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封裝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子元器件可拆卸封裝。
背景技術:
目前的電子元器件封裝多為封閉式殼體結構,一旦電子元器件發(fā)生損壞需要維修時,就需要通過輔助工具進行鑷取,由于電子元器件屬于精密器件,需要十分小心翼翼,加上工具鑷取的難度高,為維修帶來極大地不便,尤其是對于大面積電子元器件有可能存在損壞的情況下,密封式殼體為檢修帶來極大地不便,降低工作效率。
為此,我們提出來一種電子元器件可拆卸封裝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電子元器件封裝拆卸繁瑣,不易檢修的問題,而提出的一種電子元器件可拆卸封裝。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電子元器件可拆卸封裝,包括殼體和底座,所述殼體為開口向下的柱形外罩,所述殼體的左右側壁上均設有卡緊機構,所述卡緊機構包括轉動臂、兩根活動拉桿和兩根轉動拉桿,所述轉動臂與殼體的側壁轉動連接,兩根所述轉動拉桿對稱設置在轉動臂的兩側,且轉動拉桿與殼體的側壁轉動連接,所述轉動拉桿的下端一側連接有卡塊,所述底座的底部兩端設有與卡塊匹配的卡槽,所述轉動拉桿的上端與活動拉桿轉動連接,且兩根所述活動拉桿的另一端分別與轉動臂的左右兩端轉動連接,所述轉動臂左右兩端下側的殼體上均設有固定塊,且轉動臂左右兩端分別通過一根彈簧與兩個固定塊連接。
優(yōu)選地,所述殼體上連接有第一固定軸,所述轉動拉桿與第一固定軸轉動連接。
優(yōu)選地,所述轉動拉桿遠離卡塊的一端設有第一開槽,所述第一開槽的左右側壁之間連接有第二固定軸,所述活動拉桿的一端與第二固定軸轉動連接。
優(yōu)選地,所述轉動臂的兩側均設有第二開槽,兩個所述第二開槽的左右側壁之間均連接有第三固定軸,所述活動拉桿的一端與第三固定軸轉動連接。
優(yōu)選地,所述殼體上連接有第四固定軸,所述轉動臂與第四固定軸轉動連接。
優(yōu)選地,所述殼體的開口大小略小于底座大小。
優(yōu)選地,所述轉動拉桿的長度值小于殼體與底座的高度值之和。
優(yōu)選地,所述底座表面覆蓋有一層安全薄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為:通過在底座上覆蓋有一層安全薄膜,保護電子元器件擱置在封裝底座上不被刮傷;通過將殼體的開口大小設置為略小于底座大小,讓殼體可以放在底座上,再通過卡緊機構卡緊,方便封裝的拆卸;通過設置彈簧與轉動臂連接,可以保證本封裝的緊固,且能夠對卡緊機構快速復位,本發(fā)明的電子元器件封裝拆卸簡單,降低檢修難度,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本發(fā)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電子元器件可拆卸封裝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電子元器件可拆卸封裝的正面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電子元器件可拆卸封裝的俯視圖;
圖4為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電子元器件可拆卸封裝的打開狀態(tài)示意圖。
圖中:1殼體、2底座、3卡緊機構、4轉動臂、5活動拉桿、6轉動拉桿、7卡塊、8卡槽、9第一固定軸、10第一開槽、11第二固定軸、12第二開槽、13第三固定軸、14第四轉固定軸、15固定塊、16彈簧、17安全薄膜。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照圖1-4,一種電子元器件可拆卸封裝,包括殼體1和底座2,殼體1為開口向下的柱形外罩,值得一提的是,殼體1的開口大小略小于底座2大小,殼體1的左右側壁上均設有卡緊機構3,卡緊機構3包括轉動臂4、兩根活動拉桿5和兩根轉動拉桿6,需要說明的是,轉動拉桿6的長度值小于殼體1與底座2的高度值之和,轉動臂4與殼體1的側壁轉動連接,需要注意的是,殼體1上連接有第四固定軸14,轉動臂4與第四固定軸14轉動連接,兩根轉動拉桿6對稱設置在轉動臂4的兩側,且轉動拉桿6與殼體1的側壁轉動連接,具體的,殼體1上連接有第一固定軸9,轉動拉桿6與第一固定軸9轉動連接,轉動拉桿6的下端一側連接有卡塊7,底座2的底部兩端設有與卡塊7匹配的卡槽8,需要注意的是,底座2表面覆蓋有一層安全薄膜17,轉動拉桿6的上端與活動拉桿5轉動連接,需要說明的是,轉動拉桿6遠離卡塊7的一端設有第一開槽10,第一開槽10的左右側壁之間連接有第二固定軸11,活動拉桿5的一端與第二固定軸11轉動連接,且兩根活動拉桿5的另一端分別與轉動臂4的左右兩端轉動連接,值得一提的是,轉動臂4的兩側均設有第二開槽12,兩個第二開槽12的左右側壁之間均連接有第三固定軸13,活動拉桿5的另一端與第三固定軸13轉動連接,轉動臂4左右兩端下側的殼體1上均設有固定塊15,且轉動臂4左右兩端分別通過一根彈簧16與兩個固定塊15連接。
本發(fā)明中,朝一個方向轉動轉動臂4時將帶動活動拉桿5運動,進而帶動轉動拉桿6轉動,由于轉動拉桿6通過第一固定軸9與殼體1轉動連接,所以會將轉動拉桿6另一端固定連接的卡塊7轉動到底座2的兩邊,從而方便取下殼體1對放置在底座2上的電子元器件進行檢修,在彈簧16的帶動下將卡塊7復位。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fā)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