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動機軸承的注油排油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電動機的輔助機構,具體為電動機軸承的注油排油機構。
背景技術:
電動機的轉軸與端蓋之間裝置軸承,當軸承運轉到一定時間,要給軸承注油,以減小摩擦。現(xiàn)有技術中,無專門的軸承注油機構,注油時要打開電動機的端蓋,再卸下軸承蓋,用油壺給軸承注油。這種注油方式很麻煩,而且無排油通道,多余的廢油脂無法排出,降低軸承中油脂的潤滑性能。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缺點,提供一種電動機軸承的注油排油機構,其使得對電機軸承的注油、排油十分方便,而且油脂無外溢。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其在電動機端蓋中分別設有注油通道及排油通道,注油通道與注油腔連接,注油腔與軸承滾珠道軌的一端連接,軸承滾珠道軌的另一端與排油腔連接,排油腔與排油通道連接,排油通道的端頭裝置油塞。
由于在軸承滾珠道軌的兩端分別設置相連接的注油管道、注油腔以及排油管道、排油腔,當要給軸承加油時,只要取下注油管口的封頭,將油注入注油管道,油脂自動流入軸承道軌。軸承運轉一定時間后,廢油可自動從排油腔及排油管道排出。本實用新型對軸承的注油、排油極其方便,油脂無外溢,避免漏油對環(huán)境的污染。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見圖1,在電動機的轉軸8與端蓋2之間裝置軸承7,軸承蓋4與端蓋2的內(nèi)端面密封嵌合。在電機端蓋2中分別加工出注油通道3以及排油通道11,注油通道3與位于軸承蓋4中的環(huán)形注油腔5連接,注油腔5與軸承滾珠道軌6的一端連接,軸承滾珠道軌6的另一端與位于電機端蓋2中的排油腔9連接,之間加有密封圈10。排油腔9與排油通道11連接,排油通道11的端頭裝置油塞12。
當要注油時,取下油封頭1,往注油通道3中注油。當要排出廢油時,取下油塞12即可。
權利要求1.電動機軸承的注油排油機構,其特征在于在電動機端蓋中分別設有注油通道及排油通道,注油通道與注油腔連接,注油腔與軸承滾珠道軌的一端連接,軸承滾珠道軌的另一端與排油腔連接,排油腔與排油通道連接,排油通道的端頭裝置油塞。
專利摘要電動機軸承的注油排油機構,為改進現(xiàn)有電動機注油時要取下端蓋及軸承蓋、操作麻煩以及無排廢油通道、降低潤滑性能的缺點而設計。在電機端蓋中分別設有注油通道及排油通道,注油通道與注油腔連接,注油腔與軸承滾珠道軌的一端連接,軸承滾珠道軌的另一端與排油腔連接,排油腔與排油通道連接,排油通道的端頭裝置油塞,注油通道的端口裝置油封頭。注油或排油時,只要取下油封頭或油塞即可,極其方便。設置排廢油通道,有效提高對軸承的潤滑性能。本實用新型可用于三相異步電機或其他電機。
文檔編號H02K5/16GK2757410SQ20042006212
公開日2006年2月8日 申請日期2004年6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6月25日
發(fā)明者陳理, 王翼祥 申請人:無錫華達電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