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車子的后橋襯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車子的后橋襯套的開發(fā),尤其涉及該后橋襯套橡膠部分的尺寸結構。
背景技術:
由圖1可見現(xiàn)有技術后橋襯套由芯子1、中骨架2、外骨架3、外層橡膠4和內(nèi)層 橡膠5構成,其在徑向、扭轉、擺轉等三方向均有性能要求。國內(nèi)目前的襯套基本上均是由 芯子、外殼、橡膠三個部分構成,并且大多只有徑向的性能要求。 由圖2可見當該襯套的芯子、中骨架、外骨架的尺寸確定后,產(chǎn)品的性能只由外 層橡膠和內(nèi)層橡膠的物理性能和外層橡膠高度a、內(nèi)層橡膠高度b這兩個尺寸決定,原結構 中a = 14. 5cm,b = 16cm,在此結構下,產(chǎn)品的徑向剛度、扭轉剛度能符合客戶要求,但是擺 轉剛度偏大。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車子的后橋襯套,旨在解決上述的問 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 本實用新型包括芯子、中骨架、外骨架、外層橡膠和內(nèi)層橡膠;芯子與中骨架通 過內(nèi)層橡膠連接,B為內(nèi)層橡膠的高度;中骨架和外骨架通過外層橡膠連接,A為外層橡膠 的高度;A = 14mm, B = 15mm。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有限元技術,分析了 A、B變化對 產(chǎn)品相關性能影響的大小,通過減小A、 B的尺寸大小,使產(chǎn)品擺轉剛度具有較大的下降,滿 足了客戶的向能要求。
圖1是現(xiàn)有技術中車子的后橋襯套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橡膠尺寸的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由圖2可見,本實用新型包括芯子10、中骨架20、外骨架30、外層橡膠40和內(nèi)層
橡膠50 ;芯子10與中骨架20通過內(nèi)層橡膠50連接,B為內(nèi)層橡膠的高度;中骨架20和外
骨架30通過外層橡膠40連接,A為外層橡膠的高度;A = 14mm, B = 15mm。 本實用新型利用有限元技術,分別以A、B為變量,分析A、B的變化對徑向、扭轉、擺
轉等剛度影響的大小,確定新的A、 B尺寸,改進后的尺寸a = 14mm、 b = 15mm,最后輔以調整橡膠性能,獲得合格的產(chǎn)品。 有限元技術是使用有限元方法來分析靜態(tài)或動態(tài)的物理物體或物理系統(tǒng)。在這種 方法中一個物體或系統(tǒng)被分解為由多個相互聯(lián)結的、簡單、獨立的點組成的幾何模型。在這 種方法中這些獨立的點的數(shù)量是有限的,因此被稱為有限元。 以50度橡膠的物理特性為基礎,分別取A = 12mm、14mm、16mm ;B = 14mm、16mm、 18mm,利用有限元技術分別計算不同A、B組合下產(chǎn)品的徑向、扭轉、擺轉等方向剛度值,通 過分析,在A不變的情況下,B每增加2咖徑向剛度增加7.6%,扭轉剛度增加4.7%,擺轉剛 度增加9. 4% ;在b不變的情況下,a每增加2mm徑向剛度增加20. 1 % ,扭轉剛度增加4. 7% , 擺轉剛度增加31. 9%。可見A、B的變化對擺轉的影響剛度較大。 本實用新型通過減小了A、B的尺寸大小,使產(chǎn)品擺轉剛度具有較大的下降,最后 輔以橡膠的調整,使本后橋襯套的徑向、擺轉、扭轉等方向剛度均滿足了客戶的要求。 本實用新型利用有限元技術,以A、B為變量,分析了A、B的變化對襯套徑向、扭轉、 擺轉等方向剛度影響的大小。
權利要求一種車子的后橋襯套,包括芯子、中骨架、外骨架、外層橡膠和內(nèi)層橡膠;芯子與中骨架通過內(nèi)層橡膠連接,B為內(nèi)層橡膠的高度;中骨架和外骨架通過外層橡膠連接,A為外層橡膠的高度;其特征在于A=14mm,B=15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子的后橋襯套,包括芯子、中骨架、外骨架、外層橡膠和內(nèi)層橡膠;芯子與中骨架通過內(nèi)層橡膠連接,B為內(nèi)層橡膠的高度;中骨架和外骨架通過外層橡膠連接,A為外層橡膠的高度;A=14mm,B=15mm;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有限元技術,分析了A、B變化對產(chǎn)品相關性能影響的大小,通過減小A、B的尺寸大小,使產(chǎn)品擺轉剛度具有較大的下降,滿足了客戶的性能要求。
文檔編號F16F1/40GK201531529SQ20092021005
公開日2010年7月21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24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9月24日
發(fā)明者蘇志勇 申請人:上海駱氏減震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