一端并在啟動時使用的反沖啟動器48、從曲軸47以直角延伸的連桿49、連接至連 桿49的活塞51、從曲軸箱46延伸并用于容納活塞51的氣缸52、用于覆蓋氣缸52的一端 的氣缸蓋53、以及從氣缸蓋53延伸的進氣管Μ。進氣管M相對于曲軸47以給定傾角θ 2朝向曲軸47的相反端傾斜地延伸。假設所述給定傾角θ 2和傾角θ 1基本相同,則插設在進氣管M中的化油器10 中的開關的旋轉軸線15與曲軸47平行地在曲軸47的一端側延伸。具體地說,開關14(圖2Β)與反沖啟動器48相類似,布置在通用發(fā)動機的前表面 處。圖10是通用發(fā)動機的前視圖。通用發(fā)動機45具有位于曲軸箱46前部,即曲軸箱 46的前表面上的反沖啟動器48、位于曲軸箱46上方的燃料箱55、位于燃料箱55 —側的區(qū) 域中的空氣濾清器56、以及位于空氣濾清器56下方的化油器10。開關14包含在化油器10的下部中,并且開關14的操作桿57容易操作,因為操作 桿57面向前表面定位。另外,不用擔心開關14會與啟動器把手58的運動軌跡59干涉,因為開關14位于 較低位置。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化油器優(yōu)選用在通用發(fā)動機中,但是也可以用在汽車發(fā)動機中。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化油器優(yōu)選用在具有反沖啟動器的通用發(fā)動機中。
權利要求
1.一種化油器(10),該化油器具有燃料腔室(1 并適于布置在進氣管(54)上,使得 存儲在所述燃料腔室(13)中的燃料被流過所述進氣管(54)的氣流虹吸并霧化,并與空氣 混合,所述化油器(10)包括化油器主體(12),該化油器主體具有一對用于連接至所述進氣管(54)的連接器(11), 所述燃料腔室(1 連接至所述化油器主體(1 的底表面以用于存儲燃料;燃料通道(36,37,38),所述燃料通道設置于所述燃料腔室(1 ,用于將燃料從燃料箱 (55)引導至所述燃料腔室(13);排放通道(41,42,43),所述排放通道設置于所述燃料腔室(13),用于將排放物從所述 燃料腔室(1 的底部引導至外部;以及旋轉式開關(14),該開關附接至所述燃料腔室(13),用于打開和關閉所述燃料通道 (36,37,38)和所述排放通道(41,42,43),其中,所述開關(14)具有相對于所述進氣管(54)的中心軸線(16)傾斜的旋轉軸線 (15)。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油器,其中,所述排放通道01,42,4;3)沿直線從所述燃料 腔室(13)延伸至所述開關(14)。
3.一種通用發(fā)動機(45),該通用發(fā)動機包括曲軸箱06);容納在所述曲軸箱06) 中的曲軸G7);設置在所述曲軸G7)的一端并用于在啟動時使用的反沖啟動器G8);以 直角從所述曲軸G7)延伸的連桿09);連接至所述連桿09)的活塞(51);從所述曲軸 箱G6)延伸并容納所述活塞(51)的氣缸(52);用于覆蓋所述氣缸(52)的一端的氣缸蓋 (53);從所述氣缸蓋(53)延伸的進氣管(54);以及燃料箱(55),其中,所述進氣管(54)相對于所述曲軸G7)以給定傾角(θ 2)朝向所述曲軸G7)的 相反端傾斜地延伸,并且所述化油器(10)設置于所述進氣管(M),并且 其中所述化油器(10)包括化油器主體(12),該化油器主體具有一對用于連接至所述進氣管(54)的連接器 (11);燃料腔室(13),該燃料腔室連接至所述化油器主體(1 的底表面以用于存儲燃料; 燃料通道(36,37,38),所述燃料通道設置于所述燃料腔室(1 ,用于將燃料從燃料箱 (55)引導至所述燃料腔室(13);排放通道(41,42,43),所述排放通道設置于所述燃料腔室(13),用于將排放物從所述 燃料腔室(1 的底部引導至外部;以及旋轉式開關(14),該開關附接至所述燃料腔室(13),用于打開和關閉所述燃料通道 (36,37,38)和所述排放通道(41,42,43),并且其中,所述開關(14)具有一旋轉軸線(15),該旋轉軸線相對于所述進氣管(54)的中心 軸線(16)傾斜并與該曲軸G7)平行地在所述曲軸G7)的一端側延伸。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發(fā)動機,其中,所述排放通道01,42,4;3)沿直線從所述燃料 腔室(13)延伸至所述開關(14)。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化油器和通用發(fā)動機?;推髟O置在進氣管(54)上。該化油器(10)包括附接至燃料腔室(13)的旋轉式開關(14)。該開關(14)用于打開和關閉燃料通道(36,37,38)和排放通道(41,42,43)。該開關(14)具有相對于進氣管(54)的中心軸線(16)傾斜的旋轉軸線(12)。
文檔編號F02M17/34GK102128102SQ20111000586
公開日2011年7月20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1月12日
發(fā)明者松野浩治, 熊谷直哉, 谷口徹, 長內成樹 申請人:本田技研工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